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归-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他要去的是京城下属的玄蛇县,此处距离京城只有一二百里之遥,骑快马当天就可跑个来回。

    终于每年都要来这里住上个三五天,喝够了梨花酒在熏熏然回京去。

    钟野在马上悠悠醒来,睁眼看了看四周。

    此时已经过了正午,人影偏向东北,阳春和暖,轻风徐徐,路旁的田野上处处都是农人在劳作。

    烧荒的青烟给明媚的春景添了几多烟火气,农人们呼儿唤女、彼此问讯的声音此起彼伏。

    田园风光虽不如京师繁华,却别有一番闲适滋味。

    这地方多种椒麦,且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故而出好酒。

    玄蛇县的酎村历来家家酿酒,每一家都有不外传的绝活。

    更有意思的事,这里的酒不出百里外,因此百里以外的人想要喝就得亲自到这里来。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众人也不知道,只说是组训必须遵守。

    钟野极爱这里的梨花酒,每年都不落空。

    坐在马背上远远看见一片翠竹林挑出两只大红酒幌,阵阵带着冷香的酒气飘过来。

    钟野肚子里的酒虫立刻就醒了,一路爬到喉咙口。

    京城的酒楼虽然富丽堂皇,却远不及这里的菜香酒美。

    。


………………………………

第二百八十章 红衣女

    竹林菜社,店如其名,是一间隐于竹林当中的小小酒家。

    茅檐木门,麻石台阶上满是斑驳的苔藓,竹窗半开,窗台上摆着两盆倒挂金钟,开得夭夭灼灼,绚烂得仿佛永远不会凋谢一般。

    五花马从来不拴,就在竹林边上散放着,那马极无赖,用碗盏大的蹄子不断刨地,吃新蹦出的笋芽。

    钟野几步就进了菜社,一色的竹桌竹椅,带着一股淡远清幽的香气。

    此时已经过了饭时,酒馆里没有客人。七八张桌子都闲着,屋子虽然不大,但因为深处竹林之中,所以格外的清凉。

    垆边斜倚着一位身着大红衣裙的女子,绿鬓朱颜,整个人就如郎窑红瓷瓶里的一束白丁香,冶艳妖娜,斜挑的眉眼里带着一股子挥不散的风情。

    若只看她的身材肌肤,全然是十八九岁的女子,只是眼神幽微老辣,出卖了她真正的年纪。

    “难怪昨夜做得好梦,原来今天有情郎上门。”女郎声音亦妩媚,尾音上挑,说不出的勾人。

    “老板娘,你又发春啊?”一个驼背癞头的老头子从后院走进来,坏笑着对红衣女子道:“前几日那几个书生走的时候腰都跟我一样弯了,竟然还填不饱你?”

    红衣女子听了也不恼,柳腰款摆着走到钟野身边,像害了软骨症一样直往钟野怀里倒去。

    口里还对那个老头子说:“那几个嫩秧子也配喂饱我?不过是解个渴罢了。要想一顿顶一月,只有漫郎才有这本事。”

    钟野伸出一个指头顶住那女子的肩头让她没法贴上来,转过脸笑着对那老头儿打招呼:“驼伯,好久不见了,身体依旧硬朗。”

    又对那红衣女子说道:“吴六姐别闹,我可还是黄花男子呢。”

    “哟!这有什么的,哪个流男荡妇不是从清白身开始的?”吴六姐轻巧地侧转了身,想从身后搂住钟野的腰:“何况姐姐我想睡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钟野像背后生了眼睛一样,往前跨一大步,让吴六姐扑了个空。

    笑道:“六姐仙姿玉体,钟某粗野,无福消受。”

    “咯咯,你怕什么?我又不让你娶我,”吴六姐笑道:“你也知道我是绝不会嫁人的,有我教你行云布雨,将来你的夫人岂不便宜?”

    “敬谢不敏了,”钟野坐到一张竹凳上,笑着说:“这事还用人教?钟某早就无师自通了。”

    “那就让我试试,”吴六姐压低声音说道:“我这双眼睛最毒,早就看出你那里冠绝天下举世无双,如此宝物领教一次也就不枉此生了。”

    钟野气得直笑,说道:“我的脸皮已经够厚了,谁想还是要对你甘拜下风。把这事情挂在嘴上,难道一点都不会难为情吗?”

