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间小农女-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云硕看到她那亮晶晶的双眼,顿时有些失神。但也就是那么一会儿的事情。

    伸手打算去摸摸她的小脑袋,笑着道:“嗯!是听方便的,瑜儿真聪明。”这话,他是很认真的。他见过那么多人,想姜瑜儿这样聪明的人确实不是很多。

    姜瑜儿感受着脑袋上的那只大手,很想给他拍开。内心深处,最恼火的却是他的那句夸奖,自己跟他说这多,为的就是他夸自己一句吗?

    姜瑜儿不自在地把自己的小脑袋从他的大手下移开,轻咳了一声掩饰自己的不自在,笑着道:“少将军,怎么这边走吧!去看看那边!”

    洛云硕不说话,跟着姜瑜儿朝前走去。

    姜瑜儿一边走,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时不时还不忘问问洛云硕的意见,不得不说,身为古代人的洛云硕,可比姜瑜儿精通多了。经过他的指点,姜瑜儿心里顿时有了个大概。虽然她们家的院子可能不适合他说的那些摆设,但也不会埋汰了这样的摆设就是了。

    逛了一圈后,姜瑜儿又带着洛云硕去了砖窑厂这边,看了看最新的报告。

    姜瑜儿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这半年来,少说也赚了五万两银子,而且,她还看了一下订单情况,这些订单,要做到入冬去了。

    “少将军,咱们今年就给工人们多发点福利吧!”她不是个抠门的老板,原本办这些,不过就是想让家里日子过得舒坦一些。而且,这个时代的百姓们也不容易,能在姜瑜儿家这种地方的工人真的不多。

    砖窑厂里都是体力劳动,消耗很大。所以,她打算给这些人年终时,按照表现来定,发放年终奖。

    洛云硕还在翻开那些账本,字体是李封的,他是认识的。他自己也有自己的产业,只是都是有人帮忙打理的。砖窑厂这边,纯属于意外收入。

    不过,即便是意外收入,他也看得很是认真。他没想到的是,这半年来,即使没怎么好好经营,也有至少五万两的收入。这还是一个小砖窑,要是像朝廷那样,弄那么大的砖窑,收那么高的费用,这得赚多少?

    洛云硕不敢想,也不想姜瑜儿弄那么多。都说树大招风,他只希望姜瑜儿能平平安安的。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姜瑜儿从上次被罗天拍了那一掌之后,整个人心境就变了。以前那个只想着一家人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姜瑜儿,现在心里想着的是,自己有一定的势力,能保护自己的家人,至少不能想颗稻草一样,别人随便就能要了你的命。

    只是,势力什么的,都要有银子才能办到。没银子一切免谈。

    姜瑜儿笑着问洛云硕:“少将军,对于现在的收入,可否满意?”

    洛云硕不明所以,抬起头看了看姜瑜儿,看到她眼里一闪而过算计的精光,不知道她又开始在打什么鬼主意了:“还好!”说道正事上,洛云硕又恢复了他原本那沉默寡言的举动。

    “我看了一下目前的订单情况,咱们不如再建一个砖窑,扩大生产力度!也能再招些工人进来,给国家减负。”她说的好像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月国的国民收入做贡献似的。

    “嗯?怎么扯到了国家?”洛云硕不明白,她就建个砖窑,还能帮上国家什么。

    姜瑜儿神秘一笑道:“少将军有所不知,你看那么多人依靠着家里那几分田地养活自己。如果我们这里在扩大招人力度,是不是还能吸纳一些这样的百姓。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国民收入,还能为国家剩下一部分银钱。就拿这些靠种田养活自己的百姓来说,如果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你觉得,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上山当土匪吗?”

    洛云硕心生警惕:“你想怎么做?”

