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萧萧梦里天使来-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文卷
………………………………
不期而遇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薇。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辫醉酒归。
手误青梅西归去,惆怅避世五载过。
谁家小女笑吟吟,误惹郎君总挂肠。
少年有志应及时,莫要蹉跎悔断肠。
觉来已悟时光去,立志起行从未晚。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快意艰难相伴生,起伏高低又何知?
矢志不移荆棘除,柳暗花明坦途至。
恭谦逊廉克己身,兄友弟恭好家风。
天伦喜事庄庄至,家合和万事顺兴。
………………………………
第一章 古道夕阳马蹄疾
大燕开国40年,先有高祖李祀,金戈铁马以铁血的手腕平定了内外纷扰之乱;又有当今圣上李宓广施仁政,轻徭役,免税赋,终使大燕逐步安定平和,显现了繁盛兴荣之像。
而今,皇帝李宓已在位25年,因早年跟随高祖南征北战,加上国家初定国事纷扰,身体每况愈下,已近风烛残年。
李皇生有五子二女,已成年的有长子李桢,封秦王,为端妃所出;次子李槿,为太子,为后嫡子;三子李榆,封晋王,为贵妃所出;尚幼的有四子李桦,五子李榕,具为嫔所出。二女为长公主李棠,为皇后所出,小公主李樱,为嫔所出。
太子,秦王,晋王皆为皇帝早年所出,三子不仅年龄相当,而且母族势均力敌。此三子具是头角峥嵘,风华正盛。
长子号称冷面阎王,剑胆琴心;太子温文尔雅,谦谦有礼,颇有仁君风范;三子聪明豁达,热情张扬。
没有出色的儿子,皇帝该头疼,可是若皇子各个出类拔萃,皇帝也头疼。虽然已立太子,但是若成王,晋王心有不二,那帝位更迭之时便将是腥风血雨之时。哪一个父亲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后代手足相残呐。
近日皇帝先是连下几道旨意确定了辅政的人选,又一道旨意招燕国护国公萧裕回京统领帝师亲兵。意在确保太子登基安然无虞。接到圣旨的萧裕安顿好军中诸事便打道回京。
一声声急骤的马蹄声和着“驾,驾。。。。。。。。”的驱马声在寂静的大道上由远及近,马上为首的男子勃然英姿。棱角分明的轮廓,锐利的黑眸,如寒潭般深沉;肃穆的神情,宛若雄鹰。一身利落的装束,飞扬起的披风带着阵阵尘土,散发出冷傲孤清又张扬不羁的气势,这便是从北疆应召而归的护国公府嫡孙萧裕。在日渐落下夕阳的余晖里他的身影逐渐远去。
话说,这萧将军的祖父和父亲叔父皆为国捐躯,其母也郁郁而终,将军府只有祖母王老夫人,主持大局,为表彰将军府一门忠烈,皇上封萧家护国府公,世代承袭,萧裕自小便与太子一处教养,与太子亲同手足。
这厢,护国公府,铛铛的铁环拍打着紧闭的大门。门房老马揉着双眼,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吱呀一声打开门:“谁呀?这大中午的什么事?”
一阵刺眼的光从门外射来,透过眯缝的眼帘,看见来人,老马立马一激灵,立马精神了。长满褶子的脸上堆起了满满的笑:“风,风,风侍卫,您来了”。
风乃是太子四大明卫之首,老马心下思量:“莫不是少将军有什么事?这太子平常看望老夫人都是托了沈公公来的,风侍卫与太子形影不离,这是?”
风看的出老马疑虑纠结的眼神,便沉声说道:“今日早朝,皇上下旨召护国公返京,护国公不日将从北疆返回,太子让带话给老夫人,准备好迎接护国公。我因有要事在身便不去扰她老人家休息了,告辞!”
老马一听瞪大双眼,错愕的张口,舌头又打结了“您,您,您说,少,少,少将军(自己的家人都称少将军)不日就到家了?”老马话还没说完,风侍卫已经旋身上马,嗖的骑马不见了踪影。
老马看的瞠目结舌:这,这,这就没影了,随即又一机灵拍拍脸颊,这不是做白日梦吧?风侍卫他来了?少将军要回来了?这一切来的太快,快到老马差点要怀疑人生了。
老马缓缓的坐在大门外的台阶上,清醒了片刻。正午的骄阳照着大地,街上一片寂静,大街上远远的地方马蹄声虽轻却也有些突兀。他终于确定,风侍卫他的的确确来了,少将军,对少将军。
老马急忙起身关门,向内堂跑去。
老夫人还在午睡,大丫头白芷歪在外屋的椅子上小眯,竹帘外回廊上,两个婆子在打盹。
老马有些沉重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惊醒了回廊上的王妈妈和房妈妈。
两人也算老夫人跟前得力的人,被惊了一下,心中有些愠怒,正要斥责,却见老马满头大汗,满脸赔笑,仿如一朵老菊绽放,又有些滑稽。二人随即相视一笑,连忙起身迎上去,用手打了个嘘:王妈妈轻声道:“什么事?你这么急吼吼的,扰了老夫人休息可不饶你!”
