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归-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应爵不置可否,只说:“你觉得杀人不对吗?有人要害你难道不该杀?”

    “人不是不能杀,但一定要依法才行,否则纲常必乱,且不能治本。”观音保道。

    “可我就是想杀人。”韦应爵道:“我以后要杀很多很多的人。你呢?”

    “那我就阻止你杀人,”观音保笑道:“我以后要救很多很多的人。”

    顶点


………………………………

第四百零八章 浮生安闲

    在擎西王府用过了午饭,天就阴了起来,转眼间竟纷纷下起了雪。

    卫宜宁担心雪越下越大路不好走,便告辞道:“我们出来这半天也该回去了,来的时候车夫就说拉车的马该挂掌了,明天夫人还要到庙里去上香呢,别耽误了。”

    “下了雪路滑,马不挂掌容易打滑,不是闹着玩儿的。”老王妃知道宜宁姐弟两个在智勇公府里自然要多看包氏的脸色,不想让他们为难:“哪天你们想来了,随时来就是。等过了年把你们接过来多住些时候,如今宏安回府时间不长,想必老太太是舍不得的。”

    韦家的各个姐妹也都有礼物送给卫宏安,韦应爵把他自幼戴的一个玉佩给了观音保。

    卫宜宁姐弟两个回了家,听家里的下人说三小姐回来了。

    卫宜家从出嫁之后很少回府,也就一个月回来一次。

    而卫宜室因为嫁过去没到三天就收了管有热孝在身,所以不能到长辈跟前来,因此从出嫁后就再也没回到府上。

    “直接去祖母那边吧,省得老人家惦记着。”卫宜宁对弟弟说,知道朱太夫人若是超过半天见不到观音保必是要担心的。

    朱太夫人的屋子比别的地方都暖,掀开外间的门帘,就觉得热气直往身上扑。

    此时雪还在下着,春娇赶紧帮卫宜宁脱掉外面的披风,抖掉上面落的雪。

    在外间暖了一会儿才往里间去,热气夹着花香,恍若暖春。

    朱太夫人屋子里的卷书案上放着一对汝窑花觚,里头插着两支腊梅,一支嫩黄一支玫红。

    窗台上摆着两盆水仙,开了那么七八朵。

    “五妹妹回来了,我原还以为今儿见不到了呢。”说话的是卫宜家。

    如今的她一身妇人打扮,比先时看上去还要明艳几分,大约是嫁的不如意的缘故,瘦了许多,一张巴掌大的脸看上去越发楚楚可怜。

    “听说三姐姐回来了,赶紧过来看看。”卫宜宁携着观音保的手含笑道。

    她今天穿了一身浅紫色棉锦袍,乌软的发髻光可鉴人,一双寒星样的眸子在刘海的发丝间若隐若现,肌肤依旧白腻过人,两颊淡红,气色极好。

    卫宏安一身天青色棉袍,头上戴着卫宜宁做的抹额,上面绣的是玉兰花样,这是老太太怕风吹了他的额头,特地叫卫宜宁给做的。

    面容如玉,唇若施脂,竟比一般的女儿家还好看。

    “三丫头越发的有孝心,这几盆花就是她给我送来的。”朱太夫人笑着说:“外头冷不冷?我瞧着雪下的越发大了。”

    后半句话则是在询问卫宜宁了。

    “这会儿下着雪都不怎么冷,只怕雪停了就冷了,”卫宜宁道:“照我看今年的雪并没有去年多。”

    “宏安啊,过来见见你三姐姐,你们两个还是头一回见面呢。”朱太夫人招呼卫宏安道:“我们刚才还说到你,你真是堪比曹操了。”

    “我也是这几天才听说宏安回来了,若是早知道一定早就过来了。”卫宜家说着拉过卫宏安的手,又仔细打量了一番。

    她面上虽然和蔼可亲,但心里却忍不住嫉妒。觉得卫宜宁实在是命好,不但找到了弟弟,这弟弟还十分投老太太的缘。

    “其实跟谁也没说,宏安虽然找回来了可还没入族谱。名不正言不顺的,唯恐外人说闲话。”朱太夫人解释道:“等什么时候老爷回来了,给他入了族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了。”

    “我也没准备什么贵重的礼物,这个荷苞给你带着玩儿吧。”我姨家说着拿出一只小荷包来,里面有两只小银锞子,一个不足二两就是哄小孩子玩儿的。

    卫宏安躬身谢过了,朱太夫人把他叫过去,让他坐在自己旁边,摩挲着他问在韦家都吃了什么玩儿了什么。

    “二姐姐如今怎么样?”卫宜宁问:“那府里的人对她还好吧?”

