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妻满满-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特意强调了‘亲手’两个字。
福元圆自是没听错宫里嬷嬷的意思,今儿黑蒙蒙就起来做梨膏。
她并非是为太后之命是从,而是,既然太后强调了亲手,这里头没准就会有什么幺蛾子等着她。
所以,那就让她亲手来做个梨膏吧。
“庞嬷嬷,这梨膏怎么做?”
福元圆洗干净手,笑盈盈地看向庞嬷嬷。
厨艺她可不精通,没有庞嬷嬷这个作弊神器,就算是梨膏这么简单的东西她也糊弄不出来。
庞嬷嬷心知太子妃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只得也洗了手道:“娘娘,梨膏做起来不难,就是耗些功夫。”
拿出了几个新鲜的梨子,“用材上,首先要选品相好的梨。梨要挑熟透的,汁多甜润,做出来的梨膏才香甜。”
熟练地将皮削去,去掉核,切成小块后,庞嬷嬷又道,“再配以果肉丰满的大枣,同样是去掉皮和核。”
“还需要姜和罗汉果。”
庞嬷嬷手脚利落,一边讲解一边动作,不过两刻钟时间就将食材全部料理好,放到锅里开始熬煮。
“先用大火煮开,随后再用小火炖上一个时辰,待到膏体便成粘稠状,就可以关火了。”
福元圆看得眼花缭乱,啧啧称奇:“一个时辰后就完事儿了?”
庞嬷嬷笑道:“还有最后一个步骤,待膏体成型,放凉后加入蜂蜜搅匀,就成了。”
“可以当下吃,也可以用密封罐装起来,慢慢吃。”
福元圆看了一遍,对步骤了然于心,遂笑道:“庞嬷嬷,我来做一遍,若是有不对的地方,你给我指点指点。”
在小厨房里忙了一个时辰,天色终于大亮。
福元圆瞅了眼在锅里噗噗熬煮的梨膏,笑道:“本宫去梳洗用膳,待一会儿进宫,这梨膏估摸着刚刚好。”
慈宁宫。
福元圆和彭月眉在月台上等着太后传召。
彭月眉眼底带着淡淡的青色,福元圆见了,笑问:“皇弟妹可是早起熬梨膏了?”
彭月眉颔首:“太后娘娘昨日传懿旨让弟妹今日亲手做梨膏带来慈宁宫,是以早起了些。皇嫂看着倒是精神不错,让弟妹好生羡慕。”
福元圆莞尔一笑。
夜里给娃儿喂奶的事由奶娘代劳,她睡得早,睡眠又好,即便是天未亮就起来,精神亦是不错。
“皇嫂可是也带了梨膏?”彭月眉瞧着翡翠提了食盒,问道。
福元圆点头:“第一次洗手作羹汤,不知能否过太后娘娘的那一关。”
彭月眉闻言,眉梢微动:“还记得弟妹第一次做梨膏,可是折腾了小半日都没做成呢,皇嫂能够做出成品已是不易,想必太后娘娘定然不会怪罪。”
福元圆弯了弯嘴角,她可顾不得太后喜欢不喜欢,能做出来便是她应尽的本份。妯娌俩闲话间,慈宁宫的嬷嬷出来传了话:“太后娘娘请两位娘娘进殿。”
太后精神不错,目光在福元圆和彭月眉身上滑过,不动声色地说道:“这些日子天寒,难免有几声咳嗽,就惦记着想吃口梨膏。”
彭月眉笑意盈盈地福了福身:“皇祖母身子不适,让孙媳妇好生担忧。月眉今日天未亮就起来亲自做了梨膏,还请皇祖母尝尝,看看是否何您口味。”
她一番话说得贴心,太后听了面上含笑,一旁的嬷嬷忙将彭月眉的梨膏呈了上去。
太后慢悠悠地品了一口,赞道:“月眉果然心灵手巧,做得梨膏甚合哀家的心意。”
她将梨膏放到一旁,拿起绢帕擦了擦嘴角,淡淡地看向福元圆:“太子妃可有亲手做了梨膏带来?”
