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奇侠仁妃-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岂料她刚一掀开门帘,就隐隐约约地看见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她的眼前一闪而过。

    其速度非常迅速,以致于她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满腹疑惑的秦梦兰揉了揉眼睛,紧接着便向一旁的车夫问道,有没有看见什么东西从眼前急速闪过。

    车夫一听,先是一愣,而后摸着脑袋不太确定地回答她说,刚刚仿佛还真有什么东西在他面前闪了一下,具体是何物未曾看清,就隐约觉得似乎突然有“一股蓝烟儿”从他的面前飘了过去。

    此种情况一出,顿时让他感觉周围凉凉的,宛如寒风刺骨般让人不禁战栗起来。

    还未等二人缓过神来,那股所谓的蓝烟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定睛一看,竟然是白沐云。

    只见白沐云表情凝重地站在马车前,继而把左手迅速地向前一抬,手中的宝剑便在外力的作用之下露出半个剑身。

    由此剑剑身所反射出的道道寒光,刺得秦梦兰等人睁不开眼睛。

    此情此景,分明是想要以此威胁恫吓车上众人,借以达到她那不可告人的目的。

    只听见白沐云恶狠狠地对秦梦兰说道:“留下百宝箱,我便饶了你们,否则别想见到明天的太阳!”

    一听这话,秦梦兰恍然大悟,原来她也是来劫夺宝箱的。

    秦梦兰原以为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周密计划已经躲过了这些人的追杀,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逃过此劫。

    恰在这时,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忽然从白沐云的身后传了出来。

    只听见那人在夜色之中劝告白沐云说:“一个大姑娘家,不老老实实地呆在闺房里做绣活儿,却要在月色如此美妙的夜晚出来杀人,成何体统!”

    白沐云闻听此声,急忙转过身来查看情况,只见一面容清秀的陌生男子已然站在了她的面前。

    此人便是柳傲东,一个喜怒无常神出鬼没的正义侠客。

    白沐云见状,当即拔出剑来,继而用剑锋指着柳傲东警告道:“少管闲事多吃饭,赶紧回家呆着去!”

    见此情形,柳傲东一边笑嘻嘻地用手指慢慢地挪开了她的剑锋,一边一本正经地说道:“只要是不让管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这件事我还就非管不可了!”

    说着柳傲东便一个瞬移,当即就摆脱了白沐云的控制。白沐云见状,深知此人必是来者不善。

    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计划可以顺利进行,她已经做好了与之打斗的准备。

    只见柳傲东身背一把银灰色宽柄长剑,头戴一银色发冠。发冠中间镶有一颗淡蓝色的宝石,晶莹剔透的蓝宝石经过明亮月光的反射后变得越发璀璨耀眼。

    其他用剑之人多半是把剑拿在手里或挂于腰间,而柳傲东则是把它背在背上。

    当柳傲东要以此对敌之时,就将他纤细的左手伸到背后的剑尾上,然后再使劲一拍,便使得锋利无比的剑身立刻离鞘而出,继而令其在半空中翻飞旋转数周后,再稳稳地落于右手之中。

    其动作之熟练,过程之迅速,足以让见到这一幕的每个人都目瞪口呆,进而心生畏惧。

    而值得一提的是,柳傲东虽是一个江湖侠客,却生得极为俊俏。虽称不上细皮嫩肉,却也是眉清目秀穿戴讲究。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此人杀气太重,有些偏激。尤其是曲立清的骤然离世,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以致于现在的柳傲东在性格上是越发让人难以捉摸,经常能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白沐云反应过来,柳傲东的剑锋就已经朝着她的面部刺了过来。

    惊慌失措的白沐云当即抬手挡之,却不料柳傲东竟顺势把剑一挥,致使剑锋之方向瞬间发生改变。白沐云躲闪不及,几根头发当即被斩落于地。

    白沐云见状,大惊的同时也被其彻底激怒,二人随即展开激烈拼杀。

    只见白沐云飞身一跃,瞬间转至柳傲东身后,来了个回身反刺。

    柳傲东见状,也不甘示弱,于是便立马将剑身转向背后,白沐云那一剑正好刺在了他的剑脊上。

    二人见地面之上已然难分胜负,索性就腾空一跃,离地数丈,继而一同飞腾盘旋于密林之中树木之上。直打得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却仍是难分伯仲。

    柳傲东见状,心想,事到如今,再不拿出点真本事看来是难以脱身了。

    于是,胸有成竹的柳傲东便趁其不备使出了他的高绝剑法,进而在之后的打斗中对白沐云形成了绝对压制。

    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生性狡猾的白沐云自知不敌,竟在柳傲东毫无防备的关键时刻突然说出了“曲立清”三个字。

    以致于使得本已占尽上风的柳傲东有些分心,紧接着便被白沐云趁机刺了一剑,继而反败为胜。

    由于事发突然,且柳傲东已然受伤,此时的他只能勉强保全秦梦兰一行人的性命,却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次战胜白沐云。

    万般无奈之下,秦梦兰只能先将百宝箱给了白沐云,并希望白沐云在得到宝箱之后能够放过他们。

    那白沐云还算言而有信,她在得到百宝箱之后确实再未为难秦梦兰,而是让他们就这样走了。

    那么白沐云究竟因何非要得到百宝箱呢?原本安放于书房之中的百宝箱又是如何不翼而飞的?这其中有太多的谜团和疑问尚未揭开。
………………………………

第七十八章:自作聪明堕陷阱

    “乘风啊,一切可曾准备停当?”朱靖祺面色沉重地问道。

    “请太师放心,只待惠妃毒发,相关信件便会随即出现,借以促其精神崩坏,进而被我方所控。”解乘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既然有这么多人喜欢玩火,那我就要让他们感觉到疼。”由此看来,朱靖祺必会有所动作。

