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烟花散尽似曾归-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霄和蔺太后是分头走的,裘安仁就像一条护主的狗一般护在蔺太后周围,估计也是没工夫管贺霄。

    余知葳心道原来这小孩儿也不傻嘛。

    宫城中有叛军,在京城变乱完全结束之前根本就不安全。这也是她决定将贺霄送去东郊巷的原因之一。

    夜色正浓,余知葳轻手轻脚把贺霄背在背上。

    她第一回扛着贺霄一路狂奔的时候,就发觉这小家伙其实挺轻的。不过看他比自己高不了多少,又是一副细胳膊细腿儿的模样,大概也不会重到哪里去。

    大概是因为大半夜的,从余知葳和贺霄躲藏的石洞到东郊巷只见并没有遇到太多的人,见着的都不是些狠角色。


………………………………

第一百八十三回:平叛

    余靖宁身上原本穿着一件豆绿灰的曳撒,这会子同样瞧不出底色来了,身上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血还是别人的血。

    余知葳狠狠一夹马腹,逼着那匹想临阵脱逃的马上前去。

    此是皇城之内,宫城之外,叛军和西郊大营的兵正战作一团,城楼上站着几个小内侍,吓得战战兢兢,哆嗦着把石灰桐油往下泼。

    也不管到底是伤着了自己人还是叛军。

    余知葳坐在马上,左顾右盼了一阵,她当然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但掩日大概是为了遮掩人的身份,所有的叛军其实穿的差不多,余知葳只能从众人的打斗痕迹上来判断。

    有些功夫,喽喽们是不会的。

    当年邵四爷已经是分堂主的位置了,甚至是丐堂堂主的有力竞争者,是以,交给余知葳的起码也是分堂主以上的功夫。

    大衡的火铳还没发展到那个程度,近距离打斗火绳铳基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余知葳刺猬一般,浑身上下几乎都塞满了暗器,袖箭和背弩都是在石洞当中重新换上的,金钱镖和柳叶镖数不清到底有多少。

    但这些东西扔出去了究竟捡不回来,余知葳也只好省着用。

    她变戏法似的,手里忽然多了一把精巧的小弩,放在眼前略一瞄准,噗得一下,一串弩箭就飞了出去。

    那弩箭箭头上是淬毒的,在晨光下头闪着绿光破空而去。三根弩箭一根不差,全顶进了一人的脖颈当中。

    几乎穿颈而过。

    哪怕是余知葳这三只弩箭上没淬毒,那恐怕也是直接将此人颈骨打断了去。

    这人还没喊出一声儿来,就从马上跌了下去。

    此人跌下去之后,叛军敌阵不说是立即溃散,那起码也不会像之前那般进退有序了,几个叛军脸上显而易见地露出了惊慌失措的神色。

    余知葳趁着这个机会,扯着嗓子喊起来:“贼首已死,乱臣贼子还不伏诛?”

    连着喊了几遍,还嫌不够似的,让她周围几个人全都跟着乱嚷嚷起来:“掩日贼教已然失势,还不快快投降?”“拒不投降,格杀勿论!”

    余靖宁像是为了证实这几句话似的,乘胜追击,让身旁铳手轮番射击了一次。叛军显然没有之前那种冲劲儿了,没抵抗住两轮,便有好些叛军心中动摇,抵抗不住了。

    西郊大营众兵士在余知葳的指引下,连斩五六个小头目,掩日一众叛军彻底乱了套了。

    长治八年六月初四,掩日叛军仓皇逃离皇城。

    六月初五,罪首伏诛,其余叛军仓皇逃离京城,散入直隶各地。

    ……

    叛军散去的时候,余靖宁没跟着追上去,扯着缰绳将自己撑在马上,微微喘着气。

    余知葳看得出来,他这是受伤了。

    说实话,这种打斗,不挂彩是不可能的,余知葳自己还一身都是伤,但她显然能瞧出来,余靖宁这种反应,恐怕是伤的不轻。

    余知葳策马上前,唤道:“大哥哥!”