    吴六姐笑着啐了一口说:“放屁!这有什么难为情的?饮食男女,活着可不就是这么点子事儿?就好比你到我这里来喝梨花酒一样,我要跟你睡个觉有什么说不出口?”

    “你是千古第一奇女子,我配不上你。”钟野道:“快给我拿酒来吧!馋死我了!”

    “有眼不识金镶玉!”吴六娘翻了个白眼:“白瞎了我一片心。”

    钟野人高马大,坐在竹凳子上,把那凳子压的吱吱呀呀一片声响。

    于是说道:“六姐,这凳子叫我坐的直叫唤,好歹给我换个结实点儿的,省的叫我坐碎了。”

    吴六姐听了他的话,立刻身体前倾,胳膊支在桌子上,双手托腮,仰脸看着钟野说道:“叫唤怕什么,你要是坐在我身上,我叫唤的更厉害,但绝不会坏就是了。”

    “六姐,你别闹我了,”钟野失笑:“我心里已经有了人。”

    “怪道呢!”吴六姐恍然:“你以前每次来虽然不会真的入港,但说说笑笑还是不拒绝的。这次一本正经的过分,敢情是心里有了人了!不知是那家的姑娘?多大年纪了?”

    “这个还不能说,”钟野露齿一笑,牙齿洁白整齐得不像话:“人家还小呢!”

    “哟,你这不要脸的,连小女娃儿都不放过!”吴六姐尖叫道:“今天的梨花酒价钱翻三倍!先给钱后喝酒!省得你这没人伦的东西赖账!”

    “哎……”钟野觉得自己被骂的冤枉:“你……”

    “少废话!快掏银子!”吴六姐虎着脸说:“不然没有酒喝。”

    钟野只好认命掏钱,梨花酒原本十两银子一坛,被吴六姐坐地起价翻了三倍,但他也认,毕竟这样的好酒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老狗!”吴六姐对着那个驼背老头子说:“去树根下挖一坛子酒出来。”

    他家的梨花酒酒如其名,每年春末将上好的重酿酒装入瓷坛中,用百年梨树落下来的花瓣化成的泥土封坛,然后再埋到这株梨树的树根底下。

    经过三个整年,到第三年春天梨花未落把这些酒坛起出来,酒香清冽芬芳,带着似有若无的梨花香。

    入口绵柔后劲足,但绝不上头。

    钟野也是几年前途经此处,偶然发现了这一处酒馆,进来打尖儿的时候才知道还有这样的好酒。

    因此一发不可收,每年都要来一次。

    那个老头子弯着腰转身出去了,吴六姐又吩咐厨子赶紧做一桌下酒菜,他家的厨子是一个哑婆婆,一脸木讷,但厨艺超群。

    尤其擅长烹笋,也是因为四周都是竹林,就地取材的缘故。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菜肴就陆续上桌。

    油焖春笋、红烧竹鼠、炝马板肠、茴香豆,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

    驼背老头子搬来了酒坛,拍开泥封,一股香气窜出来,钟野提着鼻子猛嗅,不由自主的吞了一口口水。

    吴六娘素手把住红罗衫,露出纤纤玉指和一段欺霜的皓腕,一边给钟野安排匙箸一边说道:“酒钱你已经付过了,这桌菜是赏的。”

    “多谢!”钟野拿起筷子就吃:“哑婆的手艺真好,我家的葫芦也比不上。”

    “不必客气,我送你这桌菜是想给你提个醒。”吴六娘难得神情严肃:“听姐姐一句劝,不要欺负人家小女娃,有什么冲着姐姐来就好!”

    “咳咳咳……”钟野几乎没呛死:“我就是来喝酒的,我不卖身!”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儿子

    “快喝吧!不逗你玩儿了!”吴六姐掩口而笑:“我该看我儿子去了!”

    “你什么时候有了儿子?”钟野奇道:“你是最近养了猫还是养了狗?”

