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道长青-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天蟾洞里面修士众多,一旦让外人察觉,很难保守秘密,只怕过一段时间就能传到杨玄真的耳朵里。

    况且玄素宗是虞国的宗主国,虞国宗门中必定会有玄素宗的暗探,一旦人来人往大规模交流,根本就守不住任何秘密。

    从柳孤雁这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尤念微兴高采烈的回到了青阳山,将柳孤雁的意思告诉了金老祖。

    听闻柳孤雁愿意承担一半的本钱,金老祖也有些意外,不过这种好事他必定不会犹豫,马上就答应了柳孤雁的要求,将一张储存在通灵玉书上的灵符送给了尤念微,让她带个柳孤雁,顺便还带上了建造传送阵的材料。

    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准备,这一座传送阵终于建造成功,尤念微还亲自试验了传送阵的效果,在一瞬间就从天蟾洞传送到了归元山。

    不过这座传送阵虽然传送距离比较远,但是传送的人数限制却非常大,每一次传送仅仅能传送三人,除了方便高阶修士快速增援之外,想要依靠这套传送阵收回本钱,只怕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也许要等几千年。

    有了柳孤雁承担一半的费用,青玄宗也稍微轻松了一点,金老祖拿到了柳孤雁这一笔灵石后,马上偿还了张志玄与罗紫嫣的欠款。

    就在张志玄收到这一笔灵石之时,张家的修士已经将太微丹的辅助灵药全部收集齐全。有了灵药,张志玄就能随时炼制太微丹,突破四阶炼丹师的境界。


………………………………

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微丹

    张志玄手持太微丹的丹方,他得到这道丹方已经三年时间。三年来张志玄将这道丹方抄录在书册之上,并且写下了不少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也能兑换成家族善功,储存到家族藏经阁中间。

    这种事情本来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张志玄得到家族善功,低阶修士则得到了珍贵的传承,家族的底蕴也增强了一些。

    最近这些年,从青玄宗交换来大量的功法典籍存入藏经阁,为张家三紫府积累了大量的家族善功。算上他们炼丹制符猎杀妖兽的收获,张志玄与青禅二人积累的家族善功已经有二十三万,再加上寒烟手里的五万家族善功,三人已经积累了二十八万家族善功。

    可惜这二十八万的家族善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变成相同价值的资源。

    家里的府库这几十年虽然积累了不少灵石,可是加起来也不过五万。如果张家三紫府要将这二十八万的善功兑换,只怕张家的善功体系马上就要破产。

    就算家里三百多个修士不吃不喝不消耗任何资源,想要补上三位紫府老祖的这部分善功,最少也要三十年时间。

    毫无疑问,张志玄肯定不会这样压榨下边的,只能让家里慢慢积攒底蕴,依靠更长的时间兑现。

    三年时间不断的揣摩,张志玄对炼制太微丹已经有几分把握,现在辅助灵药收集齐全,他马上做好了准备开炉炼丹。

    张志玄先发送了一道灵符,通知了梁翰阳借用青鸟八卦炉,协调好了炼丹炉的使用时间。

    这件炼丹炉品阶非常高,整个青玄宗之内都首屈一指,就算是罗紫嫣平常炼丹的法器,品质上也稍微低一些。

    梁老祖正是因为在这些外物上下了大功夫,耗费了太多的资源,在道途上才没有走出关键的一步。

    炼制高阶灵丹,不仅需要炼丹师本身的炼丹术过硬,在丹炉、炉火、灵药的处理等环节,都不能轻慢。

    张志玄将所有的辅助灵药检查了一遍,然后测试了地火的温度,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才开炉炼丹。

    他神识一动祭出控物法术,将种类繁杂的辅助灵药按照先后顺序投入丹炉,这些辅助灵药张志玄取用分毫不差,既不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

    如果在灵药的分量上有所疏漏,就很难炼制出合格的灵丹。所以一个性格上马虎大意的修士,很难在炼丹一途取得进展。

    对于太微丹的丹方,张志玄早已经记得滚瓜烂熟,甚至连丹方中用药的原理,他也分析了很多遍,还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心得体会,拿到了炼丹炉,他毫不犹豫就选择开炉炼丹。