    余靖宁转过身来,那情形让余知葳倒吸一口凉气——他前胸的衣服破了,血乎拉碴的一团,下面大概是一道极其可怕的伤口,被人简单得做了止血包扎,总之看着狰狞无比。

    他看着朝着他飞奔过来的余知葳,十分疲惫地点了点头。

    大概是在安慰她。

    余知葳一瞬间从这个动作中读出了好几种意思——“你做的很好”“我没事,死不了。”

    她到了余靖宁面前,扯住缰绳渐渐放缓了步子,道:“我昨日遇上皇爷了,如今人在东郊巷鸿胪寺驻地呢。”

    余靖宁疲惫得好似说不出话来,只是对着她点了点头。

    周遭有个年轻的小兵士,是当初他们在辽东时候并肩作战的同袍,是认识余知葳的,他给余知葳递了个水壶上来。

    余知葳两眼全都钉在余靖宁身上,见他嘴唇都裂开了,便先将水壶递在了他手上,温声道:“你歇歇,喝两口水罢。”

    余靖宁结果她手中的水壶,浅浅抿了几口。

    “宁哥儿?”正当余靖宁喝水的时候,众人听到了一个声音,余知葳不可能不清楚这声音是谁的,当即转头去望。

    果然是蔺太后。

    贺霄只告诉她,他与母后分开走了,母后和裘安仁在一起,没想到蔺太后为了掩人耳目,根本没有出宫!

    余靖宁翻身要下马,因着胸前的伤口,行动不大利落。

    余知葳心中一恸,赶忙跳下马去,去扶余靖宁下马。这种时候了,余靖宁连她的手都不敢握,只虚虚扶住了她的手腕。

    兄妹二人走到蔺太后跟前,行礼道:“见过太后娘娘。”

    “葳姐儿也在啊。”蔺太后的手被裘安仁扶着,瞧着连妆容都没怎么乱,她将发丝往耳后撩了撩,声音听着像个很和蔼的长辈,“上过一回辽东战场,果真就是不同了。咱们大衡的少年人都长大了,都有出息,如今这般大的事儿都能独当一面了。就算是哀家今日去了,也能放心将大衡交在你们年轻人手上。”

    余靖宁很艰难地躬身行礼道:“娘娘过誉了,身为余家儿孙,本就该保我大衡太平。况且娘娘千秋万岁,必然不会被此等蟊贼所伤。”

    蔺太后好整以暇地对着余靖宁笑了笑,问道:“宁哥儿这样快就出兵勤王了,可是得了谁的信儿?”

    余知葳周身一凛,心道,来了。

    余靖宁听闻这话,无悲无喜,往地上一跪,动作太利索,胸前伤口的疼痛险些让人哆嗦起来。余知葳眼睛闭了闭,也赶忙跟着他跪下了。

    只听他道:“臣在直隶休假,路遇叛军,心想直隶叛军必然意在京师,于是匆忙赶回救驾。”

    蔺太后眯着眼睛,转起了手指上的白玉戒指:“是你父皇将虎符留给你了,还是请了皇爷的旨意,哀家怎么一点儿都不晓得呢?”

    余靖宁跪在地上,将头往地上触,朗声道:“臣知罪。”

    他豆绿灰的曳撒上血迹斑驳,那纹路像极了他和父辈两代人用命悉心护住的大衡江山。


………………………………

第一百八十四回:重枷

    车轮子转得嘎吱嘎吱响,余知葳觉得自己意识有点模糊。

    颈上枷重二十五斤,是给死刑犯用的枷。让他们还多活了几天,叛的大概不是斩立决,大约是秋后问斩罢。

    蔺太后说了,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他们这种罪同谋犯的大犯,只怕是秋后问斩的第一波,恐怕活不过十月。

    如今才六月,夏日里最热的时候还没有过去,二十五斤重的枷套在余知葳的脖子上,压得人快喘不上气。

    夏日的囚衣单薄,脖子也是露在外头的。枷又不是寻常时候戴的璎珞圈,大块的木头粗糙得要命。余知葳的脖颈和肩颈早就磨烂了,被汗水一泡,疼得人直打颤。

    伤口撒盐也大概就是这般滋味儿了。

    她没工夫管自己,使劲儿朝前看去。二十五斤重的枷根本压得人动弹不得,她只能瞪着眼睛朝前头瞧去,目眦欲裂——前面是余靖宁的囚车。

    他身上的伤也没处理过,这严重的枷,他怎么受得住?

