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夫人病好了-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和亲……

    这也确实不是景文帝所愿。

    若西夷送过来的和亲公主是个安分的倒也还好,后宫也不是养不起一个人,但若那个是个喜欢搅事的,就凭着她那特殊的身份,只怕就能将后宫搅得风雨不断。

    景文帝前面这几十年从来不曾因为后宫之中而烦心,难不成如今都年过半百了,反而还要体会一下这般感觉?

    这样想着,景文帝的眉头不由越拧越紧。

    姜珩见状,道:“圣上,西夷主动求和,对我朝亦是一件好事,两国交战多年,景朝百姓为此也提心吊胆了多年,若是能由此彻底平息战事,于国于民,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虽然姜珩没有明着劝景文帝接受和亲之事,但他话中分明就是这样的意思。

    景文帝闻言,心中便不由微微一动。

    身为帝王,就没有不多疑的,毕竟这大好的河山,这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握在了手中,却又如何能不怀疑其他人会想尽了法子的将这一切都抢过去?

    也正因为如此,平王府才会多年如一日的低调。

    这些年来,因为在边关立下的功劳实在是让人无法忽视,姜珩一步步的从镇国将军成了如今的镇国公,几乎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程度,要说景文帝心里对于姜珩没有忌惮,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就算心中忌惮,但景文帝知道,边关还需要姜珩,景朝也需要姜珩,所以他一直将这忌惮压在了心里,从来没有表现过半分。

    景文帝知道自己多疑,但身为帝王,对于姜珩这种手里握着兵权的重臣,若是连这点忌惮都没有,他又如何能牢牢压着下面的臣子这么多年呢?

    他原本以为,姜珩应该知道,若是边关的战事平息了,只怕他这个镇国公便不可能再像如今这般风光了,甚至,景文帝还想过,就算两国有议和的契机,只怕姜珩也会从中作梗,将议和的可能给搅得一点不剩。

    却不想……

    最先出言劝他的,却也是姜珩。

    是他真的太过多疑了,竟然怀疑起这样一位为国为民的臣子,还是因为姜珩将自己的心思藏得太深了呢?

    景文帝微微顿了顿,这才道:“姜爱卿,此事,朕自会仔细考虑。”

    说到这里,景文帝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

    说是会考虑,但其实早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了。

    如果只是后宫里多收一位美人,就能够让两国的战事彻底的平息下来,就算可想而知的之后会有一些麻烦,但景文帝也一定会同意的。

    毕竟,做了几十年的帝王,景文帝早就已经知道了,就算身为君王,也不可能真正的随心所欲,到底还是需要为了许多事做出一些妥协的。

    就比如,和亲之事。

    这般一想,景文帝心中难免有些烦闷。

    他朝着姜珩摆了摆手,“姜爱卿,安置西夷来使一事,就交给你了。”

    “圣上……”姜珩还想说话。

    接待他国来使一事,本应该由鸿胪寺接手的,他这个镇国公若是接了这差事,那不是在抢人的饭碗吗?

    鸿胪寺的人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发挥出什么作用来,如今好不容易西夷人主动派出使团求和,正到了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候,却被姜珩给抢了先,这不是平白招人恨吗?

    :。:


………………………………

第373章 信任

    姜珩倒是不在意鸿胪寺的人会不会恨上自己,但也没必要不是?

    再说了,接待西夷使团,这又不是什么好差事,有这个功夫,他在府里陪着夫人岂不是更好?

    但景文帝既然已经开口了,又哪里能容得姜珩拒绝。

    “姜爱卿不必推辞了,要论与西夷人打交道,当然还是姜爱卿你最有经验,再则,有姜爱卿这个战神威慑着,西夷人在议和的时候只怕都要收敛几分,这件事交给姜爱卿来办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至于鸿胪寺那些人,若是姜爱卿觉得有用,只管吩咐他们跑腿也就行了,朕这就将旨意传下去。”景文帝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了,姜爱卿此番回京已经歇够了吧?若是歇够了,从明日起就恢复上朝吧,像姜爱卿这样的股肱大臣,若是天天歇在家里,倒是我景朝的损失了。”

    景文帝都已经这样说了,姜珩这个为人臣子的,又哪里还有半点推拒的可能?

