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琉璃花月琉璃盏-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蔺凌的声音不大,可采荷的听力极佳,而且采荷距离蔺凌本就不远,所以对于蔺凌的颂唱与感慨,全部听进了耳中。
“之前就曾听闻我家小姐夸赞公子诗词歌赋绝佳,本来奴婢还有些嗤之以鼻,认为自夸者多是浮夸之辈,可如今听闻公子这般言语,采荷才真的是敬佩之至。”
采荷的这般言语,倒不是为了奉承蔺凌,而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想法,采荷虽然表面上只是个仕女罢了,可背地里不管是诗文还是军略,虽不能称上绝佳,但也是熟识的。
也正是因为采荷知道蔺凌话中的深意,这才觉得蔺凌此人,与平日里见到的那些附庸风雅之辈,更有魅力。
不过听的采荷这么说,蔺凌急忙辩解道:“采荷姑娘谬赞了,蔺凌也只不过是拾材前人智慧罢了,若让我瞻仰古人还好,可这绝佳之资,蔺凌万不敢当。”
等蔺凌把话说完,还不等采荷再说些什么,从两人身后的大殿中,便传来了一阵极富磁性的嗓音:
“这位兄弟所言不差,不过采荷姑娘说的也不错,自我大新开国一来,前人史记长达千年之久,其中不乏诗文绝佳之人,可如范相公这般忧国忧民的忠烈肱骨之臣,诗词中大多暗喻江山家国之事。”
“唯有这首曲江赋,是为了缅怀故国繁荣而作;不过我大新自荣康盛世以来,已和平了百年之久,虽然表面看起来四海升平,可背里却是暗流涌动。”
“可笑世人皆以为盛世可期,自京都上下开始,人人学那风雅之事,致使我朝上下糜烂之风日盛,即便是作诗,也多是些华而不实的文章。”
“可叹,而似公子这般犹记得范驹诗词的人,在我大新已然不多见了。”
说话之人腔正词圆,虽然在口音上听起来会有些北地口音,可因为蔺凌也是北郡人,所以此时听起来不但会觉得别扭,还会感到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存在。
此人正是王衍,将军府大公子,王诗雅的兄长,同时也是西北军的现任都督,整个西北边陲要塞,皆由其一手掌控。
………………………………
第四十六章:西北都督王公廉
看着器宇轩昂的王衍,蔺凌知其不是普通人,于是便对其深深施了一礼,适当的把姿态放低说道:“这位兄台所言极是,在下受教了。”
总的来说,蔺凌对于王衍并不熟悉,而且蔺凌此时又是一介白身,并没有官职在身,所以在看到王衍时,除了必要的礼节之外,并不需要对其太过客气。
蔺凌能这么随意,可对于采荷来说,就不能放肆了,只见其先是甩了一下衣袍,直接对着王衍抱了抱拳说道:“采荷拜见大都督。”
对于采荷的参拜,王衍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后挥手说道:“嗯,把这些甲士都撤下去吧,今日我王衍,有幸能结识如公子这般的青年才俊,相请还来不及,你们又怎么可以如困兽一般,将公子囚于此处呢。”
待赶走了甲士,还不等王衍说话,此时激动的蔺凌,倒是一脸不敢置信的先开了口:“您。。。难道您就是西北军大都督?”
