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归-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氏艰难的走在路上,憔悴的身形摇摇欲坠。

    好容易走出了这条街,看到远处路边居然停着一辆带雨蓬的马车。

    包氏心中大喜,步子也变得轻快起来。

    只要雇上这辆马车出城去,最多两个时辰也能见到朱太夫人了。

    马车夫抱肩坐在车辕上,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包氏走上前去问道:“你这马车出城去吗?给你双份车钱。”

    车夫跳下车来,爽快说道:“只要不出三百里都去。”

    说着放了一张凳子在地上,让包氏踩着上了车。

    车厢里铺着坐垫,干净整齐。包氏进去后松了一口气。

    车夫牵着马调转车头,马蹄踏过水洼,发出叩叩的声响,在微蒙的夜色里传得甚远。

    包氏坐在车厢里还是有些不安,把车帘挑开,警惕地盯着外头。

    街上除了偶尔有巡更人经过,也就还有稀稀落落的几辆马车,专载有急事出门的人。

    马车走得不算快,因为要出城去,就算走得快不到开门的时候也要在城门里等着,所以包氏也不催。

    沿街的二荤铺亮起了灯,热气裹着香气从门窗里蒸腾出来,在这湿冷的天气里尤其招人。

    包氏觉得肚子很饿,以她现在的情形应该吃些东西再走。可又怕耽搁了时机,不能顺利出城。

    正在犹豫的时候车夫牵着马车拐进了一个小巷子,包氏觉得不对劲,便出声质问道:“你这是要往哪里去?我可是要出城的。”

    车夫答道:“夫人稍安,我只是听主子吩咐的。”

    包氏顿时就慌了,喝问道:“谁是你主子?!你可知道我是谁?”

    她想要跳下车去,可自忖跑不过年轻力壮的车夫。更何况巷子的两头不知什么时候各站了两个人把守。

    若是大声呼救未必不会有人发现,可她是偷跑出来的,万一吵嚷起来又怕被智勇公府的人抓回去。

    “夫人别怕,一会儿就能见到我家主子了。”车夫说道:“不会害你的。”

    包氏此时心里七上八下,但表面上还算镇定,事已至此,只能凭天由命。是福是祸全看造化,她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马车终于停了下来,包氏一看,是个极普通的院子,大小和她之前藏身的院子差不多。

    车夫上前敲敲门,不一会儿门就被从里面打开了。

    走出两个一般高矮胖瘦的人来,前头走的那个人手里提了一盏明角灯笼。

    包氏见了不由失声叫道:“楠哥儿桐哥儿,怎么是你们?”

    原来这两个人就是邵楠和邵桐,包氏之前怎么想也没想到会是他们。

    “舅母下车吧!”邵楠撑着伞上前打开了车帘:“失礼之处还望担待。”

    紧跟在邵楠身后的一个小丫鬟上前搀扶着包氏下了车,邵楠道:“此处简陋,但好在安全,请舅母屈尊住上些时日。”

    包氏进了院子,有小小三间正房,好在里头陈设都完备。

    除了先前的那个丫鬟,还有两个婆子。

    “这是老太太的意思?”包氏坐稳后小心问道。

    “上个月宜宁妹妹上山之前去过我家,”一直没开口的邵桐说道:“舅母若是有疑虑就请自便吧!我们家还真不愿趟这趟浑水浑水!”

    邵桐的性子一向刻薄,这一点包氏是清楚的,况且他对自己原本就有芥蒂。

    不过好在邵楠温和有礼,一边喝止邵桐一边对包氏说道:“外祖母这些日子又犯了头风,我们商量着先让老人家把病养好再送舅母上山去。否则老人家不能主事,舅舅若在上山去寻舅母,到时候是该让您回府去还是把您留在山上呢?”

