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妻满满-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想对海天院动手,刘氏也不会选择从大厨房这边钻空子,出了事情她绝对逃脱不了干系。

    墨琴忙回应:“奴婢记得秋姨昨日说夫人爱吃鲜笋三鲜饺子,遣人去大厨房问了却没有鲜笋。然后今天一大早让晓画亲自出府去采买回来的。”

    沈氏和福元圆对视一眼,福元圆神情凝重道:“墨琴姐姐,去叫司琪姐姐过来给娘亲诊脉。然后叫舒三娘将院门关了,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这件事,必须仔细查查。”

    墨琴应了:“奴婢这就去办。”

    不多会儿,便见舒三娘匆匆带着银宝和司琪进来,面色微白却仍能保持冷静:“夫人,您没事吧?奴婢已经让人关了院门,所有人都不得擅自走动。司琪,快去给夫人把把脉象看看。”


………………………………

第105章 元青元华齐落水

    沈氏的安危是最重要的。

    舒三娘吩咐墨琴带人关好院门,守住各处的媳妇婆子,便急急带着善医术的司棋和匆匆赶来的银宝去了里屋。

    司棋和银宝轮番诊脉细看,均放心地表示沈氏无事,胎相安稳。

    众人齐齐舒了口气,才开始分析今日之事。

    海天院向来守得紧,尤其是吃食和里屋安全,可说是如铁桶般也不为过。

    守在门外等候的秋姨被传进里屋,扑通就跪倒在地。

    呈给沈氏的吃食有问题,身为主厨她的罪责最大。

    福元圆蹙眉,秋姨是随她们多年的厨子,自是信得过,她想了想,扭头吩咐:“司棋姐姐,你和银宝去仔细查查那些尚未用完的鲜笋。”

    “是。”

    司棋和银宝领命出去。

    “夫人,”秋姨垂头,“奴婢该死。”

    沈氏问道:“秋姨,你且将鲜笋来由仔细说说。”

    “是。”秋姨抬起略红的眼,依旧有些心慌意乱。

    “夫人喜欢吃鲜笋三鲜馅儿的饺子,奴婢昨日差人去大厨房问过,并没有鲜笋这个食材。”

    “于是便想着亲自出府去采买一些。”她顿了顿,“今日一大早奴婢出门前,墨琴和晓画已经过来帮忙准备今天的“龙食”。”

    “因为担心时间上赶不过来,”秋姨继续道,“墨琴就提议不如她们出府去采买鲜笋。奴婢想想亦是妥当,所以就让她们去采买。”

    “那时候夫人醒来,司棋过来说夫人寻墨琴过去,”秋姨讲得仔细,“晓画便主动担了去买鲜笋的活儿。”

    沈氏沉吟:“所以是晓画去买的鲜笋?晓画人呢?”

    她话音刚落,门帘被挑起,墨琴与司棋、银宝走进来。

    墨琴神色带了一丝困惑和紧张:“夫人,晓画不见了。”

    语落,知书匆匆进来:“夫人,晓画的衣裳物什均在,但她平时装细软的木箱打开了,里头什么都没了。”

    沈氏蹙眉:“晓画……”

    银宝嘟哝:“这是畏罪潜逃呢吧?”

    这句话正是屋里众人各自的心声。

    “只是,为什么是晓画?”

    疑惑盘旋在众人心头。

    “墨琴,你还记得晓画是怎么入府的吗?”

    沈氏房里的四个大丫鬟都是她亲手挑选栽培的,如果不是发生今天的事,她怎么也难以相信晓画会做出这样的事。

    一时心头有些闷闷。

    墨琴抬起眼:“奴婢记得。”

    “晓画是孤儿,那年奴婢和知书随夫人去上香,在寒山寺附近救起昏迷的晓画,之后她就一直跟在夫人身边。”

    “因为手脚勤快又聪慧,晓画从三等丫鬟做到大丫鬟,一直忠心勤恳。”

    沈氏似乎被墨琴的一番话勾起记忆,一时没有说话。

    福元圆见状:“这些日子,晓画与平时可有什么不同?”

    众人仔细思量,皆摇头。

    “晓画晨间还在厨房里一起做龙食,什么时候不见的?”沈氏回过神,看向众人。

    墨琴道:“奴婢记得饺子包好后,晓画说要去更衣,之后好像就没见到她了。”

    “这么说,她离开不过是一个时辰内的事,定然走不远。”福元圆看向银宝,“银宝,你去安排人追查。”

    银宝领命下去。

    这时,司棋才开口禀明对鲜笋的调查。

    “奴婢和银宝仔细查过了,”司棋道,“厨房仍有未用完的鲜笋,浸泡鲜笋的水里溶解了一种无色无味的药粉,寻常人吃了会腹泻不止,若是有了身孕的人吃了,怕是就会……”

    “会怎样?”