    他于是朝着景文帝行了一礼,极为郑重地道:“圣上,臣一定将此事办好,断不会辜负了圣上的期待与信任!”

    景文帝点了点头,这才摆手道:“既是如此,姜爱卿便退下吧。”

    姜珩后退几步,这才转身离开。

    看着姜珩的背影,景文帝却是有些失神,直到姜珩都已经离开好一会儿了,他才伸出手指在面前的御案上轻轻敲击了几下。

    “叩叩叩……”

    食指在御案上敲击出这样的声响,在这安静的大殿之内,总让人有种胆战心惊之感。

    只不过,景文帝先前是将宫人都遣了出去单独见的姜珩,这时殿内也只有景文帝一人,便是再如何让人心惊的声音,也只有景文帝一人能听见而已。

    “姜爱卿,希望你真的……不要辜负朕对你的信任啊!”

    许久之后,景文帝才这样幽幽道了一声。

    有阳光斜着照进大殿,带来光明的时候也让殿内多了片片的阴影,在这阴影之中,景文帝的神情之中却是带着些莫测之意。

    *

    西夷主动议和,这是一件能够给景朝的百姓们带来极大的振奋的大事,因而景文帝得了消息之后并没有压着,而是很快就公布了出去。

    因为这个消息,京城百姓们立即就沸腾了。

    这二十来年,边关的战事一直未歇,虽然京城乃是天子脚下,有圣上在,再怎么着西夷人也不可能打到京城来,但百姓们的心里总是会有些不安宁的。

    毕竟……

    这是战争,而战争,又是谁能说得准的事呢?

    也亏得有姜珩这个景朝战神一直镇守在边关,将西夷人牢牢挡在了国门之外,要不然,京城的百姓们只怕会更加提心吊胆。

    而现在好了,西夷人被镇国公打怕了,如今竟然主动派出使团来议和!

    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边关将不再起战事,百姓们也再不用担心会不会有朝一日自己一觉睡醒就变了天了。

    所以,接下来的这几日,京城那可是比过年时都还要热闹。

    甚至,有些茶楼里的主书先生还开始讲起了新编的故事,至于故事的内容么,大多都是镇国公如何勇武过人,打得西夷人完全没了脾气,为了不再挨打,这才主动派出使团求和。

    一时之间,镇国公姜珩的声望,更是达到了顶点。

    如此一来,略哥儿和甜姐儿可算是找到事做了。

    “母亲,今儿京城的茶楼里,又多了五个关于父亲的新故事呢,在那些说书先生的嘴里,父亲那可是长了三头六臂,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往西夷人跟前一站,就能将西夷人吓得闻风丧胆呢!”甜姐儿一边说着话,一边嘻嘻笑着。

    听她说完,略哥儿在一旁纠错:“甜姐儿,你说错了,不是五个是六个!”

    两人这几日发展出来的新乐趣,那就是每天让人去京城的各个茶楼里等着,数数关于姜珩的故事到底有几个。

    不得不说,这些说书先生也是非常能跟紧时事的,不仅每天都有新的故事涌出来,而且看这样子,还有越来越多的说书先生跟风,以后只怕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故事。

    只不过,说书先生嘛,自然是如何能够逗得百姓们高兴就怎么说了,因而在这些故事里,姜珩简直就不是人,而成了一个有着三头六臂诸般神通的神了。

    卫芙闻言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呀,天天让人去数这些,也不嫌累得慌?”

    “不累!”略哥儿和甜姐儿同时摇头。

    虽然他们作为姜珩的儿女,再是清楚不过,那些说书先生都编得太夸张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正被所有百姓所盛赞着的人,是他们的父亲,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呢,又哪里会觉得累呢?

