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的确凤山县所有的丝坊拧成了一股绳,必须保住他们凤山县茧节的地位,要不然损失的就不是一户,两户,而是这周边整个的行会都会被损害。
简直是空前的团结。
行会终于散了。
金满银没走。
他身边的管事刚才过来了。
凤山县的县令现在就到了方山村。
金满银正在琢磨着怎么能给方山村最后再给他一击。
比如说,把整个桑庄出现病害的问题扯到方山村来,这件事如果源头是从方山村引起的,那么这些人,别想好过。
可是琢磨了半天,他最后还是按耐住了自己想要把方山村整个端了的想法。
这件事虽然源头可以从方山村扯出来,可是如果真的这个源头在被查一查,说不定有蛛丝马迹牵连到他们行会身上。
这样做是得不偿失。
如果引起周边大多数商户地愤懑,说不准会引火烧身。
………………………………
第184章 奇怪
吴志洲带着手下的衙役到了方家村。
这里是他的最后一站,其他的村子已经看过了。
其实再到方家村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反正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改变。
即使看到满眼的绿油油,但并不代表没有病害,所有看过的绿油油中隐藏着却是绝无生机。
下了马,吴县令带着他的人往村里走。
没想到方家村村口,居然没有看到那么多在那里哭天抢地的村民。
这一段时间他们都习惯了,每个村的村民都为今年的绝收想要死。
尤其是村口这块地方,几乎是全村人男女老少聚集在这里,大放厥词,哭爹喊娘的地方。
恨不得能凭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能把田里的桑苗说的活过来一样。
各种的愤懑怨怼,简直是要把老天爷都要骂个惨。
吴县令每一次看到这些人都会被围上来想要问到底县衙有没有办法可以救他们?
方家村却完全不一样,村口的这一块儿空地上,居然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没看到人就罢了,他们自己也知道桑田的位置。
直接带人过去不是什么难事。
吴县令和衙役们直接奔了桑田。
结果在桑田那里果然看到了人影重重。
每一块田里都有人在那里忙活。
孩子在田边玩耍。
尤其让吴志洲惊讶的是,在这里的田地里,根本看不到任何一丝绿油油的桑苗。
整个田野空旷的让人一目了然。
在田地的边垄上,那些桑苗已经全都被砍了下来,整整齐齐的就落在田垄上。
而地里一个个的汗流浃背。
背上背着秧苗篓子,田里早已经放进了水,一看现在已经变成了水田。
这些农人正在插秧。
这地里的秧苗眼看着应该是刚刚育出来的。
“你们的里正呢,让里正出来。县太爷来了还不赶紧出来招呼。”旁边的衙役大声的吆喝。
正在耕种的农人们一听这个话,赶紧有人跑去把方里正找了过来。
方里正其实也在田里,正在插秧,毕竟现在这个季节插了秧,应该还能赶上两季水稻。
虽说产量低,可是这一年的口粮应该能出来。
脚下打着赤脚,满脚都是泥巴,因为今天下田干活,身上穿的也是粗布衣服。
这会儿撸着袖子也来不及洗脚了就这样踩着泥地过来了。
“县老爷真是失礼,失礼,不知道您大驾光临。”
方成其实他们开始也等了两天,可是县太爷没有来的迹象,而且听到外面出去打听的人说,县太爷去了周边的那些村子,按脚程算,他们这村子恐怕一时半会儿来不了。
大家还有田里的事要忙,谁还有闲情逸致专门在村口等着县老爷。
所以后来忙着忙着也就把这回事给忘了。
结果没想到今天县老爷还真的来了。
吴志洲倒是不在意这个,这段时间早就忙的焦头烂额,现在根本不在乎哪个村里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他没有想到,方家村早就已经把桑苗全都已经锄了。
这自然是万万没想到的。
而且很明显,人家没有继续在种桑苗,而是在田里种了水稻。
“方里正,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心里有些奇怪,有一些村子其实也在把出了病灾的桑苗锄了,可是在田里,他们再一次种的还是桑苗。
毕竟,凤山县周围家家户户不是都靠种桑养蚕为生。
方里正笑着指了指田地里。
“吴老爷,桑苗已经全都得了病害,就算是种在田里恐怕也是不行了,所以我们就商量了一下,把这些有病的全部都锄了,我们琢磨着,就算是现在种下去,有的地方的病害还没有完全除了,恐怕还是会染上干脆一点儿,今年就不种桑苗了,直接把地种成水稻,这样起码能产些梗米。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田养一养。”
这可是他们家的路先生说的,只要陆先生说的,那就一定是对的。
“这种水稻怎么就变成养田了?”
