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间小农女-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这是个什么东西?”李贵妃放下手里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转身去看姜瑜儿手里的陶笛。

    “这是一种乐器。只是我不专业,做出来的,音质没那么好!”姜瑜儿解释道。

    皇帝跟李贵妃心里都是一惊,这乐器是怎么用的,他们怎么就没见过?特别是李贵妃,京城的小姐,不说琴棋书画要样样精通,但至少也要懂才行。

    可这个东西,他们确实没见过。

    “福音既然能做出来这个东西,那想必也是会用才对?”李贵妃问。

    姜瑜儿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会一点,但不是很会。”

    李贵妃笑了笑,对旁边的皇帝到:“老爷,咱们不如让福音展示一下这个乐器的用法?”

    皇帝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

    姜瑜儿拿着陶笛,走了一段路,停了下来:“那福音就献丑了。”

    “一首天空之城送给大家,走过路过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也行。大家过来……哎哟哥!”姜瑜儿还在那边拼命的卖弄着她前世路边学来的叫卖,谁想被哥哥敲了一下脑袋。顿时有些不满地叫道。

    “卖弄够了,该干嘛给我抓紧点。”姜子苏虽然语气很凶,但还是能看得出来,他很宠爱姜瑜儿。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温柔就骗不了别人。

    “好吧!那我就献丑了。一首天空之城送给大家!”话音刚落,举起自己面前的十二孔的陶笛,开始吹了起来。

    皇帝李贵妃等人第一次听这样的音乐,刚开始有些新奇,但渐渐却迷失在了姜瑜儿的笛声中。

    一曲必,姜瑜儿没有听到掌声,但看到了客厅门前的一群下人已经围了过来。虚荣心,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虽然音质不如前世的,但好歹也没出错。

    半响后,三道掌声终于还是响了起来。

    屋里人的掌声响起,院外的掌声也跟着响了起来。

    “福音,你这是怎么做到的?就这么个小东西,真的能吹出来怎么美妙的音乐?”李贵妃接过陶笛,左看右看地看了半响,还是把压抑在心里的话给问了出来。

    姜瑜儿笑了笑,道:“其实这个很简单,它比管笛好学,音质虽然不一样,但都带着空灵生动。”

    “嗯!确实如你所说。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呢!”李贵妃点了点头,拿起陶笛,自己也试吹了一下,只是,因为没有曲谱,吹出来的东西有些曲不成调了。

    “夫人,这个其实很简单,回头我把曲谱给您弄一份。不过,我会的曲子不多,其实的,只能靠您自己慢慢摸索了。”姜瑜儿见李贵妃很是喜欢,心里也高兴。

    “嗯嗯!这个一定要。一定要!”这一刻的李贵妃,哪里有姜瑜儿第一次在皇宫里见到时的高高在上,雷霆风行?

    她心里已经算计好了,等学会后,以后就吹给皇上听。

    都说女为悦己者容,才艺,也是想要表演给自己在意的人看才好!

    姜瑜儿心里高兴,晚上让人去鱼塘那边鸡鸭鱼的弄了不少好吃的。

    本书来自


………………………………

第378章 分离

    手机阅读

    翌日,皇帝终于还是离开了姜家。带走了姜瑜儿彻夜写出来的方案以及姜瑜儿给李贵妃的曲谱。

    “老爷夫人慢走!”姜子苏带着妹妹及下人们在门外恭送皇帝及李贵妃。

    “嗯!回去吧!”皇帝没说话,李贵妃倒是有些舍不得姜家。这里住着,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她跟皇帝,就好像是平常夫妻一样,同吃同住。

    “福音,你什么时候回京城?记得一定要来找我!”这几天的相处,让李贵妃越发喜欢起姜瑜儿来了。要不是姜瑜儿被许配给了洛云硕,她都想要姜瑜儿做她的儿媳妇。

    并不是说姜瑜儿有多巧慧芝兰,也不是说姜瑜儿有怎么的多才多艺,更不是姜瑜儿有多聪明能干。

    她只是,纯粹的喜欢这个人的性格。通透。

    “夫人,福音回京城,定去府上拜会夫人。”姜瑜儿上前,握住李贵妃伸出来的手。这段时间的相处,她也算是了解了李贵妃的认为。

    她其实不是个多高高在上的人,她能在后宫里走到今天,说她全凭皇帝的宠爱也不过为过。

    可能她自己不知道,但姜瑜儿却看得很清楚。皇帝这次私自出宫,谁都没带,偏偏带上了她,还有,李贵妃那毫无形象的行为,皇帝却会在无人关注到的时候,露出宠溺的表情。

    这些。李贵妃不知道,但姜瑜儿却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问题。

    送走了皇帝夫妇,姜瑜儿狠狠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姜瑜儿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处。