    地火熊熊燃烧,缓慢的将所有的辅助灵药化成了灵液,张志玄打出一道道禁制,将丹液中的残渣排出,仅仅这个过程,就耗费了四十三天。

    “看来炼制四阶中品灵丹消耗的法力远超四阶下品,想要完整的炼成灵丹,最少需要三个月。三个月不眠不休炼丹,就是紫府初期的修士,也没有这样强大的法力与神识。”

    张志玄压住了乱飞的思绪,见丹液已经完全净化,马上将主药青灵花投入到里边。

    然后快速的打入一道道法诀,这一道道禁法,有保护炼丹炉的,也有隔绝热量的,甚至还有搅动炼丹炉旋转的,为了加快炼化青灵花,他还放出了自己的三昧真火,加强了地火的威力。

    就这样又过去了二十八天,就在张志玄法力消耗了一半以上的时候,青灵花终于化成了丹液。

    主药化开,炼丹就成了一半,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是温养,等待丹液慢慢冷却。

    随着丹炉温度逐渐降低,一缕缕浓郁的药香灵气,逐渐的从丹炉中飘散出来,闻到了这一丝丝的药香味道,张志玄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大半。

    这一次炼制太微丹,因为溢价购买青灵花的缘故,不算人力上的成本,仅仅在灵药上的投入,也达到了两万二千。如果炼制灵丹失败,虽然对张志玄来说不能算是伤筋动骨,可是也会让他肉疼很长的时间。

    不过就算是成功的概率已经高达七成,张志玄也不敢掉以轻心,依旧小心的控制着炼丹炉,逐渐将丹液凝结成了十枚灵丹。

    又过了十几天,青鸟八卦炉的龙口处才冒出了一缕青烟。

    张志玄见时机成熟,马上将准备好的四阶灵水倒入丹炉,灵水与丹丸一接触,迅速的将十粒灵丹包裹,然后融合到灵丹中间。

    这一步过程非常凶险,在短短的一瞬间,就有七粒灵丹融合不完全,露出了几丝黑线,变成了不能服用的废丹。

    张志玄眼疾手快的将剩下的三粒灵丹收起,至于七枚炼废的灵丹,他也收起来放入一个玉瓶中,准备过段时间钻研,总结总结这些废丹的特点。

    炼成了三粒灵丹,总算是能收回一半的本钱,虽然这次炼丹亏损了一万多灵石,不过总算是成为了四阶中品炼丹师,在与罗紫嫣的竞争中也能更有底气一些。

    最起码张家影响力较强的东南三郡,三阶灵丹市场要被张志玄吞下大半,在北部四郡依靠张家大量的店面,也能占据一部分市场,赚取更多的资源。

    太微丹是一种能够增加八年法力的灵丹,这种灵丹的药力非常霸道,一位修士一辈子只能服用一粒,想要服食这种灵丹,修士服丹前后十年,将不能吞服其他任何种类的灵丹。

    张志玄两年前已经服用了玄阳丹,想要服食太微丹还需要等八年时间,而这种灵丹仅仅能保存三年。

    所以张志玄除了为寒烟留下一粒外,剩下的两枚灵丹都兑换给了青玄宗庶务殿,换取了七千善功的资源。

    寒烟已经十多年没有服用过任何灵丹,拿到了太微丹之后马上选择了长时间闭关。她修炼到紫府五层已经有几年,借助太微丹的药力,在闭关之后顺利的突破了境界,在修为上重新追上了张志玄。

    进入紫府期后,虽然青禅修炼的进度远远的将二人甩开,可是相比宗门其他的紫府修士,二人修炼的速度依旧属于第一档。即使同样是异灵根修士的胡佩瑜,因为早期被执念纠缠,在紫府期这个阶段,修炼的速度也远远不如寒烟。

    因为自创功法的缘故,张志玄对大道的领悟远超同侪,先后两次进入顿悟,提升了两层境界。

    如果按照正常的修炼进度,就算他没有遇到任何瓶颈,如今的修为应该还在紫府四层,远不如异灵根的寒烟。


………………………………

第四百四十三章鲸驮兽船

    天台峰虽然灵脉等级一般,但是地势却极为雄浑,在南荒中也是少有的高山。

    自从张家初代老祖张太仁占据这里后,已经经营了四百年。

    不过相比一百多年前,这里的变化算不上很大,张家修士虽然增加了三倍,但是大部分的力量都迁到了黑山与灵井山。家族府库、藏经阁等重要的地方都已经迁出,如今这里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家族墓园,山上的修士人数也不多,仅有四十余人,一半是行将就木的老年。

