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夫人病好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芙点头。

    她现在最想知道的,也就是这些年来,三个孩子有父有母却又相当于无父无母的情况下,是如何走过来的。

    想了想,她又道:“除了韬哥儿他们,靖安伯府这些年来的情况也整理一份给我。”

    “自己”混账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母亲被气成了什么样了。

    她这个做女儿的……

    到底还是让母亲失望了。

    哪怕,她也是身不由己。

    等到这几天把事情理顺了,她就领着三个孩子回娘家。

    这些年来,没有她镇着,她那个混不吝的父亲还不知道行了多少荒唐事,又气了母亲多少回,如今她回来了,自然要回去给母亲撑腰!

    刘总管依然应了。

    “还有春华和秋实,以及从前我的那些陪房都去了哪里,可以打听得到吗?”卫芙问。

    当初“自己”冷落三个孩子,春华和秋实苦苦相劝,却惹怒了“自己”,直接将春华和秋实打发了出去。

    不仅春华和秋实,还有其他几房陪房,后来都陆续被打发了出去。

    陪嫁的丫鬟和陪房,这些可都是秦氏当年精心替卫芙挑选出来的,俱是忠心且又精明能干之人,在秦氏的盘算里,有了这些人相助,卫芙不管是打理姜府的中馈还是打理自己的嫁妆,都会轻松许多。

    哪里能想到,她会将这些人一个不剩的给打发走?

    只怕,知道这些的时候,母亲也定是气得不轻吧?

    卫芙缓缓吁出一口气,看着刘总管。

    刘总管没有任何犹豫,点头应道:“回夫人,当初春华秋实等人离开府里,都是属下一手安排的,想要将他们找回来倒也便宜,就是不知夫人……”

    他带着征询地看着卫芙。

    卫芙点头:“将人都找回来吧。”

    十几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怎么样了。

    当初卫芙是准备等她出了月子就开始安排春华和秋实的婚事的,毕竟春华和秋实比卫芙还要大上一岁,那个时候都已经二十了。

    卫芙其实心里都已经有人选了,只要春华和秋实自己乐意,这婚事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哪里能想到……

    一别十五年,春华和秋实早就已经不在府里了。

    需要处理的事还很多,卫芙也没有继续想下去,继续道:“如今的户部尚书姓刘?”

    十几年前,户部尚书可不是姓刘的。

    刘总管道:“夫人,如今的户部尚书是刘琨刘大人,刘大人是天启元年的进士,后考取了庶吉士,散馆之后入了户部,先是做了湖广清吏司的员外郎,历任湖广清吏司郎中、户部右侍郎,三年前,上一任户部尚书张大人告老前向圣上举荐刘大人,刘大人才成了这一部堂官。”

    知道卫芙是想问些什么,刘总管没等卫芙发问,又继续道:“刘大人的老家在山东,其母在山东老家由着刘大人的弟弟一家奉养,刘大人得了两子一女,因愧于无法奉养母亲,于是在其女三岁之时便将之送到了山东老家,代为承欢刘老夫人膝下,刘老夫人对这个孙女极为娇惯,性子难免养得大了些,而近来刘大人和刘夫人想是要替女儿寻摸亲事,才会使人去山东老家将刘小姐接回了京城……”
………………………………

第32章 询问

    却不想,这刘小姐才一回了京城,就与卫芙起了冲突,两个人为了一盒胭脂大打出手。

    想到这里,刘总管连忙对这种行为予以谴责,“夫人,那刘小姐行事实在荒唐,您……”

    话才开了个头,注意到卫芙那略有些发凉的视线,刘总管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刘小姐行事荒唐,那为了一盒胭脂就与刘小姐上演全武行的自家夫人呢?