    姜瑜儿神秘一笑道:“少将军在余建县城应该有人脉吧?我想把砖窑开到余建县去!”这是个计划的第一步。

    洛云硕沉吟了一会儿,实在想不出来她为何要这样做。

    “你看,咱们在张庄村建砖窑,这十里八村的都会来这里买砖。现在这红砖也打出名去了。有些余建县的人也会来这边买砖,你看看,如果从我们这里运到遇见去,那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不如就地建一个砖窑厂,这样一来,省时省力,少将军你觉得呢?”姜瑜儿心里的小九九打得啪啪着想。

    “你想入商籍?”洛云硕在听到了姜瑜儿的话后,顿时冷声道。

    姜瑜儿也被一盆冷水给泼得顿时心里一惊,自己真的是被那个叫罗天的给弄疯了。才会不计后果地去做这些事。

    自己要是入了商籍,那以后哥哥弟弟,还有闵正易兄弟几个可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姜瑜儿有些后怕,她很庆幸,庆幸自己找洛云硕商量了。

    “多谢少将军提点!”这句道谢,姜瑜儿说得很是诚恳。她向他致谢,因为他点醒了她。没让她走上那步不可挽回的路。

    洛云硕看到她一脸惶恐的模样,有些心疼,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安慰道:“瑜儿,你是个聪明的姑娘,有些东西,只是一时间没考虑到。”

    姜瑜儿没说话,心里那份悸动现在还没平息下来。她这个时候才有些后怕。她自己入不入商籍倒是没多大问题,可哥哥弟弟不一样,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明天。

    如果自己真那样做了,自己送哥哥弟弟去读书的初衷也就改变了。

    这一天,姜瑜儿心情都没平息过,她得重新规划人生,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可有些东西,种子一旦发了芽,那很快就能长成大树。

    既然此路不通,姜瑜儿就想到了另外一条路。

    有些东西,不一定要明面上的来弄。

    “狗蛋儿,你帮姐姐去找一些三顺哥哥,让他过来,姐姐找他有事。”姜瑜儿把狗蛋儿叫到了身边,轻声道。

    本书来自


………………………………

第241章 条条大路通罗马

    手机阅读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姜瑜儿不相信,一条路不通,其他路也行不通。

    “大小姐!”没一会儿,张三顺跟着狗蛋儿来到了姜瑜儿这边。

    “咱们书房说吧!”说完,转身先行一步了。

    这天,没人知道姜瑜儿跟张三顺说了什么,也没人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就连洛云硕,也从这天后,就没能联系上张三顺。

    张三顺的离开,李封几人也很奇怪,但他们都知道,张三顺离开的前一天被姜瑜儿叫走了。都认为是姜瑜儿让他出去做什么了。只是,半月后,李封依然没能联系上张三顺,或者说,他发出去的信号,张三顺看见了,只是他没有回应而已。

    张三顺的离开,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李封的事情却多了。那些本该张三顺管理的事物,全落到了李封的头上,他既要管账,又要管理着员工们。

    好在姜瑜儿以前说过的方式,都有条不絮地之心着。现在李封要管的,也就是那么几人。把任务分配下去后,那些人带领着他们的人,做着事。张三顺的离开,一点风波都没有引起来。

    “姐姐!这里面真的有鱼吗?”狗蛋儿扬起天真的小脸,问着一旁的姜瑜儿。

    姜瑜儿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咱们家的鱼塘里可是有很多鱼儿呢!等到了冬天过年的时候,咱们就可以把这些鱼儿捞到镇上去卖!到时候卖了银子,咱们就可以买很多很多好吃的。”

    “真的?”小家伙眼前一亮,笑得见牙不见眼。

    “当然是真的!”姜瑜儿点了点他的小鼻子,笑着道。

    鱼塘里的荷叶已经长出来了,现在居然还开了花。要不是季节不对,姜瑜儿都要认为可以采莲蓬了。只是可惜,今年藕种下去的时候有些晚,就连藕带都没得吃的。她想,明年应该可以吃了吧!

    从上次姜瑜儿提议去余建县建砖窑后,洛云硕拿了些梦天麻走后就没再回来。这段时间,姜瑜儿一方面要忙着新房那边的事情,以方便又要忙活着后山天麻的事情。一时间,竟然忙得有些不可开交起来。

    “姜姑娘,这房子该上梁了。你看看,找个人看看,哪一天比较合适?”吴师傅陪着姜瑜儿在新屋这边四处看看,逛逛,看看还有哪里没有弄好或者需要整改的。

    姜瑜儿看了看,这马上就要十一月了,再不赶紧弄好,今年冬天就得在那边住了:“好的,辛苦了吴师傅。”

    “姜姑娘客气了。您佛照我们那么多,我们兄弟几个,这来给姜姑娘做活还要收取手工费,是我们兄弟几个不好意思了。”那个叫吴师傅的人是个客气人,平日里姜瑜儿这边有活,也都叫他们几个。或者说,他们手里的活,都是姜瑜儿这边帮忙介绍的。

