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夫人病好了-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宁长公主如今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庄太后那里了,希望庄太后能够在景文帝下圣旨之前得到消息,再阻止景文帝下旨。

    要不然……

    *

    而就如长宁长公主所希望的那般,庄太后确实在景文帝下圣旨之前就得到了消息。

    庄太后也是等到长宁长公主带着李慧出了宫之后,才知道了李慧昨日就已经回京了,而且就歇在了坤宁宫,也知道了长宁长公主一早就入了宫,然后很快就带着李慧出宫,连慈宁宫都没有来过。

    在后宫生活了好几十年,庄太后对于这些不寻常的事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触感,尤其是长宁长公主入宫了却不到慈宁宫来,这更是让庄太后心中生疑。

    这一生疑,自然也就会让人去打听。

    庄太后虽然已经多年不管事了,但她手下也还是有得用的人手的,就算李慧之事方皇后做得再怎么隐蔽,仍叫庄太后找到了蛛丝马迹。

    庄太后可不像李慧那样天真,在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即就向着最坏的方向去考虑,这样一来,没用多久也就猜到了方皇后的盘算。

    如此一来,庄太后自然也就坐不住了,当即就领着人去了景文帝那里。

    景文帝这时正准备下旨。

    李慧已经回来了,而两国议和之事也不可能一直这样的拖着,将和亲之事敲定了,接下来的议和,自然也就没有阻碍了。

    知道庄太后过来,景文帝的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也就舒展开来。

    他朝着传旨的太监点了点头,那太监将圣旨收好,退行几步,这才转身准备退下。

    “慢着!”庄太后厉喝一声。

    庄太后虽然是景文帝的生母,而景文帝也向来对庄太后极为尊敬,但庄太后往常却都极为知晓分寸,不管何时来见景文帝,都会让宫人通报,等到景文帝应允了才会入内,哪怕景文帝多次说不必如此,她也始终如此坚持。

    可这一次……

    出于心中对李慧的担忧,庄太后却是未等到景文帝的回应便进来了。

    而且,还将那传旨太监给唤住了。

    这些,都是庄太后往常从来不会做的事。

    被庄太后这样一声厉喝,那传旨太监顿在了原地,一时之间不知要如何是好,只能回头看向景文帝,直到看到景文帝轻轻点了点头,这才退到了一边候着。

    庄太后见状,轻轻松了口气。

    她往里行了几步,“圣上这是下的什么旨意?”

    景文帝沉默。

    虽然在景文帝的心里,早就已经决定了要让李慧去和亲,并且不会改变主意,但当着庄太后的面,景文帝却有些开不了口。

    毕竟,景文帝再清楚不过,庄太后对长宁长公主以及李慧有多么疼爱。

    上次景文帝下旨夺了李慧的县主封号,并且将她送到白云庵里去,庄太后的心里只怕就已经生出了嫌隙来,这一次他是要让李慧去和亲,庄太后知道之后,又会有何种反应?

    虽然景文帝没有说话,但庄太后的一颗心却不断的在下沉。

    这时候的沉默,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就算庄太后早就已经猜到了有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但来这里的一路上,她的心里还是存着侥幸,希望这些只不过是她想多了,实际上景文帝并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但现在看来,她失望了。


………………………………

第407章 愤怒

    圣上为何不说话?”庄太后看起来像是瞬间就老了好几岁,“难道,哀家没有猜错,圣上真的要让慧儿去和亲?”

    许是因为心中太过失望,庄太后与景文帝说话的时候,再没了从前的和煦与婉转,而是带着再明显不过的质问。

    那退到一边的传旨太监听到这些话,吓得“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他只恨不得让自己原地消失。

    不管是景文帝还是庄太后,这时候自然不会注意到这个太监。

    庄太后紧紧盯着景文帝,在这一刻,她的眼里只有景文帝一个人,她多希望,景文帝能够给她一个否定的回答,但景文帝却只一直沉默着。

    这让庄太后极为愤怒。

    重重一拂衣袖,庄太后猛地转过身。

    景文帝都已经年过半百了,庄太后作为景文帝的生母,离着古稀也只有两三年了而已,往常为着身子着想,自然做什么都缓着点劲儿的,可这会儿激动之下,又哪里还记得这些?