其实不怪蔺凌这么激动,要知道西北大都督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虽然蔺凌不一定知道王衍此人的名讳,可对于西北三战那是十分熟悉的。
换句话说,王衍也是因为三次成功狙击察毒单于、克督尔曼的寇边行动而一战成名,只不过王衍好低调行事,若不是朝中之人,一般乡野间很难得知西北大都督的名讳。
而对于新朝来说,从南到北的军事官职,就只有唯一的一个都督之职,被朝廷设在了西北。
因为近乎每年的秋冬之际,位于嚓尔沁草原的察毒诸部,都会组织军队进行一次寇边行动,所以朝廷特意从边郡沧阳开始,由北往南接壤鲁城,再到西郡南部游魂渡,组成了一条战略防线。
分别由三支西北劲旅镇守,每城分拨八万人,共计二十四万,全由大都督全权统领,而这都督一职,正是王衍。
说起来,王衍也是受了祖上恩德,因为上一任西北大都督,正是当朝大将军王玄龄,这我是为什么王衍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能统领三军如挥臂这般轻松的原因。
而关于蔺凌的事情,其实王衍在刚一见到王诗雅的时候,便已经猜到了一二,说起来王衍也是人老成精,别看他年龄不大,可常年的军旅生涯,已经将他的一双慧眼,打造的如同火眼金睛一般了。
本来王衍听到自家妹妹,与自己念叨着新结识的朋友有多么的优秀时,王衍还觉得言过其实,可因为刚刚蔺凌的一首诗词,早已经改变了王衍的看法。
此时看到蔺凌这么激动,王衍心中那小小的欲望被填满的同时,再次看向蔺凌的眼神,也变得更加和蔼了许多。
只听王衍微笑着答道:“正是。”
本来蔺凌还有些狐疑,因为王衍实在是太年轻了,这和他心中所想象的名将年龄不符,正在疑虑之际,却突然听的王衍这么肯定的答复,蔺凌顿时便觉得整个人热血都焦灼了起来。
不管心中怎么猜测,可脸上总不会失礼的,况且大都督的名号太大,若不是他本人,估计整个大新朝都没有几个人敢自称是大都督的。
蔺凌这么想着,已经恭敬的跪拜了下去,只不过不是双膝着地,而是军中实行的单膝跪地,口中恭敬的说道:“草民蔺凌,拜见大都督!”
“嗌,这是做什么,此时不是军中,公子不必拘于礼节,况且你是舍妹的好友,说起来也就是我的舍弟了,而被你这么一拜,你我岂不是生分了许多。”
“所以还请快快请起,若让舍妹看到你这样,又要以为我这个做大哥的为老不尊,在为难于你了。”
听的王衍这么说,蔺凌也是有些尴尬,因为王衍所说的这些,蔺凌完全相信王诗雅能做得出来,可能还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这里,蔺凌也不再客气,于是便顺着王衍轻抬的手臂,顺势站了起来。
“嗯,不错,当真是一表人才,不知道公子可有表字?今年雅龄几何?”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蔺凌,王衍是越看越喜爱,其中不光有王诗雅的情分在里面,而最重要的是,王衍看得出来,蔺凌不是浮夸之辈。
而面对着王衍的问话,蔺凌表现的也是不卑不亢:“回都督的话,受母亲恩典,蔺凌表字相禾,今年已经是十之有九了。”
听到蔺凌说出自己的年龄来,王衍顿时一愣,呢喃着说道:“十九。。。这个年龄若是在军中,恐怕会有些吃亏啊。。。”
看到王衍发呆,蔺凌便试着轻轻的喊了两声:“都督?大都督?”
本来正沉浸于自我世界的王衍,被蔺凌这么一喊,顿时便反应了过来:“啊。。。是相禾啊,有什么事吗?”
蔺凌:“哦,没事,只是在下疑惑,怎么不见王小姐出来罢了。”
听到蔺凌这么说,王衍仿佛刚刚想起此时一般,只见他尴尬的拍了一下脑门道:“你不说我还忘记了,本来正要与你说呢,却不想被耽搁了。”
听到这,蔺凌展颜一笑道:“不耽搁,大都督请说。”
“嗯,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舍妹因为一些琐事不能前来明月楼,恐怕诸位等的焦急,这才嘱托我过来捎话,若你有急事的话,可以自相离去。”
听王衍说这话的意思,虽然是将采荷杨振等人也囊括了进去,可王衍的眼睛却是一直在盯着蔺凌看,显然杨振等人只是捎带上的罢了。
听完王衍话中的意思,蔺凌沉默了片刻,便开口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其实今天我等来此,也只是为了探明一下武举的位置罢了,顺便凭吊一下百年曲池,说起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呵呵,想来最近几日前往金明池的,不是天下各郡守的武者,便是似相禾这般的青年才俊了。”
说到这里,王衍停顿了一下,似是在咀嚼着某种字眼的可说性,随后便又接着说道:“不过纠正一下,曲池是前人的叫法,今朝它叫金明池。”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也只能这么叫。”