老马跑的有些喘,深呼吸两口气,轻声道:“喜事,喜事,咱们少将军要回来了,太子跟前的风侍卫亲自来传的话,少将军已接到回京的圣旨,叫家里准备准备迎接人。”
二人一听,脸上具是惊喜之色。房妈妈也轻声道:“这少将军一心到军中历练,已经5年没有回来了,这五年,老夫人日盼,夜盼,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人给盼回来了。”语毕,用帕子擦擦了从眼角溢出的眼泪,甚是感叹。
老马又道:“那,那这,过会儿还麻烦两位告知她老人家”。
二人点点头,回身坐在回廊上,陷入了沉思。树上的知了声声,似乎述说着初秋午时的燥热,那声音穿过池塘,穿过回廊,穿过树林,带着深深的思绪回到了五年前的秋天的那个血染的夜。。。。。。。。。。。。
………………………………
第二章 往事回首成追忆
那一天,皇家秋猎,皇上,皇后并一众官员家眷,去皇家万寿山举办秋猎。
因着大燕的官员好多是跟随先皇南征北战的有功之臣,乃至于大家不论花拳绣腿还是武艺高强,都多少有些尚武之风。直到本朝皇帝即位,天下逐渐安定,这些个官员并家眷才慢慢在舒适的生活中,放松了对武功的修习。因而对于此次秋猎,大家都跃跃欲试,似乎在射猎的过程中才能体验一把快意的人生。大家都挤破脑袋想参加,但是往往人多的时候也是阴谋多的时候,每年都不乏有人被敌对的人暗下黑手。
那一天,众人分成五队进山狩猎。太子,萧裕,以及太傅的女儿周英,这三位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青梅竹马,当然归在一队,一起的还有平时要好其它几位官家子弟。晋王一队,秦王长孙每年来京探望端妃,也组一队。这三队皆武艺高强。一众女子以长公主为首并皇帝侍卫队中的长官分成两队,这两队女子便由侍卫们护卫者在近区随意的玩玩练练。寻个乐趣。皇帝下令后,几队人马便朝预定方向飞奔而去。
话说太子这一队,没入树林后,便寻了个地方准备开始狩猎。
因他们的到来,一群鸟人群惊到,四散飞去。只见太子身着玄色的行服,金丝滚边,绣着蛟龙祥云,一身劲装,眉眼深邃,端是英俊不凡。
他迅速从后背拿起三箭咻的一声,便看到三只鸟落地,大家都不由自主的为他喝彩,有了太子带头,其它人便放开手脚准备一展身手。大家不由的四下散开寻找各自的猎物。
太子和萧裕,周英并太子风雨二侍卫,你追我赶,射的正欢。不时,便射下一些猎物。大家正在兴头上,又觉得自己武艺不凡,便往更深处寻猎物。
深处的林中,偶有乌鸦阵阵悲啼,说不出的静谧,又透出几分危险的味道。就在这时,忽然从天而降20多名黑衣人,将5人团团围住。他们几人与之斗的难分高下。直到后来,5人都伤痕累累,筋疲力尽之时,终于将黑衣人全部杀死。
就在大家以为能松一口气时,地上的一名已经奄奄一息的黑衣人突然用尽全力朝太子射出一箭。萧裕最先看到,情急之下扔出手中的剑,试图击偏敌人的箭。敌人的箭是偏了,可是萧裕的剑却插入了与太子并排前行,突然被这一声碰撞惊回首的周英的心脏。
只见那姑娘一袭青色行服,满脸的英气,被这只箭击的双面紧皱,巨大的疼痛和冲击力令她向后躺去,太子连忙扶住周英,紧张的望着她道:“英儿,你没事吧?”