    司棋看着沈氏,“怕是会落胎。”

    虽是早料到了这个结果,但亲耳听司棋证实,仍旧让众人心里一紧。

    舒三娘:“夫人,奴婢带人在院子里再细细查下?”

    先前担心沈氏用了落胎的饺子,舒三娘顾不上查探,如今沈氏安好,她身为海天院主管嬷嬷,责无旁贷。

    沈氏颔首允了:“你们都出去吧,满满留下陪娘。”

    世安院。

    刘氏在内室来回踱步,见苏嬷嬷掀了帘子进来,急急问:“怎样?海天院可有传府医?”

    苏嬷嬷忙应道:“回夫人,海天院关了院门,定是出事了。只是至今仍未见有传府医。”

    “若是出事第一件事就是传府医才对。”

    刘氏皱着眉头,“莫非没有得手?”

    “奴婢记得海天院有懂医术的丫头,莫不是让那些丫头在看诊?二夫人平日里的安胎药,听说都是院里丫头开的方子。”

    刘氏嗤笑:“不过是些丫鬟,懂点儿药方算多大本事?真出了事还是得请府医!沈氏不会那么拎不清。你让人再去盯着,一有风吹草动就来回禀。”

    “奴婢让人盯着呢,”苏嬷嬷给刘氏斟了盏茶,“一有消息就会来回禀。”

    刘氏喝了口茶,感觉心头稍稍平顺了些:“刚说元华去前院一道送二皇子出府了?”

    苏嬷嬷点头:“听说三姑娘在府里散步,恰好遇到了大公子送二皇子。”

    刘氏摇头不信,知女莫若母,福元华这若不是刻意为之她是一百个不相信的。

    女儿大了,心思多了。

    想起福元华连凤命都敢冒名顶替,刘氏心底浮起隐忧。

    虽说她说服了大女儿不要将凤命之事告诉外人,大女儿亦答应了。

    但以大女儿的聪慧,怕是迟早会知道二女儿的事。

    到那个时候,同样身为二皇子的妃子,两个女儿还能和睦相处吗?

    愁人啊。

    “大姑娘呢?”

    苏嬷嬷迟疑,垂首道:“大姑娘带着翠枝,在泛舟弹琴。”

    “……”

    刘氏差点气笑了。

    本想着姑娘家矜持些总是好事,今日二皇子来便没让两个女儿知晓。

    哪知这一个个人精似的,为了给二皇子留个好印象各出奇招,简直让她不知该夸女儿们玲珑心窍,还是该骂她们不安守本分。

    正寻思着,突然院子里响起嘈杂的声音,刘氏柳眉一竖:“去看看外头吵什么呢?”

    苏嬷嬷忙掀帘出去,还没站定就见一个婆子喊着不好跑了过来,见了刘氏匆匆跪下:“夫人,大姑娘和二姑娘落水了!”


………………………………

第106章 谁推谁下水

    送走二皇子秦旭后,福元华与福元正并肩往回走。

    待临近湖边,福元华对福元正笑道:“大哥,妹妹去等大姐一道回世安院。”

    福元正欣然颔首:“那大哥先回前院看书。”

    告别福元正,福元华领着青杏往湖边走去。

    此时琴声已袅,湖中央的轻舟正缓缓地朝湖边驶来。

    福元华神色晦暗不明地看着轻舟上的绰约身姿,低声道:“青杏,我记得这湖边时常会有蛇出没?”

    青杏闻言,楞了一瞬,忙回应:“是的,姑娘。因为湖边潮湿,不时会有人见到蛇。不过每日都会有下人在这边检查清理,所以应该不碍事。”

    勾了勾唇角,福元华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她缓步走向湖边停靠轻舟的码头,现在那里等着福元青靠岸。

    码头不过两人并肩的宽度,从湖边朝湖伸出约摸一丈的距离。

    一炷香后,福元青乘坐的轻舟靠近,在下人的服侍下,优雅地上了岸。

    “大姐。”福元华笑若春风,伸手拉住福元青,“方才听大姐的琴声,让人如痴如醉。”

    福元青状作诧然:“妹妹先前也在?怎的没让人唤姐姐?”

    福元华掩着嘴笑,双眼灿亮:“妹妹带着青杏在府里散步,哪知恰巧遇上了来府里拜访的二皇子。于是便随着大哥一道送二皇子出府,在湖边正好听见大姐抚琴,二皇子还夸大姐了呢。”

    散步?

