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间小农女-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瑜儿见状,眉头皱得更紧了。
“起来,我没怎么她们,她们也没做错事!我只是看小孩子饿得可怜,想给她点银子给孩子买点吃的,就当是报答你们的救命之人。”姜瑜儿手里还捏着银票,这一点不假。
男子有些为难,他们救愿意把姜瑜儿他们带回来,已经收过他们的银子了,现在再给是什么一回事,男子一时间也拿不定注意。
他不识字,不知道姜瑜儿递过来的银票上的面额是多少。但他直觉告诉他,能用到银票的,应该不是什么小金额的。
“姑娘,你们来这里,你哥哥已经给过银子了,这个银票,我们不能收!”男子很老实。
救姜瑜儿的时候,是大哥跟媳妇一块去的。
媳妇本来是不想带这个姑娘回来的,但大哥觉得应该带回来,也就带回来了。
银子,也跟大哥平分了,现在要是姜瑜儿再给银子,已经说不过去。
“我哥给了你们多少银子?”姜瑜儿开口问。
男子支吾了半天才道:“二两!”对于他们来说,二两银子已经很多了。他们在山里,除了吃的喝的,这一年下来,也见不到半两银子。
这二两银子,已经足够他们吃喝上一年了。
“收下吧!这里是五十两。你们还可以请人把你们家的房子翻修一下。如果勤快一点,还可以买些地什么的,这样你们以后的日子就不会这么苦了。”姜瑜儿开口道。
虽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于渔,但没有鱼先填饱肚子,授人予渔也只能让人饿死。
记得前世看过一个段子。
一个老和尚问一个香客:施主,给你一筐鱼跟一杆鱼竿,你会选哪一样?
香客道:大师,我选鱼。
老和尚又道:施主,你有了鱼竿,可以掉很多的鱼,你为何不勤劳一些,而是想着不劳而获?
香客却是笑了笑道:大师,你授我一筐鱼,我可以拿去买了,买更多的鱼竿,租给别人,这样,我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老和尚愣了半响,才笑道:施主,是老衲愚钝了。
刚开始的时候,姜瑜儿也只是笑笑,觉得这些段子,也就是说个笑话。现在想来,这其中蕴含的真理,可不正是这样?
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可能别人一开始会觉得你这是愚蠢之极,但最后丰收的人,是自己。
姜瑜儿见自己说出是五十两时,男子也吓得腿脚都在发抖,也知道,他们这些人,恐怕是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吧!都说人穷志短,其实,是穷人胆小,他们都害怕自己上当受骗。
或者说,不管在那个时代,有钱有权的人,脚脖子都要硬气一点。
姜瑜儿见把这家人给下坏了,也就不再提给他们银子的事情了。等要老三回来再说吧!
自己现在也是昏昏沉沉的,实在不想再多说点什么。
只是,姜瑜儿不知道,就因为自己的一个善举,差点把自己害死,也差点害死了这家老实的人家。
浑浑噩噩的姜瑜儿感觉到有人在自己身上摸索着什么,她梦见,妈妈让自己写作业,自己却跟其他顽皮的孩子一样,躲再穿上玩游戏。
最后被妈妈抓包了,她急忙把游戏机藏在了身后。妈妈发现了,就来自己身上找游戏机。
“妈!真没有。真的没有!”姜瑜儿不自觉间,竟然已经喊了出来。
在自己身上摸索的手,明显顿了一下。
所及,一个冰冷的东西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把银子都交出来!”一个男子的声音从头顶上响起。
姜瑜儿也被吵醒,睁开惺忪的睡眼,看着眼前一脸恶气,肤色黝黑的男子。
“快点,把银子都交出来,否则杀了你!”男子很明显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手有些颤抖,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
姜瑜儿见状,哪里会不知道,这人是见财起意了。
而且,眼前的男子,她怎么看起来,有些眼熟。只是,一时间,竟然想不起在那里见过。
“大哥!你干什么?快,把你手中的刀子放下!”这时,门外冲进来一个男子,看着姜瑜儿床边站着的男子,手里的刀子还架在了姜瑜儿的脖子上,吓得失声叫了出来。
“闭嘴!”男子恶狠狠地瞪了弟弟一眼。姜瑜儿这才想起来,面前的男子,跟这家的主人长得很像。只是,一个看起来老实诚恳,一个看起来,有些偷奸耍滑!