萧裕看周英倒下,霎时气血贲张,飞速过去用单手,扼住敌人的喉咙,令他片刻致命。风雨二侍卫赶紧打起精神警戒,以防有人偷袭太子。
杀死敌人后,萧裕飞奔到周英面前神色痛苦的哭到:“英儿,你怎样,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你要挺住,哥哥这就带你寻太医好不好,好不好?”
只见鲜血从周英的口中不断的涌出,周英已经没有太多力气讲话,硬撑着一口气道:“哥哥,不怪你,我想爹爹,和娘,想家;太子哥哥,萧哥哥,我挺不住了,萧哥哥我还没告诉你,我喜欢你,你可喜欢我?”
萧裕的眼泪从腥红的眼中簌簌而下:“英儿,你挺住,等你好了,哥哥娶你好不好?”听到萧裕这么说,周英的脸上顿时强撑出了一丝微笑:“哥哥,你抱抱我好不好?我等不到嫁你为妻了”萧裕连忙从太子的手上接过周英。
她神色痛苦的断续说:“爹,娘,再见,哥哥们,再见”语毕,心脏一顿抽搐,艰难的咽下最后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重归寂静的森林中,陡然想起了萧裕和太子的嘶吼声,那一声声“英儿”,终是没有唤醒那个热情张扬,活泼爽朗的少女。
那一声声“萧哥哥”最终停在了回忆中。
不久,闻讯而来的御林军,将受伤的太子和强忍着悲痛的,一路抱着周英的萧裕带回到营地。
那一日,太子因受重伤,昏睡了整整三日,萧裕比太子更甚,醒来后已是第四天的旁晚,他不顾全身伤痕累累,让侍卫抬到了周太傅的府上,一边向老师请罪,一边求娶周英,让周英以护国公世子夫人的身份下葬。
老太傅看着这个自己喜欢的耿直的后辈,哽咽道:“罢了,你回去准备吧,便依你吧,退下吧”。
于是,两日后萧裕亲自披麻戴孝将周英迎回了自家的祖坟,为其立碑:“爱妻周英,夫萧裕”。
这一次刺杀,震惊了整个皇城,因为同时受伤的还有晋王和秦王长孙,一时间这场阴谋扑簌迷离,众说纷纭。皇帝震怒,下令刑部,兵部彻查此事。
而萧裕在床上静养了三个月后,便向皇上提出要去北疆的军营历练。那一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拜别了祖母,太子和老师,叩拜了爱妻周英的灵位,骑着自己的爱马——烈焰,远离了京城。
如今,5年过去了,他在北疆军中已是赫赫有名的少将军,就连他的恩师,沈怀那只老狐狸都说:“此子将帅之才,有此子,可保北疆一世安宁啊”。
树上的知了依旧叫个不停,也不知过了多久,老夫人的房门吱呀一声打开,惊醒了正在回忆的二人,二人连忙起身进去侍奉。
房妈妈性子沉静,王妈妈絮叨多言,因而二人分工不同。房妈妈贴身伺候老夫人穿衣,梳妆,王妈妈准备洗漱用品,张罗外事,丫头白芷则整理床铺,三人有条不紊的伺候这老夫人起身。
王妈妈是个快嘴的,一进去,便面带喜色的说道:“老夫人,大喜了”
老夫人已经被白芷扶着坐到塌上,眯了王婆子一眼道:“唉,你道说说,我这老婆子有什么大喜,什么喜事又能比得上天伦之乐呢!”说着脸上有点悲戚的神色。她这一生夫君,儿子都为国捐躯,只有这么一个孙子成为她活着的信念,还远去军营,家中一堆牌位,却无半点人气,能有什么喜的。不过是聊以偷生罢了。
看着老夫人脸上有了不愉之色,王婆子连忙灿然道:“奴婢该死,让老夫人想起伤心事,可这回,真是喜事,咱们少将军要回来了。”
老夫人登时睁大了双眼:“你说谁?谁要回来了?”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婆子。
这时,房婆子赶紧接话道:“回老夫人的话,是您的孙儿,少将军要回来了,就在刚刚您午休的时候,太子找人来传话,说是皇上下旨让少将军回京任职,说是少将军不日便能到。”
