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间小农女-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云硕看她一脸很有把握的样子,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两人回到张庄村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本书来自
………………………………
第247章 先进员工
手机阅读
因为坐的是马车,而且姜瑜儿穿得比较厚实,也没怎么冻着。
送姜瑜儿到家后,洛云硕没有留下来,而是让车夫把车赶回了织云镇。
看到姜瑜儿回来,阮婶赶紧抱了个汤婆子塞到姜瑜儿的手里道:“大小姐,冻坏了吧!赶紧捂捂手!”
姜瑜儿结果阮婶手中的汤婆子,笑着道:“谢谢阮婶,有吃的吗?饿死我了!”说话间,一只手还不停地揉着自己的小肚子。
阮婶也不计较她这些举动,笑着道:“有有有!给大小姐热着呢!”说话间,人也进了厨房,把给姜瑜儿留的饭菜给端了出来。
吃过晚饭,姜瑜儿检查了一下几个孩子的作业,看他们都学到什么程度了。
“正易跟正全明年就跟着哥哥他们去镇学吧!”姜瑜儿检查完他们的作业后,看着两个孩子道。
闵正全没话说,他一切听从姜瑜儿的安排。只有闵正易,一脸的犹豫之色。
姜瑜儿看出来了,问道:“正易有什么话要说吗?”
闵正易犹豫再三道:“姐,我就在村学好了,下学后,还能帮衬着家里做点事!”
姜瑜儿却是面色一沉,道:“我供你们读书,不是让你一心想着我家里做点什么的。我知道你在想些什么,但是,你要知道,你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读书。拿出格好的成绩,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姜瑜儿知道,他们兄妹几个在家里白吃白喝的,闵正易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想着帮点姜瑜儿他们做点什么。只是,姜瑜儿从收养他们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想过要他们回报她一个什么。他们的父母收留了她跟姚老三,却因为她的一个好心,害了他们的性命,这份情,姜瑜儿永远记在心里。
闵正易被姜瑜儿这一说,也不敢再说些什么。以前的时候,他总觉得这个姐姐也就是一般人家的姐姐。等接触久了,他才知道,姜瑜儿看上去年纪不大,可她做的事情,比大人懂的多,比大人还厉害。
在学堂里,他也听了不少关于姜瑜儿的事情,更加敬重起这个姐姐来。
她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置办起这么大一份家业。有时候,他自己也会想,如果是他,他能做到吗?
姜瑜儿见他不说话,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语气有些重了。但她不后悔,她只是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来到姜家,能享受到姜子苏姜子铭的待遇。
“快去睡吧!明天还要去学堂呢!”姜瑜儿拍了拍他瘦弱的肩膀道:“等放假了,我们就去吴家集,去你们的家里看看。”她想说,她想去看看闵嫂他们的坟地。
从出了那个村子,她就再没去过那个村子了。不是她不想去,而是她不知道路怎么走。心里对闵嫂一家子的愧疚,她从来没忘却过。
“嗯!我知道了大姐!”闵正易乖乖点了点头,跟带着弟弟回屋睡觉去了。
姜瑜儿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不是新房那边的事情,就是快年底了,要忙着结算账单的事情。
“李封,你也看了这么久了,心里有没有个底,这些工人们,那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姜瑜儿把李封给叫了过来,他算是他们姜家的大管事。现在张三顺走了,姜瑜儿就把所有的事情都丢给了李封去处理。
李封想了想,道:“大小姐,这还真有几个。”
姜瑜儿来了兴趣,笑着说:“来说说看,是哪几个?”
“咱们村的张老四,张城,张玉顺,张大福,还有桥头村的李逵,李大柱,周家村的周大山,周二蛋……”李封记忆力比较好,把自己记得的几个人一一说了出来:“可能有些我没注意到,这段时间,我再观察观察。”
“嗯!咱们今年要给这些先进员工发放福利。当然,其他人也有,不过就是少一些罢了。”姜瑜儿笑着道。
这些百姓也不容易,她单单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挣上万两,跟这些人脱不开关系。都说,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吃草。姜瑜儿就是那个喂马之人。
“嗯!大小姐这种做法比较好。省的那些出了力的,跟那些没出力的都拿一样的工钱,这些人迟早心里会不平衡的。”李封点了点头,觉得姜瑜儿这样的做法比较合理。于是又问:“大小姐,要不要把几个领班给叫来,问问他们手里人的情况?”
