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妻满满-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秦泽一意孤行,心力交瘁但没有退却。

    七日后,秦泽高热病倒不再上朝,庆元帝亲自前往探望。

    通过几日的朝臣对峙,庆元帝已经深切感受到秦泽的决心,只是依旧不明白秦泽为何会如此坚决。

    秦泽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是以在他八岁生辰那一年,庆元帝亲赐学海泛舟宫。

    本意便是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勉励秦泽,同时给秦泽提供一个接触天下学子,与天下学子共同学习进步的机会。

    却不想学海泛舟宫发展态势之猛,在秦泽的带领下,不过短短一两年就已盛名享誉大齐国上下。

    身为父亲,看见儿子出色,自是宽慰。

    但作为一国之君,储君势强,就难免有人在他耳边进行劝谏。

    庆元帝对劝谏的声音并不怎么在意,一是他正年富力强,春秋鼎盛,对朝局内外掌控在心;再就是太子是他亲自培养长大的,他对太子有足够的信任。

    然而,劝谏之言终究像一根刺扎在心上,随着学海泛舟宫的越发出名,这根刺就越发难以忽视。

    秦泽的请辞,对庆元帝来说,其实是颇为困惑的。

    因此趁探病之机,父子俩坦诚布公地彻谈了一夜。

    秦泽坦言明白庆元帝亲赐学海泛舟宫的一片苦心。

    在主持学海泛舟宫的几年里,他从不少名师身上学到丰富的知识,更结识了许多学子,彼此相互切磋讨论,进益良多。

    然而,随着学海泛舟宫的日益壮大,秦泽发现渐渐力不从心,有无法驾驭之感。

    他年纪尚幼,需要学习的知识仍有很多,能与天下学子共同探讨进步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天下学子以他为首,对他寄予殷切的厚望,则超出了他当前的能力范畴。

    “父皇,儿臣不过是储君,担负不起引领天下学子的重责。”秦泽面色潮红,眼神真挚,“儿臣只想在父皇庇佑下,潜心研习,还请父皇成全。”

    庆元帝感受到了秦泽那份发自内心的孺慕之情,一时又是欣慰,又是哭笑不得。

    欣慰的是秦泽未曾因为学子拥戴一事而产生不该有的念头,明白自己仍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不愧是他精心栽培的储君。

    哭笑不得的是如今秦泽与百官闹得骑虎难下,还得想想怎么给他收拾摊子。

    翌日上朝。

    庆元帝痛心疾首地斥责秦泽辜负帝心,决意关闭学海泛舟宫,此事就此揭过不得再提。

    庆元帝这话一出,朝堂内外顿时传闻皇帝对储君不满,站在太子对立面的人自是暗自欣喜,支持太子的人有不少开始动摇。

    当然仍有坚定不移站在储君一侧的朝官勋贵,他们则是最忧心忡忡的群体。

    太子的声望因此大跌。

    将思绪抽回到朝堂大殿,庆元帝看着秦泽。

    无论是四年前的他,还是今天的他,都是庆元帝所满意的。

    废话!

    面对天下学子的拥戴和吹捧,仍能不被冲昏头脑,清晰自身的定位,懂得急流勇退。

    这份睿智,明明就是从他这老爹身上遗传过去的。

    对儿子有多满意,就对提出质疑的官员有多不爽。

    四年前哔哔了那么久还不够,如今拆建个宫殿,还能要拿出来叽歪,是平日里太闲了么?

    庆元帝将目光挪到两名言官身上,又问了一句:“两位爱卿可有疑义?”

    对庆元帝的再次追问,两位言官不敢再沉默,互视一眼,垂头道:“臣等无疑义。”

    “其余爱卿,可还有谁有疑义的?”

    庆元帝目光扫过众人,索性一次问清楚了,省得回头又来糟心他。

    百官垂首不语,站在一侧的数位皇子虽神色各异,但均低着头不露声色。

    还算上道。

    庆元帝心中舒了口气,摆手退朝。

    百官鱼贯离去。

    不疾不徐走在最后的是秦泽和四位皇弟。

    分别是二皇子秦旭,三皇子秦昊,四皇子秦宇和五皇子秦瑞。

    三皇子秦昊问得直接:“那学海泛舟皇兄拆建后打算用于何处?”