福元圆不疾不徐地从食盒拿出梨膏:“请皇祖母品鉴。”
嬷嬷将梨膏呈了上去,太后掀开白玉盅盖,瞥了眼成色道:“看着倒是有模有样。”
彭月眉掩嘴轻笑:“皇嫂很是用心,听说为了皇祖母,可是第一次下厨做梨膏呢。”
太后闻言,拿起小勺子的手僵了僵,她可没兴趣尝试太子妃第一次做出来的梨膏。
可别回头吃出毛病来。
将梨膏盅子放下,太后抿着嘴道:“这皇家媳妇虽说无需善厨艺,但简单的膳食还是该料理得来才是。”
觑了眼默不作声的福元圆,她悠悠道,“既然太子妃不善厨艺,那便在慈宁宫小厨房里好生练习练习。”
“这样罢,就在慈宁宫小厨房做上十二盅梨膏,等做完了再出宫回府。”
福元圆垂眸,心中暗骂老虔婆真坏心,十二盅梨膏做完怕是太阳都要下山了,她这还惦记着回家喂娃呢,哪能耽搁那么多时间。
飞快地算了算,就算几盅梨膏同时做,要等熬煮完最快也得耗上近两个时辰!
更何况十二盅梨膏?
瞥了眼不动声色的彭月眉,福元圆扯唇一笑道:“皇祖母,元圆虽身为皇嫂,但这做梨膏的手艺可比不得四皇弟妹。不知可否让四皇弟妹留下来指点下元圆怎么才能做好梨膏?”
太后听了,似笑非笑地看向彭月眉:“月眉,你可愿意?”
彭月眉捏紧了手里的帕子,屈膝道:“回皇祖母,指点不敢当,月眉自然乐意与皇嫂一道研习厨艺。”
“好,好,好,”太后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你妯娌二人去小厨房做上十二盅梨膏,回头挑了好的出来,给皇上和皇后送去尝尝。”
………………………………
第467章 高低
“太后娘娘,”嬷嬷小步走进内殿,太后正歪在贵妃榻上半阖着目,她小声道,“太子妃和鲁王妃已经在小厨房开始做梨膏了。”
太后缓缓睁开眼:“让人跟着看紧了,可不能由着她们偷懒耍滑。”
嬷嬷忙应了:“奴婢派人盯着呢,奴婢瞧那太子妃虽说看着不太熟练,但做起梨膏来倒是像那么回事。”
太后轻‘嗯’了一声:“看来她倒是还算听哀家的吩咐。”
太子妃不善厨艺一事,太后早打听清楚了。
昨日让人去传了懿旨,若是今日太子妃完全不会做梨膏,那她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好生惩治她!
想来太子妃是个聪明人,估计今天一大早还真的学了一手本事。
无论如何,能够磋磨磋磨太子妃,已经达到了太后的目的。
“娘娘,有了鲁王妃一起做梨膏,太子妃只需做六盅就够了,怕是不到两个时辰就能做完。”嬷嬷道。
太后觑她一眼:“太子妃可不是好相与的货色,若是真的惹火了她,哀家可保不准她会做出什么事来。两个时辰,可以了。”
那嬷嬷听了,福了福身道:“娘娘说的是。”
“至于鲁王妃,也不是个乖顺的,”太后冷哼一声,“今日在哀家面前给太子妃上眼药,哀家随了她去,但到底还是要敲打敲打,免得她自以为是。”
小厨房。
进了厨房,福元圆便径直去洗了手,从食材框里挑选了合适的梨,枣,姜,和罗汉果等,拿起刀便开始做事。
一旁的翡翠帮忙打下手,但眼见着真的只是打下手,一切都由福元圆在主导。
彭月眉看得略有些呆,亦有些尴尬。
“不想皇嫂做起梨膏来,倒像是很熟练一般。”先前说什么第一次做,怕是唬人的罢?
福元圆头没抬,手中动作迅速,扯扯唇道:“今个儿确实是第一次做。”
她这人从不说谎的好吧?
“只不过,皇嫂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她抬眼看向彭月眉,淡淡一笑,手里的小刀舞得银光闪闪,“而且,动刀子这种事,对皇嫂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彭月眉被那小刀晃得眼睛发晕,心头蓦然想起福元圆一箭射死晋王爷的事,忙笑着说道:“还是皇嫂厉害,让月眉好生羡慕。”
“快些动手做梨膏吧,”福元圆不瘟不火地说道,“六盅梨膏可得花上不少时候,皇弟妹该不会是打算在皇祖母这叨扰到下午吧?”
