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间小农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傅,你看看,这样的一个东西,需要多少银子?”姜瑜儿把要做的东西说了一遍后,就开始问价钱。她也知道,这个时代,铁是朝廷管控的,价格也别其他的要贵上很多,所以不确定做怎么一个划口,要多少钱。

    这个铁匠五大三粗的,一脸的胡须,看不清他的五官。他看了看姜瑜儿在地上画出来的东西,有看了看姜瑜儿,有些不确定,但也明白,这个东西,是敲打不出的,必须要做模型才行。

    最后算了一下说:“小丫头,你这东西,少说也要两百文才行呢!”

    结果,他话音刚落,姜阿毛就开始打退堂鼓了。他以为也就几十文的事情,谁知道要两百文,要知道两百文,可以买不少粮食了。

    他想说不要了,结果话还没出口,就听见妹妹说:“那就有劳师傅了。”说完又问:“请问师傅,什么时候能成?”

    “妞妞!”他很想说,太贵了。

    姜瑜儿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想什么,转过身来看着他说:“哥!这个东西,咱们必定是要做出来的,更何况,这东西师傅也不是用榔头敲打几下就能成的。还要做模型用铁水道出来才行。”

    老铁匠一听她的话,说得头头是道的,好像她就很懂一般,不由得好奇道:“小姑娘懂得真多。”

    姜瑜儿也没说什么,交了定金后,跟着哥哥走了。

    “哥,家里没米了,咱们要不先去看看,买点吃的。”走到粮店门口,她才想起来,家里已经断粮已久。姜阿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回去的时候,他忘记给弟弟妹妹买米了。兄妹俩买了二十斤白米,十斤白面。又去了猪肉铺子,买了两斤猪板油。这才开始往回赶。

    结果这一走,就忘记给小弟买糖了。回到家,小家伙就开始在背篓里翻找起来。

    “子铭,你找什么?”看弟弟一直在翻找,姜阿毛有些不悦地问。

    姜子铭没注意到,反而是认真地一个袋子,一个袋子的打开看起来,随意地说:“姐说要给我买糖的。”从厨房喝水出来的姜瑜儿听了暗叫不好,自己把这茬给忘记了。

    有些讪讪地走过去,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道:“子铭,姐忘记了,下次一定给你买可好?”谁知道一直兴高采烈的姜子铭脸色一变,但还是说道:“哦!那下次再买吧!”说完,转身离开了。

    看弟弟这样,姜瑜儿心里也不好受。她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今天事情有些多,给忘记了。

    兄妹俩回来的路上商量好了,趁现在八角还没脱落,姜阿毛辞了酒楼的工作,跟着妹妹上山去采摘八角。争取下次能多买些钱,也好改善一下生活。

    也答应了妹妹,会把家里的天地耕种起来,自己走了,妹妹一个人,他也不放心。

    看着兄妹二人背了好几次那个山里的那东西,很多老人都老劝导,说那奇怪的东西别去弄了,省的生病。

    姜瑜儿都笑着说谢谢的话,也跟他们说了这东西的作用,只是老人们都没信,觉得两个孩子是家里没父母,可能也能买上几个钱。回家也跟家里的孩子们说,让他们别去弄那东西,让这兄妹去摘就行了。

    村里人都是淳朴善良的,虽然也会有些摩擦,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吵上两句的,过两天也就好了。看到姜瑜儿这兄妹三人,无父无母的,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既然这东西,能卖钱,也就让他们自己弄去了。

    有些人,甚至还会在路上看到兄妹二人背着八角回来的时候,还会随带着帮忙背回去。看到村里这一群群老的少的,姜瑜儿心里是满满的感动。

    她想,开春后,要是山里那些红薯种植成功了,也要帮着他们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一家人好了,可能会招人眼红,可一个村子的都好了,谁还会眼红谁?