    但也正因为没有注意着,庄太后难免有些用力过猛,倒是转过身来了,但接着就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要不是景文帝及时伸手扶住了她,只怕这一下就得摔倒在地。

    过了好一会儿,那晕眩的感觉才从庄太后的脑中渐渐退去。

    在重新站稳之后,庄太后却是极为愤怒的将景文帝的手往外一推,“哀家用不着你扶!”

    那跪在地上的传旨太监将头压得更低了。

    在这皇宫之中,知道得多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还是太后与圣上之间爆发的冲突,要是可以,这太监是真的恨不得自己原地消失的。

    也就在这名太监的下巴都要戳进胸口的时候,他看到他的面前多出了一袭裙摆。

    庄太后几步来到这名太监的跟前,压根儿就没给人反应的时间,用力将被这太监抱在了怀里的那个装着圣旨的锦盒抽了出来。

    打开盒子,将圣旨拿出来,再将那盒子用力往脚边一丢……

    这一连串的动作迅速得简直不像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

    那传旨太监惊呆了。

    他又哪里能想到,庄太后会有这般出人意料的举动?

    别说是这传旨太监了,便是景文帝,也是没想到庄太后会闹这么一出的。

    “你先退下吧。”景文帝淡淡吩咐道。

    那传旨太监一听这话,哪里还敢停留,屁滚尿流的就退了出去。

    而这时,庄太后已经将手里的圣旨打开了,等到将圣旨的内容看完,庄太后的胸口急剧的起伏着,她将圣旨捏在手里用力抖了一下,“这是你的亲外甥女啊,你竟然真的要让她去西夷和亲?西夷那等蛮夷之地,若是慧儿真的去了,你以为她能活得了几年?圣上这是要逼死慧儿吗?”

    景文帝的表情变得淡淡的:“母后,她不能去,难道朕的女儿就该去吗?”

    庄太后微微一顿。

    但很快,她便继续道:“芳华有圣上和方皇后护着,又岂有可能去和亲?这几日方皇后每日都召了玉阳入宫说话,难不成就是在为了这件事做打算?”

    景文帝再次沉默了。

    庄太后见状,语气也放缓了:“圣上,哀家也就只有你和长宁两个孩子,你是一国之君,坐拥着天下,自然不用哀家替你操心什么,但长宁不一样,她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哀家和你这个皇兄而已,长宁有多疼爱慧儿,圣上你不会不知道,你现在要让慧儿去和亲,那不是要了长宁的半条命吗?”

    景文帝想想长宁长公主,又想想当初才出生不久,看着软乎乎一小团的李慧,心里倒也不无动容。

    对于景文帝来说,不管是谁去和亲,只要不是芳华公主也就行了,要不然,之前方皇后打上玉阳郡主的主意时,他才不会默许了。

    之所以决定要让李慧去和亲,除了有方皇后的推波助澜,也是因为那日卫芙的一番话确实说到了景文帝的心坎里。

    但再怎么说,庄太后是景文帝最敬重的母亲,听着庄太后这般说,景文帝自然不可能半点反应都没有。

    许是见着了希望,庄太后继续道:“圣上,你若是要了长宁的半条命,那也是要了哀家的半条命啊!既然圣旨还没有往外颁,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吧,不是还有一个玉阳可以去和亲吗?至于慧儿,改明儿哀家就让长宁将她嫁得远远的,让她再也不能惹了你生气,这样好不好?”

    话说完,见景文帝还不松口,庄太后的神情之中难免带了几分凄切,“皇儿啊,哀家这么多年也没求过你什么事,只这一件,往后长宁和慧儿的事,哀家再也不管了……”

    “哀家也没几年好活了,便是看在这一点上,皇儿你就不能遂了哀家的愿吗?”

