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间小农女-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我觉得,应该相信妞妞一会。说不定她真能给咱们村带来福气。咱们先不要声张出去,到时候即使不行,也没人知道不是?至于妞妞说要买的那个石头山,你老头子就跟去县里耍一趟好了。人家妞妞盘缠都给了你,去一趟,你也不亏不是?”许氏拍了拍自己老伴的手,说道。

    其实,这种事情,要是落到别人头上,指不定早就被说出去了。她不但不要求声张出去,还大度地让自己的老伴帮忙去跑一趟。这也许也是张庄村长期以来,一直和睦没闹过什么矛盾的一个关键所在。

    张里正想了想,自己家老婆子说的也是那么一会事。人家妞妞可把盘缠都给了自己,更何况,人家妞妞给的路费,还是租马车的费用,就连衣食住行都给他考虑进去了。

    本书来自


………………………………

第47章 疑惑!

    手机阅读

    他这里正当了一辈子,还从来没坐过马车呢!这次,就跟老婆子说的一样,就当是去县城里耍一趟,去长长见识,说不定有些没想通的事情,去了县城里就想通了也说不定。

    更何况,他去县城里,要是把这件事情给办成了,妞妞说的那个什么窑子烧了起来。村里人还怕没地方上工?

    张里正说走就走,许氏给他收拾了一件换洗的衣服,还给他准备了一些干粮后,就去了镇上。镇上能租到马车,去镇上的时候,坐的还是姜瑜儿家的牛车。在得知里正要去县里,姜瑜儿本想着让长工赶着牛车送里正去的,可一想到去县城,牛车那么慢,也就给了路费,让里正自己租马车去了。

    她给了张里正十五两银子,去县里办事情已经足够。另外还给了二百两的银票,这是买石山用的。虽然买山花不了那么多银子,但其他七七八八的打理,还是要花不少钱的。

    她不想事情没办妥,银子都花出去了。

    送走了张里正,姜瑜儿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他老人家能顺理成章地把这那座石山买下来。接下来,她就可以准备着家里种田,养鱼,还有挖煤的事情了。

    张三顺进来的时候,看着姜瑜儿正对着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在嘀嘀咕咕不知道说着些什么。

    “小姐!”张三顺是姜瑜儿家的长工,今天姜瑜儿叫他过来,也不知道叫他过来做什么?平日里,小姐很少找他们,只要他们做好分内的事情,其他的时间,他自行安排。在衣食住行上,也从来不苛刻他们,这边吃什么,也就给那边送了什么。

    之前将军让他们来这个村里种田的时候,他们对于这件事,都颇有言辞,现在看来。这还是个美差。没有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也没有战场上的性命之忧。

    每天除了扛着锄头下地,还能学到不少他们从来没见识过的新鲜事物。

    “三顺,你来啦!”姜瑜儿转过身,看着身后的张三顺,笑着招了招手,看张三顺走过来后,道:“你看,这是红薯。种旱地里的。等麦子种下去后,就把这些红薯也拿去种了吧!”

    看着眼前的这些奇怪物,张三顺一脸懵逼。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长得奇奇怪怪的?难道说,这也是草药的一种?

    他不明白,但在姜家,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懂就要问:“小姐,这红薯是……”他想问,这红薯有什么用。

    只是,姜瑜儿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似的,笑着朝他解释道:“这是红薯。是一种食物,它不仅产量高,还跟麦子大米一样,可以做主食!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

    张三顺听得一愣一愣的。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他怎么从来都不知道?还有,她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词,他怎么一个都没听过。

    姜瑜儿好像也发现了张三顺在愣神,也没说些什么。她也知道,她说的那些,都是些现代专用名词,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也很正常。她也没打算跟他解释那么多。

    笑着,把种红薯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跟他说了一说。指了指那些被子祸害完,还剩下来的麦种道:“这些麦种,就种前不久刚开垦出来的那些荒地上吧!”

    张三顺更加不解了,他以前是个庄稼汉,要不是打仗征兵,他现在还在家里种田呢!那块荒地,从让他们去开垦,他就觉得奇怪,这荒地挖来做什么的。现在居然说是拿来种麦子的,他能不觉得奇怪吗?那样的荒地,能种出来粮食?