    姜子苏宠溺地点了点妹妹的脑袋,笑道:“你啊!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半点你想让他们早点走的意思啊?”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哥,这你就不懂了,有些东西,得装!”姜瑜儿嘻嘻一笑,背着手,一蹦一蹦地朝里屋跳了去。

    “初夏!”姜子苏看着初夏欲言又止。

    “大少爷!”初夏恭恭敬敬地朝姜子苏行了个弯腰礼。

    姜子苏眼神里透露着一些失望:“真要这样?”他有些绝望。

    “大少爷,小姐既然现在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我也该回师父哪儿。大小姐说了,不需要样样精通,但只要有一样精通即可。我现在其他的都不想,只想早日学成。”姜子苏的心意,她不是不明白。只是觉得,现在的自己,配不上姜子苏。

    “初夏……”姜子苏还想说点什么。

    初夏退了一步:“大少爷,初夏去意也定,还望大少爷成全。”初夏微微行了个礼。姜家没有什么礼不礼的,但初夏的举动却刺痛了姜子苏的眼睛。

    “好!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也就不强人所难了。你去跟妞妞道别吧!”都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这样,他也不纠缠。

    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就因为一句话没有说清楚,注定错过了彼此一生。

    他们不知道,就因为他们的没有说明白,就此,错过了此生。也让两人遗憾了一生。

    等初夏走远了,姜瑜儿才从大门处走了出来:“哥!”她轻轻叫了一声。

    “哥没事!”姜子苏笑得有些勉强。

    看到姜子苏落寞的背影,姜瑜儿心痛。但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她知道了,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都说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难道说,哥哥的感情,就应该这样吗?

    “唉!罢了!其实,最难过的,恐怕也就是哥哥了。”姜瑜儿摇了摇头,表示无力。

    回到房间的时候,初夏已经在房间里等姜瑜儿了:“大小姐!”

    “怎么?来给我辞行?”姜瑜儿笑着,拍了拍初夏已经准备好了的包袱。

    这两年来,初夏跟着咯神医,也学了些拳脚功夫。至于一个人出门,如果不是遇到人多或者武艺高强之人,初夏一个人依然能平平安安度过。

    “大小姐,对不起!我……”初夏想要解释什么,却被姜瑜儿打断了。

    “初夏,你要记得,你虽然是我买回来的。但你有你的人生自由,有你应该追求的东西。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值得去追求的,就去吧!我不拘着你!”对于有人生理想的人,姜瑜儿从来就是这样,不拘着对方,只要做的事,不违背道德。

    “多谢大小姐!”初夏跪了下来,给姜瑜儿磕了个头。在她的人生里,姜瑜儿犹如再生父母。

    “走吧!”姜瑜儿挥了挥手,其实,她也舍不得初夏。

    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迟早会各奔东西的。

    初夏起身拿起自己的包袱,几次欲言又止,几次又没说出来。最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提着自己的包袱,夸出了姜家的大门。

    姜瑜儿目送初夏的背影离去,这是她今天第几次看到别人远去的背影了?要说无所谓,那都是假的,毕竟在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可要是说强留下来,不是说不可能。只是,她不想这么做。

    晚饭十分,几个孩子也下学回来了。姜小雨下学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敏敏还有花儿一起,跑到了姜瑜儿的房间。

    在姜家,几个义弟义妹都送去了学堂上学,姜小雨虽然是仆人的孩子,但姜瑜儿却都是一视同仁。

    “下学了?”姜瑜儿问。

    姜小雨上前,抱着姜瑜儿的手臂道:“大小姐,今天夫子跟我们说。京城有一个女子,年纪不大,但却聪明得夫子都为之叹息。我很想说,再聪慧的女子,也一定不如咱们家的大小姐。”姜小雨现在说话已经完全正常了,跟着阮婶出去了两年的时间,整个人也圆滑了不少。

    姜瑜儿笑,伸手捏了捏她的小鼻子道:“马屁功夫见长了呀!”

