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朝女帝史之明焕大帝-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年龄?虽然他现在才十二岁,可终将会长大不是?他比她还要大十岁呢!
关于前世这事?她都能转世投胎,想必世人也皆是如此,只不过就是有无记忆的区别。所以说,谁知道他会不会也是投胎转世的,只不过没了记忆而已,说不定,算上前世,依然比她年纪还大。
某个前太女做事非常果决,毫无心理压力地如此想到。
………………………………
第七十五章 心意明,烟花放
曾经,有一个能让皇朝女帝叫爹的机会摆在了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还百般抗拒。若是早知道当年那个小女娃能一统天下,称皇称帝,无论什么方法也防不住自家长子被拐跑的话,当初,我就应该找着机会让她使劲叫爹。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次数,我希望是一万遍啊一万遍。
——大明皇朝黎国公
谁都没发现,这个戴面具的小娃娃在心里面已经把某个绝世好少年视为了囊中之物。一众家人对黎皓月赞不绝口,更是坚定了安明瑜的决心。
因为安明瑜最近不知为何不管礼仪规矩之事了,虽然想不明白,但心眼很大的黎土根终于决定放开那些疑惑和规矩,高高兴兴地过年。
做好这个决定后,年夜饭上,开始专心抢食的他自是恢复了往日的没规矩,埋头苦吃,可在听闻他爹夸赞自家长子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想不出来,于是,他就抬头看了一下他爹。
当他眼角的余光落在正认真听黎大柱说话的安明瑜的身上时,忽然明悟了不对劲的地方是什么了,暗叫一声,不好!
黎土根内心着急,睁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家爹,使劲瞪他,想要用眼神告诉他:爹,爹,快别说了!您知道您在做什么吗?您这不是在教导小孙子,承传家族优良传统,而且那也不是您的小孙子,您这是在把大孙子投入狼口啊!
可惜,黎大柱跟儿子从来没有心有灵犀一说,别说看懂他的眼神了,就连三儿子盯着自己看这事都没注意到。
黎土根十分想要拦着黎大柱表扬自家的儿子,可不知道该如何阻止。真要喊出声,阻止他爹,若是给不出个好理由来,他估计会被家人群殴。
大年三十,他可不想被当成全家公敌,遭受除皮的待遇。
可要说出真正的理由来,估计大家会把他当成疯子看待。谁会想防着一个才两岁多的小女娃拐走自家儿子呢?更别说,现在这个小女娃还顶替着他小儿子的身份,那在大伙的眼中,二人是亲兄弟啊!
于是,黎土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爹表扬,他娘赞赏,一大家子人都七嘴八舌地说着黎皓月的过往。从婴孩时期,说到了如今,任何一个能表明他优秀的事件都不曾被放过,统统都讲了出来,说得黎皓月脸红都不好意思了,可他又不能没礼貌地打断长辈们的话,以至于安明瑜对他的过往有了一个更深刻清晰的认知。
然后,黎土根就看见某个娃儿转头看向了他家长子,打量他的眼神都变了,过分的明亮。
你们这些人啊,怎么可以把阿月的优点说得这么明白,还一遍又一遍地强调未来嫁给他的女子既幸福又有眼光,很明显点醒了那个妖孽小小姐,让她明白了什么。若她真看上了他儿子黎皓月,拐跑了的话,怎么办?
不要以为他危言耸听,草木皆兵,谁要真把明瑜小小姐当成两岁多的小幼童来看待,那就是个傻子!
黎土根的内心在咆哮时,就见到那个小娃娃她注意到了自己在看她。她亮着眼睛,望着他,唇角扬了起来,冲着他笑得甜美可爱。
接着,头一次,安明瑜亲自夹了一筷子菜,隔着黎皓月,将菜放到了黎土根的碗里,还抬头冲着他,甜甜地叫了一声:“爹——!”
那一声“爹”叫得比之前装作他儿子的时候,还要诚挚亲切很多,就好像他真是她的爹那般。
“您多吃点,我和大哥以后会好好孝顺您的。”他又听见安明瑜如此说了一句。
娘呀!黎土根瞬间就如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浑身炸了毛,心头的那个预想更清晰了,她一定在觊觎他的长子!
