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归-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手指着张氏,满眼的幽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时邵杨和邵楠赶紧站到朱太夫人身前,生怕张氏对外祖母不利。

    从中堂的屏风后头走出来两个人,是肖太傅和燕肯堂。

    张氏恶狠狠说道:“刁奴竟敢如此污蔑我!实在不可饶恕!”

    她只说自己是被明心气得发狂,却绝不承认自己是为了灭口。

    “肖太傅、燕大人,您二位如何看待此事?”邵天资起身对这二人说。

    把他们请来是为了公允,免得卫宗镛到时有怨言。

    “肖太傅、燕大人,我要做首告,就状告这张氏害死我儿子卫宗峰。”朱太夫人起身颤巍巍地行礼道。

    卫宗鋒是她的亲生儿子,当初夭折真真是带了她的半条命去。

    如今听说儿子的死是为人所害,她拼了性命也要查出真相。

    “此事还需进一步审理,不如把二太夫人暂且带走,全城下令把当初那位丫鬟找到,总是能查出实情来。”燕肯堂道:“我家叔父在刑部任职,这样的案子也不是没审过,旁人以为时间久远、死无对证,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总能审个明白就是了。”

    一旁的肖太傅也点头说道:“此话不假。人心似铁非似铁,王法如如真如炉。便是江洋大盗、作恶的匪首,到了公堂之上也没有不招的。”

    张氏听到这两个人的话,心下又怕又惊,如今卫宗镛不在京城,她也是一把年纪,若真上公堂哪里熬得过刑去?

    看这样子朱太夫人是铁定了要自己偿命,自己虽然有个诰命的头衔,但到底是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朱太夫人能给她就能夺回去,一旦真上了公堂,可就是凶多吉少了。

    思及此张氏打定了主意,绝不能让官差把自己带走。

    于是,她把剪刀扔在地上,他的手上本就沾满了血,胡乱的在自己脸上抹了几下。

    顺便扯乱了头发,嘴里胡说乱叫,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这,这是疯了不成?”卫阿鸾看着神色癫狂的张氏错愕道:“那该怎么办?”

    “啊哈哈,无净无垢,无立足境!”张氏大呼小叫地念诵道:“佛祖要迎我去讲经啦!你们这鞋俗人,没有慧根的糊涂东西!”

    卫宜宁冷冷地看着张氏,她知道张氏是在装疯。

    但就她现在这个样子,还真是不能带她去衙门。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诚实的邵杨

    381

    张氏刺死了明心后发了疯,智勇公府对外封锁了消息,除了燕肯堂和肖太傅外无人知道智勇公府这天所发生的变故。

    张氏被捆起来,关到了她的院子里。派了人日夜看守,不得有丝毫马虎。

    有仆人来清洗了地上的血迹,又把明心的尸体收敛了,暂时放到后院的空屋子里。

    如今天气寒冷,不怕腐坏。

    “张氏她不会是真的疯了吧?”邵杨有些迟疑地问:“倘若她一直不清醒该拿她怎么办?疯子也没法带上公堂啊!”

    “就算她不承认谋害舅舅,单是她把明心刺死这件事也够了。她便是装疯,便让她疯下去好了,不过是把她关起来直到老死。”邵楠说道。

    “那怎么成?明知她犯下死罪还要让她苟延残喘,难免太便宜她。”邵桐说道:“她如今已然被剥了佛面只剩下一身贼皮,留着她做什么?依我说必须要把她斩草除根。”

    “可是还有大舅舅……”邵楠欲言又止,卫宗镛如今不在,到时回来又怎能轻轻揭过。

    “大舅舅难道还要质问外祖母不成?现有肖太傅和燕御史作证,便是他不在场又怎样?”邵桐不屑道:“更何况他若是知道实情,只怕躲还来不及吧!这位舅舅可是出了名的善于明哲保身。”

    这时邵杨忽出惊人之语:“会不会大舅舅从一开始就知道?”

