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半生凝眸-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素进到这里费了老大的功夫,最后还是认识他的小吏把他放进来了,才免了场风波。
裴绪开了箱子,拿了好几卷书。
“拿去吧。”
裴绪睨了糯米上的嵌着的枣子,“早不送来,晚不送来,偏这会儿送。待会我要去议事。”
“今儿您怎么来迟了?”杨素哂笑。
“其实我天还没亮就来了,后来差人叫我去西明寺,所以这便没人了。”
延康坊西明寺,赵睿以前曾在那静养许久。一有烦心事,他就会到那儿将息几日。他轻轻一叹,这一趟可不容易啊。光陪太子念佛,他的衣裳就透了大半。
杨素颇为不解,“您去那儿干什么?”
“皇太子到那斋戒一日,凌晨便派使者要我去西明寺。”裴绪又叹了声。
“您怎么了?一来就心事重重的。”
“唉,我还等着旬休呢。忙了那么久,也没得天安静。”裴绪啐道:“眼下光景,非得累死我不可。”
杨素笑道:“您这是怎么了?”
“永安郡王、安定郡王等将出阁,还等着要册文。催了礼部几回,也没个信。到时候百官同在,出了纰漏,这不是教诸王、宰相难堪吗?”裴绪眉头深锁,手里的事几乎要把他自己压死了。“不光这样,还有阁老马上要致仕了,新的舍人不知道会是谁。”
中书舍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事关机要,首当四禁。①裴绪当日被封为中书舍人,让无数文人举子眼热。
“您说的是哪位?”
杨素不知中书省内之事,便向他问。
“哎,韦阁老抱病已经半月没来政事堂了,听他家人说,他已经水米不进了。”裴绪悄声说。
杨素诧异,“这竟一点消息也没有。”
韦阁老为中书舍人之表率,资历最深,年岁最长,又是分押吏部的。他这一推下来,说不定呼啦啦来一群人巴巴等着舍人的位子。正所谓: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谁不想要离起居八座,建牙开府近些,正巧中书舍人又是那么个引人瞩目要职。
“不是没消息,是不让外传。”裴绪吃了口水晶龙凤糕,“不错,糯米挺香。你也尝尝吧。”
杨素拿了块,心想自己与他差上许多,有许多他不晓得的新闻故事,裴绪总能先知道。有些他不该问,就罢口不问了。“您不是不喜欢吃吗?还边吃边说香。”
“你也不想想这是哪,一大早把东西送进政事堂来,也亏他想得到,没全扔出去算他造化了。”裴绪气得吃不进去了,扔回盘中去。
杨素笑着不加言语,咬了口红枣糯米糕。
“你知道关于送饼还有个典故吗?”裴绪咽下糕点,吃茶解渴。
“你肚子里典故多,能把坟籍倒背如流的裴舍人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他给裴绪斟上茶。
裴绪拉长音儿,“不知哪朝哪代,某年上元佳节。”
“哎呀,说卖关子,你还真卖了。”他也吃茶。
“故事本没什么,但也有可听的地方。”他慢慢道:“元宵佳节,有人给令君送了汤饼。”
他笑道:“送汤饼?这可真奇。”
“令君也这么问啊,为什么非得送汤饼?那人直接就说汤即是水,正所谓如鱼得水。”他哂笑一丝又呷茶小口。
杨素笑道:“嗳,竟有这种人。”
“还有后面呢,令君打开薄布,里面放的全是金饼。马蹄状的有二三十个。”裴绪诮笑。
“奇异、奇异。”他笑道。
“所以我今儿只想到这四个字,便觉气恼至极。”裴绪把书信给他。
“自己看去吧。”
杨素心里默念:“儿子秉性愚钝,少不经事。世交之谊,望学士一一指教。”敢情儿这是冯尚书为自己儿子走后门啊。
还嗤笑道:“见信焚之。”他把信一角朝油灯点去,即刻化为飞灰去了。“你瞧瞧,他还没试过呢,就先把人交到我这了。嗳呦,可真愁死我了。”
“您也不怕臊,待会儿其他舍人看到您愁眉苦脸的样子,定又会笑您啊。”
“不怕,他们早都回家休息了,留下我一个孤独鬼。旁儿阁老却一大堆,只是见了我就问,礼部的事完了吗?草诏毕否?一脸酸气,我才不看他们呢。”裴绪哼声。
“嗳,别人见了恨不得扑上去,偏你见了就躲。”杨素指他,险些笑出声。
“还不是裴尚书他,”裴绪深叹,“别提了,马上快中午了,我还想吃中饭呢。”
通事舍人进来,“怕你又要吃不成了。”他拱手道:“下官见过中书舍人。”
杨素猜他是谒者,便忙着见礼。因他最微,一声也不吭。
裴绪说:“可是有旨意劳军?”
