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琉璃花月琉璃盏-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马匹虽然神骏,可蔺凌还是分得清大小的,此时看着争吵的两人,蔺凌急忙打起了圆场。

    “公子,您给评评理,本店中向来自有规矩,为了方便客人进来歇脚,门前不让停靠车驾,可我与他好心评说,这厮却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

    “还说什么他是奉了他家公子的指令行事,若没有命令,他断不敢将车移开,可如此一来,我这楼中生意还做不做了!”

    郭二说的在理,蔺凌也听了个七七八八,可此事怪不得人家郭二,毕竟大家都是为了生活,虽都是老实人,但你若挡了人家财路,那便是断了人家的生计。

    “这位兄弟,你看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而且你这车马甚是巨大,往这门口一停,几乎要把整个大门堵住,若是换位思考,我将马车堵在你家门口,你又会作何感想。”

    “而且小二哥说的在理,你若是不敢忤逆你家公子的命令,可将马车竖着摆放,车头朝着大街,车尾抵住两旁的墙壁,这样也不至于堵住门口,耽误了人家博古楼的生意。”

    蔺凌这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连一旁的郭二都在心中暗暗喝彩,显然这般讲道理的言辞,比胡搅蛮缠更加的具备杀伤力。

    那小厮本来也是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可此刻听到蔺凌这么说,他也冷静了下来,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当即便抱拳向着蔺凌行了一礼,对郭二道了一声抱歉,转身便去拉扯马匹去了。

    而这看起来十分奢侈的车驾,正是郭权命杨振套来的车驾,遵从郭权的命令,杨振在此等候,可因为郭权还没回来,杨振又不敢将车挪移,所以便只能停在博古楼前,这才引起了郭二的不满。

    当杨振听着蔺凌这一番掏心窝的话时,其实杨振心中还是蛮感动的,因为若换成了旁人,轻则将自己给轰将出去,重则还有可能拿自己送官的可能。

    “多谢公子解围,若不是公子这般肺腑之言,在下险些又做了错事。”

    将车摆成了一条竖型后,杨振看着正在与郭二闲谈的蔺凌,急忙两步跑了过来,深深地施了一礼。

    看着一脸严肃的杨振,蔺凌淡淡一笑,扯了一个玩笑说道:“壮士快快请起,些许小事当不得如此大礼,况且你我相见便是有缘,缘何见面便拜呢?”

    “那壮士,你快起来吧,蔺公子不是那凡俗之人,你若这般知礼,就该把它用在正事之上。”

    郭二这话说的有些酸楚,想来是心中对于杨振刚刚的作为,还有些许的不满,这才口出挖苦之言。

    可想通了其中细节之后,杨振也没了之前的硬气,因为确实是自己的不对,挡了人家的财路,别人又这般宽恕自己,那自己还有什么好置气的。

    “壮士,我观你这马匹甚是神骏,敢问可是出自西郡雍凉一带?”

    不去管郭二的情绪如何,蔺凌的眼光早已经被不停打着响鼻的白马,给吸引住了眼球。

    “公子好眼力,这正是那雍凉汗血马,只是这不是我家公子的车驾,是公子命令小的去城东车马行租来的。”

    看到蔺凌疑惑,杨振急忙解释了起来。

    “租来的?!”

    蔺凌本来以为这是别人家自养的宝马,可当听的杨振这么说的时候,蔺凌确实是被震惊到了,早知道此刻就是军中各部,也是十分缺少战马的。

    “车马行怎会有这般神骏的马匹?而且雍凉据此少说也有千里之遥,单凭一个小小的车马行,是怎么弄来的各地关防通文的?”

    蔺凌这般分析着,一旁的郭二已经插上了话:“公子,此事小的倒是知道些眉目。”

    “小二哥为我解惑。”

    本来正在疑惑的蔺凌,突然听到郭二说有眉目,顿时便精神了起来,不光蔺凌,就连一旁的杨振,也把目光看向了郭二。

    郭二似乎很是受用这般众人瞩目的时刻,只见他正了正脸色,清了清嗓子说道:

    “前些年的时候,小的在大堂中奉茶的时候,听到过太学的一些上舍生谈论过此事,只是当时没有注意,今天听到公子提及城东车马行,我也是刚刚回想起来。”
………………………………

第三十一章:风雪欲来摧满楼

    “这城东车马行可是非同一般,听说他的背后所持有者,正是当年那投降我大新的齐安侯。”

    听完郭二的话,众人都沉默了下来,确实,如果是齐安侯想要买马的话,想来凭借着他高贵的身份,西北诸多关卡守将,定然不会为难与他。

    “又是这个宁闵!我实在是想不明白,陛下这是怎么了,竟然会这么信任一个降将!”