    卫芙便也由着他们去了。

    然后,卫芙往韬哥儿那边看了一眼。

    比起略哥儿和甜姐儿的兴奋,韬哥儿不仅没有因为这件事而高兴,卫芙甚至还能隐隐从他的眼中看到些担忧。

    韬哥儿,是真的长大了。

    就在卫芙这般想着的时候,姜珩穿着一身朝服回来了。

    景文帝发了话,自那日入宫之后,姜珩就恢复了每日里上朝的日子,再不像之前那样能天天闲在家了。

    而且,因为景文帝将招待西夷使团的事交给了姜珩,趁着如今西夷人还未至,姜珩这几日都忙着与鸿胪寺的人磨合呢。

    这也亏的姜珩这个镇国公有着天然的威慑性,鸿胪寺的人就算对于景文帝居然将这件事交给了姜珩来主持,而自己这些人却只能协助姜珩做些跑腿的小事而不忿,但到底也不敢真的跟着姜珩对着干。

    所以,姜珩的这差事倒也还办得算是顺利。

    “老远就听到你们娘仨在笑,什么事这么开心?”姜珩道。

    一边说着话,姜珩一边大步进了内间。

    卫芙也跟了上去,寻了一件家常穿的衣裳递给姜珩,等他换下了身上的朝服,这才又一起去了外间。

    “这几日因为西夷派出使团求和的事,百姓们高兴之下,不是编了好些故事来赞扬你么?”卫芙道,“略哥儿和甜姐儿如今正对这些故事感兴趣呢。”

    :。:


………………………………

第374章 不平

    姜珩闻言不由失笑,“不过就是胡乱编造的故事而已,也值当你们如此当真?”

    略哥儿和甜姐儿都用着崇敬的眼神看着姜珩。

    那些人赞扬的可是他们的父亲,让他们怎么能不在意呢?

    卫芙见状,道:“你就由着他们去吧,如今在他们的眼里,你这个父亲只怕也是如天神下凡一般伟岸了。”

    听卫芙这样一说,略哥儿和甜姐儿都有些害羞地低头。

    而姜珩,却是心头一软,伸手在略哥儿和甜姐儿的头上都用力揉了揉。

    虽然头发被揉乱了,但略哥儿和甜姐儿却都高兴不已。

    卫芙见状,笑道:“好了,也差不多要用午膳了,都快去洗洗吧。”

    趁着姜珩领着孩子们去洗手,卫芙吩咐映雪传了晚膳上来。

    用过晚膳,一家人聚在一起说了会儿话,姜珩看了孩子们一眼,道:“略哥儿和甜姐儿先回去歇着吧。”

    略哥儿拉着甜姐儿起身,倒是再未像之前那样,因为姜珩和卫芙对韬哥儿的另外相待而觉得不乐意了。

    最近这些日子,略哥儿习武又更刻苦了几分,就算姜珩没有要求,他也自发的将每天习武的时间延长了一个时辰。

    卫芙和姜珩都能看得出来,略哥儿这是在完成他那日所说的“我会努力的”这样的诺言,想要早日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一部分重任。

    对此,卫芙和姜珩自然是再欣慰不过的。

    不仅韬哥儿长大了,会为了他们这个家而担心而努力,略哥儿也同样长大了,他的肩膀也许现在还不能承重,但在不远的将来,他一定会与韬哥儿一起,从姜珩的肩上接过属于他们的责任。

    卫芙和姜珩万分相信这一点。

    待略哥儿与甜姐儿离开了,姜珩这才看向韬哥儿,道:“韬哥儿,你觉得,圣上之所以会将接待西夷人的差事交给我,是有何用意?”

    这段时间,姜珩有意的将景朝朝中的事讲给了韬哥儿听。

    孩子既然已经长大了,也想要替他们分担一些,姜珩自然不会不愿意,而有他现在手把手教着,总好过韬哥儿要靠着自己一点点去摸索。

    听完姜珩的提问,韬哥儿拧着眉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他虽然开始接触朝中之事,但到底是才接触不久,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将所有的事都融会贯通,想了好一会儿,韬哥儿才略有些迟疑地看着姜珩。

    “是……在试探父亲?”他道。

    “试探什么?”姜珩问。

    韬哥儿却是答不出来了。

    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韬哥儿凭着自己敏锐的直觉,真要他说出个所以然来,他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

    虽然韬哥儿没有答出来,但对于他的表现,姜珩却是很满意的。

    韬哥儿果然天生就在这方面有天赋,只这么短短几日的功夫,只凭着那天生的直觉,就能得出这样的答案来。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之后,他一定会越来越出色的。

    姜珩有些欣慰地道:“你说的没错,圣上就是在试探我。”

