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钏逐波江水遥-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尚一身大红喜服,骑着黄金辔头的青骢马,带着迎亲队伍迎娶新娘。

    凤娇一身花钗礼服在闺房中坐着,耳听得外面喜乐声声。

    今天她从闺中少女嫁为人妇,和前来迎娶她的爱人相伴一生。

    薛尚被一帮弟兄们簇拥着,在闺房外唱催妆诗: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做春。

    不许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侍女和喜娘扶着凤娇步出闺房,凤娇轻移莲步跨过马鞍。母亲含着眼泪站在闺房门口,目送女儿坐上彩车。

    女儿的住所离将军府衙不远。但是女儿出嫁,当娘的就是不舍,总觉得一手养大的孩子,交给别人。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儿子娶媳妇则是另一回事,家里是添丁进口。

    薛尚一身大红喜服,更显得唇红齿白英气勃勃,骑在黄金辔头的高头骏马上,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送亲队伍排的很长,将军府嫁女儿,人们都跑到街上一睹娶亲盛况。

    “李小姐带的嫁妆好多,看看这些嫁妆占了一里地。”“

    这位将军府的乘龙快婿,命可真好。”

    “也难怪,新郎的人才天上少有,地上难寻。”看热闹的人们议论纷纷。

    薛尚就在街道两旁摩肩接踵的围观人群,羡慕、仰慕、注目中将新娘子李凤娇接回自己府宅。

    他心里涌动万千豪情,目前他是陪戎校尉。今天他迎娶一位家世显赫,容貌绝美,多才多艺的美娇娘。

    未来他将一路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良辰吉日,就是他薛尚开挂人生的起点。

    对另一个女子的愧疚,纷扰他这么长时间的不安,随着尘埃落定,被他抛诸脑后。

    他人生的目标就是登高望远,万人瞩目。蛟龙有一天终究要跃入大海。大鹏终究有一天扶摇九天。

    今天,此时此刻,他薛尚是益州城的焦点。想他一介寒门子弟,布衣书生,益州城里家喻户晓。

    薛尚大红喜服,踌躇满志端坐黄金辔头青骢马上。身旁八抬喜轿里坐着他的新娘,貌若天仙将军府的千金小姐——李凤娇。
………………………………

第六十五章 洞房花烛

    将军府为一对新人置买宅院,新娘子彩车来到院门。

    薛尚一箭射天,天赐良缘;一箭射地,地久天长;一箭射在车辕上,一箭定乾坤。

    凤娇下车,张兴等点燃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来,一对新人牵着红绸进入大厅。

    一对璧人在傧相的礼赞声中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两人又拜谢到场的宾客。

    众人都齐声祝贺,叫好。唯有一人魏翔喜酒入肠,却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他一直等着表妹长大,想着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两个人,有一天喜结连理步入洞房。

    他望着大厅中央,红绸两端的一对新人,那个窈窕绰约的身影旁,站的是另外一个人,不是他魏翔。

    薛云衡坐在魏翔身边,对他轻声说:“魏兄,小姐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薛尚这个匹夫···”

    魏翔手握酒杯,手指用力,杯子应声而碎。碎瓷片扎进肉里,鲜血淋漓。

    薛云衡满脸关切:“魏兄。”

    魏翔随手将血迹抹在袍衫上,摇头说:“无妨。”

    大厅喜乐声声,人生鼎沸,并未有谁注意到他们这边。

    薛尚牵着凤娇步入洞房,龙凤喜烛,大红帷帐铺着绣有几百只鸳鸯的大红缎面锦被。这床锦被是凤娇亲手一针一线绣的。

    喜娘把枣子、文钱撒床上,意味富贵吉祥。

    凤娇床上坐了,薛尚拿秤杆挑了盖头,凤娇持一柄绢扇半遮着脸,一双秋水盈盈的眼睛含情脉脉。

    “我的新娘是这世上最美的新娘,”薛尚拿走绢扇。

    凤娇如云秀发插着金钗花钿,青绿色花钗大袖襦裙,盛妆艳服恍如天人。

    薛尚解下凤娇头上五彩丝带,剪下自己一绺青丝,凤娇也剪了一绺青丝,一并装入绣囊。

    两人饮合卺酒,“娘子先歇着,为夫去去就来。”

    薛尚迎娶新娘,街道两边人群羡慕的目光,身边人的祝福和恭维,洞房中如花似玉的美娇娘。

    一杯接一杯酒下肚,薛尚已然飘飘欲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薛尚有些不胜酒力,他先自离席,也不用人跟着。

    来到庭院,月光如水,倾泻在宽敞的庭院。影壁间一株梅树,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他拔剑起舞,歌曰;有一美人兮,见之难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他也曾拔剑起舞,在那座四方小院,他只为一人起舞···

    宝钏、宝钏一别两宽,你我各生欢喜吧!