    “小姐,那荒地能种出麦子来吗?”他很想说,小姐,你确定你不是在祸害这些麦种?

    姜瑜儿又是一笑,道:“你忘记了,咱们放了那么多农肥在那块荒地里呢!还有,种小麦,它不要求土地有多肥沃。只要你给它足够的肥,它准能长得旺旺的。”

    张三顺很想问姜瑜儿,你真懂种地吗?不过想想,人家是主子,自己一个做下人的,怎么那么多质疑?还有,他们前不久刚收上来的麦种,听村里人说,还是去年秋天种下的。这大冬天都能种出来麦子,她说那块荒地能种出麦子来,也不奇怪。

    而且,他也想试试,那样的荒地,是否真能种出来粮食。

    他们大月国,可谓是地大物博。只是,这粮食,怎么都是供不应求的东西。如果那样的荒地,也能种出来麦子,再加上一年两季都出粮,哪怕是都种小麦,也能缓解大月国目前的尴尬局面。

    这一刻,他突然间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将军让他们来,不仅仅是让他们给这个农女种田,而是让他们来跟这个农女学着怎么种田。

    他真不得不佩服将军,这些他都能想到。

    其实,也不是洛云硕有多聪明,也不是他多有先见之明。而是他派人暗中跟着姜瑜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派人过来她这里,给她当长工,只是不想有人知道他那个生姜就出自于这个女子之手。

    如果让敌人知道了,他的生姜,是从她这里买来的。他都能想象得到,她会有怎样的下场。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应该受到相应的保护。

    张三顺把姜瑜儿给的麦种给扛在了肩上,想着事情回到了原来的老屋。一进门,几个兄弟就围了上来:“顺子,叫你去干嘛?”他们跟间谍似的,不仅是来保护姜瑜儿,还是来监视姜瑜儿的。看她都做了些什么。

    “咯!”张三顺把肩上的麦种放了下来,朝几个同伴努了努嘴,道:“小姐说,这些麦种,就种咱们开出来的那荒地!”

    “什么?”姚老三一脸惊讶:“顺子,你确定没在开玩笑?”

    张三顺点了点头,表示很肯定。

    “这是在糟蹋粮食!”姚老二也站出来说了一句。言语里,全是对姜瑜儿这样糟蹋粮食的不满。

    本书来自


………………………………

第48章 要致富,先修路

    手机阅读

    只有李封站在一旁,什么话都没说。

    当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他的时候,他才悠悠说了一句:“我觉得,小姐既然这么说,一定有她的道理。难道,你们忘了,前不久刚收上来的麦子了?”

    姚家兄弟俩一听,这才想起来。前不久,他们刚收上来的麦子。要不是他们亲自动的手,他们都不会相信,这刚开春,就能收上麦子。

    听了李封的话,大家都沉默了。这件事情,他们还没来得及报上去呢!

    张三顺看了看三人,道:“这事,咱们要跟将军说吗?”

    李封摇了摇头,说:“将军应该已经知道了!”看了一眼,疑惑的三人道:“你们忘了,我们没来之前,一直有人在这个村子里。”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大家才醒悟过来。他们没来之前,将军好像就已经派人来盯着小姐了。这事,也不是秘密。刚开始,他们都在开玩笑,说将军一直在织云镇不回京城,是不是看上了这么的姑娘了。

    直到后来,将军让他们来这里种田。刚开始他们还觉得,肯定是自己做错事了,才会被将军贬来种田。渐渐地,他们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他们说的确实很对,就在姜瑜儿家的小麦收上来的那一天,洛云硕已经收到了消息。这令他不是一般的震惊,但很快也就平复下来了。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父亲洛炎是一个老将军,他陪着皇帝南征北战了不知道多少次,失去的故土,也收回来了不少。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是因为常年在外征战,整个振国将军府上,也就只有他个孩子。父亲洛炎也因为常年征战的原因,落下了一身的病。

    洛炎听儿子的话,也是一脸的震惊:“硕儿,你说的可是真的?”大冬天的能种出来粮食,这件事,他还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洛云硕点了点头,道:“爹可还记得儿子年前给北方送的那批东西?”