    庄太后的话越说越悲切了。

    景文帝是庄太后的亲生儿子,而且这些年来对庄太后也确实是打从心底的敬重着,这时候听着庄太后这样说话,他自然是于心何忍。

    “母后……”景文帝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但这话才开了个头,就被另外一个声音打断了。

    “圣上。”

    进来的是方皇后。

    方皇后穿着一身凤袍,抬脚走入殿内。

    即便是这种时候,方皇后仍没忘了给景文帝和庄太后行礼,尽了礼数之后,她才看向景文帝,用着再平淡不过的语气道:“圣上,前些日子京城里流传的芳华主动提出去西夷和亲的传言,是长宁让人放出来的。”

    当初这些传言刚刚开始在京城流传的时候,因为忧心芳华公主,方皇后压根儿就没顾得上去查这幕后的有心人。

    但就算是没去查,这传言是谁放出来的,方皇后心里总也有数。

    这几日和亲的事有了决断,方皇后不那么忧心了,自然也就能抽出手来查这件事,这一查,自然而然的就查到了长宁长公主的身上。

    哪怕心里早就已经有了猜测,但结果真正的呈到方皇后的面前,她仍愤怒得浑身发抖。

    所以,知道庄太后来了景文帝这里,方皇后后脚也跟着来了。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408章 错了

    见着方皇后,庄太后的目光顿时就锐利如刀。

    庄太后并不是什么易相与之辈,要不然当初在情况复杂的深宫之中,她也不能护住她的两个孩子了。

    这些年来,庄太后与方皇后虽然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但实际上这对景朝最尊贵的婆媳之间的关系可算不得好,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在长宁长公主那里。

    这一点,庄太后心知肚明。

    庄太后也知道,自己年事已高,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去地下长伴先帝了,到了那时,长宁长公主能依靠的,也就只有景文帝和方皇后了,所以就算再如何不喜方皇后,庄太后也愿意维持这表面的和睦,只希望将来方皇后能多容长宁长公主几分。

    作为母亲,庄太后为着长宁长公主,也确实是殚精竭虑了。

    庄太后原本以为,自己投之以桃,方皇后自然也就该报之以李,前些年倒也确实都相安无事,可现在,方皇后竟然撺掇着景文帝,让李慧去和亲,这却是庄太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了。

    “方氏,你竟恶毒至斯!”这许多年来,庄太后第一次与方皇后撕破了脸,“慧儿还只是一个孩子啊,她又碍不着你什么,你竟然就想生生逼死她,你个毒妇!”

    用“毒妇”来形容母仪天下的皇后,这已经是极为严重的指控了。

    若不是方皇后在后宫经营多年,也得到了景文帝的敬重,早就不需要庄太后来认可,只怕就庄太后这一声“毒妇”,就能让她后位不稳了。

    毕竟,孝道重于天。

    景文帝却是拧起了眉头,眼中带着不赞同,看向了庄太后:“母后……”

    庄太后却是恨恨地瞪了景文帝:“你这心里如何还有哀家这个母后?”

    在庄太后的心里,景文帝已经完全被方皇后迷惑住了,而这次景文帝之所以会下旨让李慧去和亲,都是听了方皇后的妖言惑众。

    景文帝再次沉默下来。

    他知道,他这会儿不管说什么,庄太后都是不会听的,而且还会认为他是在给方皇后开脱,再将那满腔的愤怒都发泄到方皇后的身上去。

    方皇后也许用不着畏惧庄太后,但有“孝道”这二字在,庄太后就算将话说得再难听,方皇后也只能受着。

    景文帝知道,方皇后受委屈了。

    他看向方皇后,用眼神安慰着她,方皇后微微笑着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无事。

    庄太后又哪里能看不到帝后之间的互动,她心里的那口气不仅没有消,反而还愈发的觉得愤怒了。

    “方氏,哀家这些年也够纵着你了,这次若是慧儿去了西夷和亲,哀家定不会轻饶了你!”庄太后一手颤巍巍地指着方皇后。

    庄太后觉得,自己是纵容了方皇后这么多年,但在方皇后看来,却是她忍耐甚至是忍让了庄太后以及长宁长公主多年。

    在此之前,方皇后一直都是退让的,但现在,她却不想退让了。

    “母后!”方皇后的声音一点点上扬,“李慧,这次一定会去西夷和亲!”