    余下皇子漫不经心地支起耳朵。

    秦泽淡笑:“过些日子便知。”

    “皇兄若是需要用地,”二皇子秦旭状似担忧,“皇弟也能帮上些忙,又何必动那学海泛舟宫?言官和学子们闹起来怕是难以消停。”

    秦泽谢过,“不妨事。”

    众人又闲聊几句,才各自散去。

    秦旭慢悠悠走在最后,去了慧贵妃的永和宫。

    慧贵妃见秦旭过来,忙唤人上了秦旭中意的茶水点心,笑着拉他坐下:“母妃听说今日言官弹劾太子拆建学海泛舟宫了?”

    秦旭饮着茶,狭长的凤目带着幸灾乐祸的神色:“不错。我们放出消息之后,今日便有两位言官在朝堂举奏此事。”

    慧贵妃闻言,挑眉问道:“你父皇态度如何?”
………………………………

第034章 开设小厨房

    秦旭将朝堂上的反应描述了一遍,慧贵妃听得拧起了眉。

    “区区几句话就被打发了,这些个言官真是没用。”慧贵妃红唇紧抿。

    秦旭却是不恼,眯起凤目笑道:“不然母妃认为该怎样?”

    慧贵妃睐了儿子一眼,艳红的丹蔻在杯沿轻抚:“最好能像四年前那样,让太子再度声望大跌。”

    她起身走了两步,捏断花瓶中的花枝:“让你父皇对他彻底失望。”

    “这种事情不宜操之过急,”秦旭淡然起身,随着慧贵妃走到窗前,“今日之事不过先起个头,待后续发酵,自然会掀起浪潮。”

    慧贵妃好奇挑眉,将手里的花瓣随手捏碎:“旭儿,你可是有什么打算?”

    “打算自是有的,”秦旭不紧不慢,“先看看太子要怎么改建学海泛舟宫,再伺机而动。”

    慧贵妃低声问道:“可需要买通些言官继续闹事?”

    “不可。”秦旭拒绝。

    “言官的选拔极为严苛,能胜任言官的人均是国而忘家,忠而忘身,正派刚直,宁死不屈之辈。”

    “买通言官此路难行,一个不小心露了马脚,反倒容易坏事。”

    “牵引言官替我们办事,便已足够。其余的事情,儿臣自有主张,母妃莫要担心。”

    慧贵妃见儿子成竹在胸的模样,甚是欣慰。

    虽然在她的观念里,只要是人便有弱点,只要有弱点便能收为己用。

    但儿子有担当,有成算,她自是不会在这当头跟秦旭争辩:“若是需要母妃出手时,直言无妨。”

    平国公府,海棠居。

    福元圆一大早与沈氏一道来请安时,将抄了三天的一摞女诫恭敬地递给了老夫人。

    老夫人将目光落在手中的纸张上,微微一顿。

    好一手娟秀圆润的簪花小楷。

    若不是罚抄之事,老夫人忍不住想开口称赞了。

    她抬头看向福元圆,神情温和:“元圆,祖母罚你抄女诫,可明白祖母的一番苦心?”

    福元圆上前一步,恭谨回应:“元圆明白,元圆谢祖母教诲。”

    “那就好。”老夫人颔首,看向身侧的福元青,“元青,元圆刚回京城,你身为大姐,平日里要多加教导,可知晓?”

    福元青忙躬首应了:“元青知道了,祖母。”

    老夫人对孙女们的反应颇为满意,又听刘氏讲了些府里的事,才开口道:“老二媳妇,你们海天院开辟个小厨房吧。”

    这话一出,正堂里忽然安静了下来。

    刘氏揪紧了手中的方帕,不动声色地看向一旁的沈氏。

    沈氏先是一愣,很快便回过神来:“母亲,您的意思是?”

    老夫人眉头稍稍拧起,颇为不满地梭了眼沈氏:“说起这个,我且问你。老二媳妇,为什么老二回京城后一直吃不惯府中大厨房做的菜,这件事情从不曾听你说起?”

    夫君他吃不惯府中大厨房做的菜?

    沈氏一脸懵逼。

    天天陪在她身边开怀大吃的莫非是假夫君不成?

    “如果不是平远不经意提起这事,”老夫人越说越气,一拍椅背,“我还不知道他每天得从外边馆子带菜回来才能吃饱!”

    沈氏见老夫人气怒攻心的模样,忙跪下请罪。

    老夫人又点了刘氏:“老大媳妇,你管理府中多年,怎么大厨房就不能做些江南菜色?”

    刘氏莫名被扯了进来,忙跟着跪下道:“回禀母亲,大厨房里的厨娘都是京城人士,做不来江南菜色。不如媳妇安排人去扬州城,请几个厨娘过来?”

