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归-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如今正病着,谁要是敢把这些烦心事儿告诉她老人家,万一有个好歹,我就扒了你们的皮!”包氏又特意把府里的人叫过来提点一番。

    众人散去,包氏坐下来喝茶。茶水有些凉,包氏也不在意。

    国妈妈上前说道:“胡大人先回衙门去了,特意留下来了几个差官在咱们府里头。陈国老也回去了,走时脸色不太好看,大约也想不到会亲眼见这些事。这一回他们姐弟休想翻身了,便是全身上下都长了嘴也说不清楚。”

    “那几个证人你可都叮嘱好了?叫他们必须说的一句不差,”包氏道:“绝不可出任何纰漏。”

    “放心吧夫人,断不会出错的。”国妈妈道:“夫人的妙计如此周全,绝对万无一失。那些人还想着借这件事向夫人表忠心呢,不会出错的。”

    “她身边的那几个丫鬟也关起来了吗?”包氏一惯小心谨慎:“决不能让她们跑出去通风报信。这丫头很是有几个知近的朋友,咱们要速战速决。万一给了她机会,咱们可就被动了。”

    “夫人放心吧!连那个傻子我都叫人把她看起来了,他们休想放出风去。我叫管家把前后门都守住了,绝不能放不相干的人出去,就是个苍蝇过去也得截住了问问。”国妈妈道:“现在就是怕姑太太过问,她一向很护着那对姐弟。还有那家的三兄弟,一向和那丫头走得近。”

    “阿鸾那头没什么可担心的,”包氏不在意道:“一来此事干系重大,她没法大包大揽。已经惊动了官府,她身为侯爵夫人,难道敢公然抗法不成?二来就算她要过问也抵不住铁证如山!随后官府就会发现咱们府里丢失的东西都送到了典当铺,而当票全在咱们五姑娘的房间里。”

    “没错,何姨娘跟前的丫鬟也会咬死了就是五姑娘往燕窝里投的毒。”国妈妈狞笑道:“左右卫宏安根本记不得以前的事,他说的话也没人会信。到时让那个女人把他领走,等风头一过再想法把他弄死。”

    “这事叫那女人去做就好,犯不着脏了咱们的手。况且到时候他们朝夕在一处,下手也方便。你先多多派些人把他们姐弟两个都给我看住了,别忘了卫宜宁可是敢杀虎的,她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包氏道:“说起来还是我心软了,当初就不应该让她活着。”

    “想起来四小姐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我记得当初她一进府四小姐就看她不顺眼,处处为难她。夫人还为此很是责备了四小姐几次。”国妈妈叹息道。

    包氏听她提起夭亡的幼女心中惨然,缓了半天才说:“是啊,真该让她替宜宛去死。”

    卫宗钊夫妇连同卫福安都死了,却遗下了卫宜宁姐弟这对祸患。早该让他们也一起下酒泉,省的生出这么多枝节来。

    此时她们全然忘了是卫宜宁让卫宗镛升官的,也忘了是卫宜宁在张氏痛下杀手的时候救了她们的命。

    不过就算记得又怎样?包氏本就是个只记仇不记恩的货色。

    卫宜宁被软禁起来,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守着。

    卫宏安也被关着,见不到姐姐。

    朱太夫人惦记着总是不断的追问,都被包氏拿话哄过去了。

    说已经把那个错认孩子的妇人打发走了,卫宜宁姐弟两个是到韦家去了,他家的老王妃病了,姐弟两个过去看看。

    朱太夫人虽然疑心,可自己躺在床上动不了,问伺候的人都和包氏的说法一样。她待要发作却找不到证据,只能干着急。

    衙门的人每日来府里查案,各样证据没查清之前对外封锁消息,所以外人并不知道智勇公府里出的这些事。

    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天,这天如意借着找绣线的由头来到桑姨娘房中。

    桑姨娘见了她忍不住问道:“如意姑娘,你真信宜宁能做的出那些事来?”

    如意摇摇头说道:“我当然不信,所以才来找姨娘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子救五姑娘才行。更何况一旦宏安少爷不能留在府里,老太太只怕会想出病来,才这么几天老太太就不断的念叨。我知道她心里也觉得蹊跷,只是动弹不得。”

    “是啊,这桩桩件件的竟全都是朝着五姑娘去的,我不信有这样的巧合。”桑绿枝道:“只是现在这府里前后门把守的铁桶一般,咱们没法出去啊!”