    她的声音算得上轻柔,但声音里却是透着一股子坚决。

    庄太后一听这话,气得抚着胸口连连吸了好几口气,差点没直接厥过去,“你,你……”

    方皇后直视着庄太后,“母后,您为了您的女儿可以做任何事,这样的心情,我也可以理解,但我为了我的儿女,也可以豁出去一切!”

    庄太后怔住了。

    她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张了张嘴,却是什么也没能说出来。

    “从前长宁不管做什么我都可以不计较,但她想算计我的儿女,我就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方皇后说得斩钉截铁的,“大相国寺里差点发生什么,想来母后也不会不知道,长宁算计小五在先,李慧甚至还差点将镇国公府都扯进这件事里来,若真是让她将事做成了,会有多严重的后果,不用我说,想来母后也能想象得到。”

    没等庄太后说什么,方皇后又道:“这件事也就罢了,景朝与西夷议和,西夷提出和亲,长宁让人传出话去,道是芳华主动提出要去和亲,母后说我想逼死李慧,如何不想想,长宁是不是想逼死我的芳华?”

    “母后,李慧是您的外孙女不假,但小五和芳华,他们也是您的亲孙儿、亲孙女啊!”

    方皇后话说完,便只静静看着庄太后。

    庄太后嘴唇噏动了许久,却到底是一句话都不曾说出来。

    她知道,方皇后的话中虽然只提到了五皇子和芳华公主,却还有一句话是她没有说出口,在场三人却都心知肚明的。

    那就是……

    长宁长公主是她的女儿,但景文帝也是她的儿子!

    庄太后也知道,她若是再说些什么,只怕她的皇帝儿子,就要真的与她离心了。

    方皇后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庄太后说话,这才道:“母后,长宁不是让人传出话,道是芳华觉得她享了这么多年的富贵,如今既然景朝需要她,也就到了她向家国作出奉献的时候了,我觉得,这话用在李慧的身上,也是合适的。”

    “再则,李慧如今清白已失,名声尽毁,若是和亲之事她还能发挥余热,那也算是她为了景朝作出了贡献了。”

    说到最后,方皇后唇角微微扬起。

    庄太后只觉一阵阵的天旋地转。

    她看看方皇后,再看看景文帝,面色不由有些悲怆。

    她知道……

    这一次,她是真的再不能护着长宁长公主与李慧了。

    因长宁长公主生得是时候,庄太后打从长宁长公主出生之日起,就将她捧在了手心里,但凡是长宁长公主所求的,庄太后就没有不应的。

    庄太后觉得,长宁长公主既然生在了这皇家,自然就该得到这世间最好的,而她这个母亲既然有这个本事,自然也就该将她想要的一切都放到她的手中。

    可现在,庄太后却觉得,在养育儿女这件事上,她许是……

    做错了。

    只可惜,她发现得太迟了。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409章 取代

    庄太后看着一下子就老了好几岁。

    她从前觉得,只要有她在,就一定能护得长宁长公主的周全,也正因为如此,长宁长公主如今就算已经三十几岁了,却仍像个孩子一般,遇到什么事都第一时间进宫向庄太后求助,而庄太后每次也都替长宁长公主将所有的事都处理妥当。

    可她却忘了,她是长宁长公主的母亲,自然对长宁长公主予取予求,可别人,却不像她一般可以无条件的纵容着长宁长公主。

    比如方皇后。

    再比如……

    景文帝。

    不管是长宁长公主还是李慧,这一次,都要为着她们往日的所为而付出代价。

    意识到这件事只怕是不可能有转机了,庄太后再也不看景文帝和方皇后一眼,只捂着胸口转身,步履蹒跚的向外走去。

    看着庄太后的背影,景文帝到最后仍只沉默。

    就如同方皇后所说的那样,五皇子与芳华公主,都是景文帝疼爱的儿女,长宁长公主和李慧这般算计他的儿女,景文帝又如何可能不动怒呢?