    蔺凌这般说着,脸上已经升腾起了些许的怒色,虽然他不在乎舆论,可郭二和杨振听到蔺凌这么说,早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还是郭二话快,急忙提醒着说道:“公子慎言!您刚来京都对许多事还不甚了解,这齐安侯可是当今陛下面前的红人,轻易说不得啊!”

    看着郭二不断冲着自己闭嘴摆手的动作,蔺凌心中更加愤怒了起来,可是看着一旁的杨振也是这番表情,蔺凌也只好强行压下心中怒火。

    “公子,天气阴沉下来了,估摸着今天应当还会有雪,咱们进屋吧。”

    看着蔺凌脸色一阵来回变化,郭二何其精明,知道蔺凌心中不忿,便抬头看了看天色,看天空云层翻滚,似是有雷雨要来,便想拿此事岔开刚刚沉重的话题。

    “又要下雪了吗?壮士,你也来屋中歇会吧,这一时半会的,想来你家公子也回不来。”

    蔺凌仁义,知道郭二未必会邀请杨振,而自己又不忍心看杨振一人站在风雪中摇曳,于是便主动开口邀请。

    “谢过公子美意,只是小的需要在此等候我家公子回归,若是让公子回来看到我在屋中偷懒,恐怕要免不了一顿斥责了。”

    杨振知道蔺凌是好意,只是自己刚被掌柜的分给了郭权,而自己又收了四两银钱,正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若自己连这点小事都要偷懒,恐怕会惹起郭权的不悦。

    不过蔺凌美意,杨振却也记在了心上,杨振知道好歹,本来大家就是萍水相逢,而蔺凌能做到如此这般,已然十分难得了。

    而从热情的另一方面出发去看蔺凌此人,让人不难发现,蔺凌的品格德行,当是上乘绝佳,与这种人交往,往往能让人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既是如此,还请壮士不要勉强,若是外面下起大雪,可来堂上一避。”

    说完蔺凌也不再勉强,客套了一句便径直朝着楼上去了。

    不过事实证明,天气阴沉也并非有雨,很有可能雷雪相加。

    眼看着昏暗的天空,再次飘起了豆粒般的雪花,杨振此时正等的焦急,却突然看到模模糊糊之中,似是有两个人正冒雪往自己这里而来。

    仅仅只看了一眼,杨振便确定跑在最前面的那人就是郭权,当下也不再犹豫,直接一把脱下自己的棉衣,顶在头上便朝郭权奔了过去。

    原来,这杨振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的,只不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致使家道中落,这才逐渐从二等世家,沦落为了商贾小厮。

    不过这些与杨振认出郭权无关,只是杨振临走时,仔细记下了郭权的样貌以及走路的方式,这才能在模糊之中,一眼便认出了郭权来。

    “公子,快些进楼内避雪!”

    杨振刚一奔到郭权面前,便十分识趣的将自己手中的棉衣撑开,两手用力撑着做成一把简易的雨伞,为郭权挡住风雪的同时,并大声的冲着博古楼的方向喊了一句。

    由于乐阳城靠近极北的缘故,只要天空飘起风雪,尽管雪下的不大,可是大风往往冷冽刺骨,这正是受了极北南下之气的影响。

    “张伦,快去楼中找店小二借把雨伞来!”

    风势浩大,仅凭杨振一人之力,已经难以抵挡,不过杨振向来稳重,此刻回头瞥见张伦只是搀扶着郭权闭眼往前,知道让其留在此处没有太大的作用,于是便冲其喊了一句。

    不过杨振却忽略了一个细节,这么大的风雪,他与郭权尚且举步维艰,而这张伦虽然年轻,可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又怎么能先他们一步,去往博古楼呢。

    “振哥,我过不去,风太大了!”

    张伦这么说着,双手更是死死的拽住了郭权的手臂,唯恐被人落下一般,一步也不舍得离开。

    就在三人顶着风艰难前行的时候,突然从博古楼中冲出了两个举着大伞的小厮,不过从衣服颜色上来看,当有一人是书生。

    因为小厮大多数穿的是灰衣,并不十分华丽,而书生则是身着白色素衣,头戴书生冠,不过由于相距足有百米,风雪遮路,众人看的不是很仔细罢了。

    “品之!是你吗品之?!”