听太子说,他定于三月二十五日去巡视兵甲。杨素在崇文馆听人嘀咕了有关关中士卒的消息。
“正是,请中书舍人快些草诏吧。”通事舍人催道。
裴绪不禁蹙眉,又暗加气恼,“偏今天只我一人在这,制诏这么大事,得六个全在才可。明儿我又不在,这可怎么办?。”
“没事,下官已差遣人去请了,您不必着急。”通事舍人笑道。
“嗳,这回就急着用?”
从午到晚,忙得昏天黑地。跑东跑西,从议事处到刑礼房,来来回回几趟才清净了。裴绪晚上回家的时候,险些睡在院子里。
①中书舍人四条禁令:遵守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
………………………………
第三十三章 盛筵(中)
一觉睡过辰时。和风卷帘,惟有暖帐清梦。
“嗳,”日光穿过帷幔,照到她的眼睛。菀昭不情愿地睁眼,“呀,天大亮了。”
流丹听声进来,“是啊,漏断的时候您才睡下,您也该好好保养才是。”
“昨晚上也不知道是哪个来找我,害得我放着好好的床不睡,大半夜去忙里忙外的。”菀昭还欲再合眼睡下,却又撑着睡眼起来。“呀,我还要到厨子那去看看。”
“您放心吧。一大早画黛就自告奋勇地跑到厨房那边了。我也跟着去看过了,直到都妥当了,才回来告诉姑娘。”流丹笑着撩开帘子,“快盥洗吧,省得一会儿又迟了。”
“昨儿我就迟了,还怕什么。”她冷笑道。“我是看不惯冯公子轻佻的样。”
流丹忙说:“您快别说了,要让夫人知道了,可就麻烦大了。”
“怕什么,他又不是第一天那样纨绔。”菀昭啐了声。
流丹端盆,“您快打住吧。”
菀昭净脸洗手,薄施粉黛。“把鸾凤步摇拿来。”
“步摇?”流丹没见过它。
“许是拿到哪去了吧。”菀昭想了又想,“我不记得了。漆盒里找找,总会有的。”
流丹翻开了几个都没找到她说的,“换个戴吧。”
“不行啊,昨儿伯母刚说要看它。”菀昭又笑道:“兴许,是在那边架子上。”
流丹快步走,“找着了。”她又问:“这东西有那么稀罕吗?”
“或许应叫累丝点翠鸾凤金步摇。”
流丹呢喃:“名字可真长啊,谁能记得这个名啊。”
“少点絮语吧。”她低笑了,“名贵非常。”
流丹瞧这看起来与寻常簪钗无异,“也没什么奇怪的。”
菀昭只戴上后,就说:“赴宴吧。”
外面各处悬灯挂彩,金装玉帛。到周夫人那儿坐了会儿,就听到有好些王孙公子到了。
“坐了半晌,我还没给哥哥拜寿呢。”她向周夫人赔罪。
周夫人笑道:“不用你赔不是,待会你哥哥亲自过来听你贺寿。”
“哥哥正在会客吧,怕是一时半会儿不得闲。不如姐姐陪我到园子里走走。”靖娘笑道。
“嗯。”
“娘,我们先走了。”
周夫人特为宽和,放她们出去玩了。
刚出去便听见远远飘来琵琶、萧管奏的乐曲,欢快动人。冯府极力铺排,又逢海棠花盛开,秾华妍丽,一时喧闹与前段时日的肃穆沉寂大为不同。
“你瞧,人多了,花也艳了。”靖娘玩笑句。
“嗳,我要去看看别的地方,你先自己玩去吧。”
她记挂着厨房里的事,就离了靖娘,自己先去那了。
可她的身份进厨房终究不妥当,便又派人问了杏嫂。
画黛肃然道:“您看这是菜谱。”
她细细看各道菜。
饭食点心:御黄王母饭,贵妃红,汉宫棋,长生粥,甜雪,玉露团,水晶龙凤糕等。
菜肴羹汤:光明虾炙,白龙曜,仙人脔,小天酥,箸头春,金银夹花平截,红羊枝杖等。
“可有酥山吗?”菀昭问。
“有的。”
她打发几拨人问了,才安下心回去。刚转完,就看见裴绪偷摸走来。这回可不会被他背后吓着了。
“裴舍人好,裴舍人万福。”
他笑道:“你手上拿的是菜谱?”
