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妻满满-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娘总是能看懂她心里的小揪揪……

    “娘可不是这个打算,娘是想跟你说,怀孕期间要是不想楚王有了别的女人,这里头可是有很多讲究的。”

    拉着佟璐小声地传授了不少经验,朱氏在这方面虽不能说是个中翘楚,但从佟将军这数十年如一日对她专心不二来看,至少是足够给佟璐借鉴用的。

    “你看太子妃,”朱氏最后道,“她和太子成亲时间早,晋王府里的可是比她早有身孕,但又如何?娘亲听说晋王府里莺莺燕燕可是不少。”

    “但太子府呢?就连太子侧妃都没有。”

    佟璐嘟囔:“太子是储君,太子侧妃怕是迟早的事。”

    朱氏想了想,觉得女儿说的倒是也有道理。

    “但无论如何,论起能拴住夫君的心这一点,太子妃可比晋王妃和晋王侧妃高杆多了,你在这方面得多学学。”

    在朱氏看来,成亲后贤良淑德,打理庶务各种能力不可少。

    但至于替夫君纳妾之事,能免则免!

    楚王若是安心做他的闲散王爷,那佟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目标还是有望达到的。

    佟璐料不到向来对她横眉竖目哪哪看不顺眼的老娘,在这方面的想法却是支持她的,心中甚是高兴。

    仔细把朱氏传授的招数都往心里头记了一遍:“娘,你放心,女儿一定会做到的!”

    握起小拳头,佟璐的双眼充满了必胜的光芒。

    此时翰林院内一派繁忙景象。

    常益德入翰林院有一段时间,已然习惯了翰林院的工作方式。

    每日早早点了卯,就一头砸进了事务当中。

    常人眼里翰林院是个清闲的衙门,只有真正进了里头做事,才知道这里的事宜可一点都不少。

    平日里除了起草各种以皇上名义颁发的诰敕之外,还要编写当朝实录,整理经筵侍讲的资料,要做的事情繁杂又琐碎。

    然而却很能锻炼能力、增长见识。

    在翰林院做事的短短时间内,常益德对国家要政和朝廷仪制开始熟悉,对前朝政典有了深入了解,每天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像海绵般不停地吸收各种讯息。

    “益德兄,”徐伯清朗笑地跨进门槛,手里提着一个食篮,“你可是忙了一个上午了,快过来喝口热茶吃块喜饼。”

    常益德写完手里最后一个字,将笔放下,笑着走了过去。

    从食篮里捻起一块喜饼放到嘴里:“伯清兄,这是谁家有喜事?”

    “你忘了?”

    徐伯清摇头叹笑,“说来和你还是沾亲带故的关系呢!”

    “何渊兄的表弟今日成亲,媳妇正好是平国公府的四姑娘。”

    常益德‘哦’了一声,他还真差点忘了今天是福五姑娘姐姐出嫁的日子了。

    “何渊兄今日专程告了假,”徐伯清消息灵通,“穿戴一新去参加他表弟接亲,说不定下一个成亲的就是他了。”

    “说来也巧,”徐伯清见常益德默默吃着喜饼,自顾自地讲道,“我听何渊兄说他家已然向他表弟媳的妹妹提亲,以后他们两家可真是亲上加亲!”

    “噗——”

    常益德一口喜饼直接喷了出来,吓得徐伯清往旁边直跳。

    “益德兄,你慢慢吃,”徐伯清不明就里,“可别呛着了。”

    常益德掏出帕子擦拭嘴角,猛灌了一口茶:“伯清兄,你刚说什么?何渊去平国公府提亲了?对福五姑娘?”

    徐伯清眨眨眼:“是去提亲了,至于是不是福五姑娘,”

    他挠头,“这我还真不知道,只听说是他表弟妹的嫡亲妹妹。”

    何渊这个卑鄙小人!

    常益德心中暗骂一句,丢下喜饼道:“伯清兄,替我告个假,我有急事出去一趟!”


………………………………

第358章 卑鄙

    常益德大步流星地踏出翰林院,随行小厮石头急急地快步跟上。

    “公子,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当然是去制止何渊那个卑鄙小人!

    竟然趁他不注意去平国公府提亲?

    当他常益德是摆设不成!

    常益德牙齿咬得嘎嘎作响,头也不回地穿过巷子走到大街上。

    “福四姑娘嫁去哪个府上了?”