    此时朱太夫人等人早已离开,只剩他们几个小辈还在这里。

    卫宜宁深深看了他一眼,依旧不说话。

    邵楠和邵桐也不出声,其实他们心里都有疑虑,不单是卫宗镛,就连包氏也未必如她所言是近期才知道这件事。

    倘或不是张氏要奈何包氏,包氏是绝不会告发她的。

    只是如今已经没办法求证,张氏是绝不可能出卖自己儿子的。

    “我们去看看祖母吧,”卫宜宁打破沉默:“这件事只怕对老人家打击太大,一时转不过来。我其实一直忐忑,可又想不出更万全的计策来。”

    “五妹妹,不然咱们干脆让那老婆子……”往外走的时候,邵桐走到卫宜宁跟前悄悄说,用手笔画了一个下落得姿势。

    “二哥哥,你急什么?”卫宜宁看了邵桐一眼不疾不徐道:“有人比咱们还急就是了。”

    邵桐闻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宜宁,你真是通透,我怎么忘了这茬。”

    邵杨还有些解不过来,追着问道:“宜宁、二哥哥,你们说的是什么茬?”

    邵桐不欲他多问,嘻嘻哈哈说道:“什么茶?大红袍、碧螺春、六安瓜片你要哪个?喝太多茶睡不好,我看你还是别喝了吧!”

    邵杨知道他故意混自己,可这时候显然不是争辩的好时候,因此值得把自己的好奇心先按下去。

    卫宜宁心里隐隐有着担忧,这件事情到底还是太急促了些。

    让朱太夫人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怕老太太实在有些招架不住。

    果然,到了朱太夫人这边一看,老太太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卫阿鸾在一旁剪头疼膏药给母亲贴太阳穴。

    如意已经派了人去请郎中,此刻也是一脸担忧地给朱太夫人捶腿。

    卫阿鸾一见卫宜宁等人,先是盯住了,继而叹息一声。

    邵楠三兄弟慢慢低了头,知道母亲是动气了。

    “你们都回去歇着吧。”朱太夫人疲惫道:“我不碍事的。”

    话虽然如此说,但明显气虚力弱,黯然得很。

    “如意,你好生守着老太太,”卫阿鸾先是吩咐了如意,然后起身低声对自己的三个儿子和卫宜宁说道:“你们都随我出来。”

    四个人只好默默地出来,低眉顺目,装的一个比一个乖。

    “这件事到底是谁的主意?”卫阿鸾转过身问:“你们的胆子可真大,这事情非同小可,偏偏你们又不提前跟老太太透透风,这么一剂猛药是想要了她的命吗?”

    “我们是同父亲讲了的,父亲也说这事情还是在大舅舅回来前解决了最好。”邵杨闷闷地开口。

    “主要是事情有了变化,才没来得及跟您和外祖母说明,事急从权,还请母亲恕罪。”邵楠性情最温和,向母亲解释:“实在是怕错过了机会,再生变故。”

    “母亲,那包氏偷跑出府,张氏被人追杀,我们怕不抓紧把事情挑明,就彻底没了机会。实在是为小舅舅报仇心切。”邵桐也忙说道。

    “我当然知道你们是好意,”卫阿鸾道:“你们不想让坏人逍遥法外,不想让小舅舅死不瞑目,这些我都能明白。可事到如今,老太太又急又痛又恨,我真是怕……”

    “小姑姑,这件事的确是我们没做好,”卫宜宁道:“祖母上了年纪,这件事又是她最伤心的,换成是谁都要一时承受不住的。”

    “我现在担心的是,老太太必定要大病一场的,”卫阿鸾垂泪道:“有赶在冬至,万一有什么不好可怎么办?!”

    邵楠等人一起都沉默了。

    卫阿鸾看了也不忍心,缓了口气说道;“你们啊到底是年轻气盛,记住了,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和长辈打商量,万不可自作主张。更不能刻意隐瞒,有什么事不能同我说的!”

    邵楠邵桐等忙点头,连声说道:“母亲教训的是,孩儿谨记!”

    卫宜宁也说:“姑母息怒,我们以后再不敢了。”

    卫阿鸾这才舒展了眉头道:“这才乖。”

    邵杨一见母亲转怒为喜,便高兴地说道:“宏安找到了,这是件喜事,外祖母知道了必定会高兴的。”

    邵楠邵桐赶紧去捂他的嘴,怎奈他已经说出来了。

    “你们捂我嘴干嘛?”邵杨觉得冤枉:“刚刚不是还向母亲保证有事绝不隐瞒的吗?”