她可没时间也不想在这里耗着。
彭月眉怔了怔,歉然道:“皇嫂说的是。”
言罢,她便洗了手开始做梨膏。
因为彭月眉外家祖母一到冬日就有咳嗽的老毛病,所以她未出阁前便已经会做梨膏。
对她来说,做梨膏早已做出心得,如何配料如何调味,火候如何控制等都烂熟于心。
想起太后娘娘说过,做好的梨膏会挑着送去给皇上和皇后品尝,彭月眉就暗自起了比较的心态。
于是乎,小厨房里不再听见说话声,两人各执心思专心做起梨膏来。
熬好梨膏已是一个半时辰之后。
慈宁宫的嬷嬷检视了做好的十二盅梨膏,频频点头,挑选了四盅让人送去御书房和坤宁宫。
“太后娘娘午歇了,”嬷嬷见福元圆和彭月眉净过手后,便站在小厨房门前道,“两位娘娘忙完了可以在慈宁宫用过午膳后再离去。”
福元圆笑着婉拒:“多谢皇祖母的厚爱和美意,元圆府里还有事,便不多叨扰了。”
太后睡了正好!
别回头拉扯着些有的没的,天知道要磋磨她们到什么时候才放人。
她急着回家喂娃!
彭月眉一愣,不自觉道:“皇嫂,你不等父皇和母后用过梨膏再回去吗?”
福元圆抽了抽嘴角,不可置信地瞅了眼彭月眉。
她该不会认为她们做了梨膏,皇上他老人家和皇后娘娘就会立马赏脸吃吧?
想什么呢?
脸上堆起一个假笑,福元圆道:“大中午的,就不叨扰父皇和母后了,若是月眉你想等那便等等看,皇嫂先行告辞。”
说完,福元圆脚底抹油地往宫外去。
留下彭月眉暗自咬牙,她还想等着听父皇母后对她做的梨膏赞赏,将太子妃给比下去的!
太子妃就这么走了算什么事?
留着她一个人就算是胜利了,也享受不了优越感!
太子妃这人真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主。
她叹了口气,勉强对着慈宁宫嬷嬷道:“即使如此,本宫亦不多叨扰了。”
两位皇家媳妇一前一后地出了宫。
福元圆回了太子府,飞快地把两个娃娃捞进怀里:“我的宝贝们,娘想死你们了!”
将两个小肉团子喂饱后,福元圆浑身舒畅地准备用膳。
“娘娘,宫里来赏赐了。”
庞嬷嬷步入膳厅,喜盈盈地道喜。
福元圆好奇挑眉:“什么赏赐?”
庞嬷嬷笑道:“说是皇上用了娘娘和鲁王妃亲手做的梨膏,直夸娘娘的梨膏做得好,是以让人送来了赏赐。”
“当真?”福元圆嘻嘻一笑,“鲁王府那边送赏赐了吗?”
庞嬷嬷摇头:“这倒是没听说。”
御书房里,庆元帝午膳后见慈宁宫送来了两盅梨膏,尝了一口其中一盅就推到了一边。
本不欲再试另一盅,哪知听梁公公提了嘴说是太子妃做的,就赏脸地又尝了一口。
这一吃就吃上了味儿,直把一小盅梨膏都吃完了。
心情舒畅的庆元帝便让人给太子府送了赏
由头到尾都不知道第一盅梨膏是彭月眉做的。
消息传到了鲁王府,气得彭月眉直跺脚:“好你个太子妃!”
福元圆笑容可掬地赏了庞嬷嬷:“还是庞嬷嬷手艺高超,名师出高徒!”
庞嬷嬷自是喜不自胜:“是娘娘聪慧,一学就上手。”
这时,翡翠掀了帘子进来:“娘娘,殿下来信了。”
福元圆面上一喜,忙接过信仔细看去。
信里写的是阮府发生的事,福元圆越看脸色越凝重:“翡翠,你过来。”
“通知消息处,去查下二十年前太后与阮府老爷和姨娘有什么关联。”
………………………………
第468章 追逐
秦泽接了庆元帝布置的任务暗中离京查访,福元圆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不能同去,心中自是日日牵挂。
两人早已习惯了每日通过飞鸽传信互通消息,福元圆亦知道了他们三人接了绣球住进阮府的事。
不想隔日就有了进展。
对阮老爷此人,若是毫无线索地去查,并非不能查,但需要耗费许多时间。
但如若有了线索,查起来就方便许多。
只是料不到,竟然和太后有关。
二十年前,太后仍是先皇的皇后,如果阮府姨娘真的是她身前伺候过的人,查起来必定不难。只是太后可是皇上的亲娘,又怎会是那幕后推手?