    他这也是昏了头了,想要替国公爷讨好夫人,没想到却是帮了倒忙了。

    看来……

    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讨好夫人的事留给国公爷吧。

    刘总管的神情立即就严肃起来。

    卫芙陷入沉思。

    这个刘尚书……

    倒也有手段。

    卫芙记得,天启元年原本并非大考之年,但这一年,当今圣上登基,大赦天下的同时也开了恩科。

    这位刘大人,想来是如此才中了进士。

    二十二年的时间,就已经爬到了一部之首,这个速度绝对不算慢了,尤其是,这位刘尚书三年前时任户部右侍郎,却能得了致仕的老尚书推荐,从而接任成为了户部堂官。

    六部尚书之下,各有左右侍郎,虽然品级一样,但都是以左为尊。

    刘大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越过户部左侍郎,由此也就可见其手段如何了。

    过了好一会儿,卫芙才问道:“这尚书府里如今可是没有主母主持中馈?”

    她会有此一问,也是有原因的。

    不管从前的“自己”与那位刘小姐之间的事情缘由为何,自己可是镇国公夫人,只要刘家有当家主母在,怎么也该着人上门致歉才是。

    可卫芙都已经苏醒好几天了,刘府那里却还一点消息都没有。

    是打量着如今的镇国公夫人行事荒唐,不屑为之,还是这其中有别的讲究?

    听卫芙这样一问,刘总管立即就知道她的想法,于是道:“回夫人,如今刘府的当家主母是刘大人的发妻吴氏,听说那日刘小姐回府之后就被禁了足,就连吴氏也被气病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好全乎呢……”

    卫芙闻言唇角轻轻上翘。

    不仅那位刘大人有手段,便是他这发妻吴氏,可也同样不简单。

    刘小姐已经受了惩罚,虽然只是禁足,但刘夫人不是还没来得及罚别的就已经气病了吗?

    如此一来,谁又还能说出一个“不”字来?

    真要与之计较,那不就成了逼人太甚了?

    对于那吴氏的做法,卫芙其实能够猜想一二。

    刘大人和吴氏把那刘小姐接回京城,是因为刘小姐已经到了可以考虑亲事的年纪了,只怕吴氏前面一段时间就没少为此四处寻访,说不定连中意的人家都有了,但刘小姐不仅与卫芙这个镇国公夫人在大街上大打出手,还冲撞了长宁长公主,这名声只怕是也没剩下什么了。

    这样一个名声不存的官家小姐,就算是尚书家的千金,只怕乐意聘了回家做儿媳的人家也是少之又少的。

    吴氏会又气又恨,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难以想象之事。

    只不过……

    就算就吴氏想要尽最大的可能消除这件事的影响,卫芙也不能让她踩到自己的头上。

    她看了刘总管一眼,“这些年下来,咱们家国公爷若不是惹了圣上的猜忌,或者已经廉颇老矣了?要不然,这吴氏岂能如此行事?”

    这件事或许双方都有错,但自己为国公夫人,为长也为尊,无论如何,那吴氏也该遣人甚至是亲自上门致歉才是,而非如今的对外称病。

    卫芙会有此疑问,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刘总管听得面带苦笑,“回夫人,国公爷如今才三十又六,而边疆虽定,但诸蛮并未真正臣服,尤其近几年更是蠢蠢欲动,圣上又如何能猜忌国公爷?”

    不是姜珩老了,也不是当今圣上猜忌于他,那就是……

    自己这个国公夫人,这些年来作天作地的,让人觉得齿于与自己打交道了?

    这一点,刘总管不说,但卫芙也能够猜得到。

    从前的卫芙年纪虽轻品级却高,且还有姜珩这么一位前途无量的夫君,出门交际之时,与京中诸位老夫人那也是平起平坐的,又何时会让人轻慢至此?

    想到这些,卫芙扬唇笑了笑,道:“刘严,回头就放出风声去,道是本夫人自上次与刘小姐相识归家之日起,就生了一场重病。”

    至于什么时候病好,那就要看刘家什么时候来人,还要看刘家来的是谁了。

    并非卫芙一定要以势压人,而是这高门贵族之中,重的就是“脸面”二字,从前如何,那是卫芙不能左右的,但她既然已经醒过来了,只要她一天是这国公府的女主人,那她就一日不能让旁人踩在了自己的头上。

    谁也不能!