    吴六娘是不能生育的,多少名医都诊断过了。

    她十几岁时嫁去了外地,一开始婆家对着她还不错,丈夫更是对她百依百顺。

    毕竟吴六娘生的貌美,且有酿酒的手艺,她婆家日子并不富裕,寡母守着独子过活,其貧可知。

    吴六娘嫁过去后靠着酿酒的手艺把日子过得越发红火,只是成婚好几年,她平坦的小腹依旧平坦,纤细的腰肢越发纤细。

    这个样子美虽然美了,可在盼孙心切的婆婆看来吴六娘这个样子就显然不合她的心意了。

    其实吴六娘心里也着急,但她天生好强,怕人笑话总是偷偷的去看大夫。

    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药下去,肚子依旧没有动静。

    时间长了,周围的人都说吴六娘不能生育,她婆婆也开始抱怨她是个不生蛋的母鸡。

    吴六娘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特地到京城去找了名医诊治,但一连看了好几个,都告诉她不能生育。

    吴六娘心灰意冷回到婆家,却发现她婆婆和丈夫瞒着她买了一个外地逃荒来的十四岁丫头,就在她回娘家的这两个月,那丫头已然怀上了。

    她婆婆心满意足,丈夫也眉开眼笑。

    吴六娘却大怒,她不是不同意纳妾,而是就算纳妾也应该她这个正室点头。

    自己负气回了娘家,丈夫和婆婆非但没去接自己,反倒唱了这么一出儿,就那么等不及吗?

    但事情远不止如此,吴六娘回到自己房中,发现原本用来放置自己陪嫁东西和积蓄的柜子被撬开,里头除了两件粗布衣裳几只破烂头花之外,其他值钱的东西都已经不见了。

    婆婆振振有词的说,以后这个家她来当,吴六娘既然不能生育,不休她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丈夫虽然不说话,但显然不可能违背他的母亲。

    吴六娘又痛又悲又怒,把院子里的上百坛酒砸了个稀烂,之后找了文书先生写了一纸和离书和婆家断绝了关系。

    她的父母既担心她的前途,又生气她如此莽撞,还觉得和离丢脸,两位老人郁郁寡欢,最终一个死在年头一个死在年尾。

    吴六娘破罐子破摔,自己把家里的几间茅草房改成了酒馆,收留了一对老人帮她做杂物,就是那个哑婆婆和驼背老头。

    钟野因为每年都会来这里喝梨花酒,所以也就比较清楚吴六娘的遭遇,知道她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她说要去看儿子的时候,钟野就当她是在开玩笑。

    正在此时,又有两个人走进了酒馆儿。

    一个二十几岁,一个三十出头,都穿着青缎子裤褂,手里拿着马鞭,显然是赶车过来的。

    进来后拣靠门口的桌子坐了,直接要了两壶酒和两盘现成的熟牛肉。

    因为有客人来了,吴六娘便没往后头去,而是招呼这两个客人吃酒吃菜,不时地挑逗一两句,权当解闷。

    这两人似乎有急事,并不怎么招揽吴六娘,吴六娘知道没戏,索性到后面去了。

    好半天才回来。

    钟野笑道:“你儿子醒了?”

    吴六娘笑道:“刚才醒着,我逗他玩了一会儿又睡了。”

    钟野一笑继续喝酒,吴六娘这张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三句里有一句真的就不错了。

    另外一桌的两个客人似乎赶了很远的路,连吃带喝了不少后结算了酒菜钱,而后又问茅厕在哪里。

    吴六娘叫驼背老头:“老不死的,给这两位爷带个路。”

    吴六娘其实待这两个老人都不错,就是嘴头子上不饶人。

    那个老头子领着两个人去了后院,又过了片刻三个人回来,那两个客人从前门出去走了。

    钟野酒足饭饱就去竹林里头的躺椅上睡觉,吴六娘虽然知道他看不见,却还是忍不住狠狠剜了他一眼。

    之后也觉得有些倦了,就叫驼背老头照看着店里,她则去后头了。

    后院还有两间小屋,是她的卧室。

    钟野似睡非睡,忽然被哭声惊醒。

    吴六娘哭得撕心裂肺,跑过来一把抓住他道:“我儿子丢了!你快帮我找找!”

    “你儿子?”钟野眨眨眼:“你真有儿子?!”

    吴六娘的确有了个儿子,但不是她亲生的。

    去年五月里的一天,有个年纪不大的妇人到店里讨吃的,吴六娘见她穿的虽然破旧,但还算干净,不像是个乞丐,也许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就好心给她煮了碗阳春面。

    那人吃完了面道了谢就走了,因为当时已经是黄昏,屋子里很暗。

    且没什么客人,吴六娘就想节省些,所以没点灯。

    那个人走了很久,吴六娘才发现她遗落了一个蓝花布包袱在桌子下面。

    拎起来就觉得不对劲,打开一看发现里头有个熟睡的婴儿,也不过一两个月大。

    等吴六娘再追出去的时候,哪里还有那个人的踪影?