    “不用了。”老夫人一摆手,“老二媳妇,我听平远说你们从扬州回来时带了厨娘?”

    沈氏经过一些时间的缓冲,大致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瞥了眼同样跪在一旁的刘氏,心想大好的下眼药机会来了!

    忙委委屈屈地用绢帕印了印眼角,抬起泪汪汪的眼:“回禀母亲,平远在江南住了十多年,习惯了吃江南菜。初初回到府里吃不惯时,媳妇曾派人问过大厨房是否可以做些江南菜色,都被拒了回来。”

    “媳妇跟平远商量过,”沈氏抽噎,“咱们国公府向来没有开设小厨房的特例,二房自然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劳烦大嫂。”

    “所以才不曾向您提起,”沈氏委屈,“还请母亲恕罪。”

    “至于厨娘,”沈氏看着老夫人道,“我们回京城时,确实带了在扬州城跟了许多年的厨娘回来。”

    老夫人听了沈氏说的话,瞥了眼刘氏:“既然有用惯了的厨娘,便不用再刻意去寻新的。老二媳妇,你这边尽快把小厨房开设起来。”

    “母亲,二弟妹,”刘氏一脸歉意,“媳妇未曾听说过二房的事情,回去一定好生处罚轻慢了二弟妹的刁奴。只是这开设小厨房之事,媳妇觉得怕是有些不妥。”

    “怎么不妥了?”老夫人不虞。

    想起先前二儿子踌躇犹豫的神情,素来看着顺眼的刘氏变得不那么顺眼了。

    偌大的平国公府,就连主子想吃的菜都做不出来,说出去还不得笑掉别人大牙!

    刘氏恭敬回应:“母亲说要给二房开设小厨房,这事情媳妇自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却有些不妥之处,媳妇掌管中馈,不得不提出来。”

    “其一,如果有了给二房开设小厨房的先例,别的院子若是跟着提出这样的要求,怕是今后就不好办了。”

    “别的院子?”老夫人慢慢地将目光挪向一旁的三房夫人吴氏,“老三媳妇,你们院子可有开设小厨房的想法?”

    吴氏正看热闹,没想到还会被点名,忙一个激灵回应:“回母亲,自是没有的。”

    老夫人满意颔首:“老大媳妇,你看看可还有什么问题?”

    “母亲,瞧您说的,”刘氏笑容可掬,“开设小厨房虽然麻烦,但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媳妇平日里掌家,难免会想得多一些,”她冲着沈氏一笑,“二弟妹可别怪大嫂。”

    装!

    沈氏一脸感动地握住刘氏的手:“劳烦大嫂费心,是弟妹过意不去才是。”

    有什么招数尽管使过来,既然夫君开口助她开设小厨房,今日她定要将此事拿下。
………………………………

第035章 夫君好样的

    刘氏拍拍沈氏的手,一副推心置腹的神情:“二弟妹,你也知道公中的用度,在各处都是有定数的。若是开设小厨房,还需调整用度才行。”

    “弟妹明白大嫂的难处,”沈氏恳切点头,“即是二房开设小厨房,一应用度自然由二房出,怎能占用公中的用度?”

    刘氏忙摆手:“二弟妹,大嫂不是这个意思。”

    她笑盈盈道:“二弟每月的俸禄都会上交公中,开设小厨房的用度自是由公中出。”

    见老夫人颔首,刘氏又道:“既然二弟妹从扬州带了厨娘回京,不如就让扬州厨娘到大厨房做事如何?”

    “这样既能给二房供应江南菜色,又不需要额外调整,两全其美。”

    刘氏自认这番话说得周圆,沈氏定然乐得同意,却不想沈氏摇头道:“前些日子,弟妹曾使人问过大厨房,能否让二房厨娘过去做些江南菜。”

    沈氏叹口气:“大厨房的管事说大厨房是国公府重地,不能随意塞厨娘进去,就算是平远亲自去说也没用。”

    “弟妹就想着,大嫂治家严谨,我们二房可不能给大嫂带来麻烦才是。所以,这怕是不妥。”沈氏状似贴心地望着刘氏。

    牙尖嘴利!

    刘氏暗自咬牙。

    老夫人摆摆手:“好了,二房不过才一个扬州厨娘,就不要去大厨房做事了。平日里在二房小厨房给主子做几道扬州菜就好。”

    “二房其余的膳食还是从大厨房提。小厨房需要的食材,每日到大厨房领用便是。”

    看了眼堂下的两个媳妇,老夫人问道:“这般安排,你们可还有意见?”

