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生凝眸-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绪想想腿就发软,“算了,等事准了我再讨她的恩典吧。”

    “你是招了灰眯眼了吧,还是被书卷砸晕了头?”

    “啊?”

    “我呸,除了恭恭敬敬的孝顺,就不能治治她老人家的毛病?你这么多年来不规劝她老人家的性子还纵着。”

    裴绪像是听了天大的笑话,“不孝悌,我更臭了。本来当年的事闹得满城风雨,我已经招惹了不少人。前几天还差点惹恼了太子。”

    “惹恼太子是你活该,那是两码事,别把辩论弄诡辩。”裴纪当然知道他干了什么勾当,只是不惜的说他罢了。

    裴纪真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什么风声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兄长别说我了,丢人啊。”

    他后背汗津津的,额头汗淋淋的。

    裴纪笑道“几句就受不住了?”

    “您有经天纬地之才,三寸不烂之舌。我自知说不过你,认输了,认输了。”

    “爹娘是同意了,你想好对答吧。接着按礼数来吧,肚子里的诗书能应付过来。顺带再附亲笔书信,写些冠冕堂皇的好话,什么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啧,啧,啧。”

    裴绪哭笑不得,还没到写的婚书时候,裴纪就先拽起了词。
………………………………

小剧场④

    稀饭陪笑,“我继续乱入,行吧,我又懒了。”

    裴绪嘟囔道:“你已经有懒虫、教皇、睡神。。。。。。等等等的绰号了,哦,都没有万年鸽子王来的名正言顺。”

    杨素白眼:“你是欠扁了吧。”

    “话说,主角们的剧场,你怎么来了?”裴绪惊讶。

    杨素无力吐槽道:“那是因为,我也算主角啊。”

    “而且出场率比我还高。”赵睿冷笑。

    稀饭点头,“是啊,杨素快成男二了。”

    裴绪语塞了很久。

    “嘶,话说,呃,这期的小剧场,主题是什么?”

    裴绪道:“小剧场有主题?稀饭你的脑子没瓦特吧。”

    “没有,呃,还是该有主题的吧。”杨素扶额。

    赵睿说:“没女主的剧场我申请撤离。”

    “啊?你希望我一击必杀把你删了吗?”

    杨素补刀,“反正你是弃文党,天天言弃。出现剧场就是给我们苟延残喘的时候。”

    稀饭尬笑,“好心酸啊。”

    裴绪说:“话说我挺想见韩霈的,虽然比我大了不知道多少岁。”

    “我猜他肯定说:emm本作不会出现他。”赵睿说。

    “唔,你们相信有鬼吗?也许午夜梦回,你们能看到他。”稀饭故弄玄虚。

    “噗,我好怕怕啊。”

    杨素不忍直视道:“呃,裴舍人您就少说几句吧。”

    赵睿转换话题:“咳,我说,我们不如讨论下未来剧情发展。”

    “啥?你这是要公然剧透的节奏啊,稀饭,赶紧的,赶紧惩罚他。”

    杨素拍他,“闭上你的臭嘴吧。”

    稀饭眯眼:“裴绪啊,你当时是被我矬子里面拔大个才拔出的,以为你真算大男主吗?”

    “呃,行吧,我错了,稀饭饶命啊。”

    直播间的门开了。

    “没想到立春这么热闹,Kwan,我们也凑个热闹吧。”

    “来了。”

    “你,你,你。”裴绪不自觉的向后退了几米,“离我远点。”

    关源笑道:“哦,我想起来了,我做了吐司。”

    杨素惊异,什么人能让他吓成这样?“你们是?”

    “关源和何舒邦。”

    “啊,你们好。”

    关源笑着递给他,“吃吐司吧。”

    杨素尝了一口,“好吃!”