    这个女人应该不是粗心遗落了孩子,想必是有意要把这孩子丢弃。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穷人家养不起孩子就会丢到路边或是别人家门口,想必那个女人也是贫穷无力抚养,才把孩子遗弃的。

    吴六娘于是收养了这个孩子,取名阿良。

    到现在这孩子已经差不多满一周岁了,还不会走路。平时很乖巧,也很少生病。

    吴六娘因为还要照顾生意,不能时时的照看他,把他单独关在卧室里,隔一个半个时辰就去看看,但也从未磕着碰着过。

    这个地方民风淳朴,从来没有发生过丢孩子的事情,所以吴六娘也就没怎么警惕。

    刚才她本想回房歇歇,却发现孩子不见了,门窗都关的好好的,孩子的小床都装了栏杆,绝不可能爬出来。

    再加上屋里地上有几个男子的脚印,这说明有人进来过。

    “钟爷!求求你替我找到我儿子。”吴六娘哭求道:“只要你能帮我找到他,我送你一百坛梨花酒,绝不失言!”

    ()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惹不起

    “一定是那两个人!”吴六娘咬牙切齿:“他们一定是去后院的时候听到孩子的动静,然后又绕路进了屋子把孩子抱走了!”

    吴六娘家的几间屋子都在这竹林里,根本就没有围墙和栅栏,所以人们能来去自由。

    “那两个人看样子像是惯跑江湖的。”钟野沉吟:“不过我看他们两个人只有一根马鞭,应该是赶车来的,目标不算小,我这就去追。”

    “多谢你了钟爷!”吴六娘感激涕零。

    她并不知道钟野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姓钟,看穿着打扮也不像是多么有钱的人,以为他也就是个镖师或武行的拳师。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他了,毕竟自己和那两个老人都没可能救出孩子。

    钟野从竹林里出来,看了看路上的车辙,判断那辆车是从北往南走的。

    于是跨上五花马,径直往南追。

    他座下的好歹是匹千里马,双腿稍微用力夹马腹,五花马便如一道青烟一般直冲出去。

    耳旁呼呼风声,两边的树木飞快倒退,眨眼间就跑出去三十里路。

    再往前看,就能看见一辆马车也在疾驰,钟野双目如鹰眼,看清赶车的是之前在酒馆用饭的两个青衣人之一,另一个想必在车厢里。

    钟野这样一条犺髒大汉,再加上平时吊儿郎当一旦真跑起来就风驰电掣神骏无比的五花马,在这条乡间路上还真是惹眼得很。

    何况他和那两个人在酒馆里打过照面,他能认出对方,对方自然也能认出他。

    眼看着他和马车的距离越来越近,赶车的汉子说道:“糟了!那人怕是冲咱们来的!”

    “我就说别动这孩子,酒馆里那三个人好对付,那个大汉可一看就是硬茬。”另一个坐在车里正抱着吴六娘的养子阿良。

    他们之所以敢如此,一方面是形势所迫,更主要的是看准了酒馆里的三个人除了老弱就是妇人,根本奈何不了他们。

    可没想到钟野会追来,他们自忖不是对手,做这事为的是求一把横财,犯不上把命搭进去。

    钟野追到跟前,把马横过来挡住马车,喝道:“你们两个是什么狗东西?!把孩子留下!”

    他骑在马上比车上的两人高处将近一丈,那两个人看得目眩头晕,以为是日游神临凡。

    赶紧把孩子递出来,那孩子被捆着,嘴里还塞了布巾。

    车帘掀开又落下,钟野的眉头皱了起来,虽然时间短暂,他还是看清了车里还有三个孩子,这一幕似曾相识,让他想起了数月前在京城南门外遭遇的那件事。

    那次也是两个人赶着马车,带着四个被捆绑结实的四个孩子。

    那次他救下了四个孩子,把他们送去了衙门,后来这事也只当成拐带案件处理,那两个人一直没找到。四个孩子至今无人认领,被送去了保婴堂。

    当时钟野就有些怀疑,因为寻常拐带孩子不是这么个带法。

    所以他今天要好好问一问。

    那两个人只觉眼前一花,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钟野一手一个拎住了腰带提起来到半空,挂到了路旁的大杨树枝杈上。