    看着大街上穿梭不息的人潮,常益德止住脚步。

    石头挠挠头,迅速地回应道:“福四姑娘嫁给了詹事府少詹事吕长亭的嫡子。”

    “去吕府!”

    想起徐伯清说何渊穿戴一新去见福元珠,常益德脚底生风,一定要在福五姑娘前抓住那个卑鄙小人,不能伤了福五姑娘的眼睛!

    吕府前人山人海,吹吹打打,喜气洋洋。

    常益德没有请柬,但凭着常府大公子的脸面,直接刷脸就进了吕府。

    然而在里头宾客群中找了一圈却不见福元珠,倒是让他看见了穿得花枝招展的何渊。

    “啧!好好一个男儿穿得跟孔雀似的!”

    低声吐槽一句,常益德继续东张西望。

    身后的石头碎碎念道:“何公子今日看着风流倜傥,挺好看的呀!”

    “好看你的头!”

    常益德回眼怒瞪。

    知不知道自己主子是谁?

    回府后一定要安排石头去刷三天的恭桶,好叫他长长记性!

    石头忙低头认了错,抬眼好奇问道:“公子,你来吕府不是为了找何公子吗?”

    “我找他作甚!”常益德气呼呼。

    “那你找谁呀?”石头不解。

    “当然是福五姑……”常益德瞪了石头一眼。

    原来公子要找福五姑娘呀!

    石头耳尖,把常益德吞回嘴里的话听了个七八,他讨好笑道:“福五姑娘尚未出阁,应是留在平国公府给福四姑娘送嫁,不会到吕府来参加喜宴才是。”

    常益德猛地一拍头。

    他怎的把这点给忘了!

    蹭蹭蹭地离开了吕府,常益德坐着马车又去了平国公府。

    平国公府前依旧有不少百姓驻足讨论着先前娶亲的盛况。

    常益德站在人群中,望着高高的围墙,一时心有戚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常益德低声吟着关雎,忽地体会到了诗中的真意。

    他的福五姑娘啊,可千万不要被何渊那卑鄙小人给拱了。

    石头虽说没读过书,但是自幼跟在公子身边,对诗句中的‘求而不得,寤寐思服’却是懂的。

    他眼珠子转了转,提议道:“公子,既然何公子都去平国公府提亲了,咱们为何不去呢?现在福五姑娘还没正式议亲,咱们可得赶紧了才是。”

    一语惊醒梦中人。

    常益德伸手一拍石头的脑袋,喜上眉梢:“回府!免去让你洗恭桶的惩罚!”

    常府。

    常益德今天回来得早,回府后去了祖母的院子。

    “祖母,”常益德开门见山道,“孙儿有一事相求。”

    常老夫人提了提心,镇定自若地看向清风朗月般的大孙子,慈爱笑道:“益德,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她这大孙子除了之前和碧青郡主那一出事儿让她差点吓破了胆之外,从小到大就没让她操过心。

    今个儿上衙时间跑回府来向她求助,该不会是在翰林院里做错了什么事吧?

    “孙儿想请祖母替孙儿去提亲。”常益德语出惊人。

    常老夫人猛地抽了口气,眼底闪过喜悦:“益德看上那家的姑娘了?快说给祖母听听。”

    “平国公府的福五姑娘。”

    常益德目光坚定地看向祖母,一撩长袍跪下,“还请祖母尽快请人去平国公府提亲。”

    平国公府的福五姑娘?

    常老夫人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却没有找到与之相关的面孔。

    见祖母一脸茫然,常益德忙补充道:“福五姑娘是平国公府三房的姑娘。”

    “平国公府三房是庶出,”常老夫人对这个倒是有印象,难怪她没见过大孙子嘴里说的福五姑娘,嫡庶分明,不足为奇,“益德,你是怎么认识这位五姑娘的?”

    “祖母!”

    他都快急跳墙了,祖母怎的还问这些有的没的,“福五姑娘是很好的姑娘家,您快替孙儿去提亲,好不好?”

    “哟!”