    薛尚在洞房外独坐良久。

    今天这座宽敞的大厅,宾客盈门,他薛尚是众人眼中的焦点。曾经落魄的布衣书生,如今是这座庭院的主人。

    张兴打心眼里为薛尚高兴,他写信嘱咐家人,薛尚的情况不要对柳叶说。

    薛尚请了歌女舞姬,张兴等兄弟替他张罗照顾宾客,佳肴美酒,丝竹歌舞,大厅欢声笑语觥筹交错。

    薛尚走进洞房,已是丑时。

    香兰心疼小姐,小姐顶着一脑袋金银珠翠,身穿厚重礼服,饿着肚子等新郎官。

    “小姐,盖头都揭,小姐先歇息。”劝小姐先宽衣歇息,凤娇只说再等等。

    香兰困得直打哈欠,她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小姐出嫁,她可是忙前忙后。

    凤娇也困,这些天,想着要出嫁,既兴奋又紧张。离开父母身边,自己独立门户,没做好心理准备。

    主仆二人硬撑着眼皮,这一等就等了一晚上。

    薛尚脚步虚浮进来,香兰退下。“娘子,娘子我回来了。”说话舌头都大了。

    凤娇顶着一脑袋真金白银,枯坐一晚上脖子都酸了。

    “娘子你好美。”他捧着凤娇的脸。

    却看到另一个女子,一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正忧伤的望着他。

    “这不是我的错,娘子。”薛尚甩头,把那双忧伤的明眸驱离脑海。

    “娘子,夫君为你宽衣。”薛尚摇摇晃晃起身,一个不稳,连带着凤娇一块倒在床上。

    一只手搂住她的腰,凤娇被他这么箍着,起身都费劲。薛尚胳膊像铁钳,看他平日儒雅斯文臂力倒挺大。

    薛尚喃喃说道;“娘子,这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声音渐渐低下去。

    凤娇抬手推他,他一双铁箍似的臂膊搂得很紧。推又推不动,叫又叫不应。

    “夫君,”凤娇轻声唤他,一声夫君,自己脸先红了。“夫君,”叫得急了。

    薛尚一双星眸睁开,醉眼迷离地看她,“宝儿,宝儿,”薛尚叹息道。

    一颗两颗···泪珠滴落在凤娇脸上,“宝儿,是我让你伤心落泪。”

    凤娇已经听呆了,宝儿是谁?薛尚脸埋在她的肩窝里,啜泣出声。

    洞房花烛夜,她的夫君因为另一个人哭泣。凤娇心乱如麻。

    凤娇顶着一头金钗花钿,穿着层层叠叠厚重的礼服,身上压着她宿醉的夫君。

    凤娇不知何时迷迷糊糊睡去,睡梦里坐在喜床上的是那个叫宝儿的女子。她哭着质问薛尚,薛尚却只是冷笑,并无言语。

    第二日薛尚宿醉醒来,自己压在凤娇身上,两人还是昨日拜堂时衣着。

    再看凤娇脸上犹有泪痕,吃了一惊。仔细回想自己昨晚,是说错什么话。

    凤娇已然醒了,昨晚那个叫宝儿的女子入得梦来,凤娇心里不快。闭眼装睡,不想见夫君那张脸。

    凤娇长睫毛不停地忽扇,“夫君给娘子赔罪,夫君没做成酒中仙,倒是得意忘形,成了酒中虫。”

    薛尚爱怜地搂她入怀,“娘子,为夫知道错了,以后唯娘子之意为尊。”

    昨晚他是酒后无心之语,跟他无心之语计较什么。凤娇娇羞道:“以后,你的心里眼里只有我一个。”

    薛尚轻笑,“夫人此言差矣。”凤娇抬起脸来,双目盈盈似有泪花。

    “我是自打见到夫人,心里眼里就只有夫人一人。天地可鉴,今生今世,我薛尚只爱李凤娇一人,如违此誓,天地不容。”

    凤娇伸手捂住薛尚的嘴巴,“我知道你的心。何苦发毒誓呢。”