    至于试探什么……

    姜珩十六岁就走上战场,这二十来年可以说时时都是活在了厮杀之中的,这样的厮杀,有与西夷人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的比拼,也有与他身后的景朝,与他所效忠的帝王的无声无息的过招。

    若不是时时都保持着警惕,姜珩也不可能成为如今的镇国公。

    对于景文帝对自己的忌惮,姜珩一直都再清楚不过,但就算清楚,他也没办法来打消景文帝的忌惮。

    对于景文帝来说,最能让他打消这忌惮的,就只有姜珩在战事平息之后主动交还他手中的兵权,可换句话说,只要姜珩这个人还在,那他就还是让军中将士拥戴不已的那个景朝战神,就算他的手里没有了兵权,难道景文帝就真的能够安心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姜珩又怎么敢于将自己手里的兵权交还呢?

    兵权,这是惹来景文帝忌惮的根源,但同时,它也是姜珩唯一能拿来保护自己以及家人的利器。

    圣上这次之所以会对姜珩多加试探,无非就是不相信姜珩竟然会真心的想要促成景朝与西夷之间的议和。

    毕竟,姜珩的处境如何,圣上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也正因为如此,圣上难免会想着,若是景朝与西夷真的议和了,没有了边关的战事,自己这个镇国公的地位自然急剧下降,在圣上想来,哪怕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的必要性,自己也一定会出手破坏两国的议和。

    将招待西夷人的差事交到姜珩的手里,圣上也只不过是想要试探,看看姜珩会不会趁着这样的大好时机动手而已。

    想想看,西夷人主动求和,还派了使团千里迢迢的来到了景朝的京城,可以说是极有诚意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西夷来的使者出了事,只怕不仅议和不成,两国还会另起战事。

    如此一来……

    姜珩这个镇国公,岂不就又有了无法取代的地位?

    景文帝想要试探的,就是姜珩会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破坏两国的议和。

    姜珩将这些说完,还没来得及继续说些什么,就见着韬哥儿那原本没什么表情的面上,突然就多了些愤怒。

    “圣上太小看父亲了!”韬哥儿忿然道。

    说完这句话,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韬哥儿紧紧抿着唇,再不说一句话。

    卫芙看着韬哥儿,只觉得心中一软。

    与略哥儿和甜姐儿一样,她的韬哥儿,同样有一颗柔软善良的心。

    略哥儿和甜姐儿自小是在韬哥儿的保护下长大的,就算没有得到父母的疼爱,但他们至少还有韬哥儿这个兄长的关心与爱护。

    可韬哥儿呢?

    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被那个“卫芙”所伤害,若只是一个外人便也罢了,偏偏在那小小的韬哥儿的心里,那个“卫芙”,就是他的母亲。

    在那样的伤害之后,韬哥儿的性情有了那般巨大的变化,但由始至终,他还是那个善良而又宽容的孩子。

    :。:


………………………………

第375章 小看

    要不然,韬哥儿又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原谅了他们这对不负责任的父母呢?

    虽然韬哥儿并没有将自己的原谅说出口,但只从他方才脱口而出的替姜珩鸣不平,卫芙就已经能够看出来这一点了。

    卫芙这般想着,心里又难免有些酸涩难当。

    若是她的孩子们任性一些,将自己和姜珩对他们的种种不好记得牢一些,时常向他们发泄出来,卫芙的心里还会好受一些,偏偏三个孩子谁也不曾这样对他们。

    这样善良又懂事的孩子们,又如何能不让人心疼呢?

    卫芙眨了眨眼,将心里的酸涩,以及突然涌上来的泪意都压了下去。

    “韬哥儿可是觉得你父亲不会做出这种为了一己之私就置家国百姓于不顾的事?”卫芙笑道,“被韬哥儿这般信任着,你父亲很高兴呢。”

    听到这话,韬哥儿下意识的抬头看向了姜珩。

    果然,姜珩的眼里,分明就有着欣慰与高兴。

    “韬哥儿,你母亲说得没错,你能这样信任父亲,父亲很高兴。”姜珩道。

    他很高兴,在他的孩子心里,他是一个知轻重,心中有大义的人。

    韬哥儿再次抿着唇低下了头。

    不过……

    在他低头的那一瞬间,卫芙分明就看到了他眼里那淡淡的笑意。

    也正因为如此,卫芙再开口说话时,声音都难免要轻快了些,“不过,韬哥儿你相信你父亲不会做出这种事,别人却不一定能够相信,就比如圣上。”

    身为一国之君,掌控着这天下最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任何人与事,只怕天然的就多着几分怀疑,又怎么可能这般信任一个臣子呢?

