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钏逐波江水遥-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文卷


………………………………

第一卷 壮志难酬 第一章 出游

    简介:李宝钏(后来更名柳叶),为了爱可以飞蛾扑火,为了忠义甘愿赴汤蹈火,如流星摇曳天际,大唐盛世余光里,凤凰浴火!

    前言:五千年历史长河中

    盛世大唐

    是最耀眼的明珠

    摇落一顷星光

    点缀瑰丽梦景

    阴谋、阳谋、权谋

    谋不定的是山河

    算不透的是人心

    担不起的是道义

    勘不破的是贪嗔

    一代红颜

    战沙场、踏江湖、居庙堂

    凤兮凤兮,四海翱翔

    公元835年春,一位荣耀秋菊,华茂青松的紫衣少年骑一匹枣红色骏马,翩然若飞迅疾如风,疾驰在通往长安官道上。

    长安城内一行人正沿朱雀大街悠然行进。路人驻足,视线皆停留在一位妙龄少女身上。女孩十三四的模样,一头秀发两边分开,梳着长长的发髻,发髻点缀珠翠。

    女孩着胭脂色袄,下裳描金团花白色锦裙,坐骑菊花青马。神态娇憨,明眸善睐举世无双。两个梳双丫髻青衣女婢随侍身后。

    女孩就是名动京师,芳龄十四的李宝钏。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逐于微澜之间。人生的际遇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次清明踏青赏花,因缘际会,一代红颜跌宕起伏人生就此拉开序幕!

    李宝钏出身唐朝七宗五姓之一赵郡李氏。父亲李德裕时任袁州长史。李宝钏是李德裕之三女。

    李宝钏的母亲是李家歌舞伎,脸如芙蓉柳如眉,歌喉清丽婉转,舞姿婀娜曼妙。李德裕收柳氏为侍妾,一段时间也极为宠幸。

    柳氏生宝钏之时,梦宝玉自匣中出,满室华彩。李德裕闻之视为吉兆,及宝钏生,德裕以宝钏名之。

    清明前后牡丹盛开,崇敬寺是赏牡丹的好去处。当年杨贵妃沉香亭赏牡丹,李白赋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极写牡丹之艳,贵妃之美。

    衣着绮丽的贵妇名媛,着华服的青年公子,市井俚人络绎不绝,游人如织。

    崇敬寺大殿屋顶坡度和缓,斗拱宏大,广据出翼,严谨而硕壮的比例,笼罩着豪迈的气象。

    两个小厮去拴马,宝钏和两个贴身丫鬟相视而笑,矜持的大小姐变身脱缰小马驹。三人顺着西廊欣赏牡丹,果然是名不虚传,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一枝红艳露凝香,肉红、深红、银红…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牡丹花花瓣繁复,花大而香。

    浣纱看看牡丹再看看宝钏,“小姐就是牡丹花。”桂子亦从旁点头。宝钏以手捏鼻,环顾四周,“牡丹花太香了吗?”浣纱奇怪,“非也,刚才似乎有谁拍、拍那个…”宝钏摇头轻笑,桂子抚掌笑道,“浣纱,拍得够响。”

    宝钏提着锦裙一溜跑了,浣纱和桂子急急追上去。三人虽为主仆,相处如姐妹。

    崇敬寺多古树,有一株古槐华盖如亭,枝干又长又宽,绿荫沉沉庇荫丈余,宝钏来到古槐下,蹲身仔细察看盘根错节的树根。浣纱、桂子紧随其后,宝钏招手示意,“此古槐国是也。”