    “你们两个蠢货要是不想死就趁早跟我说实话,”钟野有些懒洋洋地说:“不然我就用马鞭子把你们抽残废了。”

    “好汉,我看你也是道上混的,”其中一个说道:“之前的事是我们没开眼,现在把孩子还给你也算仁至义尽了。”

    “没错儿,这事自当没发生,你别找我们麻烦,我们也不找你的麻烦。”另一个还嘴硬。

    钟野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一鞭子抽过去,把两个人衣裳打烂了,腿上鞭痕二指宽,鲜血滴滴答答流了下来。

    那两个人吃痛忍不住哀嚎起来。

    “说,为什么绑孩子?!”钟野又问。

    “不是我的主意,是他!是他非要这么干的!”两人中有一个更软蛋一些,一鞭子就受不了了。

    “我这不也是怕交不了差嘛!说好送四个孩子过去,结果半路得病死了一个,”令汉子说:“我还以为他和咱们一样是客人呢!这年月谁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

    他们从北边一共带了四个孩子出来,要送到某个地方,说好了两男两女不可有误,谁想最小的一个男孩本来就有些体弱,一路上发烧呕吐,没几天就断气了。

    他们怕没办法交差,也怕说好的酬劳减少,正巧在竹林菜社听见钟野和吴六娘说孩子的事,便动了歪心思。

    借口去茅房先查看虚实,恰好阿良醒着,看着床头悬着的彩编玩物咿呀儿语。

    这两个人听了确定无误,就假装出了酒馆前门然后又从竹林里绕过去,进门把孩子抱走了。

    这一点倒是和吴六娘所料不差。

    “我可不是单问这一个孩子,”钟野又给了这两人一鞭子:“你们从哪里弄到的这几个孩子?要带到哪里去?做什么用场?不好好交待我就把你们先痛殴一顿然后再送到衙门去三推六问。”

    “你别在我们面前耍狠,”那两个人忍着疼说:“不跟你说也是为了你好,这事可是位大人物吩咐的,你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什么大人物?是皇上还是皇后?”钟野把鞭子甩得呼呼作响:“不说出来我就接着抽!”

    “你别以为我们是拿话吓唬你,”那两个人觉得钟野纯属不知死活:“明白告诉你,你惹不起,趁早悄悄地躲一边去吧!否则你懂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我还真想知道我怎么死,今天不说明白了,我就先送你们上路。”钟野饶有兴味地摸了摸下巴,他的胡须浓密虬结,完全是西域人的样子。

    那俩人互相对视一眼,知道遇上愣头青了,只好说:“仁勇公府你听说过吗?我们是替封公野家办事的!”

    这两个人并非京师本地人,虽然听过四王八公的名号,却并未亲眼见过,何况他们这种小喽啰充其量只能见到个把个管事的,真正的主子根本无从得见。

    所以也不认识面前这位魁梧大汉就是超勇公钟野本人。

    ()


………………………………

第二百八十三章 纠结的邵二

    风和日暖四月初,莺声呖呖啼叫着烂漫春光,柳丝轻曳,花影重叠,处处漫着淡淡清香。

    勤勇公府大门敞开,今日韦家老王妃和大小姐韦兰珮以及小王爷韦应爵前来拜访。

    “少爷,你先别急着起来,”阿福阿寿一个捧着脸盆一个拿着外衫,围在邵桐跟前一个劲儿地劝:“二夫人吩咐了,叫你先坐着。”

    “少爷不用再照镜子了,已经打扮得很妥当了。”

    “少爷如昆山之玉、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傥……倘若叫韦家老王妃见了保准一百个中意!”

    邵桐一大早就起来穿戴,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就是不自信,他身上的伤还没好,正应该静养。

    可他听说韦家人今天要来,就赶紧起来梳洗,折腾了一早上。

    两个小厮苦劝不住,战战兢兢在旁边服侍,二少爷从小对许多人和事都漫不经心,唯独一遇到和韦家大小姐相关的事情就变得十分不淡定。

    “你们说我是穿这件宝蓝的外衫好看还竹青的?”邵桐对着两件外衫发愁:“宝蓝色显得气色好些,但略显轻浮;竹青色的虽然显得稳重了,可又有些显老。”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