    “你会欣赏,不像某些人。”舒邦侧视裴绪。

    影也来凑热闹了,“呃,半生的联动,可真是热闹啊。”

    “啊,你过完生日了,忘记给你买礼物了。”稀饭哭晕在地。

    影笑道:“没事,不如把你的墨水送我吧,我对它挺感兴趣的。”

    “那好,我把大红给你。”

    关源对影说:“嗳,人多就是喧嚣,兄弟,你长得蛮不错的啊。而且感觉,气质上和舒邦挺像的。”

    影戴了面具,关源居然直说了他的长相。

    “嘶,长得不知道什么样,但有那么一丢丢感觉。”舒邦说。

    “原因你问稀饭吧,他搞出来的。”

    赵睿抗议道:“咳咳咳,你们把我忽略了。。。。。。”

    稀饭说:“大概你是最没存在感的男二吧,实在不行,我、我可能把杨素升到男二上去。”

    杨素星星眼,“当真?”

    “WTF?”赵睿心里已经崩塌了。

    “肯定是假了。杨典书,不太子舍人杨素,看来你更应该做功课了。光读书多没用,不懂人情世故啊。”裴绪拍他肩。

    “真了解我,不错,有前途啊年轻人。”

    关源说:“咦,那位老兄消失了,觉得直播间太无聊了吧。”

    “的确挺无聊,书也挺无聊的。”舒邦无力吐槽。

    稀饭皱眉头:“你们也不能这么说吧。”

    “咳,那我来吐槽一下吧。”

    “啊?你疯了?不知道作者与书不得侵犯吗?”裴绪说。

    稀饭笑道:“你说吧,别听狗吠声。”

    裴绪黑线。

    “首先,你铺垫了那么多,为什么突然画黛这个人就消失了?”

    必杀技:书友吐槽神功。

    伤害:100000点

    “呃,这个。”稀饭支支吾吾。

    裴绪笑道:“我替他说吧,因为,他天天卡文。江郎才尽!”

    赵睿也说:“还不如说是,他现编的剧情,导致顾首不顾尾。”

    “确实,这是我的败笔。当然也有伏笔的味道在,不过,因为不剧透,所以哈哈哈,我就不解释了。”

    杨素黑线:“画黛是谁?”

    舒邦吐槽:“你都把我们抛弃了,还笑个毛线啊。”

    “咳,继续我的技能。水文,你的文越来越水,水的已经引我们公愤了。”

    关源打出法术伤害:差评。

    伤害:1000000点

    “噗,我去了。我反对不了,认输认输。”

    赵睿掏出手机:“算了,来把王者?我们都是V8小朋友。”

    “你们有钱,我的俸禄可掏不起充钱的银子。”杨素举双手投降了。

    稀饭笑道:“好吧,我也V8,来吧,我出本命武陵仙君——诸葛亮,你们出什么?”

    关源和舒邦说:“五黑不了。。。。。。真的,我们两个都不玩王者。我们玩生化危机7,刚下了,来不?”

    前几天刚刚尝试生化危机的稀饭也投降道:“我,不来了。”

    裴绪吃了颗槟榔,“全篇就是家暴游戏真没意思,还不如跪搓衣板来的实在。”

    “嗳,哦,我昨天刚好写到锦书。”

    “稀饭,”杨素杀鸡抹脖使眼色。

    赵睿一脸阴云。

    裴绪好像咸鱼翻身了,“哈哈哈哈,让他多难受会儿吧。”

    赵睿白眼:“能不能小点声。”

    “哈哈哈哈哈,”裴绪笑死过去,“不能。”

    稀饭也笑道:“最惨男二。”

    杨素神补刀:“是啊,十三万字没见过女主。”

    “我们就是互刀联谊吧。”舒邦笑道。

    “刀刀致命喽。”关源说。

    稀饭说:“本作者立下一条规定。”

    “不能补刀,但能高端黑。”关源笑道。

    稀饭说出心声:“答对。”

    裴绪笑道:“哟哟,群魔乱舞了。”

    “咳,本期主题为空。Over。”赵睿说。

    稀饭说:“不,本来要给某人庆祝生日的,结果没到一半就跑了,唉,好扫兴。”

    “不,我试了墨水。”

    影突然出现。

    “呃,真突然啊!”