    “有什么好不好的,也不过就尊她一声太太。如今是那府里的大奶的管事,我前几日去看她,说是那府里的人都商量好了,等过了年就叫她到家庙去。”

    若放在以前,这些话卫宜家是不会对卫宜宁讲的,可如今她连个说话的人没有,就忍不住当着卫宜宁的面大吐苦水了。

    卫宜室守寡且年纪又轻,那府里不想留她,便叫她到家庙里去修行,这在大户人家里也是常见的,朱太夫人和卫宜宁听了倒也不意外。

    不过双生女的婚事都是张氏给定下来的,朱太夫人自始至终也没参与,她心里虽然不同意,但张氏为了给卫宗镛谋一个外放的差事,这里头的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朱太夫人也不多作评论,卫宜宁也没说什么。

    恰在这时包氏来了,卫宜家还是很怕包氏的,急忙站起来让座。

    “大姐姐从南边打发了人来,特意给老太太送年货的。”包氏含笑对朱太夫人说道:“我已经叫人把车卸了,先叫他们暖一暖,回头把东西送过来让老太太过目。”

    卫玉珰每年都会派专人给朱太夫人送礼物,二十几年从没变过。

    “偏偏赶上这么个天进京,也实在难为他们了。回头给他们安排好饭食,额外再打赏,都记在我账上就好。”

    “哪有让老太太破费的道理?”包氏赶紧笑着说:“我看车上有火腿,晚上就叫厨子给老太太蒸一碗。”

    “明儿个再说吧。”朱太夫人不想晚上吃的太油腻:“恰好三丫头回来了,你把那些礼物分一分,叫她也带一份回去。还有二丫头的那一份也打点好,明儿派人送过去。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到底是咱们家的孩子,总不好一点儿不闻不问的。”

    卫宜家在一旁听了忍不住红了眼圈,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只有朱太夫人还记挂着她和姐姐。

    “老太太晚上想吃什么?我叫厨子门去做。宜家也留下来吧,吃过晚饭再回去也不迟。”包氏和蔼的说道。

    她如今对带着府里的每一个人都和颜悦色,卫宜家便以为她没了指望,故而才会比以前更加维护人。

    ()


………………………………

第四百零九章 恻隐

    腊月二十四日立春,卫宜宁借着去韦家的名头去望春山祭奠父母。

    她先是坐了智勇公府的车来到韦家,进去后换了男装,再悄悄从后门出去。

    后门口早已经备了马,为了怕人说三道四,她换上的是韦家男仆的衣裳。这样就算有人看见也不会多想。

    路上积雪半融不是很好走,好在卫宜宁也并不着急。

    先是来到一家香烛店,买好了祭品,装在马背上驮的褡裢上,才又重新跨上马去。

    街上的行人车马熙来攘往,卫宜宁骑在马上只能慢慢的走。

    经过铜雀街的时候卫宜宁想着若是从东边的岔路口过去,再经过一个小菜市正好能从泰安门出城去。

    这样一来虽然有些绕远,但道路不那么拥挤。

    因此便拨转了马头,走上了东面的岔路。

    小菜市自然是卖菜的地方。只是这里规模不大,来这里的人多是附近住的普通百姓。

    因为快过年了,很多人都想尽快把手里的菜卖完。所以到处都是贱卖的吆喝声。

    卫宜宁控着缰绳不紧不慢的走,远处的熟肉摊子传出来一阵打骂声。

    卖肉的正在高声喝骂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卫宜宁听得清楚,原来是这女人企图偷肉。

    这样的事情卫宜宁本来是不管的,只是看到那女人怀里还抱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便动了恻隐之心。

    下了马分开人群,问道:“她偷了你多少肉?该合多少钱?”

    卖肉的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瞪着圆彪彪的眼睛歪着脖子说道:“二十文!”