    常老夫人打量着大孙子着急的神色,忍不住笑了,“这提亲讲究多着了,找什么人做媒,什么日期上门,半点马虎不得。”

    “这事儿祖母记下了,”常老夫人捂嘴直笑,“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常府是书香门第出身,女方的身世对常老夫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女方的品行性格。

    大孙子看上的姑娘家,她自是要先去好生打听一番。

    将常益德打发了去,常老夫人便招来了常益德的娘说起此事。

    “福五姑娘?”

    常益德的娘亲对福元珠倒是有些印象,“前些日子兮书邀请她来过咱们府上赏花,那日您正好去了护国寺,所以没来拜见您。”

    “媳妇这就去找兮书好好问问福五姑娘的情况。”

    儿子有心仪的姑娘家了,得知这事的朱氏,激动的心情可丝毫不亚于常老夫人。

    从常老夫人处离开后,直接就去了常兮书的院子里。

    “兮书,”朱氏拉着女儿坐下,“给娘说说福五姑娘?”

    常兮书聪慧,美眸一转便笑着问道:“娘,莫不是大哥找您要去给福五姑娘提亲了?”

    “你这鬼灵精!”

    朱氏忍不住笑了,“你一早知道你大哥属意福五姑娘了?怎的也没和娘说?”

    常兮书弯弯嘴角,抱住朱氏的胳膊道:“说起大哥和福五姑娘呀,女儿知道的其实并不多。”

    她想了想,把和福元珠相处的细节挑重点说了,“福五姑娘性子温柔贤顺,人很是不错。”

    朱氏听得仔细,中间还跳了几处细节追问,对福元珠倒是颇为满意。

    接着常兮书又说起常益德为福元珠找书的事,当时常益德在她这儿可是抱走了不少姑娘家爱看的杂书,听得朱氏连连摇头,这呆头儿子居然给人家姑娘送去了三大箱子书?

    简直不是她所认识的那个只会读圣贤书的儿子了!


………………………………

第359章 离别

    拉着女儿问完了和福元珠相关的话题,朱氏沉吟了片刻,清了清嗓子道:“兮书,你姐夫近日要离开了。”

    常兮书只觉得耳边被锣鼓咚地一声敲响,震得头脑微微发胀。

    她垂下了眼帘掩饰住眼底的神色,过了小片刻才抬起眼睛看向朱氏,假装镇定地问道:“姐夫要去哪里?”

    朱氏的双眼一直紧紧地盯着女儿,没有错过她的每一丝表情。

    这件事情拖了许多天,终归是要告诉女儿的。

    只希望对女儿的影响不要太大。

    游逸飞必须得走,只要他留在京城,女儿的心就不可能空出来。

    是以背着女儿,她亲自去恳请游逸飞离开。

    作为一个母亲,她只能选择这样自私。

    “你姐夫明天就会离开,”朱氏小心翼翼地说道,“应该是去大渊国。”

    “兮书,你知道的,”朱氏拉着女儿的手一下下的抚拍,“你姐夫在大渊国名气极盛,去那里对他来说定会有更深的造化。”

    常兮书温婉地笑着应道,“娘亲说的是。”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母女俩各有所思。

    “娘,”忽地,常兮书开口问道,“悦姐儿怎么办?”

    常兮书嫡姐的女儿悦姐儿,自从出生后就一直在朱氏手里照顾,常兮书亦是天天陪伴悦姐儿长大。

    相比之下,游逸飞看顾孩子的时间远不及她们。

    只是,游逸飞到底是悦姐儿的亲爹。

    朱氏笑笑:“悦姐儿自是留在府里。悦姐儿尚幼,离不开我们的照顾。”

    “姐夫同意了?”常兮书有些困难地开口问。

    “你姐夫是同意的,”朱氏因为这件事和游逸飞已经达成共识,“他每年会至少回来一趟探望悦姐儿,等悦姐儿再大些,合适的时宜亦可让悦姐儿跟着你姐夫。”

    常兮书听得仔细,颔首道:“女儿明白了。”

    朱氏看着女儿,把嘴里的话压了下去,拍拍她的手离开了院子。

    其实她想问常兮书,是否要去见游逸飞一面?

    但转念又觉得,即便是见了又如何?

    再她看来游逸飞对大女儿一往情深,对小女儿并无特殊的情愫。

    希望随着游逸飞的离去,小女儿的人生能归于正途。

    朱氏走后,常兮书独自在房中安坐了许久。

    到了傍晚,朱氏问起身旁的嬷嬷:“二姑娘可有离开过院子?”