    宝钏拿细草拨弄虬枝旁忙碌往来的蚂蚁,“淳于侠士回到槐安国没有?”蚂蚁兀自忙碌不予理睬。浣纱和桂子在一旁给宝钏整理裙裾。

    一群华服公子走来,打头的长得白净脸面,十七八年纪。看到一脸娇憨的妙人,折扇一摇居高临下看着宝钏。宝钏两手捧腮,抬眸瞄了一眼,选择无视。

    少年公子看宝钏对蚂蚁的兴趣远远超过他,心里很是不快,但在美人面前不能失了风度,他俯身和蔼的问:“小姐在看什么?”他俯身再靠近一些,一股淡淡的沁人心脾异香萦绕而来。他深吸两口气,宝钏已然起身飘然而去,浣纱和桂子疾步跟上。

    少年乃是京城名人。京城百姓家里有小孩不听话,大人会说王匡来了,孩子会乖乖止住哭声。王匡何故有此能量?他是盐铁转运使兼榷茶使王涯同父异母弟弟。

    百姓每天都念叨王涯好几遍,恨呢。他敛财有术,即便骨瘦如柴,他也能榨出二两油来。百姓罹难,官府盈积。

    王涯对同父异母的弟弟疼爱有加。王匡呼朋唤友纵马在街道疾驰,有在马蹄下踩踏致伤致死者,家属状告王匡,王涯出面替他摆平,最后不了了之。王匡乃是京城一霸。

    妙人真是妙人,王匡兀自陶醉,容颜绝艳身有异香。看宝钏视他为空气,倒也不恼,带刺的玫瑰花更让人心痒难耐。他追上前去,拱手作揖道:“小姐请留步。”宝钏吩咐小厮道:“牵马来。”

    游人中有认识王匡的,窃窃私语道:“王匡素来欺男霸女,王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不能约束于同胞亲弟。”但人们只是在旁侧目王匡,没人敢上前规劝他。

    江遥从明德门驰入朱雀大道,长安城区的繁华,让江遥目不暇接,他放慢马速。山中无日月,人间已十年。他四岁时离开母亲,随师父到罗浮山修行,至今已是十载寒暑。

    江遥惦记分别十载的高堂,他直奔亲仁坊。扑,几颗梅子向他飞来,江遥笑吟吟地扬手接住。牡丹、桃枝接二连三地朝他飞来,有一支魏紫牡丹被江遥轻轻地咬住。人面国色相映红,送礼物已经不能表达心情,女孩子们蜂拥而至。

    江遥十年修行生活,不乏吟风弄月,吟依古柏天风断,啸近倦坛海月高。此风月非彼风月。好在他天性潇洒,被莺莺燕燕围着,江遥勾唇浅笑,凌空而起,如一朵紫云,飘然落地。

    “女孩子只怕难以全身而退。”路过的人正和同伴交谈,看到江遥如谪仙般的姿容,叉手向他致意,江遥抱拳还礼。“世风日下,光天化日下调戏良家子。”

    “兄台所言何事?可否告知一二?”江遥问道。“崇敬寺时人都在西廊赏牡丹,当朝重臣弟弟,对一良家女子图谋不轨•••”路人指指皇城,摇头喟叹,“崇敬寺就在靖安坊•••”

    女孩子们向江遥这边聚集而来,骅骝藉此突出重围,奔到前面等候江遥。江遥飞身上马,朝崇敬寺疾驰而去。
………………………………

第二章相助

    小厮欲去牵马,被王匡手下拦住。王匡亦步亦趋地跟在宝钏身后,“愿闻小姐芳名,小姐可否赏光,王某已备下美酒佳肴•••”宝钏流光溢彩明眸冷冷地扫他一眼。王匡心里不爽,因为被美人厌弃。“小姐,夫人嘱咐我们早去早回。”浣纱提醒说。

    “不长眼的狗奴才,没看到我和你家主子说话吗?”王匡狠戾地瞪视浣纱,浣纱和桂子心里害怕,还是紧紧地护在宝钏身边。

    王匡一直忍着没撒泼,这回找到理由,举起马鞭罩着浣纱抽去,吓得浣纱花容失色。“住手。”宝钏和另外一个人同时呵斥道,预想中的疼痛没有传来。一位葛巾布衣,腰佩宝剑的书生抬手抓住马鞭,书生叉手作揖,“小生多有得罪。”