    福元青心里冷笑一声,春寒料峭的日子,她这素来爱躲懒的妹妹怎会无端端出来散步?

    怕是故意制造与二皇子巧遇的机会罢!

    瞥了眼福元华比平日里更精心的装扮,福元青心里一阵怄火。

    她这个妹妹,真是越发不得了了。

    暗磨银牙,露出个不甚自然的笑,福元青诧异道:“大姐倒是不知二皇子来了,妹妹方才怎不叫住大姐,委实有些失礼。”

    福元华惋惜道:“本来妹妹建议让姐姐上岸与二皇子见礼,只是……”

    她叹了一声:“只是二皇子说不必了,所以才……”

    福元青登时面色一青,目光死死地锁住福元华的脸,心中又是伤心又是狐疑。

    伤心的是二皇子对她的一番展示竟然无动于衷。

    狐疑的是福元华所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

    不过片刻,她就恢复了淡然的笑颜:“定亲后男女本就不宜相见,二皇子殿下是守礼之人,这么做倒是对的。”

    福元华神色一僵,大姐这是嘲笑她不守礼数?

    也不看看谁这么冷的天还穿着薄衫登船弹琴意图勾引二皇子!

    她不经意地转头看了眼地面,忽地尖叫一声:“啊!有有有蛇!”

    尖叫声中,她慌乱地往福元青这边退了过去,蹭地就将站在码头边上的福元青撞落向湖面。

    “啊!”

    “啊!”

    福元青脚下一滑,控制不住地跌向湖中,慌乱着急中,她伸手用力抓住了福元华的裙摆

    “咚!咚!”

    两人双双掉入湖里。

    “好端端地怎会落水了?”

    世安院中,刘氏听了婆子的禀报,顾不得别的,匆匆搁下茶盏跑了出去。

    一行人去了湖边,已有粗壮婆子将福元青和福元华救了上来。

    “快,赶紧送大姑娘和三姑娘回扶云阁和倚月阁换下衣裳。”

    刘氏看着瑟瑟发抖的两个女儿,急急吩咐,“赶紧去熬上姜汤,再去请府医过来!”

    这厢大房忙得如一锅粥般,那厢海天院亦是一派紧张。

    舒三娘带着墨琴几人仔细将院子搜了一遍,倒是在晓画房里又有了些发现。

    “夫人,”舒三娘呈上一个看似普通的荷包,“在这个荷包的内里发现了些许粉末,经司棋查看,正是下在鲜笋上的药粉。”

    沈氏与福元圆对视一眼,问道:“这荷包从哪里发现的?”

    “在司棋的衣裳柜子里,其中一件衣裳里藏着的。”

    福元圆蹙眉:“若是司棋故意下药,为何却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舒三娘拧了拧眉头,“奴婢问过墨琴她们,以前未见晓画用过这个荷包。”

    福元圆将荷包拿在手里,左右翻看了片刻,又拿到鼻尖闻了闻,忽地手一顿,面色微变。

    “满满,怎么了?”

    沈氏狐疑。

    “娘,”福元圆把荷包举到沈氏面色,“你闻闻这可是爹最喜欢用的迦南香?”

    沈氏凑过去闻了闻,面色倏变。

    海天院只有福平远用迦南香熏衣。

    因为不喜欢婢女服侍,福平远素来只要他的贴身小厮收拾衣物。

    从不用沈氏的四个大丫鬟。

    “晓画的荷包怎会有迦南香的香味?”

    迦南香珍贵,寻常丫鬟是没什么机会接触的。

    舒三娘上前一步:“这荷包看着普通,但样式的确是女子所用。奴婢觉得不大可能是何贵的荷包。”

    何贵是福平远的贴身小厮。

    沈氏点点头,舒三娘说的在理。

    “院子里除了何贵,还有谁会接触阿爹的衣裳?”

    舒三娘骤然面色一变:“张嬷嬷负责老爷的衣裳送洗……”

    给福平远送洗衣裳的活儿,张嬷嬷向来都是独揽在身,从不让别的丫鬟帮手。

    如今这么一分析,屋里众人顿时看向沈氏。

    “张嬷嬷呢?”

    舒三娘回应:“在院子里,奴婢让她看紧扫洒丫鬟。”

    “传她进来问话。”

    很快张嬷嬷就跟着舒三娘进了里屋,一双三角眼闪烁地看了一圈屋里的人,屈膝向沈氏和福元圆请了安。

    “张嬷嬷,”沈氏示意舒三娘将荷包给张嬷嬷看看,“你瞧瞧这可是你的荷包?”