福元圆支着下巴寻思许久,不明就里。
阮府。
正房夫人在阮府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平日里如同隐形人般在正院里生活,对阮府所有事宜不闻不问,对阮老爷亦是。
若是因为如此以为正房夫人在阮府地位不显那就大错特错了。
别说在掌持阮府上下事务的姨娘,就连阮老爷,在正房夫人面前亦是从未抬头挺胸过。
昨夜阮大少爷来正院求了正房夫人,今日上午正房夫人便让人传言唤来了阮老爷和姨娘两人。
说的自是不同意亲事的事。
阮府姨娘在阮府呼风唤雨了这许多年,虽说在正房夫人面前压得抬不起头,但到底心中有底气。
她知道正房夫人的话不能忤逆,但这宜儿是她的亲闺女,难不成就这样一直耗下去?
是以终于爆发了生平以来第一次和正房夫人的冲突。
然而,正房夫人的威严如根深大树摇撼不动,连阮老爷都不敢说什么,阮府姨娘没坚持多久就败下阵来。
阮老爷和姨娘两人蔫蔫离开了正院。
稍一商量,由阮老爷去给安公子说明情况,阮府姨娘则去找闺女谈心。
哪知这一去,没等回来阮老爷,却等回来了安公子一怒之下打晕阮老爷带出府的惊人消息!
阮府姨娘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听明白了下人的禀报,蹭地站起身就往正院跑。
府里虽说有家丁,但她知道正院里可是有不少真正的高手!
正房夫人被姨娘带来的消息惊了惊:“不是说在京城读书的文人书生吗?怎会打晕老爷把他给掳走了?”
要真掳人,也该掳走阮大姑娘才是。
阮老爷一个大老爷们有什么好掳的?
在正房夫人身边服侍的嬷嬷脸色却是一变:“夫人,奴婢这就带人去追。”
正房夫人愣了一瞬:“吴嬷嬷,你要亲自去?”
吴嬷嬷点头:“掳走老爷一事非同小可,务必要将老爷带回来,事不宜迟,奴婢这就下去安排。”
说完她不等正房夫人首肯就转身出了里屋,正房夫人和阮府姨娘对她的举动并无不满,两人眼底渐渐泛起紧张。
秦泽等人用麻布袋将阮老爷装起来,扛在肩上就直接飞跃离开了阮府。
出了阮府很快就与沈氏的人汇合,众人骑马疾驰离开栗源镇。
一个时辰后,后方就来了追兵。
追上来的一队人马身穿黑衣,手持弓箭,出手狠厉。
秦泽这方的人马统统都是好手,应对追兵丝毫不乱,并且人员上还占了上风。
双方一路火拼厮杀,秦泽三人则带着装有阮老爷的麻布袋在前赶路。
“他们的人果然都是不多见的高手,”银宝一路策马,一路回望,“公子,小的估计得要全部收拾他们得花上不少功夫。”
就看对方追人的决心。
若是拼死追杀,他们恐怕也要损耗不少人力。
秦泽眯了眯眼:“我看未必。我们尽快走。”
安顺的马上驮着麻布袋,一甩马鞭道:“公子,他们的人约莫是我们的三分之二,不知道阮府精锐是否都倾巢而出了?”
秦泽分析,“至少大半。”
“小心,他们放箭了。”
银宝眼尖,瞅着后头追兵开始射箭,忙招呼着大家躲避。
安顺扭头,瞧着大多数利箭朝他身后射来,忙嚷道:“不好,他们的目标并非是我们,而是阮老爷!”
秦泽蹙眉。
这些追兵打不过他们,就想杀了阮老爷灭口?
他心中一动,一甩马鞭道:“走,我们进前面的山林。”
山林路窄,跑起马来慢,但是却是躲避利箭的好地方。
众人眼睛一亮,纷纷朝山林疾驰而去。
追兵势在必得,秦泽一方勇猛接战,双方一路打一路跑,直到天色渐暗,追兵才不得不放弃追杀。
双方各有折损,经过近大半日的硬战,待追兵退了,秦泽等人依旧不敢松懈,连续疾驰了近一个时辰才找到地方落脚歇息。
阮府正院。
“夫人,情况紧急,我们必须连夜离开此地。”
吴嬷嬷眼神严峻:“对方有备而来,全是高手,我带去的人马损失了一半。”
“虽不知他们为何劫走老爷,但必定与当年的事有关。”
“趁他们还没带人来阮府寻我们,走为上策,必须要保住少爷和您的安危!”