    邵楠邵桐一个低头一个咬牙,卫宜宁心里也直叹气。

    “什么?你说宏安找到了?在哪里?为什么没领过来?”卫阿鸾一叠声儿地质问:“不是说那孩子掉下悬崖了吗?竟无事了?那还真是老天保佑。”

    顶点


………………………………

第三百二十八章 翻覆

    382

    冬月初八,智勇公府嫁女。

    外人不知道就在一天前府里死了人,看如今喜气洋洋的场面,就算有人说也没人信。

    包氏又做回了那个端严雍容的公爵夫人,亲自接待了当阳伯府和左尚书家的迎亲队,并把双生女权送出了府。

    这两桩婚事虽然是张氏一力主持,但碍于她修行的身份,正式场合一向是不出席的。

    所以今天没有看到她,也没有人感到觉得奇怪。

    徐家和左家都是招人代为接亲的,因为那两位新郎官一个重病一个呆傻了都没法出来见人。

    等到迎亲队伍离了门前,包氏才容出空儿来去伺候朱太夫人。

    那张氏疯疯癫癫,虽然捆着却终日胡说八道,又骂又唱,很是吵人。

    包氏向朱太夫人请示了,请了郎中来给她开了镇定的方子。

    那药喝下去不消一刻人便会昏睡过去,要四个时辰左右药力才会失效。

    不管怎么说她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整天那么捆着也不行,所以给她服了药后,只要昏睡便叫人把绳子解开。

    包氏经此一事,越发老练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桑姨娘还好,她一向安份守己,她对谁都构不成威胁,故而也没有人防着她。

    陈姨娘也还罢了,她和包氏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在包氏最狼狈的时候,她也没干过落井下石的事儿。所以这时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最提心吊胆的就是何紫云了,以前仗着有张氏撑腰,她和包氏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如今张氏倒下去了,包氏重新掌权。她自然心惊肉跳,生怕包氏找机会向自己发难。

    因此这些天她想尽了办法陪在朱太夫人旁边,像是冻怕了急着钻热灶火的冻猫子。

    “夫人,那姓何的小贱人是万不能留的。”国妈妈对包氏说:“咱们须得趁老爷没回府之前把她给解决掉。”

    国妈妈虽然死里逃生,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可狠辣的心性却没丝毫变化。

    只是她的身体比之前衰弱了不少,动不动就眼前发黑浑身虚汗。

    “我心里有数,现在还不能动她,”包氏呷了一口参茶缓缓地说:“不能太明显了。”

    双生女出嫁的第三天,本该是回门的日子。

    包氏头一天就叫家里的下人把一切应用之物都打点好,不管怎么说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然而天还没亮,当阳伯府的人就来报信说当阳伯去世了,卫宜室嫁过去将将三天就成了寡妇。

    徐家报丧的人刚走,包氏便赶紧装束,准备去徐家奔丧,如今府里能出去的也只有她。

    谁想包氏前脚出了智勇公府,卫家的后院竟然失火。

    好在只烧了一间院子,就是关押张氏的那一处,烧死了几个下人,张氏自己也被烟呛死了。

    身上没有别的可疑的伤,手里握着燃了一半的火绳,众人都说是她放的火。

    因为死了人自然要经官,张氏已死,谋害卫宗钊的事也就只好随她去了。

    包氏难免有些分身乏术,好在卫阿鸾这些日子一直陪着朱太夫人,顺便帮着料理一些智勇公府的事。

    按理说张氏亡故该给卫宗镛报信,毕竟是他的生母,且有诰命在身,卫宗镛是要守孝的。

    包氏向朝廷上报了,又花了银子打点了人,最后皇帝批复说虽然孝为国本,但智勇公身负重任,权且将张氏太夫人停灵数月,以待卫宗镛督工完毕回朝后再行祭祀下葬。

    这是包氏想要的结果,倘若卫宗镛即刻回来,势必与自己有一番争辩,且又给何紫云撑腰,自己难免掣肘。

    有了圣旨,何紫云便是给卫宗镛偷偷报讯,也起不到实际作用。

    卫宗镛终是不能抗旨就是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日,朱太夫人依旧卧床,每日里不思饮食,也不爱开口说话。偏偏又夜不成寐,所以人也就更加衰弱。

    卫阿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得了空儿便劝解她:“母亲,我知道你心里煎熬,可凡事到头总要看开为是,不然就是难为自己了。这事情的确让人意难平,然张氏已死,咱们也没办法把她送官去审了,自古以来的律法从来都是一个死,没有死两回的。”

    朱太夫人听了叹了口气,开口道:“你当我是恨她没能伏法吗?我还不至于那么固执,她死了也就是了,起码还省得家丑外扬。我只是心痛宗钊,他那么懂事,才不过七岁,怎么就容不下他?我这个当娘的实在不够资格啊,让孩子受了人家的暗算!”

