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妻满满-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华挺好,”秦旭见慧贵妃提起,便道,“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慧贵妃闻言,稍稍颔首笑道:“待元青坐完了月子,就让她回晋王府。有元华打理晋王府,本宫放心。”
晋王府内。
福元华得知福元青生了儿子的当下,便进宫探视过,回府之后又让人将福元青居住的院子里里外外重整一新,就等着她坐完月子后回府。
“娘娘,”翠枝挑帘进了屋,禀报着府里的一应事宜,“侧妃娘娘的住处已然收拾妥当,可需要添些奶嬷嬷伺候小主子?”
福元华放下手中的茶杯:“不必,母妃定会指派奶嬷嬷服侍小主子。”
她清楚慧贵妃对晋王子嗣的重视程度,必定不会让她轻易插手。
而她现在自身地位犹岌岌可危,低调行事为上。
自从在宫中落了胎,被迫暴露了她不能生育之事,她就开始收敛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秦旭曾说过不会因此薄待了她,亦没有表露过有休妻的心思,但膝下不能有子终究是她最大的软肋。
没有足够的把握之下,她不会再轻举妄动。
不止如此,她还需要做一个完美的王府王妃。
例如她在经得秦旭首肯后,停了府里服侍秦旭的侍妾们的避子汤,原因便是希望晋王府多多开枝散叶延绵子嗣。
秦旭对这一点是没有意见的,身为男人,他自是乐得看福元华大度持家。
然后,她在‘偶然’中得知被发落到乡下庄子的青杏有了身孕,不计前嫌地找了秦旭认了错,并求得秦旭的同意,将青杏接回了晋王府。
当初为了送走青杏,福元华在秦旭面前曾自导自演了一出青杏以下犯上的好戏。
秦旭亲眼所见,是以当福元华歉然地表示得知青杏去了庄子后,有了身孕却不敢传消息回府,是一次府中管事去庄子查看是察觉此事回禀,福元华才知晓之事深信不疑。
如愿将大腹便便的青杏接回府中养胎,福元华就等着她生下孩子后认养到膝下。
为了这个孩子,她每天都到小佛堂上香求愿,祈求青杏平安生下儿子。
很快就到了会试的这一天。
因为福元正要参加这一年的会试,是以平国公府里里外外按着习俗张罗,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意,就等着福元正能够高中三甲,传回嘉讯。
三房的院子里,福元珠在自个儿厢房中百无聊赖地做着女红。
福元兰走近看了,伸手捻了捻桌上篮子里的布料,似笑非笑:“妹妹倒是有闲心,在做什么呢?”
福元珠手上一僵:“四姐进来为何不让人通传一声?”
她瞪了眼站在门边的婢女,就见那婢女噗通跪下,瑟缩着身子不敢说话。
“你怪她做什么?”
福元兰慢条斯理地捻起一块未绣完的帕子瞧着,“四姐来你这儿向来不都这样,往常也没见你有意见。莫不是在绣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哪有。”
福元珠将手里的针线打结收起,“不过是打发时间。”
“妹妹倒是好,”福元兰按住福元珠的手,将她意图绑起来的绣品拿出来看,“无忧无虑,可以随心所欲地绣绣这个绣绣那个。咦?这是一面旗子?”
她将绣品摊开看了,眼底闪过一抹惊讶,“妹妹绣旗子可是有什么用意?”
“不过就是绣着玩,哪有什么用意。”
福元珠虽然很想从福元兰手里将旗子夺回去,但心知这样会使得四姐起疑心,遂极力忍住,隐在袖子下的手暗暗握紧。
“旗开得胜?”
福元兰看了眼旗子上绣的娟秀字迹,歪头一想:“听说在家门口插上这样的旗子,就可以为当年参加考试的学子祈福。妹妹该不会是为了大哥祈福专程绣的吧?”