    洛炎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是,那东西也是那个女子给种出来的?”

    “嗯!”洛云硕点头道:“那东西叫生姜。之前儿子之所以不说,是那个女子不让说。而他们家能冬天能种出来麦子,这件事,他们村里所有人都知道。儿子之所以现在才说,是因为这件事,儿子也不确定它是否能成功。而现在,冬天能种出来麦子,那个村里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想要瞒着也是见不可能的事情。至于生姜的事情,即使爹跟那位感情再好,儿子答应了不说的,还望爹帮忙保密。”

    洛炎看了看儿子,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至于冬天能种出粮食的事情,这件事情肯定是要报上去的。与其等政敌知道了,抢先一步。或者让敌人知道了,毁掉。不如自己报上去,兴许还能保那一家人,或者那个村里一个平安。

    姜瑜儿不知道的是,她这一举动,牵动了那么多的事情。她原本只是想着,让家里人能吃饱穿暖,让村里人不至于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没得吃的。谁知道这一举动,却差点要了她的命,也差点还了一个村庄上下几百口人的性命。

    现在的姜瑜儿,拿着手里的地契,高兴得要不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肯定都往上亲上几口了。

    看到她笑颜如花的样子,里正也跟着笑了笑,道:“妞妞,你这石山也买了,接下来,你打算做什么?”

    姜瑜儿小心翼翼地把地契折好放在自己的怀里,还轻轻拍了拍,抬头笑道:“要致富,先修路。咱们村虽然离官道很近,但村里到官道这条路还是烂得不行。所以,我想先出点银子,让村里人,帮忙修一条路。从我家门前修到官道上去,铺路的石头,就从刚买的石山上出。”

    里正一听,心里也是一喜。她这是自己出银子,造福全村人的事情,有几人会不答应的。

    路过的人,听了姜瑜儿的话,都面露喜色。很快,村里就传开了,说姜家出钱修路,把村里的这条老路修去接上官道。石料银子都姜家出。

    “你们说,这大柱家几个孩子,最近都走了什么运了?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又是买山,买荒地,买长工的。现在居然还有银子买了那又硬,又没是没用的石山。还要出银子修路。这得赚了多少银子啊?”一个妇人一边缝着手里的东西,一边嘀咕着跟旁边的人说着话。

    何婶子也在其中,抬头看了看那个妇人一眼道:“翠花娘,人家能挣银子是人家大柱几个孩子的福气。看人家发家了,也没忘记咱们村里的人不是。我听铁柱说,妞妞跟里正叔说了,等他们家今年种了个什么东西,能来年有了种子,让咱们全村也能种上呢!”

    “枣儿娘,你说的是真的?”一个妇人抬头看着何婶子问。

    “杏儿娘,你别不信。这是是里正叔说的,能有假?”何婶子笑着,看了一眼妇人,低下头又缝起她手中的东西道:“这事,村长叔也知道。”

    “这大柱家的几个孩子也够可怜的。”翠花娘抬起头,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好在,虽然造了几年的孽,也总算是熬过来了。现在他们日子过起来了,也没忘记咱们村里的这些老少,也算是个好的。”

    “谁说不是呢!”刚才说话的杏儿娘也接过去说了一句。

    几个妇人,就这样围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聊着,手里的针线活也没耽搁下来。要知道,做针线活,她们也只能是等着这抽空的时候。现在还不到春播的时候,她们把改缝的缝一下,该补的也补一下。

    农村人有一句话,缝缝补补又是一年。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

    而行动派的姜瑜儿,则是跟着里正村长去了村里的祠堂。祭祀祖先。古代就是这样,修桥铺路的事情,必须得先请示过祖先,敬过土地才能开动。

    村里二瞎子给算了一个吉日,姜瑜儿作为承头人,这祭祀的事情,除了两位村里德高望重的,她是一定要到场的。

    本书来自


………………………………

第49章 修路1

    手机阅读

    祭祀完,只见里正说了一句:“放炮!”

