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归-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氏见卫宜宁对她的话无动于衷,想到朱太夫人毕竟还有邵家给求情,因此凑过来对朱太夫人道:“老太太咱们婆媳相处了几十年,我对你从来也没有不尽心的时候。你听我一句,这丫头没安好心,你绝不要信她的。

    你想一想,在她进府之前咱们府十几年相安无事。可是自从她来了,先是宜宛、梅姨娘,柳姨娘还有宜宝都死了。之后长安、张氏也殁了,这些死的不算,还有那些受活罪的,也是一个比一个惨。

    若说巧合,哪有这么多的巧合?她表面上装作温良恭顺,其实包藏祸心。这样蛇蝎心肠的人是断断留不得的。”

    “住口,不要再说了。”朱太夫人沉着脸道:“我虽然老了可还没糊涂,你现在说是宜宁害得你家破人亡,别的不说,单是宗镛贪赃枉法一事岂是她能做到的?至于其余的事情,宜宛和柳姨娘梅姨娘的事,官府早已审理结案。除了最近发生的何姨娘中毒、财物失窃这两件事还没审清,别的不也早就冤有头债有主了么?

    真要这么凭空猜想,我倒还想问你一句:当年宗锋的事,你到底知不知情有没有参与?!”

    “你怀疑我?”包氏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你有什么真凭实据怀疑我知情呢?”

    “那你又有什么真凭实际说这些事是宜宁做的呢?”朱太夫人反问:“况且都到了这时候,还说这些有什么用吗?”

    “不,老太太你一定要信我。”包氏不死心道:“别忘了还有阿鸾呢,她一定会想办法求情的。”

    “你太不了解邵家,”朱太夫人闻言似笑非笑的说道:“这等触犯国法的罪行,邵家凭什么要求情?难道国不应大于家么?我因心灰意懒早已不掌家,但说句实在话,你和张氏的见识都太浅薄了。若不是因为你们如此的见识浅薄,又怎么会养出那些不中用不争气的孩子来。”

    满屋子的人都听到了朱太夫人的话,包氏像被人狠狠的掴了两巴掌,两颊火辣辣的涨红。

    虽然她早就知道朱太夫人同她不过是表面上的和气,但因为这几十年彼此都没有红过脸,此时再听这一番狠话,一时还真有些接受不了。

    顶点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浑水

    432

    “祖母,不要动气,”卫宜宁轻轻给朱太夫人捶背道:“清者自清,我没什么心虚的。”

    “我没什么好记挂的了,除了你和宏安。”朱太夫人握着卫宜宁的手道:“我已经活了几十岁,够本了,你们姐弟俩还小,况且从小就没过几天好日子,唉!”

    “祖母,君子不以困忧,宏安不怕吃苦。”卫宏安道:“只要祖母身体康泰,哪怕布衣蔬食也一样心安。”

    “好孩子你说得对,”朱太夫人怜爱地摸着他的头道:“只要你们和祖母在一起,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这么多年锦衣玉食的日子也没让老太太觉得高兴,反倒是卫宜宁姐弟回来后她的眼里才见到晴天。

    包氏见朱太夫人如此,知道再无翻身的机会了。卫宗镛被弹劾,卫家被抄,自己又被包贵状告。

    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败得一塌糊涂。

    倘若自己还是公府诰命的身份,还可以找机会推翻罪责。官府起码不会对自己用刑们。

    可从来都是墙倒众人推,祸不单行,包氏轻易不认输,可并不天真。

    如此情境下,自己只剩绝路一条了。

    保不住富贵,保不住名声,可总得想法子保住性命。

    包氏不想死,苟延残喘也好过一命呜呼。

    “我绝不会上堂受审的,”包氏在心中盘算:“刑部的人一定会对我用刑,我就算扛过来也残废了。只要我不上堂那他们就没办法审我,罪名也难以落实。我就是不让她如愿!”

