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栖海棠-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好在明天有粮了,我也再催催,看军粮已经运到哪里了。还有几日可到。”李彬摇摇头,说完就出了内帐。
第二天一早,果然有粮车送到军营,赵小侯爷这才放下心来。
到了傍晚,派出去的人也回来回话,说军粮后日就到,只不过数量却不对,少了很多。恐怕也顶不了多长时间,又要去京中催粮。
小侯爷发狠说到:“既然粮少,我们更需速战速决!我就不相信,我一万精兵,还灭不了这百余倭寇!”
一连两天,小侯爷都在帐中和副将、参将们商量战术。可是除了布控,似乎找不到什么更有效的方法。这边中军帐里焦头烂额,那边军营里又出了事。
“将军!军士们大多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叫军医去看,说是饮食出了问题,可又查不到原因。”李彬一点完运到的军粮,便将未吃完的大米和补齐的大米,一起还给了县衙。
沈从曦的伤好得很快,一是因为年轻,再就是用了海棠的药。他披着衣服坐起来问:“大批军士吃食有问题?那我们怎么感觉不到?”
李彬笑道:“沈公子说笑了,我们吃的是精米,之前运来的还有剩,军士们吃的是粗米,是……向县衙里借来的……!”李彬的笑僵住了,他意识到,自己说到了问题所在。
“县衙借的米还有吗?”沈从曦急忙问。
李彬挠头道:“剩下的我都退回去了。。。。。。”想了想,他大步朝炊事兵营帐跑去。很快,他提着一小袋回来,后面还跟着军医。
军医抓了一把米在手上,只见大米色泽透明光亮,看上去跟精米无异,只不过没有精米的米香味。他又用银针试了试,银针并没有变黑。
小侯爷抓了一把米来看,他更看不出什么问题,只是把米丢回米袋之后,觉得手上有些油腻。
“赵北,你带着这袋大米回京,送到端王府里,请端王帮忙查查。”小侯爷擦了擦手想,米有没有问题,唐誉和海棠一定能弄明白。赵北接了米袋出去了。
军医只好煮了黄连汤让大家灌下去,过了一两天,军士们的症状都消失了。
端王拿到这一小袋大米,已是七八日之后了。
“这米有毒!”海棠闻了闻大米,又使劲在手里搓了搓,将手里的米丢回袋子里后,她用舌尖舔了舔自己油腻腻的手,最后肯定的说:
“这是用发霉的陈米打磨过以后,掺了白蜡油上光后的大米,看着跟精米一样,实际却有毒性。虽然短期毒不至死,但长期吃,毒素积累在体内,一样会死人的。尤其是体质差的老人和孩子。”
“那就是说,这不是专门为了毒死军营将士,而是以次充好,发霉的陈米,却能卖个精米的价格!”端王冷笑着说:“好个福建府!他们孝敬给张植的钱,恐怕就有从这勾当里来的!”
“真是丧心病狂!”沈从曦收到季白羽的飞鸽传书,破口大骂。
他打定主意,立刻写了小笺,只有一行字,让鸽子送回了京城:
从曦愿入仕,誓要铲除地方贪官污吏!
………………………………
第155章 后院之争
沈大公子终于想通了。看不惯官场污浊,最好的办法不是远离官场,而是做官场的清流!”端王看着字条笑道:“看来,这一趟征讨倭寇,是把他彻底打醒了。”
季白羽说:“入仕好啊!将来这沈大公子也必会是你的一个好帮手。”
“那你……要不要一起入仕?”端王笑问。
季白羽呷了一口茶,手往下巴上一撑,搔首弄姿道:“朝堂之外,江湖之中,本公子才更能帮到你呐…………”
端王打了个寒颤,鼓了他一眼,噔噔噔噔,表情怪异的下楼走了。
他直接去找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孙阳,又经过与从曦的父亲,吏部尚书沈安一番操作。好在沈从曦原就考有功名,现在由端王推荐,给沈从曦点了个都察院巡抚,任职左副都御史,正三品。只等他此次回京,即刻上任。
在沈大公子忙着入局的时候,献王、康王也没闲着。
尽管端王拂了姬贵妃的面子,姬贵妃还是气定神闲的将康王、诚王的正妃、侧妃指了下去。这就是正儿八经的往王爷后院里,直接塞了两个自己人啊,还不把苏妃气得够呛?