“大哥,你不能这样!”男子试图说服自己的哥哥。
“闭嘴,给老子滚出去,否则连你一起杀了!”男子把刀对准了自己弟弟,恶声道。
“呵呵!”姜瑜儿笑了,因为她眼睛瞄到了门口出,一个人的身影,在那边一闪而过。
“笑什么?”男子听到了姜瑜儿的笑声,转过身来,狠狠地吼了一声。
“大哥!你别执迷不悟了。”男子还在门边试图引起自己大哥的注意。
而姜瑜儿,正需要的是不是男子引起他哥哥的注意,而是歹徒的注意力在自己这边。这样,方便门外的姚老三行动。
“看来是已经穷疯了,妄想到别人的头上去了。”姜瑜儿冷笑道,眼角却时不时瞄向外面。
“姑娘,你就别再激怒他了!我哥他疯了。”男子在一旁,想要上前试图拦下男子,可他又害怕男子手中的菜刀。小心翼翼地在一旁哀嚎着。
本书来自
………………………………
第210章 歹人被捆
手机阅读
“呵呵!像他这样的人,真不配活在这个世上。六亲不认不止,还妄想别人的东西。”姜瑜儿开口道。
“闭嘴!”男子恼怒,举起手中的菜刀就要往姜瑜儿身上招呼去。
电光火石间,姚老三一下子串了进来,一把抓住男子的手,二话没说,直接把人制服。
姜瑜儿松了一口气,她真害怕姚老三赶不及。
而这个家的主人,却已经吓爬到地上去了。他以为,姜瑜儿死定了。就在大哥举起菜刀的哪一刻,他竟然觉得,姜瑜儿注定要死在大哥的菜刀下。
也在想,有人在自己家死了,将来该怎么办?脸色苍白的他,等回过神来,已经大局已定。
姜瑜儿撑起身子,看着姚老三道:“绑了吧!”淡淡的三个字,却让爬在地上的男子听出来有些阴森森的味道。
“是!大小姐!”姚老三也不再假装兄妹,而是明目张胆地叫着姜瑜儿大小姐。
这时,农夫才知道,这两人根本不是什么落难的兄妹,而是一对主仆。
绑了歹人,姜瑜儿肚子也饿了:“老三,弄到吃的了吗?”
“打了几只兔子!”
“那好,我身体现在不适合吃太油腻的,让嫂子帮忙顿了吧!其他的,就给他们!”不是姜瑜儿有多心善,而是她见不得小孩子饥饿的样子。
这会让她想起当时的姜子铭的。
“是!”姚老三找来绳子,三两下把歹人绑了。
农夫在一旁想要求情,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一边是自己的哥哥,另一边的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他的家人,他还是他不想他们出事。
“你个狗杂碎,放开老子,老子要杀了你!”被绑的歹人依旧不死心,以为自己的弟弟在一旁,自己就有了依靠。
“老二,快给老子把这杂碎给拿下。哥拿到了银子,分你一半如何?”歹人还在诱惑着自己的弟弟。
“哥!你就别闹了。我不要银子,家里没粮,咱们种田就是了。干嘛要想着人家的?”农夫看自己的哥哥,有些失望。
说真的,在这个家里,爹娘偏心老大家。他们家两口子还养了五六个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地种田,还得给大哥家送去。
妻子是个勤快之人,几个孩子也听话,家里的日子应该是能过起来的,只是,有大哥这么一家好吃懒做的,再好的人也会被拖夸了。
“老二,你说什么浑话?这女娃身上的银子,够咱们花一辈子了。”歹人虽然被绑,但嘴巴没被堵着。
“太吵了。”姜瑜儿又开口道。
“我知道了,大小姐!”姚老三开口道。不一会儿,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破布,塞到了歹人的嘴里。
这些,姜瑜儿的世界,现在终于清静了。
农夫本想要说点什么,可看到姜瑜儿又躺了下去。虽然她只是个孩子,但男女有别。这屋里,不适合男子呆在里面。
姚老三出门的时候,随便把歹人一起给提走了。
看到姚老三轻轻松松就把自己的大哥给提着走了出来,农夫有些担忧。但还是跟着出去了。
差不多傍晚时分,妇人进来了。手里端了一碗汤:“姑娘,这是你哥去山上打回来的兔子,你喝了吧!对身子好!”
