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间小农女-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这样的,我们跟村里几个长老也商量过了。想到去年瘟疫的事情,咱们村的人现在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就想来跟妞妞商量一下,看看村里人要是种草药,妞妞可有办法?”
姜瑜儿一脸的诧异,不是说百姓都是以粮食为主吗?怎么这里正脑子里想的东西跟别人想的都不一样。但想想也是,其实种草药,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药材,不管那个时代都很稀缺,也很重要。
在这个时代,除了粮食,药材算得上是一大难听。每年打仗用到的草药,那不能以斤来算,都要以车来论。
姜瑜儿沉吟了一会儿,抬起头看着两位老人道:“里正爷爷,村长爷爷。种药材这种东西,很选择土壤,有些土壤适合种植药材,而有些土壤则不行。而有些药材又选择土壤,咱们村,有些药材种不出来。即使种出来了,这里的天气环境,长出来的,药性也不够强。”
是的,就比如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会比南方的哈密瓜好吃,是一个道理。
北方常年少雨多阳,南方多雨气温高。由于南方的光照不如北方的,所以南方的哈密瓜就没有北方的香甜可口。
“这个我们也知道。这不,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好了,来问问妞妞是否有其他意见,看看这个提议如何?”里正笑盈盈地道。
姜瑜儿想了想,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里的土壤,有些药材确实能种出来。
说实话,前世的她,研究过很多。也实地考察过很多,最适合中药材的地方是云贵川三省的地形地貌。由于上多,灵气种,种植出来的药材就要比其他地方的药效强很多。
这是她找了多处的药材,请一个中药系高材生帮忙研究出来的。
这个地方,虽然不是很适合种植药材,但有些药材也还是可以种的。
姜瑜儿暗地里也算过,村民们种药材不但没有种植粮食麻烦,收入还比种植粮食可观。
“那里正爷爷可有想好了,要种植什么药材,种子去哪里找?”姜瑜儿问。
里正确实很神秘一笑,道:“只要妞妞你有办法,药种我托人帮忙联系。”里正笑着道。
姜瑜儿一听,顿时明了。然后把这边适合种的,且以种植的一些药材告诉了里正跟村长二人。二人一听,大喜。
他们就还知道,姜瑜儿铁定是有办法的。
二人要走前,姜瑜儿又开口了:“里正爷爷,村长爷爷。咱们村种植药材没问题,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本不能忘。粮食还是要种的。”
有些话,她也就是点到为止。
送走了二人,姜瑜儿也在考量着,自己要不要也尝试着种一些药材什么的。
只是,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她否决了。
她现在已经够忙了,没那么多时间去处理这些东西。现在重要的事情是给粮仓那边上梁盖瓦,等这一切都准备好了,还得做个那一排窗户的工作。
她到现在都还没那定主意,是要给窗户上上一层油纸,还是砂布。
油纸不透气,且经常风吹日晒的,很快就会坏掉。
砂布虽然透气,但就怕梅雨天。梅雨天一来,屋里就要做好防潮工作,这是粮食,可不能给弄发霉了。
阮婶忙活完出来,看着姜瑜儿真一脸纠结地坐在那里,有些好奇。
“大小姐为什么发愁?”
“我在想,咱们粮仓那边,用什么做窗户比较好。我考虑了两种材料,一种什油纸,另外一种什砂布。这油纸风吹日晒的,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而这砂布梅雨天一来的时候,又容易受潮。”
姜瑜儿很纠结这个问题。
阮婶却笑笑道:“大小姐,这油纸就不用考虑了。如果梅雨天的时候,这油纸比砂布还不防潮。我以前做工的人就,他们家也有粮仓,窗户是用砂布做的,天气晴朗了,就让下人们把粮食搬出来,放在坝子里凉晒。”
姜瑜儿一听,顿时有了注意。
是啊!自己真是个猪脑子,这油纸,说难听点,它也就是纸,梅雨天的时候,又如何能抗潮?