“未到时候,不能给外人看。”她俏丽地笑道。
裴绪嗤笑,“不看也罢,只想知道上面有没有水晶龙凤糕?”
“什么水晶龙凤糕?我不知道。”
“不说也罢。”
裴绪叹道:“刚来送了礼,就有人还礼。”
“不,不是还礼,只是哪来的回哪去罢了。”她冷言道。
“我在西明寺拜佛的时候,还有人嘱咐我一定要问你的安。”他凝笑道。
西明寺!
菀昭知他指的正是赵睿。这句关心怕亦是别有用心。
“不用他问安。”她沉声说。“像你说的,或许有场风雨。”
“怕吗?也好,不为难你了。”
他的笑很冷,如他那个人一是样凛冽寒冬。
“你是为了韩苍才选我的吧。”菀昭眼中骤然显出幽然的光。
裴绪略诧异,倏地重现了微笑,“是,并州总管的诏书马上就制出来了。他马上就出任并州总管。”
“还有侍中韩安吧。”她说。①
“确实,韩阁老是我朝元宿。你又是他亲叔叔的孙女,自然非比寻常。”裴绪悠悠笑道。
菀昭婉声说道:“你为了升官,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人生在登高,不怕悬崖险。”裴绪目光里荡漾着阵阵波澜。
“你不会轻言放弃吧。”她冷笑道。
裴绪执着地说:“不会。”
菀昭简要地说:“今天你能见到韩苍,他在临湖的亭子里。”
他微微惊讶,“他也来了。”
“虽是远亲,但也得请他们来。还有,祖母的娘家人也来了。”
“刘氏?听说有位在京是谏官。”
裴绪的消息果然灵通。
“你知道的倒是挺多。”她凝眉道。
“彼此彼此,想知道韩祯的事?”他微笑道:“上次我猜错了。这回重猜遍。”
菀昭无奈地叹道:“你自己猜去吧。”
“比起你伯父家的兄弟,你更亲韩祯,他过得比冯湛还要顺呢。”他便说,便探着她的眼色。
“也许,我预料到他日后会遭遇不测吧。”
她眼眶里噙着泪水。
裴绪问:“不过看你的样子,眼下是对韩苍的不安?”
“是,我觉得他不该去并州。”菀昭吐露出了真心话。
裴绪唏嘘,“我和你的担忧一样的。辅国大将军只是个虚名罢了,他在朝中根基太浅,又多年深闭门的,名望实际不如韩安。”
“不,我更忧心的是圣上对韩家,可能心存芥蒂。”她垂眸道。
裴绪轻笑道:“你说的还蛮准的,比那些鱼眼睛的男人强上百倍。”
“韩氏乃百年之家,不是一时可以撼动的。除非内里先溃烂了,才有连根拔起的机会。”菀昭哀叹一声。
裴绪心里佩服,“有胆有识,姑娘是脂粉里的英才。”
“别说笑了。”她抿了唇。
①侍中:门下高官官。
………………………………
第三十三章 盛筵(下)
“其实这话是有人教我的,不是自己悟出来的。”菀昭淡淡地说。
即便没人说过这话,也可凭赵睿等人的一举一动无师自通。皇帝之心深如海,菀昭从他身上学到的不止一星半点,哪怕她更多是哀叹自己命不长。
“咦,小小年纪,谁会教你这些啊?”裴绪问。
菀昭咬紧下唇,沉默不语。
“算了,算了。我还想再吃块水晶龙凤糕。”他狡黠地笑道。
水晶龙凤糕就是块糯米堆成的团子,枣米蒸破见花乃进。只有糯米和红枣两样便没了。①
“啊?为什么你会痴迷水晶龙凤糕啊?里面大有文章啊。”
菀昭素来不喜欢吃糯米甜糕,而裴绪不止一次提起水晶龙凤糕,令她起了疑心。
“当然是你哥哥冯湛给的啊。”他总算说出了实话。
菀昭惊奇地说:“冯湛?他送了糕点?”