“谢谢!”姜瑜儿虚弱地道谢道。
“对了,还不知道怎么称呼呢!”姜瑜儿喝了一口汤后,问妇人。
“妇人夫家姓闵!”妇人一边喂姜瑜儿汤,一边回答着姜瑜儿的话。
他们很久没吃过肉了,今天姚老三去山上打回来的兔子,给了他们家两只。看到孩子们看到因为兔子汤的味道而流口水的样子,妇人心里一阵难受。
但也庆幸,庆幸自己答应收留这地兄妹,这样一来,她的孩子们也能喝上一口肉汤。
“那以后我就叫你闵嫂吧!”姜瑜儿一边喝着汤,一边问:“闵嫂,你们家一共有多少人啊?”
“唉!八个呢!”闵嫂回答道。
“呵呵!真是个大家庭!”姜瑜儿笑着回答道。这个时代的人,都追求多子多孙,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以他们的现在的能力,生那么多的孩子,那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是啊!咱们村里的人家,孩子都多。我们家才六个,隔壁庄家还又八个孩子呢!不过,他们家有两对双胞胎。”得,以前自己的世界,生了双胞胎的人家,一般最多有三个孩子。
如果第一胎生了双胞胎,一般就不会要第二胎了,
有一个地方的人,姜瑜儿甚至于还听他们在说,如果第一胎生了个儿子,第二胎最害怕再生一对双胞胎儿子,养不起。
可这个时代,追求的是儿子越多越好。多子多孙,多子多福。
听到这么多孩子,姜瑜儿瞬间脑海里印着的,全是孩子围在身旁,不停地叫嚣着,肚子饿,没衣服穿的场景。
“娘,娘,娘!”一个小孩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这个孩子,听起来,声音比之前来过的孩子要大一些。
不一会儿,她掀开了门帘走了进来:“娘,爹他们怎么把大伯捆起来啊?”小孩子有些不明所以,但他们已经能区分好坏。
在他们心里,大伯一直以一个坏人的身份出现。只要他来自己家,不是拿吃的,就是骂爹娘。恨大伯的同时,心里同样也恐惧。
今天看到大伯被捆起来,他们心里兴奋的同时,也在害怕。
大伯母是个悍妇,爷爷奶奶又偏大伯家。要是他们知道大伯被爹跟那个哥哥绑起来了,爷爷奶奶指不定会把爹娘打死。
“花儿,你大伯不舒服,你爹跟外面的哥哥怕他到处跑,就把他绑了起来。等你大伯好了,你爹自然会把他松开的。”闵嫂开口道。
其实,大伯进屋偷东西的事情,丈夫已经跟自己说了。他只是没跟自己说,姜瑜儿跟姚老三根本不是什么兄妹,而是主仆。
而且,大伯带过来的菜刀,她也见到了。心里的害怕,说不怕是骗人的。
都说刀剑无眼,那么快的菜刀,要是砍在人身上,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本书来自
………………………………
第211章 奇怪的村落
手机阅读
“娘,那咱们能吃肉吗?”小丫头面黄肌瘦的,但一双小眼却很干净。她看到闵嫂端着的碗,已经咽了不知道多少下口水了。
看到她的样子,让姜瑜儿又一次想起了自己刚来时的弟弟,还有哪个喜欢吃鱼的小丫头。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你跟我说,我让外面的大哥哥给你肉吃!”姜瑜儿靠在一头的墙壁上,笑着问眼前的小丫头。
小姑娘有些怯怯,偷偷地看了姜瑜儿一眼,又看了看自己的娘。
“花儿!”小姑娘小声回答着姜瑜儿。
“你今年多大了?”姜瑜儿又问。
“五岁!”小姑娘依旧怯怯地。
一个五岁的小姑娘,如果是前世,五岁的孩子应该也有一米左右了,可这孩子,看起来,哪里有一米的样子,小小的,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一件不合适,又全部补丁破衣服,没有裤子,更没有鞋子。
这样的孩子,她在新闻上见到过,非洲的孩子。
他们有些只穿一条裤衩,光着脚丫子,裸着上半身。
“闵嫂,你们村里的人都不出去做工的吗?”姜瑜儿抬头问一旁的闵嫂。
闵嫂一脸的无辜,也一脸的懵懂。摇了摇头,道:“村里有个规定,宁可穷死,也不愿意给大户人家做下人。”
姜瑜儿有些黑线,这不是什么下人的问题,而这个时间上,他们难道不知道有一种工人叫长工,虽然也是给别人做工,但不是下人。