    嬷嬷刚从常兮书处回来:“回夫人,二姑娘一天都在屋里头,没有出去过。”

    朱氏闻言道:“继续让人在二姑娘那看紧了,若二姑娘离开院子就过来告诉我。”

    然而一整天常兮书都没有出过院子。

    她没有去和游逸飞道别的打算。

    第二日清早,朱氏一睁开眼就问道:“二姑娘那边情况如何了?”

    她最担心的就是女儿夜半三更再去找游逸飞。

    “回夫人,二姑娘昨夜睡得早,一夜安眠,现在还没起来呢。”

    朱氏的心安了安,看来真如女儿所说,她在努力地放下了。

    “夫人,”随侍嬷嬷道,“大公子在外头等着给您请安呢。”

    朱氏扬眉,暗忖儿子一大早地过来,该不是为了福五姑娘罢?

    常益德心里兜着事儿,整夜翻来覆去没睡好,天一见亮便来了朱氏院子,就等着朱氏起来好问问情况。

    朱氏笑着叹气,当初想给儿子寻个亲事,每每跑得人影都见不着,见着了就掷地有声道不立业何以成家来拒绝她。

    而今倒好了,完全跟变了个人似的。

    “娘问过兮书了,”朱氏在心爱的儿子前说得直白,“兮书对福五姑娘印象甚是不错。”

    “但这到底是终身大事,”她眉目温和,“娘亲需要再去打听打听。”

    “这事儿可急不来,时辰不早了,你先去上衙。”

    温和又坚定地把儿子推了出门,朱氏忍不住又摇头笑了。

    叫了信任的嬷嬷去打听福五姑娘的消息,便收拾着去老夫人处请安。

    午前派出去的嬷嬷就赶了回来。

    听过关于福元珠及其相关情况后,朱氏去了老夫人的屋里。

    “说是姑娘家性子挺好,在家里排行第二,”朱氏把打听来的消息跟老夫人说了,“她姐姐昨日刚出嫁了。父亲官职不高,但到底是国公府的姑娘。”

    常老夫人半眯着眼睛:“益德是长孙,嫁进来咱们常府的话,就是宗妇。除了要操持府里中馈事宜,族里头的事情可一点也不少。”

    她看向朱氏,“这点你应该清楚得很。”

    朱氏忙应是。

    “这性子好是好事,”常老夫人慢悠悠道,“但能不能扛得住事,还得再了解了解。”

    朱氏眸光一转,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

    “媳妇这就再去打听打听。”

    想是老夫人对福五姑娘并不算太满意。

    虽说她们不看重家世背景,但福元珠在才艺能力上似乎亦是普通,唯一能说的怕就是性子温和。

    到底常益德是常府嫡长孙,配这样的姑娘家,老夫人心里替他委屈了。

    朱氏何曾不是这么想。

    幽幽地叹了口气,她又去了常兮书的屋里。

    隔日福元圆便收到了常兮书送去太子府的信。

    “娘娘,”珊瑚见福元圆笑着收起了信,忍不住好奇道,“常二姑娘来信说些什么呀?”

    福元圆弯唇,将信纸塞回信封放到一旁:“常益德打算去给元珠提亲呢。”

    珊瑚顿时眼睛发光:“常大公子这是开窍了呀!”

    “没那么简单,”福元圆端着水喝了口,“兮书写信来,一是告诉本宫这件事,二是说了她娘亲想见见元珠。”

    朱氏昨日去了常兮书屋里,让她约常兮书去护国寺上香。

    她和常兮书兵分两路,打算悄悄儿看看常益德心仪的姑娘。

    所以常兮书这是通风报信来了。

    福元圆想了想,让人备了纸墨:“本宫给元珠写封信,让她心里好有个数。”

    “五姑娘定是又高兴又羞怯。”翡翠掩嘴笑。

    福元珠和常益德的事儿,她们几个丫鬟看在眼里,不时叨念着两人何时能成,而今看来,怕是好事近了。

    福元圆笑:“希望兮书的母亲对她满意,元珠是不错的姑娘。”


………………………………

第360章 相约

    福元圆写好了信,让人送去平国公府。

    琉璃挑了帘子进来:“娘娘,夫人过来了。”

    娘亲又来了?