    虽然辛苦了点,可能工价比原来的低了一点,但长期有,有时候还忙活不过来。这可比以前他们接私活的,好很多了。

    手艺人,最怕的是没事做,现在有了事情的忙活,他们家里日子也过起来了。

    吴师傅作为几个兄弟的承头人,收入自然比兄弟几个的高一点。儿子也在今年八月的时候定了一门好亲事,姑娘家里是做些小生意的,日子不算很富裕,但比起村里人来说,那是真正的好。

    这样的事情,吴师傅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能娶上这么一门儿媳妇,吴师傅是打心底里的感谢姜瑜儿。故而给姜瑜儿家干活的时候,也很卖力认真。

    这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个两进两出的宅子,也就到了上梁的时间了。

    “吴师傅,这些都是你们自己争取得来的。作为手艺人的你们,做事认真负责。如果不是你们的认真负责,那些大户人家也不可能用上你们。所以,你不用感谢我,应该感谢你们自己。”姜瑜儿笑了笑道:“对了,上梁的事情,我之前已经找四叔公看过了,二十八就是个好日子,咱们二十八上梁。吴师傅到时候一定要带上兄弟们过来帮忙才是呢!”

    “是是是!到时候一定来。”吴师傅手里的活很多,姜瑜儿家这边的,都是他推了好几家的,才腾出来的时间。现在姜瑜儿家这边也搞一个段落了,他们兄弟几个明天就得去镇上接的那户人家做活。

    这一年到头的,虽然有些累了,但日子过得充实,舒坦。

    今天是十月二十,距离上梁的日子还有八天。新房上梁,这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姜瑜儿这段时间,一直忙活着,准备着二十八这天要用到的东西。

    二婶罗氏因为现在家里有了个吴婆子,也就没那么多事。现在知道姜瑜儿家新房要上梁的事情后,也跑过来要帮姜瑜儿的忙,姜瑜儿推脱了几次推不掉,也就由她去了。

    她们家也在盖新房,里自己的新房不是很远。用二叔的话来说,一家人,就要住在一起才亲近。

    姜瑜儿听了,也笑了。这就是家里人。他们不图你的东西,而是想着怎么样才能帮衬着你。姜二柱之所以把房子建在那边,姜瑜儿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因为自己家没有爹娘在,哥哥也在镇学上学,二叔二婶怕自己一个小女娃没人照顾,离得近一点,二婶还能时常照顾着点自己。

    这一年,村里人因为日子都过起来了,房子有些破旧的,都赶在了今年盖房子,希望能赶在入冬之际完成。只是,事与愿违的事情多了去,就比如村里大多数人家,房子也就刚建到了一半。

    以前的时候,因为建房子的人少,工匠多,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房子建起来了。今年却是工匠们都分不过来,只能拉低了施工进度。

    今天,姜瑜儿又一次去了镇上。今天给她赶车的是一个叫阿青的长工,这个长工他们家是南方的,上次闹旱事件,他们逃到了织云镇。后来姜瑜儿救助了他们,也给他们安排了地方住,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本书来自


………………………………

第242章 新房上梁1

    手机阅读

    后来,姜瑜儿见他人比较机灵,就把他叫到了身边来做事。

    现在张三顺被自己安排出去后,阿青就代替了张三顺的工作,给姜瑜儿赶车什么的,也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二夫人,大小姐,镇上到了。”姜瑜儿跟罗氏今天来镇上。家里因为有了马车,所以姜瑜儿出行也就方便了不少。

    掀开门帘,跳了下来。一点大家小姐的形象都没有。

    “二婶,我扶你!”刚落地的姜瑜儿,转身,伸手去就要搀扶罗氏。

    罗氏笑着躲开了她的手,道:“无事。你这鬼丫头。”

    姜瑜儿也不在意,在一旁等着罗氏下来。日子过得好了,罗氏整个人也胖了不少。再加上这一身罗裙,看起来,还真有几分大户人家夫人的架势。

    阿青找了个栓马的地方,把马车停了过去,给马喂了些蓄草也就跟着姜瑜儿两人朝学堂走去。家里新房要上梁是大事,姜瑜儿想让哥哥回去主持大局。

    姜子苏童试的时候,中了童生。这事姜瑜儿当时问他要不要庆祝一下,他却摇了摇头说:“童生这种小事也要庆祝,将来要庆祝的,指不定有多少呢!”