还有一种人,那就是像村里人以前一样,去镇上找些事情做,挣点收入补贴家用。
“闵嫂,你是听谁说出去做工就是给人做下人的?可以做长工,或者去镇上找些临时工做做,还能赚点银钱补贴家用呢!”姜瑜儿开口道。
“不是说,去外面做工就是给人做下人的吗?”闵嫂也是一脸的疑惑。
“当然不是。给人做下人的,都是签卖身契的。而做长工的则不用。他们随时可以回家,挣的银钱,也随时可以送给家人。还有啊!咱们女人也可以做点什么贴补家用,比如我们村里,以前还有人绣手帕,打络子去镇上换些银钱,补贴家用。还有些小女娃,还会打些络子去镇上卖了,给自己囤嫁妆呢!”姜瑜儿说的都是以前张庄村的情况,现在的张庄村则是妇女孩子会在家照看庄稼,汉子去姜瑜儿家工厂做工。
闵嫂听了姜瑜儿的话,有些惊奇:“姑娘,你说的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姜瑜儿笑着点了点头。
“可是!村里不允许!”闵嫂很明显有些犹豫,她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从小打到,没去过镇上,也没出过别的村子。一直这么默默无闻地种着田,养着孩子。
对于外面的时间,全都是听别人说起的。
现在姜瑜儿说的话,让她又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认知。
只是,可惜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女子,能想象的空间也有限。她无法想象得出姜瑜儿所说的这些问题。
“呵呵!这可能就是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吧!”有些东西,不是姜瑜儿所能控制的,就比如这个村,应该是受到过什么迫害,所以才会禁止村民出门打工,禁止村民给人做工吧!
这些八卦,姜瑜儿不想知道,也没办法了解。
自己一个病人,现在首要的事情是养好病。只希望姚老三能尽快联系上李封他们,他们能尽快走出这个村子,走出这座大山。
一个星期的时间,姜瑜儿终于能下地走走了。
姚老三也当了一个星期的猎户。有时猎到了兔子,有时候猎到了野鸡。
闵家一家子也沾了姜瑜儿的光,吃了不少肉。几个孩子的气色也渐渐好了起来。
姜瑜儿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一刻的安宁,外面却已经天翻地覆了。
洛云硕知道姜瑜儿遇害,姚老三带着她逃走后却一直联系不上就开始着急了。他不知道他们是否安好。张庄村的人也把这件事给瞒了下来,因为他们都知道,姜子苏就快参加童试了。
这个时候,最不能分心去想别的事情。
姜二柱放下手中的事情,跟着村民们,把后山找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姜瑜儿的尸体,也没有那群黑衣人的行踪。
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哪些人再也没来村里找过麻烦。
他们不知道姜瑜儿把人带到了哪里,姜家打长工姚老三也跟着一起失踪了。
有人传言,是姚老三让人来绑走的姜瑜儿,现在东窗事发,他也跟着一起消失了。而又有人说,姚老三跟姚老二是亲兄弟,弟弟不见了,作为哥哥的姚老二也着急得不行。
其实,姚老二焦急的,不仅仅是他的弟弟。他相信弟弟有自保能力,就是姜瑜儿,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那天那么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还是没找到吗?”这句话,洛云硕不知道问了多少遍了。这段时间以来,他就住在织云镇上,天天关注着天空,希望能收到什么讯号。
每每有下属回来,他都会不厌其烦地问出来这几个字。
好像那个沉默寡言的他,已经变成了话唠似的。
每次看到下属们摇头叹息的样子,他的脸色就会沉下来一分。
而这段时间的姚老三,对着天空不知道发过多少次讯号了,只是一直没得到回应。
看了看怀里最后一个升天炮,他自己都有些犹豫了。是发还是不发,他们能否找到他们?