    “我照顾老太太实在走不开,况且也找不到别的可靠的人,春娇她们都被扣起来了,”如意道:“就烦请姨娘想个法子出去,找到平时和五姑娘交好的那几家,让他们帮着想想办法。”

    “宜宁一向待我不薄,更何况我相信她的为人。”桑姨娘道:“只是苦无出去的理由,夫人的心思缜密,轻易糊弄不了。”

    “老天爷开开眼吧!”如意焦急道:“我不敢叫老太太知道,她那个脾气肯定急出病来。”

    “你先回去照顾老太太,”桑绿枝道:“我再想想办法。”

    ------题外话------

    抱歉,今天出去吃饭回来晚了。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江南陇西

    419

    江南春色最早,二月未半柳枝已经透出绿意,枝条柔软随风摇摆,好似二八女郎的腰肢。向阳的坡地上浅草茸茸,一片茵茵绿意。

    虽然还没有到莺声恰恰桃红柳绿的时节,但微风拂面已经有了浅浅的暖意。

    纸鸢随东风放飞,孩子们欢笑奔跑。河水新绿,白天穿一层夹衣也不觉得寒冷。

    燕肯堂奉旨到江南一带微服巡查,已经半月有余,这件事朝廷内外的大臣们都不知道,算是朝廷机密。

    身为御史,便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如今上下官员营私成风,庸碌贪腐者大有人在,若不严加惩治,只怕贻害无穷。

    燕肯堂早有到地方巡查的打算,只是走明路太过显眼,那些人早就开始遮掩,很难查到实情。不如秘密私访,不兴师动众,更能体察民情。

    既然是微服出巡,燕肯堂便只带了几个随从扮作游历的书生,他们来江南已近半个月了,去过了几处州县,暗访到了许多内幕,只等回京之后,一一向皇上奏明。

    这天一行人来到了江州地界,其中一个随从道:“工部的卫大人不是在这里修筑河堤吗?不知修的怎么样了?”

    “水利河堤一向是关乎民生的大计,既然到了此处,咱们便去看一看吧。”燕肯堂道。

    他想起上元节时卫宜宁对自己的请求,“可否劳烦燕大人私访时查一查江州的河堤?”

    燕肯堂当时也诧异,问她为何知道自己要私访,又为何要查江州河堤。那河堤是卫宗镛负责的,卫宜宁为何要自己查他V

    “我只是私下揣度,燕大人一向心怀社稷,又任御史之责,必是要体察民生的,若真去江州,就请查一查。”卫宜宁跪在地上,从容不迫道:“宜宁的确存有私心,但此时还不能说明。大人若能体谅,将来必和盘托出就是。”

    燕肯堂便不深问,反正卫宜宁并未让他徇私枉法,他本来也是要去江州的。

    卫宗镛修的河堤共有三四百里,这一路激流险滩有好几处,因此常常决堤闹水患。

    这一次派卫宗镛来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这也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这段河堤从国库拨银上千万两,还需地方再筹集余款,谁都知道这是个肥差。

    不过卫宗镛其人实在为同僚所不齿,燕肯堂也担心他不能胜任。

    此时正是午饭时候,路上行人稀少。

    燕肯堂等人远远看到了修筑好的一段河堤,其中一人道:“这河堤乍看上去似乎还可以,就是不知内里怎样。燕大人以为如何?”

    燕肯堂站在那里玉面严霜,语气肃然道:“不需细看就知这堤防必不能持久,卫宗镛这蠢材,居然犯下这等该杀的罪过!”

    其他人听了燕肯堂的话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大人何出此言?怎么没到跟前就断定了这河堤有问题?”

    燕肯堂道:“自古河堤须种柳,为的是柳树根系发达能固定土层,且本身亲水,即便常年被水浸泡也不会朽烂。且柳树的寿命极长,可达千年,一棵十年的柳树可固土一方,上百年的柳树可固住四丈的土方。可你们看看卫宗镛在这河堤两侧种的是什么?”

