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调查属实,不光是奖励,而且会对对方有严厉的打击。

    这种情况之下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生意。

    尤其是在三个月之后,各个丝坊缫丝学徒全部都出徒了。

    谁家的学徒都可以非常稳定的缫出最上等的生丝。

    看着这些洁白柔软光滑的生丝,所有的丝坊老板更是对行会有了无比的信赖,因为人家没有藏私。

    说教给你就真的教给你。

    自此之后,凤山县生丝在十国之那占据了重要的生丝地位。

    不要说是在陈国,十国之那没有师傅可以超过凤山县的生丝品质。

    很多丝绸商人都慕名而来,是因为凤山县之内所有的生丝都是货真价实。


………………………………

第304章 陆家改变

    而陆见安的丝绸织坊也真的大肆遍地开花。

    半年之内陆家丝绸庄在陈国之内开了五十家。

    不光是推出了赫赫有名的云锦,毕竟云锦是陆家的皇商供奉,光是供应皇宫内院的各大嫔妃,皇帝皇子们就已经供不应求,陆见安这里推出的云锦是属于他个人的一些私货。

    因为数量有限,一年大概只能推出十匹左右,在市面上几乎是有钱也很难买到,必须是提前预定而且身份尊贵。

    否则你就是拿着银子也买不到。

    自然那些王公大臣,权贵豪门,简直是打破了头,想尽了办法递帖子去排队。

    就这样,光是排队的人大概都能排到十几年之后,不要说还有十国方面来的,各大王侯都希望能买到云锦。

    最主要陆家还推出了两种市面上普通人家也能用的起的丝绸,宋锦和蜀锦。

    这两种绸缎,都分了好几个档次出来。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用得起,当然质量和花色都有不同。

    尤其是陆家所推出的宋景和蜀锦,在市面上是其他人家不可能拥有的。

    光是那色彩艳丽缤纷,那些花纹和颜色几乎让人感觉巧夺天工。

    陆家织坊几乎被来购买的人群踩破了门槛。

    徐蒙山把账本递给陆见安。

    他现在是统管整个丝绸庄的大掌柜,手底下有一批的掌柜的,都是陆见安一手培养出来的。

    这些人都曾经是他们家的学徒,从学徒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要知道现在和当年可完全不同,当年收学徒只要能看的满意,几乎不挑剔你的天赋,那个时候要想和人家各大丝坊去争人才,简直是不可能,所以只能是矮子里面拔高的。

    不过当年那40个学徒,的确现在个顶个都是人才。

    因为出身限制了他们的道路,而且因为各大丝坊看不上他们那些愚笨没什么天赋的人。

    反而成就了他们后来在陆家的一番事业。

    尤其是一个个经过陆先生的培训,而且他们陆家实行的是竞争上岗制度。

    首先培训学习这是少不了的。

    即使他们出身贫穷,大字不识一个,可是只要到了陆家每天收工之后就会有专门的先生教导他们识字认数。

    尤其是陆先生编撰的那些课程。

    那是在外面根本学不到的,尤其是数学,先生说了算学和数学异曲同工,不过数学上所用的这些数字和表达的方式核算学完全不同。

    更简单,更方便,更快捷。

    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如何做账,如何统计做表。

    这也是他们后来一步步走上大掌柜的所需要的必要品质之一。

    等到他们后来明白陆先生是怎么培养他们的,他们心中是感激的恨不得以粉身碎骨相报。

    这种知遇之恩大概这辈子都不容易遇到。

    把你从一个默默无闻大字不识一个的粗鄙乡下人培养成一个只要心里算一算就能算出账本儿的,大掌柜这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天两天。