    刘总管喜滋滋的应下了。

    这些天他可没少在外面听到旁人暗地里嘲笑镇国公府行事无端,偏偏这事吧,他还没法子去回应,只能硬生生给忍了。

    现在夫人这一出手,保管刘家再不能装聋作哑了。

    果然,夫人归来就是不一样,就连他这个总管,也一下就有了主心骨。

    卫芙很轻易的就从刘总管的面上看出了他的所思所想,轻轻笑了笑,然后问起了另外一人:“长宁长公主,这些年来如何了?”

    长宁长公主,这可是卫芙的老相识呢。

    说起来,长宁长公主比卫芙要年长三岁,别看只是三岁,但有这三岁的差距,正常情况下来说,两人应当是凑不到一处去的。

    不过,虽然不在一块玩儿,但京城也就这么大,东家的喜酒西家的花宴的,自然难免会有遇到的时候。

    最初大家也都相安无事,直到某一次,在一次赏花会上,卫芙听到长宁长公主与人用着戏谑的语气议论着靖安伯府的事,言辞之间对于秦氏极为不屑,这才惹怒了卫芙。

    卫芙自小可不是一个温驯的人,当即就将长宁长公主闹了个没脸。

    身为长公主,平日里规矩时常挂在嘴边,却又做出这种背地里道人是非的事,全无任何公主的气度,可不就得没脸?
………………………………

第33章 先见之明

    卫芙是无法容忍有人议论到秦氏的头上,而长宁长公主则觉得自己受到了屈辱,两人的梁子也就这样结下了。

    自那之后,但凡是两人遇上,便总会落得个不欢而散。

    长宁长公主乃是当今圣上的胞妹,是太后在四十一岁高龄时生下的闺女,自幼金尊玉贵的长大,又何尝有人这般与她针锋相对过?

    因而,对卫芙,长宁长公主也是真的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在卫芙出嫁之前,她也真的在长宁长公主的手里吃了不少的亏。

    也就是后来嫁到了姜家,有姜家以及姜珩在后面撑着,卫芙才渐渐的改变了这样的局面。

    卫芙估摸着,这十五年来,“自己”行事荒唐,长宁长公主只怕没少看笑话,说不定还时有推波助澜之举。

    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刘总管似是对卫芙唤自己过来会问些什么早就有所准备,因而,这时候听到卫芙发问,没有任何的迟疑,便道:“回夫人,公主府倒向来风平浪静,不过驸马爷近来却是常往梧桐巷子的一处院子里去……”

    卫芙眼中一亮。

    梧桐巷子。

    京城乃是天子脚下,更是百官云集之地,房屋价格自然是景朝之最。

    而京城的房屋,地段不同,价格也是有着天差地别的。

    梧桐巷子所在的地段,从这方面来说就稍稍有些尴尬了,地位高一些的人看不上,地位低一些的人买不起,久而久之的,倒是成了商人聚居,以及官宦人家的爷们儿金屋藏娇之所。

    驸马经常往梧桐巷子跑,可想而知是为了什么了。

    长宁长公主的驸马叫李俊。

    这李家祖上倒也是出过三品官,之后便在京城扎根下来,不过李家的子孙不争气,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李俊这一代情况尤为严重,只能靠变卖家中祖产维生。

    等到十几年前,一家人除了住的那栋三进的宅子之外,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

    事实上,要不是那个时候李俊正好入了长宁长公主的眼,让李家人看到了希望,说不定这最后的一栋宅子都得被李家人给卖了。

    这样的人家……

    只怕稍微心疼自家闺女一些的人家都不会看得上,更别说是皇室了。

    但长宁长公主就是看上了李俊。

    李俊人如其名,长得那是真的极为俊俏,还有人称其是潘安宋玉在世,尤其可见一斑。

    这怀春少女,又有哪个是不爱俏的?