    姜小雨吐了吐舌头,道:“才没有呢!不行,你问花儿跟敏敏,看我说得是不是真的。”

    姐妹俩现在也渐渐张开了,水嫩嫩的。可能是在外面玩皮了,小脸也红扑扑的。看起来十分健康,让人喜爱。

    姐妹俩想都没想,拼命地点了点头:“姐,我就说那个夫子在吹牛嘛!”

    本书来自


………………………………

第379章 傻书生

    手机阅读

    花儿比敏儿聪慧不少,但有句话叫,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那就是为你打开一扇窗。花儿人很聪明,但长相没有敏儿周正。敏儿无关周正不少,为人却要本分不少。

    姜瑜儿笑了笑,对几个孩子说:“既然你们都回来了,回头跟你们哥哥商量一下,咱们回吴家集给闵叔闵婶上柱香,告知一下你们这几年都过得怎么样吧!”

    以前说带他们回去祭拜,后来因为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一直耽搁到了现在,没能回去给闵叔夫妇两上香祭拜。

    说到回去给父母祭拜,姐妹俩脸色就些不好看起来。虽然这几年,他们生活得很好。但哥哥说,别给姐姐他们增加负担,也就没能回去给爹娘整理坟墓。

    晚饭时,姜瑜儿把这件事跟几人说了说。狗蛋儿父母去世的时候,还小,没什么感觉。几个哥哥姐姐难过,他也不出声了。

    平日里吃饭,他人最小,总是叽叽咋咋说个不停,今天却也安安静静地吃着饭:“姐姐,你吃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夹了要给鸡腿,递到了姜瑜儿的碗里。

    在他的记忆最深的时候,除了哥哥姐姐,这个义姐就如同父母一般,照顾着他。

    “谢谢!咱们奎儿长大了。”姜瑜儿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狗蛋儿上学了,给他取了名字,叫闵奎。

    一家子商量好了,也就赶了几俩马车上了路。

    “姐姐!你说,咱们是去我家吗?”闵奎有些好奇。在他的记忆力,张庄村就是家,山庄是家。还不知道他们哪里还有个家。

    “是啊!哪里有奎儿的爹娘。还有一些其他的亲人。只是,奎儿,你要记住,以后张庄村是你家,忘情谷山庄也是家。”姜瑜儿很是耐心,他的爹娘是因为自己的而死。她对他们好,那是应该的。

    她会把他们保护好,抚养成人。

    闵奎听了姜瑜儿的话,乖乖滴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姐姐!”说完,狠狠地大了个哈欠:“姐姐,我睡回来。”

    “嗯!来,靠在姐姐身上睡吧!”姜瑜儿拍了拍他的小脑袋,让他靠着自己睡。

    “那姐姐不会很累吗?”闵奎很是懂事,但他那一闪一闪的小眼神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他就是想要靠着姜瑜儿,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看到他这样子,姜瑜儿笑了笑,道:“来吧!姐姐不累!”

    姜瑜儿毒虽然全清了,但人还是没多少肉。闵奎靠了一会儿就怎么都不靠了:“怎么了?”姜瑜儿问。

    “搁人!”闵奎迷茫着双眼,他很想靠着姜瑜儿睡,可惜姜瑜儿有些搁人。

    姜瑜儿笑了笑,花儿跟敏儿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小鬼,想要亲近姐姐就别说三说四的。姐姐刚病好,那身上都没二两肉,能不搁人?”