    突然一声有些模糊的高喝声传来,迷迷糊糊的郭权心中一阵,知道是蔺凌来了,身上顿时又生出了一股力量,只是郭权风寒发作,就连声带也很是虚弱。

    既然不能大声说话,郭权便尽量用最大的声音对一旁的杨振说道:“杨振,快高喝回话,就说我是郭权。”

    “公子,正是我家郭权公子回来了,风雪甚大,还请公子相助!”

    杨振虽然心中疑惑郭权和蔺凌是否相交,可此时情况危机,也容不得他去多想,只得答应一声,冲着对面的蔺凌高喝了一声。

    而此时听到杨振声音后的蔺凌,顿时心中一惊,可蔺凌毕竟是文人,尽管饱读诗书战策,可依然手无缚鸡之力。

    “公子,你且在此等候,我去雪中接郭公子回来!”

    一旁的郭权看出了蔺凌的担忧,当即主动请缨一般,拿着大伞就要往雪中冲去,不过却被一旁的蔺凌拦了下来。

    “小二哥且慢,风势太紧,这样你出去只怕到不了品之身边,就要顶不住了!”

    其实相比于其他人,蔺凌还是十分冷静的,因为他深知自乱阵脚的可怕,此刻脑袋急转之下,倒是想到了一条妙计。

    “小二哥,你快去后厨把老吴喊来,另外再找条结实并且够长的绳索来,要快!”

    看着郭二还在发呆,蔺凌焦急的推了他一把,郭二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的答应一声,飞也似的朝着后院去了。

    只是眨眼的工夫,郭二便回来了,手中提溜着一盘绳索的同时,右手还拉扯了一个大汉回来。

    “俺的娘唉!咋的恁大的风雪!”

    一直躲在后厨做菜的老吴,其实并不知道外面的风雪这么大,此刻看到大街上风沙走石,顿时便惊叫了一声。

    不怪老吴这般惊愕,因为他一直躲在屋中,而且后院狭窄,即使有个大风大浪,躲在厨房的人也很难发现。

    “二娃子,咋回事啊?咋的把俺拽来了?”

    老吴一开口,顿时便是一股浓浓的代州口音,想来这老吴本是代州人,后来才定居的京都。

    “吴叔,咱家的客人还在外面,被风雪困在大街上了!”

    此刻郭二没有心思与老吴客套,只是头也不回的大喊了一声,便松手把手中绳索递给了蔺凌。
………………………………

第三十二章:绝境救人获人心

    “老吴,你快把绳索紧紧的盘在门廊下的柱子上!”

    此时风雪越来越大,从蔺凌的这个角度来看,正好可以看到郭权三人在风中摇曳的身影,此刻蔺凌快要疯了,什么廉耻礼节全被他抛到了脑后。

    蔺凌这么喊着,已经把另一头紧紧的锁在了自己的腰上,看他那决然的样子,竟然是要拿自己为饵,去救出被困的三人。

    “公子!您不能去啊,不是小的多言,就您这小身板,估计刚一出的大堂,就要被风雪刮飞了不可啊!”

    看到蔺凌系好绳索就要往外冲去,郭二吓了一大跳,须知蔺凌要是救人不成,若是被风雪卷走,别说官府衙门那里了,恐怕郭二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

    “吴叔!快把公子拉回来啊!”

    郭二这么喊着,手上的绳索已经被蔺凌挣脱了去,看着蔺凌就要踏出门槛,郭二顿时红了眼睛。

    显然郭二小瞧了蔺凌与郭权的感情,两人从小相伴长大,长达十五年的岁月里,二人从相识到相知,命运早已经将两人牢牢的拴住了。

    如果此时换成蔺凌在风雪之中,想必郭权会更加疯狂。

    “小二哥,你们不可过来,蔺凌需要你们的帮助,待会我接到他们会绷直绳索,到时你们看到绳索绷直,就只管往屋里拽就行了!”

    “小二哥,时间紧迫,你们记住我的话就行了,一切拜托了。。。。。。”

    随着蔺凌冒雪钻入风中,他那焦急的喊声也随之戛然而止了,而门前除了无尽的风声,就只有那绳索在一个劲的被人拉扯收缩。

    显然,蔺凌正在奋力的奔跑。

    “吴叔!一会就看我们的了!”