    刘氏知道今日之事不可转圜,连忙笑着说道:“还是母亲考虑得周全,事情就这么办。”

    回了海天院,沈氏咧开的嘴角仍乐得收不回来:“满满,你说你爹怎的就去给祖母说了小厨房的事情,也不跟娘说一声。”

    害得她方才毫无准备,差点没保住小厨房!

    福元圆笑眯眯地歪着头:“定是因为阿爹这些日子忙,隔三差五赶不回来陪娘用晚膳。爹担心娘吃不好,才去找祖母说开设小厨房之事。”

    真心得给爹点个大大的赞!

    “今晚就让阿秋做上几道拿手好菜,咱们一家三口一饱口福。”

    沈氏心中欢喜,让人唤来了秋姨点了几道菜,又吩咐舒三娘带人刷洗收拾,尽快将小厨房整理出来。

    交代完后,就瞧见福元圆心不在焉的模样,眉一皱:“满满,你该不会又想出门吧?”

    “知女莫若母!”福元圆狗腿地给沈氏捏了捏肩膀,“娘,我一会儿出去一趟。”

    沈氏没好气地斜她一眼:“昨日不是才见了各大管事?今天又要去哪里?”

    “今天去跟霓裳楼的合伙人谈些事情,”福元圆老实交代,“开业在即,满满有些想法需要合伙人协助。”

    “合伙人?”

    沈氏知道福元圆为霓裳楼寻了一处好的店面,却是第一次听她提起合伙人,不由好奇,“是谁呀?”

    “太子秦泽。”

    沈氏猛地睁圆了眼,将福元圆拉到身前,盯着她问:“满满,你什么时候跟太子合伙的?怎也没跟娘说一声?”

    福元圆挠头:“霓裳楼就开设在太子名下的学海泛舟宫,所以女儿就顺便拉太子合伙了。”

    “……”

    沈氏摸摸下巴,拉太子合伙是这般容易的事?莫非太子本身就对她家满满有别样的意思?

    “满满,来,给娘说说你对太子的看法。”

    看法?

    福元圆想了想:“太子这人还挺爽快,也好说话。”

    沈氏挑眉:“还有呢?”

    “还有?”福元圆又想了想,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娘,满满觉得太子也是个扮猪吃老虎的性子,所以才跟他合伙来着。”

    “哦?”沈氏目露深思,思忖片刻问道,“合伙人第一要素便是信任,看来满满觉得太子可信?”

    福元圆一脸怪异地回望沈氏:“娘,明明是你亲口跟女儿说太子此人端方正直,值得深交。怎么这会儿又担心上了?”

    沈氏被堵得无语,摆摆手道:“去吧去吧,早去早回。”

    福元圆离开海天院后,沈氏唤了舒三娘进里屋:“朱嬷嬷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舒三娘掩好房门,走到沈氏跟前压低了声音:“奴婢按照夫人的吩咐,这些日子经常在朱嬷嬷面前打理妆匣。并且时常戴着夫人赏赐的金镯子,奴婢见朱嬷嬷眼红不已。”

    眼红就对了。

    沈氏眯起眼睛,对付朱嬷嬷这样的人,抛出诱饵是第一步。

    只要朱嬷嬷贪心,便会叼住诱饵不放,那——

    就怪不得她有怨抱怨,有仇报仇了。

    虽说这辈子朱嬷嬷还没真正做出什么害她的举动,但每每想到前世因朱嬷嬷而滑倒丧命的雨夜,沈氏就难以安寝。

    所以沈氏便,咳咳,从众多话本子里特意为了朱嬷嬷精心选了其中一个桥段,然后决定一试。

    沈氏将想法给舒三娘一说,舒三娘立马就精神抖擞地领了任务。

    概因上次红玉之事,朱嬷嬷毫不讲理地想要掌掴她的女儿晴儿,舒三娘就看朱嬷嬷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欺负自己的女儿,那可是比杀了她更让她愤怒。

    更别说这些日子朱嬷嬷在海天院各种大大小小的搞事情,早让舒三娘想好生反击一回了。

    “奴婢跟朱嬷嬷说,”舒三娘手里抚着腕间的金手镯,确实是沈氏多年前赏赐她的宝贝,“夫人平日里大方,对做事认真的下人不时会打赏些金银首饰。这个镯子便是夫人赏赐奴婢的。”

    “然后,奴婢擦拭夫人收藏金手镯的妆匣时,正巧被朱嬷嬷看见了,”舒三娘仔细讲着,每一步都是按照沈氏吩咐去做,“奴婢赶忙将妆匣合上,朱嬷嬷假装没看见,还跟奴婢聊别的话儿。”

    沈氏满意颔首,舒三娘的举动和朱嬷嬷的反应,跟话本子里描述得一致无二:“那你可有说我虽大方,但最见不得下人监守自盗?”