    不过在天台峰下面,人烟却稍微稠密了一些。

    最近这些年,张家全力经营灵井山、万蛇窟、天台峰这一片三角地带,开辟了大量的据点,同样也开垦了大量的农田。这三座灵脉形成的三角形地带,人烟已经非常稠密,仅仅在这一小片地方,就仿佛来到了齐国一般。

    如今张氏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再加上领地内部其他姓氏的人口,归属张家控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刘家的太白山。

    天台峰山顶,两位修士已经等候了很长的时间,这两人一个看上去非常苍老,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另一个却正当壮年。

    年老的修士名叫张源正,他修炼到练气九层已经很多年,因为祖上没有积累,自己又机缘不够,也不敢去冒险冲关,只能慢慢的蹉跎岁月,道途止步练气期境界。

    中年修士名叫张广良,是张源正嫡亲的侄儿,他虽然生养了不少儿女,可惜儿女中并没有灵根,幸好有这个侄儿继承衣钵,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如同亲生的父子一般。

    “三伯,按理说兽船今天上午就到点了,怎么到了下午还不来,要不要通知山上的长老,以免发生意外。”

    张源正摇头道:“先不着急,兽船晚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思锦长老正在闭关,能不打扰尽量不要打扰她。如果兽船今夜还不来,我们就去灵井山,找找泽瑞长老,让他与潮音山那边沟通,然后发动人手找找看。”

    张源正与张广良叔侄正准备乘坐兽船去黑山,张广良年纪已经五十二岁,他是三灵根修士,修炼到练气九层已经九年,叔侄二人总算是凑齐了三千善功,准备去黑山兑换筑基丹。

    时间过得很快,二人等了一夜还不见兽船的踪影,就在二人准备去灵井山通报消息的时候,一道黑影远远的出现在天边。

    等了一刻钟之后,庞大的兽船才缓缓的停靠在山顶一片平坦的山岩。

    很快就有修士马上奔了过去,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上好灵米、配合几株鲸驮兽喜欢吃的灵草倒入一个特制的食盒,让这头大家伙补充体力、休整一段时间。

    兽船停靠下来,旋即跳下了三位修士,这三人并不是张家的族人,而是附近的散修,三人朝着张源正叔侄拱了拱手,就急匆匆的离开了天台峰。

    鲸驮兽体积庞大,双翅一旦展开,足有三十丈长,只要鲸驮兽挥动一下翅膀,就能飞出几十丈远。

    虽然短距离爆发鲸驮兽比不上筑基期修士的飞遁,可是论及长时间赶路,受到法力限制的修士,却远不如体力充沛的鲸驮兽耐力持久。

    这些年靠着三只鲸驮兽,台城郡修士与外界的沟通变得非常频繁,尤其是与江口郡与黑山的来往,更是变得非常普遍。

    一个修为低微的练气期修士,也能乘坐鲸驮兽船,前往以前根本不敢想的地界。

    随着交流频繁,台城郡的修仙界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最近这一百多年,各家的人口都有所增加,就连筑基期修士,也比百年前更多了一些。

    张源正叔侄登上兽船一看,发现船舱中堆放了大量的货物,按照他们的估算,重量最少也在几千斤以上。这些货物想要用三阶储物袋携带,最少也要准备五个以上。

    此外船舱之上,还拥挤的坐着三十多个低阶修士,除了操纵兽船的修士修为到了筑基期,剩下的修士修为都不高,张源正叔侄这种练气九层修士也如同凤毛麟角一般。

    兽船飞在千丈的高空之上,一股股劲风打在众人的脸上,仿佛被刀子划过一般。

    为了装载更多的货物,也为了节约成本,兽船上并没有布置防御劲风的禁制,普通的凡人坐在兽船上,根本活不过一天。

    幸好乘坐兽船的都是肉身强大的修士,才能在这种环境中坚持下来,不过相比当年张志玄那一代人冒险深入南荒,还是坐船更轻松一点。

    经过二十多天的辛苦旅程,张源正叔侄终于来到了黑山。黑山也是这一趟兽船的终点站,兽船上的货物也大部分都是运往黑山。

    几人刚刚下了船,只见几位从无影山上船的修士纷纷穿上了白色孝衣,面无表情的走上了黑山山顶。

    张源正见几人走向了老祖的洞府,瞬间想到了什么,顿时脸色一变:“看来苏家的苏老祖走了,也不知道苏老祖走后,无影山与九峰山两家会不会搞分裂?”