“是啊。里面的故事别提有好玩了。”他笑道。“以后若是还有机会见你,那时候再说吧。”
菀昭笑道:“那先告辞了。”
“等等,”他凑过身。“我会把东西还回去,以后我也不会说那样的话了,请姑娘安心。”
“嗯。”
快步如风,扬长而去。
停在原地许久,“嗳,时辰差不多到了,该开宴了。”
等回去,人陆陆续续齐了,本来是冯府的家宴,因为公子满了二十,遂了周夫人的心愿,办的极为喜庆。正在晌午,又临近初夏,日光暖人。供着的香炉吐出薄薄的烟,熏人欲醉。珠帘绣幕,珠宝玳瑁,各处摆着精致盆景。生活器物上素来饰有并蒂花,鸳鸯鹦鹉、仙鹤老松什么的吉祥纹饰,都尽在和合圆满之意。
海棠娇媚,恰如飘荡红云。
喧闹一阵,倏地静安。
众客簇拥着冠袍整齐的公子冯湛。
菀昭也没多看他几眼。
冯湛从来都不是盏省油的灯,惹了许多麻烦不说。还处处仗着他是皇亲国戚,就敢打人骂人。自己不长进还天天央求别人赐他个官身。
幸好内眷不和男人们在一块儿坐着,不然真倒胃口。
周夫人笑道:“昭儿,平阳郡夫人刚到,你去陪陪她吧。”
她一听到平阳郡夫人的名号就惊得出了身冷汗,平阳郡夫人贾氏脾性不好,见什么人都板着张脸。
“是,我这就去。”
她苦笑了下,出外面缓缓地走到贾夫人面前,恭敬迎接她。
“夫人万福。”
贾夫人细细打量了她,柔顺眉眼,削肩细腰,衣着谈吐不凡,年岁又不大,八成是冯家的闺女。她满面春风道:“好。可是冯家的女儿。”
“是。”
想她岁数不大,却不合周夫人口中爱女的模样,应是尚书弟弟,内史冯滔之女。②
“带我去见河间郡夫人吧。”贾夫人笑道。
“请随我来吧。”
菀昭一路下来,举止舒徐,落落大方。
贾夫人如寻常妇人般问话:“姑娘今年几岁了?可读过什么书吗?”
“将笄之年,上过几年学。”她莞尔一笑。
“能识大体,又通文墨,很是不错。”
她向来喜欢品貌端正,举止从容。
“夫人过誉了。”她敛容顺从道。
贾夫人见了周夫人,两人相礼,齐声道好。纵使靖娘不愿被礼节拘束,也得恭恭敬敬地给各位夫人、媳妇、姨娘见礼。虽然她惯是放肆的,但在他人面前,装也得装出有板有眼的姑娘样。
冯湛先来给刘老夫人、周夫人请安,因尚书不在此地,便免了给父亲行礼。
“给老太太,太太请安。”他拜了又拜,并呲牙笑道。
老夫人揶揄句:“寿星,该是我们给他拜寿才对。”她叫琳琅来,“给孙儿的礼。”各样精致礼物,繁重不可衡量。
“愿哥哥功业进益。”,“愿您前途似锦。”类的言语,多如繁星。
靖娘亦是如此,敬了数次酒,陪饮数十杯。
周夫人笑道:“客人都接待好了吗?”
“均已就坐,只等着开宴了。”
“那好,开宴吧。”
与菀昭所定的时候相差无几,正当午,取如日中天的意思,为的是冯家家运恒昌。
先上汤品,随后金酿菜肴。看菜谱便可知珍馐百味,饭食的芳香飘过来,勾起人的食欲。
舞随宴席而开,菀昭特地使唤人挑了最好的优伶、舞姬。
玉臂灵动,衣裳飘曳,脚步疾如风。朱唇轻动传芬芳,矫若游龙动四方。
想到曾跟酒友论美人。世人只论美人品行、容颜。却不想品行端正,容颜姣好的女子处处可寻,而真正尽善尽美,纯洁无瑕的美人恐怕只存在臆想中,或是古人的言辞里。
美人难寻,仅凭表面风流伶俐,谈吐优雅又怎能得遇真正美人呢?