    长宁长公主亦是如此。

    所以,在偶然见过李俊一次之后,长宁长公主从此便犯了相思病,要死要活的一定要闹着招了李俊做驸马。

    庄太后与当今圣上自然看不上除了一张脸之外什么都没有的李俊,但架不住长宁长公主的水磨功夫,最后倒也被说服了。

    按着庄太后与当今圣上的想法,这李家既然是如此一无所有,若是李俊尚了长宁长公主,就相当于是李家所有人都靠着长宁长公主才能有饭吃,如此一来,自然就没人敢让长宁长公主不痛快。

    再则,长宁长公主成亲之后自然是与驸马一起住在公主府,压根儿就不用与李家人打照面,这日子应当过得相当的顺心意才是。

    也是觉得长宁长公主有自己两人撑着腰,李家人绝不敢给长宁长公主添堵,庄太后与当今圣上才点了头,招了李俊为驸马。

    李家都快要卖祖宅来维持生计了,可见已经落魄到何种地步了,在这个时候李俊一朝飞上枝头成了驸马爷,一家人的心情用喜出望外都不足以形容了。

    靠着长宁长公主,李家自然一改从前的落魄,渐渐有了重回上流圈子的迹象。

    在卫芙的记忆之中,驸马李俊,虽然长了一张俊俏的脸,但因为不仅他自己,就是整个李家也是靠着长宁长公主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所以向来是唯长宁长公主之命是从的。

    对于李俊的事事顺从,长宁长公主显然是极为得意的,成婚之后可没少在卫芙跟前炫耀。

    但……

    身为一个男人,吹软饭也就罢了,妻子还时时不忘了为此向外人显摆,只怕是个人都不可能一直忍下去。

    从前长宁长公主拉着李俊过来显摆的时候,卫芙倒是见过李俊几面。

    长宁长公主身为金枝玉叶,性情本就极为傲慢,她向卫芙显摆得意的时候,可不会注意用辞照顾李俊的心情,卫芙就几次注意到,李俊面上扬着笑脸的同时,半隐在袖中的两只手却是紧紧攥成了拳。

    当时卫芙就在心中预言,总有一日,这让长宁长公主得意的驸马,一定会干出一件大事来。

    这不,他果真就干了一件大事出来。

    长宁长公主向来以李俊对她的言听计从为傲,若是叫她知晓,她以为温顺的驸马,早在暗中养了外室,也不知道她会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想想就觉得期待呢。

    身为老对手,只要长宁长公主过得不好,卫芙就安心了。

    她于是道:“我与长宁长公主怎么也算得上是旧友,既然知晓驸马如此哄骗于她,自然要尽到友人之义,怎么也不能叫长宁长公主一直蒙在鼓里不是?将这件事的风声放出去。”

    长宁长公主有了事做,就不会再一直盯着自家了。

    刘总管乐呵呵地应了。

    等到将想问的都问过了,卫芙这才看向刘总管:“刘严,你莫不是早就有所准备?”

    要不然,为何她不管问什么,刘总管都能立即有所应答,都不带顿一下的。

    刘总管轻轻一揖:“为夫人分忧,本就是属下应该做的,属下自当尽力。”

    所以,从察觉到夫人有所改变之时,他就将夫人回来之后有可能想要知道的这些事都查了个清清楚楚,怕的就是到时候夫人问起来了,他答不上来。

    现在看来,他可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刘总管不由有些得意。

    卫芙也不由微笑。

    虽然已经过去十五年,身边的很多人与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是从来未曾改变过的。
………………………………

第34章 重病

    刘总管显然是极有效率的。

    确认卫芙没有什么想问的,刘总管便先行告退。

    到了下午,汀兰院那边已经收拾妥当,刘总管立即就安排了府里的护卫过来帮着搬东西,没用到一下午的功夫,就将翠鸣轩的所有东西都搬进了汀兰院。

    向卫芙复命的时候,刘总管还送上了一只小匣子,匣子里装的就是刘总管调查的,卫芙想要知道的所有事。

    因为刚刚搬到汀兰院,院子里还有些乱,需要好好归置一下,卫芙便使人给韬哥儿三人传了话,让他们不用过来用晚膳。

    将院子里的一切都归置好,也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卫芙简单用了晚膳,便挥退了院子里的丫鬟们。

    黄花梨的罗汉床,以及同样材质的衣柜,紫檀嵌玉的屏风……

    等等。

    也亏的这些都是大件儿,要不然只怕都存不到现在。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当初屏风上的绣品这十几年来没有保存得当,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成样子了。

    想当初,屏风上四时要换的绣品,还是卫芙自己画了样子,春华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呢。