老夫人看看王婆子,又看看房婆子,眼见二人满脸喜色,不约而同的朝着她点头示意,这才确信。“你们说裕儿,裕儿他快回来了?”一边说着,声音已经有些颤抖。“回来好,5年了,我的裕儿终于要回家了。”“房家的快点伺候我起身,我要去佛堂拜拜,求神明保佑我孙儿一路平安,那个,白芷你去将少爷屋里里里外外收拾一下,王家的看看可有什么短缺,吩咐管家都给备齐了。”一边说着眼泪又簌簌而下。大家赶紧各司其职上前伺候着。
而那边,悠扬的古道上,萧裕和随行的两位侍卫疾驰着,比起五年前的年轻气盛,萧裕经过岁月的打磨和军中的历练,俨然已经有了上位者的沉稳干练,杀伐决断,运筹帷幄的王者气息。这趟阔别5年的回京之旅,萧裕是否已经放下心中的歉疚,能面对恩师?答案或许将在那远去的马蹄声里,渐渐揭晓。
………………………………
第三章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萧裕等人快马行了60多里路,人马都有些疲惫,三人随即决定当天在凉州驿站休息。
傍晚时分,三人来到驿站,跟驿站出示了令牌和公文,驿站差役赶忙给三人安排住宿和晚饭。来到房间,萧裕一手将佩剑和包裹取下,一手解下玄色紫边的披风,放在房间的衣架上。随即躺在了床上。准备缓解一下疲劳。
也许是这突然的安静,勾起了往日的种种思绪,也许是近乡情怯,他闭上了双眼,却控制不住脑海里忽然涌现出来的过往种种。有旧时的意气风发,有祖母的关怀备至,有和太子兄弟情谊,也有周英临死前的悲惨。
五年了,这五年,他强迫自己过着紧张而充实的日子,拼命的苦学武艺,学谋略,成了校武场上的拼命三郎,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放松,就是怕回忆,怕在回忆里想到那风华初显,鲜活的周英,怕想起恩师痛失爱女的悲戚。虽然周英的死不可预料,但到底是死在了自己的剑下。想到这里,他的脸上显示出了痛苦的神色。一番辗转,不能入睡,用那双骨节分明的大手抱着头按了一会,索性坐起来,拢了拢衣服,穿鞋走到窗边。支起窗户,趴在窗边,准备透透气。
这时,一声如黄莺般的婉转女声想起:“二哥,三哥,今晚容我睡个美容觉好不好,好不好。啊!今儿好不容易歇在这驿站,我要和床来个亲密接触,睡他个浑天地暗。”
他寻着那声音看去,夜色中看不清长相,只看到一副村姑打扮的姑娘,正拉着两个青年男子的胳膊甩来甩去,一边又故意哼哼到道:“今天谁再缠着我讲书,别怪妹妹我六亲不认,用我的百转千回丹,又或者是千手观音丸,哈哈,保管你们“精神气爽””虽未看到神情,但听的出是一位活泼的少女。
只见那稍小的男子假装害怕的样子对着那姑娘说:“还请妹妹手下留情,哥哥这就走。”说完,往那女生头上打一个弹指,连忙逃去。
年长的那个看着这一幕温暖的笑着,慈爱的揉了揉妹妹被打疼的头,打趣到:“早些回去昏天地暗吧,哥哥也先回去整理整理你讲过的东西。”说罢也转身离去。
那姑娘揉揉脑袋似乎是对着哥哥们的背影做了个鬼脸,便转身回屋了。
见到这一幕,萧裕的的嘴角悄悄的扯起了弧度,见外面又恢复了安静,拉下窗,转身看着床,心里笑道“和床来个亲密接触”,于是也回到床上,许是那一家三兄妹的和睦氛围感染了他,又或者他本就不是悲伤春秋的性子,短暂的调整好,便安稳的睡去了。
次日,经过一番休整,三人准备继续赶路,在等差役牵马的时候,萧裕又听到了昨夜那女声。顺着声音看去,只见那姑娘全家衣着朴素,具做寻常村民打扮。那姑娘拿着单子,指挥者什么,即使头上包了帕子,甚至把脸都擦的灰暗灰暗的,还是没能掩盖那一身灵动的气质。便是一位土村姑,那也是别样的突出。
年轻一点的男子则穿着青色的半旧外袍,和小厮一起搬着一些行李。一边又打趣妹妹:“安安,别说你扮上村姑,到真像那么回事。哈哈哈哈”
那姑娘见哥哥打趣倒也不脑,冲着哥哥忽闪忽闪大眼睛,脱口而出:“切,本姑娘现在是村花,村花懂不懂?”
兄妹二人的逗趣感染了周围的人,小厮丫鬟们都强忍着脸上的抽搐偷偷闷笑。
萧裕旁边的侍卫刘熊和石壁也被这场笑闹吸引。一看是那年青公子,刘熊便走上前去打招呼“原来是刘兄弟,你们也要出发了吗?”