    众人道:“似乎是桃树。”

    “不错,的确是桃树。桃树植株低矮,又易生病,涝则烂根,又不宜栽植过密,根本不应种在河堤旁。若是平缓浅水处也还罢了,这等水流湍急的回弯处最是险要,一旦决堤便会累及数万百姓,真亏他做得出来!”燕肯堂咬牙切齿:“严查此事,我必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相比江南的靡靡春意,陇西却还是一派寒意萧索,不见半点春光。

    地上积雪还有半尺深,风化后表面成了一层硬壳,踩上去便是一个深深的雪窝。

    积雪下是尺把长的枯草,饥寒交迫的黄羊用蹄子刨开雪,靠枯草来果腹。

    钟野半个月前来到这里,探望当年和他父亲一起死守云门的几个老兵。

    这些人都是当年幸存下来的人,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数不过来,上了年纪更是病痛缠身。

    从十五岁起钟野每年都会来探望这些人,只是去年腊月的时候,因为卫宏安在他府里住着,钟野担心他们姐弟有事,所以一直留在京城。

    转过年卫宜宁留卫宏安在智勇公府不外出,钟野于是就出了门。

    若是往年他会在这里待到春暖花开,这是他自幼生长的地方。

    骑在马上纵情驰骋,扬首射雕,飞身逐鹿,十分畅快随意,比在京城里惬意多了。

    只是今年他到这里略住了几日,便要打马回京了。

    那几个老人苦苦留他,拦在马前说道:“公爷无论如何也再多住几日吧!把那几只黄羊都吃完再走。况且我们这几个老东西也撑不了几年了,明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呢!”

    钟野听了哈哈大笑道:“你们几位都是刀枪剑雨里走过来的,必是都要长命百岁的,如今也不过才甲子之年,还有好几十年的寿数呢!我回京城还有事要处理,若是事情顺利随时再来就好,总之我是无事一身轻,又没什么羁绊。”

    “公爷既然有事那我们就不拦着了,”几位老人说道:“虽知公爷有万夫不挡之勇,但这一路也还请小心在意切莫贪杯。”

    “我知您几位是为了我好,只是我这天生的臭脾气改不了,想要不喝酒是不能的。好在我的五花马认路,便是我喝的不省人事,它也能把我带回京城去。”钟野好爽地说道。

    和几位老人辞别后,钟野快马加鞭往回走,其实他并没有什么事情亟待解决,但总是觉得莫名的心慌。

    在陇西待的心不安,还不如直接回去。

    “好端端的心慌什么?”钟野自己也纳闷:“该不会是宜宁出了什么事吧?”

    他这么一想就越发的心不安,虽然跟那几个老人说自己这一路必须要喝酒的,可因为急着赶路竟然一口也没喝。

    顶点


………………………………

第四百二十章 机会

    420

    桑绿枝垂手站在地中央,包氏看了她一眼不说话,只是慢慢地喝茶。

    桑绿枝就站在那里不动,也不恳求也不生气。

    “府里如今是多事之秋,桑姨娘就别给夫人添麻烦了。”国妈妈语气里带着三分教训的口吻。

    桑绿枝抬起头,柔和的面容上带着泪滴:“国妈妈,您这话说得不妥,我不同意。”

    “哪里不妥了?姨娘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当以大局为重。”国妈妈很是倚老卖老地说。

    现在正是关键时刻,绝不能大意的,桑绿枝来跟夫人告假,她家里刚刚来人说她父亲病重了,要她回去见最后一面。

    在这个节骨眼上,包氏是不想放任何人出府的,但桑姨娘这事的确特殊,她不好直接开口拒绝,所以就默不作声。

    国妈妈跟随包氏几十年,自然明白,因此便替包氏开了口。

    桑绿枝进府一年多了,一直安安分分,不肯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府里的人都说她好性儿,便是下人们有不当的地方,她也从不动怒,因此都觉得她是软柿子。

    可没想到这次桑姨娘一步也不肯相让:“国妈妈,您是这府里的老人了,凡百规矩你比是人都清楚。我是小门小户的女儿,尚且懂得百善孝为先。如今我爹病重,要看看我,凭什么不准我回去?咱们府里什么时候有这样不近人情的规矩了?”