    看到兄妹几人的房子有些落雨,想到转眼就要入冬了,很多村民还自行组织起来,过来帮兄妹三人把房子给补一下。虽然不是说十足的好,但至少不会那么冷。看着这样的村民,姜瑜儿心里更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去镇上又卖了一次八角,从铁匠铺子里拿了划口回来,兄妹俩直接去了村口牛阿爷家,祖孙几人修修补补地,还真把划口给装了上去。

    老爷子还找来两条绳子,当下就跟姜阿毛去了家门口的菜地里试用起来。姜阿毛在前面拉,老爷子在后面扶犁,很快就拉去了好大一块。把老爷子乐呵的见牙不见眼起来。

    “是个好东西,果真是个好东西。可是这叫划口的也太贵了点。”老爷子惋惜地看了看犁上的划口说道。

    “阿爷,这东西将惜点,能用上好几年呢!”姜瑜儿也笑眯眯的:“可惜我家没钱,不然买头牛,就更好了。”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老爷子马上就想到自己堂哥家的牛,平时也就是赶集是拉拉东西,拉拉人什么的。

    于是说道:“英子,去你二伯家借他家牛来使使。”被叫英子的妇人是老爷子的儿媳,妇人应了一声,快步朝外走去。

    她看了也着实心动,要是家里也有这么件农具,这翻地还不快上不少?省多少力?

    不一会儿,英子就拉来了一头黄牛,身后还跟了牛二爷。一进门就听见牛二爷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德子,听英子说,用牛拉你拾到出来的那玩意儿比人工的更快?”

    听见堂哥的声音,牛阿爷也站了起来,快步朝门口走去。“是的呢!所以才让英子去你家把老黄牛拉过来试试!”

    “快快快,试试,要是行,今年的地就省事了。”老人家是一个庄稼老把式,一听又更好的农具,高兴得直嚷嚷。
………………………………

第9章 牛耕

    一刻钟后,牛阿爷家菜地就围满了人。之间菜园子里,老的少的四五个人,围着一头老黄牛。牛二爷扶着个奇怪的东西跟在后面,围着的人都在啧啧称奇。

    “这个好!”

    “是的呢!要是有这玩意儿,还怕翻地慢不成?”

    “就是,只是可惜我家没牛,不然准找牛阿爷帮忙也拾到个出来。”

    “唉!”

    这年头,家里有一头牛的,就跟那个时代家里有宝马奔驰的人家一样,要是有一匹马什么的,那都是什么兰博基尼,玛莎拉蒂之类的豪车有的一比了。

    一会子功夫,牛阿爷家的小菜园就被翻了个翻。那土不知道比用锄头一锄一锄挖出来的松软多少倍了,看得人直称奇。

    牛二爷也不是小器之人,大手一挥,表示耕完他们三家的田后,就帮别人家耕地。有牛的人家也都到牛阿爷家来找牛阿爷帮忙做一个犁,只是听说了那个犁上的叫划口的铁要花上两百文,又开始心疼起来。

    要知道,两百文可是能买不少米面了。这两百文就这样,拿去买了这么个小块铁,有些人家是拿不出来,有些人就是舍不得。但眼看着牛阿爷家,牛二爷家已经姜阿毛家的地都快耕完了,有些人一狠心,也想着去买一个。

    只是到了镇上,愣是没找到能做出划口来的铁匠,最后只能来姜家打探这划口的出处。

    姜瑜儿想了想,也觉得家里的田里还有些草根需要清理一下,也寻思着找铁匠帮忙打一个耙。那个东西,她在村里还没见人用过,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哟!小丫头又来了?”那个铁匠大叔,很明显是认识姜瑜儿的。也不是说他记性多好,而是姜瑜儿来打的东西,实在是稀奇古怪得不行。他打了这么多年的铁,还是第一次见到那样的物件。

    “是的呢!大叔进来可好?”姜瑜儿笑着问了个安。都说笑脸迎人运气好,她信了。

    “好好好!”铁匠大叔连说了三个好字,可看到姜瑜儿身后的几人后,马上就想到了这小丫头找自己,不会是来找自己聊天的吧:“小丫头可是还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村这些叔叔伯伯都需要之前我找大叔做的物件,所以就跟着过来了。”姜瑜儿顿了顿又说:“大叔,这物件上次模型已经做好了,现在又一次要这么多,是否能便宜些?我这里还有其他物件需要找大叔帮忙造出来呢!”

    暗里不就说了,要是能便宜些,我的这些物件也都在你这里定制了。

    铁匠大叔也不愧是个生意人,也这点道道也还是明白的。“看小丫头说的什么话,那模型也是现成的,哪能再收那么高?”说完,又顿了顿,好像在计算成本似的,又道:“这样吧!看在小丫头的份上,就算一百如何?”