他低头看了看身前碗中的菜,那当中还有一片肉,不知为何,他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么一句话:盘中菜,碗中肉。
“爹,您多吃点,阿瑜说的对,我们以后会好好孝顺您的。”就在那时,身边的黎皓月不知何时也看向了他,完全没注意到那个小娃娃看自己的眼神变了,还重复了一遍她的话,对她表示赞同。
哪来的“我们”!?孝顺他这个爹可不是明瑜小小姐的事!黎土根头一次觉得自家聪明妖孽的儿子这方面有点傻,听不出来那个小娃娃言语下所暗藏的机锋吗?
“哈哈,我们阿玉就是好孩子,才两岁多就知道未来要跟大哥一起孝顺你们爹了。”黎大柱大笑了起来,为自家小辈知道孝顺长辈而感到很欣慰。
是啊,她才两岁多,这个年岁实在让黎土根又觉得自己有点反应过度了,看着二人一起望着他的那两张脸,大的俊美绝世,小的可爱无比,黎土根只能在心中深深地叹息了一句:儿啊,可能是爹多心了,但爹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感觉你好像已经被明瑜小小姐视为了囊中之物,你未来的媳妇都没得选了!
实际上他并没有错,安明瑜的确转变了心理,看中了黎皓月。当然,她是绝对不可能嫁到黎家的,只有黎皓月“嫁”过来的可能性。如果黎土根知道这一点的话,估计更会跳脚的。
她叫黎土根那一声“爹”,确实发自肺腑,她要谢谢他养了这么一个好儿子,当然了,以后这个儿子的事情就完全不需要他来操心了。
黎家老宅年夜饭的气氛很好,谁都没注意到黎土根的内心纠结,安明瑜可能看出来了一些,但她并不在意。她这人决定了的事,从没有人能改变得了的,哪怕是她前世的母皇。
大黎村这里守年夜,自从族长黎常寿从外归来,当上村长后,年年都特别的热闹。
因为不晓得他哪来的门道,年年总能弄回来那些据说是世家大族才可以放的烟花。所以,年夜饭后,村里家家都出了门,聚集在宽广的大麦场那里,不嫌天冷,围绕着聚集在一起,八卦聊天,再等着黎常寿安排人放烟花。
欢笑声,聊天声,小孩子们的嬉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当烟花在夜空绽放时,就听得大黎村村民们的欢呼雀跃声,小孩子们开心的叫喊声。
那个时候,谁都没注意到安明瑜问了黎皓月一句话:“月哥哥,等你长大以后,也会像爷爷对奶奶那样宠你的媳妇吗?”
“……”他的媳妇?他没想过,黎皓月的表情很茫然,完全没想到安明瑜会问他这个问题。
习惯使然,安明瑜的提问,他总是会认真对待,就见他仔细地想了一下,媳妇好像有可能就是从那些天天跟他装巧遇的女孩,或者总是跑到他家来提亲的人家之中选出来的,瞬间,他觉得,他为什么要找媳妇?完全不喜欢。
“那个时候,你对媳妇会不会比对阿瑜我还好呢?”问完了以后,安明瑜并没有等黎皓月的回答,而是抬起头看向夜空,欣赏起了那些比起前世宫中放的烟花来说,十分普通的烟花。
“不会……”怎么可能比对阿瑜还好呢?然后,黎皓月还在纠结他为什么要找媳妇,为什么要宠媳妇,他只宠阿瑜不好吗?
久久后,望向夜空的安明瑜就听见身边的小少年困惑的呢喃声:“为什么不能是……阿瑜和媳妇是同一个呢?”