    包氏咳嗽一声,假意训斥国妈妈道:“国妈妈的话的确不对,谁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呢?论理该让桑姨娘回去看看,这是如今衙门里的人在咱们府里,说了不叫咱们府里的人随意出入。怕的是万一中间有什么差错,影响了破案。”

    “夫人,破案是他们衙门口的人的事,况且该关起来的人都已经关起来了吗?我因为什么进咱们府里来夫人是最清楚的,和别的姨娘不同,我什么都不图。我来府里一年多,从没有忤逆过夫人一丝一毫。别说我还是个姨娘,就是府里的丫鬟小厮爹娘病重了,也是准许回去探望的。夫人若实在不许,我今日便一头碰死在这里。给人做妾已是不孝,连父亲最后一面也不能见,我还活在这世上做什么?”

    桑姨娘当初之所以给卫宗镛做妾,且主动喝下避子药不过是为了养活家人而已。

    如果她不是一个至孝之人,绝不会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这一点包氏是十分清楚的。

    桑绿枝自从进府以来,真可称得上无欲无求。包氏掌权的时候她并不谄媚,包氏失势的时候她也不落井下石。

    可包氏也清楚,越是这样的人,就越难驯服。

    话已经说到这份儿上,如果自己一定不让她回去,那么桑绿枝极有可能会寻死。

    真弄出事来,自己有可能被冠上一个虐待妾氏的罪名。又何况桑家人悲愤交加,必是要闹的,到时自己背腹受敌,可就不妙了。

    思前想后,包氏决定还是让桑姨娘回去,于是说道:“人心都是肉长的,胡大人那里我去说,想来他也能理解。不过你这次回去多半是要在在家里住的,所以我得派几个人跟着你回去。到时你家里也必会去很多亲戚,绝不可丢了咱们府里的脸面。”

    包氏这么做,既符合规矩又监视了桑姨娘。

    从来大户人家的妾氏若是在外头过夜,必须要有许多下人跟随,怕的是万一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不好听,有损男家住的颜面。

    “多谢夫人体谅。”桑绿枝行礼道:“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

    “国妈妈,你派几个老诚的下人跟着她。只准她回到家里,别的地方一概不许去。”桑绿枝走后包氏对国妈妈说。

    “夫人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办。”国妈妈道。

    “桑姨娘,你这次出去之后一定要想办法救五姑娘。”如意对桑绿枝说。

    “我会想办法的。”桑绿枝道。

    就在前两天她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想法子怎么样才能出去。

    没想到父亲病重了,这是老天爷给了她一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

    此时桑姨娘的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

    国妈妈叫了两个婆子,两个丫头,连同常年伺候桑绿枝的阿萝阿蔓两个丫鬟,一共六个人陪着桑姨娘出府去。

    桑绿枝的家就住在京城里,不过两刻钟就到了。

    她父亲桑老秀才的确病的十分严重,双目浑浊,气若游丝,眼看就要不中用了。

    自从出嫁后,桑姨娘的父亲便不认她。

    所以她一直也没能回家来,如今见到爹娘和弟弟,便忍不住抱头痛哭。

    那一番凄怆就是旁边的人看了也忍不住落泪。

    桑姨娘是十分孝顺的,进了家之后,便开始为父亲吃药擦身。

    只是老秀才病势过于沉重,连药都已经喂不下去了。

    “绿枝,你不要怪你爹,他也知道是这个家拖累了你。可他那脾气你是知道的,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先前他病着的时候,我就想让你回来看看。可他吹胡子瞪眼说什么也不让,如今已经病到这个份上,若是不让你看最后一面,他也是闭不上眼的。”桑姨娘的母亲哭着说道。

    桑姨娘此时也是哭的哽咽难言,可是她心里还放不下卫宜宁的事,知道自己要尽快的争取时间。

    需得想个办法把包氏派来的那几个人给支开。

    阿萝阿蔓是桑姨娘的心腹,这是两个很伶俐的丫头。

    主动抢着帮桑姨娘做活儿,桑姨娘的母亲不过意,眼看着到了中午,桑姨娘拿出自己的银子来,叫母亲准备一桌子像样的饭菜款待这些人。

    这天晚上老秀才便撒手去了,桑姨娘母女几人哭了个死去活来。

    好在棺木和寿衣早就提前备下了,还不至于仓促。

    第二天就要下葬,桑姨娘作为女儿自然要到郊外去送葬。

    这其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因为头天晚上折腾的挺晚,那几个丫鬟婆子也没能睡觉。

    第二天早上桑姨娘说道:“不如你们几个就留在这儿替我们看着家,有阿萝阿蔓陪我出城去就好了。这一路都要走着几十里路呢,没必要这么多人都跟着受累。”