    所付出的辛苦也不是常人能够所想象到的。

    这40个学徒几乎就是陆见安的嫡系,这些人把他们的师傅奉若神明。

    在他们心中,师傅对他们有再造之恩。

    而他们每个人都会带十个学徒。

    就是为了让他们手底下有可用之人。

    当然这十个学徒带出来之后,并不是说就交给他们使用,十个学徒会按他们个人的能力打乱之后分派到全国各地的陆家丝绸庄去工作,这样也是为了防止他们结党营私。

    更是为了防止贪污受贿的现象出现。

    而织坊的所有织工则是统一归罗青魏然管理。

    他们两个人现在已经分管两个部门。

    这两个部门一个是专门负责宋锦,一个是专门负责蜀锦。

    他们每个人的底下光是织工就已经超过千名。

    这些可都是他们手把手一步一步教导出来的,算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们。

    因为这些拜的师傅可都是他们的师傅,陆见安是最大的师傅。

    所有招收进来的织工学徒,全部都要经过陆家的专门培训。

    当然主要是,陆见安会对他们按他们的每个人的资质来进行分别的安排,这样学习出来才会事半功倍,当然也是为了对他们进行一番洗脑。

    毕竟这是古代,又不是现代。

    想要这些人长久的干下去,需要的是他们的忠诚和努力。

    在陆家所有的掌柜管事,包括底下的织工,缫丝师傅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只要在陆家工作三十年以上,每个人五十岁之后就可以每个月拿到养老银子。

    这个养老银子可以拿到死为止。

    这是把现代的养老金直接搬到了古代。

    不过就冲着这个政策,多少人简直是心头火热,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做哪一份工,可能做到他们老了,做不动了就没有人再愿意用他们了。

    那时候只能靠家里的子女养老。

    成为了那个吃闲饭的,谁又保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继承他们的手艺,如果一旦他们的手艺断绝,那就代表家里面以后的日子可能就很艰难。

    可是现在如果有了这个养老银子的出现,那么他们就毫无后顾之忧,即使老了也有人养。

    不少人冲着这个简直是卯足了劲儿的在干。

    要知道在陆家想要干够这么久,那可是有竞争机制的,也就是每三年就会有一次淘汰机制。

    那些偷奸耍滑,没有上进心,不好好干活儿的都会被剔除出去。

    陆家可不养闲人。

    在这种情况之下,谁要是想混日子那可是做梦。

    再说也没人愿意混日子,在陆家工作每个月都有奖金的。

    工作的数量只要超过了每个月的限额就会有一定的奖金,当然这奖金也分三六九等,只要你干的越多,干出来的质量越好,那么你拿到的奖金就会越多。

    所以可想而知底下的工人哪有不玩命的干呢?

    在他们心目中能遇到陆家这样的老板,他们简直是可以在梦里笑死了。

    而陆家的丝绸以质量花色和工艺简直是闻名大江南北。

    也引领了陈国的丝绸业往前发展。


………………………………

第305章 帖子

    陆见安接到帖子。

    这一份帖子是专门发给丝绸商的。

    各大丝绸商应该都接到了同一份帖子,就是让大家专门去临江王府,参加为临江王爷举行的丝绸大会,当然这里面隐晦的表达了临江王身体可能不行了,所以这一次的大会是为临江王选择寿衣的材质。

    陆见安眉头一蹙。

    金大牙被他赶出去之后,这人死皮赖脸就是赖在陆家外面不走,人家在外面租了房子,就是在陆家门外那里住着,只要陆见安出门人家跟在后面。

    也不跟的紧,就是若即若离的跟随,那架势还真的是死皮赖脸到了极致的金大牙干得出来的。

    撵又撵不走,骂也骂不走。

    到后来陆见安也就随他了。

    她一直没有见到临江王爷的动作,还以为对她这个女儿临江王也没有那么在意。

    其实临江王如果没有那么在意,对于陆见安来说反而是心里放心了。

    可是现在他接到了这个帖子,举办的这个丝绸大会,不得不让他觉得,恐怕这位王爷针对的目标就是他。

    这大概是唯一一个可以名正言顺让他进入临江王府,并且见到这个王爷的方式,而且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这么多丝绸商,谁会怀疑这些丝绸商和临江王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毕竟就算是皇上的暗卫去调查,恐怕也查不出来。