    “你生日是立春?”

    影笑道:“不是,因为稀饭忘了写,补了个生日。”

    “所以这时候需要本大厨出马了。”

    关源推蛋糕过来,“加了巧克力的蛋糕,味道相当好。”

    行吧,最后直播间的事故就是。。。。。。吃蛋糕忘记了说再见。

    不见不散!
………………………………

第四十章 锦书(下)

    裴绪才被裴纪给训了一通,又在裴义直那儿碰了一鼻子灰。左一句不是,右一句不是,里里外外他就不是个人。

    亏得裴纪在旁看足了戏,好心地劝和了几句,不然他就真得跪一晚上了。

    鸡未鸣,天未亮,裴绪顶着大清早的凉风,出来转转。没成想有人起得比他还早。

    “起得挺早啊,今儿应是大晴天,你看天上没闲云,是个好天啊。”

    “大哥。”

    他一大早就觉得晦气!见了裴纪,免不得费许多口舌。

    “厨子不知道上哪弄来了水晶龙凤糕,我看着还好,要不要去尝尝?”

    又是水晶龙凤糕,接二连三的事后他早吃腻了,“我讨碗面就行了,今儿朝议,吃多了怕胀。”

    “朝议?那事还真多了。”

    一有廷议,定争执不下,无休止的喧闹后,也没个准话。

    “原昨晚去用功了啊,说了几句就悟了个透彻。佩服,佩服。”

    裴纪的话明褒暗讽,话不带刺就不是他了。

    “谢阁老奉旨监修国史,都还顺利吧。”

    他手持折扇,边走边扇风,“规规矩矩地做,反正事事都有定规,跟着宰相屁股后走,就不怕翻船。”

    “父母上了春秋,大哥也该多回来看看。”

    裴绪次次见他,都苦口婆心劝他多住几天。贾夫人天天在他耳边念叨,日日下来,他承受不起,所以见了就催。

    “嗳,看你在家什么样,以后我在家就什么样。都是从小被训过来的,我也怕严父母,巴不得远远躲开呢。”

    裴绪心道他来了,兴许就能少受点气。劝道:“爹娘天天念你,你不回来,又该骂我不会说话了。”

    “嗳,哪日得了闲一定孝敬父母。”

    裴绪听了此话立即泄了气,自是气极反而没气可出了。

    五更晓色欲曙天,天明时分了。

    “晚了,晚了。说了会儿话,耽误了时辰。吃了饭,就该去议事了。”裴绪被天天喋喋不休的磋商,弄得昏头昏脑。加上还得属文字,一时又恐想不出写的,惊得脊背生凉风。

    裴纪笑道:“你找机会告假吧,来秘书省做个校书郎,那比中书舍人清闲的多。”

    又拿他开心,“算了,该吃饭去了。”

    早饭裴绪吃的不多,茶抿了小口。心已经飞到朝堂上了,想着相公们派的催命似的杂务,他顿然头痛不已。

    ————

    流丹和芸儿相视一笑,“姑娘醒醒。”

    她睁眼笑道:“你们回来了。”

    “东西已经送到了,先生说您写的好,堪比外面的举子。”

    菀昭微笑:“你这张嘴啊。”

    “您画的是花鸟啊。”芸儿指着栩栩如生的雀儿。

    左不过是富态艳丽的牡丹,配上灵动的展翅欲飞的鸟雀。

    “是,随便画几笔。”

    她从前画这些,不过是嫌自己活得无趣,消遣消遣。后来画得好了,博别人一笑罢了。

    “芸儿,先前我画的海棠,你拿去给罗姨娘吧。”

    流丹吃惊,“给她?”