“这您就不知道了,其实老祖宗以前也留下了规矩种了桑苗之后,第二年是要种其他作物养养田。可是因为咱们凤山县做的就是生丝买卖,大家都舍不得这些钱。
到后来慢慢演变成种两年桑苗,养一年田,到了这十几年,已经变成了种五年桑苗才会养一年田。结果桑苗的品质也年年下降,这一次虽然说是病害严重,可是也未尝没有我们人为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村里集体开了会,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所有人都说既然已经是这样了,肯定要绝收,现在种桑苗下去肯定不合适,万一再染上那就相当于是花了血本儿又打了水漂。
干脆我们今年就改成养地,虽说种梗米不一定收成能有多好,可是起码交了附税之后,还能留下点粮食填肚子。”
方里正颇有些兴冲冲,毕竟像他们村这么做的,估计这十里八村就没有第二个。
而且他们家家户户的蚕还养着呢。
说白了,只是把桑田这一块的收入改成了粳米,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受多大的伤。
没有动,根本的情况之下,说不准他们今年的收入还要比往年多,毕竟他们现在养蚕,可是一年四季。
而且家家户户,又都都会缫丝,这样下来,不光今年的年景要比往年好,而且收入要比往年高得多。
光冲这一点,他们家家户户干劲儿十足,没有一家不乐意的。
吴志洲看着农田里早有已经有大部分的田地秧苗全都种了出来,不由得感叹这方里正是个妙人。
这种眼光和眼界,一般人还真没有。
“不错不错。能提前想到这些,看来你这个里正确实有些眼光。不过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村民居然都不闹,没有说因为这些损失,家家户户的要上县里去闹。
这也能看出你们的民风淳朴,而且更能看出你这个里正做的确实是很好。”
方里正笑道,“大人,您这个话我可不敢当,其实这些主意倒不是我出的,我们村里的陆先生是位高人,我们一早发生这个情况的时候,就是陆先生给我们出的这个主意。
否则就以我们的眼光,怎么可能想到这么多。”
心里眼里都是敬佩,要知道他们家家户户的蚕,现在吃的香着呢,正是长身体的时节。
………………………………
第185章 神棍?
“陆先生?你们村里这位陆先生是干什么的?”
吴志洲倒是很好奇,没想到居然还有被称为先生的人,一般称为先生,都是一些读书人,文人居然对田地还有涉猎吗?