    他们往日里可没有一丝的来往。

    这才是真正的八竿子打不着。

    况且还有那位锦衣卫指挥使顾大人在那里运作,顾遇想要运用好她这颗棋子,当然就要保护好她存在的价值。

    陆见安这半年以来已经陆陆续续给五皇子送去了50万两银子。

    毕竟丝绸庄各地开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所需要的花费也毕竟比较大。

    要知道,现在全国各地光是丝绸庄就可以日进斗金。

    这笔银子说白了只是他们丝绸庄一个月的进账。

    等到后半年所有的程序都捋顺了,恐怕银子拿的更多。

    五皇子还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可是实际上五皇子现在身后已经多了一些大臣,效忠的大臣是太子,二皇子,甚至八皇子选过之后剩下的。

    也就是别人家挑剩下的菜。

    实际上这些人既不肯站队,而且是死硬派。

    就是那些刚正不阿,很难阿谀奉承选择站队,真正忠于皇上的臣子。

    当然这些人很难拉拢他们,是一些真正办实事儿可是有很少给别人面子的人。

    不会为了谁的面子,就去做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

    这些人太子他们都不屑于拉拢,拉拢这些人所要花费的功夫,简直要比他们重新培养一个人还艰难。

    所以这些挑的剩下的萝卜青菜,变成了没人要的剩菜。

    当然这些人也不以为意。

    五皇子的礼贤下士为人谦逊正好符合了这些人的嗜好,当然更重要的是五皇子身上所表现出的对于皇位没有多大争取之心的样子,更让大家觉得这样更为难得。

    不少人是觉得五皇子本人的确是做实事儿的人,这么多年五皇子不得皇帝的宠爱,但是依然认真的为朝廷办事。

    从来不以个人得失来去决定这件事怎么做,更不介意去得罪太子二皇子。

    每一次所做的事情都是不计任何威胁,老老实实办事。

    这样的五皇子在这些臣子的眼中,恐怕如果做了皇帝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

    起码可以做到谦逊地听取臣子的意见,不是要完全听从臣子的意见,谦逊地听取,起码可以知道每一件事的问题所在,而不是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虽然独断专行,一意孤行是皇帝的特权,可是并不代表臣子非常欣赏这样一个皇帝。

    当今圣上不就是独断专行吗?

    可是当今圣上疑心太重,心深似海。

    反而五皇子根本没有什么沟壑,随便一点表现就可以让人看出他直来直往的性子,更让人觉得欣赏。

    所以五皇子身边渐渐围拢了一些大臣,但是这些大臣根本不是结党营私,专门为了附和五皇子,或者巴结奉承五皇子儿和五皇子相交的,这些纯臣是真的比较欣赏这位皇子,所以大家做事之间有些往来,但并不亲密,甚至连太子和二皇子他们根本都没有注意到。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顾遇的运作。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想要谁看到一些东西和不想要谁看到一些东西还不是易如反掌。

    陆见安即使眉头能夹死苍蝇也没用,这件事自己必须去。

    这是临江王给出的一个态度。

    临江王既然要见他。

    他必然是躲不开的。

    拍了拍帖子,既然要见那就见吧,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既然他是那人的女儿,总不至于临江王就要了他的小命。

    如果要他的小命,只要置之不理就足够了。

    陆见安吩咐底下的人手准备前往临江王府。

    这一次京都他回来了。

    毕竟他们家曾经是京都的陆家。

    而现在离开京城两年之久的陆见安再一次要回到京都。

    其实对于他这个冒牌儿货来说,京都什么的根本无所谓。

    可是这毕竟是陈国的政治经济的中心。

    去见识一番也未尝不可。

    陆见安起身去了后院,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他要和徐氏交代一下,而且也要看看徐氏的意见。

    徐氏最近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当然得归功于她有一个特别有本事的“儿子”。

    现在的陆家和以前的陆家已经完全不能相比。

    虽然他们还在方家村居住。

    可是早就不再住在那个两进的小院儿里。

    方家村几位族老和立正商量之后,专门把村里最大的一块地给陆见安盖了宅子。

    而且出钱盖这个宅子的是村里人。

    现在的方家村和以前的方家村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以现在的方家村的地位早已是凤山县乃至周边的临安府以内最大的集散中心。