正月初六,姜瑜儿去了一趟镇上。给詹掌柜送了些礼物,也让张三顺给洛云硕那边送了些东西。礼物不贵重,但都是些姜瑜儿家自己出来的东西。
姜瑜儿知道,像洛云硕这样的达官贵人,见过的好东西不少。所以也就送了些乡野你的东西罢了。
送完礼,詹掌柜那边也回了礼。姜瑜儿带着张三顺去了一趟钱庄,取了些零散的铜板跟碎银。买了些衣料及粮仓要用到的砂布,又去肉铺那边定了一头猪,让他们初八早上一早送到张庄村,还买了些其他七七八八的,准备着初八开业用。
一圈买下来,这个牛车已经装满满的了。
看到这一牛车的东西,姜瑜儿不得不感叹一声女人天生就是个喜欢买东西的动物。这一牛车的东西,居然全是她买的。
乍一看,好像什么都不能少。最后也没在纠结那么多,她姜瑜儿不缺这点银子。这样一想,心里也汗了一把,怎么感觉像个暴发户。
本书来自
………………………………
第193章 吾日三省吾身
手机阅读
回去家里,姜子苏放下手中的毛笔,前来帮妹妹分配一些物件。
在这个家,名义上是他是家主,可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妹妹挣来的。他跟弟弟能上学,全是妹妹的功劳。
过了元宵,他跟弟弟就要上学了,到时候这个家里,又是妹妹一个人操持着。
“妞妞,再买几个丫鬟婆子吧!”姜子苏看到妹妹瘦弱的肩膀,有些心疼地道。
“家里房子不够住,等砖窑厂这边正式运作起来后,盖了新屋再买吧!”姜瑜儿笑道。
如果是以前,这样的话,姜子苏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一是家里没这个条件,而是没这个比较。
而现在不一样了,家里看起来是没什么事情要做,可妹妹一个女娃去到哪里都是带上长工张三顺或者是李封。她一个女娃,进进出出的不方便是一回事,也增加了李封他们的工作量。
本来李封管理着账务还有一些厂上的事情就够累了,现在还要给妹妹当车夫。张三顺也是,他时常要两处跑,一会儿去煤矿这边,一会儿又要管理着砖窑那边。
得空了,或者妹妹要去镇上的时候,他又得充当车夫。
从背后,看到了姜瑜儿被冻得通红的耳朵,姜子苏很是心疼。
要不是他不知道要买些什么东西,今天他就不会让姜瑜儿出门了。
虽然出门的时候阮婶已经抱了被褥在上面,把姜瑜儿捂得严严实实的,但她依然冻坏了。
姜子苏想,要是牛车能有个车厢什么的,那妹妹以后出门就不用这么冻了。
只是,牛车加个车厢,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不对劲儿。想要买个马车,这得衙门批文才行。
像他们这样无权无势,有不是车行的,那要买匹马什么的,还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看到姜瑜儿这样辛苦,姜子苏再心疼也只能是在心里。也暗暗下了决定,等中举后就不再读书,回家帮忙着妹妹。到时候妹妹已经是成婚的年纪了,自己不能再给妹妹出难题。
“妞妞,我想今年参加童试!”晚饭时,姜子苏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姜瑜儿有些诧异,哥哥去年才去的学堂,今年就参加童试,会不会有压力?
“哥,你有把握吗?”姜瑜儿放下筷子,有些担忧地问。
姜子苏点了点头,道:“孟老说,我现在没问题。”
“好!那从明天起,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帮忙管了,认真看书吧!”姜瑜儿没有反对,而是认真地开口道:“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孟老。孟老是大才,他懂的东西很多。”这一点,姜瑜儿不得不佩服。
“嗯!我知道的!”姜子苏掩去眼里的内疚,点了点头道。
“姐,我什么时候可以参加童试?”姜子铭一听哥哥要参加童试,顿时也来了兴趣!
“那你觉得,你自己学得怎么样了?”姜瑜儿笑着问,自己家弟弟什么样子,她这个姐姐还能不清楚?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满脑子的都是玩玩玩,真正用心上学的时间比较少。
而且,可能是年幼的原因,他考虑的很多东西,没有年长一些的考虑周全。
姜子铭则是一脸的傲娇,道:“孟老说我学得很快!”