苏妃忙去找皇上诉苦,可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只好去找王满,这才曲曲折折见到了皇上。
皇上这段时间,被几个内侍臣迷了眼,他们又请了两个道士给皇上炼丹说法,这两个比姬川请的能说会道,把皇上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以前不上朝,还要想个牙疼肚子疼的借口,混混言官,现如今都变成了直接请霸王假。
谁要想见皇上,还得有内侍臣同意,替你安排上了,你才见得着。不说别的妃嫔,连姬贵妃也有些心慌了:难不成我还要卸了红妆去做道姑?
“皇上!您可得管管!既没经过您,也没经过皇后,姬贵妃就直接给康王、诚王指了正妃和侧妃!同为嫔妃,她根本没把臣妾与袁妃放在眼里!”苏妃气急败坏的说。
皇上手里正捧着刚出炉的仙丹在看:“姬贵妃?姬贵妃代皇后统理六宫,管这些皇子妃的事,也是分内之事嘛,这有什么好生气?孩子大了重要娶亲的,不能一辈子拴在你腰带上。。。。。。苏妃啊,你快过来帮朕看看,这金丹上的符文有几个字?”
苏妃正气不打一处来,扫了一眼便硬邦邦的说:“一个字也没有!”说完,气呼呼的提着裙子出了内殿。
只听皇上在她身后说:“不可能啊!朕刚才明明看到有字的……”
苏妃找来王满质问道:“你们到底把皇上怎么了?他怎么都迷迷糊糊的?”
“皇上?皇上不是好好的吗?按照娘娘的要求,皇上现在已经连姬贵妃的面都懒得见了,您……还有什么不满意?过不了多久,皇上就会立康王为太子,到那时,您还用得着看姬贵妃脸色吗?”王满满脸奸笑的说。
袁妃对姬贵妃的做法也是无可奈何。皇后称病,姬贵妃协理六宫之权,她只是缺了一个后位而已。最大的遗憾只在于,献王占不到嫡皇子的名分。
诚王不怎么在意,他本无意皇位,只想着如何能帮到三哥而已。这次指给他的诚王妃,是陈阁老的孙女陈静言。陈阁老虽站了献王的队,但他年岁已大,常常告病,陈静言的父亲是翰林院的修撰,又是个清流。诚王见陈静言知书达礼,温柔娴静,倒也不是很排斥。
侧妃慕容嫣,是太常寺少卿的女儿,这也是个闲职。诚王喜欢。
他反而去安慰袁妃:“母妃,您也别生气。皇室的嫁娶,有几个是称心如意的?我三哥和海棠姑娘,那已经是万中无一。我也没什么让她们好图的,合得来就好好相处,合不来,白养在那里就是了。”
比起诚王,康王的运气就不止是好一点点。
户部尚书的女儿裴芷蘅指给他做了正妃,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女儿万雪霏做了侧妃。这两位都是心机深又不肯吃亏的主,尤其是裴芷蘅,原以为要做端王侧妃,端王去闹了一通,她反倒做了康王的正妃。
这真是祸兮福兮!裴芷蘅得意的想,更把未来王妃的派头多摆了几分。她却不知,家族握在姬氏手中的把柄,因为这门亲事,像一把利剑,时刻悬在他父亲的头上。
“蘅儿,康王妃不是那么好做的啊。如今献王势大,看姬氏的架势,应该很快就会把献王立为太子。我们裴家曾卷入。。。。。。唉!也不得不上了姬氏的船。若非如此,为父也还敢与他争上一争。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劝康王不要卷入太子之争。。。。。。”
户部尚书裴世炎的话未说完,裴芷蘅抢白到:“父亲!既然我已经加入康王府,为什么咱们家不能改成支持康王?若是康王做了皇帝,那我不是成了皇后?还怕什么姬家。”
裴世炎连忙呵斥到:“糊涂!以后此话休要再讲,什么时候掉了脑袋你才知道痛。现在太子位空宣,有四位皇子,端王母族低微有心无力,诚王积弱多年没有斗志,献王背靠姬贵妃,只有康王有实力放到台面上做他的对手。你想,姬氏能容得下他吗?”
这下裴芷蘅心也乱了,康王不能倒,他倒了,自己怎么办?父亲怕事,她得找哥哥裴钰,哥哥是兵部左侍郎。她就不相信,嫁康王还能白嫁了?