    薛尚给夫人赔了不是,夫妻二人自是举案齐眉,如胶似漆。
………………………………

第六十六章 从此萧郎是路人

    张兴写信告诉父母,薛大哥做了节度使的乘龙快婿。

    薛大哥有出息,自然不会亏待他这个一块出来混的弟兄,信的末尾特意嘱咐两个弟弟不要走漏风声。

    收到儿子来信,本来是高兴的事,可是信里提到薛尚停妻再娶,婆婆心生不快。

    同样都是女人,婆婆知道出嫁从夫,穷过富过,女人图的是丈夫拿自己当回事。

    日子本就艰辛,丈夫若是不着调,或者像薛尚这类,撒出去没影的。婆婆为柳叶难过。

    两位老人日子虽苦,但两个人一路相携相伴走到现在。

    “姑娘一看就是大户出身,薛家小子拐了人家,自己又另攀高枝。老头子,咱儿子不能跟这种人混,他迟早会遭报应的。”婆婆看不下去。

    “年轻人的事,咱也参合不了。”伯伯和稀泥。

    婆婆瞪眼睛反驳:“咱们是参合不了,可是告诉儿子明辨是非,远离心术不正的人,这个总不为过吧。”

    男人和女人想事情出发点不同。薛尚如何是薛尚的事,他抛弃妻子,是他人品问题。

    但至少他认弟兄,他发达,儿子前程也会有起色。

    再者说,薛尚如果是他们儿子,眼前摆着发达的机会,唾手可得,老婆子会视而不见?

    告诉儿子说,儿子咱宁可不要前程,不能做负心人。

    事情没轮到自己身上,轮到自己身上,还不是利益为先。伯伯心里想,但是不和婆婆争辩。

    “儿子在千里之外,时好时坏,凭他自己吧。老婆子,你就不要瞎操心。”

    婆婆也就是说说而已,心里也希望儿子成就功名。只不过心里觉得对不住柳叶,仿佛张兴也是帮凶。

    此一时彼一时,伯伯和稀泥,不予置评。以后,也没脸让两个儿子再跟随柳叶学习。

    若是张兴早些透露消息,也就不会有薛尚抛弃糟糠,停妻再娶一事。

    小孩子眼里世界,黑白分明。张旺看不下去,柳叶姐姐好可怜。

    都是薛尚那个坏蛋,自己在那边快活,还要欺瞒柳叶姐姐,

    “哥,咱们去找柳叶姐姐,告诉她实情。”

    张发沉默,去了说什么?薛尚已经是乘龙快婿。

    姐姐会伤心、难过、哭泣,她除了悲伤,能改变什么!

    两个人很长时间没跟柳叶读书。家里要起新房,父母盘算给哥哥说亲。他两现在是家里的壮劳力。

    “我不管,我就要告诉姐姐。”张旺先跑了,张发随后跟去。

    “姐姐,”张旺嘴里喊着,伸手推开院门。

    江遥在水井边收拾山鸡,看到一个梳总角的男孩跑进来。

    男孩看到他,收住脚步,这个姐姐好美,张旺想。

    江遥没束发,只用帕子扎住,他的头发顺滑,帕子滑下来,一头缎子似的黑发松松散散地垂在肩后。一双凤眼眼角斜飞上去。

    “姐姐好,”张旺有礼貌地鞠躬问好。一阵脚步响,又一位束发的少年跑进来。

    江遥一双凤目光华潋滟地看向张旺,凤眼横波看向进来的少年。少年亦是鞠躬问好:“姐姐好。”

    江遥勾起唇角,张发的脸腾地红了。颠倒众生,姐姐的笑容就是颠倒众生的诠释。

    江遥笑盈盈指着从屋里出来的柳叶,“姐姐来了。”

    江遥出声,张发的脸又红了几分。哥哥长得太美,他都分不清是哥哥还是姐姐。

    张旺翘起脚,贴在柳叶耳边,“我还以为他是姐姐。”

    江遥:“有像我这般玉树临风的姐姐吗?”