    那四个人因为头一天吃得过于油腻都有些腹泻,再加上一晚上没睡实在困倦,想着来回要步行走几十里的路,便都忍不住打退堂鼓了。

    ()


………………………………

第四百二十一章 想对策

    那几个丫鬟婆子虽然受了国妈妈的叮嘱,可一想桑姨娘只是去送葬,且是出城去,没什么好担心的。

    更何况她们也实在不想走那么远的路。

    送丧的队伍只有十几个人,桑姨娘披麻戴孝跟在棺材后头。

    出城走了二里地,桑姨娘和与她身材相近的阿萝悄悄换了位置。而后慢慢落在队伍的最后,把头上的孝帽给了阿萝,然后趁人不备跑进了旁边的树林里。

    桑姨娘在树林里脱掉了身上的孝服,急急忙忙往城里跑。

    桑家并没有什么知近的亲戚,阿萝戴着孝帽,遮住了大半张脸,那些抬棺材的人也不回头看。

    桑绿枝边走边合计:同五姑娘要好的几个人里,燕家门槛高,自己一个智勇公府的姨娘想要见九小姐,燕家的家丁只怕都不会给通传。

    燕九小姐一向深居简出,想要在门前偶遇她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何况自己是偷跑出来的,不能耽搁太久。

    而肖太傅府上最重规矩,肖卿卿又是准太子妃的身份,自己想要见她比见燕婷贞还要困难。

    只有去擎西王府最靠谱,韦家从上到下和卫宜宁的关系都亲厚,并且他家人多,无论是一起商量对策还是向别处求助都是最合适的。

    韦家七位小姐,只要能遇到一位出门的或回府的,就能把消息传递出去了。

    桑姨娘不敢走大路,只拣偏僻的小巷子穿行。

    来到擎西王府门前之间,正门关着,只有两侧的小角门开着。

    门前停着一辆马车,车夫牵着缰绳,显然是有人要出府。

    桑姨娘便赶上前去,向守门的家丁说道:“这位兄弟,我是智勇公府的,不知府上的哪位小姐在家?我们五姑娘托我捎句话。”

    那家丁听了忍不住上下打量她一番说道:“那府里的五小姐的确经常来我们家,只是我从来没见过你。平常和五小姐来的不是春娇就是小舍儿,我看你这打扮也不像是丫鬟仆妇的,你是不是骗子?”

    “春娇和小舍儿出不来,我的确是替五姑娘传话的怎么能骗你呢?你们六姑娘是认识我的,劳烦你给通报一声吧。”桑姨娘很着急:“真的是十万火急的事。”

    正说着从里头走出来一个婆子说道:“马车可套好了吗?三姑娘和六姑娘这就要出门了。”

    桑姨娘一见连忙说道:“这位妈妈,我是宜宁姑娘派来的,要见你们六小姐。”

    那婆子知道卫宜宁和韦兰珥两个人最是亲厚,便说道:“你可有书信?我替你拿进去。”

    桑姨娘道:“这事万分紧要,须得当面说清楚。”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但我替你回一声吧,看姑娘怎么说。”老婆子也不敢私自让桑姨娘进来,可又怕真有事儿耽误了,所以答应通报一声。

    韦兰珥听了有些奇怪,说道:“我今早还说宜宁这些日子怎么一直没动静,若不是真有事,她绝对不会派人来的。叫那人进来吧!”

    桑姨娘被叫进来,韦兰珥见是她不由得诧异道:“桑姨娘,怎么是你?宜宁怎么了?”

    桑绿枝把头摇一摇说道:“六姑娘,宜宁和宏安出事了。我也是偷跑出来的,跟你报个信,请你想法子救救他们。”

    韦兰珥一听就急了,问道:“宜宁怎么了?!”

    桑绿枝简短截说,把智勇公府的事情讲了一遍,又说:“夫人如今不叫外人插手,把五姑娘姐弟俩连同伺候的下人都关了起来,老太太又摔伤了动不了,竟无一个人能帮宜宁脱罪。我想着六姑娘同她是最好的,必然不会袖手旁观。我身份卑微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