康王妃急,康王的母妃苏妃更急。
苏妃看到自己儿子被左右夹击,又恨儿子的婚事自己都不能做主,便抢在康王大婚前抬了两位夫人进府,又提了两个从小照顾康王的贴身丫头做侍妾,康王还没大婚,身边一下子多了四个女人。
“仗着贵妃的身份压我?等棆儿做了皇帝,让谁当皇后还不是本宫说了算?”苏妃眯缝着眼,皮笑肉不笑的说。
苏妃还使出一个阴招。按制,在正妃入府前,王爷的女人都要喝避子汤,不能怀孕。苏妃却悄悄命人将避子汤换成了坐胎药,偏偏要来个先斩后奏。
哼!你跟我玩正妃,我就跟你争长子。将来长子做太子一样名正言顺!
康王自知其中厉害关系。虽然都不是他真心喜欢的女人,但也只能配合母妃,每天例行公事的为生长子大业奋斗。
王满看着这些女人的闹剧,不觉冷笑。他把握着东厂和锦衣卫,又和皇上身边的几个内侍官相互勾结,渐渐将皇上掌控于手中。他走的是皇上路线,哪里看得上姬贵妃这种遮遮掩掩,依靠后院来曲线救国的庸招?
女人最信不得了。当年他亲娘,说带他去买糖,结果将他买到宫里做了太监。
亲娘都信不得,更何况别的女人!
………………………………
第156章 仕事如棋
海棠听说姬贵妃与苏妃的后院斗法后,咋舌不已,不寒而栗。要不是当日端王发飙,身处修罗场的,恐怕还要加上一个。。。。。。自己想到此处,海棠更感觉谢睿樘对自己的真心,如此弥足珍贵。
这次没参与分女人的献王,却突然事事变得顺风顺水起来。
献王让人下了个绊子,把中军主将左璋权降了职,罚去做了守城门的千户,让杜侧妃的哥哥杜昀则顶了他的位置。杜昀则又惊又喜,连自己几斤几两都忘了,买了间新府邸,连摆了三天流水席。
秦夫人的父亲,本来在礼部是个闲职,也被献王运作了一阵,平级调到吏部做了左侍郎。
林月如的哥哥今年参加了春闱,后来殿试也下了场,虽然只得了个三甲同知,但也有了入仕的资格,献王正寻思着,推荐他到自己用得上的职位上去。
再加上张植孝敬的二十万两银子入了库,献王的腰杆子挺得更直了。
最让他高兴的是,林月如那次突然圆房过后,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现在,献王府里同时有两个有孕的女人,怎教他不欣喜若狂?在子嗣上,他可强过所有的王爷。
程香堇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她年纪小小就怀孕,本来风险就极大,加上许莞平特意差人,天天送去各种营养吃食逼着她吃,说是为了保证孩子健康。一来二去,她这一胎被养得格外大。她自己却还不知危险降临,整天以此自夸。
稳婆看了悄悄跟许王妃说:“王妃,程姑娘身板子小,这胎怕是难生下来。她年纪小,骨盆都还没长开,胎却偏偏养得如此大,看这个情况,随时都有可能提前发动,这一胎,我怕我也接不下来啊。”
王妃笑着说:“本王妃找你来,就是听说你曾经切开母体,将孩子抱出来,你做好准备,照做就行了。”
稳婆脸色大变,低声叫到:“哎呀,王妃娘娘,您放过老身吧,那法子可轻易使不得!剖人身体是要被杀头的,上次在您娘家,那是豁出命去做了一回,千万不能叫人知道。”
“可你这次要是不照做,我可就不能保证,衙门会不会知道这件事了。”许王妃冷笑道。
稳婆又试探着说:“您要知道,取了孩子之后,那妇人可就铁定活不成了,这也算是杀人呢!王府里的贵人,老身可不敢。。。。。。”
“一个侍妾,连府册都未入,死便死了,有什么的?王爷的孩子为大。到时,你只管用你的法子,确保孩子能安全出来便是,其他的,有本王妃呢。你放心,银子会加倍给你的。”王妃温柔的笑着,仿佛谈的不是人命,而是春花秋月一般。
自从纤云在姬晴岚的安胎药渣中,发现了避子药的成分,许王妃的心情就好了许多,就连林夫人怀孕也不那么排斥了。自己很快就会得到一个孩子,如果愿意,当然也可以如法炮制,再得到另一个。
献王不是傻子,他自己还没有做上皇帝,可不想让姬晴岚怀上有姬氏血脉的孩子,若是让孩子做了姬党的傀儡,那他,便连做傀儡的机会都没有了。
许王妃又叫人到外面,挑了两个貌美妩媚的清倌歌姬,放到长风楼做茶水丫头。至于收不收房不重要,只要能给姬晴岚添堵,王妃的心情就会好多了。
献王妃在下棋,端王的舅兄怎么又不会下棋?