    包氏想了想,自己如今也是孱弱不堪,不如暂且找个地方安静修养,等将养好了再向张氏发难。

    原本她还有些疑虑,担心卫宜宁在诓自己。但如今邵家人都出了面,显然卫阿鸾是知情的,那必是朱太夫人的授意。

    想到这一节便越发放下心来,笑了笑说道:“既然这样,自然是老太太的身体最重要。这里难得的清净,我就住下来好了。”

    “舅母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这里的下人,不要见外。”邵楠温言道:“我和二弟都要进宫去,不能多陪,改日再来看望舅母。”

    “公务要紧,快去吧!”包氏一脸长辈的慈笑:“给我向你们娘亲问好。”

    “我母亲上山侍奉外祖母去了,最近都不在府里。”邵桐说道:“我们也见不到她。”

    邵楠不欲他多说,赶紧推着他出去了。

    丫鬟婆子走上来服侍包氏更换衣裳鞋袜,又端了姜汤和馄饨来。

    包氏到了此时才算安心下来,慢慢地吃完了早饭,身体只撑不住,倒头睡了过去。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搜

    368

    张氏每日雷打不动要作早课,谁也不能打扰。哪怕是回到府里也一样。

    小双和冬月两个丫头三魂吓丢了两魂半,战战兢兢立在院子里,哭丧着脸等张太夫人念完了经再回话。

    管家婆先把这事告诉了明心,明心听了也着实吃了一惊。当即派人在府中各处细细搜寻,不可放过任何一处。

    众人把整座府邸寻了个遍也没见到包氏的影子,只得报给张氏。

    张氏听了,一张老脸黑成了茄紫色,切齿道:“不是叫你们严加看管了吗?居然还是叫她跑了!告诉下面的人,今天要是找不出包氏究竟是怎么逃出去的,就把他们扭送到官府去,治他们一个看护不力的罪!”

    “太夫人,我已经问清楚了,那几个丫鬟婆子昨晚吃酒赌钱,后半夜才去上夜,估计那时候包氏已然不在她的院子里了。那些巡夜的也都怕冷偷懒,才叫她有了机会逃跑。”

    张氏冷哼道:“她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去自然和那些奴才偷懒有关系,但也一定有密道,否则哪有那么容易!”

    “太夫人说的是,我这就叫他们一寸一寸的找,必要把那密道找出来。”明心躬身道:“只是找到之后呢?”

    张氏气得直拍桌子,喝道:“自然是顺着密道找人!找不到也要把密道堵死!”

    明心这才转身去了,张氏恨恨:“没有一个真正得力的!一群废物!”

    正在这时,卫宗镛过来请安。见张氏颜色不悦急忙问道:“谁惹老太太生气了?”

    张氏文言冷笑道:“还不是你那好夫人,你起来的晚还不知道吧?昨天夜里她跑出府去了。”

    “什么?!她跑了?跑去哪里了?”卫宗镛大为惊诧。

    “我猜她大约跑出去搬救兵了。”张氏道:“想来是嫌我们苛待她了,要去找正牌的太夫人告状。”

    “她敢?真是反了她的,给脸不要脸!”卫宗镛恼羞成怒的骂道:“她还嫌不够丢人吗?非要吵嚷出去搅的人人不安。”

    正在这时有下人回报找到了包氏逃离的通道,就在后花园一块假山石的后头,直通到后街的一处院子。

    “瞧见了吧,她可是早就防着呢!”张氏冷笑道:“密道早都挖好了。”

    “那我就去别业看看。”卫宗镛说着就往外走:“非把这贱人抓回来不可。”

    “你先回来,不可莽撞。”张氏叫住了儿子:“你若是真到了那里,人家不放人,你当真拉的下脸来吗?”

    卫宗镛一想,倘若包氏真的在朱太夫人那里,只要老太太不肯放人,他的确不敢动硬的。

    “你再过两天就要出京公干了,”张氏道:“犯不上为这事出面,还是叫二丫头和三丫头借着上山探望之名先去看看。”

    “可我出京之前也要上山去辞行啊。”卫宗镛说道:“不如今天就借这个名义去。”

    “倘若包氏真的在那里,要当面和你对质,你说什么好?又或者你嫡母要为她做主,你是应还是不应呢?”张氏帮儿子分析道:“情况未明之前还是先探探路稳妥些。”

    卫宗镛本来就是个没心机的,听张氏这么分析自己也就不敢上山去了,说道:“既如此我就先不去了,让那两个丫头到那儿去见机行事,可千万别搞砸了。”

    卫宜室卫宜家得了吩咐不敢不去,打扮的花枝招展坐了轿子出城。

    来到翠微别业,见到朱太夫人只说是想念祖母,特意上山来探望。

    朱太夫人不疑有他,想着虽然平时不喜欢她们两个,但如今亲事已然定下明年就要出嫁,且明显是被填了火坑的,心里有些不忍,所以对二人的态度比往日都要温和许多。

    卫宜宁在朱太夫人跟前伺候着,对双生女的态度还是和往常一样,既不亲密也不冷淡,除了例行的问候没有别的话。

    因为两个人来一趟不容易,朱太夫人便留她们吃饭,还说要住一晚再送回去。

    双生女本是带着任务来的,要在这里好好查一查包氏在不在,因此朱太夫人的吩咐正中她们的下怀。

    吃过午饭后二人借口看景,把别业各处都转了,却并未见到包氏的影子。

    “莫非夫人真的不在这里?”卫宜家说道:“刚见面的时候,老太太和卫宜宁不是还都问夫人身体怎样吗?”