    听了他的话,整个村子,除了家里人,恐怕也就只有几个长老级的人物跟里正村长两人知道这件事了。

    大家都夸姜家的孩子为人低调,中了童生这种事情,要是落在别家,早就传开去了。也只有姜家,才会这样悄无声息的,什么都没做,也不说。

    “孟老,这是我二婶,姜子北的娘。”姜瑜儿跟孟老介绍说二婶罗氏。又对罗氏介绍着孟老:“二婶,这就是孟老,那个在书院里很照顾我哥跟栓子他们的那个老夫子。”

    “孟老好!”二婶有些手足无措,但还是行了个礼。

    孟老是皇帝的老师,只是不想涉及朝堂那些尔虞我诈,一个人悄悄跑到了这织云镇来这么个小小的学堂做夫子。一般的人,他看不上。罗氏要不是跟着姜瑜儿来的,他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淡淡地抬了抬手,问着姜瑜儿:“丫头,你这次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姜瑜儿想都没想,笑着回答道:“这不,家里人口多了,盖了一间新房子,要上梁了。想让哥哥回去主持大局。”姜瑜儿说的很是轻巧,好像这几个月的辛苦,都没有似的。随即又笑着道:“不知道孟老可否有时间?还想请孟老去家里坐坐呢!”

    孟老哈哈一笑,道:“我个老头子,你上梁就不去了。等你们家搬新家,老头子我一定去讨杯酒水!”

    其实孟老是这段时间有些事情要处理,作为皇帝老师的他,别看好像是没什么事情做,可那么多的学生,有些事情,还是会来问他老人家的。

    “那就先谢过孟老了。”姜瑜儿站起来,行了个礼,随即又道:“对了,孟老,来的时候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您老,就从家里带了山茶以及家里家里种的梦天麻,给您老尝尝鲜。”话毕,从带来的篮子里,把梦天麻跟茶叶递了过去。

    老头子一看,顿时眉开眼笑。他就喜欢姜瑜儿家的茶叶,之前姜瑜儿家送他的,他给了皇帝一些,自己留了一点,可那也不是很多一点啊!

    以前他以为是姜瑜儿在那里遇到的贵人,给她家的茶叶,家里没人喝她也就送来给他老人家了。所以,那一点茶叶,他也都舍不得喝,只是有时候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才泡上一些。

    也不好意思问人家是哪里来的茶叶,如果自己这样问,这不明摆着,让人家姜家再给他送些茶叶来吗?

    他知道,姜家是那个最近炒得很火热的张庄村人,但也就觉得姜家也就仅仅只是户人家。去年收到了姜家的梦天麻,他还以为是姜家山上挖回来的,谁知道,这天麻他们家还能种。

    特别是这茶叶,应该有五斤之多,这都够他老人家喝上一年了。

    而且,这丫头还说是家里弄的山茶,难道说,这茶叶是也是出自于他们家之手。

    “嘿嘿!我老人家就好这口!”孟老也不客气,接过姜瑜儿递过来的东西,嘿嘿一笑道。

    这时,姜瑜儿又说话了:“孟老,我知道我们家的山茶很受朝中几个大臣的喜爱,不知道能不能帮忙保密,我不想这茶叶过早问世!”

    是的,他们家的茶叶,也就送过孟老跟洛云硕。而姜瑜儿也得知了洛云硕的父亲,洛将军是个爱茶之人。以前洛云硕拿去的那些茶叶,都进了洛将军的肚子。

    而这个洛将军也只知道这个茶叶是儿子从外面弄回来的,具体出处,洛云硕没有跟他说。但聪明的洛将军又怎么会猜不出来,只是,他也不想姜家过早暴露在那些人面前罢了。

    故而,姜瑜儿家的茶,即使京城千金难求一杯,但也不知道这茶具体是什么茶,从哪里来。

    孟老是个明白人,也知道姜瑜儿是个小农家女,有些东西,她护不住。更让孟老看重姜瑜儿的是她这不骄不躁的性子。

    如果是别人,这茶,恐怕去年就已经掀起一朝风波了。可姜瑜儿没有,甚至于没有人知道这茶的来处。

    都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看来,姜瑜儿这个小丫头是个明白人,在自己护不住这个好东西的时候,坚决不让人知道这茶是来自他们家。