这天,程寒柏下了防,并没有直接回程府,而是骑着马晃晃悠悠到东城城门边,去买豆腐花。东城城门的守将,便是被献王挤下来的中军主将左璋权。
“程老弟!”左千户看见程寒柏热情的招呼到:“你也爱吃老罗头的豆腐花?”
“我哪能那么馋?为一碗豆腐花跑半座城?还不是我那挑嘴的妹妹!”程寒柏忙解释到。
左璋权忙向老罗头打招呼:“老罗头,多装两碗,都算我的!”
“那多不好意思。。。。。。左老哥,相请不如偶遇,咱哥俩找个清静的地方喝两杯?”程寒柏拍着左璋权的肩:“我请!”于是二人很快便坐到了酒楼的包间里。
“程老弟,你说我冤不冤,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左璋权叹道:“道行再高,也抵不过身边一个叛变的!”
程寒柏又给他倒满一杯:“神仙打架,我们五军营是他们的必争之地,虽说冯都督跟的是皇上,可五军又各自有独立兵权,你不站队,自然会被挤出去。”
左璋权点点头,端起酒杯又问:“程老弟,你站的是哪队?”
程寒柏一拍大腿说:“嗨!那还用问?我肯定站我妹婿端王啊!端王自己带兵打过仗。你我这些上过战场的将领都知道,战场上最容易看得出人品。我觉得端王对外族强势,对自己人却很亲和,在皇子里头,你还找得出第二个?”
“对啊,端王是有不少战功,确实是自己人!程老弟,以后有用得着老哥哥的,尽管说话!”左璋权是个典型的军人,说话都满是豪气。
程寒柏哈哈笑道:“老哥哥您只管在城门上好好看着,珍珠岂会久蒙尘?会有你重掌军权的一天!”左璋权大喜,连敬了程寒柏三大杯。
酒足饭饱,程寒柏起身告辞,刚走两步,左璋权在后面喊:“哎!程将军,等等!你妹子的豆腐花没拿。。。。。。”
到了休沐日,左璋权主动请程寒柏喝酒,不出所料,他还带来了前军主将徐义和左军主将江海涛。这二人都是左璋权的多年好友,程寒柏曾到他们军中教习布阵,也都算得上是熟人。
几位将领悄悄分析了朝中与军中局势,程寒柏还将九镇的情况也跟他们交了个低,三人心中这才有了定夺。
以往他们也有投靠端王之心,却苦于无人引荐。如今有了端王的未来大舅哥保荐,前途豁然开朗。数日来,因左璋权被突然捏了个错处降级调用,带给他们的惶恐一扫而空,几人不禁开怀畅饮,喝了个酒酣耳熟。
五军中,中军主将是刚提拔的献王舅兄杜昀则,后军主将姬泰,是姬峰的长子。右军主将孔毅忠心追随冯广才。端王却神不知鬼不觉的收了前军和左军,九门里也有了自己人。
献王与康王都不知道,仕事亦如棋,在不知不觉中,母族不丰、有心无力的端王,也在棋盘上落满了自己的棋子。
………………………………
第157章 海岛平倭
端王推荐的,还没上任的新晋副都御史沈从曦,正在镇上的路边大棚下,和三个村民喝着小酒。
尽管官府海禁,但总还是有不怕死的村民悄悄出海去打鱼。沈从曦就找了这样三个号称出过海的村民。
“不是我吹!我上次离倭子的海岛只有不到一里远,倭子唱歌的声音都听得见!”一个络腮胡子小声说道。
“再近了你也不敢去!”另一个端起碗喝了一口酒,转头对沈从曦解释道:“倭子有炮,能打五百米远!”
“最多两百米!不能再多了。”络腮胡子摇摇头否定到。
“你们可以为我做向导吗?我付你们每人二十两银子。”沈从曦问。
那两人互相看看都不说话了,天天吃饱了没事就吹牛,吹得自己都信了,找不找得到,却没太大把握。旁边的小哥却说:“银子给我,我可以带你们去。”
沈从曦眼前一亮,又问:“什么时候能去?”
