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书仁看着容川,“你的意思呢?”
容川已经平复了,对于身世他是想知道的,可要求太多了,他不希望叔叔花银钱,他已经欠叔叔和婶婶太多了,又一想叔叔的话,也悟了不少,“叔,我不想知道身世,就像您说的,缘分到了自然就知道了,如果缘分没到那就不是我该拥有的。”
周书仁满意,容川的悟性不错,他刚才与其说给张大铁不如是说给容川,人的心性很重要,他没看错容川,这孩子虽然心机上不如昌廉,可也是不错的,而且很聪明心性好,加上读书天赋,这孩子和昌廉真不好判定谁日后更有出息。
周书仁嗯了一声,看着张大铁白了的脸,真是个失败的谈判者,“二十两,你要说不说,不说就离开。”
张大铁真想转身就走,可他不能,他走了一个铜板都没了,“好,先给银钱。”
容川愣了,“叔,为什么要花银钱?”
周书仁笑着,“虽然缘分到了自然知道,可有的时候能提前知道了,对未来也有能一定的把控,也让自己心里有底不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先知道自然是好的。”
张大铁,“。。。。。。。”
他现在反悔行吗,可看着周书仁似笑非笑的样子,他知道周书仁敢说就没给他反悔的机会。
他也不敢反悔啊,真怕周书仁抓着这事,把他送衙门里!
容川呆了呆,叔叔怎么说都有道理呢!
周老大见怪不怪,爹就是这样,爹的话都是理就对了。
周老二今个也学到了不少,他跟爹比起来,坑人还是太嫩了。
昌廉激动的握着拳头,这就是他要学的。
竹兰注意着容川,也看到了昌廉,昌廉的眼神有些眼熟,昌廉彻底崇拜上了周书仁啊!
竹兰拿出了银子递给了张大铁,张大铁憋屈的看着二十两,以为今天能发财,谁想到只有二十两,收了银钱道:“我当初被卖换了好几个主家最后到了京城,当年战乱,京城又是必争之地,都打到了京城,当时的京城乱的很,主家有钱被盯上了,半夜有人强上门,我救了家主的命。”
张大铁说着抬了抬腿,“我赔上了一条腿,家主感激我的护主情分,又因我腿废了,就给了我恩典,放了我们一家子契书,还给了不少银子,京城的动乱很快结束了,新王朝建立,我们一家子也去了奴籍。”
竹兰和周书仁没催着说重点,他们不知道张大铁的话是否都是真的,只能从张大铁的话里分析有用的消息。
张大铁继续道:“我的腿受了伤不能长途跋涉要养着,已经离开了主家,我们也不能回去,就租了房子养腿,希望早日养好了早日回老家,这一养就是大半年,后来赶上冬日就又养了一冬天,王朝第二年春,我们打算回老家。”
说到这里张大铁顿了顿。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笔勾销
竹兰和周书仁以为是换孩子,没想到张大铁早就离开了主家,张大铁没说谎,这事要查起来也是能查到的,只要知道当初主家的姓氏名字就可。
  张大铁喝了口茶,看着容川道:“当时车队不好找,我有一天陪着喝酒喝了很晚回家,我听到孩子哇哇的哭声,看到个婆子手里拿着篮子,我本来没想管,可孩子哇哇哭,婆子不耐烦了深怕被人发现一样,手伸进篮子里,我眼看要捂死孩子,喝多了脑子一热冲了上去。”
  说到这里,张大铁看着容川,意思很明显,我也算你的救命恩人。
  张大铁继续讲,“婆子被我打翻在地,看我喝多了凶煞的模样,又以为孩子捂死了,慌忙的跑了,我也没追看着篮子里光溜溜的孩子是个男娃,我正好没男娃,一看孩子还有气,我就带了回去,后宅子的阴私我见多了,偷梁换柱也有过,还好已经谈好了车队,三日后我们就离开京城。”
  竹兰信了张大铁的话,张大铁完全可以编造个完美的身世,查也要费不少功夫,张大铁没编,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竹兰问,“当时的篮子可有什么不同?”