    外面放礼炮的农夫点了一挂鞭炮就跑开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整个张庄村的人都听见了。他们仿佛都听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都围了过来,又朝姜瑜儿搭讪的,也有来问什么时候开工的。

    只见姜瑜儿拿了一把锄头,一个二锤,走到路口烧香烧纸敬过的地方挖了挖,敲了敲。这事也就算成了。里正高兴,这样的大事,村里出了头猪,杀了全村人都来吃。

    当然,这猪也是村里人你一个铜板,我一个铜板地给凑起来的。

    “大家安静,大家安静!”里正跟村长两人站在祠堂门口的台阶上,朝着底下的大家伙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有事情要宣布!

    等村民们都静下来后,他才咳咳,道:“今天是咱们张庄村的大日子,每家都出了铜板买了一头猪,今晚咱们就吃大锅饭。大家积极点,主动点。有米的出米,有油的出油。什么菜什么的都可以。今晚就在祠堂门口,吃一个大团圆饭。”

    “好!好!好!”里正话音刚落,下面马上就有人附和道。

    “都散了吧!”村长也站了出来,挥了挥手,让众人回去处理事情。

    姜瑜儿家现在是张庄村唯一一户条件比较好的农家,她让张三顺去拿了二十斤大米,十五斤白面出来。他们家五个人用饭,出得也多。村里人看了,都连连点头称好。

    既然是大锅饭,那就得有人出来做饭,有人出来打杂。一个村里,上下几百口人,老的少的除外,年轻壮实的也又三四百人。你打水,我淘米的。很快,晚饭做好了。汉子们都往家把自己家的吃饭的桌椅给搬了过来,三五成群地坐在了一起。

    看到眼前这样的场景,姜瑜儿想到。这样的场景,怎么能少得了酒。打发了姚老二去镇上买来五十斤白酒,汉子们一听,心里都高兴得不行。

    不是说他们平时喝不起酒,而是这样集体喝酒的,他们活了一辈子,还是第一次。

    里正见状,心里也高兴。想着,回头跟村长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来一个大锅饭。有助于村民们团结友爱。而且,这是他们张庄村第一次办大事的日子,值得纪念不是?

    确实,这事后来跟村长一商量就定了下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张庄村的人都聚在了一起。自发地从自己家拿吃的,用的。即使以后张庄村扩大了不少,日子也好了不少,都没变过。

    晚饭后,各自搬着自己家的东西,回家了。姜瑜儿也不例外,她们家的东西不多,有四个长工帮忙,很快也就弄完了。

    回到家里,姜瑜儿给自己烧了一桶水,回屋把出了一天的汗给洗得干干净净的。换了干净的睡衣,躺下了。

    要知道,明天开始修路,她的红砖窑也快开起来了。虽然这路有造福张庄村的意思,但主要还是自己用起来方便不是。只是,如果那些事情都办起来了,自己家的人手就不够了。

    但如果现在去买长工下人的,那手里这点银子,还真是不够用。看来,她得启用前世那些公司企业的那一套,招工。以月薪的方式招聘,签订保密合同。

    想到这里,姜瑜儿兴奋得直接没了睡意。虽然已经春天了,但晚上的天气还是凉凉的。起床穿了件外套,打开隔壁书房的门,点了灯。坐在书桌旁,写起了企划案来了。

    等写完的时候,已经听见鸡打鸣的声音了。想着自己先去睡会儿,等会儿去看看修路的事情,谁知道一觉睡到了大中午。要不是大丫跑来把她给吵醒了,还不知道她要睡到什么时候。

    “大丫!”姜瑜儿惺忪着一双睡衣浓浓的眼睛,走了出来。看着堂妹还站在门口,打了个哈欠问道:“你怎么那么早啊?”

    大丫有些无语地看着这个堂姐,说道:“姐,太阳都晒屁股了。”说完,还指了指高挂在半空的太阳道:“你看看,现在都大中午了,全村,恐怕也就只有你一个人还在睡了。”

    姜瑜儿抬起头,顺着堂妹所指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她真的睡到大中午了:“死了死了,怎么睡到这个点了?”说好的,早上起来,跟着去看路的呢?说好的,带着他们去看石山,怎么开采的呢?

