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妻满满-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围着船有许多人来来往往,正在搬运船上的物资。

    银宝忍不住惊呼:“那一定就是我们要找的辎重船!”


………………………………

第308章 夺回

    辎重船真的在山谷内!

    秦泽的瞳孔猛然一缩,就听得银宝大喊道:“大人!一定是山谷里的人劫了辎重船!咱们快下去找他们算账!”

    “且慢。”

    秦泽唤住心急如焚的银宝,“山谷里有多少人尚不清楚,不能轻举妄动。”

    银宝一怔,旋即眯眼看了下去,心中快速估算着:“而今在搬运船上物资的人,约摸有五十左右,不知晓山谷里别的地方还有没有人?”

    安顺挤了进来,看了一会儿道:“大人,现在怎么办?”

    “既然辎重船是劫的,他们定然会以最快的速度将物资全部运下去,”秦泽分析道,“想必绝大部分的人手应该都出来了。”

    他沉吟片刻,对安顺道:“安顺,你拿调令去县城找县令调派足够人手过来,辎重船重要,我们需得保证万无一失。”

    安顺领命,急急离去。

    秦泽等人亦没有闲下,仔细研究了山谷的出入口,以及布防分析,安排人手在入口和出口都做了埋伏,然后带着主要队伍去了入口处。

    安顺手执朝廷官令,很快就从附近县城调来了数十名官兵,就连县令也带着官员急急跟了来。

    “臣等见过大人。”

    秦泽伸手虚扶:“这山谷是属于什么人的?”

    “回大人,下官姓吴,”吴县令忙拱手回禀,“这山谷的地契是一个叫做王超的人买下,此人行商,三年前路过我县时候买下山谷,他不是我们县的人。”

    秦泽拧眉:“此人的情况容后细查,辎重船重要,我们先进谷!”

    一行人前去拍打山谷入口的大门,等了许久,大门咿呀一声打开一条缝隙,吴县令的兵士立即上前喝道:“官府查事,速速开门!”

    哪知那守门人一听,不仅没应声开门,反而迅速掩上大门。

    幸得众人早有准备,几名官兵同时往铁门撞去,将那人连门一并推了开。

    守门人倒在地上,动作敏捷地爬起来,头也不回地往山谷内跑去报信。

    众人对视一眼:“追!”

    跑到江边时,辎重船赫然在目,吴县令一路跟着安顺过来早已清楚情况,见状急得面色一凛,上前怒喝:“尔等竟敢偷盗朝廷送往边疆的辎重船,这是杀头的重罪,还不快快负手就擒!”

    那五十多个汉子齐齐向他们领队看去。

    那领队汉子脸上蒙着黑巾,冷笑一声,也不废话:“兄弟们,上!”

    虽说官兵数目比起他们来说,多了一半的人手,但领队汉子根本没把这些人看在眼里。

    官兵的水平,对他们来说就跟菜瓜一样,不堪一击。

    吴县令见这些人二话不说就捋胳膊干架,气得连忙倒退许多步,拉着秦泽往边上道:“大人,待兵士们将这些反贼先行拿下。”

    秦泽微一颔首,并不说话。

    安顺和银宝则带上人马加入了缠斗的队伍。

    两方人火速打斗起来。

    果然如领队汉子预计,官兵们虽说带了刀枪,但手上功夫和他们比起来实在不济,不过短短时间就被撂倒了好几个人。

    就在领队汉子嘴角一扯,蔑视一笑时,银宝和安顺等人如锐利的刀锋切入战局,不过几个眨眼的功夫,就把战局掰了回来。

    领队汉子神色一僵,抄起一旁的大刀就冲进战局。

    这边打得不可开交,那边秦泽与吴县令等几位官员则远远观战。

    吴县令见到自己带来的官兵不堪一击,在对方手里就跟割禾苗那样一个个倒地,惊得脸都绿了。

    什么时候竟然有这样一帮身手高强的反贼在他的县城地域上窝着的?

    居然连军资都敢盗,这可是反贼!反贼!

    吴县令气得吹胡子瞪眼,心肝儿砰砰直跳。

    秦泽越看面色越沉:“这山谷三年前就被人买下,在此练兵这许久时日,难道吴县令都不曾发现过?”

