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似水年华静静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雅的记忆中,教堂很简陋,一个不大的院子,迎门有一排房子,房子后面还有一排房子,房子都是砖瓦房。

    教堂就像教室一样,面朝西的墙上是黑板,黑板前面是一个高高的讲案,讲案上放不少《圣经》书。虽然常来听教的人都买有《圣经》,但还是有人会忘了带书,这些《圣经》书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讲案的旁边放着一架脚踏琴,有专门的人弹琴教唱圣歌。

    教堂是一个三间房贯通的大房间,里面放了很多张长条形的红色凳子,凳子上放了很多坐垫,当人们听完教,牧师会说:“现在是各位兄弟姊妹们祈祷的时间。”于是人们纷纷放下垫子,跪在垫子上闭目祈祷。

    人们有的默默祈祷,有的祈祷出声,那一声声“阿门,我的天父!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神啊,求你与我同在,求你与教会的兄弟姊妹们同在……”汇成庄严的圣歌。教会的传教也是有时间安排的,诸如一三五传教,二四六学圣歌。

    雅的老妈本来是信佛的,因为雅的外婆信佛。雅的外婆5岁开始吃斋念佛,持续一生。外婆每天睡觉前起床前都要诵够一定量的经,外婆并不识字,全凭记忆。

    这些年,雅的外婆每年都要到外地的庙宇朝拜供奉,她把妈妈、姨妈给她的零用钱都用来买香、买裱 ,捐献庙寺了。外婆平时走路有些蹒跚,但上山朝拜时,姨妈们说她们都赶不上外婆的步伐,外婆也总说有神相助。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是不信鬼神的,说那些都是迷信。雅认为,不管是否迷信,人们还是应该有些信仰。你看那些杀人越货分尸作恶的人,他们一定是不信鬼神没有信仰的人,否则他们怎么敢对同是人类的人下毒手呢?想想那些被害的人的惨状,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甚或会呕吐,吃不进饭。

    正是因为强大的信仰力量,才支撑着雅的外婆走完坎坷曲折的一生。外婆40出头时雅的外公便病逝了,外婆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5个儿女。

    外婆一生不抛弃自己的坚韧和善良。她心灵手巧,会绣花,会做衣服,村里经常有人央她做衣服做鞋,她从不推辞。白天家里、地里的忙,晚上就熬夜给这家做衣服给那家做鞋。虽然外婆早早没了外公这个顶梁柱,但她依旧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

    雅的老妈为什么后来改信基督教了呢?大概是因为邻居周奶奶的长期灌输吧。周奶奶也是个早早失去丈夫的人,她把几个儿女拉扯大后信了基督教,从此常常晚上、星期天她都会拿着圣经书来到教堂听教。

    她本大字不识一个,也不善言谈。日复一日的信教,几年后她竟能认识《圣经》中的所有字,而且讲起圣经来滔滔不绝,与她没信基督教前简直判若两人。

    周奶奶喜欢和雅的妈妈说话,她总是向雅的妈妈讲她信教后显示的神迹。

    诸如,村里有婆媳俩本来很不合,平时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后来都信了基督教,俩人变得空前和睦,互敬互爱。那媳妇还会弹琴,经常在教会里教人们唱圣歌。

    诸如,教会有个牧师,当初信教是因为被诊断出肺癌,那时他才29岁,在意志消沉之下被教友劝来听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肺癌竟不治而愈,这让他更加笃信基督教,后来他成了牧师,成为教会中的中坚力量。

    教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前面那排房子已被拆掉,代之而起的是两层高大的教堂,完全是模仿西方教堂的规模建筑的。

    牧师传教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类似教师教学生的模式,教堂有宽大的屏幕,圣经的内容会显示在上面。人们坐的座椅也是新颖的教会专用的座椅,人们祈祷时不再跪在地上,座位上有专门供跪拜的设置。人们唱圣歌时已不再用脚踏琴伴奏,而是锃亮的钢琴,并且有专门的唱诗班。唱诗班的人们穿着洁白一致的衣服走上讲台,在悠扬的琴声中展开歌喉,这悠扬的歌声冲破云霄,彩云也迷醉在歌声中。