    “就是!你看姐姐的样子,要是风大一点,小心被风刮走了。你要是想要自己安全点,就来我跟姐这里坐的好。”花儿的一张小嘴很利索,开口就说了一堆的话。

    闵奎有些不情愿,但唉不过瞌睡,还是爬到两个姐姐那边去睡了过去。

    姐妹三人看到他这迷迷糊糊的样子,笑了笑,什么话都没说。

    赶路的日子是无聊的,姐妹两也有些昏昏欲睡。姜瑜儿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生病的时候睡太多了,现在一点睡意都没有。

    “花儿,敏儿。你们也要睡了吗?”姜瑜儿问得有些可怜兮兮的。要是他们两个都睡了,她还不得无聊死了。

    敏儿比较懂事,强打起精神来,对姜瑜儿道:“姐,我还不困。你有什么事,跟我说就好了。”

    姜瑜儿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无聊了,但又不想睡觉。于是道:“敏儿,要不要听故事?”

    一听说故事,敏儿就来了精神,要知道,姐姐跟他们说的故事,他们跟学堂里的同窗说的时候,他们都羡慕得不行呢!

    “姐,你要说什么故事?好玩吗?”花儿刚才还昏昏欲睡的,现在一听说有故事,顿时就来了精神。

    “一个笑话,提提神。”姜瑜儿笑了笑,道。

    “嗯嗯!不管是什么,只要姐你肯说。”花儿小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从前,有一个书生上京赶考。因为书生为人比较正直,应该说比较憨直,所以,他未婚妻的家庭就给了他一笔银子,想着他那着那些银子上京赶考,能否平安归来都是两回事,也就是在他上京之时,给他的未婚妻又寻了一户人家……”

    “他未婚妻家真讨厌,都已经把女儿许给人家了,怎么能做这样的事?”花儿义愤填膺。

    “就是!他们家怎么能这样?”敏儿也有些看不过去。

    姜瑜儿无奈,“这是故事,故事知道吗?听故事,别问,等听完,有什么地方需要解释的,再问。”

    姐妹俩再不甘心,也只能点头答应了:“姐,后来怎么样了,那书生回来了吗?”花儿忍不住,还是问了。

    一旁的敏儿拉了拉她:“姐姐说,听完再问。”

    “哦哦!”花儿点了点头。

    “那书生带着银子就上京去了。在路上遇到了几个也是上京赶考的秀才,书生记得,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于是就跟着他们结伴而行。他们遇到了一个水塘子,里面是清澈见底的水,却没有一条鱼在里面,这时,一个人就开口说话了:好一塘清水,又无鱼儿。

    书生默默地记下了。”

    “几人又走了很久,看到了一塘水里,好多的鱼。另外一个秀才为了凸显自己的文采,又开口说话了:好一塘鱼儿,又无网打!书生又一次默默地记下了。”

    “几人又走啊走的,突然遇见一条刚生了小崽的狗,在哪里以为他们要去动他的狗崽,露出牙齿就凶几人。另外一个秀才有些害怕那狗,但还是壮着胆上前凶了那条狗:老母狗,龇牙咧嘴,老子给你两棍子。书生依然没有说话,而是默默地记下了。”

    走了很久,带的盘缠也用得差不多了,书生觉得他学到的东西已经够用了。

    本书来自


………………………………

第380章 是否过河

    手机阅读

    于是就打算回去了。

    告别了几人,一个人往回走。可等他回到家的那天,他的丈母娘正好把他的未婚妻给嫁出去。看到他回来了,怕他闹事,就把他叫到了一个房间里,让人给他端来了酒水。

    看到那一杯酒,他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个秀才的话:好一塘清水,又无鱼儿。

    他丈母娘听了他的话,还以为他说的是有了酒,没下酒菜,于是又让人去给他拿来了下酒菜。

    下酒菜上来后,送下酒菜来的人忘记拿筷子了。于是乎,书生又说了一句:好一塘鱼儿,又无网打。

    他丈母娘一听,又结合眼前的一切,想到筷子还没来。又让人去拿了筷子。

    吃饱喝足后,书生就要走了。却被岳父给叫住了,因为他听老伴说了,这孩子已经有出息了。于是把媳妇还给了他。

    姜瑜儿讲完,姐妹俩一个面无表情,一个一脸的奇怪。最后,门外赶车的阿旺笑了出来。姐妹俩都还是一头雾水:“姐姐,不是说说笑话吗?我怎么一点都不觉得好像?”花儿最调皮,也最是喜欢什么都问。

    只有敏儿,依然还在那里边想为什么阿旺会笑。

    姜瑜儿被花儿问得有些无语,于是又说:“有什么地方觉得好笑的,到时候你自己慢慢想吧!”