    王匡一看半路杀出个坏好事的,一使眼色,家仆蜂拥上前团团围住书生。宝钏远远退出圈外,暗暗为年轻人捏把汗。年轻人解下佩剑,但并不拔剑出鞘,举手投足间儒雅风流,虽是布衣却通身贵族气质。

    宝钏一面命人回去报信,一面紧张地注视场上局面。王匡看到宝钏的神情,恶向胆边生,“打,给我狠狠打。”吩咐家仆把送信之人截回,气的宝钏明眸仿似喷出火焰。王匡贱兮兮地笑,佳人即便是发怒,注意力毕竟在他身上。

    家仆们拔出刀剑,大呼小叫一拥而上。书生身随意动,手中的剑鞘流光似的舞动起来,冲在前面的几位家仆前仰后合地栽倒在地。

    家仆们毕竟人多势众,很快把书生围在其中,书生躲闪腾挪被动防御。对方气焰如此嚣张,天子脚下无法无天,自然是有背景的。书生剑未出鞘,怕误伤对方。打狗看主人,恶主凶仆真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江遥策马赶来,一位书生被一群人围殴,书生武艺超群,架不住畏手畏脚,对方正是抓住他心有顾忌,所以一群人近身和书生搏击。书生不得不几次跳出圈外,从侧面制敌。

    几位华服青年在一旁拍手跺脚地为家丁助威打气。王匡干脆拔剑亲自上阵,几位华服公子跟上助阵。书生的剑术再高超,十分武艺只能使出两分。而王匡等人更是得寸进尺,人家退避三舍你也差不多得了,王匡不这样想,你不是退让吗?我还就捡便宜卖乖。

    书生手下留情,王匡等人却是招招要他的命。书生彻底被压制住,只守不攻。他一个旱地拔葱,堪堪地踩在对方密集的刀剑上,借住刀剑的张力,鹞子翻身翻了出去。

    宝钏在一旁看得粉拳紧握,只恨自己没飞檐走壁的功夫。否则何必受歹人的纠缠,还要连累无辜的侠士。

    江遥来到那棵枝干茂密,几人才能合围的老槐树下,纵身跃上树去。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此消彼长的缠斗上,“好吵。”江遥自语,随手拽了几把槐树叶,几簇槐树叶急璇而下。

    家仆手中兵器乒乒乓乓掉落在地,俄顷包括王匡在内的一干人狂笑不止。站在安全距离之外的游人,看到王匡及其手下的滑稽样,禁不住哄堂大笑。书生心内暗自诧异,面上仪态神闲气淡不动声色。他抬头看了看华盖如亭的槐树,嘴角噙笑。

    王匡眨眨眼,一个男人也能笑这么美。“等着瞧。”被人暗算却找不到始作俑者,王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人丢到外祖母家。“别让我在长安城再看到你。”王匡举起马鞭,指着书生鼻子扔下一句话,愤愤地带人走了。

    书生名字叫薛尚,家境苦寒,薛尚幼时就聪慧。家乡有豪绅让他做儿子伴读,无论读书还是习武,师父都是称赞薛尚,豪绅家的公子受不了师父老是薛尚长薛尚短,于是对他父亲说:“薛尚素有异志,他曾说‘宁当举事而死,不愿咬草根以求活命。’豪绅听了这等忤逆之言,于是令薛尚回家侍奉老母。

    但薛尚志不在此,他四处游历,老母在家乞讨为生。老母在雪天外出乞讨,雪天人们很少出行,老人摔了一跤,再也没能爬起来。当人们发现老人的时候,老人已经气绝身亡,身上盖着一层清雪。薛尚回家料理母亲后事,一口薄棺葬了老母。随后薛尚来到长安求取功名。

    宝钏上前施施然拜谢,“多谢公子出手相救。”薛尚敛衽施礼,“在下薛某,幽州人士。小姐金枝玉叶,福泽绵厚,吉人自有天佑。岂是薛某之功。”薛尚温文尔雅,几人顺着西廊折回。