    教会后院的那一排房子并没有拆除,而是加以修缮。高大的红色十字架醒目地矗立在讲案后面的墙上,当大教堂的人满了之后,人们便会来到小教堂。

    雅和老妈很少到大教堂,他们依旧习惯性的来到小教堂,小教堂让他们感到熟悉、温馨。小教堂的对面也建了两层楼,第1层是卫生间、茶水间、祈祷室,还有幼儿传教室。楼上有小学传教室、初中传教室、高中传教室。

    这些都是专为教友的孩子们准备的教堂,一般星期天开放。这些孩子们从小便学习《圣经》,有专门的老师讲解。
………………………………

静年第十四章

    天空没了平素云的堆积,云也许倦怠了,不再千变万化,不再聚积世人惊奇的目光。它拖着轻纱的尾翼走入天空深处,太阳将它紫色的轻影反射。

    云应是睡去了。不说碧空无云,它还是留下了若隐若现的清影。应是云累了,它奔走演绎了一夜,待天明,终于感受到困意的撩拔。无意了花容月貌,无意了霓裳翩舞,无意了恢宏壮阔,无意了小桥流水人家……拖了疲惫的影,躲入浩瀚的空。

    日月不停地奔走,不知疲倦地,如永无止息的生命。云也瞬息万变着,如莫测的大海。云和海应是天地间孪生的兄弟姐妹,它们可以翻天覆海,将自己无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人,携了造物主的影子,一双惊异的眸看不尽万物姿态。造物主在东方,似应是沉睡蛋壳的盘古,一朝醒来,狭小的空间制约了他的呼吸。他慢慢站将起来,撑破了蛋壳。终于,他可以挺直腰杆大口呼吸,也唯有他睁开眼,可以看到云在眼前缭绕,海在脚前沸腾。就如人类观蚂蚁,蚂蚁一日日劳碌直至生命终结。

    蚂蚁身上缩影着人类,人类又何尝不是如蚂蚁般劳碌。蚂蚁终日劳碌着,它有否观察天空大地的壮美?它有否如人类一样,果腹之余还想踏足万水千山?为了生活无法远足,千山万水在心中呼唤。

    上帝,万能的宇宙之神,深窥人类心理,将霓彩丽云广布天空,让人类抬头即可观览天下万物。也可说,云是上帝泼墨挥毫的图画。你看啊,江南流云轻纱,塞北高山广漠,世间葱笼万物,无一不辉映空中。人类奔波之中,劳碌之余,抬望眼,八千里路云和月,霓裳羽衣舞当空,恍若置身山水中。

    在雅所在的南城市,有一家大医院,病患满员,人们看病甚至要开后门才能排上号,那里竟有不少医生也常来听教。雅的老妈认识一个医学院的老师,他也常到教会听教,他曾劝一个双腿残疾靠要饭为生的年轻人到教会听教,并帮助他安上了假肢。

    凡来听教信教的人都是兄弟姊妹,都是上帝的爱子爱女。

    一次,雅和老妈来听教,见院里有个女的对另一个常来教会的女人说:“自从孩子他爸走了后,我真是不想活了,我找不出活着的意义……”

    那位女教友对她说:“你要常来这里听教,你的心结就会打开的,这里有不少像你这种情况的,你看他们现在不都活的挺好吗?上帝会拯救你的,你要对上帝充满信心……”

    没有信仰的人,一旦精神支柱倒了,他(她)的意志便也垮塌了。人生需要信仰,能让人充满向上的力量,能让人充满善念的信仰都是可信取的,都是可践行的。

    让善念充斥天地,让爱如春风扫荡世间的角角落落,让正义的浪潮席卷冲刷战争、罪恶、阴暗……

    雅和老妈来到教会,她们依旧先到祈祷室祷告。祈祷室并不大,靠墙是一整面深红色的金丝绒幕帘,上面镶嵌一个硕大的鲜红色的十字,一排排祷告凳供人们跪着祈祷,祷告室的门口有一个捐款箱。

    祈祷室已有一个20多岁的男子在跪着祈祷,只见他双手相握放在胸前,雅见他边祷告边泪流满面,雅听到他嘴里喃喃着:“天父!我万能的父,求你救救我……”雅只听到这几句话,那男子后面讲些什么,雅听不甚清楚。