    余知葳知道自己要死的,可是她受不了看着余靖宁这样遭罪,身上的伤口早就疼麻了,可心里头,跟钝刀子割肉一般,疼得人死去活来。

    她还记得余靖宁当初跪在地上,弯下了他余家儿郎铮铮的脊梁,对着蔺太后叩首道:“罪臣知自己罪无可赦,不求靠着解京城之困将功赎罪,只求娘娘念着罪臣这么一点功劳,别牵连到嘉峪关。”

    他说的是他的爹娘,嘉峪关的平朔王府。

    太后娘娘金口玉言,当场允了他这一请求。

    他撇嘴笑了笑,接着道:“罪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今日之事,还请娘娘别说与我父王母妃,待我死后再提起便是。”

    余知葳知道,他是怕平朔王和王妃为他的事儿奔走,到时候再得罪了蔺太后,那他为他们求的前一件事,就全都白费了。

    太阳明晃晃地照在余知葳的眼睛上,她睁眼睁得久了,眼睛干涩头晕眼花的,却早就流不出一滴泪来了。

    路上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死囚示众的。

    这条路她很熟悉,当初辽东得胜归来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当初满街满巷的百姓,都是来看大衡的英雄的。

    当初余知葳还笑着接了好几条手绢和鲜花儿,被女孩儿的味道和脂粉气扑得嘴都合不拢。

    而如今,自然还是有人往她身上招呼东西。

    譬如烂白菜叶子。

    百姓哪知道今儿游街的是前几日冒着杀头的风险把西郊大营调进京城救他们一命的人,领着游街的衙役又没跟人说押的是甚么犯人,百姓只看上的是二十五斤的死刑枷,便当是造反的叛军头目了。

    骂得那叫一个难听,恨不得把余知葳和余靖宁活剐了,恐怕还要抢他二人剐下来的肉下酒呢。

    余知葳不知道该说些甚么,只好十分木然地受着这一切。

    毕竟,就是有人把唾沫吐到她脸上,她也没法子抬手去擦的。

    她忽然有点儿想笑,原来“唾面自干”的功夫是这样练成的。

    车轮子转得嘎吱嘎吱响,余知葳觉得自己意识有点模糊。

    颈上枷重二十五斤,是给死刑犯用的枷。让他们还多活了几天,叛的大概不是斩立决,大约是秋后问斩罢。

    蔺太后说了,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他们这种罪同谋犯的大犯,只怕是秋后问斩的第一波,恐怕活不过十月。

    如今才六月,夏日里最热的时候还没有过去,二十五斤重的枷套在余知葳的脖子上,压得人快喘不上气。

    夏日的囚衣单薄,脖子也是露在外头的。枷又不是寻常时候戴的璎珞圈,大块的木头粗糙得要命。余知葳的脖颈和肩颈早就磨烂了,被汗水一泡,疼得人直打颤。

    伤口撒盐也大概就是这般滋味儿了。

    她没工夫管自己,使劲儿朝前看去。二十五斤重的枷根本压得人动弹不得,她只能瞪着眼睛朝前头瞧去,目眦欲裂——前面是余靖宁的囚车。

    他身上的伤也没处理过,这严重的枷,他怎么受得住?

    余知葳知道自己要死的,可是她受不了看着余靖宁这样遭罪,身上的伤口早就疼麻了,可心里头,跟钝刀子割肉一般,疼得人死去活来。

    她还记得余靖宁当初跪在地上,弯下了他余家儿郎铮铮的脊梁,对着蔺太后叩首道:“罪臣知自己罪无可赦,不求靠着解京城之困将功赎罪,只求娘娘念着罪臣这么一点功劳,别牵连到嘉峪关。”

    他说的是他的爹娘,嘉峪关的平朔王府。

    太后娘娘金口玉言,当场允了他这一请求。

    他撇嘴笑了笑,接着道:“罪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今日之事,还请娘娘别说与我父王母妃,待我死后再提起便是。”

    余知葳知道,他是怕平朔王和王妃为他的事儿奔走,到时候再得罪了蔺太后,那他为他们求的前一件事,就全都白费了。

    太阳明晃晃地照在余知葳的眼睛上,她睁眼睁得久了,眼睛干涩头晕眼花的,却早就流不出一滴泪来了。

    路上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死囚示众的。

    这条路她很熟悉,当初辽东得胜归来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当初满街满巷的百姓,都是来看大衡的英雄的。

    当初余知葳还笑着接了好几条手绢和鲜花儿,被女孩儿的味道和脂粉气扑得嘴都合不拢。

    而如今,自然还是有人往她身上招呼东西。

    譬如烂白菜叶子。

    百姓哪知道今儿游街的是前几日冒着杀头的风险把西郊大营调进京城救他们一命的人,领着游街的衙役又没跟人说押的是甚么犯人,百姓只看上的是二十五斤的死刑枷,便当是造反的叛军头目了。