姜瑜儿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嗯!这事你去处理,最好把这些人按层次分开,这样发放福利的时候,也让他们知道,那些拿了多银钱的人是怎么拿那么多了。以此来激励员工,也是件好事!”
“那属下先回去做事了。”李封跟姜瑜儿打了个招呼。
其实,他心里更想问的是,这都几个月了。张三顺一点消息都没有,姜瑜儿是不是派他出去做事了。只是,有些事情,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不好开口问。
姜瑜儿点了点头,示意李封可以出去了。李封走后,姜瑜儿就把自己埋在了书房里,她要权衡一下,发放多少员工福利比较能激励人心。
还有,是发放银票,还是银子会比较实惠一点。
最后,再三考虑之后,姜瑜儿决定还是发放现银比较好。就跟前世有些销售公司一样,明明奖金可以直接打到员工卡上的,他们偏偏要拿出红彤彤的钞票出来给员工发放,这叫视觉冲击。
冬月二十,是瓷窑厂交付瓷砖的日子。姜瑜儿一大早带着一个长工就去了那家瓷窑厂。越过织云镇,往余建县的方向走大概一公里的样子就能看到这个瓷窑厂。
位置不是很偏僻,但也不是很方便找到。要不是洛云硕带姜瑜儿来过,姜瑜儿指不定还不知道这里就是个瓷窑厂。
推门进入,那老者看着走进来的是姜瑜儿,笑着问了声好:“姑娘来啦!”
“是的呢!”姜瑜儿也笑着回答道:“对了,老人家,我要的瓷砖是否烧制好了?”
老头子嘿嘿一笑道:“姑娘,全弄好了。要不是不知道你们家的地址,我还想让人给你送过去呢!”
本书来自
………………………………
第248章 看稀奇
手机阅读
姜瑜儿笑了笑道:“有劳了。我也没什么事,也就带人过来自己运回去就行了。如果下次有机会合作,定请老人家到家里坐坐。”
老者哈哈一笑道:“好好好!到时候一定要去贵府坐坐。”
最后老人带着姜瑜儿去了码放瓷砖的房间:“姑娘,你看,这就是你要的东西。”
姜瑜儿一看,纯白色的瓷砖,看起来是那么的好看。只是可惜,放地上有些不耐脏了。不过,如果是放在浴室里的话,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要是颜色没这么白就好了。这纯白色的放在浴室里倒是好,可要是放客厅里的话,就太容易脏了。”姜瑜儿心里想着事儿,不自觉间,竟然也说了出口。
谁知道老人也在一旁说道:“我也这样觉得。只是一时间,竟然没有能想出来用什么颜色会比较好一点。”
姜瑜儿面上有些羞涩,但还是想了想自己前世看到过的那么多地砖笑着道:“颜色可以很多,如果家里比较偏暖色的人家,可以选择木质的颜色,如果是比较清雅一点的,可以是灰色,也可以是褐色,这就要看客户怎么选择了。”
老人家好像得到了什么启示似的,笑着道:“小姑娘果然聪明啊!这一点就透彻。回头让我儿子去进一些其他颜色回来,我试着去摆弄一下,说不定还真的能弄出其他颜色来呢!”
姜瑜儿也笑了笑道:“老人家不防弄一些比较简单的花纹在上面,比如竹子的秸秆,还有一些看起来比较简单,不花俏的花纹。”
老人家想了想,顿时眉笑颜开道:“还是小姑娘聪明,这都能想到。我老人家做了半辈子的瓷器,这还是第一次收到如此大的启发。”
姜瑜儿笑笑道:“其实,我也不过就是班门弄斧罢了,哪里能给老人家什么启发。”
“小姑娘够谦虚的。”老头子笑呵呵的道。
“哪里哪里!”