  张大铁摇头,“除了容川是刚出生的婴儿,篮子里什么都没有,更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东西,偷梁换柱也好,或是偷孩子,要想做得干净自然什么都不会留下。”
  不过,他没说,越是什么都没留下,意味着越怕被查到,有能力大范围调查,容川的背景一定不简单。
  正是因为一点证明身份的东西都没有,他才敢养着,后来有了自己的儿子,容川就是麻烦了,没儿子自然宝贝了,有儿子了,谁知道真的查来了是好事坏事,而且好几年过去了,要发现查早就查过来了,没查过来,他心里清楚不会查过来了,胆子也大了,奴才当久了又瘸了腿心里难免阴暗,他被主子呼来换去,当奴才的气都撒在了容川身上,容川身份怎么都是个大户人家的公子不是,也是个主子呢,只是没想到容川有运道。
  他最后卖了容川的打算破灭了,周家又惹不起,心里也是有气的,只是周家越来越好,他也不敢让妻子和孩子找容川了。
  竹兰和周书仁不知道张大铁的心里活动,虽然张大铁的消息有用的没多少,却也有不少消息,首先京城,其次为了绝后患婴儿都要弄死,可见敢杀孩子的人也是害怕的,最后男主的面善果然不是空穴来风,容川说不好真的会炮灰。
  周书仁后腰难受,张大铁该说的也都说了,他要回去躺着了,“行了,你们拿着银钱走吧。”
  张大铁不急着走啊,他需要容川一个承诺,对着容川道:“当初我要是没动恻隐之心,你当初就死了,我到底救了你一命,还带你离开了是非之地,更是好好的养了你几年,虽然后来磋磨你,可你的命到底是我救的,我今天也主动告诉你身世,你给我个承诺,日后不管如何,不许报复我和我的子孙后辈。”
  容川抿着嘴,张大铁说的是事实,他能活的确多亏了张大铁,否则他早就死了,“好,今日之后我们一笔购销。”
  张大铁放心了,有承诺就行,他要是早知道日后这小子还有运道,打死他都不会磋磨这小子的,“谢谢,谢谢。”
  张大铁带着妻儿拿着银子走了,周书仁看着自家的几个儿子,“今天听到的记在心里就成了,日后不许再议论,记住了吗。”
  周老大几个互看一眼,一共同声的道:“记住了。”
  容川张了张嘴,他想提银钱,可叔婶没给他机会,已经回屋子休息了。
  昌廉拍了拍容川的肩膀,“爹娘把你当自家人,你也别纠结银钱了,你敢提银钱,爹娘该不高兴了。”
  容川眼眶微红,他长这么大,叔婶对他最好了,“恩。”
  竹兰扶着周书仁进屋躺着,周书仁哎呦一声,躺着腰都疼,一动不敢动,竹兰给周书仁擦药揉腰,周书仁一口一口凉气的直抽气。
  竹兰心疼下手也没轻了,轻了起不到效果,两人对都再谈容川的事,依照目前的现状,谈也没用,虽然知道的信息不多,不过长相是骗不了人的,日后等遇到再谈也不迟。
  竹兰揉了一会,周书仁舒服多了,也的确累坏了,不知道什么睡着了,竹兰小心的放下衣服,顺手给周书仁解开了头发,周书仁的头发保养的是真好,比她的都顺滑。
  竹兰拿过枕头也躺在了周书仁身边,没一会就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天都擦黑了,眼看着快入冬了,日照的时间短了,周书仁依旧在睡,小声的起来出门。
  李氏正在做晚饭,搬家过来,都在主院吃饭,在住院的厨房开火。
  竹兰道:“晚上熬些小米粥。”
  中午吃的太油腻了,晚上只想吃些清淡的。
  竹兰出了厨房,没看到雪梅,两口子在她睡着的时候回去了,今天都忙了一天,吃过晚饭都休息了。
  第二日一早,姜家老两口来了,竹兰才想起来,姜家昨个没来,好像,也没人通知姜家搬家的事呢!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撕脸皮
姜升的爹姜勇和姜王氏两人来的,姜升并未一起过来,姜王氏上门拎着篮子,篮子里能看到一条二斤左右的猪肉,还有一些干木耳。
姜王氏自从进了院子,眼睛就不够看了,放下篮子道:“姜升也没回家说一声亲家搬家了,要不是今个起大早赶牛车到周家村,我和当家的还不知道亲家搬走了,这是搬家礼,亲家家大业大不在乎这一点,可也是我门能拿出来的好东西了,亲家别嫌弃。”