    “姐,里正爷爷他们都等了你一个上午了,你快点。”大丫是个急性子,看见姜瑜儿还要回屋换衣服,有些着急地说道:“来的时候,我爹说了。村里哪些人,都是花钱请来的,不能糟蹋了银钱!”

    姜瑜儿转身看了她一眼,真不知道这丫头以后长大了会是怎么样的暴脾气。都说急性子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暴脾气。“你别催了,姐知道睡过头了。你一催,姐就容易慌神。”

    “好好好!”大丫点了点头,亦步亦趋地跟着姜瑜儿的身后:“但是,姐,你能不能快一点?”

    姜瑜儿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丫头,不是才答应自己不催自己吗?怎么一秒的时间都没有就变卦了?

    “大丫,有没有人说过,急性子的女孩子,以后不容易嫁人?”她一边忙找来衣服换穿上,一边调笑地看着这个急性子的堂妹。

    大丫也不是个吃素的,可以说,在兄弟姐妹中,她是最聪明的一个。又怎么会不知道堂姐是在打趣自己,虎着一张脸说:“姐,急性子的女孩子嫁不出去这事我倒是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听村里人说,日晒三竿都不来的女孩子,才不容易嫁出去。更何况,我还比你小两岁,我不着急!”

    谁来告诉姜瑜儿,不是说古时候的女子都很害羞吗?说道嫁人的事情上,都会害羞得头都抬不起来吗?难道说,眼前这个小丫头也跟自己一样是穿越而来的?

    看人家,脸不红,气不喘地,还回了自己一句。

    姜瑜儿换好衣服,伸出手,拍了拍她的小脑袋道:“牙尖嘴利,小心以后真嫁不出去了。”

    本书来自


………………………………

第50章 修路2

    手机阅读

    “姐,你就不能快一点吗?”她一脸的着急:“我嫁不嫁的出去的事情,还有好几年来看呢!但你眼前的事情是,赶紧把脸洗了,跟我出门。大家伙还等着你呢!”

    见她急成这个样子,姜瑜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乖乖地,洗了把脸,头发也就随便找来跟布条给扎成了个马尾放在身后。这一刻,她不得不感叹一句派大丫来叫自己的人的机智。

    其实,让大丫过来叫她是罗氏。她知道自己家女儿是什么性子,也知道村里人等妞妞的出现有多着急。很多村民都在猜想,妞妞是不是因为要出这笔钱给村里修路才躲了起来。但丈夫跟自己说,恐怕是没睡醒。因为妞妞要说,那石山对她来说很重要。

    确实,这石山对姜瑜儿来说,确实很重要。石灰是第一步。下一步,她还用红砖。

    前世,上学的时候,因为专业需求,去过很多地方。她见过有些地方的房子,是用石头建起来的,看起来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比砖建的要好上很多很多。但是,前提是,石头见的粘合剂是石灰。以前她觉得很奇怪,还特意跑去咨询过了。那些石头,能修得那么平整,全是匠人们用一种叫做辗的东西凿出来的。

    她很想用石头也建一栋房子出来,但她更喜欢红砖建起来的房子,大老远,那红红的颜色,能让人眼前一亮。

    等姜瑜儿跟着妞妞来到村口处时,大老远就看见一群汉子拿着锄头,大锤地等在了那里。其中还有他们家的长工。李封一直是四个人中的智囊袋,人群在骚动时,他心里就开始在盘算,盘算大小姐什么时候来。

    一直等,以为是用不了多久的。最后,还是派了二老爷家的大小姐去请人。

    在其间,他也不乏动用了一些自己的特长,安抚着众人一颗躁动的心。现在大老远地看着大小姐两人的身影,不由得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虽然也很佩服这个农女,但他们都不了解,她究竟有没有银子。知道要买了一座石山时,他们都很震惊。消息也传去了少将军那边,只是那边一直没有回复。现在又说要修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