    二十文的熟肉还没有拳头大,卫宜宁刚刚买香烛纸马的时候,刚好找了些零钱,她把这把铜钱抓在手上看了看足有五十文。

    “这些钱给你,再割些肉给她。”卫宜宁道。

    她虽然穿的只是仆人的衣裳,可在这些贩夫走卒们看来已经不同寻常了,那卖熟肉的摊贩见有钱可拿,也不再喝骂那女人,又割下一块肉来递给她。

    卫宜宁还有事,便牵了马走出人群想要离开,谁想那女人追了上来。

    只见她一边把那肉往孩子的嘴里塞,一边向卫宜宁说道:“这位大爷,真是谢谢你了。”

    卫宜宁自然不用她谢的,但听她的声音就觉得耳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那女人也盯着卫宜宁,今日呆住了。

    尽管眼前这女人头发蓬乱面容枯槁,卫宜宁还是很快就认出了她:“你是福菊?”

    这个女人当年是肖卿卿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受人胁迫陷害卫宜宁。

    被卫宜宁识破后,肖家人发现她和家中的小厮私通,把他们两个都赶到了田庄上。

    那女人见卫宜宁认出了自己,羞得无地自容,一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你这是怎么了?我记得肖家不是把你打发的田庄上去了?”卫宜宁有些奇怪。

    “卫五姑娘,当年的事都是我的错。”福菊羞愧地说道:“老爷夫人都是仁慈的人,虽然我犯了大错,却还是饶了我,把我打发到田庄上去,后来就让我跟那小厮结成了夫妻,不久后我就生下了这孩子,是个女儿。

    我那丈夫不争气,在田庄上偷盗东西去赌博,被庄上的管家发现了痛打一顿回了老爷。老爷并没把他送官,只是叫我们离了田庄,自谋生路去了。

    谁想到出来之后他变本加厉,把能卖的都卖了,甚至还要把我和孩子抵赌债。我不肯,他便打我,我只好带着孩子跑出来。眼看着我们娘俩活不下去,我想着这孩子从生下来还没吃过一口肉。便想偷一口肉给她尝尝,然后我们娘两个就去死。”

    卫宜宁见她怀里的孩子瘦骨伶仃,实在可怜,福菊虽然咎由自取,可孩子是无辜的。

    于是问她:“你乡下可有亲戚?”

    福菊点头说道:“我有个姐姐就嫁到离京城五十里远的窑店。”

    “那好,你就投奔她去吧!我这有十几两银子,你拿着这些钱在乡下足够你把孩子养的很大了,只要你不坐吃山空,有你姐姐帮衬着,也能活得下去。”卫宜宁说着把自己身上带的十几两银子都拿出来给了福菊:“千万不可叫你丈夫知道,否则这银子一定会被他拿去赌钱。都说赌徒在投胎的时候,天灵盖里是放了嗜毒符咒的,你根本劝不住他。”

    福菊没想到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居然是卫宜宁帮了她,心中又是愧疚又是感激,跪下来就要给卫宜宁磕头。

    “大可不必如此,我本不是多么慈善的人,只不过觉得这孩子实在无辜。”卫宜宁淡淡的说道,把银子扔进她怀里,翻身上马去了。

    到了望春山下卫宜宁下了马,把马栓好,拿着祭奠的东西走上山来。

    山上的积雪还很厚,卫宜宁走得有些慢,上到一半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个人,身高体壮,好似巨灵神下凡。

    卫宜宁不由得招呼道:“钟公爷,你怎么来这里?”

    原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钟漫郎。

    钟野一见是卫宜宁,老脸顿时就红了,只是他肤色深,卫宜宁一时没看出来。

    “我……”钟野有些尴尬地清清嗓子道:“我就是觉得闷出来走走。”

    “公爷怎么没带弓箭?”卫宜宁笑吟吟地问:“我还以为你上山打猎来了。”

    “是啊,我怎么没带弓箭呢!”钟野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假装打猎了,免得连个借口也找不到。

    “我要去祭奠父母,就不多停了,”卫宜宁抬了抬手里的东西说道:“还要赶着回府去呢!请公爷见谅!宏安还说过几日要去府上拜望呢,他回去后总念着您。”

    “哦,好,想去随时去就好,我家里没那么多规矩。”钟野挠了挠头道。

    卫宜宁又行了一礼才继续往山上走,钟野心情复杂地看着卫宜宁的背影,好半天才叹了口气转身下山。

    卫宜宁到父母坟前一看,周围的积雪清扫的十分干净,一堆刚刚燃尽的纸钱旁边还有沥酒的痕迹。

    卫宜宁猛地回头朝山下望去,只见漠漠林木间一道魁伟的身影渐行渐远。

    ()