竹兰听出了浓浓的埋怨,姜王氏怨他们没告知搬家的事呢,还有最有一句话刺耳啊,真当她好脾气呢,“亲家这话说得,那我可要说道说道了,这姻亲分同甘苦的和大难各自飞的两种,这对大难各自飞的待遇自然不同,亲家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姜王氏脸涨红了,杨氏虽然没骂人,可比骂人难听多了,这不是点着名说姜家呢吗?上次的事谁想到是子虚乌有,不过,也的确是她和老头子做的不地道。
她刚才心里揣着气,第一是周家搬家了通知都没通知,根本没把姜家当亲家,第二是,儿子住进了岳家,日后给岳家看宅子,他们也是要脸面的人,日后想跟着小儿子住都不可能了,心里怎么能不气,认定了周家不地道,第三就是心里的嫉妒了。
同为女子,她是真羡慕杨氏,以前她是瞧不起杨氏的,现在杨氏高高在上,这种越来越大的落差,好像镜子,越发的照出自己阴暗的一面,丑陋不堪。
姜王氏熄了火,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李氏听的特别过瘾,婆婆真是厉害,几句话就说的姜王氏羞愧不已,她什么时候才想学到婆婆几分本事呢?
竹兰对姜家一点的好感都没有,她和周书仁压根就没把姜家看在眼里,不愿意拉低逼格去撕,但不代表一直容忍,对着李氏道:“亲家的贺礼我们收了,时候不早了,当家的身体不舒服就不多留亲家亲家母了。”
从始自终姜勇都没开口,谁让周书仁起不来炕休息呢,竹兰自己接待的。
姜勇羞得脸色青白,他们这是被亲家送客了,他是不是该高兴,周家让进门了,而不是把他们两口子拦在门外?
周老大心知,娘并未生气,全因娘觉得姜家不值得生气,见娘再次拿起茶杯,上前一步道:“叔,这边请。”
姜勇脸白了又红,绷着脸站起身,瞪了老婆子一眼,“还不走杵着等人撵?”
姜王氏脸又红了几分,一大把年纪了,在小辈面前老头子不给她面子,她日后还如何见人?
竹兰眼底鄙夷,吼女人算什么能耐,最讨厌把错往女人身上甩了。
竹兰一点都不怕两人恼羞成怒回周家村针对雪梅,这两个人够聪明就一定不敢。
竹兰等周老大送人回来,看着周老大,周老大机灵的道:“娘,叔婶走的方向不是回周家村的。”
竹兰勾着嘴角,姜家老两口还算聪明,“恩。”
周老大觉得,娘狠起来比爹狠多了,娘说话专往心上扎,专撕人脸皮,爹就直接多了,至少心里不受煎熬,姜升爹娘回去,非自己气病了不可。
竹兰见周老二进来,开口道:“我正想让你大哥寻你呢。”
“娘,找我有事?”
“恩,我和你爹昨个商量了,宅子太大,咱家人到底少了些,咱家没卖粮食,粮食够吃,你去寻摸四条大狗回来,前门,后院子各放两条,找厉害一些的狗。”
周老二心里转了一圈,快速的想着谁家有狗,“娘,狗不便宜,一只成年的大狗差不多一两银子。”
这年头有能力养狗的,除了猎户外,村子里养狗的都是看家护院的,能养得起狗的家境都不错,想买狗银钱不便宜。
竹兰拿出五两银子,“你看着买,前提一定要厉害的。”
周老二比买牛都积极,他就喜欢狗,小时候想养过,只是一直没开过口,这回养四条,他的愿望实现了,其实娘不说,他也想过些日子提的。
竹兰要忙的事也不少,郑家留的白菜要砍下来,腌酸菜,辣白菜,剩下的要放到地窖去,一大片的菜园子没几天完事不了。
周家老宅的菜园子,不用留给雪梅两口子,他们在租的宅子也种了不少的菜,老宅子的菜园子交给老大拉回来,有雪梅两口子帮忙,老大自己就行。
菠菜存不住的,摘下来都晾干了装到布袋子里,放到干燥的屋子存着,郑家的屋子多,又是多年的宅子,一点潮气都没有,可给了竹兰存放的空间了。
玉露不大的小人都跟着干活了。
孙氏也要帮忙,竹兰没让,最后孙氏争不过竹兰,包了做饭的活。
中午,周老二就带着四条狗回来了,周老二是走着去买的狗,回来牵着狗进村子,四条大狗特别凶,李家村都知道竹兰家买了大狗,这回更不敢离近宅子了。
竹兰家连续忙碌了三天,才忙完菜地,竹兰家的院子里挂满了萝卜樱子,至于菠菜直接烧炕烘干的,郑家的屋子多,这回地方大,够竹兰操作了。
随后的日子,周老大和周老二带着媳妇山上捡柴火,李家村的地理位置比周家村靠山,这一片山林深的很。
周老大和周老二也不敢往深处走。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份,今年的初雪比去年晚了一些,也没有去年的雪大,只有一层的小雪,一股风吹过雪就吹没了。
雪梅带着儿子闺女来家里,两个孩子最高兴过来了,一进门就待不住了,跟着明腾屁股后玩去了。
竹兰问,“今个怎么赶上雪天来了?”
