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似水年华静静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叫青,白晳的皮肤,单眼皮,眼睛很亮,象夜幕中晶亮的星星,她总是留着齐耳短发,头发浓密乌黑。她总给雅一种很洁净很整齐的感觉,她的书本总是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就如她身上穿的衣服,总是齐齐整整干干净净的。她的作业干净整洁,一笔一划都给人一种一丝不苟的感觉。她写的大括号就象书本上的印刷体,雅很羡慕,便一遍遍地练习,直到也写得如青的一样为止。
青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横折竖撇很有韵味,雅问她怎么可以写这么好的毛笔字?她说她爸爸平时常指导她写毛笔字。
雅心中好生羡慕,每日放学后,她让青教自己写毛笔字。教室门上的钥匙雅拿着,因为她家离学校很近,而且她是班长,也是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老师很信任她,让她拿着钥匙开门关门。青和雅的家是同一方向,放学后青总是等着雅一起回家。
海上日出演绎在天空
海天交融 阔大的美丽
太阳冉冉升起
金辇中的君王
万物金渡 一片祥和
越过高山 走过大地 涉过江河
傍晚时分
终于松散了骨架
惬意地躺在云海
金光铺洒流云
大地闭上了沉重的眼帘
静寂幽暗了芳华
云海涌动熔浆的金流
白云幻化如镜的湖泊
倒映乌云的舞诀
金光渗透了乌云的裙纱
乌云旋转起了阔大的海波
一场声势浩大的歌舞
演绎在落日的余晖
……
傍晚是绚丽的繁华的,它如热闹的集市开了腔敲了锣。它如怒放的缤纷的花丛,将美艳倾情泼洒。世间的万物都可在黄昏的天空再现:波澜壮阔的大海,雄奇险峻的高山,火焰熊熊熔浆横流的火海,激烈昏暗的博杀现场,海市蜃楼的奇观,龙虎相斗的场面,敦煌飞天的飘逸,温情脉脉的恋人,飞鸟横空的壮观……无数的画面无数的镜头在天空闪现。你静静地扶栏眺空,将天下奇观尽收眼底。
黄昏的余晖染红了西边的天空,青和另一个离家近的女同学在校园里踢毽子,她们笑着踢着,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值日的同学打扫完教室就回去了,而雅却要将桌子再抹一遍,把不干净的地方再扫一遍。她每日清晨带领着班干部检查各班卫生情况、纪律情况,她希望自己所在的班级能拿到“优秀班级”奖。
雅喜欢在学校待着。成绩优秀的雅希望自己各科都出类拔萃,青的成绩也很优秀,但考试成绩总在雅之下。
雅把每门课都几乎背得滚瓜烂熟,但她书法课却远在青之下。雅希望自己把每个同学的长处都学来成为自己的。她不仅学现实中人的优秀之处,更是摹仿书中英雄人物的行为。比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骨”,她看书学习至很晚,困时就狠掐自己大腿,猛扯自己耳朵。在整个学生时代,雅似乎不记得有否六点以后起来,中学阶段,她更是四五点就起来背书。只是,雅似乎天生思维不适合学理科。她的文科成绩总是年级第一,而理科,倾注了她很大的精力很多的时间却也只是中等程度,这深重地打击了她。只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为何她在理科上倾注了比文科多得多的精力,成绩却总不能成为佼佼者。尤其是中学时代,她的晚上、星期天的时间都给了理科。她把理科书做到了每道题在哪一页都知道,可变换下题型,她就愁眉不展了。
多年后,雅回想自己自小学时就效法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地学习,而自己在学业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爸爸、妈妈、老师都说她脑子“死劲,转不过拐来”,倘若她天生有颗聪慧的大脑,以她“三更灯火五更鸡” “闻鸡起舞”的学习精神,她应是少年科大班的学生了吧,似乎有一位老师就这样说过她。那时是初中阶段,班级有个男生,平时总是那么贪玩,但每次考试,理科成绩都近乎满分,当时班主任老师便发了这样一句感慨。
雅和青在学校几乎是形影不离的。但下课时,青和其他同学踢毽子踢沙包,玩得不亦乐乎,雅却坐在教室继续学习,她不想浪费这课间十分钟。晚上放学,雅让青先教她写毛笔字笔划,因为她认为中国字就是由笔划组成的,笔划写好了,字也就写好了。然后雅独自练字,青和另一女生踢毽子。
雅专心地练着毛笔字,她看了不少书法家的故事,她希望自己将来也成为一位书法家,少年时代的她,毫不怀疑这个理想的实现性。当她沉浸在书法的一撇一捺时,她的心是那么静,她的注意力是那么集中。及至以后的岁月,当她心烦意乱时,就坐在书案前拿起毛笔,蘸起墨,书写古诗词。古诗词美妙的意境,写毛笔字时的全神贯气,让她很快进入一个清明,清静的环境。