………………………………

第四百一十章 准备唱好戏

    屠苏酒,新桃符,爆竹声中一岁除。

    晴窗雪,凫雁炉,笑语喧天不餍足。

    转过年,正月闲。

    闺阁禁针弊,学堂放假,吃酒赌牌看戏会友成了最大的正事。

    就连家里的下人们,只要不是家里有客,比往日里也都要轻松许多。

    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猜枚赌子,或是赶围棋,一般不赢铜板,只拿糖莲子或是瓜子论输赢。

    卫宜宁却最怕这样的日子,针线活不能做也就算了,偏偏一拿起书来就被春娇一把夺过扔到一旁。

    气鼓鼓地说道:“姑娘,这时候正经的读书人都不读书了,你还看什么?!实在无聊了,不如各处逛逛去。”

    “去哪里逛还不是一样?”卫宜宁无可奈何地笑道:“去了谁家也不过是听戏话家常,前几日把话都说尽了,如今什么都不想说。我又不爱听戏,还不如蒙头睡觉去。”

    说完躺到床上和衣而卧,梦周公去了。

    谁想刚躺下没多久,韦兰珊带着韦兰琪韦兰珥来找她玩儿,卫宜宁急忙起来。

    “正月里做客讲的就是不请自来,”韦兰琪猫儿眼泛着狡黠的光:“我就猜宜宁一定偷懒睡觉呢!再不会猜枚打手板就是了。”

    卫宜宁一边笼头发一边笑道:“几位姐姐好雅兴,只是怎么没全来?大姐姐不到是有缘故,可三姐姐四姐姐和七妹妹怎么没来?”

    韦兰珮很快就要和邵桐成亲,卫家是邵桐的外祖家,她不便前来。

    “老七那个女学究是死活不肯出门的,年纪越大越是如此,我们也懒得叫她。”韦兰珊快人快语:“三妹妹前儿去杨家着了些风寒,四傻子是吃多了闹腹痛,所以也没能来。”

    韦兰珥接着说道:“有我们三个来闹你还不够吗?不如我们打双陆,再不玩儿叶子牌也行。”

    “六姐姐的赌性这么大的,”卫宜宁笑道:“只可惜我一儿这些就发困。”

    “不如玩儿抽花签,”韦兰琪道:“依规矩罚酒。”

    “这个好!”卫宜宁笑道:“反正我不醉。”

    “怎么不见宏安?”韦兰珥问道。

    “你不知道吗?一大早就跟应爵走了。”魏一宁道。

    卫宏安也是在府里待得百无聊赖,好在韦应爵邀他一同去钟野府上,到那里可以尽情的玩儿。

    加之燕肯堂也在,卫宏安恰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他。

    因此每次去了就要待到掌灯时分才回来。

    “春娇,把这几位姐姐请出去玩儿吧!”卫宜宁让春娇把韦家姐妹的丫鬟们领出去:“把咱们的点心果品都端上来,叫姐姐们别拘束。难得有闲暇,不要再跟着我们伺候了。”

    “宜宁说的对,你们不在跟前儿,我们玩的更好。”韦兰琪笑道。

    春娇含笑过来,把韦家的几位丫鬟的请了出去,就在外间玩儿。

    包氏只是走过场一般去了几家吃年茶听戏,她没什么心思消遣,因此也只是走马观花似的便回来了。

    丫头们都躲懒,以为夫人出去要到晚上才回来,因此包氏一进门发现屋子里连个人影儿也没有。

    国妈妈也恰好从外头进来,见此情形不禁抱怨道:“这起懒货!夫人才不过出去这么一会儿,就都跑到不知哪里养汉去了!茶是凉的,碳也不生,越发没了规矩!”

    好在包氏出去的时候带了几个下人,忙生火烧水。

    包氏倒不甚在意,说道:“有她们几个也够了,国妈妈你随我进来。”

    国妈妈随着包氏走到里间,包氏退下外裳坐在椅子上。

    国妈妈问道:“夫人今日去了小孙侯家,怎么不多坐一坐?他家大娘子人还不错,且又是您的同乡。”

    “话虽不错,只是我看他家的客人也多,嫌吵闹,就回来了。”包氏的声音有些疲惫,说到底她也不是铁打的。

    一来她本就不算年轻了,二来频遭变故,身心耗损。

    “夫人不要忧心,”国妈妈道:“咱们多少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不会栽在那两个孩子手里的。”

    “今天的事怎么样了?”包氏问道:“你当面看过了?”