“砰”,又一朵烟花绽放在了夜空中,照亮了黑夜,也照亮了那张戴着面具的小脸。只见银色面具下的那张小脸上,绽放出了比烟花还耀眼的笑容。
………………………………
第七十六章 关系僵,心态变
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小少年来说,找媳妇这件事似乎还有点遥远。虽然黎皓月知道媳妇就是要跟自己度过一生的人,但他其实还没完全弄明白自己的想法。
反正他就只想宠着那么可爱的小阿瑜,跟阿瑜在一起。至于媳妇这种人,谁管那是怎么一回事,到时候再说好了。
所以在黎皓月呢喃了那一句话后,他就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拉起安明瑜的手,一起仰头看起了烟花。
黎皓月这个人宛若发光体,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堆的人围到他的身边,而且是各种年龄段的女人,让他不胜其扰。因此,他很有先见之明,每当人多时,他就会躲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让人发现不了他。
此次守年夜,他带着安明瑜自是远离人群。为了让安明瑜开心,他不同于以往的早早离去,而是等到快结束的时候,才询问她想不想回去。
对于烟花,安明瑜其实并没有多大兴趣,她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耐着性子看了这么久,还是为了黎皓月,一见他想离开了,她立刻就点头同意了。
二人躲避的地方黎家人都知道,带着小女儿看烟花的杨芸娘时不时还注意着两个儿子的动静,待二人一动,猜到他们是要回去了,她连忙抱着小女儿也想回了。
可惜,小孩子热闹还没看完,哪肯回去,就见黎箐箐哭闹了起来。对于家里最小的孙女,黎大柱和罗春花还是很稀罕的,连忙与杨芸娘和黎土根一起哄她,结果越哄,小家伙越来劲。
这方动静太大,安明瑜和黎皓月远远地就瞧见了这里发生的事情,停下了脚步,黎皓月还皱起了眉头。
虽说那是他的亲妹妹,但不知道为何,这个妹妹有很多习惯让他很看不惯。一不如意就在地下打滚,撒泼哭闹那是常见的,挑食浪费扔东西,抓人打人还咬人,总之,才两岁的她,这个年龄段所有熊孩子的习性仿佛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要说她才两岁,一切都是年幼不懂事的缘故,可作为黎皓月的亲妹子,这位黎箐箐依然是个早慧的孩子。
可以说,黎土根和杨芸娘的孩子里,除了还在远方的黎皓玉不知道他怎样,二人的每个孩子都顶顶聪明的。黎皓月可以称得上妖孽,而黎菁菁就可以用极其聪慧来形容了。
可能是因为黎皓玉不在身边的缘故,杨芸娘格外地宠溺这个小女儿,以至于她的行为上越发地放肆。黎皓月纠正了她很多次习惯了,结果不仅没有改善,兄妹俩的关系甚至闹得很僵。
黎皓月曾想,可能有些人天生就不对盘,哪怕是血缘亲兄妹。
要说安明瑜下山后,唯一对她不友好的人恐怕就是黎皓月的妹妹黎菁菁了。那个小娃娃自从见了她,就很敌视她。
头一次见面,杨芸娘开心地跟黎箐箐介绍安明瑜说:“箐箐,这是你三弟阿玉,快叫弟弟。”
“我不要弟弟!你快走!你霸占我爹我哥哥不够,还来霸占我家了吗?”那个时候,那个小女娃口齿清晰地如此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但凡见到杨芸娘到了安明瑜的身边,黎菁菁就有一种好像她抢了她娘的感觉,立刻会哭闹,求抱抱。所以,自从下山这段日子以来,杨芸娘除了第一日抱了抱安明瑜后,再没机会展现她的母爱,都被黎箐箐想尽办法破坏了。
只要见到黎皓月与安明瑜在一起,那个小娃娃,就能冲过来推搡她,嘴里还喊着:“一边去,那是我哥哥!”虽然她并不能推得动安明瑜。
得亏安明瑜不是真的一个两岁多的小娃娃,否则这两人不知道能打多少次架。也因此,黎箐箐越是如此,就越显得安明瑜懂礼,也越让她讨人喜欢。
对于黎箐箐毫不掩饰的排斥,安明瑜根本没放在心上过。人都说双胞胎心有灵犀,互相之间能感应到对方,所以,安明瑜认为可能是双胞胎的缘故,对方极其排斥她这个外来者。小孩子就是这么地纯粹,安明瑜是不会跟这么小的孩子计较什么的。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再一次远远地看见黎箐箐的撒泼哭闹,安明瑜的眉头轻轻往上一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这孩子需要好好教育。
当年她的皇弟皇妹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来着?虽说没黎箐箐这么早慧,但已经被自己安排人教规矩了,举止进退早已有模有样了。
她可是阿月的妹妹,将来有朝一日当阿月成为皇夫,有这么一个娇蛮的妹子,岂不是丢阿月的脸?