    虽然行会还在凤山县以内,可是无论所有的需要制定的规矩,政策,全要到方家村这里来请示陆先生。

    而且各大丝商一旦来到临安府境内,均会到方家村来拜会陆先生。

    这样的荣光即使是以前的行会会长金会长也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族老他们早就觉得那两进的院子太寒酸了。

    于是专门盖了这个五进的大院子,而且高墙绿瓦,园中高山流水,林木丛生,格局和建制都是请的临安府最有名的工匠设计建设的,这样的格局可以说是就算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富商所居住,也是富富有余。

    毕竟方家村现在家家户户光是缫丝所得一年净收入就已经超过千两白银。

    更不用说这只是最低的,人家很多大户已经可以做到年收入万两白银。

    族老,立正这几十几位村里的大户,他们年收入早已经是十几万两银子。

    不过是家家户户拿出一些银子,为他们的族长盖一座院子罢了。

    开这个大会的时候几乎是人人举手赞同,没有一家舍不得掏银子的。

    他们自然知道,家族的丝绸庄早已经开遍大江南北,甚至已经开始组织商队往十国其他国去了。

    家主一年的收入几百万两银子简直不在话下。

    他们可以倚仗的也只有家主。

    而家主至今为止还没有真正的说离开方家村,搬到其他地方去自然是因为彼此的情谊,既然是如此,他们更应该做到让家主有一种归属感,这里应该成为陆先生的家。

    最放心最舒适的家。

    徐氏他们现在就已经搬到了这座五进的大院子里。

    说实在,现在他们家也算是高门大户。

    光是家里的奴仆就成群。

    徐氏的确过上了儿子曾经对她承诺的想要让她过的日子。

    顶点


………………………………

第306章 纠结

    这五进的院子的确是不少,如果前后算起来相当于是五套彼此相邻的院子,加起来有数百间房子。

    光是徐氏,小五和陆雪玉和王真儿几个人主,简直是富富有余的很。

    一人一个院子,带着奴仆也算是真的有了高门大户的规矩派场。

    当然到了这会儿,高门大户的规矩全部都立了起来,前后院儿泾渭分明。

    李嬷嬷还是后院儿的管事嬷嬷,所有的事情都要在她手里过一遍,毕竟徐氏立不起来,如果她这个嬷嬷再管不好后院,那后院可是要乱起来的。

    陆见安一到后院,立刻有丫鬟给他打起帘子。

    “夫人,大爷来了。”

    徐氏早就笑眯眯的招呼,“你这孩子最近忙的根本都见不着你影子,这都有十天没见上你了,虽然咱们在一个院子里硬是见不到你这孩子,你说说该不该打你?”

    自己养的孩子自己心里清楚,她当然明白这个孩子可以做到今日这一步,当然是因为这孩子出身不一样,果然是上天眷顾的龙种。

    而自己能享受这样的福,不过就是因为自己的养育之恩。

    说白了,徐氏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可是是真心的心好。

    就是因为她把陆见安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来养育,所以才能收获了这一份福报。

    否则按照陆见安的性子,早就不耐烦的离家出走了,天高海阔任鸟飞,以他的手段到哪里不是生活,何必要带着两个拖油瓶。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两个人才成为了他的牵绊。

    “娘,的确是儿子的不是,最近丝绸庄的生意,桩桩件件太多了,儿子有时候忙的一天只能睡两个时辰。倒是没时间来给您请安。”

    她也是愧疚啊。

    “你看看你,咱们娘俩儿怎么还这样说话,为娘也不过就是跟你打趣一下,哪里是真的为难你。李嬷嬷早就告诉我了,你在前院儿忙的,最近都瘦多了,一餐都只吃一点点。”

    “为娘特意让李嬷嬷天天给你炖了燕窝送过去,你必须好好的养好身子,你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啊。”