    包氏想到这里顿时就明白了张氏当初为什么要装疯,这是个不错的法子。

    疯子的话没有可信度,也没人会去和一个疯子计较。

    卫宜宁知道包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不会当着众人的面这样做。

    她一向都是要脸的,以贵妇自居。

    在扳倒包氏这件事上钱千镒的确帮了大忙,用番僧的眠梦法率先把宏安的身份坐实了。

    不然她还想着上堂去打官司,让包贵林妈妈去告包氏,把水搅浑,再一点点澄清。

    当初在田庄上她在包贵房里发现了那个装着书信往来和田产地契的犀皮盒子,把里面包贵侵吞田产的罪证拿出来给了林妈妈。

    林妈妈揭发包贵的罪行,其实已经是避重就轻。

    包氏不得不当众弃车保帅,包贵也因此获罪流放。

    但其他的罪证一直在卫宜宁手里,她等到了合适的时机,让两个奶哥哥去找包贵,劝他反水。

    当时包氏也派了人去灭口,怕之前的事被抖落出来。

    包贵一则恨包氏不给自己留活路,二来卫宜宁手里握着真凭实据,且答应他祸不及家人,所以他决定去告包氏。

    卫宜宁早就从梅姨娘嘴里知道了包氏他们当年用天花血衣害死哥哥福安的事,虽然手上没有实在的证据,但既然要把水搅浑,这件事就必须要加上去。

    只需让林妈妈坚称自己当年见到国妈妈换衣服的事就好。

    至于国妈妈,卫宜宁从来也没信过她,不过是为了麻痹包氏。

    所以当国妈妈告诉卫宜宁包氏要何紫云给卫宏安下毒的时候她按兵不动,知道包氏是在故意试探她。

    如果自己急躁,当时站了出来,包氏就会趁机给自己下马威。

    国妈妈那个小孙子不是卫宜宁的筹码,她的儿媳妇才是。

    国妈妈因为痛恨儿媳不检点,要把她弄死。

    是卫宜宁叫人救了她,并藏起来。

    她知道国妈妈做下的许多事,可以作证。

    这些事国妈妈和包氏并不知道。

    因为她们始终也不确定卫宜宁是否知晓自己父母被人陷害的实情。

    在卫宜宁代为管家期间,她从何姨娘隔三差五就闹腾里察觉了不对劲,早已买通了那院子里的一个婆子,所以真要审问,那婆子可以作证。

    至于栽赃那件事,只要细致些审问便可真相大白。

    如此一来就可证明包氏诬赖自己,进一步加上那些罪行,便可把她定死了。

    她当初求燕肯堂帮忙,也是釜底抽薪的计策。

    卫宗镛不该逍遥法外,卫宜宁不会让他久居高位作威作福。

    燕肯堂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出身高贵背景强硬,又身为御史,敢于直言。

    此外他对卫宜宁颇有好感,不会拒绝她的请求。

    卫宜宁并不清楚卫宗镛在任上的所作所为,但她清楚一个草包绝不会称职就是了。

    上一次她和燕肯堂一起吃饭,言谈中燕肯堂虽未明说,卫宜宁也知道他有巡查的打算。

    只是那时他刚做御史,总是要转过年来才会成行。

    包氏只会盯着一处下狠手,远不如卫宜宁统筹全局。

    她只知道封锁消息,不叫外人知道,想悄没生息把卫宜宁姐弟给处理了。

    却不知肯尽心帮卫宜宁的人如此之多。

    包氏冷眼看着卫宜宁姐弟,朱太夫人始终把卫宏安护在身边,让她看了十分刺心。

    想当初,朱太夫人也是最偏疼卫福安的。

    正是如此,张氏和包氏便料到老太太多半会让卫宗钊袭爵,毕竟爱屋及乌是人性使然。

    包氏以前并不信宿命,但如今看着卫宏安与卫宗鋒极为相似的脸,她忍不住想到这孩子会不会真的是卫宗鋒投胎来报仇的。

    当初卫宗鋒夭折了,她和张氏卫宗镛表面上悲伤,心里却暗自趁愿。

    那时候她每天想的都是自己坐上智勇公府夫人的位子,掌管着府里上上下下。

    不知踩着多少人她终于如愿以偿,十年里她如鱼得水,风光无限。

    直到……

    卫宜宁像一叶浮萍一样回到卫家。

    智勇公府就像一辆走到最高处的马车,还是走下坡路,并且越来越失控。

    尽管包氏和张氏都在企图力挽狂澜,可最终也挽不回一败涂地的结局。

    夜幕深沉,牢房里不见一丝光亮。

    包氏把头上的一只金钗握在手里,钗尖刺着她的手心,又凉又疼。

    “杀了他们,再装疯!”包氏生出同归于尽的想法。

    “既然我完了,他们也别想好过。要死大家一起死!”包氏暗暗磨牙。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获释