    老妈到第一排的祷告凳上祷告,她总是喜欢在前排祈祷,而雅喜欢在后面几排祷告。

    那男子泪流满面的样子,让雅心里受到很大触动,她闭上眼睛祈祷时,竟然也有泪顺腮而下。她感谢天父的眷顾,感念自己何德何能竟让天父把自己的爱子赐予她这个人间的母亲。这是何其大的荣幸,这是何其大的恩惠。她本来怀的是个女儿啊,是天父怜顾她,不忍她也承受一再的生育之苦,把她梦寐以求的求子梦实现了,她怎不感激涕零,怎不对天父充满感恩。

    祷告完,雅和老妈向捐款箱投进捐款,便走向对面的教堂听教。教堂已是黑压压坐满了人,人们满脸虔诚,听牧师讲解圣经。

    在教堂里雅看到了冯姨,她坐在教堂的前排,雅和老妈因为来晚了,就坐在教堂的后排。冯姨是爸爸的同事,中等身材,黑黑的皮肤,脸颊倒常常是红润的,她的腿有些风湿,走路略有些蹒跚。冯姨也算是个不幸的女人,她早年经常遭受丈夫的家暴,女儿六岁时她毅然与老公离了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

    她工资不高,为了多挣些钱,就买了个二手三轮摩托,晚上或星期天去拉人挣些钱。她生意尚可,几乎每次出去都能拉到人。有空闲时间她就去教堂听教学唱圣歌。就这样她一个人供女儿上了大学,还买了一套房子。女儿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找了一个很不错的女婿。人们说她福气好时,她笑着说:“这都是天父给的,这都是天父的照顾。”她也常常捐款,以表达对天父的感激。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拒绝了,她说心里有天父就行了,天父给了她一切。冯姨现在是唱诗班的一员,她现在好象退休了,每天看圣经学圣经唱圣歌,日子过得充实详和。

    雅在现实中看到很多孜孜不倦学习《圣经》的人,他们走到哪儿把《圣经》书带到哪,学习《圣经》时间久了的人会变得睿智。犹太民族是举世公认的很聪明的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中30%是犹太人,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位伟人,他们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在满13岁接受成人典礼之前,就已经全部会背诵最基本的学问了。犹太教徒早上的礼拜祈祷书大约150页,每天早上都必须要朗诵,而且每一个人都能背诵。犹太人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让他背诵《圣经》,犹太人要求5岁的孩子把《摩西五经》全文背诵下来,这是一本厚厚的典籍。幼儿时期就开始背诵《圣经》,开发了他们的智力。犹太人认为圣人是可以体谅别人,为别人奉献的人,这就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

    关于圣经的知识渊源流长。

    《圣经》(Bible)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传承下来的。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

    圣经是一部史学巨著,是考察希伯来民族史、古代犹太教和初期基督教发展史的首要依据。

    圣经是一本世界文学名著,年销三千万册左右。今日有十多亿人把圣经当作灵性生命的宝典和上主启示的泉源。圣经是一本内容深沉、年代久远的记录,在长年累月的宗教生活反省中孕育而成;记载的是先知、诗人、圣贤、使徒、民族英雄等与上主在一起的宗教经历和体验。他们在走过了人生伟大的旅程之后,有些人以口述的方式,有些人则以文字的记录,去把他们生命中酸、甜、苦、辣的遭遇,和他们对人生深刻的观察写下来,便成了今日圣经的主要骨骼。

    圣经是一本有关生命的书,也是一本指向生命之道的书,里面的角色只是神、人、生命、天和地。所以它不是科学书,不是历史书、不是劝世文,也不是任何一本我们可以和其他著作一起归类的书。圣经充满理想,也十分脚踏实地;它是超越的,也是落实的。它虽然以神道为中心,却是为了发扬人道的精神;它有许多来世的叙述,却是为了教人如何活于今世。它的智慧恍如树林里的风声、旷野中的天籁。纯朴的人听到它的呼唤,热爱生命的人感到它的吸力。