    春华的针线功夫,那可是连外面的绣娘都比不上的。

    角落里的几盏风灯驱逐了黑暗,将屋子里照得极为明亮,卫芙看着重新从库房里找出来的自己熟悉的家具摆设,总算是感觉到了轻松之意。

    自她醒来,时不时的总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如今看到这些从前便熟悉的东西,那种陌生感才总算是如这室内的黑暗一般,被驱逐开来。

    这些东西还在,那些故人也能够一一找回来。

    卫芙轻轻舒了一口气。

    *

    第二天一早,服侍着卫芙梳洗又用完早膳,映雪低声禀告:“夫人,咱们院子里的萍儿一早跑过来,道是如今外面都在传着夫人您被尚书府的刘小姐气得重病一场……”

    萍儿是卫芙院子里的三等丫鬟,她的老子娘都是府里的家生子,人也都是老实忠厚的,这次府里发卖了那么些人,卫芙见这夫妻二人不错,便将两人提了上来做管事,萍儿的娘负责的就是厨房的采买。

    既是负责厨房采买,每日里自是要早起外出的,可不就正好听到了外面的传言么?

    萍儿娘可不知道这其中缘由,想着自家夫人分明就好端端的,外面竟然有了如此传言,莫不是有人故意在使坏?

    所以一回了府,就立即将话传给了萍儿,萍儿又往映雪这里递话,可不就把话传到卫芙的耳朵里呢?

    卫芙弯唇笑了笑。

    刘严果然与从前一样,不管什么事交到他手里,总能用最快的速度办到最好。

    “让府里的人将嘴管好,本夫人确实气得生了一场生病,这么些天了,还一直缠绵病榻,知道了吗?”卫芙道。

    映雪和映岚对视一眼。

    两人都不知卫芙这话是何意,但有一点她们是知道的,既然夫人吩咐了,她们只需要按着吩咐去办就行了。

    因而,两人微微一屈膝:“是,夫人。”

    在卫芙将赵婆子等人处置了之后,府里如今可再没人敢逆了她的意,因而映雪和映岚将卫芙的话传下去之后,众人便也都紧紧闭上了自己的嘴,不该说的,那是一句都不敢往外说的。

    因为卫芙的一场“重病”,京城许多人可是议论开了。

    这却是为何?

    当然是因为前面这些年,镇国公夫人太作了!

    在京城绝大多数的女子眼里,镇国公夫人卫芙,那可真是掉进了蜜罐子里了。

    出身上,哪怕伯府没落了,但卫芙总还是勋贵家的小姐,婚嫁上又不知道走了什么运,居然嫁给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姜珩,后面还妻凭夫贵的成为了超品的国公夫人,而在子嗣上,进门不到三年就生了两子一女。

    这也就罢了,镇国公还从来不拈花惹草,即使这么多年以来长期呆在边疆,身边也从来没添个人,别说是妾了,就是通房丫头那都是没有一个的。

    镇国公夫人……

    她这得有多好的命啊!

    可以说,许多人眼里的美满人生,也就是卫芙这样的了。

    按着这些人所想,要是她们是卫芙,那肯定得安安心心的好好过日子才是,可这位镇国公夫人呢?

    人家非但不想着好好过日子,还就是想不开的作,作天作地那样的作!

    啧,像是非得往镇国公那里送女人,回头又一下子跟个妒妇一样恨不得将镇国公视线所及的女人都给弄死,对自己的儿女冷落忽视,像个后娘一个任由儿女长歪,给将来要继承国公府的嫡长子定下那么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与自己的娘家翻脸,生生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气病……

    等等。

    哦,还有最近为了一盒胭脂与户部尚书刘大人家的小姐大打出手,还冲撞了长宁长公主。

    这每一桩每一件,拿出去都能让人当作谈资说上半年了,偏偏所有的笑料还都是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简直让人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这一次镇国公夫人与刘小姐的事,当时可是有许多人都看到了,没用到一天的功夫就传得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了。

    世家夫人与高门贵女大庭广众之下动手,打得头发散乱衣衫不整的,这多新鲜啊,十年八年说不定都见不着一次,好不容易见着了,可不就得好好议论一番么?

    按着大家所知的镇国公夫人的脾性,这件事肯定不能善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