    张嬷嬷抬头看了一眼,瞳孔顿时一缩,袖口中的手微微一颤,摇头道:“回夫人,这不是奴婢的荷包。”

    “不是?”沈氏淡淡一笑,“三娘,去叫两个扫洒丫鬟进来看看可认识这荷包。”

    张嬷嬷心中蓦地一惊,垂下的双眼骨碌碌直转。

    不多会儿,舒三娘就带来了两个扫洒丫鬟,让她们辨认荷包。

    其中一个丫鬟仔细看了看,摇头道不曾见过。

    另外一个丫鬟看了看,飞快地瞥了眼躬身在一旁的张嬷嬷一眼,嗫嚅道:“这、这好像是张嬷嬷的荷包。”


………………………………

第107章 下毒的真凶

    “贱蹄子!莫要浑说!”

    张嬷嬷猛然抬起脸,冲那丫鬟飞去一个眼刀,“嬷嬷何时用过这样的荷包,分明是你胡说八道!”

    丫鬟见状,缩了缩脖子萎靡下去。

    沈氏朝舒三娘递了个眼色。

    舒三娘对着张嬷嬷冷声道:“张嬷嬷,夫人未有吩咐不得说话。若是再打扰夫人问事,就摘了你的活计。”

    张嬷嬷平日里在扫洒丫鬟面前作威作福惯了,方才怒及攻心一时忘了遮掩,现在看了眼满脸不悦的沈氏,才惊觉失态,忙惶恐地回应:“奴婢不敢。”

    舒三娘冷冷瞥她一眼:“自现在起,夫人不问你话,不得插嘴半句。”

    张嬷嬷唯唯诺诺地应了。

    “你且说说,这个荷包可是你见张嬷嬷用过?”

    舒三娘看向那丫鬟,“夫人在此,不得隐瞒半句。”

    那丫鬟飞快地看一眼张嬷嬷,垂首道:“奴婢不敢欺骗夫人。奴婢见这荷包上绣了只狗儿,和张嬷嬷常用的好几个荷包都绣的狗儿一模一样,夫人可以查证一下。”

    舒三娘闻言,与墨琴上前在张嬷嬷身上搜了搜,果然从她袖袋里翻出一个荷包。

    那荷包看着明显比晓画屋里找到的荷包精致许多,唯一相同的是上头绣的狗儿如出一辙。

    将两个荷包一对比,舒三娘道:“张嬷嬷,如今你还有何话要说?”

    张嬷嬷叩首喊冤:“夫人,那荷包真真不是奴婢的!虽然绣的花样儿一样,但奴婢从不用那样的粗布做荷包,还请夫人明查。”

    “定是,”张嬷嬷眼珠子直转,“定是那贱蹄子为了栽赃陷害奴婢,才仿了个花样儿做的荷包!”

    沈氏闻言一挑眉,嘴角微勾,对墨琴使了个眼色。

    墨琴意会,拿过舒三娘手中的荷包,伸出手指捻了捻里头的粉末,“若真是她将这些肮脏物事放到荷包里陷害张嬷嬷,那真是其心可诛。”

    张嬷嬷闻言,抬起头看向墨琴,忙不迭点头:“墨琴姑娘说得对,想用一个荷包就诬陷奴婢害夫人,这样的人一定要抓出来严惩!”

    这话一出,室内顿时静默。

    片刻功夫,舒三娘冷冷的声音响起:“张嬷嬷,谁告诉你这荷包是害夫人的凶物?”

    张嬷嬷一怔,一时张口结舌。

    “你现在还不承认荷包是你的?”

    墨琴冷哼一声:“张嬷嬷,不过是诈你一诈就现了原形,现在还有何话可说?”

    “夫人吃的饺子出了问题,”张嬷嬷狡辩,“奴婢寻思着定是因为这件事情,所以才这样说的。请夫人明鉴。”

    沈氏略有不耐地看着张嬷嬷,正欲说话,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

    银宝匆匆跑了进来,气喘吁吁道:“夫人,姑娘,晓画出事了。”

    沈氏一惊:“找到晓画了?”

    银宝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沈氏:“回禀夫人,在城南的一处破屋找到晓画,她、她上吊自缢了。”

    屋里登时又是一静。

    墨琴等三位大丫鬟不由自主地摇头:“晓画怎会……”

    虽说晓画恐怕是今天事件的凶手,但毕竟相处多年,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几位大丫鬟不由得润湿了眼。

    “这是从晓画怀里找到的绝笔书。”

    沈氏接过信,翻开凝眸看去。

    她看着信,眸色渐渐冰冻。

    福元圆探头过去,眉心慢慢拧了起来。

    她接过沈氏递过来的信纸,冲着张嬷嬷道:“张嬷嬷,有了这封信,你还怎么巧言辩驳?”