“陆先生是开丝坊的,这样吧,我带您去见他。”
方里正不藏着也不噎着,毕竟这件事一开始大家都商量好的。
陆见安已经跟所有人说了,他们这个养蚕的着必须传播出去,否则这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家都遭了灾,偏偏她们方家村反而还能有收入。
到时候就变成了引人注目,而且会引来仇恨。
说不准周围村子的人夜黑风高,到时候到村子里出点儿什么坏主意,损失的自然是大家。
毕竟这个养蚕的法子慢慢琢磨,一旦已被有心人发现,还是很容易的。
与其那样,还不如给方家村博一个名声。
一旦这个法子可以让周边的村子都能得到受益,大家对于方家村自然会感激,谁要是想给他们村子再找点麻烦,其他人也不会让。
大家开过这个会议之后,自然心里有些可惜,毕竟这个法子说不定能让他们赚了大钱。
可是大家也心里明白。
这一次他们已经比其他人先走了一步,就按现在的天数来说,其他村子的蚕早就饿死了。
这一季恐怕他们方家村的干茧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这已经比其他人多收入了一部分。
要是把别人都比逼得走上绝路,那可真说不定会出什么事。
更重要的是,陆见安说了说不准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村子照样可以比别人多挣一些钱。
毕竟他们现在两家豆腐坊加足了马力在干。
简直是白天黑夜,轮班儿转。
光是豆腐坊这块儿挣得钱,陆见安已经添置了两辆马车。
牛车不方便不说,而且往返临安成送豆腐之类的不太容易。
可是现在有了马车,光是每一天送货,他们送出去的豆腐,这得回来的银钱就足够村子里每家每户受益。
这样的话,大家反而心里少了很多担忧。
而且陆先生也说了,他们村豆腐坊的豆腐渣现在可以卖给其他村子,这样的话,又是一笔收入。
旁边的衙役有些不满,这可是县太爷,居然让我们家大老爷去,你一个平民百姓家里去。
“方里正,老爷走了这么久的路累了。你们还不赶紧去把那个陆先生叫过来,而且上茶,搬椅子?”
毕竟他们家老爷可是官老爷。
吴志洲摆摆手,“别说了,咱们就走上去,我去看一看这位陆先生到底有什么大才。”
说起来这位吴县令的确是个心胸宽厚,干实事儿的官老爷。
要不然也不会亲自带着衙役到底下来体察民情。
这已经是很了不得。
方里正二话不说,在前面带路。
一行人往村口走来。
一路上吴志洲看到路上家家户户家里的蚕棚都有人在里面忙活,而且路过的两家豆腐坊,生意居然好得出奇,能看到里面热火朝天的正在干活儿。
门口的马车正在上上下下的装着豆腐箱子,几个高壮的汉子在那里汗如雨下。
“方里正,没想到你们村子里有一些能人啊,听说你们方家村的豆腐好吃得很呐,我在县衙里也听说过,好像比起其他的豆腐,味道好的不止一点儿半点儿。
对了,怎么你们这些蚕棚还在忙活?这桑叶都没有了,这些蚕吃什么呀?”
“老爷,您问的这个问题,您见了陆先生就明白了。我跟您说陆先生的本事很大,他是蚕神娘娘的亲传弟子,我们村子里,如果这一次不是陆先生在,恐怕今年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是自从有了陆先生,村子里现在好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
就光凭陆先生愿意把缫丝的手艺开班传授给我们村子里的村民,就足够让我们大家感激,陆先生可是一个大好人。”方里正这是不遗余力给他们的家主做宣传。
陆见安最近做的哪一件事不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考虑?
全村人都是受益者,更何况这位可是他们的家主,还需要迟疑什么,家主的名声一定要正派,光耀,是那种人万众瞩目的,是那种都会敬佩的五体投地的崇拜,这才是他们的家主。
房家的最后希望,崛起的最后愿望。
现在人人心里都敬佩这位陆先生。
打心眼儿里他们都认可,这就是嫡系的家主的魅力。
可是也到了该让外面的人知道家主的魅力的时候,陆先生不该这辈子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丝坊老板,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家主的本事,知道他们方家村不是谁都可以惹得。
让所有人知道方家村才能给他们希望。
吴志洲看一眼方里正,看到这位脊梁挺起,眼神坚定,那种崇拜是毫不掩饰的,那是一种狂热啊。
蚕神娘娘的弟子?
嘴角微微勾起,凤山县的事情他们怎么会不知道,不就是一个蚕神娘娘的弟子,就是有人说他是蚕神娘娘,他们都不会惊奇。
这个世上不乏那种想要成名的人,而这些平民百姓最容易糊弄,因为平民百姓生活艰难,对于鬼神最为推崇。
心里不由得觉得这位陆先生恐怕不是什么好东西。
鱼肉百姓?