“你这很快究竟有多快?你来告诉我,你都学会了什么。”姜瑜儿放下筷子,一脸的认真严肃。都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她不想她的弟弟只会一味的自满,不知道自审。
“吾日三省吾身,你做到了吗?”
姜子铭哑口无言,他不知道姐姐今天怎么了?她不再是那个平日里对自己温温和和,平易近人的姐姐,怎么感觉好像是哥哥附身了一样。
“既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了哪一个水准,你怎么就开始想着要童试的问题。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真学习,等你明确地知道自己学到多少东西后,你再来跟我说你要参加童试考试。”姜瑜儿说话有些严厉,但她说的都是事实。
前世爷爷虽然对自己很好,但他教自己东西时,都很严厉。
初八一早,阮婶也起了个大早。
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准备着今天祭祀要用的东西。姜瑜儿也起了个大早,今天砖窑,石山,煤矿这边都要开业。
那些回去的长工,也会在今天回来上工。今天的事情很多。
她把之前准备好了的铜板及碎银都拿了出来。碎银是一两的,一百多个工人,碎银也就一百多两。
说真的,这些银子要是给到一般的人家,已经够十几年的花销了。可在姜瑜儿这里,她却一点都不心疼的,打算就这样全部发给那些工厂上的工人。至于长工,她没给他们准备这些东西。而是给他们分发了一些事物及布匹。
这就是区别,长工是买回来的。工人是外面请的。
分发给长工的东西,价值上,肯定是要比这一两银子贵很多。也就只有长工,能领导物品。
差不多辰时,工人们都前来上工了。
几个长工过来帮忙阮婶把桌子端到砖窑这边,又回去帮忙阮婶拿那些祭祀用的东西。
作为一家之主的姜子苏点了三炷香,朝着案基拜了三拜。
一阵鞭炮声响起后,砖窑这边算是正式开业了。
姜瑜儿手里捏着个小袋子,让工人们排好队,一个一个上前来。
刚开始的时候,工人们有些不解,但从第一个人拿到一个小小的碎银后,大家都知道那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
“新年新气象,咱们今天开业,每个人都有利士。来来来,咱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姜瑜儿笑盈盈地对着所有工人道。
砖窑这边处理完,还要去煤矿跟石场这边,所以姜瑜儿在发利士的时候,已经有人去收拾那些祭祀用过的东西。开始准备着去石场那边了。
等这边弄完,那边已经处理好了。就等着姜子苏去敬香,点鞭炮了。
这边处理完,事情也就交给了张三顺。姜瑜儿则是跟着哥哥一起去了石山那边,手里的袋子轻了不少。但足够分发利士给工人们了。
本书来自
………………………………
第194章 开业利士
手机阅读
石山那边也拿到了姜瑜儿给的利士,一阵道谢声后,事情也算是办妥了。
煤矿这边比较隐蔽,鞭炮姜瑜儿不打算在煤矿这边放,到时候祭祀完,直接在自己家门前放算了。这样,那些不知道有煤矿这东西的,以为是姜瑜儿家开业了,自己家门前也放饼鞭炮,告知祖先。
忙活了一个上午,下午的时候,洛云硕那边送来了年礼。他本人没来。
人在京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将军,他也会有很多的应酬。更何况,从他回到了京城后,他们家就没安宁过。
他总能在某些不知名的角落,见到些莫名其妙的女人。
当然,这些并不是偶然,全是洛夫人安排的。洛云硕刚开始不知道,但后来,他有所察觉。
“硕儿,今天有事要忙吗?”洛夫人一脸的和善。
洛云硕抬起头,看了看一脸和善的母亲。摇了摇头。
“那好,既然没事,今天你就陪娘去赴一个家宴吧!武大人家今天请家宴,整个京城的夫人小姐都会去。”洛夫人的打算很明显,是要给洛云硕相亲去了。
“不去!”洛云硕冷冷地丢下了两个字,又把目光看向了自己手里的书本。
“你也不小了,在京城,很多跟你年纪相仿的,人家孩子都已经会跑会跳了。你两个同房都没有,娘也是为你好!”洛夫人苦口婆心。
“不去!”依旧是冷冷的两个字。
“你这孩子……”洛夫人还想说点什么,洛云硕却是一脸的不想听。
虽然他现在还不清楚自己对那个小丫头是什么想法,但他不想娶妻,这一点,他自己很明了。
洛夫人见状,只能闭口不提。这个孩子,跟其他几个孩子不一样,他只要不想听,你再多说两句,他直接拍屁股走人。只是,一想到那个孩子,她心里就哽啊!