    苏珩占据无影山后的几十年,将这座灵脉开发的已经不错,山上的凡人已经超过了三千,修士也有了十几个,其中还有他筑基六层的弟子苏子远。

    不过无影山毕竟处于南荒,气候条件比较恶劣,远不如苏珩占据的另一座灵脉九峰山。

    苏珩的修为很高,早在多年前就修炼到筑基九层境界,他开辟紫府失败后,就一心培养门徒。在最后的几十年,就扶持出来两个筑基期修士,其中一个是弟子苏子远,另一个是血脉至亲,他的孙子苏良翰。

    不过九峰山与无影山相隔几万里,没有苏珩这个老祖压制,这俩家的关系只怕也很难办。

    苏家报丧的修士来到黑山后,青禅马上悄悄的从山上遁走,将消息传给了在灵井山闭关的张志玄。

    收到这一消息,张志玄顿时有些伤感。

    当年台城郡的家族中,几位族长都已经离世了,就连后面加入的苏珩,也迎来了这一天。

    最早的台城郡五大家族,如今能传承下来的只有张、吴、刘三家,马家在潮音山之战中就被灭门,柳城朱家也在朱浑坐化后守不住灵山,沦为了最底层的练气期家族。

    就连半途进入台城郡的胡家、苏家,也是起起落落,随波逐流。

    胡家被洪山宗灭门,只有很少的修士逃过一劫,苏家等苏珩坐化后,只怕也必然会分裂,一个处理不好,甚至会同室操戈、引发内战。


………………………………

第四百四十四章分裂

    接到青禅的传信后,张志玄马上从灵井洞府与青禅一同返回了黑山。

    就这样一来一往,已经过去了二十天,长时间见不到张老祖,苏家前来报丧的修士已经有些烦躁不堪。毕竟他们要回去参加葬礼,一旦时间等的太久,苏珩的尸体就会火化,他们也赶不上对师父最后的送别。

    回到黑山后,张志玄在黑山山顶接见了苏珩弟子,他非常客气的招呼几人坐下:“我与你家苏老祖关系是不同寻常的,虽然说不上是生死之交,在屡次大战大战中也有深厚的袍泽之谊。他如今走了,我理所应当的去看他最后一眼。

    不过这次你们来的不巧,我正在坐关的要紧关头,所以让你们久等了一些时间,希望你们不要怪怨。”

    几年前与洪山宗的大战,张家三紫府战功赫赫,斩杀的紫府修士就有六人,其中不乏紫府后期的高手。

    最近这些年三人出尽了风头,就连黑山散修都与有荣焉,威势已经超过了黑山梁老祖当年。

    作为威名显赫的紫府修士,见人家堂堂紫府老祖非常客气,额外的解释了几句,被晾了二十几天的苏家修士也放下了心中的埋怨,他们乘坐张志玄的浮云舟,跟随他一同返回无影山。

    相比九峰山无影山距离黑山更近一点,等张志玄来到无影山之时,从九峰山赶来的苏良翰也来了不长时间。

    苏珩的灵柩还没来得及火化,还在等亲朋好友吊唁,等张志玄赶来后,还有时间看这个故人最后一眼。

    见到苏珩苍老的样子,张志玄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分,当年一幕幕仿佛回荡在耳边。

    “这个人当年与自己同心协力,勇斗紫府期修士穆怀山,短短的不到七八十年,参与这一战的故人已经大部分去了阴间。”

    往事逐渐在心中回想起来,见到了这个故人,张志玄仿佛回到了七十年前。

    当年自己等人是如此的意气风发,依靠筑基期的修为,斩杀了紫府二层的穆怀山,其中充当最主要的杀伤力量的两人,就是自己与苏珩。

    因为这一战战功太大,两人纷纷被赐下了筑基丹,依靠宗门赐下的筑基丹,张家培养出了张思泓,苏家也培养出了苏子远。

    就在张志玄陷入回忆之中时,一阵阵争吵声传入耳边。

    原来争吵的双方分别是苏子远与苏良翰,他们争吵的事项就是为了苏珩埋在哪一座灵山。

    苏子远虽然不是苏珩直系血脉,但是苏珩一直对他视若己出,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如同亲生父子一般,苏珩最后这些年,也一直与苏子远在一起,定居在无影山。