    薛尚轻吟:“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薛尚吟罢,看向前面和他一步身位,莲步轻移娉婷美好的仙姿玉貌。“好一句名花倾国两相欢。牡丹当如小姐。”薛尚情不自禁脱口而出。

    宝钏是待字闺阁的女儿家,被一位初次见面的少年书生当面亲口夸赞,粉面微带薄愠。薛尚躬身施礼道:“薛某僻壤之乡来的粗鄙之人,小姐仙姿岂是我等鄙陋之人言语唐突的。”

    有口无心的一句话,宝钏不会太计较,她正色道:“公子初来乍到,是投亲还是访友?”毕竟京城恶霸落下狠话。“小生刚来京城,举目无亲,还未有落脚之处。”薛尚诚实以告,“公子今后有何打算?”“先找落脚之处,再从长计议。”宝钏暗自揣度,人家有搭救之恩,她有心帮忙,但一位闺阁女子,不好出面相邀请。

    “小姐,不如请薛公子先到咱们府上落脚?”浣纱总是能适时提出建议,“怎好叨扰贵府?”薛尚做出辞让姿态,一边看宝钏神色。“有什么好叨扰不叨扰的,读书人就是规矩多。”桂子快言快语直接替薛尚拍板。

    薛尚心里大喜,看宝钏风神气度,定是官宦之家千金贵女,两个丫鬟的穿衣打扮不是一般人家可比的。他只是略施援手,就能机缘巧合,得此良遇。他顺水推舟,“既如此,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两个丫鬟唱双簧,她们跟了宝钏十年,两个人都是十六岁。

    宝钏默然颌首,身轻如燕跨上菊花青马。浣纱、桂子共乘一匹马,让出一匹给薛尚。薛尚不远不近地跟在两个小厮后面。闺阁女子最重清誉,尤其是高门深户之家,规矩更多。

    李府坐落在亲仁坊里巷东南角。朱红色大门上一对兽头铜铺首,森牙虎目形态逼真,精美肃然。大门的宽度可通车马。

    小厮上前扣动门环,“三小姐回府。”里面早有人飞奔过来,打开大门。“小姐先行回去,我还有事处理。”薛尚下马,宝钏说:“公子稍候,我前去禀报家主。安顿好之后,公子再做行动,如何?”“听凭小姐吩咐。”宝钏让浣纱陪薛尚先在外等着,自己跑去找二哥李念。
………………………………

第三章母子重逢

    李念正和夫子谈经论文,夫子是李家旁支,没落的一支。夫子虽是满腹经纶,但就是屡试不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眼瞅着四十大几,离少进士还是遥遥无期,夫子李德兴也就死了这份心。在长安李德裕没少接济他,他也就安心在李家教书。

    李念看到宝钏身形忽高忽低,在窗外遥遥招手。她的身影隔着窗棱看,就好像提线的木偶,分外滑稽。李念忍着笑,想让她多表演一会。李念的视线时而扫向这边,明明看到她了,还视而不见。

    她干脆把脸贴到窗棱前,眉眼被雕花的窗棂分割挤压变形,李念憋笑憋到内伤,咬住下唇,脸上维持无动于衷的表情。宝钏刚要收场,一张脸倏忽而至,一张留着山羊胡子的脸。唬的宝钏两只手捂住面皮,从手指缝里偷看夫子,师徒俩个隔窗对视。

    夫子挥手示意李念可以走了,李念作揖躬身退出。宝钏想要绝倒,一只手撑住她后仰的身子。宝钏回身,黛眉轻蹙,银牙紧咬,李念笑的捂着肚子,哎哟哎呦的哼哼。宝钏伸手揪住李念的耳朵,今天她脸丢大了,让夫子逮个正着。