    骂得那叫一个难听,恨不得把余知葳和余靖宁活剐了,恐怕还要抢他二人剐下来的肉下酒呢。

    余知葳不知道该说些甚么,只好十分木然地受着这一切。

    毕竟,就是有人把唾沫吐到她脸上,她也没法子抬手去擦的。

    她忽然有点儿想笑,原来“唾面自干”的功夫是这样练成的。


………………………………

第一百八十五回:狱中

    在街上到底转了多久余知葳大概有个感觉——凭着太阳究竟晒不晒分辨出来的。但被衙役扔进诏狱的时候,余知葳彻底分不清到底是甚么时辰了。

    诏狱如今到底是锦衣卫的诏狱还是东厂的诏狱已经没差了,高邈如今革了职,连自己都摘不干净,更不可能给狱卒打招呼看顾着余家兄妹些。更何况,他二人下狱,可是裘厂公亲自关照过的——用膝盖思考都知道,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余知葳身上的枷拆了下来,换了镣铐给她戴上,照样是叮铃哐啷的行动不便。

    待到狱卒走之后,她几乎一步一拖,往余靖宁身边蹭过去。

    他先前游街示众的时候一直在自己的前面,她戴着枷根本看不到他的情况。而方才自从那狱卒把余靖宁往地上一扔,他就几乎再没动过。

    余知葳自然担心,赶紧上前去瞧。

    她半蹲半跪在地上,很费力地扳过了余靖宁的头。少年郎闭着眼睛,胸口一起一伏,仿佛是呼吸不畅的样子,而前胸一片血色狰狞。

    伤口还在出血,都透过囚衣来了。

    余知葳探了探余靖宁的额头,烫的吓了她一跳,余靖宁这家伙平日里活蹦乱跳的,不至于前几天下个雨就发热。烧成这样,十有八九是因为伤口完全没有得到处理,恶化了。

    除了一腔少年热血上头的时候,常人大部分都是贪生怕死的,哪怕是判了秋后问斩,那也还是想多活些时日。余知葳生怕余靖宁就这么过去了,赶忙推了推人,唤道:“大哥哥?”

    余靖宁急促地喘了两下,很艰难地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瞟了一眼余知葳,张了半天嘴才吐出两个字来:“小六。”

    还好,还认得人,没烧糊涂了。

    路人好心拿给囚犯的东西,狱卒是无权收走的,当然,要是真塞了金银,收走了那犯人自然也没法要回来。

    但要递的是水壶甚么的,那当然是收了也没有用处,自然是给人留下了。

    余知葳把陈月蘅递给她的水壶拿出来,递在余靖宁嘴边喂了他几口。胳膊上的镣铐怪重的,叮叮当当撞着水壶,一手扳着余靖宁的头,一手拿着水壶,实在腾不出另一只手来把这讨人厌的东西攥住了。

    可那玩意儿实在是重得厉害,还不等余靖宁喝上两口,余知葳的手就抖了起来。

    若是旁的时候手抖那倒还好,可这会子手抖就不是甚么好事儿了——她把人给呛着了。

    余知葳赶紧把水囊放在地上,把这家伙竖直了给他拍背。余靖宁咳嗽了好半天,呼吸才渐渐平稳下来。他几乎没有甚么意识,不咳嗽之后,整个人又陷入了昏迷状态。

    余知葳看着地上的水壶和手脚上的镣铐,撇了撇嘴,心道,想必真要上了黄泉路,他大概也不会记得今日究竟发生了甚么罢?

    余知葳想着,便坐在了地上,很快给余靖宁找了个放头的地方。她把余靖宁的头轻轻搁在自己的大腿上,这才腾出两只手来,去拿地上的水壶。

    这回攥住了讨人厌的镣铐,余知葳终于端住了手里的水壶,让余靖宁安生地喝了几口水。

    诏狱底下阴凉,余知葳终于止住了她在太阳底下被晒得晕晕乎乎的感觉,终于能清楚地思考了。

    余靖宁这伤势是拖成这样的了。她一进京城就和余靖宁分开两路行走,她和那小皇帝待在一起,反而安全了很长时间。

    余靖宁甚么时候受伤的她不知道,但若是在下雨之前,伤口还淋过一场雨水,只能是更严重。

    而如今看他这种精神状态,只怕烧了许久罢。

    余知葳摸着他滚烫的额头,心道,这要是烧傻了该怎么办?

    她把手中的水壶晃了晃,要是这狱卒不给他们水喝,这点子能坚持到甚么时候,听这声音,这不就是见底了嘛!

    底下还叮呤咣啷响……

    等等,这水壶怎么会发出这种声音?