    吴县令登时冷汗涔涔:“是下官的失误,请大人恕罪。”

    事实摆在眼前,如果不是眼前这位京城来的大人查出问题,待这些反贼将军资偷走,真做出那杀头的大事的话,他这个县令难辞其咎。

    秦泽吁了口气,继续看向前方。

    山谷这一群人的战斗力委实不弱,数十名官兵此刻已经倒下了近半。

    余下的人士气不足,缩在银宝和安顺等人身后,不时见机补刀。

    吴县令暗骂没用的东西,上官在的时候,拼了命也要往前冲才是啊!

    银宝和安顺带领的亲卫队虽然不过只有十多人,但身手功夫却在反贼之上。

    渐渐地,战局朝银宝他们倾斜,银宝本就是利落直爽的性格,见状大吼一声:“兄弟们上,将这帮贼子全数拿下!”

    安顺顿时精神一凛,附和着银宝大吼:“兄弟们给我上!将这帮贼子全部拿下!”

    众人气势十足地继续拼杀。

    吴县令连连擦汗:“大人带来的兵士真是功夫高强,想来不出多久就能拿下反贼。”

    秦泽颔首,战局倾斜,战胜这些贼人不过是时间问题。

    半个时辰后,银宝和安顺扬着笑脸过来禀报:“大人,贼人基本都拿下了。只是那领队投了江,派了熟悉水性的兄弟去追,不确定能不能捉回来。”

    秦泽点头,看向吴县令:“吴县令,贼人便交于你全权处理,务必将人全部押送到京城审理。另外,辎重船需要调派人手开往丰安县。”

    吴县令自是领命不提,忙不迭下去安排。

    银宝和安顺领人将辎重船的物资重新搬回船上,小半日之后辎重船已然整装待发。

    秦泽等人上船查验。

    “大人,跟随辎重船的兵士全部都不在船上,”安顺心情沉重,“恐怕凶多吉少。”

    杀人抢船,说不定在辎重船失踪的那一夜,运送辎重船的兵士就被杀害投江。

    秦泽闭眼吸了口气:“安排吴县令好生审问,余下人手将辎重船开往丰安县。”

    留下一半亲卫队和吴县令的士兵守护辎重船前往丰安县,秦泽等人从陆路回返。

    “大人,”银宝骑马跟在秦泽左右,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说道,“那领队汉子,银宝好像见过。”


………………………………

第309章 怒气(求月票)

    银宝迟疑许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向秦泽报告:“那领头汉子虽然蒙着布巾,但他那打斗的功夫,银宝似曾相识。”

    秦泽眉一挑:“你认为是什么人?”

    “西北边塞守城军队的将士。”银宝眯起眼,想当年西北战役缺少军备,她随娘娘前往西北送军资,和那些将士可是切磋过的,“不仅那领头汉子,旁的贼子的功夫刀法,和西北军队的将士极为相似。”

    她又挠挠头,“不过,这只是银宝的猜测,不知是否正确。”

    安顺听得仔细:“可小的跟那些贼人打斗时,倒觉得他们的路数更像山寨匪子。”

    “可惜那领队头子水性甚是了得,让他逃了去,”银宝一捶拳头,“不然好生审问一番便知。”

    秦泽沉默半晌:“安顺,吴县令那边的审讯情况跟紧了,让及时上报过来。”

    辎重船寻回,抵达丰安县后,朝廷派出的人手也已经到了丰安县待命。

    重新安排官兵上了船,让他们继续护送辎重船迅速前往西南边疆,秦泽和福平远一行人才回返京城。

    当天下午放衙,秦旭又去了镇国公府。

    镇国公正在打理桌上摆放的一盆兰花,他慢条斯理地拿着剪刀修剪叶子,久久才道:“旭儿,可是为辎重船一事而来?”