    说着流下泪来,哀叹不已。

    卫阿鸾也陪在一旁垂泪,朱太夫人并不是真的不知张氏为何要谋害自己的儿子,她只是接受不了这件事。

    卫宜宁这些日子衣不解带地伺候着祖母,不敢稍歇,看着老太太如此神伤,她的心里也是无比难过。

    这日朱太夫人好容易睡得沉了些,且何紫云和桑绿枝都在一旁侍奉,卫阿鸾也是连日没怎么合眼,又有话要对卫宜宁说,便起身,轻声说道:“我要回去换换衣裳,宜宁你随我去一趟,两位姨娘受累,在这里守着老太太半日吧!”

    何紫云听了忙说:“姑奶奶可折煞我们了,这不单是该尽的本分,更是我们的福分。您和五姑娘这些天也着实累的很,很该歇歇,又不是铁打的。”

    桑绿枝也说:“姑奶奶尽管回去,老太太醒了,我试着伺候她喝些汤粥。”

    卫宜宁先是或自己屋里换了衣裳,然后才跟着卫阿鸾出府。

    “宜宁,你跟我说实话,这件事是不是你的主意?你为何不事先对我说?你眼里可还有我这个长辈吗?”马车离了智勇公府,卫阿鸾在车上问卫宜宁。

    虽然当时卫宜宁并没说话,可卫阿鸾觉得这事情之所以被翻出来,一定是卫宜宁最先知道了,继而告诉给了邵家三兄弟。

    卫宜宁没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了,但也不多解释。

    卫阿鸾看了她半晌,问道:“你是不是为了宏安?你想让他袭爵?”

    ()


………………………………

第三百八十三章 缓兵之计

    383

    卫阿鸾难得如此严肃,对小辈她一向和蔼,对卫宜宁更是。

    一来卫宜宁投老太太的缘,卫阿鸾心里很感激她。二来她从来懂事安静,让人放心。

    可如今这件事实在出人意表,翻出三十年前的密辛来,看似偶然,实则不简单。

    卫阿鸾性情虽柔和,可也不傻。

    再加上邵杨心直口快,把卫宏安的事说了出来,卫阿鸾便不由得更加疑心了。

    这些天因为在朱太夫人跟前侍奉,卫阿鸾并没合适的机会问卫宜宁,但这件事始终在她心里过不去,所以今天到底把卫宜宁带了出来。

    卫宜宁知道若不解释,卫阿鸾是绝不会放心的,但有些事现在还不能说,譬如她若说自己的父亲是蒙冤受屈,哥哥福安是被陷害,就连弟弟宏安也是被人算计才掉下悬崖的,没有真凭实据卫阿鸾是不可能相信的。

    还有可能让她以为自己居心不良,说起信任,卫宜宁还是更信邵楠他们兄弟。

    因此只好说:“姑姑,这件事我的确有份,那也不过是我偶然回府发觉有些蹊跷进而探查了一下,谁料竟牵出这段旧事,也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但既然知道了,若不说出来又觉得愧对祖母,所以才和三位哥哥商量了,原本还想再缓缓的,但事情有变,顾不得仓促了。

    至于宏安,我虽然能再次和他相遇,然他已经记不得之前的事。我的确是要照顾他,但并不想让他回智勇公府里去,更不想把他卷进不可测的境遇里。

    我爹娘已经不在人世,只剩下我们姐弟俩相依为命。就以我们现在的身份,便是宏安没有失忆,也不可能袭爵。”

    卫阿鸾听了叹息一声道:“你别怪姑姑责问你,实在是这件事太大了,一旦有什么不好的事,你必是要受连累的。你在那府里上无父母庇护,下无兄弟扶持。只有老太太还算疼你,万一她有什么山高水低你该怎么好?你也看见宜室宜家的下场了,难道也要步她们的后尘吗?”