    这本书讲述生、死,以及人在有生之年内的种种变化,和死后种种不同的命运。它曾目睹过一个民族多次的兴亡,也曾为一些成功的生命而歌颂,为一些失败的生命而惋惜。它里面的一切,似乎都在隐约地告诉我们:国家、民族有盛衰兴替的时机,人类、生命也有生死存亡的“变数”。这原是上主在创世时早已定下的法则,这也是我们习称的“客观规律”。

    圣经:英文的Holy Scriptures原指“圣的著作”。Bible则原是希腊文,即英文Book的,但要加上定冠词,成为The Bible,意指“那本书”。在教会传统中,圣经不必有名称(就如我们不必叫自己父亲的名字一样)因为圣经就是“那本书”,是“书中之书”,是生命之书,是最重要和最宝贵的书。中文的“经”则是指“天下之大经”,是做人处世或“立身经世”的根本大道,是生活应遵从的典范。

    新旧约:圣经分为两大部分,前部分叫旧约,后部分叫新约。约(Testament)是指人神间的盟约、契约。旧约是为新约铺路的。

    旧约:(Old Testament)原指天主与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盟约。旧约这本书所记载的,是耶稣降生前的事迹。

    新约:(New Testament)是耶稣基督以自己的圣血和圣死,为全人类所立的永远盟约,称为新约。新约这本书所记载的是耶稣降生后的事迹。

    福音:新约中有关耶稣基督生平的那四卷书称为“福音”,福音即“喜讯”,因为耶稣基督的降生给人类带来了救恩的“好消息”。

    群书总汇:圣经不是一本单一的书,它包括旧约46卷,新约27卷,共73卷;先后经历1500年才完成,作者无数,执笔者40余人。(因为圣经很长时间先有“口传”,然后才笔录成书;所以“作者”多于“笔录者”)

    圣经的文学类型:圣经不是历史书,也不是科学书,它就是“圣经”。我们不能以非圣经的眼光去看圣经。圣经各卷的文学类型有传记、历史、律法、礼仪、诗歌、戏剧、寓言及神话等。因为上主要透过不同的文体,去启示他有关生命的奥秘,传达他对人所显示的计划和讯息。人只有在上主的光照下诚心找寻,才可明白圣经的真理。
………………………………

静年第十五章

    悠扬的旋律潜伏着魔性之光

    电流般穿过我颤抖的指发

    澄净明亮如高空聚集了我的眸光

    丝丝缕缕如馨香迷醉了我的心田

    我登阶而上痴痴不知身何处

    一步步  直至云深处

    一座肃静的庙宇

    弦音袅袅绕梁

    那一刻

    我定住脚步成了一棵头顶蓝天的大树

    我泪花盈眶欣遇前世的故土

    那一刻

    我贪婪目尽碧空万里白云悠悠

    那一刻

    我醉心鸟儿啁啾茂林放歌

    回首来路苍苍云雾深深

    深情的黄土挽留了我流连的脚步

    那卷卷经书欣喜了我渴望的眸眼

    屏绝了熙熙人流

    我心澄净成一条潺潺欢歌的小河

    古往今来,不断发生教派之间的争斗,有些争斗甚至是冷酷的血腥的。这些教派各尊崇自己的“造物主”自己的上帝,认为自己的上帝才是世间唯一的“造物主”。雅是这样认为的,世间唯有一个“上帝”,没有人真正目睹上帝的尊容,不同地域的人心目中的“上帝”形象各不同,但上帝希望人世间充满正义和善良的心是亘古不变的。