    姜瑜儿真想翻个白眼白他一眼,这之前说模型收自己两百,现在模型弄好了,还要收一百,这不摆明了讹人么?“大叔,生意也不是这样做的,之前说要做模型,也就收我两百文,现在模型已成。您现在也就烧烧铁水什么的,加上您的成本,五十文已经足够了。”

    铁匠大叔被他一说,还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也知道,自己这一百文叫得确实也有些高了,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头说道:“小丫头你是不知道,最近北方战事,这铁不好弄啊!”想了想,好像是下定了什么很大的决心似的说道:“这样吧!算你八十文,这可一点都不能少了。”

    看到他的样子,姜瑜儿觉得,应该也没坑了。身后的几个百姓都有些目瞪口呆起来,他们原本已经作好了要花两百文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居然就被村里这遗孤给说成了八十文,这不节省了一百二十文了么?

    姜瑜儿笑着应了下来,最后又拿了一个铁匠刚造出来的锄头,说道:“大叔,你能否帮我造一个耙?面口跟这锄差不多,要的铁也差不多,就是这些地方,需要宰空。”说完,还用小手在锄上比划起来:“就这样,这样,然后这个地方加宽一点。”

    “小丫头,你拿着东西什么用?”铁匠大叔明显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物件,也不知道什么用,也就随口问了一问。

    姜瑜儿也不隐瞒,有些东西,只要问世了,迟早别人是要知道的,何必隐瞒:“我家田荒了不少年了,长了不少草。这样的耙方便把草跟土分开。”

    身后的几个村民听了,也是好一阵错愕。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一清二楚的,这姜家妞妞,那是从未下过田的小丫头。今年秋以来,就开始拾掇起家里的田。听牛阿爷说,哪犁也是她想出来的。现在效果已经出来了,她又来要做这什么耙的,难道说,真的能用?

    几个村民嘀嘀咕咕说了一通后,都决定给家里也打上这么一把耙。

    铁匠看这架势,心里也高兴。这一高兴,每把耙也就收了他们三十文钱。这个价格也合理,最后说定了交货日期后,几人这才分了开去。

    姜瑜儿兄妹俩去了百草堂把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八角给卖了。又拿了一把这段时间发现的半夏问掌柜的。

    “詹大叔,这个你们收吗?这个我也只是挖出来的,还没洗净晒干。”姜瑜儿把还粘了这泥土的半夏递了出去。

    “丫头,这个你也会拾掇?”詹掌柜明显也是一惊,要知道,这东西也就大夫知道怎么用。别说别人了,就连自己这个常年跟药打招呼的人,也不敢去拾掇这半夏呢!

    姜瑜儿怎么会不知道,这半夏清洗的时候,那些洗半夏的水,溅到哪里,哪里就会奇痒无比。前世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洗半夏的时候不能说痒,这样就不会痒了。

    虽然有些唯心主义了,但也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只要自己不去注意,那些痒,还是能忍受得住。但姜瑜儿知道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用胶手套戴上,不要那些半夏的水染上皮肤就好了。
………………………………

第10章 半夏

    在谈生意的小兄妹二人不知道,他们刚离开铁匠铺子,铺子就来了两男子,一个一身月白长衫,腰束绲边腰带,腰携玉佩。另一个一身劲装,给人的感觉除了冰冷冷,还是冰冷冷。

    “给你打听个事?”黑衣男子上前,冷冷地问了一句。顿时把铁匠师傅吓得直冒冷汗。

    白衣男子叹了一口气,手中的扇子轻轻拍了拍黑衣男子的肩说:“云硕,你吓到人家了。”然后摇了摇头,亲自上前去打听消息。

    问完后,两人眼前都眼睛一亮,又问:“师傅,这些东西,你知道怎么用吗?”