    余知葳把眼睛对了上去,发现水是没几滴了,可亮闪闪的东西还是不少。

    她有点儿懵——这个水壶肚子倒是怪大,要是往里头装点水之外的东西,怕是也能装进去罢?

    一瞬间,她对这水壶当中的东西展开了十分丰富的遐想,赶紧背过身子去,把里面的东西往外倒。

    水壶口稍微有点小,余知葳晃了半天没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她没来由地郁闷起来,一着急上火,对着水壶的底子猛拍了几下。“咣当”一下子,里面掉出来一块亮闪闪的东西,在余靖宁的鼻子上蹦跳了一下,滚在了地上。

    余靖宁被这玩意儿砸得猛地睁开了眼睛,莫名其妙看着余知葳。

    余知葳趁着这会子余靖宁还没注意到自己是躺在哪儿,赶紧把人眼睛遮起来,安抚道:“没事儿,没事儿,你睡你的。”想了想,还哄孩子似的添了一句,“呼噜呼噜毛,吓不着,乖啊。”

    往日都是余靖宁端着兄长的架子,拦在余知葳跟前,操心这儿操心那儿,但凡自己意识清醒,就绝对不会有让余知葳冲在前面给他挡刀子的时候。

    余知葳叹口气,她的大哥哥,也只有十七岁而已,明明还是个半大孩子的。

    诏狱之中阴冷,余知葳去年才受过重伤,这一时半会儿的还没养回来,气血不足,一到阴冷的地方就手脚冰凉。她将手搁在余靖宁的额头上,手心是冰凉的,余靖宁大概是觉得很舒服,便放心地又睡了。

    余知葳拿自己的手给余靖宁捂了半天的额头,觉得自己的手都被焐热了,手底下的余靖宁呼吸也渐渐平稳了起来。

    她这才有功夫去管那个掉下去的玩意儿。

    余知葳左顾右盼了半天,才发现地上掉的那个亮闪闪的东西。她一手抱着余靖宁,另一只手伸长了去够那个东西,够了半天才拿在手里。

    这亮闪闪的东西被余知葳捡了起来,就着诏狱当中几乎没有的光看了半天,险些就要高兴得叫出声儿来。

    真的是银子!


………………………………

第一百八十六回:单间

    诏狱之中没有刻漏,分辨不出时辰,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先前把他们俩扔进来的狱卒又回来了。

    余知葳没抬眼睛,想着大概是送饭的。

    饭和水的确是送来了,有吃的就不错了,余知葳完全没管这饭食是冷的还是馊的,接过来就打算吃。

    饭盒儿还没递在余知葳手上,就猝然缩了回去。

    余知葳莫名其妙,抬起头来怒目而视——但因为她如今看起来憔悴无比,这眼神多狠没看出来,却看出了几分带着绝望的楚楚可怜。

    那高个儿的狱卒被这眼神看得一个哆嗦,赶忙别开脸,咳了两声:“厂公吩咐了,你二人这般和皇家沾亲带故的犯人,又是同谋反的大罪,理应单独关押的。你,过去旁边那间,去了之后再领饭食。”

    矮个儿的老大不耐烦,抱着胳膊点着脚,扯着嗓子嚷嚷:“别磨磨蹭蹭的,赶紧过去!你还当自己是金尊玉贵的郡主呢?”

    “不敢不敢。”余知葳向来能屈能伸,况且这又是不得不低头的时候,她赶忙冲着此二人拱手道,“只是我哥哥如今伤病交加,实在是离不开人。既住单间儿是厂公赏赐,我们兄妹二人实在是无福消受,不知二位能否通融通融……”

    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是弯弯的,像是两个小月亮,小虎牙露出来,要怎么讨喜怎么讨喜:“爷,您看,就是我换个单间儿,那也就是在旁边是不是,差别也不是太大是不是?”

    那高个儿的倒是转着眼珠子思考了一番,矮个子的扯了扯嘴角,骂道:“你还当这是在菜场呢?还能讨价还价。”

    余知葳怕这家伙把余靖宁给吵醒了,这操心的家伙,但凡要是清醒过来,哪怕是病体支离的也要亲力亲为些甚么,她把余靖宁的耳朵捂上,再次抬起头来,瞧着外头的两个人道:“就算是该上黄泉路了,也得让人舒舒服服地走不是?况且在这儿除了我,他也没别的亲人了。”

    这话说出去,感觉说的不像是余靖宁,却像是在说她自己。余靖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