    雅曾来到一座古朴庄严的庙宇,当庙宇传来沉澈悠扬的古琴音时,雅禁不住泫然泣下……

    古琴音铮铮如清泉潺潺

    悠扬的心化作清烟一缕

    追随悠扬的音律

    袅袅绕梁依依舞云端

    天空蔚蓝的底韵

    轻抚薄云挥舞的袖纱

    目光醉在云深处

    深长的阶梯一步步

    雕栏画栋庄严着静默的神经

    身在何处已不知

    云深处肃穆的牵引

    琴音醉心 我秉香叩首

    天父的温目沐浴我

    抬起头我泪花迷朦

    有诵经声响起 梦中熟悉的声音

    突然间电流袭击  浑身震颤不已

    泪水蓦然横腮 啜泣不可抑止

    是喜是悲无来由地恣肆

    我如委屈的孩儿在母亲面前哭泣

    我如受尽人间苦难的游子

    在母亲慈爱的目光中大放悲声

    走来的路荆棘漫地殷红足的血迹

    受尽委屈的心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疲惫的骨架兀自撑着坚强的外衣

    我拉着天父空灵的手不忍舍离

    幽静的山林庄严的庙宇

    蓝天白云阳光的爱抚

    万籁伴着悠扬的琴音经语

    海的女儿回归大海的怀抱

    我迈不动离去的脚步

    我情愿余生洒扫清幽院落

    我情愿琴音经卷长伴晨昏

    对于“圣经”,不知有多少人能完全熟背它,犹太人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圣经”,到七岁时已能熟练背诵《圣经》。据说,能把一部书看一百遍的人,都不会是平庸的人。于是,犹太人出了很多杰出者,如科学家爱因斯坦、股神巴菲特等。

    雅在中学时曾看过《红与黑》这部名著,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于连,一个野心勃勃的小人物,为了实现向上爬的野心,他把《圣经》一书背得滚瓜烂熟。于是他成了牧师,邂逅了崇拜他的贵妇人和小姐,他悲剧的一生也就展开了……

    “圣经”一词源自希腊文,意即“一组小书”。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许多卷书的合并本,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著作汇编。《圣经》本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经典的总称,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圣经》,一般是指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前一部分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后为基督教所承袭,称为《旧约》;后一部分乃基督教所独有,称为《新约》。故今本的汉文《圣经》称为《新旧约全书》。

    “圣经”一词并非这部书的原名,最初翻译成汉文时,译者按照我国把重要著作称为“经”的传统,将这部书叫做“经”,并在前面冠一个“圣”字,于是,有了《圣经》这个名称,而“圣经”一词也就成了这部基督教经典的专名。

    多年前,雅买过一本《圣经故事》书,这本书更直观地讲述了圣经中发生的故事。

    读懂《圣经》,需要知道“双希文明”一词,即以圣经为母本的希伯来文明,和以神话为母本的希腊文明,这样才会将两者融会贯通。

    上帝自创造人类开始,一直到2015年的今天,便与人类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约定,但是散漫的人类却毁了一个又一个契约。上帝是宽宏大量的,前后7次让人们重新和他签合同。圣经便是讲述了7个旧合约(旧约),以及现在人们正遵守的新合约(新约)的故事。

    一。伊甸之约。我们最熟悉的伊甸园,就发生了第1个毁约的事件。

    “耶和华神用土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世纪》2:7。

    上帝这时候创造了世界上的第1个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第1个女人,夏娃。当时,上帝对亚当立约:不能吃伊甸园里的禁果!吃了会死!但夏娃受到园中一条蛇的蛊惑,吃了能够分辨善恶的果子。她看到赤身裸体的自己和亚当而感到羞耻。当上帝来到园中,她拉着亚当的手躲到树后。上帝非常生气,把他们逐出了原本的乐土伊甸园 ,并让天地万物都受到了诅咒………女人将受生育之苦,男人终身劳苦才能有饭吃。

    二。亚当之约。上帝念亚当和夏娃是受蛇蛊惑,于是他给了亚当和夏娃第2个约定:应许女人的后裔成为救赎者………基督。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上帝亲眼目睹了亚当的大儿子该隐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在西方,这个故事通常被视作“人类历史上第1起谋杀案”。上帝很失望,他眼见地上的人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是恶。于是上帝决定把整个世界推翻,重建新世界。于是就就有了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

    三。诺亚之约。上帝对诺亚说:“你去建造一艘大方舟,带着你的家人、鸟兽牲畜等动物雌雄各一只,随着方舟远离洪水吧。这就有了人与神的第3个约定。操着相同语言(据说是亚当语)的诺亚后代,便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傲慢狂妄、自高自大的人们,为了“传扬自己的名”,开始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巴别塔塔顶通天。这让上帝震怒,为了破坏人类的这个计划,神改变和区分了人们的语言,如此一来相互间便不能沟通了。人类的计划失败,自此各散东西。面对人违约、作恶、贪欲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