“当然是为了祈愿大哥会试高中,”福元珠理所当然地接了话,“只不过妹妹绣工平平,绣了之后放在屋里不好拿出去罢了。”
福元珠垂下眸子掩饰住心神。
她今日闲来无事本是绣帕子的,哪知用剪刀裁剪布料时,却鬼使神差般地裁剪了一面小旗子。
倒是也好,就当是为常大公子祈福,祝愿他旗开得胜,高中三甲。
这些小心思她并不想让福元兰知道,是以顺着她的话圆了此事。
福元兰没有多疑,将那旗子放回到绣篮子里。
看着福元珠说明了来意:“四姐想明白了,前些日子是四姐糊涂,还有了不该有的想法。”
福元珠一愣,没有料到福元兰今日为了说这件事而来。
福元兰拉着福元珠道:“四姐思来想去,你我是嫡亲的姐妹,不该为着这件事就生分了。所以四姐过来你这儿,是给你赔个不是。妹妹可愿意原谅四姐?”
福元珠回望福元兰:“既然四姐明白当日做的事情不对,元珠自是愿意原谅四姐的。”
福元兰嘴角僵了僵,旋即就笑着拉起福元珠的手:“四姐过不了多久就要出嫁了,以后不能陪着妹妹在府里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想想就觉得不舍。”
福元珠轻叹一声。
听福元兰这么一说,她设身处地地想了想,过一两年怕是她也要面对同样的事情。
依着父母的选择嫁给一个全然陌生的人,想想就觉得可怕。
也难怪四姐会那样做。
遂拉住福元兰道:“四姐,妹妹希望你今后的生活顺顺当当的。”
………………………………
第289章 会试
会试又称春闱,每隔三年在京城贡院开科,由礼部主持,是各地在前一年通过乡试录取为举人的学子们才有资格参加的考试。
会试考三场,每一场考三天。
考生们连续九天的时间在考场的号舍里答题,吃喝拉撒睡都关在小小的号舍中,可谓是对身心的一种考验。
在这样严峻恶劣的环境中煎熬九天本就是对个人体力和意志的巨大考验,并且还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一份份答卷,殊为不易。
待到九天过去,被监察士兵们抬出贡院的虚弱学子真真不少。
会试结束后,便是等待放榜的日子。
放榜这一日,福元珠因收到了福元圆从太子府送来的帖子,早早就坐着国公府的马车前往太子府作客。
“娘,”福元兰嫉妒地看着妹妹离去的身影,挽住吴氏道,“以前不曾见太子妃这般看重妹妹,最近倒是亲厚了不少。”
吴氏斜了女儿一眼:“太子妃娘娘瞧得上元珠是她的福气,妹妹有福气了,对咱们三房来说是好事!就是你嫁去了夫家,对你也是有帮益的。”
福元兰撇撇嘴:“元兰觉着不过是太子妃闲来无事找妹妹聊天打发时间罢了,哪就说得上什么福气不福气的。”
吴氏勾嘴一笑,却并未多说。
且说福元珠坐着马车到了太子府,在门前正巧遇见了另外一辆马车停下。
她顿足看了过去,正由婢女搀扶着下马车的姑娘竟是常兮书。
虽说两人未曾有太多交集,但以前参加宴会时是碰过面的,是以都算认识。
“元珠见过常二姑娘。”福元珠上前一步见礼。
常兮书见是福元珠,淡淡一笑:“见过福五姑娘。”
福元珠抬眼看去,却发现常兮书似乎精神不是太好,苍白的面容上印着眼底淡淡的乌青,一时忍不住问:“常二姑娘可是不大舒服?”
常兮书温婉笑笑:“不妨事。”
福元圆见到两人相携而来,心下不由诧异。
今日她本下了帖子请福元珠过府一叙,却是没料到常兮书会登门而来。
从常兮书欲言又止的状况来看,怕是有事找她相商。
于是福元圆带着福元珠去了花厅,歉然地解释了一下:“五妹,你先在这儿用些茶水,二姐去去就来。”
“常二姑娘怕是有急事,”福元珠善解人意,“二姐你快过去罢,妹妹就在这里等你,不用急。”
福元圆匆匆又去了常兮书那儿,拉起她的手,被掌心的冰冷吓了一跳:“兮书,你这是怎么了?”
忙让翡翠拿来一个小暖炉塞到常兮书手里,又让人上了暖姜茶。
常兮书眼睛红红:“元圆,我这次过来是有事想请你们帮着出出主意。”
你们?