    “我看着也不像,”卫宜室道:“老太太的性格咱们都清楚,一向直来直往不会藏着掖着,倘若夫人真在山上,她怎能一点儿也不表露?”

    “那你说夫人能去哪儿呀?”卫宜家有些好奇:“这京城中她还有别的地方可去吗?”

    “咱们上山来的时候留了人在山脚下,倘若夫人露了面必定会被他们发现带回去,咱们在山上住一晚,明早再回去。”卫宜室道:“咱们就是来探路的,其余的事情都不要多管。”

    她们两个如今已经认命了,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凡事都往好处想了。

    就算嫁的是老头和傻子,好歹也是正头夫人。大不了熬上几年手里多攒些钱,玩玩儿小白脸捧捧戏子,对付着活吧!

    “明年卫宜宁也及笄了吧?”卫宜家看着远处的卫宜宁道:“她那么有心机,肯定能给自己找个好人家。”

    “姻缘这事儿是天注定的,岂是人能算计的?”卫宜室不以为然道:“当初还都说大姐姐嫁的好,结果怎么样呢?还不如咱们呢!”

    是啊,她们好歹还能享受锦衣玉食,不必过那吃斋念佛的苦日子。

    卫宜宓这位曾经的大小姐,仁勇公府的大奶奶,如今却成了一个尼姑,世事难料啊!

    次日双生女下山回到智勇公府,如实禀告了张氏。

    “那就叫人留心守着,绝不可叫她上山去!此外多派人手在城中各处打探,发现了包氏行踪就赶紧把她带回府来!”张氏道:“此外还要保密,对外一个字不准提。若有人问起只说夫人病着不见客,多余一个字不准提。”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贴体贴的钟公爷

    369

    飞雪似琼花,纷纷开且落。

    漫天大雪洋洋洒洒,搓绵扯絮般下了整整一夜。

    今冬第一场雪下在十月初一,正是围炉的日子。

    早起如意一边往炭盆里添银霜炭一边说:“这雪下的真好,京城里指不定多热闹呢!”

    昭邑人最重围炉,因此各家招朋唤友,边赏雪边烤肉饮酒,既风雅又热闹,各个生肉铺的肉都不够卖,生意好到老板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

    卫宜宁也笑着说:“山上看雪别有意趣,今晚咱们也围炉。下这样大的雪最适合打猎,一会儿我出去弄几只野兔野鸡回来,可比什么猪肉羊肉的好吃多了!也算孝敬老太太了!”

    朱太夫人正隔窗看雪,闻言道:“你要打猎也使得,只是要多带几个人,否则我不放心。”

    卫宜宁笑道:“我的老祖宗,您事事明白,可不懂打猎是怎么回事。我又不是去大虎,要那么多帮手。这兔子野鸡最忌讳人多,还是我一个人吧,况且光天化日的,我又不走远,天黑前一准儿回来。”

    朱太夫人知道她一向稳重,也就不多管了。

    卫宗镛已于上月底启程出京,包氏还无下落。

    不过众人还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并不因此就影响了别的事。

    吃过早饭,卫宜宁借口雪天打猎,穿戴严实了,拿着弓箭下山来。

    一路上也没遇见人,可见大雪阻行人。

    到了山下一看,果然钟野和观音保已经在山下等了。

    卫宜宁有些日子没见弟弟,想念得要命,走过去一把抱住,问道:“你可冷不冷?肚子饿了没有?”

    卫宏安还显得有些难为情,微微挣了一下道:“我都好,不冷也不饿。”

    卫宜宁笑着刮他鼻子,说道:“你才多大了,就这么别别扭扭的。以前总赖着我,甩都甩不掉。”

    虽然是玩笑话,可心底难免有些怅然。

    卫宏安到如今还是想不起以前的事,不知道以后能否恢复记忆。

    倘若不能,她们姐弟还会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吗?