    秦旭颔首:“外祖父,旭儿刚得到消息,辎重船被皇兄找到了。”

    镇国公慢悠悠地将剪刀放下,拿起一旁的锦帕擦了擦手,眉眼不抬:“外祖父已经知晓了。”

    “外祖父,旭儿听闻那平县县令将咱们山谷里的兵丁全数抓回县衙审问,”秦旭皱眉,“这……”

    镇国公转头缓缓看他一眼:“并非全部兵丁。”

    秦旭目露困惑。

    “山谷里的兵丁只留了五十余人,”镇国公不紧不慢地解释,“由仇副将带领,本意是让他们尽快将辎重运到地道送出山谷,哪知还是慢了一步。”

    “仇副将已然潜水逃脱,”镇国公道,“余下的五十兵丁并没有一个人知道真正内情,就算是审问也审不出什么来。”

    “旭儿,无需忧心。”

    秦旭看着镇国公运筹帷幄的神情,不由默了默。

    “只是那艘辎重,”镇国公捋着胡须,“可惜了。”

    “是的,倘若皇兄晚上半日,”秦旭坐下喝了口茶,“兵丁们必能将那些辎重运到地道,那样就算他们赶到山谷,也只能空手而归。”

    待秦泽安排好一切事情,携福平远一道返回京城时,平县山谷那群贼人业已经在吴县令的安排下由兵士押解入京。

    抵达京城后,秦泽和福平远衣不解带奔向衙门处理公事,连回府的闲暇都不曾有。

    忙碌到深夜时分,秦泽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太子府。

    “阿泽。”

    福元圆早就从银宝那里了解了整个行程的情况,“晚膳可用过了?”

    秦泽点头:“在户部用过了,不过,”看着福元圆满是关怀的脸,他摸摸肚子道,“现在又饿了。”

    福元圆闻言,心疼地拉着他去了膳厅,吩咐庞嬷嬷送上宵夜。

    陪在一旁用了小半碗翡翠鲜虾云吞,福元圆撑着下巴看秦泽大快朵颐。

    户部的膳食该有多难吃呀?

    秦泽拿起碗喝了一口汤,终于心满意足地放下:“还是和满满一道用膳最舒服。”

    “阿爹也回府了吗?”福元圆眨巴晶亮的眼。

    “岳父回去了,他之前受过腿伤,”秦泽将福平远的事大致描述了下,“不过如今已无大碍。”

    若不是福平远执意回衙门做事,进京后秦泽便想送他回平国公府休息。

    福元圆提了提心:“明日我回国公府看看。”

    “这次辎重船是什么人指使下被盗走的可有结论了?”

    秦泽摇头,之所以忙到深夜才回府,就是因为审讯那些贼人的事。

    贼人都是从各地山匪组成的队伍,号称一年前就在山谷里训练。

    本就是为了谋生四处抢掠的人,有人管吃管喝还按月发银两,自是愿意卖命。

    况且在山谷里自在,除了每日定时练习功夫就没别的事情,比起做山匪风餐露宿还要躲着朝廷追捕不知好了多少倍。

    “银宝说那些贼人的功夫路数有些熟悉,”福元圆问,“可有审问这个方面?”

    “都说是他们领队教的功夫,”秦泽眯起眼,“至于是什么路数一概不知。”

    “那领队是什么人?”

    “无人知晓,”秦泽仍是摇头,“分开审问,每个人的供词都相差不远。”

    “说那领队平日里就戴着面巾,连长什么样子都没人见过。”

    搞这么神秘?

    福元圆心中暗嗤一声,定然不是什么好鸟。

    “阿泽,”她目露深思,食指轻轻叩着桌面,“这事情看起来蓄谋已深,连败露之后还能将手尾擦得这么干净,可见对方老谋深算至极。”

    秦泽渐渐握紧了拳。

    福元圆说的就是他所想的。

    杀害朝廷官吏,盗走辎重船,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天理难容的事。

    不止秦泽和福元圆,庆元帝此时在御书房仍未安置。

    自从冬狩之后,他就总觉得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有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和他的江山。

    “皇上,”梁公公看了看天色,心中直发愁,“时候不早了,您看安置可好?”

    傍晚太子殿下和一众官员前来禀报辎重船的情况后,庆元帝连晚膳都没多吃两口。

    在御书房一坐就到深夜,不仅没心思翻牌子,还把前来送绿头牌的公公赶了出去。

    梁公公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庆元帝闭了闭龙目,吁了口气:“梁进忠,朕难以安心睡下啊。”

    连朝廷的辎重船都敢劫,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如果不是太子紧追上去,那艘船的物资定然就落在贼人手里。

    庆元帝越想越气。

    “皇上,”梁公公上前一步,苦口婆心劝道,“您要保重龙体啊,这再过两个时辰就要早朝了,您好好休息下才行啊。”

    庆元帝缓缓起身:“安置吧,明日还要好好和朝臣讨论辎重船之事。”


………………………………

第310章 是谁(芫小丫万赏加更)

    失踪辎重船虽然顺利找了回来,让户部上下好生松了一大口气,但隔日早朝上庆元帝身上的低气压却让百官提着心,连呼吸都刻意放缓放轻。

    原因无他。

    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在船队眼皮子底下将一船的官兵尽数杀害,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辎重船开走,妄图偷盗朝廷近二万两的军资?