    孟老答应了姜瑜儿的请求,也更加看重了这一家子。虽然没有爹娘,但兄妹几个都是行事低调的人,不张扬。这也让孟老无意识地关注起了这家子起来。

    姜瑜儿去见了哥哥,告诉他家里上梁的日子。

    “妞妞,咱家上梁之日,我我想带几个同窗回去。”姜子苏跟妹妹商量道。

    姜瑜儿很高兴哥哥能在书院交到朋友,都说没有缩图的人,能陪你走的路才会长远。能在书院交上几个朋友,不管将来哥哥是从仕途,还是走商贾,有那么几个人可以帮衬着自己,这是好事。

    “哥哥能带同窗回去,这是好事。”姜瑜儿笑着道。

    本书来自


………………………………

第243章 新房上梁2

    手机阅读

    姜子苏见姜瑜儿答应了,整个人也放松了不少。他还以为,妹妹会说什么呢!

    从书院出来后,姜瑜儿跟罗氏两人去买了不少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上梁必备的东西。

    罗氏嫁到姜家,虽然没有盖过新房子,但也知道这些流程。上次姜瑜儿家的房子上梁,也就是听四叔公说要什么就买了些什么。那时候家里没什么银子,什么东西都是从简。

    但现在不一样了,姜瑜儿也是一个小富婆,虽然大部分银子给张三顺给带走了。但家里剩下的,也足够花了不是。

    以前很是节俭的罗氏,现在也大方了一把!帮姜瑜儿家置办好东西后,拉着姜瑜儿去了布庄,给家里人一个买了一块布,准备回去做衣服!

    “妞妞!你自己看看,什么喜欢颜色的衣服,选好了,二婶给你做!”罗氏很是大方地说了一句。其实,对于姜瑜儿兄妹几个,她家即使很穷的时候,也没有抠门过。

    姜瑜儿现在不缺衣服穿,不说之前闵家兄妹没来之前阮婶给她做了不少。就说现在,那么多的衣服,她也觉得烦人啊!这不,马上要搬新家的人了,要是那么多的衣服,收拾起来,也是见很麻烦的事情。

    “二婶,不用了。家里衣服那么多,现在再做,过段时间搬新家也觉得麻烦。”姜瑜儿笑着解释道,其实,她想买些布回去给闵正易兄妹姐做冬衣的,只是想到一方面搬家麻烦,二是阮婶一个人忙不过来。

    罗氏也知道姜瑜儿家的情况,姜瑜儿都这么说了,她也就不勉强。想到等她新家搬好了,再给他们兄妹几个做也不迟。

    家里三个孩子,加上姜瑜儿家的兄妹三个,六个孩子的衣服,她做起来也不轻松,但也不是很累。

    姜瑜儿去屠夫哪儿定了一头猪,又去香案的地方,买了些敬奉要用到的香跟纸钱。这些东西,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从没有淘汰过。特别是越有钱的人家,就买得越多。

    逢年过节的,这纸钱穷人家可能也就意思意思一下,有钱人家的,差不多用车来装。

    姜瑜儿家之前的新房上梁的时候,也没有这次准备的东西过。以前姜瑜儿自己来弄,这次罗氏帮忙,采买了不少东西。姜瑜儿没能想到的,她都想到了。

    婶侄二人差不多傍晚时分才回去,进村的时候,姜瑜儿远远看见阮婶带着几个孩子已经站在家门口等自己了。

    跳下马车,姜瑜儿笑着对众人打了个招呼:“阮婶!”

    “大小姐,你回来了!”只是,眼神时不时往屋子的方向瞟。

    姜瑜儿就知道,家里应该是来人了:“谁来家里了?”

    “县令,周大人!”阮婶说得很小声。因为姜瑜儿交代过了,除非是很熟的,其他人来了,家里都不能用家里的山茶招待客人,阮婶也就用了姜瑜儿从街上买回来的茶叶泡了一杯给周志国。

    姜瑜儿一听是周志国来了,心里也是一惊。这县令大人也是,说来就来,招呼也不打一下。“你们几个帮忙着把东西搬进屋去,我先进去了。”

    姜瑜儿招呼了一下,自己一个人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