    花儿嘟囔了一声道:“姐姐最讨厌了,喜欢卖关子!”

    闵奎有些睡眼惺忪地醒了过来:“姐姐,你们刚才讲故事怎么不叫我?”

    姜瑜儿伸手拉过他,找了条湿巾给他擦拭了一下脸,好让他清醒一些。“奎儿也想听?”

    闵奎顿时睡意全无,点了点头道:“嗯嗯!”

    “那好,姐姐给奎儿讲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对于小孩子,姜瑜儿喜欢给他讲一些比较有哲理性的童话故事。有些东西,大人是给不了他的,只能是他自己慢慢去悟。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十分美丽的小河边。除了妈妈过河给河对岸的村子送粮食的时候,他总是跟随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姜瑜儿孜孜不倦地说着小马过河的故事,几个孩子也听得晶晶有味的。

    “那姐姐,你说,小马它最后会不会真被淹死?”闵奎好像已经被带入了故事里面,有些紧张地问道。

    其实,都是善良的孩子,谁也不想看到悲剧的发生。

    “别说话,等姐姐说完!”花儿把刚才被姜瑜儿教训的话原封不动地给了弟弟。

    “哦!”闵奎虽然很是好奇,但还是安奈住性子听了下去。

    “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这回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姜瑜儿说了完了这个故事。

    “奎儿,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姜瑜儿把闵奎抱在自己的怀里,轻声问道。

    小家伙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凡事得有个循序渐进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没有一口就吃下一头大象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没有经过就有了结果!”

    姜瑜儿有些诧异,自己问他的是,听了这个故事,他有什么感想。虽然他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了,但姜瑜儿却想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小家伙只是把自己跟他说的故事当故事了。

    而刚才,他被花儿教训说认真等听完的事情,他却总结出来了这么一个道理。姜瑜儿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事实,他说的确实也是事实。做人得寻寻渐进,不能一口吃下一个胖子。

    可是,他怎么就没有体会到故事里的感受,凡事得亲自去验证了才知道?不能一味地听信别人的话呢?

    姜瑜儿又看了看花儿跟敏儿:“花儿,敏儿,你们两个觉得呢?”她没说谁对谁错。因为,她要的答案,闵奎已经给她了。虽然有些答非所问,但他通过这个故事,所能理解的,不就是这个吗?

    花儿想了想道:“姐姐,我觉得凡事不能都听取比人的意见,应该自己亲身体验了,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否可行?”

    “嗯!”姜瑜儿没说对,也没说错。有把目光看向了一直没说话的敏儿:“敏儿呢!”

    敏儿抬头,定定地看着姜瑜儿道:“姐姐!敏儿没有弟弟妹妹聪明,但敏儿个人觉得,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去观察一下周边的环境,还有自身是否已经达到条件?虽然姐姐说,不做第一个吃螃蟹,但如果没有这个第一个吃螃蟹人,咱们又怎么知道螃蟹能吃?有些东西,可能跟着别人走会安全一些,但那没有自己去亲身体验过,又怎么知道成功的喜悦?”

    听了敏儿的一席话,姜瑜儿顿时眼前一亮,这个答案,她很满意。虽然也有些地方错漏百出,但是目前看来,最为深思熟虑的一个答案。

    听完了敏儿花儿的话,闵奎没有听到表扬自己的声音,立马抱住姜瑜儿的手臂撒娇道:“姐姐,咱们三,谁说得对啊?”一脸的讨好,好像再等着姜瑜儿夸他似的。

    都说,女儿娇养,男儿严教。姜瑜儿对姜子铭算是有些娇养了,但有些东西,依然还是会告诉他是否不对。

    当然,面对一个才五岁不到的孩子,姜瑜儿依然还是会孜孜不倦地教育着:“奎儿,今天你们三个说得都很有道理。文学这个东西,没有真正的对与错。什么都要靠自己去理解。自己最深处的答案,就是自己想要的,最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咱们说出来的东西,别人可能觉得是错的,但这就是咱们自己的理解。还有些东西,它可能真被自己所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