    一个俊朗少年被一个绝色少女揪着耳朵,画面很暴力。“你可是大家闺秀,注意妇德,妇容,怎么可以有暴力倾向。”“我今天脸丢到家了,也不差这一项。”宝钏收了手,帮李念揉耳朵,“二哥有一事相求。”

    宝钏如此这般这般讲了大概,李念当时喊小厮备马,王匡不想活了,打他妹妹主意。欺他李家没人吗?“君子不和小人一般见识,再说了我这不没事吗?”宝钏力劝,李念才压住怒火。

    这边厢薛尚几人在门口守着,一匹雄健的骅骝疾驰而来。马上端坐一人,一袭紫色窄袖斜领锦衫,足登乌头靴,长发用紫带松松绑着,额前几绺碎发。人们眼前仿似琼兰玉树盛开一般,门前几人看的呆了,就连一向对自己容貌颇为自负的薛尚都不禁暗暗赞叹,真是谪仙一般的人物。

    到了门前紫衣公子跳下马,几个人视线直直地定在他身上。薛尚叉手致意,紫衣公子也拱手抱拳,随即转向门里走出的两人,“二公子,”“三小姐,”李念和宝钏狐疑地对望,你认识这位美少年?两人同时摇头。

    少年微微一笑,“在下江遥。”李念上前拍着江遥肩膀,“当年老道士带你走,我们都笃定你日后必会求仙访道,得道成仙。”李念围着江遥转圈,“不过也确实成仙了,谪仙。”宝钏也是高兴,“堵在门口叙什么旧,备酒置馔接风洗尘才是。”

    浣纱上前,“二公子,这位是薛义士。”李念对薛尚深施一礼,“承蒙义士相助,我们一块进府。”薛尚谢过李念。薛尚跟随李念留在前堂,宝钏带着江遥到了后宅。

    宝钏闺阁在西院,两边修竹夹道,土地上苍苔遍布,一条石子铺就羊肠小路。廊檐下挂鹦鹉笼,鹦鹉见到宝钏等人,煽动翅膀叠声喊。“姑娘回来了,姑娘回来了。”清厦三间房只用屏风相隔,

    乳母江氏拿着针线缝制衣裳,她抬头,含笑看向门口。浣纱掀开帘子,宝钏进得屋来。“宝儿,”江氏话语顿住,“娘,你看谁来了?”宝钏侧过身,江遥进门,跪拜在母亲面前叩首,“母亲,孩儿回来了。”

    宝钏接过乳娘手中的活计,转身出去。江氏犹觉身在梦中,她日思夜想的孩儿,她离家十年的孩儿,回来了!江遥扑到母亲怀中,江氏抱着儿子泣不成声,一声声唤着儿子的名字。“儿呀,让娘好好看看。”

    江氏捧着儿子的脸仔细端详,江遥仰起脸,母亲用带着薄茧的指腹为他擦拭泪水。像无数次梦中梦到的场景那样,母亲温柔目光凝视他的脸庞,他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母子重逢,母亲已是青丝变白发。

    江氏看着儿子玉树琼枝般的容颜,想起葬身江底的父亲和夫君,又不免悲从中来。母子重逢的喜悦,十四年前痛失亲人的悲伤,悲喜交加,令江氏的心不堪重荷。

    这些年的遭遇让江氏身心憔悴,患了心悸。虽然宝钏母女也为江氏多方延医求药,但心病还得心药治。前几年柳氏病逝,对江氏而言又失去一位亲人,接二连三打击令江氏身体每况愈下。

    今天又大喜大悲的,江氏忽而面色土灰,嘴唇发紫,江遥大骇,连声呼唤,“母亲”,从随身行囊中,取出药匣,一套银针摆放其中。江遥捏住银针,银针在手,江遥眼神是沉毅的光芒,在母亲的膻中穴、心腧***关穴等穴位捻转下针。

    宝钏在屏风那边,为乳娘且忧且喜,涕泣唏嘘。忽听江遥大放悲声,宝钏跳起来找到药匣,抓起药丸跑过去。乳娘平躺床上,江遥已经镇定下来,专注施针。宝钏轻轻放下药丸,“管心悸的药。”“好”江遥吐出一个字。