儿子是她自己生的,她不想看到他走向那条路。
洛夫人没办法了,她现在,真不知道该找谁说说心里的焦急。如果是以前,她一定会找丈夫说这些事,可自从那件事后,她就连跟丈夫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了。
现在,儿子这样,她能找谁谈谈?
找几个孩子?他们能懂什么?
找自己的好友?可那不是把自己儿子有龙阳之癖的事情给说出去了?
洛夫人纠结,洛夫人焦虑,可没有谁理解她这一刻的心情。
看洛云硕不想着提这件事,她更加焦虑,更加坐立不安。她很想给儿子直接安排了婚事,可这小子是那种你安排就能听的人吗?
有时候,洛夫人很是为儿子有主见而感到高兴,自豪。可这一刻,她去感到无力。因为儿子太有主见了,她说的话,根本不管用。
洛夫人的想法,洛云硕不知道。他昨天已经安排人给姜瑜儿家送东西了,最近遇到一些心烦的事情,他不想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见那个小丫头。
洛云硕的烦恼,姜瑜儿不知道。
这一刻,她已经忙得跟个小陀螺似的。从初八开业后,砖窑这边的订单就没少过。
她也在考虑着,是不是应该在增加一个砖窑,加大生产力度。
这样一忙,就连到了元宵,她都不记得这回事了。
要不是阮婶大早起来忙里忙外的,姜子苏姜子铭兄弟两也在开始准备要去上学的东西。姜瑜儿才想起来,今天是元宵。哥哥弟弟今天过完节,明天就要上学去了。
“哥,过年回去,你给孟老及其他几个夫子带点礼物去吧!”姜瑜儿忙闲时,随口交代了一声。
“嗯!我知道的。”姜子苏应了。
上梁的人,明天应该也到了。到时候上了梁,加盖了瓦,整个粮仓也就完成了。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
地里的小麦到了春天,跟扒苗了似的,疯狂地长着。
洛云硕给姜瑜儿家送来了一辆马车,这是村里的第一辆马车。虽然拉砖的马车驴车倒是不少,但村里拥有第一辆马车的,是姜家,这毋庸置疑。
二月,麦子上了穗儿。再过一两个月就能丰收。
姜瑜儿给洛云硕去了信,问他打算什么时候派车辆来。
由于去年一年,全国上下灾难不断。今年粮食就很紧张。洛云硕也在等着这批粮食送到边关。
随即在信上回到,到了麦子收上来的时候,他定会派车辆前来。
“坚儿,你跟你二哥在南方半年,他可有其他异动?”洛夫人考虑再三后,终于还是把自己的三子给叫到了跟前。
洛云坚想了很久,除了在织云镇上二哥的表现有些匪夷所思,其他一切正常。
摇了摇头道:“没有。”
洛夫人心里着急,难道说,他的儿子,真的只是看上了那个小东西:“真的没有?”
洛云坚坚定地摇了摇头:“没有!”
“你跟你二哥相处了这么久,你觉得什么样的女子适合你二哥?”洛夫人旁敲侧击。
洛云坚顿时脑海里闪过那个个子小小的,瘦瘦的,一双大眼却是时不时闪过一丝狡黠的女娃。她只有十来岁,可做的事,哪一件事是该十来岁女娃能做出来的?