福元圆略有不解。
“我昨日去信请阿璐今天一道过来太子府,”常兮书赧然,“我有些昏头了,倒是忘了给太子府递帖子,实在是太过失礼了。”
“你我之间无需这般客气,”福元圆将暖姜茶递了过去:“先暖暖身子。”
果然没过多久,佟璐便来了。
“兮书,你这是怎么了?生病了?”佟璐一见到常兮书的模样,就急急坐下拉住了她。
“我没事,”常兮书摇摇头,虚弱笑笑,“阿璐,元圆,我娘为我寻了一门亲事。”
福元圆和佟璐登时一僵,心下明白了常兮书失魂落魄的缘由。
按着常兮书的年纪,确实到了议亲的时候。
常府为她寻找合适的人家,本是理所当然。
但——
思及游逸飞之事,福元圆和佟璐不由得互视一眼。
她们都约摸知道常兮书对游逸飞这个姐夫有着莫名的情愫,尽管常兮书从未和她们提过这个话题。
福元圆不知佟璐对此事的看法,但作为现代人来说,她其实是不大赞成这样的事情。
毕竟那是亲姐的丈夫,福元圆每每想到这一点就忍不住心中摇头。
只是感情之事,亦是难以自制的。
是以作为闺蜜,她本着尽量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
而佟璐,其实想法和福元圆相差不多。
只是古代姐妹共侍一夫的事情并不少见,她接受起来倒是比福元圆要好一些。
“我不想嫁人。”
常兮书说着便流下了眼泪,接过福元圆递来的帕子擦了擦眼角,“我娘她不同意,说女子一定要嫁人。”
“元圆,阿璐,你们说为什么女子一定要嫁人?我这辈子都不嫁人难道不行吗?”
“你娘是为了你好……”佟璐语言贫乏,不知如何劝慰。
福元圆想了想:“兮书,你是真的想好了吗?为什么不嫁人?这一辈子都不嫁人?”
“心有所属,”常兮书淡淡地扯了扯唇,眼底如一潭死水,“就算嫁了人也不会幸福,还无端拖累了别人。”
“不如就此只身一人,落得轻松。”
佟璐直皱眉头,忍不住问道:“兮书,你和游逸飞说过你的想法吗?他知道你的心思吗?他又是怎么想的?”
听到游逸飞三个字,常兮书像是被揭开了不可告人的羞耻秘密,羽睫微颤,脸上愈发失了血色。
她来太子府求救,本就抱了让好友知晓此事的念头,但哪知被好友言明之时,仍是有着说不清楚的难为情。
“我……”
常兮书心情复杂,挣扎了片刻,终于苦笑着看向两人坦诚。
“我和姐姐自幼仰慕姐夫,但姐夫对姐姐情有独钟。”
“我很羡慕他们两人情比金坚,同时也羞愧于自己曾对姐夫有的心思。”
“自打姐姐和姐夫离开京城后,我就想过这辈子都独身自己过。”
“那样的感情,付出了,付空了,我一点不后悔,我觉得今生这样就可以了。”
“哪怕没有发生后来的事也是一样。”
“我只是私心里有个奢望,希望下一辈子可以早点遇见他,也许下一辈子就可以和他在一起。”
常兮书娓娓道来的心事,让福元圆两人揪紧了心。
“你们还记得菁英宴上我画的画吗?”常兮书轻声道,“那是我对下一辈子的冀望。”
“姐夫心里只有姐姐,这样的姐夫才值得姐姐为他付出的一切。而我也绝不会因为姐姐的离去,就有那样的妄想。”
“我只冀望在下一辈子啊,下辈子。”
………………………………
第290章 这样的感情
常兮书的感情让福元圆久久无法言语。
她觉得理解起来有点吃力和困难。
仅仅为了青春期萌动的初恋情怀,就决定了一辈子不嫁人,甚至冀盼着下辈子的爱情。
为难地托着腮,福元圆眼神飘向了佟璐。
佟璐同样被常兮书的话震惊得不知说什么好。
就是她现在对秦昊,也没有这样的情怀啊。
下辈子?
下辈子的事情谁知道呢?