    江氏双眼紧闭,额头上冷汗涔涔,江遥搭着母亲的脉搏,脉搏弱而无力。江遥松了口气,至少还能摸到脉。李念掀了帘子进来,“贤弟,为兄•••”他亲自来请江遥,一进门看到江氏人事不知躺在榻上。李念噤声站在床榻边。

    江遥一门心思拴在母亲身上,也没和李念寒暄。李念小声言道:“差人去请郎中。”江遥摆手,“暂时不用,多谢李兄关照。”“有需要随时来找我。”李念离开,约着薛尚,还有几个平日往来的朋友,一块去了酒肆。

    浣纱到厨房盛了几样精致小菜,宝钏接过来端给江遥,他只是摇头。刚见到母亲就发生如此变故,他无数次设想和母亲相见场景,都是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何曾想竟是母亲病重收场。

    宝钏在一旁款款开导于他,“兄长千里迢迢归家探母。母亲醒过来,看到你日夜为她悬心,茶饭无心,岂不是让母亲徒增优思。为了母亲,你也吃一些吧。”

    孝顺、孝顺,孝即为顺。母亲的心愿希望儿子一切都好。江遥转过身,把几上的膳食扫进肚里,尽管食不知味。

    街鼓咚咚,宵禁的鼓声已然敲响。不走吧,后院多是女眷,尤其宝钏是待嫁闺阁名门千金,女子哪个不重清誉?可是走吧,母亲心悸情况实属不妥,他不守着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悔之莫及。带着母亲一块走吧,她现在身体状况又怎能受得了颠簸。他一个青年男子夜宿闺阁,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

第四章守护

    江遥的顾忌宝钏岂能不知,“兄长只管照顾好母亲,其余的不要多做计较。”宝钏投洗巾帕为江氏擦拭手脸。“我是山野中人,从不在意礼教俗成,但府里人多嘴杂,何苦授人口实。”江遥再一次给母亲施针。

    宝钏握住江氏的手,“娘,你放宽心,兄长一手的好医术,他会护你周全。”江氏眼帘微动,眼角有泪水滑落。心悸病人最忌情绪波动,江遥柔声在母亲耳边低语:“母亲,孩儿在这,你要好好的。”

    正如宝钏所言,百善孝为先,事有轻重缓急,清誉和性命攸关,孰轻孰重?大丈夫岂能为虚名所累!江遥不是重虚名的人。

    在师父带走他之前,他和宝钏形影不离,别人都戏称他两是双胞胎。李宝钏成长过程中,江氏一直陪在她身边。无论是道义上,还是从感情上,这对母子彼此有更多陪伴机会,是宝钏乐见其成的事。

    宝钏既然是不在意虚名的女子,他本也不是受儒家约束的儒生,江遥最终留下来。桂子在莲花香炉里点燃安神香,江氏脸色渐渐转缓过来,她昏昏沉沉地睡过去。

    宝钏对桂子耳语几句,一会来两个小厮,抬一张贵妃榻安置在室内。江遥暗自感谢宝钏行事周到,除了母亲,师父,宝钏在他眼中亦是亲人。母亲生死难测,师父不在身边,他私心里希望宝钏能陪在身边。即便他才高八斗,他承袭师父毕生所学,但他潜意识就是希望宝钏留在身边。

    当年母亲病重,她同样希望乳娘陪在身边,她恐惧不安的心才能好受些。推己及人况且宝钏又是善解人意的,此时此刻江遥的心情她深有体会。案几上的书,宝钏随手抽出两本,递给他一本《大学》,自己捧着《诗经》。两人安安静静地守在床边,看书陪护。

    上半夜还好过些,下半夜宝钏坐在椅子上直磕头,眼皮不受控制往一块粘。眼皮粘一块,她立马会周公,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