那就让他拆穿这人的真面目。
桑苗都没有了,居然还养蚕,这位陆先生还真的敢祸害这些村民啊。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就不能看着有人在他的地方的作乱。
看了看身边的衙役,和他这个老爷的想法明显一样,手都扶到了刀柄上,嘴角也是冷笑。
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正好撞上了我们家老爷,也是这个陆先生活该。
等一下看看怎么收拾这个神棍,不把他打的屁滚尿流,都对不起自己的这一把刀。
“哦,还有这样的奇人?那倒是要好好见识一下,就是不知这养蚕不吃桑叶,吃的是什么?难不成是蚕神娘娘的香火气?”
吴志洲神色平静,倒不着急拿下那个陆先生。
方里正神秘的笑一笑,做个手势,前面已经到了村口的那一排显眼的青石丝坊跟前。
“老爷,劳您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
第186章 恩威并施
吴志洲迈步走上台阶,看了一眼这整整齐齐的两排丝坊,规格不同,可是一模一样,每一个院子里都是人声鼎沸,人来人往的在忙碌。
这一座院子比起其他的院子更加宽大,宽敞,里面和其他的院子似乎不同,安静得有些让人不解。
陆见安正在检查那些蚕,他们养的蚕要比其他村的蚕早上半个月,所以现在已经都长成了成蚕,不过离着结茧,还需要两个月。
好在这些蚕吃的都不错,长势良好,而且因为她严格控制消毒和防疫,这些蚕绝对品质很高,加上温度适宜,这一次大概可以产量增加两成。
不出所料,茧节的时候,也是方家村大放异彩的时候。
尤其是看了看另外一间蚕室里的蚕,那些看起来和普通蚕没什么两样,可是那些可是吃了金叶子的蚕,这些蚕明显比起一般的蚕要长的更大,个头很大,浑身的青色都更加明显,还带着一丝光泽,看的人会觉得这些蚕就是与众不同。
是啊。
这可是吃了金刚叶的蚕,现在因为蚕茧的量上来了,空间的精灵小桑现在算是鸟枪换炮,叶子也开始茂密起来,起码供应这些蚕没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茧眼看要成熟,比起其他的蚕结茧要早很多,饲养的时间要短很多。
一想起金丝软甲,心头就是火热啊。
“陆先生,凤山县县老爷来访!”
方里正恭恭敬敬在外面等着,不过看在吴志洲县老爷的身份上还是给了几分面子,他们民不与官斗。
斗不起。
吴志洲笑道,“不用陆先生出来,我亲自进去看看。正好在下好奇这个蚕是吃什么长大。”
说着就迈步往里面走。
不等陆见安出来。
就在这时,被一个少年拦住了,“等一下!”
看见少年的面孔,吴志洲愣了一下,长得也太俊逸了,可惜了这样的孩子居然跟着那位陆先生,这不是糟蹋人。
“怎么?这蚕室有什么不能见人的?”
吴志洲笑意不达眼底,带着锋利,一言不合就会让人动手。
故弄玄虚,不过就是不让这些村民弄清楚他们的底细,真以为他这个县太爷也是那么好糊弄的?
陆见安笑道,“那倒没有,不过大人进来之前先要消毒一下,这是为了蚕室里的卫生安全,很简单,请大人委屈一下。”拱手施礼,再怎么说也是县老爷,她还没那个本事和人家对着干。
再说了她本来就是为了借着县老爷的手收拾那帮子凤山县里的行会大佬,咱的靠山怎么会得罪呢。
吴志洲面色缓和,消毒?
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他倒要看看这个陆先生到底在搞什么鬼。
“山子!”