雪梅嫌弃的道:“娘,今天算什么雪天啊,就下了一层轻雪。”
“轻雪也是雪,今个怎么就你自己来了,姜升怎么没跟来?”
雪梅,“姜升娘生病了,姜升自己回去了,这不是正好顺路就捎我到李家村村口了,如果没事,晚上回来接我们娘几个。”
竹兰明了,这是女婿不打算带媳妇孩子回去遭罪,女婿对亲爹娘没信任了。
雪梅没看到大嫂,“娘,大嫂呢?还有外婆怎么也没在?”
竹兰道:“你外婆和李氏的娘很投缘,吃过早饭就和李氏回李家了,中午能回来。”
雪梅羡慕大嫂了,自从爹娘搬家了,这是她第三次回来,羡慕大嫂随时能回娘家,不过,虽然不能吃常回家,却也能天天吃到大嫂做的饭菜。
全因,家里的几个小子吃惯了午饭,吃了两天糕点就腻了,为什么不在她家吃,很简单,嫌弃她做饭不好吃,大嫂把几个臭小子的胃口养叼了,这也就是娘家条件好,换了别家试试,有吃的就不错了。
最后采取折中的办法,大嫂早上将几个读书小子的午饭也做出来,然后放到他们家中午热上,中午回来能吃上热乎饭。
大嫂每次做的都多,雪梅知道,一定是娘嘱咐的,他们家没能力像娘家一样吃三餐,娘故意补贴她的。
这么一想,雪梅感动有娘的孩子和没娘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雪梅正感动呢。
周老大进来,“娘,郑家老爷子的二孙子回来了。”
………………………………
第二百三十九章 郑扬
周老大嘴里的郑老爷子就是郑氏的爹,郑老爷的二孙子,郑氏大哥的二儿子,竹兰只是在送行的时候见过郑家的孙子,郑家的孩子都随了郑老爷子,一点都不像武将。
竹兰问,“你过来了,谁招待呢呢?”
周老大道:“爹也刚回来在门口碰上了,爹将人迎到前院了,爹让我来请娘的。”
竹兰惊讶了,周书仁回来了啊,这还真是巧了,请她过去,这是还有她的事?她是不指望老大听到什么了,让雪梅去找赵氏和雪晗,自己跟着周老大去前院。
自从搬了家,大房二房就彻底分开住了,李氏是爱往她身边凑的,赵氏倒是来的少了,明瑞一周岁了,玉霜能看着了,赵氏能撒手了,赵氏和她二嫂学了绣屏风,正在尝试绣大件,雪晗正跟着学,天天和赵氏凑在一起。
竹兰到了前院,见到郑老爷的二孙子,单名一个扬字,郑扬。
郑扬站起身,“婶子好。”
竹兰问,“这才刚走没一个月,一定不是到了西北返回,老爷子让你回来有何事?”
郑扬心想,难怪爷爷看好周家了,连妇人都有如此反应,周家的确不错,“我回来还是因为婶婶。”
竹兰坐下看了眼周书仁,竹兰没得到提示,看来她没来之前,郑扬并未说为什么回来,等她见面谈呢,她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老爷子关注的,不在自己身上,那就在外因,眯着眼睛,“为了干菜,还是为了药膏?”