    433

    天色微蒙,有人开始翻身咳嗽,窸窸窣窣地穿衣解手。

    包氏张开了眼,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差官进来送饭,人们陆续起身。

    包氏觉得夜里下手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卫宜宁一定会堤防。不如这时候趁她松懈警惕自己一击而中,然后再解决卫宏安。

    被关在这里已然没什么尊卑之分了,人们都蓬头垢面地三五成群坐在一处吃饭。

    包氏装作要解手的样子起身,慢慢靠近卫宜宁。

    此时卫宜宁正在给卫宏安穿衣,背对着包氏。

    包氏紧了紧手里的钗子,看看离卫宜宁两三步远的地方才猛地冲过来。

    包氏抱着一击必中的决心,使出了全力。

    卫宜宁头也没回,抱着卫宏安就地一滚,堪堪避过了。

    随后一脚踹在包氏的腿骨上,包氏身不由己躺在了地上。

    但她很快就爬了起来,疯了一样又朝卫宜宁姐弟扑了过去。

    任何一个人,只要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都会发出令人生畏的气势,更何况包氏本来就是一个狠毒的人。

    屋子里一下就乱了,拥挤混乱中卫宜宁把卫宏安护在身后,单手握住包氏的手腕,使劲一扭,包氏吃痛,握着的发钗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紧接着用力一甩,包氏摔倒在地上。

    “你这是要做什么?!”朱太夫人又惊又怒。

    包氏倒在地上觉得自己浑身都要散架了,卫宜宁手劲大的很,她养尊处优惯了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包氏开始装疯,在地上哭嚎打滚,扯乱了头发和衣裳。

    “夫人这是失心疯了,”有人小声道:“从昨天起她就一个劲儿地发愣,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

    “到了这地步,换成是谁都得疯。”有人附和道。

    这时外面的差官听到动静走了进来,喝骂道:“吵什么?!都活腻歪了吗?!”

    包氏见差官来了便闹得更凶,卫宜宁淡淡的说道:“她想杀我,她是在装疯。”

    “装的?”差官一边走过来一边仔细的观察包氏。

    “是啊,我觉得她是装的。”卫宜宁抱着双臂道:“我听说人如果真的疯了,是不知污秽的。可你们看看她旁边就是净桶,但她不管怎么闹都不去碰那桶。如果真是疯子会这样吗?”

    她话音刚落,只听哗啦一声,包氏打翻了净桶,屎尿流了一身,包氏一边说着疯话一边在地上打滚。

    整个牢房气味本来就很难闻,这样一来弄得人人掩住了口鼻躲到一边。

    “啧啧,看来真是疯了。”一个差官道:“快去报给头领一声,看看该拿这个疯女人怎么办?”

    “先把她拖出来吧。”另一个说:“外头不是有个木笼子,把她关到那里去。”

    包氏浑身污秽被差官拖了出来,关到了外面的木笼子里。

    又有人抬了几桶水进来,让里头关着的人把屋子清理了一番。

    包氏被关在木笼子里,浑身又湿又臭。没有弄死卫宜宁姐弟俩,她当然心有不甘。

    可是如果她装疯成功,能够逃过一劫,将来她一定要找机会报仇。

    又过了一两个时辰,有一位内监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否则把守的人赶紧迎上去,知道是宫里派来的人。

    那人进了屋子,把圣旨拿了出来,说道:“卫门朱氏、卫宜宁、卫宏安、桑氏在何处?”

    被点到名字的几个人赶紧上前。

    “杂家是来传皇后懿旨的,尔等听宣。”

    屋里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那内监宣读了懿旨。

    “卫宗镛虽不可恕,然朱氏夫人等实为无辜。且尝为张氏等人蒙蔽毒害,本非一类。天恩浩荡,赏罚分明。今日起将朱氏等数人赦免,另赐府邸居住。”

    朱太夫人听了先是不信,赶紧磕头谢了恩,不禁觉得万分侥幸。

    那内监收了圣旨,微笑道:“老夫人,这些天让你受苦了。皇后娘娘说了,那卫宗镛本就不是你的亲儿子,如今他获了罪不能连累于你。你们这就出去吧,往外头有人等着你们呢。”

    包氏虽然在外头可也听到了,不禁狼嚎一样喊叫道:“凭什么要放他们走?!要死一起死!”