寻美人必得亲自见上一见,闻名不如见面,是真是假还得评判一番。裴绪当时可被这害惨了,后来又因此捅娄子。
他的多情,能写部情史了。
裴绪素爱谈论美女,也从不掩饰他爱美。在这方面高谈阔论是常有的事。
今日得见冯姑娘,更让他颇为欣喜。
譬如他说:女子养在深闺,德才与技艺全凭父母与媒妁的片面之词,倘若她深通乐艺却不被世人所知,媒人便胡诌几句好听的赞词来说给他人,岂非是将她才华埋没。
再者,论上品女子,必不能以贵庶相论。
有些女人,出身高贵,家里是盛极一时的望族。芳名流于天下,馨声昭昭然。人钟情长久,有幸得遇,却顿感怅然。钟鼎之家教出来的女子,依常理,必定是才貌双绝,有经营之能,可频频有人遇上平平女子,甚是面目可憎,其心可诛的。皇室公主尚且行事猥琐,又何况那些小家娇生惯养出来的。
可有些女子却安守了一生的贫贱,哪怕命运悲惨,也依然与人厮守一生。虽是寻常的女人,可已有寒士之高志。
①“水晶龙凤糕(枣米蒸破见花乃进)”是唐代“烧尾宴”第十九道食点。“甑糕”的制作特点,是以糯米、红枣为原料,相间叠放,铺三四层。而五代·陶谷解释的“水晶龙凤糕”却是“枣米蒸破见花乃进”,意思是枣米同蒸,到蒸开花见枣方可上桌。这完全类似南方点心开花包的意境。
②内史: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隋书·百官志下》:“内史省,置监、令各一人。”
………………………………
新年特辑①
“你,醒了吗?”
是谁在说话?菀昭诧异地环顾四周,到底是谁在说话?
“醒了就好。”
黑影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你,你是谁?”菀昭被他吓得腿发软,呼吸急促,但还是尽量保持冷静。
等他凑近了,菀昭才看见他带着狰狞的面具,完全盖住了他的面孔。一袭玄黑色袍服。但露出的手和脖颈,皮肤非常白皙。
“你不用知道我,只需要知道我是让你复活的那个人。”
声音很悦耳,说出的话也并不无情。
“什么?”
让她复活的人!
菀昭的眼睛瞪大,“你,怎么做到的?”
“篡改了你的命数。”他说。
“啊?为什么偏偏篡改我的。”菀昭狐疑地眯眼。
影说:“因为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血缘,我仍不会认错的。哪怕只剩那么一点。”
“啊?你是,你是?”菀昭好像猜到了什么。“那你为什么要改我的命呢?”
影低沉地说了一句,“我从你身上看到了内子的模样。”
裴绪刚钻进来。
“等等,你别走啊。”
裴绪微笑道:“嘿,哥们儿,留步啊。”
影扫了他一眼,“你?也配留我?”
裴绪冷笑道:“你什么意思?”
影扭头就走,“不什么意思,有位贵客把我请来的。我在找他。”
稀饭挠头,“那啥,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没事,几年的老朋友了,不用你赔不是。”影说。
裴绪问:“嗳,你们认识?”
“是。”影冷淡地回答道。
“你那是什么眼神?他是你知道的人,但小说里在你登场前就已经死了。”稀饭说。
赵睿微笑:“他的能力的确比你强几倍,即使他死掉,你也不配给他提鞋。”
“呃,”裴绪翻了个大白眼。“你啥意思?瞧不起我吗?”
稀饭若有所思:“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概厉害的人就算到了阴曹地府,也照样厉害吧。”
“你太抬举我了,我只是,只是个在阴司受罪的人。”影低头。
菀昭又问:“受罪?犯了什么罪?”
“违背天道,主要是这个。”他又说:“还有各项大大小小的罪名,需要等五百年期限满了,才能离开吧。”
这,到底犯了多少的罪啊。
裴绪黑线:“能转世为人就好。”
“离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