    张旺;“有哇,柳叶姐姐。”

    他跑到江遥身边,指着山鸡:“哥哥,是你打的吗?”江遥点头。

    “哪天哥哥再去带上我呗。”他围在江遥身边,忘了此行另有他事。

    张发看看江遥,“姐姐,我们有话对你说。”他不确定,这样的消息可否让外人听到。

    姐姐被人抛弃,张发不想让外人看姐姐笑话。

    “江大哥不是外人。”柳叶笑着说,她扳过张发肩膀,“发儿,都快撵上姐姐。”柳叶抬手笔划。

    张发垂着头说:“姐姐听了不要生气。”姐姐夸他长高,他丝毫未感到欣喜。他在为姐姐难过。

    话说到这,柳叶竖起小拇指,“拉钩上吊,姐姐不生气。”

    张发伸出小指头勾住,“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这边张发做前期铺垫工作,那边张旺当啷一句,“姓薛的成亲了。”

    休了她没多久,他就急着成亲,这么快。柳叶苦笑。

    她没想到两个孩子带来的是这样劲爆消息。她还以为是日常生活琐碎消息。

    “娶的节度使女儿。”张旺说,看着柳叶脸色,怕姐姐撑不住会大哭。

    “做了陪戎校尉。”张发补充道。

    两个小家伙替柳叶鸣不平,“姐姐,不要难过,”哥俩一边一个拽住柳叶衣袖。

    “姐姐不难过,咱们拉过勾的,姐姐怎会食言。”柳叶柔声说。

    张旺翘起脚,贴在柳叶耳边,“姐姐,等我长大帮你教训他。”

    张发劝道:“姐姐不要难过,姓薛的是坏人。”他脸上神情看起来比柳叶还难过。

    这回柳叶真乐了,“好,姐姐等着弟弟长大,有了本事替姐姐出气。”

    两个小家伙汇报完情况,得到柳叶保证,姐姐不会伤心难过。

    再看柳叶姐姐说到做到,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他们放心地离开,一溜烟回家帮忙干活。

    两个孩子回去。柳叶收起笑脸,默默地蹲在灶台前烧火。

    江遥把山鸡下锅,“你可是和他们保证过。”

    柳叶眼底映着炉火,“是,我不会食言。”两人默默地各自干活。

    柳叶填满柴火,出来抱膝坐在青石板上。仰头望天,笑得眉眼弯弯。

    江遥跟着出来,在另一边坐下,“你旁边还有个喘气的,可别吓我。”

    “我只是笑我自己,真的好傻。”

    听她这样说,江遥问:“你恨他吗?”

    “不。”柳叶摇头。

    “忘不了他?”江遥想,薛尚在她心里是什么分量呢?

    柳叶站起身,“不恨他,是因为他不值得。”

    柳叶抬眼望天,不让泪水掉下来。“我不难过,是因为他不配。”

    柳叶垂下头,泪珠滑落下来。“我恨自己,我为自己难过。当年,为什么会追随一位德不配位的小人?”

    柳叶进卧室,江遥跟进来。柳叶把他带来的包袱摆在床上。

    江遥站在门口:“明天我就去租房子,或者住客栈。”

    柳叶正要打开包袱,闻言抬头诧异道:“明天就走?有事?”

    江遥坐到床边,动手打开包袱,“你不是让我卷包袱走人吗?”

    柳叶瞪起眼看他,哈哈笑,他哪只眼睛看出来,她要撵他走?

    柳叶被他给气乐了,“卷包袱走人还用明天吗?现在就可以。”

    江遥胡乱把东西一卷,失落地背上包袱走出去,走到门口回过头失落而哀怨地看她一眼。

    然后大步离开,柳叶后脚追出去。人呢?明明眼见他出门,院门敞开,道上没人影。

    柳叶站门口张望半天,真是奇怪。真的成仙得道,就算飞,也得有个影。

    “跑哪去了,奇怪。”柳叶自言自语,找他都没地找去。
………………………………

第六十七章 身在网中不自知

    她低头琢磨抬脚进屋,眼角余光觉得屋里有人,一抬眼却是江遥,坐床上冲她笑。

    “好你个江遥,考验我的心有多强悍是吧?”柳叶剪刀手对准他的耳朵。

    “我也是无依无靠,投奔与你。”江遥楚楚可怜,斜飞的凤目波光潋滟,万般风情堆悉眼角。

    柳叶服了他,下不去手,虚空咔嚓两下。“下不为例。”

    “柳叶,我住这,怕你会不高兴,又不好说不让我住,所以试探一下。”

    柳叶摇头,“你说这话,是全然没把我当亲人。”

    江遥听柳叶这样说,心里高兴。至少自己住在这里,丫头不反感。

    “你住在这,我当这里是家。你是我的亲人。”江遥看向柳叶,眼睛里有星星。

    “我当你是兄弟,你不嫌这简陋,随便你。”

    “在我心里,这里最好了。”有你在的地方都是好的,江遥心里说。

    他重又打开包袱,一件件翻看。柳叶眼睛亮了,她小心翼翼捧起《越女剑谱》,一页一页仔细翻看,越看眼睛越亮。

    “你想学?”江遥问。

    “我可以吗?”柳叶期盼中带着疑虑,自己年岁大了吧?