    “上次我看她房里挂着幅字,就想她会是喜欢字画的人了。”她笑道。

    芸儿懂了意思,“嗯,等我去了就拿给她。”

    “这几日姑娘别去了,听说罗姨娘小月后就患了病症,小半月没见人了。”

    “小半月了啊。”

    她也有小半月没出门了,能寻了个清净也好。事事都料理的好,无需她多心操持。

    “替我去看看她吧,再着人送点山参给她吧,要什么药,只管来问吧。”

    流丹回了句。“是。”

    “对了,上回我再案上看到张帖子,不知道是哪个小厮送来给姑娘的,就收到我这了。”若儿笑道。

    笺上写着的是庾子山的《镜赋》:

    天河渐没,日轮将起。燕噪吴王,乌惊御史。玉花簟上,金莲帐里。始折屏风,新开户扇。朝光晃眼,早风吹面。临桁下而牵衫,就箱边而著钏。宿鬟尚卷,残妆已薄。无复唇珠,才馀眉萼。靥上星稀,黄中月落。

    镜台银带,本出魏宫。能横却月,巧挂回风。龙垂匣外,凤倚花中。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镂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

    暂设妆奁,还抽镜屉。竞学生情,争怜今世。鬓齐故略,眉平犹剃。飞花塼子,次第须安。朱开锦蹹,黛蘸油檀。脂和甲煎,泽渍香兰。量髻鬓之长短,度安花之相去。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

    梳头新罢照著衣,还从妆处取将归。暂看弦系,悬知缬缦。衫正身长,裙斜假襻。真成个镜特相宜,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边角写了落款:弘徽。

    是哪个人替他传了信吧,捎了这不伦不类的信笺。明面写的是明镜,其实另有所指。

    菀昭看了那信笺上的文字,“是哪个人抄的吧,抄的是篇赋。只是,有心人偏写无心话罢了。”

    流丹不通文墨,看不懂上面的字。“赋?那为何给姑娘?”

    其实不看落款她也知道,定是裴绪写的。寄锦书以叙相思意,可巧的是他的心思妙,偏生找了这篇。

    心里只想未出阁要避嫌,胡乱收了。

    “无事,想是哪个人无事抄了庾子山集,遗落了这张,才到了我这。等哪天我还给他。”菀昭诌了句。

    流丹说:“您亲自去还?找的着人吗?”

    “因我知道是谁写的,所以还的了。”

    菀昭神态闲适淡淡地说。

    数日后的生辰过得平淡而无味,匆匆几盅酒,坐坐就散了。怡园以前人丁稀少不假,现在也没多热闹。原想着娘儿们能会一场,谁想到老夫人又病了,总不能聚一聚如愿。

    及笄礼定在几日后的吉日,是在家庙里行礼。前世她的及笄礼繁琐不堪,又拜又走,反复多次,转的她头晕。

    要么是妇人念《女史箴》:“妇德尚柔,含章贞吉;婉嫕淑慎,正位居室;施衿结褵,虔恭中馈;肃慎尔仪,式瞻清懿。”

    要么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她举止有典有则,再莲步缓缓出房向宾客大拜。
………………………………

增补设定

    冯家:

    菀昭:女主,皇后重生为冯家千金。

    (晋国公韩瑄的外孙女。韩祯的远房表妹。)

    老夫人:女主祖母刘夫人,并州刺史之女,养子冯坚。

    冯坚:女主伯父,户部尚书,河间郡公。(同中书门下三品)

    冯滔:女主父亲(已逝),前朝内史

    韩夫人:晋国公韩瑄之女。

    周夫人:冯坚之妻

    周蕙妍:周夫人兄弟的女儿

    苏夫人:周蕙妍母亲,出身平平

    下人:琳琅(大管家),方大(管家)

    画黛,流丹,段大娘,夏七娘,庆春,金十娘,王婆子……

    ——————————

    裴家:

    裴绪:男主,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

    裴纪:男主哥哥,秘书少监(从四品上)