听到王衍这么说,蔺凌倒是没什么感觉,索性只是一个名字罢了,叫什么都无所谓,可是一旁的采荷听到王衍这话,整个人下意识的浑身一颤,随后便恢复了平常。
也就是这么一丝的变化,就被王衍捕捉到了,只是王衍面上不说,心里却是对采荷的表现,有了些许的疑惑。
“相禾放心,你既是舍妹的好友,那便是自己人了,明日辰时一刻,你只管来此明月楼寻我便是,到时候我着人与你安排一处绝佳的席位,保证能将整个金明池一览无余。”
虽然心里对采荷产生了疑问,可这只是琐事,相比起布置金明池武举场所来说,简直就是芝麻大小的事情,此时王衍这么说着,已经冲着蔺凌抱拳,准备离开了。
………………………………
第四十七章:两厢私话恰逢古
毕竟王衍身为大都督,又是此刻武举的特邀裁决之人,他的时间可谓是十分的宝贵,此时若不是因为王诗雅,别说蔺凌了,就是蔺岚前来,王衍也未会必表现的这么礼遇。
听完王衍的话,蔺凌一躬到底,表现的十分虔诚:“既然如此,那蔺凌谢过大都督了。”
“嗯,我还有事,你们请便。”
坦然受了蔺凌这一礼之后,只见王衍冲其点了点头,这么说着,这才转身告辞而去。
“采荷姑娘,既然你家小姐有要事不能前来,我等也不便多等,不过还劳烦姑娘带个话回去,就说蔺凌并非薄情之人,明日辰时,定然与姑娘相会。”
说着蔺凌对着面前的采荷拱了拱手,言语不卑不亢,说得十分诚恳。
“公子不必多礼,我家小姐向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既然她说了明日会去博古楼到访,那就一定会去的,还请公子到时候莫要避嫌,以免伤了我家小姐的一片赤诚之心。”
采荷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看出了蔺凌有意拒绝王诗雅的提议,只是此事由不得他,自己这般说话,也只是提醒一下蔺凌而已。
蔺凌岂会看不出来采荷的心思,本来只是想着从采荷口中套点话出来,可被采荷这么一说,蔺凌只能在心中叹息一声,面上却是微笑有加:“既然如此,蔺凌谢过姑娘好意了。”
把该说的说完,采荷便对着蔺凌拱了拱手,转身沿着明月楼侧殿长廊走了过去,她可不像蔺凌这般悠闲,她还得赶回去像王诗雅复命呢。
而蔺凌这边,等辞别了采荷之后,蔺凌领着杨振开始原路返回,只是在路上杨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公子,王小姐身份尊荣,而那博古楼本就不是什么幽静之处,若明日王家小姐真的来了,若是被有心人看了去,恐怕会造谣生事啊。”
俗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虽然蔺凌并没有许与杨振多少钱财,可杨振的前途全部寄予在了蔺凌的身上,此时两人就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
若是蔺凌有个好歹,那他的大好前途也就随之湮灭了,所以当蔺凌当局者迷的时候,杨振都会提醒与他。
“听你的意思。。。博古楼很闹腾吗?不过这几日我看挺幽静的,就连食客都是三三两两的没几人啊。”
听杨振话中的意思,蔺凌立刻便反驳了起来,不过杨振到底在京都厮混了这么多年,对于京都的了解,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哎呀,那是因为近日的敦皇节的缘故啊,大多数食客都去了大河旁的升龙台,根本没那闲工夫去博古楼,所以在公子看来,这博古楼甚是幽静也不足为奇。”
“可公子你有所不知啊,这博古楼因为是前齐风格所建,历史底蕴深厚不说,就连各个厢房的内设都是沿用的前齐风格。”
“所以只要不是有什么大事,对于京中士子来说,这博古楼就是第一等去处啊,以往每日博古楼都能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啊。”
听完杨振的诉说,蔺凌心中一惊,呢喃着说道:“这么看来,博古楼还真是热闹了。”
扭头看着蔺凌这副淡然的表情,杨振倒是更加担忧了:“是啊公子,若那些食客只是平常人家也就罢了,可大多数不是各家的士子,便是太学的舍生们。”
“这要是被他们看到你与王家小姐来往密切,估计那帮酸儒们,又要抽干他们腹中的那点墨水,来表达心中的凄凄惨惨戚戚了。”
听到这里,虽然蔺凌心中也有些忧虑,可这博古楼是郭权选的,而且一下子便把店钱压了一个月的,第二天一大早,更是前往诌记买了那么多的家具回来,想来他心中是十分满意博古楼的。
这么想着,蔺凌便在心中轻叹了一声,心说罢了,既然郭权喜欢,那自己便顺从着他来吧。
心中安逸了不少,蔺凌面上也露出了难得的微笑:“无妨,再者说这也是王家小姐的一番美意,想来若换成旁人,恐怕还没有这个殊荣呢。”
蔺凌这话说的不错,也就是为了蔺凌王诗雅才会明日里去接蔺凌,若是换成了旁人,就是自家二哥王策,恐怕都没有这个待遇。
看着蔺凌这么一副自然的神色,杨振也稍微的放宽了心,只是心中仍有些担忧:“那。。。公子打算明日如何应付场面?”