    “当然。”江遥毫不犹豫地回答。柳叶喜出望外,她真的可以学。

    包袱里还有两把宝剑,剑锋出鞘。江遥把两痕秋水似的宝剑,置于柳叶面前,“我下山时师父给的,这柄给你。”

    这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另一柄只是比这把宝剑更长更宽。

    柳叶握住宝剑,寒光逼人的霜刃映照柳叶明眸。柳叶握剑在手爱不释手。

    江遥没有告诉柳叶,这两柄剑是鸳鸯剑一雌一雄。双剑合璧,天下无敌!

    “那以后我就是你徒弟,师父在上…”柳叶小心地把宝剑置放于案几,要行拜师礼。

    江遥伸手拦住,“我有那么老吗?再说你对我行大礼,是要折我的寿吗?”

    虽说没有行拜师仪式,以后柳叶对江遥口口声声喊师父。

    江遥也随便她,他住在这里,师出有名。以后还要带她行走江湖,更方便些。

    太子李永身边亲近的几十人,被父王一怒之下杖杀。母妃随之也撒手人寰,母妃离开因他而起。

    连着几晚李永夜不能寐,只要一闭眼,他熟悉的面孔就会浮现眼前。

    母妃憔悴的病容指责他,那些血肉模糊的面容,则向他哭诉死的悲惨冤屈…

    烛火整宿不熄灭,宫女、内侍整晚陪在他身边,看护他。饶是这样,他仍然时不时一身冷汗从梦中惊醒。

    他的恐惧和无助无处诉说。母妃是唯一的依靠,可是母妃走了。带着对他的失望,不满、埋怨,母妃撒手人寰。

    他无人可以倾诉。他是未来的天子,上天之子,凡人的弱点他都不应该有。

    所以他耽于游乐,会连累几十条性命。他若是表现出恐惧不安,父王对他会更加失望!

    父王即便对他心存怜爱。在杨贤妃喋喋不休的鼓动下,那一丝少得可怜的怜爱,也被恨其不争取代。

    太师、太傅、太保以未来的天子,能承担大唐国运的未来天子标准,严格要求他,对他寄予厚望。

    他们不愿意看到,他们付诸心血悉心栽培的未来天子,他和常人一样,流于凡俗,泯与众人。

    他是天命所授,同龄孩子所有的胆怯软弱,他们不希望出现在未来天子身上。

    李永躲在寝殿里,像一只在黑夜迷失方向的小兽,不知该何去何从。

    李永躲在少阳院的寝殿,瑟瑟发抖。文宗则是在太和殿,整日借酒浇愁。

    文宗醉眼迷离问马元亮:“朕,是不是做得有些过了?”

    马元亮心疼文宗,哭泣回答:“陛下为了大唐江山,不得已而为之。太子有一天,终究会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

    文宗硬下心肠,要给李永刻骨铭心教训。没去少阳院看望儿子,也没有宣召太子来太和殿。

    仇士良亲自挑人选,派到李永身边的太监陈克良,比刘明还机灵。

    陈克良去太子身边前,仇士良面授机宜:“太子年少,对于少年什么最重要?开心,快乐,无忧无虑。想要太子开心,就需要投其所好。要玩什么尽量满足,声色口腹之欲,保障太子是第一位的。至于学业嘛,顺其自然,不必勉强。”

    陈克良是个一点就通的,“将军放心,奴才一定协助太子成为一位懂生活,会享乐的太子。”

    他领会这位位高权重,一手遮天大人物的言外之意。

    当然杨贤妃也没浪费这次机会,把自己身边信得过的人手安插到李永身边。

    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张大网已经悄悄张开,可怜的太子,人为刀俎他为鱼肉

    在有心人推波助澜,刻意安排下,太子很快从悲伤、恐惧中调整过来。

    少阳院院内的血迹还未干涸,几日前的惨叫声声犹在耳。大殿内却已是灯火通明,丝竹声声舞姿翩翩。

    太子太傅庾敬休看到太子故伎重演,规劝太子说:“成由勤俭败由奢,业精于勤荒于嬉。太子应以天下为己任,多读圣贤书,少一些游乐宴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