正房夫人心头一缩。
在阮府一住二十年,她早已习惯了平静安稳的日子。
虽然知道总有一天会面临风波,却没想到来得这般突兀。
“我们全部都走?”
吴嬷嬷摇头:“我们人手不够,没办法把人全部带走。就您和少爷两人,其余阮府之人,我们管不上了。”
这阮府里,除了几个主子,其余人等都不知道当年的事,可以留下一条命。
“那姨娘和姑娘呢?”
“杀了。”
吴嬷嬷冷声道。
这两人留着只会成为拖累和后患。
正房夫人却坐直了身:“不行。青儿对宜儿情根深种,若是杀了宜儿,恐他会闹。”
吴嬷嬷皱眉,思忖片刻道:“那就带上姑娘。”
至于姨娘,等下她亲手去解决。
且说秦泽一方人马终于休整缓过劲后,银宝眉头紧锁找到了秦泽。
“公子,今日带队追杀咱们的人,小的想来想去,应该就是那正房夫人屋里伺候的嬷嬷。”
秦泽闻言陷入思索。
以追杀人的身手来说绝非一般,能够有这样的仆人,那正房夫人怕是另有秘密。
“银宝,能调度到更多的人手吗?”
银宝一怔,颔首道:“调度人手没问题,但是需要时间。”
“以最快速度调度一批人手去阮府,将那正房夫人,姨娘,阮大少爷全部带回京城。”
………………………………
第469章 引诱
秦泽等人掳走阮老爷,才惊觉阮府正房夫人恐怕还藏了不少秘密。
但阮老爷这个人证重要,必须尽快暗中送回京城,只能让沈氏的人再回阮府去抓人。
阮老爷被带走的消息定然会很快就传到对方主谋的耳朵里。
倘若这个人是太后或是与太后有关的话,他们就更需要赶紧进京。
于是,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往京城赶。
第二日银宝收到了沈氏消息渠道传回来的消息。
“公子,阮府的主子似乎都离开了阮府。”银宝面色沉重。
秦泽拧起眉头:“阮府里没人了?”
“除了正房夫人,阮大少爷和阮大姑娘,其余人都在,”银宝详细解释,“但阮府姨娘没了。”
“阮府姨娘据说被贼人一刀毙命,府里现在没了主子,连她的丧事都不知怎么张罗。”
“让人想法子追查下去。”
秦泽猜想恐怕这是杀人灭口,但如今却没时间回返查探了。
这阮府愈发显得神秘重重,秦泽默然不语地思索,总觉得漏了更重要的信息。
然而一行人并未因为这事停歇,紧赶慢赶地回了京城。
太子府里。
福元圆早得知了秦泽要抵达京城的消息,早早就候在了府门口等待。
“满满,”秦泽多日未见媳妇,眼底盛满欢喜,“天儿冷,怎么出来了。”
“想你了呀!”
福元圆随口一句让旁边的安顺和银宝登时红了脸,垂下头恨不得挖个坑藏起来,秦泽一把将媳妇捞入怀里,这等温柔细语怎能被旁人听去?
夫妻俩回了韬正院。
“阿泽,关于阮老爷和他姨娘的消息,已经打听到了。”
福元圆从妆匣里抽出一张纸递给秦泽。
有了方向,沈氏消息渠道打探消息极为迅速。
“阮府姨娘二十多年前是皇祖母身边伺候的婢女。”
纵然想过阮府人与皇祖母可能会有关系,秦泽仍被这句话震住了心神。
福元圆握了握他的手,继续道:“皇祖母是当时的皇后,阮府姨娘跟着进宫伺候了两年,因为年纪不小了,皇祖母便将她许配给了阮老爷。”
“若真是这样,那现在阮府的正房夫人又是何方神圣?”秦泽提出疑惑。
福元圆摇头:“没有查到关于正房夫人的消息。明面上看,便是阮老爷回了老家后,娶了一个女子做了正房夫人,后来阮姨娘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秦泽蹙眉,从阮府各位主子的关系来看,总觉得中间另有蹊跷。
“不如我们审问一下阮老爷?”
秦泽摇头:“问过了,那阮老爷不肯说出真正原因,而且有寻死的念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