长大后,她看到一些关于书法的系统理论,更觉练习书法益处无穷。虽然现在计算机已铺天盖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但书法艺术永无替代之日,它必然在中国,在世界渊源流长,健壮发展,书法家书法理论者详尽形象地概括了书法的种种功用……
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之国粹。
中国书法之所以魅力无限,是因为她从古老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是人们生活实践的产物,既生动又赋有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书法已经逐渐演变为纯线条的艺术,成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形式,书法线条千变万化,能概括抽象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审美体验,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你能看到流动的音乐,大自然的灵气,以及豪迈和婉约,胸怀和气概,你能看到小桥流水的柔情,也能体验到大海吞天吐地的磅礴气势!”你看,书法理论者是多么形象地概括书法艺术之美的!
所以,一幅品味高的书法作品会给你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当你去欣赏书法美、品味书法美的时候,陶醉其中,心灵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净化,书法艺术美的元素会潜移默化地抚慰着你的身心,从而对你的身心健康起到不同的理疗作用。这就是书法艺术美之功效。
书法艺术美的功效,就是对人体的理疗保健作用!…历史事实证明,书法艺术美对于人的健康长寿的确有一定作用。张浩文曾经做过统计,发现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大多都是高寿。从汉代至清代,这个在人类平均寿命25岁~40岁的时代,著名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其后的杨维祯74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和85岁,何绍基74岁……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代、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
书法有理疗保健作用,是不少书法家的共识。写书法是有氧健身运动。广州书法家张浩文最近对中国书法养生的原理进行了归纳总结。他说,练书法时,必须排除杂念,凝神静气,物我皆忘,通过科学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机地将点画输送到字的结构中。
书写状态会激活大脑神经细胞,使全身血气通畅,手臂和腰部的肌肉得到扭转和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所以说,每天习字、作书,要不断转换动作和灵活运用指、腕、肘、肩、身等,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一种轻柔而又有力度的有氧健身运动。书法的养生治疗效果已在中西医学界得到确认。香港大学高尚仁教授曾经做过实验,发现人在写书法时“心脏搏动比一般休息状态时更慢,更有规律性”。书写者心灵进入持续安静的状态,对血压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雅在小学、初中时,常常在报纸、作业本上写毛笔字,她很享受写字时的平静、舒缓状态。
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如果能坐下来写上数百字的楷书,一笔一画专心于点画之中,慢慢地写,不久就会觉得情绪安定,冷静平和;而当觉得情绪低落、郁结烦恼时,如果能练练行书、草书,任意挥洒至酣畅淋漓,情绪得到宣泄,则精神倍增、意气风发。书法有舒缓情绪,令人心情平静愉快的功效。这一点,雅深有体会。
现代社会的书法艺术家精炼概括、总结了书法的种种功效、美感,我们是不是深受鼓舞呢?