    舒三娘忙点头,笑道:“有的,奴婢当时将妆匣抱得紧紧的,无意将夫人这话说了,就赶忙将妆匣锁了。”

    沈氏闻言,缓缓露出笑容:“好。那接下来,可要盯紧朱嬷嬷了。”
………………………………

第036章 大房的谋算

    世安院。

    匆匆从海棠居回来的大夫人刘氏带着一肚子气,猛地灌了一大口茶,将茶杯砸向静立一旁的丫鬟,怒斥道:“怎么做事的?茶凉了都不知道要换吗?”

    丫鬟吓得咚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奴婢这就去换。”

    “滚!”刘氏气得一拍桌子,转身往里间走去。

    苏嬷嬷皱着眉,吩咐丫鬟收拾残局,小碎步跟了进屋。

    “那沈氏真是欺人太甚!”刘氏在里屋来回走着,越想越是火大。

    平日见沈氏看似没什么脾气,不想今天在老夫人那可没少明里暗里告她的状!

    偏生小厨房之事太过突然,她一点准备都没有,才在海棠居节节败退。

    不仅让老夫人对她有了意见,还让那贱人得了便宜。

    真是气煞她也。

    “去找朱嬷嬷过来。”

    朱嬷嬷很快就悄然来了世安院,见刘氏面色铁青,战战兢兢地跪下问安。

    “没用的东西。”

    刘氏嫌弃地瞥了眼朱嬷嬷,冷声问道:“我且问你,二房是不是每日都从外面带饭菜回来用?”

    “回夫人,”朱嬷嬷忙道,“二老爷确实是每日都会在江南馆子带菜回海天院用。”

    刘氏啪地一拍桌子:“这种事情为何不曾听你禀报过?”

    朱嬷嬷吓得身子一抖,伏得更低,抖着唇小声说道:“奴婢月前提过一次的……夫人您当时不还说过,偏不给二房做江南菜,由得她们自己去买么?”

    刘氏一滞,还真想起月前的这件事情。

    当时朱嬷嬷告诉她二房想要大厨房做些江南菜,她正愁没地方给二房添堵,便一笑置之。

    “你怎么没说是二老爷吃不惯府里的菜?”刘氏冷哼。

    朱嬷嬷一呆,她在二房处境尴尬,虽仗着大夫人的名义,名号上是海天院的主事嬷嬷,但实际上海天院的人防她防得紧,主子用膳可是从来没让她靠近过膳厅。

    她又哪里知道是二老爷吃不惯府里的菜?

    没的是二夫人或二姑娘呢?

    瞧二老爷那宠妻爱女的样儿,还真说不准啊!

    不过大夫人现在正在气头上,朱嬷嬷自是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刘氏看着唯唯诺诺的朱嬷嬷,怒其不争:“你去海天院也不少时日了,怎么连这点事情都搞不清楚?”

    “回夫人,实在是那舒三娘平日里管得太严,奴婢在海天院势单力孤,展不开拳脚啊。”

    朱嬷嬷在海天院混得颇为憋屈,想想往日里在世安院谁不敬她三分?

    海天院里,就连二等丫鬟也时常不听她使唤!

    想想就呕心。

    “舒三娘?”刘氏磨牙,“就没法子弄走她吗?”

    朱嬷嬷眼珠子咕噜一转,抬头小声道:“夫人,奴婢倒是想了个法子。”

    于是将沈氏有一妆匣用来打赏下人的金银首饰的事情道了一遍:“奴婢寻思着悄悄去拿个金手镯放到舒三娘的房里,然后将这件事闹开,二夫人定然容不得舒三娘继续在海天院作管事嬷嬷。”

    一妆匣的金银首饰赏赐下人?

    刘氏眯了眯眸,盯着朱嬷嬷比划那金手镯有多粗多重,心想沈氏果然是商贾之女,上不得台面。

    她冷冷一笑:“你这个法子可是可行,但你有没有想过,沈氏财大气粗,若是不在乎那些个金银首饰,你这番心思就白费了。”

    “这……”朱嬷嬷顿时踌躇,上次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