听到应付这两个字,蔺凌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高兴起来,就连语气也清冷了许多:“公玮,王家小姐与我有大恩,我不希望再从你口中听到这么不负责任的词来。”
本来没感觉有什么不对的杨振,突然听到蔺凌这么说面上一愣,随即立刻筛选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这才发觉自己失言了。
“公子恕罪,属下只是一时失言,属下保证,绝不会再有下次了!”
蔺凌听着杨振的保证,心中这才宽慰了不少,虽然自己挺喜欢杨振这个人的,可蔺凌是个有原则的人,蔺凌绝不允许任何人胆敢要触碰自己的底线。
而经过了这么一次插曲之后,杨振心中对于蔺凌与王诗雅感情的猜测,无形中又加重了几分。
“不谈这些了,说到底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自孑德一身,又何惧他人的饶舌之言。”
蔺凌这么说着,脚下加快步伐,已经当先一步走出了明月楼,正向着西殿金乌楼快速走去。
而一旁还在咀嚼蔺凌话中含义的杨振,此刻看到蔺凌突然加快了脚步,只好将脑中的杂念抛于脑后,快步跟了上去。
而此时的明月楼二楼的一处厢房里,正有一男一女两人站在折叠窗前,透过窗上的纱布观望着离去的蔺凌两人。
只不过两人的眼神各不相同,面相英俊成熟的男人,看向蔺凌的眼神深邃且平静,仿佛什么事都不能让他提起兴趣来一般。
而另一个容貌绝佳的女子,则是与男人不同,此时只见她一双美目紧紧的盯着蔺凌离去的背影,充满了爱慕之色。
此二人正是王家兄妹,男人是刚刚与蔺凌打过照面的王衍,而女子正是王诗雅。
“小妹,我不知道此人到底哪点吸引了你,可你不要忘了,你与司徒家的。。。”
不等王衍把话说完,刚刚还是一副小女儿模样的王诗雅,脸色立即冷了下来,只听她语气冷冷的说道:
“婚姻大事是我的自由,别说是爹爹了,就是当今圣上也无权干预,若你们执意相逼,到时候可别怪我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说完王诗雅低头看着蔺凌的身影,终于消失在了金乌楼的转角处,当下也不再多留,看也不看王衍一眼,转身便离开了厢房。
“小妹,小妹!”
看着王诗雅无情的离开,王衍试着呼喊了两声,可终究无济于事,只得轻轻叹息一声,以聊表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
………………………………
第四十八章:儒生高论辩王策
待定心想了片刻王衍突然冲着门外喊了一声:“柒!”
王衍话音刚落,就见一道如影子般漆黑的人影,扑棱棱的从房梁之上轻盈的跳下,眨眼的工夫,便单膝跪倒在了王衍脚下。
“影子卫士柒,谨遵大都督号令。”
此人声音沙哑,好似有一双利爪在挠门一般难听,不过从他线条均匀的身材来看,应该是个男子无疑。
“刚刚楼下那人你也看到了,去查一下他的底细,不过切记,在没弄明白此人身份之前,不可伤了他的性命。”
“等等。。。既然他是小妹看中之人,不管如何,若他有生命危险,你可斟酌着相救与他,说到底。。。小妹也是个苦命之人,既然她喜欢与此人交往,那便让她再感受一下最后的温暖吧。”
说完王衍重重的叹息了一声,言语中有一股掩饰不住的悲伤,虽然自己身为西北大都督,有统领三军的能力。
可若与帝王家相抗,除了倾覆山河以外,只怕自己的大都督一职,顷刻间便会被剥夺出去。
而此时这个叫柒的男人,可不会去管王衍在想些什么,他只是隐于幕后的暗影罢了,除了保卫王衍的安危以外,他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属下遵命。”
只听柒答应了一声,也不见有什么特别的动作,只是站起身来轻轻一晃,厢房中便失去了柒的影子,只剩下了王衍的影子,在透过纱窗折射进来的阳光下,随着王衍的沉默而保持着缄默。
。。。。。。
此时,博古楼下。
蔺凌看着那进进出出的人群,以及远隔百米都能听到的喧嚣之声,一时间愕然的停下脚步,愣在了当场。
看蔺凌停住了脚步,杨振也停了下来,看着蔺凌神色不对,便迷惑的问道:“公子,怎么不走了?”