    韬哥儿一边思考着,一边轻轻点了点头。

    “圣上既然不相信,会这般试探,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卫芙道。

    反正,在这件事上,姜珩是问心无愧的,圣上想要试探,那便也就试探吧。

    在外征战那么多年,姜珩杀敌无数,他并不惧上战场,也并不惧与人交战,但同时,他也是最厌恶战争的那个人。

    每当想起那一场场的战争之中,死去了多少景朝的大好男儿,姜珩就忍不住有些心痛,若有朝一日能再无战事,姜珩必定会是最高兴的那个人。

    既是如此,他又怎么可能像圣上所想的那般,为着权势地位就刻意的破坏景朝与西夷的议和呢?

    姜珩,是有气节,有自己坚持的人!

    在这一点上,圣上,也太小看他姜珩了。

    当姜珩这样想着的时候,他的身上也自然而然的就散发出了一股凛然之气,在这气势的映衬之下,姜珩整个人看着就像是平空拔高了许多一般。

    卫芙看着这样的姜珩,一时不觉有些目眩神迷。

    这样的一个人……

    是她的夫君。

    而且,还是一个被她一鞭子抽来的夫君。

    这世间事,又岂是一个“奇妙”能形容得了的?

    姜珩察觉到卫芙的视线,也含笑回视于她,两人这时候倒是完全忘了屋里还有韬哥儿的存在了。

    韬哥儿见状有些无奈。

    他悄悄吁出一口气,也没等姜珩和卫芙结束这个颇有着缱绻缠绵之意的对视,就这样无声无息的退了出去。

    等到卫芙和姜珩总算是对视完了,这才发现屋里少了个人。

    “韬哥儿呢?”

    两人异口同声地道。

    然后,卫芙将手里的帕子捏成一团,朝着姜珩丢了过去:“都怨你,瞧瞧,现在在孩子面前闹笑话了吧?”

    想着自己两人竟然在韬哥儿面前毫无顾忌的这般对视,卫芙就觉得双颊有些发烫。

    姜珩接住卫芙丢过来的帕子,只觉得自己很无辜:“夫人,你难道不知道,有个词叫‘情难自禁’吗?真要怪,就要怪夫人你生得太好看了,才叫为夫一时之间为了夫人着了迷……”

    一边说着话,姜珩一边靠近卫芙,朝着她的两片红唇压了过去。

    又是一夜好眠。

    *

    第二日用早膳的时候,卫芙见着韬哥儿,想起昨晚的事,总有些不好意思。

    而韬哥儿,也不知是不是看出了卫芙的不自在,从拿起筷子开始,就没往卫芙这边看上一眼,从头到尾都专注地看着面前的饭菜,这才让卫芙觉得自然了些。

    因为三个孩子对于吃食都极为执着,卫芙自醒来之后,对于孩子们的吃食都是极为重视的,便是早膳,也都做了好几样的小菜,又配了碧梗粥、灌汤包、蒸饺等等,虽然为了不浪费,每一样的量都算不得多,但种类却也着实不少。

    要是放在往常,这么多的好吃的,略哥儿一定会吃得很高兴。

    不过……

    今天的略哥儿,虽然还是努力的在吃东西,但看着总觉得少了几分活力。

    这又是为何?

    卫芙用公筷夹了一只蒸饺给甜姐儿,又夹了一只酱肉包给韬哥儿,这才看向了略哥儿:“略哥儿,你这是怎么了,是早膳不合胃口还是怎的,如何这般不开心?”

    要知道,在平时,略哥儿可是一到用膳的时候就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呢。

    略哥儿一口吃完一只蒸饺,又喝了一口粥,这才叹了一口气:“母亲,倒也不是这些东西不合胃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