………………………………
静年第二十一章
雅进入初中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美术老师让每位同学画一幅画交上去,她要选出优秀的画贴在黑板报上,并将参加市里的中小学生画展。
雅看到家里的一张报纸上有一幅《百鹤图》,那些鹤或仰天长歌,或俯首足下,或振翅欲飞,雅很喜欢这幅画。她找出一张象大作业本那样大的白色图纸,用铅笔照着图描画下来,然后用毛笔蘸墨勾勒一遍,鹤的翅尖、足是黑色的,她蘸墨晕黑。
整个百鹤图描画下来后,她用毛笔给画画上边框。她的手一点都不抖,稳稳地画出了框线,笔直得犹如用尺子挡着画出的。最后,她用毛笔写上“百鹤图”三个字,就如报纸上的一样隽秀有力。这张“百鹤图”被贴在黑板报上第一的位置,后来美术老师把这张画拿到市里参加画展。
那时候,雅要求自己不管做什么,都要全力以赴。她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故事,是说一个高中的男生,家里很穷但学习很好。作者说他看到男生整天穿得很整洁,但天天都穿一样的衣服。后来才得知,男生只有那一套看起来齐整的衣服。他每天晚上放学,到家附近一条河里游泳,把衣服洗后晾晒在沙滩上,待干后再穿。
男生家的灯泡非常昏暗,看不清书上的字。于是男生就早早上床睡觉,他并不是真的睡觉,而是把老师白天讲的内容在脑海里放映电影,有想不起来的知识点第二天早上起来翻书看。男生主要抓课堂上的时间,他努力理解记忆老师的每一句话。就这样,男生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雅也学习那男生的方法,向课堂要质量。下课后,她能将老师的讲课内容从头到尾在脑海里回映一遍。
雅觉得那时的生活是那样充实那样昂扬,每天清晨起来就练字、背书。晚上放学,晚霞铺满西边的天空,望着那热烈奔放的彩云,雅有层云荡心胸的感觉,她想起一个个英雄人物,想起自小立下的凌云壮志,不由又热血沸腾。晚霞映红了她的脸颊,她坚毅的目光变得更深邃了……
期中考试,雅的成绩是年级第一。班主任让雅把成绩单用毛笔写在一张大红纸上,贴在教室里。同学们都羡慕雅有一手好字,班主任更
是对雅说:“你的毛笔字写得真好!比我写得好多了。”
到了高中,雅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有美术老师专门辅导。
雅晚上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画画,主要是素描,她买来了关于眉毛、眼睛、鼻子等五官的素描书来练习。
画画的时候,雅觉得空气似乎是凝滞的,她的心变得很静,仿佛它已沉到海底,光阴的流动打扰不了她。想把一个事物完美逼真地再现出来,成了雅的大心愿。那一道道密集的线条,象一行行文字在她笔下倾吐出来。
如若可能,雅希望坐在葡萄树下,趴在圆圆的石桌上面,铺开素笺,执笔倾吐心声,让心绪如泉水般缓缓流出。和风轻拂她的脸颊,阳光透过斑驳的叶洒在她素静的身上。她的剪影,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倘有人把这幅静美的图景照下来,她会用手中的画笔将照片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她恬静的容颜,柔和的目光,隽秀的字迹……啊!这副画若画好后,她会把它摆在书案上,或悬挂在窗帘的旁边。窗帘要设计成两层的,贴近窗玻璃的那层是薄如蝉翼的,应如湖的碧色或是如天空的淡蓝色。晚风扬起窗帘,窗帘拂过画像,这又是一幅心旷神怡的图景……
雅小学时的一位女同学,在毕业那一年,送了雅一幅自画的大大的仕女画。这让一向极想画好仕女图的雅视若珍宝。现在想起那幅画,雅觉得画得挺幼稚的,可那时却认为是极好的。
那位女同学,初中毕业后考进入了一所职业高中,学的就是美术。女同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当地的一所大学,学的依旧是美术专业。雅曾到那所大学游玩,在学校的一处走廊里,她看到墙上有那位女同学画的一幅油画自画像。