    福元圆站起身迎了出去。

    “娘,怎么这么早又过来了?”

    自从福元圆回京,又传出了有孕的消息,短短日子沈氏已经来过三趟太子府了。

    每次来都是叮嘱这叮嘱那,似是有说不完的话。

    福元圆倒是享受有母亲陪伴的日子,让她有待字闺中时做人闺女的幸福感。

    “娘你要操持国公府的事,”给沈氏亲手倒了茶,福元圆托腮道,“老是这么过来太子府会不会很辛苦?”

    沈氏笑着摆手:“国公府的事都是惯例的事,有舒三娘在替母亲打理,不用担心。”

    “待大伯父娶了亲,将中馈交出去,娘就可以清闲下来了。”

    福元圆心疼沈氏,巴不得她早早别打理国公府的事。

    沈氏一愣,放下杯子道:“满满,你还不知道你大伯父成亲的事?”

    女儿有身孕是天大的事,她来来回回几趟光顾着给女儿传授和怀孕相关之事,倒真把福平山的事给忘了。

    将刘菲菲的事说了一遍,沈氏道:“经了这事,你祖母的意思是让你大伯父不急着续弦,过段时日再说。”

    福元圆品着刘菲菲的事,听起来很是熟悉哪。

    想起未出嫁时她曾经历过的那一遭,不由怀疑刘菲菲之事是否同样出自福元青姐妹俩之手。

    不过,对此她并不甚关心,亦没有打听的想法。

    “如今你大伯父那房热闹着呢。”

    沈氏笑着,“冷姨娘又怀孕了,不止如此,还有三位姨娘同时有了身孕,你大伯父怕是忙不过来。”

    刘氏在时,对几位姨娘管得严,避子汤什么的是日常便饭。

    现在没了主母,倒是处处都在开花结果了。

    平国公府。

    福元珠刚收到常兮书的信,才看完正诧异着,福元圆让人送的信就又到了。

    她和常兮书虽说相识,但并不算太过熟稔。

    常兮书邀请她一道去护国寺上香,让她心下略略觉得奇怪。

    但看完福元圆的信后,脸就蓦地红透了。

    常公子的娘亲想见见她?

    为什么想见她?

    常公子的娘亲怎么会知道她?

    一个个问题在脑海中盘旋,莫名涌现的猜想又让她觉得无地自容。

    她真是太不要脸了,她竟然在想是不是常公子看上她了,他娘亲才会想要见见她!

    猛地跑到床上将自己蒙在被窝里,生怕让人发现了她的想法笑话她。

    然而,常益德那局促又溢满笑容的脸却一再浮现在心头上。

    隔日一早。

    常府的马车早早就来到了国公府侧门,吴氏亲自送了女儿上了马车,等目送马车远去,才笑容不减地回了府。

    “冒昧约福五姑娘去护国寺上香,”常兮书笑容可掬地看向福元珠,“福五姑娘不会怪罪兮书吧?”

    福元珠忙摆手道:“常二姑娘可别这么说,我高兴着呢。平日里没什么机会出门,正好可以出去透透风。”

    两人相视一笑。

    接着聊起姑娘家的那些话题,女红呀,话本呀,时间过得倒也快。

    待马车到了护国寺山下不远,忽地停了下来,婢女探头瞧了瞧,回来禀报道:“姑娘,今日上香的人多,好生热闹。怕是要等上好一会儿马车才能进寺。”

    常兮书闻言,挑了帘子朝外看了看,转头笑着提议:“福五姑娘,离护国寺不远了,不如我们下马车步行过去?”

    福元珠自是没有意见。

    两人下了马车,带着一众随行婢女和护卫沿着山路往前徐徐而去。

    山间空气清新怡人,暖和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落在地面上,舒适惬意得让人忍不住嘴角扬笑。

    步行上去的行人不少,有衣着华贵的,亦有普通百姓。

    两人并肩前行,低声说着话。

    待转过一处拐角,忽地从斜侧方冲出一个小童撞到了福元珠的身上。

    “哎!”

    福元珠被撞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好身后跟着的两个婢女扶住了她。

    “姑娘,小心!”

    福元珠站稳,定睛朝身前小童看去。

    只见那面黄肌瘦的小童,脏兮兮的脸上挂着两条鼻涕,乌黑的小手正在身上的衣裳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