    眼看着事情已成定局,郭二在心中祈祷的同时,双手紧紧的抓住手中绳索,只待蔺凌绷直绳索,哪怕是使上吃奶的力气,也要把蔺凌拉扯回来。

    “这人是条汉子!您瞧好了吧,俺老吴出马,就没有那做不到的事儿!”

    说着老吴撸了撸袖子,一股豪爽大气的气质油然而生,只见其一把抬起绳索,有力的大手在右臂上缠绕了两圈,左腿往后伸直右腿微弓,扎了个稳稳的马步,眼睛死死的盯着蔺凌模糊的身影,蓄势待发。

    此时大雪越下越大,而由于楼下动静太大,楼上的客人一一被惊醒了过来,虽然大多数都是南来的书生,可在救人面前,却一点也不含糊。

    只见他们一个个撸胳膊挽袖子,从二楼纷纷下的堂来,直奔老吴身后而去,挨个拽住绳索,准备一同拉力。

    而在博古楼的对面,则是一处酒家,此时正有两个衣着华贵之人,呈居高临下之势,从三楼的雅间隔离窗外,正死死的盯着风雪中的蔺凌。

    “这家伙是发疯了吗?这么大的风雪不在那博古楼中待着,为何还要冒雪去救他人?岂不知这是杯水车薪吗!”

    说话的这人,衣着不凡,而且相貌堂堂、英武俊俏,特别是他那一双如星辰般的眸子,让人看上一眼就仿佛能置身其中一般。

    而另外一人全程都是微微低头,并且落后说话人半步距离,虽然看其模样长得也是十分俊俏,可不难看出,此人的身份要低于说话之人,甚至还有可能是个护卫或者手下。

    “世子说的是,不过末将觉得,此人当拥有一定的武略才是,而且世子请注意看此人的腰间。”

    这么说着,那自称末将之人,伸手指了指在风雪中步履蹒跚的蔺凌,示意世子去看。

    “那是。。。绳索吗?”

    起初世子没有察觉,只是因为被蔺凌这无用功的行动给吸引了,此刻再仔细看去,模模糊糊的可以看到一条晃动的绳索,虚虚实实的、一直连接着博古楼内部。

    看到这里,世子忍不住赞叹了一句:“还真是妙啊。。。竟然能想到用绳索来指引方向,看来你说的不错,此人确实有些武略。”

    “世子,是否需要在下遣人去探一探此人的虚实?”

    看到世子的表情,那自称末将之人已经心知肚明,只怕世子是对此人产生了些许的兴趣,不然世子这么一个沉稳之人,是断不会说出此话的。

    听到这里,世子回过头来,好看的眸子一闪,紧紧盯住那叫做洞之的人,抿了抿单薄的嘴唇,声音沉稳且充满磁性的说道:“不,洞之你亲自去,旁人做事我放心不下。”

    听的世子这么说,洞之愣了一下,不过随即反应过来,看着莫名微笑的的世子,疑惑的反问道:“世子觉得。。。此人当被招揽?”

    “不急,此时文举将近,而那人又是一身书生打扮,想来定是外地奔赴京都参考的士子,待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再行定夺,此人是否有入仕东宫的资格。”

    说完,世子一甩宽大的衣袖,言语中充斥着一种成竹在胸的气魄,大笑着离开了雅间。

    “世子如此爱才,今日为何对此人这般不咸不淡。。。”

    看着世子长笑离开,洞之却是一阵的百思不得其解,临到最后,只得暂时放下心中疑惑,朝着堂下世子的脚步,快速追了过去。

    而当二人离开之后,博古楼这边的拉力赛,也已经接近了尾声,终于在老吴以及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之下,蔺凌四人被拽了回来。

    只是郭权本就在体弱,在万良山时又受了风寒,此刻再遭风雪突击,整个人已经浑身发烫的昏迷了过去。

    蔺凌虽然还能移动,但是双手双脚都已抖成筛糠,巨大的体力透支和风雪袭扰,令蔺凌整个人都处于了一种浑浑噩噩之中,此时看到郭权伤势严重,可自己这般状况,已然自顾不暇,只能无声的落其泪来。

    “二位公子挺住!后院还有些应急用的药物,待我去取来与二位公子医治。诸位还请搭把手,先把两位公子抬到楼上去,堂上太冷了!”