那个皮肤黑黑的,一双大大的眼睛象黑色的葡葡,闪着幽黑深邃光芒的姑娘,静静地坐在一把靠椅上,眼睛盯着你,眸光似乎随着你的移动而转动。雅盯着那幅画,眼前浮现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美的图画是能控制人的情绪的,当你心浮气躁焦灼无措时看到这幅 幽静的画,你不啻于奔波在烈日下忽然置身于幽深的树林,凉意立马揩干了你额头上的汗,你不啻于嗓眼冒烟突然大快朵颐奶油冰淇淋沁凉入腹中……
儿子送入幼儿园后,雅在附近的一家画室日日作画,她沉浸在作画的平静中,竟觉时间快如流水。
明明朝霞万丈时把儿子送入幼儿园,倏忽间天色已有暗淡的迹象,一幅画竟然还没画完。带着遗憾离开,路上还琢磨着怎样处理画面才会更完美。
一幅幅画画完后就悬挂在画室里,任由客人挑选售出,雅得到的只是微薄的手工费。当画作被顾客打包带走时,雅的心也被提起来了,一种浓浓的不舍和心痛漫上心间,那一笔一划都凝聚着雅的心血……雅更想把自己画的一幅幅画收藏起来,堆在一个小房间里或一个大大的书柜里。他年闲暇时,自己一幅幅打开欣赏把玩,岂不快哉?
雅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从小就学画画,因为孩子从小学画画好处多多。女儿和儿子也非常喜欢画画,但画完一幅画就坐不住了,就要起身玩别的了。
雅曾在老家一个画展室看到一幅整面墙的油画,它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那浓烈的火热的色彩铺展整个画面,这要多久才能画完?
还有一幅中国画,应是工笔大中堂画。一只下山虎栩栩如生,那根根虎毛宛若真毛,叹服涌上雅的心间……
中国画、油画从画面来看,前者用色简练,后者颜色极为丰富,所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感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画讲究留白,画面的空白处是画面的一部分,一片叶子,几株花蕊,就构成一幅画,但是留白也十分讲究,这和构图又有很大的关系。但油画,不仅颜色绚丽,而且画面是填满的,给人一种谨慎、厚重之感。
中国画和油画最大区别在于题款和题跋的有无。中国自古书画本同源,表明文字对于中国画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中国画中,题款和题跋对画面的内涵和意义远比画本身要高得多,有时是对画面的一种解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呈现一种和谐之美,可谓十分有趣。这在油画中是没有的。
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油画极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
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画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画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象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油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
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但是任何绘画都有其相同之处。在内容方面,中西方都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表达。即使西方注重真实,但是在画面的思想上重视形神,与中国画不谋而合。无论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画面的形和神都是存在的。只不过表现出来,中国画是一种悠然中带着神韵,西方则是凝重中带着悠然。
雅平日上街,很喜欢仰头看天空。天空就象变化无穷的银幕,更象是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雅幻想有朝一日能背着画夹,来到一个广阔的草原上,把天空的美姿描画下来。