    徐氏看着陆见安,心里眼里都是喜爱。

    是发自内心的疼爱。

    “好嘞,娘,你是天天让人送你一盅燕窝过去,吃的我都有点儿想吐。我来就是跟您说点儿事儿。”

    陆见安可不是一个惯会享受的人,什么燕窝人参成天炖着粥让他喝,他还真享受不了这个福。

    只要在吃食上精致一些,换着花样来,其实他不挑食。

    唯一可以挑的就是他们家的厨娘。在他的教导之下,各种吃食都能做的上来。

    说白了,外面就是有名的酒楼里的厨师到他们家来大概也会大开眼界,毕竟他们家的菜色在外面是绝对看不到的。

    各种现代才有的菜肴早已经被搬到了这里。

    但凡在陆家吃过酒席的丝商,哪一个不是交口称赞,这位陆先生可是一个享了口福的人,居然能把自家的厨子调理到这个程度。

    这也算是一位能人。

    恐怕这位陆先生就算不做丝绸生意,改做酒楼生意,那也是要火遍大江南北的。

    在陆家吃过的东西在外面是万万吃不到的,而且厨子回去还不一定能琢磨出来。

    “安儿,有什么事情居然要你来告诉我,是关于什么的?”徐氏非常有自知之明,不光是陆见安的事情,她根本不插手,而且后院儿的事情她也不愿意打理,就那些后院儿的俗务全部都交给了李嬷嬷,甚至自己的大女儿去打理。

    毕竟没有一个主子主事儿不合适,所以陆雪雨现在已经是家里的掌管后院的主子。

    陆雪玉一开始觉得不合适,她跟母亲商量,其实弟弟这个年龄已经可以开始想办法定亲了,一旦弟弟定亲之后弟媳妇儿娶回家来,其实家里就有一个主母可以打理后院儿事物。

    毕竟以弟弟现在的财富和地位,真的娶名门淑女也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哪知道她和徐氏一说这个事情,徐氏就连连摇头。

    “让你管着你就管着,别这么多废话,你弟弟自然有他自己的打算,而且他的亲事如果他不同意,你觉得谁能让他娶了亲?”徐氏心里苦啊。

    自家这个儿子哪里能娶儿媳妇回来呀?那娶回来简直就成了冤孽。

    可是这种天大的秘密,她哪里敢跟任何人说,就连女儿也绝对不能说。

    于是心里各种猜疑和奇怪的陆雪玉走马上任了。

    非常奇怪地成为了自己娘家后院儿的掌事人。

    “娘,我要进京一趟。”

    “皇上下旨临江王府甄选丝绸供奉,我是江南丝商的一员,陆家脱不开关系,我必须去一趟。”

    徐氏一听这个话早已慌张。

    “怎么会,难不成王爷已经……?”

    别看徐氏不问世事,可是临江王的情况她早已清楚得很。

    当年临江王爷没有完全交出兵权,就足够让皇上震怒。

    皇上这些年对待临江王府的态度,外人眼中早已议论纷纷,就是平常百姓家恐怕也清楚的很。

    何况一个徐氏她自然清楚,扯上了临江王爷没什么好处。

    “母亲您别瞎猜,估计倒不是王爷有什么事儿,说不准这位王爷是想见我一面,特意设了个陷阱,毕竟那有什么比的上给王爷做寿衣这个借口更合理,皇上更加龙心大悦。”

    陆见安自然清楚,这个临江王爷可是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

    要说现在快死了做寿衣,皇上自然会给这一份体面,当然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可以看得出皇上对这个哥哥是多么的敬重。

    都不惜把天下的丝商召集来,专门为了王爷甄选丝绸供应。

    这是多大的体面和荣耀,更是皇上的宠爱。

    可是谁又猜不到?皇上说不准恨不得放鞭炮来庆祝。

    “你……去吧!”

    徐氏心中不舍,可是也知道这是陆见安亲生的父亲,她没有理由,阻止人家父女相认。

    这是人伦,更是天道。

    临江王要是想,陆见安就在不可能留在这里,成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