    苏良翰是苏珩嫡亲的血脉子孙,看苏珩临终时的安排,对他也更照顾一点,将他安排在条件更高的九峰山。

    九峰山灵脉虽然不如无影山等级高,可是附近人烟稠密,开发了大量的灵田,而且还繁衍了上万的人口,基础却远超无影山。

    听到这一声声杂音,张志玄脸色一变,瞬间就有些不耐烦。

    怎么也算是故友,他的后事张志玄也不能不管。

    见张志玄一脸铁青的从灵堂中走出来,苏子远二人顿时闭上了嘴,不敢在他的面前多言。

    “本来你家的家事,我不应该多管,不过苏珩是我的老朋友,我就说几句话,听不听也在你们。既然你们不愿意继续在一起,我看就分开好了,至于老苏,当然要埋在九峰山,他的妻子墓地都在那里,将他一个人埋在无影山像什么样子?

    苏子远,我今天给你一句忠告,做人不能忘本。

    你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因为你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为你的师傅苏珩,没有他的扶持,你与黑山上烂泥一样的练气期散修没有任何区别。他刚刚走,你就想争夺苏家的话语权,还要让他与妻子分离,到阴间也不能团聚,你有没有为你的师父稍微考虑一点。”

    张志玄一番话说得非常不客气,在他严厉的训斥之下,苏子远瞬间就满头大汗。

    且不说修为的天差地别,苏家能在无影山站住脚,也是要靠黑山的支援,正是因为黑山的扶持,他们在无影山才能有发展。

    本来苏子远要将苏珩葬入无影山就没有道理,被张志玄一番痛斥,让他瞬间脸色一变,一脸惶恐的说道:“我想让师父安葬在无影山,绝无他意。这些年来,师父的门人族人已经分开,他老人家的弟子都在无影山,族人则定居九峰山,就算是他老人家在的时候,我们之间的来往也在减少,隔阂逐年增加,分裂已经成了必定的局面。我让师父安葬在无影山,只是为了以后拜祭方便,绝不是为了争夺话语权。”

    张志玄听了此话不置可否,伸手一指苏子远道:“你师父的储物袋在哪里?今日趁着我做主,索性将老苏的遗物分开,省的你们日后同室操戈,让他在下面也不得安宁。”

    “储物袋已经给了良翰师侄了。”

    “拿过来看看。”

    苏良翰不敢怠慢,将苏珩的储物袋交给了张志玄,张志玄破开禁制随意看了看,脸色才稍微好了一些。

    他与苏珩一同经历过几次大战,对他拿手的法器非常了解,见这些法器一件不少的留给了苏良翰,张志玄才相信苏子远确实不是为了争夺苏珩的遗产,才与苏珩后人为难。

    “好了,既然你们相互看不顺眼,日后分开更好一些,你们想要拜祭师父,去一趟九峰山也用不了太长时间。在外人面前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

    张志玄将双方训斥了一通,看着众人将苏珩的骨灰火化,然后心事重重的返回了黑山。

    回到黑山后,张志玄将苏珩葬礼上的事情与青禅随意谈了谈,然后感慨的说道:“老苏一走,族人弟子就闹了矛盾,也不知道日后我们走了,张家怎么办,会不会为了争夺我们留下来的宝物,打成了一团?”

    青禅笑道:“后人的事情我们怎么管?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制度建立的再好,执行的总是人。

    是人就有各种想法**,就会有各种利益冲突,就必定会被各种因果纠缠。我们就算成为了神仙,总要离开这一界的。如果张家日后衰落了,也是因为后人无能,与我们何干?

    当务之急,还是找好接班的人选,我看家里下一代的筑基修士,暂时还没有出现这个人选。”


………………………………

第四百四十五章续家谱

    听了青禅的话,张志玄顿时哑口无言。

    家里的十位筑基期修士,天赋禀性只能算是一般。

    他们之所以能筑基成功,主要因素就是有张家三位紫府老祖当靠山。与青玄宗从千军万马竞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