同样托着腮,佟璐看向福元圆。
常兮书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当中,并未留意到两位好友的异样。
佟璐:元圆,这事儿要怎么办?
福元圆:不好办,容我想想。
佟璐:想法子劝劝兮书别这么固执想不开?
福元圆:怕是不好劝。兮书看着温和,实际上性子却是认死理的。
佟璐:总不能这辈子就这么毁了吧?(着急状)
福元圆:(默默叹了口气)
两人你来我往地用眼神讨论,终于福元圆开口了。
“兮书,每一份感情都是珍贵的,你无需为此感到歉疚。”
福元圆没有错过常兮书提起对游逸飞的感情时那种无颜见人的羞愧之色,安抚道。
在她看来,常兮书的这份感情纵有再多不是,但她并未因此伤害到任何人,而是自己独自承受,这是值得尊重的。
“再就是,作为好友想劝解你一句,”福元圆语重心长,“人生很长,你将会遇到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可能性也有很多。所以,不要太过局限自己目前的看法。”
“也许现在你还放不下,或许在一年两年内你也放不下,但总有一天,你会放下的。”
常兮书怔怔地听着。
佟璐若有所思地握住了两人的手:“兮书,元圆说的有道理。你才刚及笄,别说什么下辈子的事,这辈子要好好过。你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应该找到一个好男儿陪你过这辈子才是。”
福元圆和佟璐斟酌着话语,连番劝解下,常兮书的心情稍稍缓解。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常兮书咬唇,“但现在的我真的无法接受嫁人的事,这要怎么办呢?”
“你娘看上的人家,”福元圆思忖问道,“如今是在什么阶段了?可有换庚帖?”
常兮书摇摇头:“尚未。娘找我问我的意思,说那家公子人品好,今天正好参加春闱,若是我满意,待放榜后就落定。”
佟璐问:“你可有跟你娘说不想嫁人?”
“没……”常兮书气弱,“我不知道怎么说。要是娘追问缘由,我又该如何回应?”
福元圆扶额。
“兮书,”她拉着常兮书的手,“既然伯母会先征求你的意见,那就代表着她很在乎你的想法。”
“如果你想缓一两年再考虑嫁人的事,”福元圆出着主意,“不妨和你娘开诚布公地表明想法,有你娘亲的支持,才是最起作用的。”
常兮书的娘就她和她姐两个女儿。
自从失去了常兮画,她娘在成亲这种事情上就只想着给二女儿寻个女儿满意的夫家。
她再也不想经受失去女儿的痛苦。
福元圆的猜想其实是正确的。
常兮书听了分析顿觉开朗许多。
待将常兮书和佟璐送走,已经日上三竿。
福元圆急急去了花厅。
“五妹!”
福元珠正百无聊赖地吃着点心,见到福元圆进来开心一笑:“二姐,常二姑娘回去了?”
“正是,让你久等了。”
“不妨事,元珠在府里呆着也是无聊,”福元珠笑嘻嘻,“二姐府里的点心真好吃。”
福元圆掩嘴一笑,让翡翠和珊瑚抬了一个木箱子进来:“今天约你过来,是因为这个。”
“这是什么?”
福元珠惊奇地看着眼前的大木箱,掀开后发现里面装满了一箱书,“六州志?亭湖奇闻?都是我想看的书!”
“这是表哥托我们带给你的书。”
福元圆看着福元珠满面惊喜的模样,笑着说道,“说这些书都是他看过的,转赠给你。二姐瞅过了,其中有不少难得的孤本。”
福元珠一双眼睛晶亮晶亮的,那日去拜孔庙,常益德问起过她的课业。
她一个女孩子家家哪有什么课业呀,平日里在族学虽然有不少课程要上,但男子科举读的那些书,她们是不学的。
是以一时情急之下,福元珠便说了自己喜欢看游文轶志的书。
当时常益德还苦口婆心教诲她要用心专注在课业之上,闲书可看但不宜沉迷。
不想这却给她送来了一大箱子的闲书。
他是什么意思呀?
“表哥还说,”福元圆捉狭笑笑,“若是看完了就告诉他,他再帮你找找别的。”
“这么多书,”福元珠欣喜地抚摸着书页,“要看很久才能看完呢。”
就在这时,银宝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娘娘,娘娘,常公子高中了!”