    张嬷嬷茫然抬起头:“信,什么信?”

    “你自己看!”

    接过从头顶飘下来的信纸,张嬷嬷瞪大眼睛倒抓着信,尴尬道:“姑娘,奴婢、奴婢不识字。”

    扯扯嘴角,福元圆看向舒三娘:“劳烦舒嬷嬷念给张嬷嬷听听。”

    舒三娘颔首应了,快速扫过信上内容,面色顿然一白。

    信的内容不长,说的是晓画因受张嬷嬷的威胁,不得不将落胎的药粉下到鲜笋里去。自知对不起夫人,以死谢罪。

    张嬷嬷听完,双腿发软一屁股坐到地上,抖着手喃喃:“不是奴婢,不是奴婢……”

    沈氏长长地吸了口气:“张嬷嬷,我自问对你不薄。你何以丧尽天良做出这等事情?”

    张嬷嬷趴在地上,怕得浑身发颤,谋害主人那是杀头的大罪!

    她绝望的眼底闪过一抹愤恨,但想到抓在刘氏手中的把柄,又颓然软了下去。

    “奴婢一时被猪油蒙了心,夫人饶命,夫人饶命!”

    舒三娘上前一步,“说,到底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

    “没、没有人……”

    “你若是老实交代,还能对你网开一面。”舒三娘弯下身,“张嬷嬷,你掂量清楚了。”

    张嬷嬷没了精气神,歪倒在地摇头:“没有人指使奴婢。”

    “三娘。”沈氏摆摆手,“拖下去杖责五十大板,随后关柴房里由她自生自灭。”

    “夫人饶命,夫人饶命啊!”

    舒三娘横了张嬷嬷一眼,与墨琴等人一道拖着哭哭啼啼地张嬷嬷出了去。

    “银宝,”福元圆开口问,“是怎么发现晓画的?”

    “说来挺巧的,”银宝回应,“姑娘让奴婢去寻晓画姐姐,消息放出去没多会儿就有暗卫禀报说有只松鼠的伙计刚见过晓画姐姐。”

    众人倾耳细听。

    银宝继续讲道:“奴婢匆匆去了有只松鼠,那伙计说一个时辰前晓画姐姐刚去他那儿买了整整一大包袱的零嘴儿。”

    “伙计说这几个月晓画姐姐时常去他那儿买零嘴儿,说她弟弟最喜欢吃有只松鼠的零嘴儿。”

    福元圆想起信件里提的事情,蹙眉:“我们一直以为晓画姐姐是孤儿。不曾想,她却还有一个亲生弟弟。张嬷嬷出手救了她弟弟,所以她才会受制于张嬷嬷,反过来害娘亲。”

    院子外已响起了张嬷嬷的惨叫声,很快就有人往她嘴里塞了破布条:“不要脸的东西,嚎什么嚎!没得惊着了夫人!”

    墨琴和知书匆匆回了里屋,正巧听见福元圆的话。

    愤愤道:“夫人是晓画的救命恩人,就算是张嬷嬷帮她找到了亲弟弟,又怎能狼心狗肺转过头来害夫人?”


………………………………

第108章 惩治真凶

    沈氏睐了一眼愤愤不平的墨琴和知书,淡淡问道:“银宝,你是怎么找到晓画的住处的?”

    银宝回道:“有只松鼠的伙计说平日里晓画姐姐不时去他那儿买零嘴儿,提过自己的弟弟就住在城南的长隆巷里。正好那伙计的姑婆也是住在长隆巷附近,所以比较清楚。”

    沈氏和福元圆对视一眼,颔首又问:“你再细细说说找到晓画的事。”

    且说银宝应福元圆吩咐,通知暗卫组四下去寻晓画。

    哪知消息比预想中的快传了回来,她紧赶着去了有只松鼠问明情况,就奔去了城南的长隆巷。

    长隆巷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巷子里头各种叫卖热闹得很。

    银宝寻了货摊贩儿问是否见过像晓画的姑娘出现,货摊贩儿笑眯眯地告诉她没多久前才见过晓画过来。

    因着晓画在沈氏身边多年,浑身的气度与平民早已差别甚大。

    因此长隆巷里的百姓早对她印象深刻。

    顺着指引银宝飞快地找到了晓画弟弟居住的房子,在那残破不堪的房子里头,瞧见的就是上吊濒死的晓画。

    “当时晓画只剩下一口气,回天乏力。”银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