    铁匠师傅摇了摇头说:“回公子,小的就以铁匠,种地的事情,还真就没做过。”确实,有些匠人,他们的手,就以手艺为主,种地什么的,那都是算是门外汉。

    就拿村头牛阿爷来说,他会种地,那也是没学成手艺之前,跟着父母种了两年的地。后来手艺学成,也就没去过田里。哪怕家里再忙,他也就是在家做做木工什么的。

    白衣男子给了铁匠一个碎银,两人相继离开。铁匠这才松了一口气,额头上的冷汗直流。这样的煞神,见过一次就够了,他希望下次不要再遇见。

    “詹大叔,这半夏我现在也就先来问问市场,有人收,我才敢种。”姜瑜儿看着眼前的男子,心里满满的是陈算。

    詹掌柜更是一惊,这小丫头会拾掇这半夏已经很了不起了,居然还能种出来。要知道,现在这些半夏,药用,也都是上山采集。虽然旱地里也会长出一些来,但也稀少得不行:“小丫头,这半夏你还能种出来?”

    姜瑜儿一脸认真地道:“虽然能种,但没多少种子,还得上山去挖回来才能种植。这个半夏产量也不高,一斤,最多也就能种出来三斤左右。但如果詹大叔这里收购,明天我会匀一些出来卖。”

    詹掌柜听了大喜,随即拍板定了下来。心里也在暗暗庆幸,庆幸他们兄妹二人来买八角茴香的时候,因为没有衣裳褴褛,也看货色好,就没把收购价压下来。想了想,还好一阵庆幸,庆幸自己没跟别人一样,狗眼看人低。

    想到这姜家小丫头能把这么多药材处理得这么好,会不会还会点别的,于是又问:“丫头,你手里还有什么吗?”

    姜瑜儿兄妹两明显一愣,也没想到这詹掌柜会问这样的话,想了想摇了摇头,她会的东西很多,只是没有实物,她也做不出来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算是知道了。

    詹掌柜看她这样子,不由笑了笑说:“你这点年纪,会这么多,已经很好了。”

    兄妹两卖了八角,也问了半夏的一些问题后,去了肉铺买了些猪肉,又去了布庄买了三匹布,兄妹三人做衣服用的。她想过了,今年多挣点,明年给哥哥弟弟送学堂去。不求能考个功名什么的,只求能识得几个字,总好过目不识丁。

    看了看布店的有些棉花,姜瑜儿想到家里的被褥都已经不暖和了。这个冬天,要是没个像样的棉被,这可怎么过?房子虽然有村民们帮忙修补了一下,但也不是不透风。冬天里,还是会冷得不行。

    只是问了一下,有算了一下身上的银钱,姜瑜儿还是忍住了,主要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银钱,买不起棉花。做两张被子,少说也要二两银子,他们现在哪里有那么多钱?

    卖些八角什么的,也就够兄妹三人嚼用,改善一下生活。想到这里,姜瑜儿不由得一阵烦躁起来。为什么别人穿越,自己也穿越,人家不是遇到什么权贵,就是有什么金手指。她为什么就没有?还得整天为了这点吃食绞尽脑汁。

    回到家里,她就把自己关进了小屋里。不是跟别人生气,只是自己在跟自己怄气。看到这近一个月来,弟弟因为伙食改善了,有些血色的小脸,她是该欣慰的,只是,想到冬天的来临,她不由得想给自己几巴掌,看看能否把脑瓜子拍灵活一点。

    姜阿毛做好晚饭才把她叫出来,看到妹妹一脸的沮丧,他很是焦急。这段时间的相处,妹妹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忙出忙进的,哪里有今天这模样的?“妞妞,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关系地问道,说完还不手背放到了妹妹的头上去试探了一下温度。

    姜瑜儿抬起头,看到哥哥关心的眸光,不由得暗暗骂了自己一句。好好的发什么神经,看看哥哥弟弟都焦急成了什么样子?她扬了扬嘴角,苦涩地扯出一个笑容来:“哥,我没事。咱们吃饭吧!”说完,不等哥哥弟弟坐下,自己就先坐到了旁边的矮凳上。

    端起碗,看到里面白花花的白米饭,心里好受了不少。要知道,她刚来的时候,家里别说是吃白米了,就连最简单的黑米都吃不上。现在家里时不时能吃上一餐肉,还能一日三餐。对于村里的百姓来说,这已经算是小康生活了。

    给弟弟跟哥哥各夹了一块肉,自己也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她不能再颓废下去,得好好想个法子,至少要把这个冬天挺过去了。