那个小哥站起来说:“现在就能去!”
沈从曦听了起身便走,临走前结了酒钱,又掏出两块碎银子放在桌上:“你们两个老哥,分了拿去打酒喝吧!”那两人笑呵呵的收了。
小哥看了一眼沈从曦的荷包又说:“我没单独出过海,得叫我爹一起去,算两个人行不?”
沈从曦笑道:“放心,找到了,不会亏待了你们。”
于是带着父子二人,上了赵小侯爷从水师借来的一艘战船。
原来,倭寇反复来骚扰过几次,他们都没能正面与他们交手,倭人狡猾,一碰就溜,军队疲于奔命又没有效果。他们几人商量了多次,最后决定主动出击,直接打上倭寇的老巢,这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可当小侯爷联系上水师,水师将领却说,并不知道这股倭寇所在海岛的位置。倭寇人少,抢一次换一个地方,水军拿这种流寇也没有办法。最后,水师将领看在自己投水军之前,在赵侯爷麾下当过兵,答应借给小侯爷一艘战船,但要由他们自己去找。
有了出海荡倭的计划,又借了战船,沈从曦这才多次暗访,找到了那几个自称见过海岛的村民。
这小哥的爹姓什么没人记得,可人人都知道他的外号叫做“老鸥”。他确实厉害,出了海,天水茫茫,他仅靠颗太阳,凭肉眼判断,就能准确的指出方向。大约行了一个多时辰,小哥指着左前方的一抹浅浅的影子,兴奋的叫道:“那里就是倭子的海岛!”
大家仔细辨认了一下,果真是一个海岛的轮廓。李彬兴奋的说:“再靠近一点!仔细看看清楚!”
老鸥却劝到:“不能再过去了,倭人有炮!况且,等他们发现老巢被找到,说不定就换地方了。”
沈从曦觉得老鸥说的有道理,便说:“好!我们先回去。正式上岛的时候还请你来。再付你们每人五十两银子!”
老鸥把帽子取下来拿在手里,憨厚笑道:“带你们来打倭寇我不收银子,我们住海边的百姓,那个不恨倭寇的?灭了他们,我们就不用给倭子进贡,衙役也不用满街抓人闺女,我儿子也能讨上媳妇了。”
回去准备了一天,船上的水军观察了水文,定下了出发时间。赵小侯爷亲自带着三百军士登船,向海岛方向驶去。有了向导,舵手又有前日的经验,战船很快开到了海岛附近。
岛上倭寇发现有战船驶来,立刻骚动起来。有人往大船上跑,有人去拿武器,有人去拿弹药准备填炮。
天朝水军的战船比倭寇的大船要高大许多,战船开到倭寇的大船旁边,军士们居高临下,从船头往下浇了两大桶油,一排火箭跟着油飞过去,倭寇的大船就毫不犹豫的熊熊燃烧起来。
战船上的火炮、三眼铳和鸟铳也朝岸上打去,弃船上岸的倭寇四下乱跑。赵小侯爷指挥放下木梯,带着军士们迅速登岛,一时间火箭开道,士兵们向着四处逃窜的倭寇扑去。憋了几个月的气,士兵们终于找到了出气的对象,逮着一个也不直接杀死,愣是生生用拳头打死才解恨!
倭寇再怎么跑,这也不过是个没名字的小海岛,四周又是茫茫大海,搜索两遍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李副将高兴的向小侯爷汇报道:“全歼倭寇九十四人,营救出天朝姑娘四十一人。”
“不是送了三次姑娘给倭寇吗?应该有六十人才对。”赵小侯爷不解的问:“还有十九个姑娘哪儿去了?”
李副将拉过来两个姑娘问话。姑娘还没开口就先大哭起来:“军爷,你们可要为她们报仇啊。。。。。。我们被送上倭寇的船带到这里,受尽折磨和侮辱,那些拼死反抗的、受伤的、生病的姑娘都被扔进了海里,剩下就只有我们这些了。。。。。。”
大家听了都沉默不语,将悲愤的目光投向倭寇那几间肮脏的矮房。赵小侯爷过去点了一把火,将倭寇的尸体和他们的房子全都烧了个干净。赵小侯爷带队回航,我军将士无一伤亡。
可是,悲痛没有结束,回航的路上,有五个姑娘觉得已经生无可恋投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