郑扬心里赞色,他再次试探,杨氏果然不是普通妇人,“婶子聪慧,两者都是,婶子给杨兄弟的膏药效果出奇的好,爷爷让我回来与吕大夫谈谈,至于干菜,西北常年战乱,农户很少,夏季青菜都难得,更不用说冬季。”
郑扬顿了下继续道:“爷爷见婶子给杨兄弟带的干菜不错,所以让我顺便收一些干菜和山货带走。”
竹兰再次感叹,郑老爷子的精明,药膏是一定要弄到手的,刀剑无眼好的药膏能救命,自己家留着也好,或是献上去都能给郑家谋利,西北又缺青菜,正好顺便收一些,带过去自家吃,或是送礼也是好的。
当然也有商户在西北贩卖干菜,可她送的种类多,自然入了郑老爷子的眼。
她给武春几个带了山木耳,蘑菇,猴头菇,干蕨菜,菠菜,萝卜干,干黄花菜,还有干蒲公英泡茶做汤都是不错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些东西,都是夏天收集的,大部分都是山菜,除了蘑菇和木耳在杂货铺子有贩卖,其他的真没有。
竹兰道,“婶子也给你透个底,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只有婶子和我闺女家有,你去收也顶天能收到干黄花菜等,附近村子的猴头都让婶子收了。”
野生的猴头菇产量本就少,晒干后做汤处理不好炖汤会有些苦,不如蘑菇受欢迎,竹兰收了也没收多少。
至于干蒲公英,竹兰就是想泡茶喝的,东北冬日烧火墙室内干燥,容易上火,蒲公英茶正好去火,所以晒干了不少,中药铺子倒是也有干蒲公英,不过量也不会大。
郑扬道:“还请婶婶卖我一些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其他的我在各村收。”
爷爷很喜欢猴头菇炖汤,还在李家村的时候,每年山上采到,爷爷都会留着慢慢吃的,回来特意让他多收一些回去,说来,一家子光想着快些走了,完全没想过收一些一起带走呢。
竹兰家不缺卖猴头菇和干蒲公英的钱,到时候送一些给郑家,竹兰替闺女问价格,“不知道贤侄其他干菜的收购价格是多少?”
闺女家跟着她一夏天也晒了不少干菜,本来为了冬天自己吃的,没想到,能赚一笔了。
郑扬昨个就回来了,早就去杂货铺子打探过价格了,只可惜杂货铺子只有蘑菇和木耳,量还不是特别大,谁让农户家家都会存一些,买的人很少。
县里的大户,都会专门收购,很少去杂货铺子买的。
郑扬道:“蘑菇木耳八文钱一斤,猴头菇五十文,蕨菜六文钱,黄花十文,蒲公英十文,菠菜八文钱,萝卜干四文钱。”
竹兰听了这价格想吐血,木耳蘑菇八文是杂货铺子的收购价,这个没啥争议的,可黄花菜好几斤都晒不出一斤干的,竹兰家一共才一袋,光看着分量不少,真没多重,一共才三斤多些,还抓了不少给武春带去。
蒲公英和菠菜也是如此,这些东西都不占重量的,这个价格太低了。
竹兰摇头,“木耳蘑菇不谈,别的太低了,几斤都晒不出一斤,猴头菇本就少晒干了更没分量,猴头一百文一斤,黄花菜五十文一斤,蕨菜一斤二十文,蒲公英三十文,菠菜二十文,萝卜干五文钱。”
郑扬故意按照蘑菇价格估算的其他价格,主要市场上没有,自然要先探探底,虽然郑家有钱,可他就是想压价,唔,这也是爷爷为啥让他回来收的意思,全因性子不会吃亏,还想多占便宜。
竹兰一副免谈的模样,站起身,“贤侄回来,我去准备饭菜。”
说着,竹兰就走了,她的心清楚,郑家老爷子敢放一个孙子回来,郑扬一定精于算计的。
要知道,吕老爷子也是人精子,不好对付的很,郑扬敢一人来谈药,能力不小,剩下的还是交给周书仁吧。
郑扬,“。。。。。。。。”
周书仁收到了竹兰的暗示,笑着道:“农户一年到头不容易,以往一直没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