    吃过饭,日头已西下。姜瑜儿手拉着弟弟,朝着离家不远的旱地走去。她别的不会,也就会种种地什么的。这段时间,她也了解过了,这个时代,还没有辣椒跟生姜这些能够御寒的作物。她想,要是有种子,能做出来,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妞妞,二狗?”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姜瑜儿转头一看,是村里的小枣。她红扑扑的小脸,手里拿着锄头,裤管跟草鞋上沾满了泥土。可以看出来,她刚下地回来。

    “小枣,放工了?”姜瑜儿笑了笑,问道。

    “枣儿姐姐!”姜子铭也甜甜地问了一句好。

    小枣是个很开朗的女孩子,她笑起来,一颗小虎牙就露出来了。都说有虎牙的女孩子不好看,可偏生在她身上,这样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反而是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是的呢!日头下山了,你们咱们还不回去?”
………………………………

第11章 天麻

    “枣儿姐姐,我跟我姐吃完饭才出来呢!”姜子铭是个爱说话的孩子,在家里,要死没有他,还真会少了不少乐趣。

    小枣听了,玩笑似的说一句:“还是你家好,这个时辰就能把晚饭吃了。我家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小枣姓张,在村里,张姓是大姓。谁都知道,老百姓晚饭晚,但这个村的张家更是个奇葩,他们家的晚饭差不多都要太阳落定,才会开饭。也因为这样,有了一个玩笑:“张家晚饭,县里集散。”也就是说,他们家的晚饭晚得不行。

    姜瑜儿也笑了笑说:“你还是赶紧回去吧!不然就真赶不上晚饭了。我跟子铭再逛逛,就当是消食了。”

    小枣也道了声好后,转身回去了。

    “姐,你说咱们家的地,明年真能出粮食吗?”

    “肯定得出粮食,不然我跟哥那么辛苦干嘛?”

    “那就是说,明年,咱们不用去镇上买口粮了?”

    “嗯!”姜瑜儿点了点头,目光看向远处,她已经想好了,旱地土松的,她打算种上半夏,入秋就能收。土紧的旱地就种上前些日子跟哥哥去山里挖回来的红薯。水田,她打算种稻子,再养些鱼,虽不值几个钱,但也能补贴一些家用。

    低头看了看已经有些小肉肉的弟弟,笑着问:“子铭,姐明年送你去学堂可好?”

    小家伙一听,眼睛都发亮了。但很快也就暗淡了下去。他虽然人小,可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听说上学堂要花不少银子,他家哪来的银子。低着头,摇了摇头说:“我不去了,明年我就跟着哥哥姐姐种地。”

    看到这样的弟弟,姜瑜儿好一阵心疼。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才多大的孩子,就知道心疼家人,想要在家帮忙做些事情呢!

    “明年姐有钱了,你跟哥哥都去。家里田地不多,姐一个人忙得过来。更何况,姐打听过了,学堂里农忙的时候都有农忙假,你跟哥哥不也可以回家帮忙吗?”姜瑜儿心疼地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说道:“明年,咱们家还要盖个大房子,这样你跟哥哥也可以不用挤一个屋。”

    话弊,就见小家伙一张白净的小脸又一次扬了起来,满脸的希冀。可以看出来,他多么渴望上学,多么渴望能过上好日子。

    次日,姜瑜儿背上小背篓,跟着哥哥进山了。姜子铭则在家里看着八角翻晒。

    兄妹二人一边要采八角,一边注意着山里的半夏。有就给挖回去放着,来年种下田。姜阿毛也听那詹掌柜说了,这半夏可是个好东西,一斤能值二两银子呢!

    突然间:“哥,你看,你快看。天麻,真的是天麻呢!”姜瑜儿欢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顺着妹妹的叫声,姜阿毛也看了过来,之间地上长了些白色的杆,上面还有几朵小花。看妹妹欢喜得跟什么似的,之间扑了上去。拿出小铲子就往那东西周围的土上轻轻挖去。

    一会儿功夫,就见土里被挖出来不少小小的,肉肉的,没有根,很是光滑的小东西。就见妹妹挖一个出来,就瞎乐呵一会儿。

    “妞妞,这是什么?”姜阿毛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

    姜瑜儿这才好像想起哥哥似的,要知道,这天麻可是个好东西。一种补药,而且这种野生的天麻,在前世可要比家种的更值钱呢!“这是天麻,一种补品。咱们明年也挖回去,今年冬天就找块山林给种下去,明年就能收成。这样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