两人寒暄了几句,相互问了对方的姓氏,才知道瓷窑厂的老者也姓姜。对于来到这个世界,出了自己家里那几个,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其他姓姜的人。顿时居然有了一种见到了老乡的感觉。
姜瑜儿带着阿青赶着马车,拉着一车的瓷砖回到张庄村是时候,已经是响午时分。因为马车小,装的东西有限。阿青又赶着车去了两趟才把所有的瓷砖给拉了回来。
家里有了新奇的物件儿,阮婶也很惊奇是些什么东西。带着两个小家伙去了新家这边也看了看。看到那滑溜溜的瓷砖时,整个人惊奇万分:“大小姐,你说这东西是用来做地板用的?”
姜瑜儿点了点头:“阮婶觉得怎么样?”
阮婶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笑着道:“好好好!只是,这么好的东西,大小姐真的舍得用来做地板?”到现在,阮婶依然不敢相信,这个是用来做地板用的。
以前她在大户人家做丫鬟的时候,那家人也就是用了些地砖,哪里用得上这么好的陶瓷做地板?
“就是因为好,所以才拿来做地板。这样一来,以后地面清扫也就方便很多了。不像老屋那边的,全是凹凸不平的土块。”是的,姜瑜儿家现在住的屋子,没有地板。是用泥来震平的。现在住的时间有些久了,就变得凹凸不平的,看起来像是一个个的小山丘。
两个孩子看稀奇似的围着那瓷砖看了看去的,两人一个嘀嘀咕咕的,一个时不时点点头,好像在说着什么。没一会儿,罗氏也来了。跟她一起来的,还是村里的翠花婶子。
“妞妞,我听说,你们家今天进了什么稀奇物,过来看看!”罗氏进门,笑呵呵的道。
“就是,我也是听嫂子说了,也过来凑个热闹,看看是什么稀奇物。”翠花婶子的嗓门比较大,一开口,整个空荡荡的屋子里居然还有了回音。
“欢迎欢迎!”姜瑜儿也笑着,领着二人去堆放瓷砖的地方让她们看。
翠花婶子一个惊呼:“天啊!这好好看啊!”
罗氏也伸手去摸了摸道:“真的好好看!手感也很好呢!”说完,转身:“妞妞,这东西哪里买的?”
姜瑜儿笑着道:“就织云镇前面那个瓷窑厂!”
“很贵吧?”翠花婶子穷惯了,现在也是那股子的节约劲儿!
“还好,一块二十文!”姜瑜儿笑着道。
“天啊!这东西二十文?这么一块够买好几斤粮食了?”翠花婶子一脸的不好相信,一惊一乍的,看的姜瑜儿几人直笑个不停。
罗氏也看了姜瑜儿一眼,小声道:“妞妞,你这也就是个铺地用的,花二十文一块也太埋汰了些!”罗氏不是舍不得,只是觉得这么多银子买来的就这样放在地上踩着有些浪费。
“二婶,咱这可一点都不浪费。如果家里用着好了,咱们家以后给能给前来买砖的客户推荐一下呢!”姜瑜儿伸过手,挽住罗氏的手臂撒娇似的道!
罗氏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笑着宠溺地点了点姜瑜儿的小脑袋道:“你啊!这脑子一天都想着些什么?都快钻到银子推里去了!”
姜瑜儿笑笑:“有银子堆钻还好呢!就是没有银子才想着多挣点!”
罗氏却笑着道:“挣那么多银子干嘛?够花就行了!”她要求不高,如果可以,她愿意用现在所有的财富换回小女儿的平安。
翠花也笑,笑着道:“银子够花就行。我可听说了,镇上的苏员外晚上都睡不着,据说是怕有人去家里偷呢!”说着,又道:“没银子的想着怎么去挣睡不着,这有了银子的也睡不着,爬被偷!”
“谁说不是呢!”罗氏接过去道。
姜瑜儿却笑笑道:“谁家银子多,都给我,我保证抱着银子也能睡得十分香甜!”
罗氏跟翠花被姜瑜儿逗乐了,笑着道:“真是钻银子堆里去了,心里眼里全是银子!”