    钟野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心疼卫宜宁。

    她从不会像一般的女儿家那样柔弱爱哭,可越是这样就越说明她经历的苦难多。

    这些日子他已经尽力帮卫宏安找回记忆,可收效甚微。

    他又不通医术,除了不停地找大夫也没什么别的办法。

    而此时卫宜宁已经极快地整理好自己的情绪,笑着说道:“宏安,我给你做了双鹿皮靴子,看看喜不喜欢。往年在老凌河,一入冬你就喊冻脚,非要做双紫貂皮靴子给你穿上才行。不过京城气候暖,貂皮靴子穿不上,我就给你做了一双鹿皮的。”

    观音保接过靴子,只见针脚细密,用料讲究,心里不由得暖暖的。

    卫宜宁知他喜欢,便说:“回去再试,不合适就重新给你做。我还给应爵做了一双一模一样的,过几天再拿给他。好容易今天出来玩儿,你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没有?”

    “钟公爷说了今天要去望春山,不知姐姐想去哪里?”观音保答道。

    卫宜宁听了忍不住一愣,有些疑惑地看向钟野。望春山这个地方于她而言是极其特别的一个所在。

    “宜宁,我擅自做主,还请你莫怪,”钟野抱拳说道:“我想着你和宏安见面不易,且大多是在我们府上。如今难得自由,刚好可以去望春山祭拜一下令双亲。这是我越俎代庖,还请你见谅。”

    卫宜宁忍住哽咽道:“多谢公爷体谅,我确实早就想带观音保去祭拜的,可惜苦无机会。”

    找到弟弟之后,卫宜宁极想把他带到爹娘的坟前。可身不由己,要顾虑的实在太多,只能隐忍。

    想不到钟野竟能如此体贴,原本以为他这样的人必是不拘小节、粗疏豪放的性子,却不料细腻到这般。

    卫宜宁真是又感激又意外,忍不住给了钟野一个纯净甜美的笑,几乎把钟公爷看痴了。

    卫宜宁是步行下山的,但钟野除了骑马之外还特地备了一辆马车,让他们姐弟坐进去,既挡风也安全。

    卫宜宁上了车,看到里头有准备好的香烛纸马,又感动的几乎落泪。

    她从来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有仇必报,有恩必偿。心里记下了钟野的恩情,等有机会必要好好报答。

    雪地难行,马车迤逦向东,走了快一个时辰才终于到了望春山脚下。

    这里冬天一向没什么人来,又何况下着大雪,更是万径人踪灭。

    钟野把马车停好,从车后拿出扫雪的雪帚,又提了香烛纸马,还能匀出一臂把观音保抱起来。

    积雪虽厚,可他大步一迈足有五尺,轻轻松松上得山来。

    卫宜宁跟在他身后,两手空空轻装上阵,也很是迅捷。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三个人就来到了卫宗钊夫妇坟前。

    钟野放下观音保,拿着雪帚清扫。三下五除二就把坟茔周围的积雪打扫干净,露出一片空地来。

    卫宜宁看着他忙碌,不知想起些什么来,但只是电光火石般一闪即逝,想捕捉已错过了。

    再看时,钟野已把香烛纸马都安放好,还有四样果品一壶酒。

    卫宜宁说了声“多谢”,拉着弟弟跪下来,一开口就泣不成声了:“爹……娘……宏安,宏安找到了。我……我把他带来,让你们好好……好好的看看。”

    钟野第二次见卫宜宁哭,第一次也是在这里。

    当时的卫宜宁刚刚埋葬了父母的骨灰,在坟前哭得撕心裂肺却又悄无声息。

    是不是从那时候起自己就放不下她了呢?