听到杨振呼喊,蔺凌回过神来说道:“公玮,原来你说的博古楼喧闹,竟然这般的吵,本来我以为只是大堂里食客比较多罢了,却不曾想。。。竟是这般骇然的场景!”
杨振顺着蔺凌的话头看去,只见本来不算怎么繁华的庆闻街,此刻竟有数十个衣着华丽的青年才俊、以及源源不断的书生,正在朝着博古楼而去。
看到这里,杨振坦然的说道:“这就是之前属下提醒公子的问题了,这博古楼因为造型奇特,又是历史遗迹,真如它那博古两个字一般,每天都能吸收来大量的散客。”
“公子请看那些表情倨傲的书生,从他们的衣着上来看,他们应该是太学的下舍生,而那些衣着华丽的,大都是京中富豪之子。”
“若真的是世家之弟前来,一般都会十分的低调,也只有这些暴发户,才会表现的这么庸俗。”
听完杨振的解释,蔺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此时看着那些各色的人群,蔺凌心中对于郭权的选择,有了一丝的了解。
想来郭权选择在博古楼下榻,显然不是临时起意的,而这博古楼看起来喧闹不已,可实际上却是四通八达,而且若想要探听什么消息的话,只需坐在大堂中饮茶,便能把自己想知道的听个七七八八。
“果然,我不足品之有远谋啊。”
这么说着,蔺凌叹息了一声,只不过脸上表达的意思却不是懊恼,而是一种替朋友感觉到欣喜的表情。
“公玮,我们进去吧。”
收拾了一下心情,蔺凌扭头招呼了一声杨振,抬脚便朝着博古楼走了过去。
二人刚一来到门廊前,还没来得及进门呢,就听到有个儒生正在高谈阔论着什么,蔺凌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只听那人说道:“给你们说,你们还别不信,明日武举的冠军,定然是那司徒家的天之骄子、司徒浩然!”
那人还说完,便又有一人插嘴道:“我说老潘头,你是想钱想疯了吗?司徒浩然虽然文武全才,可你不要忘了,今年的武举,将军府的二公子也是要参加的,这武举可不是文举,你有才华,顶个屁用啊!”
经过两人这么一唱一和的扯出话题,其他人也踊跃的参与了进来,开始剖析起了明日武举的细节,而最让蔺凌感觉到意外的是,在一旁角落里,他竟然看到了郭权和张伦的影子。
此时二人正悠闲的品着香茶吃着点心,津津有味的听着这些儒生恰谈,看那样子仿佛是在看戏一般。
顺着蔺凌的目光,此刻杨振也看到了郭权两人,只不过他惊讶的却是郭权的伤势竟然好的这么快,早上走的时候还卧床不起,不成想到了晌午,都可以下床走路了。
此时郭权也看到了站在门口处的蔺凌两人了,当即便站起身来,冲着蔺凌比划了一下手势。
蔺凌看到这里,便招呼了一声杨振,两人就这么一路挤着朝郭权走了过去。
“品之,看来你伤势恢复的不错啊,竟然都能下楼走路了。”
要说郭权伤势痊愈,最开心的莫过于蔺凌了,正因为两人关系匪浅,所以才会对彼此这么照顾。
“没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太大的伤势,再加上同仁堂的药物极佳,所以我才会痊愈的这么顺利,说起来还真是要好好感谢一下小二哥。”
“当日若不是他及时请来同仁堂的医者,恐怕吾命休矣。”
说到这,郭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