徐蒙山答应了一声,快步从里面走出来。
手上拿着一个木制的喷壶。
这是他们村里的木匠给专门制作的,是按照师傅的要求做出来的。
不过这个东西的确好用。
里面装的水他不清楚是什么,但是知道每个想要进蚕室里的人,在进去之前要在门口先喷上这种水,然后才能进入蚕室。
反正他们村里的蚕,到目前为止已经养到第二季了,可是没有一条生病或者是因为病死亡的。
光是这么厉害的手段,就足以让人们多用这么一道程序。
不过就是给身上喷些水,要是能让他们的蚕年年如此丰收,让他们多喷几次也没有关系。
现在整个方家村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每个人进蚕室之前,都会拿着喷壶给自己身上喷一层这种水。
谁也从来没有叫过麻烦。
吴志洲站着没动,旁边的衙役想要上前斥责。
被他的眼神阻止。
徐蒙山已经拿着喷壶给吴志洲和衙役的身上都喷了一层水,这个喷壶看起来很巧妙,喷出的水像是一层雾气,扑面而来是淡淡的湿气,不过这种湿气里可以闻到一种草药的味道。
他猜测这种水里应该是有什么药物,来起到他所说的杀毒的作用。
陆见安做了个请的手势。
“请,大人!”
衙役不满意的叫道,“这位陆先生架子这么大呀,我们大人已经亲自到访,居然连出门相迎都做不到,难不成他以为他是谁呀?”
结果一院子的人都笑了。
吴志洲有些不解。
衙役被笑的脸色发青,这辈子还没遇到不怕官威的人们,这些人简直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嘲笑他们和他们老爷。
陆见安拱手,“是在下的错,在下就是陆先生陆见安,不知县太爷驾临寒舍,有失远迎。请大人海涵。”
吴志洲不由得有些惊讶。
他倒是真的没想到这位所谓的陆先生居然会这么年轻。
看起来也不过十三四岁,看那个身量明显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居然就是人人口中的财神娘娘的弟子陆先生。
眉头不由的紧锁,他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认为陆见安就是那个人们口中敬佩的陆先生。
反而有种感觉,这位陆先生背后肯定有人给他出招。
真正的那个大人物恐怕是在幕后操纵。
这位陆先生恐怕也不过就是个傀儡。
“哪里哪里。本官也不过是到方家村来体察民情,没想到村民对先生推崇备至,所以本官特意来上门请教先生,这不用桑叶养蚕的法子,毕竟凤山县周围几十个村子,现在桑苗全部绝收,如果陆先生的法子真的管用,那么不失为一个,可以让所有村民生存之道。
如果管用,本官一定魏先生上奏朝廷,给先生记一大功,可是如若这其中有什么猫腻,根本不像先生说的那样,恐怕本官只能拿先生是问。
这蛊惑百姓,动摇民心,为祸一方的大罪,恐怕会是满门抄斩。”
这话可谓是恩威并施。
反正人家把利害关系已经陈明,你自己怎么选?就是你陆先生的事情了。
陆见安施礼,“大人,正好本来小人也准备把这一件事上报给您的,不过因为发生的事情太快,一直在忙村子里的事情,还来不急抽空,所以现在大人来了,整好进去看一看。”
脸上微笑根本不变,态度不卑不亢。
吴志洲倒是真的高看这少年一眼。
这个年纪,在自己的官威面前,居然还能神态自若,已经是非常了不得。
………………………………
第187章 私心有何惧?
吴志洲迈步进入蚕室。
迎面而来就是高高的一排一排蚕架。
每一个蚕架上面都至少有十到十五个竹制笸箩,虽然这里的蚕架很多,可是,室内的空气,感觉还很新鲜,不像是他曾经见到过的那些蚕室,里面的味道有些难闻。
更让他惊奇的是,一眼望去,那笸箩里面密密麻麻的是一条,一条已经长成的成蚕。
而且这些蚕一看就很精神,应该是吃饱喝足。
和他在其他村里看到的那些焉焉一息,眼看着已经蔫吧的蚕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在这蚕的中间能看到一些白色的东西。
他并没有看出这些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可是能够看出这些蚕正在吃那些东西。
重要的是吃的很香。
“这……?”
这些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