福元珠惊喜地站起身:“常大公子高中了?”
“对!对!”银宝兴奋地猛点头,举起一根手指道,“第一名,第一名!中了会元!”
福元圆睁圆了眼。
我的乖乖!
看不出来常益德有两把刷子啊!
福元珠更是激动得涨红了脸:“常大公子中了会元?真、真是太厉害了!”
“可不是,”银宝在放榜那儿挤了老半天才挤进去,一路听着有人念叨常益德的名字,不想挤到跟前居然是中了第一名,“大家都在夸常公子呢。”
“对了,娘娘,第二名和第三名咱们都认识。”
福元圆挑眉,该不会福元正进了前三?
“第二名是扬州城四大才子之首的徐公子。”银宝道来,“第三名,”她皱了皱眉,“是孟经。”
“是他?”福元圆和福元珠同时蹙了蹙眉。
不愿多提孟经这人,福元圆换了话题,“大公子呢?可有高中?”
银宝摇摇头:“奴婢将整个榜都看过了,没有看到大公子的名字。”
福元正落榜了?
“祖父祖母怕是要难过了,”福元珠惋惜道,“不过大哥今年第一次参加会试,许是下次就能高中了。”
会试放榜,有人欢喜有人愁。
而放榜的第二日,一个落魄的书生敲响了京兆尹府前的鸣冤鼓。
“有人作弊!会试作弊!”
()
搜狗
………………………………
第291章 状告
京兆尹府的鸣冤鼓击响的时候,京兆尹邹世高大人正在和几位下属讨论一桩案情。
得力属下匆匆跑进来禀报:“大人,小的取证回来,在门口正好看见敲响鸣冤鼓的人。”
鸣冤鼓响,必升堂审案乃大庆官员都必须遵从的一项规定,是以表明官府重民德政。
邹世高听见鼓声,正与下属言明容后再论案情,听得得力属下的汇报,便起身边走边问:“可知晓是何人何事鸣冤?”
“回大人,”得力属下小快步跟在邹世高身后,“来人是今届会试考生,状告会试有人作弊。”
邹世高的眼瞳猛然一缩。
会试乃为国家选取栋梁之才的主要手段,亦是万千学子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寒窗苦读唯一的出路。
为了防止会试作弊,以示会试的公平公正,国家从各个方面采取严格措施进行防范。
历年历代以来,一旦查出会试作弊,都以极严厉的手段加以惩处。
“升堂,审案!”
邹世高紧了紧官服,拍响了惊堂木。
一番审讯下来,邹世高吩咐人将原告安置好,匆匆带着供词进了宫。
彼时庆元帝正在御书房讨论政事,直到等了一个时辰,才得以接见邹世高。
“什么?”庆元帝听了邹世高的禀报,拿在手里把玩的镇纸猛地一拍在案,“真有其事?”
今日放榜,他刚得知常益德高中会元,心中颇是欢喜。
对常益德他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这小子自幼读书就极有天分,而今高中会元,可见在外求学的日子里一直坚持勤学苦读。
而第二名听说是名扬江南的大才子,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庆元帝对他亦深有兴趣。
自觉本次会试确实为国家选取了不少可用之才。
哪知这才过去不到半日,就有人击鼓鸣冤说会试作弊!
会试是为国家选取人才的大事,而人才是立国之本!
会试作弊是他最不了容忍的事情!
“臣以为此事应当尽快彻查,”邹世高禀报道,“状告之人姓罗名启,本在扬州城去年秋闱考了第二名。今年前来京城参加会试,哪知会试前一天下午上吐下泻,因此误了参加会试的时辰。”
庆元帝浓眉紧皱:“那他如何得知会试有人作弊?”
“臣一一问了,”邹世高将带来的供词奉上,“那罗启状告的是今届会试第三的贡士,名叫孟经。”
“两人本是同乡,”邹世高缓缓禀来,“今日放榜时,罗启得闻本届考试策论之题,该题乃孟经早前让他写过的,于是,他便状告孟经提前买题作弊。”
会试的考题必须是往年从未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