    没审问出来!

    对付那五十多号贼人,用尽各种办法,愣是连个屁都没问出来!

    庆元帝深吸口气,忍住了爆粗口的冲动。

    刑部尚书战战兢兢地站在金銮殿中间,小心翼翼地报禀着连夜审问的结果。

    “那山谷可有仔细再查过?”庆元帝冷冷问道。

    刑部尚书一愣,他只接到命令审人,可没说让他去查山谷啊!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让他怎么答?

    低垂着的头悄悄地侧着看了眼两旁的官员。

    哪知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官员而今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吭一声。

    刑部尚书等了几瞬,悲哀地发现没人愿意救场,只得硬着头皮开了口:“回皇上,那些贼人口里的山谷,似乎没什么异样……”

    镇国公的眉头微不可见地动了一动。

    地道入口的事,倘若太子等人晚来片刻,恐怕就要暴露出来。

    只可惜他来得早,仇副将尚未带领众人将物资运送去地道。

    “是没有异样还是没派人去查?”庆元帝冷哼一声。

    刑部尚书吓得腿一软跪下。

    庆元帝斜觑他一眼,龙目在朝臣中一扫:“邹世高。”

    邹世高忙出列。

    “你今日就带上人马,去平县给朕好好查查那个山谷!”

    囤了那么多人在山谷练兵,其心可诛!

    那山谷不可能只是普通的山谷!

    没查出来一定是没仔细查,没狠狠地查!

    庆元帝拂袖退朝。

    邹世高不敢迟疑,下朝后就领了兵士着急赶往了平县。

    将平县山谷翻了个底朝天,还真让他发现了山谷通向外面的地道。

    辎重船的物资要通过地道运送出山谷的目的不言自明。

    然而除了地道外再无别的发现。

    庆元帝气怒之下,差点想将平县的吴县令的项上人头给砍了!

    在他的地域出现这样的山谷,山谷里的人竟然做出那等胆大包天的事,简直是不能容忍。

    好在秦泽和邹世高都进言吴县令虽有过在身,但鉴于态度良好,配合度高,庆元帝才免了吴县令一死,勒令革去其职,终身不得为官。

    这事一出,各地县官人人自危,加重兵力四处搜寻可疑地方,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

    此番全国搜寻下去,但是拔起不少山寨土匪,让百姓的生活更为安全舒心。

    此乃后话不提。

    转眼又过去好几天。

    这日,在国公府里绣着嫁妆的福元兰收到了一封书信。

    书信来自她的未来夫婿。

    “谁?”福元兰揉揉耳朵,不敢相信婢女送信过来时说的话。

    “你说是谁给我写的信?”

    婢女被福元兰拔尖的声音吓得颤了颤:“回姑娘,是未来姑爷让人送过来的信。”

    “不看!”

    福元兰翻了个白眼,瞪了婢女一眼,“拿去烧了!”

    婢女登时傻眼,犹豫劝道:“姑娘,说不定未来姑爷有要紧事跟您说呢……”

    “能有什么要紧事?”

    一想到自己这朵盛开的鲜花要插到那坨牛粪上,福元兰就心情大坏。

    蹭地将绣好的枕巾往绣篮上一放,福元兰甩手往里屋走去。

    留下婢女愁容满面,总不能真把这封信给烧了吧?

    万一姑娘转头又要看信怎么办?

    寻思了片刻,婢女只得将信先放起来。

    果然过了没有半个时辰时间,福元兰又喊来了婢女:“信呢?”

    婢女垂着头:“请姑娘稍等。”

    福元兰将信摊开看了一遍,面色渐渐发青。

    婢女在旁边看得心惊胆战,大气不敢出。

    “居然写信问我五妹是否及笄了?”

    福元兰将信丢回托盘上,冷笑一声,“本姑娘这还没嫁过去呢,倒是将本姑娘利用上了!”