这么一想,安明瑜的视线不由得扫过远处的黎家人,上至黎大柱和罗春花,下至黎皓月最小的堂弟和亲妹子,回忆起这几天,每个人的行为习惯,若不把他们当成老百姓,就没有一处能让她满意的。
聚集在那里与族人村民一起赏烟花的一众黎家人,此时此刻,再入安明瑜的眼,可就不是百姓的身份了,而是未来高贵的皇夫一族。
在安明瑜的心目中,皇夫一族是以当年她父后的家族轩辕一族为标准的,应当是顶级世家大族才对。族中弟子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后宅夫人持家有道,雍容优雅!
而不是现在这种……安明瑜的视线落在了黎家媳妇们的身上。
她们正边聊天边嗑瓜子,吐得满地都是瓜子皮,说起话来大嗓门,唾沫星子四处乱喷,时不时还咧着大嘴哈哈大笑,拍着大腿前仰后合。
呵呵,离雍容优雅好遥远。
安明瑜的视线又落在了黎大柱一众男子的身上,只见已经答应黎箐箐不走的黎大柱站直了身子,朝着人打了一个喷嚏,再用袖子擦了擦鼻涕。
一旁的黎河边,时不时吐口痰到地上,再用脚擦一擦。
还有边看烟花,边抠鼻子的黎山里。
站在那里直抖腿,站没站相的黎土炕。
安明瑜再一次地觉得黎土根的头上绿油油,身旁的黎皓月哪里像是从这么一家子里出来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歹竹出好笋?
再看那些玩疯了的黎家小辈们,安明瑜记得黎皓月有两个堂哥是秀才,其他年长点的堂兄们不爱读书,除了下地种田,就是疯玩,而比他小的那几个堂弟目前还看不出读书如何。
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呵呵,真是任重而道远。
不过,没关系,她安明瑜最喜欢有挑战的事情了。
大过年的,就暂且放过他们,先让他们过一个好年,一切等到年后再说。
在安明瑜的眼里,已经从平民老百姓上升为未来皇夫一族的黎家人不知道,过完年后,他们从未想过的“好日子”就要来临了。
真是一个水深火热!
………………………………
第七十七章 新年拜,疑问提
大黎村的百姓们,婚嫁一般都是周边十里八村内能打听得到的人家。这里很少有女子外嫁远方,或者,从远方嫁过来。
这么多年以来,也就出了一个黎土根家的杨芸娘,她是根本没有娘家。
所以,在大黎村这里过年,大年初一人人都在婆家过,大年初二则回娘家拜年,大年初三到初五人们就开始走亲戚,比如黎大柱的弟弟黎小柱拖家带口地跑来给他家拜年,黎河边带着几个弟弟家次日再去黎小柱家给叔叔拜年,再就是像罗春花的兄弟姐妹家互相走动。
大年初六以后,乡里乡亲走得近的人家就开始互相拜年了。不过,在黎家这里,初六雷打不动的是给族长黎常寿家拜年。不仅因为他是族长又是村长,更因为他家里还住着一个王夫子。
王夫子过年,年年都是在黎常寿家里过的。
没有家人的王夫子,按黎常寿的话来说,孤家寡人一个,又是他黎常寿有过命交情的兄弟,怎么可以一个人孤苦伶仃,可怜兮兮地过年。自己家就是他的家,他当然要在自己这里一起过年了。
接受了兄弟好意的王夫子,于每年族学放假后,就搬来黎常寿家里住一段时间。
黎常寿家里跟黎大柱家里不同,黎大柱家里掌权的是罗春花,而黎常寿家里是黎常寿说一不二,做决定的事与他媳妇没任何关系。
他是个夫权思想严重的人,凡事,爷们说了算,所以关于王夫子每年住这里的事情,黎常寿的媳妇自然是无异议的。
这也是黎常寿得意的地方,他的媳妇对他言听计从,从不敢违背他的意思。
宠媳妇?不存在的。
过年给黎常寿拜年的人有很多,再加上一个给王夫子拜年的人,他家可以说从大年初六起,前来的人就络绎不绝,不过,以早上为高峰期。
为了避开人多,黎皓月与家人从来都是分开行动的,他一般会是下午晚一点才会过去。
今年依然如此,只不过他这一次不是一个人来了,而是身边多带了一个安明瑜。
王夫子给黎皓月的手记书稿中,安明瑜发现有被撕毁的纸张,她很想知道那上面记载了什么内容,以至于会被人撕毁。