姜瑜儿笑笑没说话,随便她们两个调侃。送走了两人,又迎来了最近窝在家里绣嫁衣的小枣。
本书来自
………………………………
第249章 瑞雪兆丰年
手机阅读
“哟,这什么风把咱们的准新娘给吹来了?”姜瑜儿调笑道。
小枣过完年就要及笄了,现在整天忙着绣嫁衣,给未来公公婆婆做衣服。
这个时代有个习俗,那就是新媳妇进门当天,要给婆家的父母献上自己亲自做的新衣。
以前的时候,条件不好,也就给老人做一双鞋子。现在的张庄村非往日可比,小枣的父母干脆让小枣给未来的公婆做上一身新衣。衣帽裤鞋全齐了。
当然,小枣的婆家也不吝啬,让小枣未来的丈夫给小枣家送来了两匹上好的棉布,让小枣给何婶子两口子也做了新衣。
小枣看到姜瑜儿这没羞没躁地调侃自己,面色微红:“怎么?还来不得了?”
“哪能啦!谁来不得都不能你小枣来不得啊!”在这个村里,跟姜瑜儿走得比较近一点的小姑娘,除了大丫,也就是小枣了。现在好友要出嫁了,姜瑜儿一面为她担忧,一面又替她高兴。担忧的是,这么小就要嫁人生子,她这小身子板受得住不?高兴的是,小枣的婆家是家好相处的,从那家人来过几次,还有他们的举动就能看得出来。
两个小伙伴大闹了一会儿后,姜瑜儿问道:“小枣,你们的亲事有没有说定在什么时候?”
小枣面露羞涩,低下头,有些害羞地道:“我娘说,等我及笄后再定。”
“我记得你的生辰好像是三月初八对吗?”姜瑜儿又问。
“是啊!”说道这里的时候,小枣居然面上露出一丝惆怅的意味。
姜瑜儿看见了,打趣道:“你不会是婚前忧郁症了吧?”
小枣转头看了姜瑜儿一眼,悠悠地道:“妞妞,我只是感觉自己好像还是个小孩,转眼间,竟然要嫁人了。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姜瑜儿是想说,你不会是不想嫁人吧?不过,这话姜瑜儿没有问出来,她只是默默地,当一个听众,听取小枣的心事。
“妞妞!我居然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跟我娘说,我不想嫁人。你说,我是不是疯了?”小枣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好像都有些魔怔了。
不过,姜瑜儿还真是猜对了。她真的不想嫁人。
“小枣,你跟我说说,你是不是不喜欢那个男的?”姜瑜儿循循诱导。
小枣红着脸,摇了摇头:“也不是,只是不想那么快嫁人而已。”
姜瑜儿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看不上对方,只是纯粹不想结婚,这应该就是前世很多女子都会换上的婚前恐惧症吧!“既然不是不喜欢,那为何不想嫁人呢?”
小枣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只是不想离开咱们村。不知道嫁人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离开我爹娘。”说道最后的时候,小枣说话的声音够有些哽噎起来。
看样子,还真被姜瑜儿给猜对了。她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感。这个时代的女子,有多少这样的,最后被逼无奈,嫁到了婆家的。
因为她们根本不知道未来的婆家是个什么样的家人,好不好相处,那边的人好不好?会不会跟自己的爹娘一样,宠着自己,迁就着自己的小脾气,等等。
姜瑜儿想到前世也有些女子因为不习惯住婆家,跟公婆相处不下来,小夫妻俩在外面置办的房产,然后搬了出去。等老人七老八十了,相处了几十年,也习惯了就把老人接过来养活着回到老人的房子里去给老人养老送终。
“小枣,你觉得那个人怎么样?”姜瑜儿问。
小枣红涨红着一张脸,低声道:“他很好,说话很好听。”
得,原来是个声控。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出来找点事情做,等相处几年后,活着在外面打拼了几年,再回去跟老人一起住,活着日子好起来了,把老人接过来跟你们一起住?”姜瑜儿状似不经意的话,却在小枣的心里掀起了层层波浪。
是啊!他们张庄村现在日子好起来了。也有了事情做,等成亲后,她就跟丈夫商量着,来张庄村做活路,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跟父母分开了。
一张刚才还郁郁寡欢的小脸,顿时神采奕奕起来:“谢谢你,妞妞,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姜瑜儿很想说,想通了就好了,谁知道这丫头头也不回地跑了。姜瑜儿只能笑笑,收拾了一下,戳着自己有些冻僵的手,回去了。