    郭二这么说着,来不及过多的感谢,只是冲着那三五个帮忙的客官拱了拱手,便一溜烟的跑向了后院。

    此时堂上大门已经关闭,可正如郭二所说一般,尽管风雪被阻拦在了门外,可寒气还是无孔不入的,从各种细小的缝隙之间,钻了进来。

    “张伦,扶着郭公子上楼!”

    此刻杨振也反应了过来,虽然他也受了风雪,可毕竟他是习武之人,身体素质显然要比蔺凌这般文弱书生强的多。

    杨振这么说着,已经在老吴的帮助下,将蔺凌背在了背上,径直朝着楼上雅间奔了上去。

    之后在众人一通忙碌之下,蔺凌与郭权的高烧这才退去,只是两人相继昏迷,却是出了所有人意料之外,而其中最是担忧二人安危的,却是杨振与郭二。

    不过好在杨振此人靠得住,自打把蔺凌背进屋里之后,便一直守在其床前,唯恐蔺凌再有什么差池,直到大雪暂歇,郭二从对街的同仁堂请来了医者,杨振这才松了一口气。
………………………………

第三十三章:富贵之命得天佑

    此刻正看着医者为蔺凌诊脉的杨振,突然看到房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正在疑惑之际,却看到郭二端了一副餐盘向着自己走了过来。

    而餐盘之上,则有两杯浓浓的热茶,正在腾腾冒着热气,不算昏迷的蔺凌,此时屋中就只有自己与那医者,显然这郭二是为自己斟的茶。

    果然,待郭二过了门槛,看着憔悴的杨振便率先开了口:“来,公玮,你也忙活了大半天了,吃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确实,杨振的心中也不好受,毕竟习武之人也不是钢打的汉子,只是蔺凌之前对他不错,此次又是蔺凌舍身相救,他不忍心看着蔺凌遭罪,这才不顾伤势在此照看。

    只是此时看着郭二的这一杯热茶,杨振心中顿时便升腾起了阵阵暖意,当真是茶有凉意人自暖啊。

    公玮,正是杨振的字,因为在蔺凌昏迷期间,郭二也曾来过几次,看到杨振只是看着昏迷的蔺凌一言不发,郭二担心他心中会内疚,便想着法的扯些话题来说。

    岂不知杨振也是个豪爽之人,说着说着两人便熟络了起来,也是在闲谈之中,郭二知道了杨振家道中落的事情,也知晓了他的籍贯名讳。

    杨振,字公玮,本不是京都本地人,而是司隶青城人,想当年杨家在青城山方圆百里之内,那也是数得上的世家,须知司隶京畿一带的世家,比起其他郡守之地,是要高出一个档次的。

    然而世事难料,在庆历十四年的时候,由于工部前任尚书的偷工减料,致使大雨之后,汾阳大坝承受不住雨水的冲刷,大水从汾阳口开始决堤。

    而孕育了大半个北国的大河之水,瞬间化为狂暴的水龙,一路沿江而下,几乎淹没了整个南郡,而青城位于司隶东南,正好在汾阳南部,分别与代州的樊城、和南郡的汉口接壤。

    然而倾巢之下安有完卵?青城又是大水南下的第一站,虽然其西北五里外有青城山的阻挠,但毕竟大水是从东北方向沿江而下,对于大水的制衡作用实在是杯水车薪。

    也就是那一场浩劫,使得青城不再繁华,到处可见一片狼藉,而城中各大世家,正如城外那方圆百里的良田一般,全部化为了泽国。

    当然,杨家也不例外。

    不过好在杨振命大,大水来临之际,他正与府中家丁在青城山下骑射,后来见大水来到,急忙奔上了青城山,这才逃过一劫。

    可虽然躲过了一劫,但是家中祖业多被大水冲走损坏,而家中老幼也遭了这无妄之灾,好在杨振自幼习武,虽然不是那绝顶高手,可制服一般的小蟊贼,当不在话下。

    最后为了生活,杨振不得不锁了祖宅,只身前往京都谋取前途,可京都毕竟不是青城,这里个人消费极高,短短的半月时间,杨振便花光了身上的所有积蓄。

    不过杨振此人,性子却十分坚毅,即使穷困潦倒,也没生出过回归故里的心思,只是艰难的在京都打拼,转眼便是六年过去,此时杨振虽然满目沧桑,性格却十分稳重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