“娘!您不是想要给二哥相亲吧?”洛云坚一惊,以二哥的性子吗,那是绝对不可能对其他事情上心的。
可他对那个女娃上心了。
“你二哥也不小了,是该说亲了。你看看,跟你二哥一样大的,哪一个不是孩子都几个了?就你二哥还连个同房丫鬟都没有。”洛夫人一脸的焦虑。
“娘,二哥的事情,您就不要管了。他一个大男人,难道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洛云坚不想母亲最后一场空。
那个女娃,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但二哥看人家的眼神不一样。哪怕别人看起来他依旧是冷冰冰的,可他这个做弟弟的,能不知道二哥的变化?
“坚儿,你跟娘说说,你是不是知道点什么?”洛夫人心里一惊,难道说坚儿也知道硕儿的怪癖?
“娘,您想多了,我能知道点什么?二哥就是个闷葫芦,心里怎么样的,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让他去了解洛云硕的事,这不是给自己找不快吗?那个闷葫芦,连沟通都费劲儿,谁愿意去跟他过多的沟通?
本书来自
………………………………
第195章 洛夫人的催婚
手机阅读
洛夫人不放心,也不死心,打算再找洛云硕谈谈。只是等她到了洛云硕的院子时,下人告诉她,洛云硕远行了。
“知道二少爷去哪里了吗?”洛夫人不死心地问。
下人道:“回夫人,二少爷没说。”
洛夫人各种无力。对于其他三个孩子,她还能知道点他们的行踪,只有这个儿子,他要来要去,什么时候回来,何时出去,去哪里,她完全弄不懂。
其实,这一次,洛云硕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他只是好像猜到了母亲的所作所为,不想去迎合罢了。
他跟一个被逼婚已经逼到无路可走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他只是纯粹的不想在家里,整天被自己的母亲惦记着。
对于婚姻,他有自己的想法。至少现在,他还没有要成家的打算。
洛云硕离家远行的消息,没一会儿就传到了洛将军的耳朵里。
洛将军难得有一年是在家里过年的,去年也不知道是因为天灾的原因,北方往年的动乱去年没有爆发。洛将军在家安安心心过了个好年。
只是,这才二月,按照原定的计划,收麦子的时间,应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对啊!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让人把洛云坚给叫了过来:“知道你二哥出去干什么不?”
几个孩子,能让他给张好脸的,除了女儿就只有洛云硕了。其他两个儿子,好像是捡回来似的,说话办事,那是一点情面都不会给的。
洛云坚很像翻白眼,但他不敢,低眉顺眼地道:“不知道,二哥没说。”
“那他好好的,没事往外跑啥?”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对洛云坚说。抬起头,看了一眼洛云坚又道:“之前还没问你们从南方回来,又去干嘛了!”
其实,不用问,也知道他们是去干嘛了。
洛云坚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支支吾吾地把他们从南方回来后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二哥带着我去了织云镇。”
“去姜家了?”洛将军一点都不意外。
而洛云坚去很是惊讶,父亲是怎么知道姜家的?但依然是点了点头。
“姜家又有什么事吗?”
“砖窑开业!二哥带着我去道贺!”在父亲面前,他不敢撒谎,而且他觉得,这些事,父亲迟早会知道的,没必要撒谎。
“砖窑?胡闹!”洛将军吹胡子瞪眼的:“除了你们兄弟俩,还有谁?”
“连城大哥,还有县令的师爷!”他选了些比较重要的说。
“你的意思是,姜家开砖窑的事不仅你二哥没阻止,就连连城跟周家那小子也都知道,且都去道贺了?”洛将军眼睛瞪得老大,明显不相信。这砖窑是官窑,难道说,他们都不知道吗?
“是的!”
“胡闹,胡闹!姜家小丫头不知道砖窑是官窑,你们几个也不知道吗?”洛将军怒!
“爹,姜家的砖窑跟官窑不一样,他们家烧的砖是红色的,不是青砖!”也就是说,红砖不属于朝廷。
“红砖?你见到了?”
“是的!很漂亮!”
洛将军低头想了想,哈哈哈一笑:“哈哈!这姜家这女娃真是个人精,这事,也就只有她干得出来了。”
“爹认识她?”洛云坚惊讶!爹左一个小丫头,有一口女娃,难道说,爹也见过姜瑜儿?
“你二哥送人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