    “看过了,”国妈妈道:“那曹六还真是个办事的。”

    “像不像?”包氏低声问道。

    “总有四分像,”国妈妈老眼里闪着精光:“夫人放宽心,等着看好戏吧!”

    “该嘱咐的话你都嘱咐好了?”包氏还有些不放心:“别到时候出了纰漏。”

    “我亲自一句话一句话教的,绝对不会出错。”国妈妈笃定道:“他们穷怕了,有这么个赚钱的好机会,岂有不上心的道理。”

    “但愿能一举成事,”包氏轻声叹息道:“否则总觉得不安稳。”

    “这件事做完了,夫人就可高枕无忧了。”国妈妈道:“剩下的那几个姨娘都不足为虑。”国妈妈说道。

    “哼!”包氏冷笑:“老爷恨不得吃了我,到时候少不了一番口角。”

    “老爷上次写信回来说工程进行得不是很顺利,可能要晚些回京。”国妈妈道:“如此一来,那姓何的小贱人……”

    “我从来也没把她放在眼里,想要收拾她还不容易?就凭她那点道行还能翻出我的手掌心去吗?”包氏道:“只要看好她别跑出去就行了。”

    “夫人放心,那小贱人就是插了翅膀也逃不出去。”国妈妈道:“更何况她还大着肚子。”

    “她如今也有六个多月的身孕了吧?”包氏道:“七个月的孩子早产,虽然弱些,但也能养得活了。”

    “正是,”国妈妈道:“何姨娘怀的孩子马上就七个月了。”

    “对了,我刚才进府的时候,门口停着几辆马车,说是擎西王府的几位小姐来了。”包氏道:“你一会儿叫丫鬟过去送些吃的喝的,别让人觉得咱们怠慢了。”

    “夫人吩咐的事,老奴这就去办。”国妈妈答应到。

    “你吩咐完了也回去歇歇吧。”包氏道:“我也乏的很了,要睡一会儿。”

    “夫人歇着吧,”国妈妈道:“咱们养足了精神还要唱一出好戏呢!”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借一步说话

    火树银花不夜天,玉壶光转似流年。

    上元之夜最是一年当中繁华不堪的日子,香车宝马熙熙攘攘,仕子佳人花团锦簇,不论男女老幼皆在春寒料峭中畅然嬉游。

    烟花彩灯与头上的圆月相映,衣香鬓影之间笑语嫣然,直教人感叹人间恍似天上。

    这是观音保来京城的第一个上元节,卫宜宁不爱热闹却也不能免俗地带他出来逛逛。

    姐弟两个带着春娇和小舍儿出来,坐的是府里的一辆驯骡车。

    “宏安,你若是看中了街上卖的什么东西就告诉姐姐,我买给你。”卫宜宁对观音保说道:“有许多东西只有上元节才有,过了这日子你想要也买不到了。”

    “是啊少爷,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你不要不好意思,”小舍儿说道:“便是买些烟花来放也好玩得很。”

    “又怂恿少爷玩儿这些火啊炮的,忘了去年你自己放烟花烧着裙子的事了?”春娇虎着脸对小舍儿说:“每个正形儿。”

    小舍儿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把车靠到墙边停好吧,”卫宜宁道:“前头狮子街只能步行了。”

    众人于是下了车,车夫把马车停放到路边在那里等着。

    昭邑的上元节俗称不禁夜,这一天城里城外不宵禁,十二个城门大敞,街市灯火通明,各家店铺全部营业,百姓们可游玩至凌晨。

    只是这一天禁军、羽林卫,连同京城周边的防守兵勇比往常都要严密。怕的是有歹人趁着这样的机会作乱。

    所以这一天邵楠等人是不能休息的。

    “不知韦家的姑娘们可到了?”春娇在人群中四处张望:“这人也太多了。”

    “找韦家的姐姐们最好找。”卫宏安笑道:“你只要看街上的男子们都盯着哪里看就好了。”

    “宏安少爷的话不假,”春娇听了掩口而笑:“的确就是这个样子。”

    上元节游玩是历来的风俗,朝廷也一向鼓励,就连公主郡主们也会不带面纱上街,又何况是一般的贵族女眷呢?

    这时卫宏安看到路边摊子上有卖纱罗和通草做成的老寿星灯,便小心地挤过去挑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