刘熊,长着一副憨厚样子,性子活跃。昨日遇到这同样姓刘的兄弟,更是觉得缘分深厚大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湾湾的架势,便和这同样性子活泼的刘家三公子东拉西扯了一番,虽说二人说话具有保留,但是这会儿俨然是熟人一般。
那年轻的公子道:“啊,刘大哥,对,我们也准备好继续赶路了,趁着这天气好,多行几日。”
刘熊又道:“你家兄妹感情真好啊!真是令人羡慕。”
安修一听,妹控的他自是十分得意。指着旁边的女子道:“这是我家妹妹,安安,安安这是刘兄”
刘熊同她打了招呼。
安安一看刘熊身材魁梧,黝黑的皮肤,五官长的甚憨厚,不禁对他有了几分好感,说了声:”刘大哥好“便安静的站在一旁。一会儿又道:“刘大哥可是胃有不适?”
刘熊不禁大为惊讶“怎么说?”
那年轻的公子道:“我家妹妹对医术甚是痴迷,她看人与常人不同,不看美丑,只看对方是否有病症。惊扰刘兄了。她的话,您听听就好”
不料那姑娘不甘示弱道:“刘大哥脸色发黄,嘴边无光鼻子发暗,就是脾虚胃寒的表现。”刘熊一听两眼泛着光彩:“妹子说的对,我时常胃痛难忍,老毛病了,可有什么良方?”
安安道:“刘大哥不用担心,您的问题不算太大,只要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进食后休息两刻钟再运动,饮食注意卫生,不可酗酒,慢慢也就调理好了。我送您三瓶百消丹,您一日三次一次一颗,服用一段时间,对您的胃病有帮助。”说完便让丫头从她的箱子里拿出用红瓷瓶装着的成药递给刘熊。
刘熊连忙道谢:“多谢多谢,遇到你们可真是我的福星。”
安安的哥哥道:“刘兄客气了,她的雕虫小技,不足挂怀。那我们就此别过,有缘再见。”
刘熊嘿嘿一笑:“那就后会有期!”
说完便转身看到萧裕和石壁已经牵着马在等他,他大步走过去,利落的翻身上马,朝兄妹二人抱拳作揖。“再会”。
安安一脸灿烂的冲他三人调皮的挥挥手“再见!”。
萧裕和石壁看着如此大胆的女子,一时间也有些吃惊,京城那些女子哪个不是斯文,稳重,哪有这般活泼生动,除了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周英,似乎很久没有遇见这么大胆的女子了。到底二人都是“面瘫”之人,脸上没显异样,也礼貌性冲他们点点头,三人一并骑马离开。
只见,那哥哥赶忙扯着妹妹的衣袖道:“大家闺秀,大家闺秀呢,一天到晚,行为举止能不能有点女孩子的样子,怎能朝男子挥手?要让母亲看到又要罚你!”
妹妹则调皮的朝哥哥做个鬼脸。用手指戳着耳朵说“哎呀,好了,好了,耳朵都起茧子了,啰嗦!”
哥哥作势要打她,她提起衣裙跑的到马车另一边去。这时,他们的二哥扶着母亲并父亲一道从驿站门口出来,看着笑闹的二人,三人已经见怪不怪。
父亲道:“收拾好了,便起身吧!”
母亲则颇为脑仁疼,眼看女儿已经及笄,却还是这般孩子心性,到了京城可如何是好。叹了口气,上了马车。
原来这是从西北夏州而来准备到京的刘先蹇刘大人一家,刘大人本是夏州平远县知县令,在平远县为官十多年,治下不好不坏,倒也算安定。刘老爷到也是个清廉正直之人,只有夫人,刘张氏一妻。生有三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刘安平,次子刘安治,三子刘安修,小女刘安棋(取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刘老爷中庸之才,如不出意外到是能在县令的位置坐到告老还乡,但是升迁恐是无望的。但是,从七年前开始这位老爷逐渐就成了夏州官场上的一颗明星,却道是怎么回事?
………………………………
第四章 山高水常路漫漫
原来,这刘老爷家有个聪慧的女儿,安棋。
这孩子自呱呱坠地就特别聪明灵秀,三岁前安静的像个成熟的小大人。三岁便能识字,成日里看的都是晦涩难懂的医书,要不就是什么游记地理志军事书,什么都涉及。安静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