多少个清晨,雅骑着摩托送两个孩子上学。天空美得醉人,她的目光深深地被牵系到清晨的云层里……
天空蓝得迷人!这蓝是平日不多见的,介于湛蓝与蔚蓝之间。白云以各种姿态悠移在空中,如棉絮一样铺展开来。这些棉絮有的如连绵的群山迤逦远去;有的如大海波涛汹涌,浪花四溅;有的如舞动的薄纱,朦朦胧胧;有的如烟雾袅袅升翔;有的如巨大的鱼骨,透出奇异的排比美……
云朵洁白得发亮,而靠近太阳的云却是巨大的墨云,像幽深的海底。太阳不再是圆的,它被乌云隔阻成熔浆四处流溢。这金光从墨云的缝隙中涌出,反而更衬托出太阳的恢宏。
墨云围绕的是一湖金色的熔浆,为什么隔阻的太阳反而美得炫目。白云在天际处却是一片苍茫,也许是视野不及,看不到远处的白云。那个地方也许正有人如雅这般驻足仰视,叹为观之。
把孩子送到学校,雅掉转头去上班。她依旧不停地仰视蓝天白云,天空好美啊的感慨充溢着她的心胸。上苍把如此壮美的图画绘在天空,让我等众生抬头即可见到天空的奇美,低头即可享受尘世的趣乐……
………………………………
静年第二十二章
接近预产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雅已经不能象前些日子那样每天看书写东西。
日子如风车飞快地旋转,旋转着每日的冀盼,旋转着每日的希望。雅的生活依旧如水流安静地有规律地流着。她依旧一个星期做一次产检,依旧按照往常的节奏生活着。
清晨依旧迎着阳光背诗词,画画,看书,晚上依旧绣那幅《神与我们同在》的十字绣,每天依旧早晨起来做祈祷,晚上睡觉之前做祈祷。
清晨是起床的号角,清晨是小鸟的鸣啾,清晨是清风拂面,清晨是天空的睡眼朦胧,清晨是覆盖暗夜的轻纱……清晨掀开一天的序幕,迎来迷人的傍晚。
余晖如此迷人
我想抚摸你的七彩纱翼
你究竟有多远
我想亲吻你的裙裾
你是这样近
火红即在山巅
你是这样远
我走你亦走
我永远无法到你跟前
双眸漫溢了泪花
风撩拨你的罗裙
清泪枕着谁的呓语
晚风婆娑起
奏一曲晚来急
听 那首太想念
我想是一缕烟
袅袅娜娜飘向你
融进你的梦里
余晖如此醉人
依恋是如此真实
我闭上睫毛的栅栏
沉醉在晚风余辉的梦中
……
当雅绣《 神与我们同在》这副十字绣时,她的心绪会变得很平静,好象她正蹒跚在通往山顶的阶梯上,天父在空中向她伸出温和的手,牵着她一步步往前走。她不再感到恐惧,不再感到慌乱,心情平静地一步步向前走……
接近预产期的日子里,雅感觉身体出现很多大变化。她现在不敢轻易出门,因为走路已是很沉重,肚子已挺出好大,腰也隐痛起来,腹部也一阵阵地发紧……
说不出的隐忧潜伏在内心深处,雅已没有之前日子里的闲情雅致。她恐惧着生产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隐忧驱使她每天大量时间翻阅关于生产怀孕方面的书。家里有几本厚厚的关于这方面的书,雅平时随意翻翻,现在却是认真地翻阅认真地对照自己身体上出现的变化。
雅的预产期是产检时医生给她推算的,知道了预产期便知道了迎接孩子的日期。虽然孩子的来临已是迫在眉睫的事,但正是因为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反而生出许多忐忑,是希冀是欢喜是踌躇是惊喜是忧虑是局促……
雅买了成沓的卫生纸,以备以后之需。她之前也专门到纺织城买了厚厚一摞白色棉布,以备孩子出生后做尿布用。她把几条旧床单和一些旧衣服剪成一块块的长方形做尿布,不知到时候够用不?女儿小时她也准备了不少,竟也不够用。纯靠吃奶的女儿一晚上要用掉白天晒干的所有尿布,每天洗尿布晒尿布烤尿布也是个大工作量。
雅在要生产的最后半个月,每日反反复复地翻阅那些关于妊娠方面的书。为了能到时顺利生产出儿子,雅开始照着书做一些利于生产的动作。她还照着书检查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够没有,虽然她有生过女儿的经历,但依旧心怀忐忑……
日子如飞鸟展翼倏忽而过,翼尖上闪着光明,闪着新生。每日都有冀盼,每日都有希望。雅的生活依旧是安静的有规律的,除了一个星期做一次产检外,还是按日常的节奏稳步进行。
清晨,阳光透过红色的窗帘射进屋来,给屋内渲染一片温馨的桔红色。雅睁开惺忪的睡眼,望着静谧温和的小屋,心内有喜悦的涟漪层层荡开。她每日迎着晨光起来背诗词,画画,看书,写字,到了晚上就依旧绣那幅《神与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