    外头的差官赶紧上前给了她两个嘴巴,呵斥道:“闭嘴,要不然把你舌头割下来!”

    卫宜宁的神色并没有格外的高兴,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比预想的还要快了一点点。

    卫宜宁和桑姨娘搀扶着朱太夫人出了牢房,头顶艳阳高照,一只花喜鹊在一棵早桃树上欢快的叫着。

    树枝上的花苞已经透出了粉红,再有几天就会开了。

    “公公慢走,”朱太夫人对那位宣旨的内监道:“多谢了。”

    “老太太客气,这是杂家的本分。”内监笑道:“也是您老人家一向积德行善,好人有好报。”

    又看着卫宜宁笑眯眯的说道:“五姑娘,你真是好大的面子啊!智勇公府被查抄,竟有许多人到帝后跟前去给你一个小姑娘求情,实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可是燕家与肖家?”卫宜宁问道。

    “柱东王爷和御史大人早都已经向圣上说明了,还有肖太傅,他说当时同燕大人在你们府上亲耳听闻了张氏是如何谋害嫡子卫宗鋒的,太夫人着实可怜,不该被罪臣卫宗镛连累。还为你的人品做担保,说你孝悌良善。”内监道:“除了这两家,韦家小王爷也由人代笔上了折子,邵家也在朝堂上为你们求情,钟公爷爷也不落人后,甚至端王世子也出面了。不过让皇后下定决心下这道懿旨的另有其人,她力保你,说不管如何你都不可被治罪,她还有用得着你的地方呢。”

    “敢问这位贵人是谁?”朱太夫人禁不住好奇。

    “五姑娘应该知道吧?”内监不说,笑着问卫宜宁。

    卫宜宁浅浅一笑,说道:“多谢端敏郡主垂怜,宜宁改日一定去郡主府登门道谢大恩。”

    “五姑娘真是冰雪聪明,难怪有这么多人帮你。”内监满脸赞赏道:“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届时切莫忘了杂家。”

    顶点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审结

    丝丝和风拂在脸上,风里似乎带着香气,暖阳有些刺眼,照在身上分外舒适。

    朱太夫人抬头看了看天,略微有些眩晕。

    “五丫头,咱们这就出来啦?”老太太眯起眼睛,语气里带着丝丝欣喜:“真是恍如隔世!”

    “祖母,我之前就说过你不用担心的。”卫宜宁掺着她的胳膊道:“您一生未做过坏事,怎会遭这样的无妄之灾呢!”

    “原来你当初请燕大人和肖太傅在屏风后头听案,为的就是今天?”朱太夫人恍然大悟:“我那时候还觉得遗憾,张氏装疯没法治罪,便是有官家的人听了也于事无补,谁想到现在却派上了用场。”

    肖太傅和燕肯堂不但品性正直,更是皇上笃信的大臣,有他们两个进言,再加上老公爷和邵家的面子朱太夫人自会无虞。

    至于张氏是否上堂受审,卫宜宁并不是分关心,反正她也不会活太久。

    “祖母,咱们出去吧,不是说外头有人等着。”卫宜宁含笑劝道。

    “对对对,咱们快点儿离了这地方。”朱太夫人连忙说着牵起卫宏安的手:“此生再也不要回来。”

    卫宜宁回头看了一眼被关在木笼里的包氏,包氏眼中恨意森然。

    像是一只饿狼看着远去的猎物,无奈又不甘。

    出了门,就见外头等着好多人,卫阿鸾带着三个儿子迎上来,含着泪扶住朱太夫人道:“母亲,你受苦了。”

    “这算什么,我在里头也并没受苦,宜宁把我照顾的好着呢!”朱太夫人道:“再说这不是出来了嘛,别哭。”

    韦家众人加上燕婷贞和肖卿卿等人都拥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卫宜宁等人是否安好。

    韦应爵则上前抱住了卫宏安,他不善言辞,但这些天真是急得要死。

    “多谢大家了,这次若不是你们尽力相帮,我和祖母也不能这么快就脱身,”卫宜宁由衷道:“这情分我们姐弟永生不忘。”

    “说这些客气话干什么?”韦兰珊道:“只要你们没事就好了。”

    “宜宁,你们和老太太还是快找个地方歇一歇,等身体恢复了再说以后的事。”肖卿卿道:“等复原了再给你们好好接风。”