唯一值得他庆幸的是,姜瑜儿现在已经有所好转,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出去,回到那个她们生活的地方。
又一次提着两只山鸡回到小院子里,姚老三看到姜瑜儿一点焦虑的神色都没有,反而是笑脸盈盈地对着那些个没有穿裤衩的小孩说着小故事。温柔恬静!
“从第二天开始,小和尚每天很早就下山去化缘了,依然碰到了很多人的恶语相向,可是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的对待每一个人……”
姜瑜儿说的是被窝里老和尚与小和尚对话的故事。
本书来自
………………………………
第212章 歹念
手机阅读
这个故事姚老三没听过,但他看几个小孩认真的样子,就能想起来过年时,姜瑜儿给他们讲西游的时的场景。
“姐姐!那后来呢!”花儿跟姜瑜儿已经混熟了。现在正扒在姜瑜儿的腿边,认真地听姜瑜儿说着故事。
“后来啊!菩提寺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寺,有了许多僧人,香客更是络绎不绝,而当年的小和尚也成了住持。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棉被”里,别人就是我们的棉被,当我们用心去暧棉被的时候,棉被也会给我们温暖。”姜瑜儿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揉揉的头发,枯黄得有些让人心酸。
姜瑜儿抬头看着站得老远的姚老三,微微一笑道:“回来了?”
“嗯!”姚老三心情有些低落,联系不上二哥他们,他们好像也联系不上这里。
“怎么样了?”姜瑜儿问的是,讯号发出去,是否收到了回应。
姚老三摇了摇头,:“没有消息。”
“哎!”姜瑜儿也叹了一口气:“联系不上,那就等我好了,咱们再走吧!”
其实,她现在还很虚。听闵嫂说,这个村里的女人们都没出去过。一般外出采买的,都是村里的汉子。姜瑜儿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进入了一个陶渊明所说的世外桃源,但有一点,那就是这个地方的女人,很朴实。而且,这个地方,也很穷。
虽然她没接触过这个村里的其他人,但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女人,都没有想要出去的打算。
她问过闵嫂,这里的媳妇都是哪里娶,或者说,村里的姑娘往哪里嫁。
闵嫂的回答,却让她哭笑不得。本村娶,嫁本村!
多么原始的一个小村落,真不知道一开始在这里居住的人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洛云硕那边姜瑜儿的消息一点都没有。罗氏因为自己没能保护好姜瑜儿,已经哭得眼睛都有些模糊了。
而学堂这边,姜子苏这边已经瞒不下去了。
“大少爷,小姐的事,您别担心,相信大小姐吉人自有天相,会逢凶化吉的。”阮婶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说这些苍白无力的话来安慰姜子苏。
姜子苏神色不好,但他依旧是每天上山找妹妹,晚上回家加班刻苦读书。村民都觉得他有些冷漠了,只有跟他生活在一起的阮婶知道,他有多难过。
他之所以会这么刻苦地读书,那是因为他答应了姜瑜儿,会给她考个举人回来。让她将来有所依靠。
“阮婶,你跟我说说看,妞妞出事的那天晚上的具体情况!”这件事,姜子苏已经问了很多遍了。
“大少爷,是这样的,那天晚上,大小姐拿了凳子坐在外面乘凉,天色不早了,大小姐让我带着小雨先睡……”阮婶依照着自己的记忆,把当天晚上的事情一一说了一遍。
而村里的人,因为那天晚上的狗吠声,算是救了他们一命。
这段时间,村里突然见多了很多狗。有些人家,甚至于还养了两三条狗。
都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村里人认为,少了什么,也不能少了狗。
最近,也有不少人轮流请假,带着自己家养的狗,上山去找姜瑜儿的踪迹。
可惜,都一无所获。
这天,已经全好的姜瑜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