    裴义直:男主父亲,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三品)平阳郡公

    贾夫人:男主养母,平阳郡夫人

    ——————————

    韩氏:

    傅梁朝

    第一代:

    梁末大将军,丞相韩伋

    谢周朝:

    ————

    第二代:

    韩期:大司马,被乱臣贼子诛杀。

    韩霈:侍中,尚书令,太尉,晋国公

    (生父为太常,生母为东乡公女,梁室宗女)

    曾向韩期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为接受后,转投了谢氏。

    萧氏:韩霈之妻,刺史之女

    韩洵:大都督,内史,尚书右仆射,司空,太原郡公

    ————

    第三代:

    长子博陵侯韩璂(早亡)

    次子晋国公韩瑾,宗正卿,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三子韩璋:慧秀法师

    四子晋国公韩瑄:吏部尚书,司空,同平章事(三品)。发妻:太尉程翌之女程氏。继室:姜氏。

    女:

    渤海郡王妃

    纯懿皇后韩嫽

    韩洵之子不提

    ——————

    赵齐朝:

    第四代:

    韩安(晋国公韩瑾嫡长子,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随车驾去了洛阳,为人低调,有先祖遗风。)宰相

    韩静(同谱族人,幽州刺史)

    韩苍(韩洵之孙,原周朝大都督,恩封辅国大将军,无实职)

    ————

    第五代:

    韩祯(晋国公韩瑾嫡孙)出身显赫,进士及第。少年时为韩瑄所养,与菀昭情同兄妹。妻:房夫人(清河房氏,出身高贵)

    注:

    晋国公爵传三代,后大齐皇帝改封韩安为赵国公。

    侯爵:

    博陵侯→博陵县公

    韩霈→韩璂→韩瑄→韩安

    ————————————————

    大齐皇室:

    赵延:前周外戚,权臣,后篡位,今上

    赵睿:太子,后来登基为皇帝

    王皇后

    泽王:赵睿亲哥哥

    燕王:赵睿庶兄

    魏王:赵睿亲弟弟

    【官制】

    三师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

    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

    皆正一品。

    三省六部:

    (我也百度来的,不过因架空关系,不是十分严谨!)

    中书省

    中书省,置中书令二人,正三品,“中书令……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又置侍郎二人,正四品,为中书令之副,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

    又置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

    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再交付中书舍人,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这个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知制诰”,其余舍人也要分别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选择一个资格最老的,称为“阁老”,负责处理本省杂事。舍人六人分押尚书省六部,并辅佐宰相判案。(裴绪分到礼部,但非知制诰。)

    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就有一个门通往中书舍人办公厅,宰相常从这个门经过,找中书舍人咨询政事。(裴绪待的那个政事堂的房舍)

    此外,中书省的属官还有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军士出征,则受命劳遣,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

    又有主书4人,从七品上。

    主事4人,从八品下。

    右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

    右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

    集贤殿书院

    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脩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

    校书四人,正九品下。正字二人,从九品上。

    史馆

    修撰四人,掌修国史。

    下省

    门下省,置侍中二人为高官,正三品。“侍中……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有门下侍郎2人,正四品。

    门下省的属官有左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谏诤得失,侍从赞相。

    给事中4人,正五品上,掌侍左右,分判省事,监察弘文馆缮写雠校之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毕,则驳正违失。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起居郎2人,从六品上,掌录天子法度。天子御正殿,则起居郎居左,舍人居右。若天子有诏命,起居郎俯陛以听,退而书之,每季终了时交给史官。

    此外,门下省还设有录事4人,从七品上;主事4人,从八品下;左补阙6人,从七品上;左拾遗6人,从八品上;典仪2人,从九品下。掌赞唱及殿中版位之次序。城门郎4人,从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开关之节。符宝郎4人,从六品上,掌天子八宝及国家之符节,大朝会,则奉宝进于御座,天子行幸,则奉宝随从。凡命将、遣使,皆请旌、节。旌以颛赏,节以颛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