    方皇后这时候扭头看向景文帝,略犹豫了一阵,还是道:“圣上,母后似是很伤心,如若不然……”

    景文帝却是冷着脸摇了摇头。

    他的儿女,才是最尊贵最不能被算计的,不管是谁,想要算计他的儿女,都要付出代价!

    *

    和亲之事很快就有了定论。

    就在京城的百姓们还在议论着,芳华公主这般尊贵的身份,又被帝后娇养了十几年,最后却要去西夷那般的蛮夷之地时,圣上的一道圣旨,却让这已经耽搁了许久的和亲之事彻底的尘埃落定。

    长宁长公主之女李慧,被册封为福安公主,前往西夷和亲。

    这样的旨意……

    简直让人惊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当初李慧还是福安县主的时候,她做了些什么,那可是传得满京城人尽皆知的,这样一个清白名声都没有了的人,竟然成了福安公主,而且还要去西夷和亲?

    在此之前,提起和亲,百姓们都觉得,芳华公主可惜了。

    但现在……

    知道和亲的人变成了李慧,百姓们却是下意识的觉得,他们有些同情西夷的可汗了。

    甜姐儿说到这里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的:“你们说说,李慧,不对,人家现在是福安公主了,这福安公主得有多不得人心,才会让百姓们居然同情上西夷的可汗了?哈哈哈哈……”

    甜姐儿是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笑。

    她是真的高兴啊。

    一来,李慧是甜姐儿的死对头,如今李慧要去西夷和亲,圣旨都已经下了,这件事再不可能会有改变,这就足够让甜姐儿开心的了。

    二来……

    李慧去和亲,这件事也就不会再牵连到玉阳郡主了,甜姐儿自然也替玉阳郡主感到高兴。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甜姐儿只觉得这空气都清新了许多,外面的阳光也不那么刺眼了,天气也不那么热了。

    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见着甜姐儿如此,略哥儿颇为无奈地道:“甜姐儿,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哪里还有半点世家贵女的文雅?这要是被外面的少年郎看到了,估计都没人敢娶你了。”

    甜姐儿闻言,倒是一点都觉得害羞,朝着略哥儿做了个鬼脸:“反正不管我什么样子,父亲和母亲都不会嫌弃的,将要来是真的没人娶我也没关系,我就赖在家里让你和大哥养着。”

    说到这里,甜姐儿扭头看向韬哥儿:“大哥,你说怎么样?”

    韬哥儿的眼里带着笑意,点头道:“好。”

    甜姐儿于是极为得意地看着略哥儿,明显是在示威。

    略哥儿摸了摸鼻子,悻悻地道:“看把你得意的。”

    卫芙和姜珩看着孩子们这般吵吵闹闹的,却不觉得心烦,反而觉得心中一片静好。

    这时已是午膳后,孩子们又说笑了一会儿,就一起回了各自的院子。

    卫芙和姜珩便也回了里间准备午休。

    “和亲的事敲定了,议和的章程估计这几日就能定下来,看圣上的意思,许是想让我留在京城,让如今正在边关的魏长征负责此次和谈的事宜。”姜珩说到这里,微微笑了笑。

    魏长征,虽然年纪比姜珩还要大上两岁,但要说在军中的地位,却可以用“后起之秀”来形容了。

    当初姜珩上战场的时候,整个景朝可是没有什么能征善战的将才的,要不是出了一个姜珩,还不知道边关的战场上会是怎样的人间炼狱呢。

    再后来……

    这些年来姜珩在军中一枝独秀,在替景朝守住了国门的同时,也在军中竖立起了极高的威望,成为了景朝屹立不倒的一尊战神。

    如果说最开始,对于姜珩的存在,景文帝是庆幸的,那么到了如今,景文帝忌惮的同时,就是在想着,要如何才能让他有更多的选择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景文帝多次派了人前往边关,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不管是景文帝还是姜珩自己,其实都是再清楚不过的。

    而姜珩所说的魏长征,就是景文帝派往边关的其中一人,而且还是如今地位最高的那个人,从去年开始就在姜珩的身边做了副手。

    议和,这对于两国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能够主持议和之事,这自然是极大的功劳。

    按理说,姜珩才是军中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