    那边卫宜宁痛哭失声,这边钟野却已经神游物外了。

    观音保虽然记不得了,可还是忍不住跟着哭起来。

    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姐弟俩尚未长成就成了孤儿,这其中的悲怆辛酸旁人不知,钟漫郎却能感同身受。

    望着卫宜宁姐弟俩痛哭的背影,钟野心中暗暗发誓:此生必要如父兄一般呵护他们,哪怕艰险如这漫山大雪,他也要扫出一片净土给姐弟俩容身。

    风刀霜剑但加诸于己身,不要半点落在卫宜宁身上。

    ()


………………………………

第三百七十章 玩耍

    370

    昨夜的雪虽大,但今日天气却晴朗。碧天映着白雪,明澈妖娆。看上一眼,心里的污秽都会被洗净不少。

    卫宜宁带着弟弟祭拜过了父母,擦干眼泪收了悲切站起身来。

    眼睛微微有些刺痛,她不由得向远处望去,恰好看到了智勇公府的家庙素心庵。

    忍不住唇角上翘微微笑了一下,如今整座庙只剩下一堆瓦砾,想要重建好,起码也得到明年下半年。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张氏在府里翻云覆雨了,等到在重回家庙修行到那时候,双生女已经嫁人,卫宗镛也已捞得盆满钵满。如果顺利的话,智勇公府的小少爷也已经出生了。甚至原配夫人包氏业已“病死”,新夫人上位。

    如此一来,曾经元气大伤的智勇公府又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且大有更上一层楼的势头。

    这张氏还真是打的好算盘呐。

    观音保却不知道姐姐在想什么,只当她还在悲痛,便好言劝道:“姐姐,你莫要伤心了,虽然我记不起以前的事,但以后我会好好陪在你身边,再也不同你分开了。”

    卫宜宁听了心中涌起一片暖意,蹲下身看着弟弟玉人般的容颜说道:“有你在身边,姐姐自然就不伤感了。以后我们姐弟相依为命,再也不分开。”

    钟野清了清嗓子说道:“从南边下山,山脚有一个亭子。把那里打扫出来,可做临时歇脚之用,顺便烤些野味吃。你们姐弟难得出来一次,况且当年在老凌河想必也是经常打猎的,说不定还能想起些什么来。”

    卫宜宁听了眼睛一亮,卫宏安也拍手叫好。不管怎样他都是个孩子,能和自己的姐姐在一起又能打猎烤野味怎能不开心呢?

    三人于是朝山下走去,卫宏安难得露出些许孩子气,说道:“此时若是下着雪该多好,景色定然更空濛有趣。”

    “老凌河那里一入冬,一月里倒有半个月在飘雪。”卫宜宁语气里稍许有些遗憾:“和那里相比京城的雪的确是太少了。”

    她的话音刚落,头顶忽然落下一阵雪来,卫宏安惊讶的仰头观看,雪花落了他一头一身。

    可此时响晴的天气哪里来的雪?原来是钟野摇晃了身边的一棵大树,树冠上积的雪纷纷扬扬落下来,恰似飘雪一般。

    “哇!钟公爷好神力!”卫宏安由衷称赞道:“这么粗的树你居然能撼动,简直就是金刚转世。”

    钟野嘿嘿一笑说道:“宜宁、宏安,你们两个只管走,我来给你们下一场大雪。”

    说着舒开两臂用力地挥出去,击打在沿途的树干上,那雪便不断地落下来,迸珠溅玉,泼银飞练,映着日光晶晶莹莹,竟比真的下雪好看许多。

    卫宜宁姐弟俩一路欢笑,俨然淘气的顽童,钟野还从未见他们如此开心过,更加抖擞精神,把那些树木连拍带踹,好在他未用全力,那些树木并未受损。

    到了山脚下,卫宜宁双颊绯绯,笑意盈盈,明眸脉脉,身姿婷婷,比平时更添了三分娇俏生动。

    钟野看在眼里,恨不能把她宠上天去。

    卫宜宁下山时就是带着弓箭的,中野凡是到郊外来一般都弓箭不离身。

    若在平时,来望春山打猎的人也不少,但今天日子特别,人们都在家中围炉宴饮,倒没什么人上山打猎来了。

    卫宜宁带着弟弟在一块巨石后面藏好,她打猎经验丰富,知道大雪过后山里的野兽们都会到阳坡来寻找食物。

    因此找个地方隐蔽好,只等猎物出现在视野里就好。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就猎到了两只野鸡三只野兔,还有一只小麂子。

    钟野不喜欢守株待兔,他在雪地上观察野兽的足迹,顺藤摸瓜,在一处山坳里发现了一群黄羊,足有十几只。

    钟野随身背着的是三百石的大弓,紫铜箭簇乌木杆的大羽箭,足有三尺三长。

    在一棵大树后长好身,相准了目标,拉满了弓,一箭射出,猎物应声而倒,竟是一只箭射穿了两只黄杨的颈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