    “肖妹妹说的对,咱们来日方长,如今见你们都平安无恙,我们也就放心了。”韦兰珮道:“这一次也算是经历了大难,以后便会一帆风顺了。”

    众人虽然不舍得,但毕竟还是让卫宜宁他们好好休息为重。

    卫阿鸾道:“母亲,宜宁,你们且都随我回去,好好将养数日。”

    又对众人道:“各位想去探望可随时去我们府里,待过几日我必是要宴请各位答谢厚意的,届时烦请一定赏脸。”

    众人自然说好。

    于是便纷纷道别,各自打道回府去了。

    二月二十日,卫宗镛被押解回京。

    由刑部、御史台连同大理寺一同会审。

    连审了五六天,外头的人不时听到一些消息,但都不确定。

    这天邵楠邵桐等人自外回来,到朱太夫人这边来。

    邵桐进门就对卫宜宁说:“刑部已经结案了。”

    卫阿鸾一听问道:“最终是怎么断的?”

    邵楠说道:“判的是渎职贪墨之罪,削职夺爵,家产充公,流放老凌河,永不录用,终生不得回京。”

    “哎哟,”卫阿鸾听了忍不住叹息一声:“虽然之前也知道会有这么个结果,可真判了还是觉得怪可怜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什么好可怜的,又不是被冤枉的。”邵桐才没那么慈悲:“其实这已经不算重了,起码还给他留了一条命呢!”

    “那包氏呢?”朱太夫人问:“她装疯卖傻的,难道就不惩治她了不成?”

    “她想得美,”邵桐冷笑道:“她以为那些大人都是吃素的呢!她虽然装疯,可包贵等人状告她的罪责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数罪合一,判了杖刑五十,半月后随同卫宗镛流放老凌河。”

    “竟不是死刑么?”邵杨这时候刚好从外头进来,有些不忿地说道:“她手里可是有好几条人命呢!”

    “你懂什么?”邵桐嗤笑道:“这刑罚看似平常,但被杖责后伤口半个月根本愈合不了。她又是那么个年纪,流放之路艰辛异常,带着一身伤上路,医药不周,差役打骂,只怕走不到一半就会背疮发了一命呜呼。杀了她还真是便宜她了!像她这么恶毒的人,就该好好受一番折磨才好。”

    “对了,还有国妈妈那个老泼皮,她在堂上不肯认罪,听说卫宗镛被判流放,又见包氏在堂上受刑,她干脆触柱而亡,倒也有些气节。”邵桐继续说道:“死尸被卷上草席丢到乱葬岗去了,此刻只怕早已进了野狗的肚子了。”

    “这老婆子罪有应得!”邵杨抚掌道:“包氏算是只母大虫,她就是包氏的爪牙。”

    “她就算不死也得跟着流放,还不如死了干净呢!”邵桐语气凉薄地说道:“包氏也不知会不会死在牢里,毕竟受了刑,刑部的板子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唉!”朱太夫人长叹一口气道:“何必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呢!人心啊苦于不知足。”

    说着搂过卫宏安来,老眼里满是慈爱道:“还是我们宏安好,又懂事又聪慧。”

    “外祖母,现在你眼里就剩下宏安一个小辈了,我都吃醋了!”邵桐故意说道。

    “你吃什么醋?你马上就要娶亲了。”朱太夫人笑道:“只怕到明年这个时候你都已经当爹了,还跟孩子一般见识呢!”

    邵桐本来就是开玩笑的,听了朱太夫人这句话笑道:“我是争不过宏安了,不过我的孩子生出来说不定还能争一争。”

    “一天天满嘴的疯话,”卫阿鸾道:“都快成亲的人了,每个正经样子。”

    邵桐一吐舌头,说道:“我走了,过一会儿母亲说不定就要把家法请出来了。”

    说完蹦蹦跳跳出去了。

    卫宜宁随后跟了出去,说道:“二哥哥站一站,我有话说。”

    顶点


………………………………

第四百三十五章 探监(一)

    435

    卫宗镛夫妇被定罪,而朱太夫人屋子里的财物都被如数归还,还留了城西的一处田庄作为生计之用,就是卫宜宁的奶娘林妈妈他们所在的那个庄子。又另赐了一座虽不大却还整齐的宅子让朱太夫人安享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