    “姑娘,未来姑爷为何要问五姑娘的年纪呀?”婢女忍不住好奇问道。

    福元兰睃她一眼,哼了一声:“说他那表哥看上了五妹,想问问及笄了没?”

    “未来姑爷的表哥怎会见过五姑娘呢?”婢女歪着头,“姑娘,未来姑爷的表哥是哪个府上的公子呀?”

    福元兰撇撇嘴,没好气地睐她一眼:“要你操心!”

    婢女当下一凛,差点因为八卦之心坏事了。

    忙低下头,抱着托盘退了下去。

    留下福元兰阴晴不定地看着桌上的茶杯,心中暗忖福元珠真是好命。

    那信中说的表哥可是今科进士,又是家中的嫡长子,还说长得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啧啧!

    也不看看自己啥模样儿,夸起别人来倒是卖力。

    寻思了会儿,福元兰又唤了婢女回来准备笔墨纸砚,草草回了封信过去,才一肚子不爽地去了福元珠的屋里。

    福元珠正在看书,最近她空闲时间都泡在书里。

    越是读书,越是喜欢读书。

    福元兰挑帘进去:“大好的天气不见妹妹到园子里走走,老是窝在屋里看书,也不怕坏了眼睛!”

    “四姐。”福元珠放下书,迎了上去,“四姐来找元珠可是有事?”

    “没事不能来找你了?”福元兰斜睨她一眼,走到床边坐下,“五妹,四姐过来问你个事儿。”

    福元珠在福元兰身旁坐下:“四姐,什么事?”

    “你什么时候认识了昌平侯府的大公子的?”福元兰问得直接。

    “昌平侯府的大公子?”福元珠满眼困惑,“妹妹不认识啊。”

    “不认识?”福元兰仔细地看着福元珠的表情,狐疑道,“当真没见过面?”

    福元珠摇头:“妹妹天天在府里呆着,又怎会见到什么昌平侯府的大公子?”

    福元兰看她一眼,慢条斯理道:“前不久常府的二姑娘不是约你去了赏花?那日在常府,难道没见到昌平侯府的大公子?”

    福元珠一怔。

    那日田静透过照壁相看,她确实也跟着瞧了几眼。

    只是那群公子里头有没有昌平侯府的大公子,她还真没留意。

    一番踌躇下,看在福元兰眼里却变了味道。


………………………………

第311章 说亲

    福元珠回忆当日的事,一时犹豫不想将田静的事说出来。

    毕竟未出阁的女子相看公子,传出去可不是好听的事,于闺誉有损。

    她的沉默在福元兰看来,那就是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想要瞒着她。

    说不定就是在常府和昌平侯府的大公子见过面,不然人家会巴巴地托人来问福元珠是否及笄了?

    这明显是有意于她。

    心中酸溜溜的,福元兰没了心情继续多问,随意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反正福元珠明年才及笄,到时候昌平侯府的大公子怕不早就定亲了。

    她可懒得告诉福元珠这件事,省得让她自鸣得意。

    霓裳楼。

    罗启在一名妇人的带领下到了霓裳楼后院的一处不大的屋舍中。

    霓裳楼的后院住的是霓裳楼的员工。

    他的亲妹妹昨日到了京城,听说已经在霓裳楼后院住下了。

    收到传信的罗启,急急从常府来到了霓裳楼。

    “大哥!”罗小妹见到罗启,惊喜地拉着他进了屋,“你这么快就来了!”

    罗启打量着最让他挂心不下的罗小妹,见妹妹精神好,心中欢喜:“大哥不知妹妹昨日就到了京城,不然昨日就赶来了。”

    罗小妹拉着罗启的手,回想起前些天的经历,神情复杂。

    “大哥,幸好霓裳楼收留了妹妹。”

    孟经的事传回扬州城后,孟府的人当下就去了罗家一通打砸,将原本家徒四壁的屋子彻底砸得连脚都落不了。

    幸好罗小妹在霓裳楼学习刺绣,住在霓裳楼的宿舍里,不然后果难想。

    罗启听得浓眉紧皱,揪紧了心:“孟家实在欺人太甚!”

    “后来霓裳楼收到京城的消息,”罗小妹的眼睛晶晶亮亮的,能来京城和大哥团聚,又能继续在京城的霓裳楼进修,对她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