回去时,阮婶的晚饭已经做好了。几个孩子也已经下学回来了。
北风呼呼刮着,天色暗沉沉的,应该是要下雪的征兆。
“这天气,应该是要下雪了。”阮婶出门倒了一盆水,回来时嘀咕了一声。
姜瑜儿也看了看天,道:“应该是要下雪了。你们几个晚上睡觉的时候,盖好被子,别着凉了。”
果然,次日一早,姜瑜儿起床的时候,外面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今年的雪下得有些晚,如果是往年,如冬月就已经下去了。现在都冬月末了才开始下雪。看来,明年正月还有得下。
看到外面的大雪纷飞的样子,阮婶感叹了一句:“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狗蛋儿不知道为何下雪就是丰收年,拉着阮婶要问个究竟。阮婶又哪里会知道这个,这些,都是从老人哪里听来的。她活了半辈子,也就根据这个,也算是琢磨出来了什么。
阮婶解释不了,可姜瑜儿会啊。她拉过狗蛋儿抱在怀里,开始给姜小雨他们俩说着这个谚语:“都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所以,雪下得越厚实,证明明年的粮食就越好。”
“大姐姐,为什么啊?”狗蛋儿不明白,姜小雨也是一脸的迷茫。
姜瑜儿又解释道:“瑞雪兆丰年。冬天“棉被”,就是雪,被子,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对于庄稼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对冬小麦是非常有利的,有很好的防寒作用,还补充水分。”
两个小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表示他们都懂了。
阮婶则是一脸高兴地道:“还是大小姐厉害,这个都知道。”
本书来自
………………………………
第250章 决定
手机阅读
“阮婶也很厉害,我这些也都是在书本上看来的。”是的,要不是前世读了那么多的书,姜瑜儿也不会知道这些东西。
下雪了,孩子们也不玩水,现在改玩雪了!有几个孩子还记得姜瑜儿去年做的“溜冰鞋”,现在正一个提了两块竹片,找了块空地在溜冰呢!
就连向来沉稳的闵正易也玩了很晚才回来。只是可惜现在是下雪不是冰冻,所以路面除了湿漉漉的,还真没啥好玩的!
不过看几个孩子玩得那么开心,姜瑜儿也不好说什么。花儿一回来就拉着姜瑜儿叨叨叨说个不停,跟姜瑜儿说着那什么溜冰有多好玩,姜瑜儿也不在意她的多话,笑看着她一直说不停!
这接近年关这会子现银紧张,像姜瑜儿家这样取现银的人家也不少。钱庄没办法,每天限定能取多少现银!
姜瑜儿家就怕到时候给员工发放福利的时候没有现银麻烦,也就从进入冬月就每天都会让李封去取些碎银回来。
今天李封从镇上回来就直接去了姜瑜儿这边,把最近取来的碎银递给姜瑜儿:“大小姐,钱庄从今天开始限定金额了。”
姜瑜儿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银子铜板,问了一下李封:“这里有多少现银了?”
“九百八十百两!”
姜瑜儿细算了一下,也差不了多少了。只是过年时恐怕还要买些东西什么的。如果能用到银票还好说,如果不行,这些银子就该差上不少:“钱庄现在限额多少?”
“每天整二百两!碎银二十两。”
姜瑜儿有些头痛,这每天二十两,得取到过年去啊!
“先进员工,现在选出来的有多少了?”姜瑜儿需要用员工数量来恒定还需要取多少现银。
“差不多一百,其中上等工二十名,二等工二十,三等工二十,还有三十几个是没分配!”对于管理员工的事情,李封现在是处理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说到先进员工,他能如数家珍似得,把所有人的名字记得,这分等级的员工,他也能很清楚明了的记得每个人的岗位。
“还有没有其他的?”姜瑜儿又问,深怕到时候银钱拿不出来,让员工们多想!
“有几个还在观察中,我想凑足一百人,这样也能让那些喜欢浑水摸鱼的知道,上面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一说到管理员工事情上,李封就会有说不完的想法!
看到他这一副做派,姜瑜儿笑了:“看来,你是找到了自己的领域了,这员工在你手里,管理得井井有条的。”
李封被姜瑜儿说得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