同时,她还有很多疑问。比如,谪仙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什么人建立的?萧氏一族为何会放弃大好形势,跟随一个可以说完全扶不上墙的烂泥离去?以及很多很多其它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她都期盼能从王夫子这里得到答案和确认。
现阶段,安明瑜只能收集信息。而信息,要从知道的人口中才能得到。黎常寿年轻时走南闯北,王夫子家学渊源,这两个人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这几日晚上,安明瑜和黎皓月一起又读了几遍那些手记书稿,二人也曾讨论过其中的问题。
黎皓月从不多问安明瑜为何她会看懂字,为何她喜欢研读这些,他只会跟安明瑜讨论她所感兴趣的问题。
不多事,就是安明瑜最喜欢他的优点之一。
来之前,安明瑜提前跟他说过,二人弄不清楚的那些问题,由他来问,黎皓月自是点头答应了。
最看重的后辈来了,另一个又是他亲自带下山的小家伙,黎常寿很有成就感,所以将拜年来的二人强留下来用晚膳,却不想这正中安明瑜下怀。
很多事情越是提早知道,越可以早做打算。
络绎不绝的拜年之人早已相继离去,晚膳时分,再无人登门拜访。黎常寿的媳妇去做晚饭,屋子里只留了黎常寿、王夫子、黎皓月和安明瑜四个人。
话题是由王夫子的问话顺利展开的。
“虽说过年,可你的功课也不能松懈,知道吗?”最看好的学生,刚见面,王夫子就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
“是。”黎皓月的态度很恭敬。
“给你的手记书稿可曾开始抄写了?”王夫子摸了摸下巴的长须。
看着王夫子从他们进来,一说话手中就不断摸胡须的动作,再加上他那令安明瑜有点眼熟的长相,以及之前根据年代最久远的那份手记书稿的字迹来判断,令她更加确定了这位王夫子的出身。
原来真的是在她把持朝政时,三公之一司政大人蔺相的后代啊,蔺氏一族是因为母皇所藏的宝藏而惨遭追杀,就连原本的姓氏都不敢用了吗?
记忆中那位总是留着长胡子,说起话来一向是手摸着他胡子的蔺相,每每谏言议事时,因为年纪大的缘故,停顿外加喘息半天,一番话说下来,她的头都大了,更是由于听他说话花的时间格外长,不得不注意到他的手不停在捋胡子的动作,令她抓狂。
可偏偏还舍不得动他,实在是他说的每句话都有道理,每个建议都很好,有他在,她可以省心很多,时常还能从他的话中灵光一闪,获得很好的想法。
重生之后,第一次看见熟人的直系后代,安明瑜的心情不由得好起来了,从上到下地打量起了王夫子,欣慰道,蔺相啊,真是令人怀念的爱卿之一,他的直系不知多少辈的后代都一把年纪了。她在世的时候,这孩子的太祖父有没有出生来着?
“未曾,只是学生研读了几遍,当中有不少不解之处。”黎皓月借机引向安明瑜所想问的问题。
知晓黎皓月回去竟然已经把那些手记书稿读了好几遍,捋胡子的王夫子欣慰地点了点头,却不小心看见黎皓月身边坐着的那个戴面具的小娃娃看自己的眼神,顿时手一抖,差点拔掉几根胡子。
这种被先祖关爱,感到欣慰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王夫子心中一颤,再定睛一看,面具小娃娃的眼神纯真无邪,清澈明亮,顿时让他觉得自己可能新年到来,年纪又大了一岁,眼花,出现错觉了。
定了定心神的王夫子终于停下了他捋胡子的动作,转头看向黎皓月,问道:“哦,可是有什么不解的地方?说说看。”
“敢问夫子,手记书稿中,缺失的那些页数里记载了什么?为何会被撕毁?是记载了尚武女帝所携带的财物所藏之处吗?”那是安明瑜根据她所了解的蔺相的习惯所判断出来的,黎皓月照她的意思一字不差地问了出来。
闻言,王夫子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他颤抖着嘴唇,眼圈红了。脑海中浮现的是,宝藏之事泄露,族人惨遭追杀,却给他制造机会,令他得以逃亡的往事。
………………………………
第七十八章 复仇待,话挑明
王夫子回忆起遭遇追杀,东躲西藏的那段经历,当时的那种绝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