    卫宜宁知道她虽然责怪自己却也有关心,便说道:“姑姑的话宜宁谨记了,以后再不会如此鲁莽了。”

    卫阿鸾见她如此懂事,便携了她的手道:“好孩子,我岂不知道你是个最懂事的,这事也不全是你的责任,那三个混账想必是不听你的劝的。”

    “哥哥们是出于义愤,谁听了这样的事也都是按捺不住的。”卫宜宁道:“只是祖母如今一病不起,我的心里实在是难受。”

    卫阿鸾听了,忍不住连着叹息了几声。回想朱太夫人这一生也是颇为坎坷可怜,虽然生在公侯之家。但因是庶女身份,只是进卫家做了继室,中年丧子,老年守寡。只有自己一个女儿,还常年在外地,只有近几年才回来。

    如今晚年还算安泰,偏偏又知道了自己的儿子是被人害死的事实。

    “这件事说到底也怪不得你们,”卫阿鸾道:“放在谁身上都是两难,说与不说都不妥。”

    “小姑姑能体谅我们就好,”卫宜宁笑了笑说:“其实当时大哥哥我们决定把这件事翻出来,也是想到那张氏比祖母年纪还大,倘若哪一天她撒手去了,倒落了个好名声,实在太不公。”

    “好啦,人死如灯灭,事情到这里也就算了。”卫阿鸾道:“你先跟我回去,等我换了衣裳,咱们去看看宏安。”

    卫宜宁听了忙说:“现在只怕不太方便,他如今在超勇公府,咱们冒然去了只怕不合适。”

    “什么?他如何会在钟家?”卫阿鸾很是意外,她原本以为卫宜宁把卫宏安安排到了一个隐秘的住处。

    就算是托给别人照看,也应该是和她走得近的韦家,怎么会在钟野那里呢?

    卫宜宁只得简单的解释了一番:“是因为他跟随金陵的马公子进京的时候路上遇到了歹人,被钟公爷救下了,就接到他们府里。宏安自己记不得以前的事,我也是在游玩的时候在野外见到他才认出来的。”

    “不相认也就罢了,既然已经相认了,总在人家也不好。你不想把他接回智勇公府去,那不如我把他领回来,反正也不是外人。”卫阿鸾道:“一会儿你就随我去超勇公府,准备些礼物答谢人家钟公爷,顺便把宏安接走。”

    卫宜宁怕的就是这个,卫宏安还不能暴露,一旦叫包氏知道了,定会生出变故来。

    卫阿鸾不知道包氏曾对他们做过什么,所以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凶险,只当卫宜宁是为了避嫌才不把卫宏安带进府里。

    可卫宜宁心里清楚,包氏做过多少丧心病狂的事,她绝不能把弟弟置于险境。

    因此赶忙说:“姑姑别急着把宏安接出来,和他同来的马公子现在还伤重没有恢复,若是把宏安接走,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我也想到这些,所以早已经给钟公爷留下了银票,作为宏安在他们府上的花销。况且钟公爷为人古道热肠,总说救人须救彻,我们若执意接走宏安,只怕会冷了钟公爷的一片好心。况且还有马公子,如果要接宏安不带着他不好,带着他似乎也不合适,毕竟你们府上还有两位年轻的嫂子。”

    卫阿鸾听了卫宜宁的话,想了想很有道理,说道:“也罢,现在就算把他接来,我也是有些分身乏术,老太太那头总是时常要过去的。但不去看看,总是说不过去。要不就叫桐哥儿他们把他领出来和我见一见,说起来这孩子还和我一面都没见过呢,也是个可怜见的,这么小遭遇这么多事。”

    卫宜宁知道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她心里再不愿意也不能不让卫阿鸾见一见弟弟宏安了,因此说道:“难得姑姑心疼我们,回头就劳烦几位哥哥把他领到府上去吧!但只姑姑一个人见见就好了,暂时别叫别人知道。”

    “我知道,连你姑父都不会告诉的。”卫阿鸾道:“咱们索性在我家里吃了晚饭再回那边去,老太太也就醒了。”

    ()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像了

    384

    卫阿鸾回到邵府先去给婆婆请了安,卫宜宁也随着她跟邵家人见了礼。

    随后来到卫阿鸾的院子,卫阿鸾去栉沐,卫宜宁则在房中看书。

    不一会儿邵桐跑了过来,见了卫宜宁道:“我娘是不是为难你了?”

    卫宜宁摇头一笑:“没有,姑姑就是问了问,并没真的责怪我。”

    邵桐缓口气道:“那就好,外祖母还好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