    次日,正当武惠妃生辰之期,皇宫之中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此时的人们,已经全然忘却了昨日的悲伤与忧患,尽情地享受着眼前的一切,哪里还会去在意那些潜在的危机?怕只怕有美色而目不及视,有妙音而耳不及闻。

    歌舞将罢,一众王公大臣们便纷纷开始向武惠妃进献礼物。

    武惠妃见状,竟面无半点喜悦之色。心想:又是这般凡俗之物,毫无诚意,甚是烦人!

    众人见此情形,甚为尴尬,唯有秋鹏运似成竹在胸,故而不时面露笑意。

    少时,秋鹏运见时机已然成熟,便兴高采烈地将早已备好的百宝箱双手奉上。

    武惠妃见此百宝箱之后,果然是喜爱有加,并对其大加赞赏。

    见此情形,秋鹏运的心中可谓是乐开了花。心想,仕途有望矣!

    眼见武惠妃对此宝箱如此喜爱,那秋鹏运便有些得意忘形了,于是便当即对武惠妃言道,此宝箱内还有极品胭脂数盒,可供其用。

    周围人见此情形,无不暗自讥笑秋鹏运道,山野寒酸之人果然非同一般,竟用胭脂以充珍宝,实为可笑。

    不想武惠妃非但没有因此而怪罪秋鹏运,反而对其大加称赞。

    非为别事,只因秋鹏运反复强调过一点,用此物日久必使其年轻二十岁!

    武惠妃听后,不禁心中狂喜。想往年生日之时,虽有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但何曾有一件实用之物?现如今,自己已然身居高位,何等宝物求之不得?故而,能动其心者多不在其贵,而在其能否恰如其分。

    而秋鹏运此举便正与武惠妃心意暗合,岂能不令其喜笑颜开?

    少时,武惠妃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百宝箱,进而取出一盒胭脂当场使用。

    就在武惠妃打开胭脂盒的那一瞬间,下站一旁的秋鹏运突然被吓得脸色煞白。

    心说:“这是何故!何以原本颜色鲜红的胭脂竟变成了此种模样!”

    不光是秋鹏运心存疑惑,就连用遍了天下间各种胭脂水粉的武惠妃也从未见过颜色如此怪异的胭脂。

    更兼所散发之香味浓烈奇特,使人闻后不觉沉醉其中,继而神魂颠倒。

    只当是此物非比寻常,故而有些不同之处也实属正常,于是武惠妃便轻取少许涂于面部。

    不料就在这时,令众人为之咋舌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武惠妃涂抹过胭脂之后,便顿觉其面部有烧灼之感,而后,更加可怕的事情随即发生。

    凡是涂抹过此胭脂的地方尽皆青紫,进而从面部皮下渗出斑斑血迹,继而使得整个面部都发生了溃烂。

    只弄得武惠妃连声大叫,疼痛不已。此状过后,竟当即口吐鲜血,昏厥倒地。

    在场众人见此情形,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而原本还乐得合不拢嘴的秋鹏运,此刻已然成为了一个“活死人”。

    自知大祸临头的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等待他的,将是暗无天日的牢房,抑或是白光闪闪的断头之刀。

    唐玄宗见状,急传太医前来以救其命。

    只见众太医对武惠妃进行过简单诊断之后,便尽皆开始摇头并连声叹气,想是情况不容乐观。

    果不其然,据太医所言,武惠妃乃是在不查之下使用了含有剧毒物质的胭脂。这才使得其内之毒得以侵入身体,进而危急生命。

    怪不得那盒胭脂异于常物,原来竟是有人趁其不备将这些胭脂都加入了剧毒,进而使得胭脂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毫无疑问,此事绝非偶然,而是有人早有预谋,并想要借此机会置秋鹏运于死地。

    而更加令唐玄宗担心不已的是,此毒毒性猛烈成分奇特,太医们一时之间竟无法想出有效的解毒之法,故而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然而,此法只可延缓和抑制毒发,却不能将其根除,因此必须速寻解决之法。

    好好的生日差点就变成了忌日,况且唐玄宗一向对武惠妃宠爱有加,此番皆因秋鹏运投机取巧自作聪明,竟险些害得武惠妃命丧黄泉。若非众大臣极力保全,此刻的秋鹏运早已成了刀下之鬼。

    次日深夜,一日未曾进食的唐玄宗依旧寸步不离地守在武惠妃的身旁。

    眼看着武惠妃依然昏迷不醒,唐玄宗百感交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与此同时,被陷害入狱的秋鹏运亦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一夜之间,仿佛消瘦了许多。

    因为秋鹏运身份特殊,而此案又有诸多疑点有待查清,故而唐玄宗特为其安排了一间单独的牢房,并派专人日夜看守,以防止发生变故。

    然而,牢房始终不比别处,对于秋鹏运这种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高贵之人来说,食不下咽夜无长眠实属正常。

    只见披头散发的秋鹏运蜷缩着身子蹲在墙边上,并时不时地抬起头来,继而望着窗外若隐若现的月亮,唉声叹气,自言自语。

    原本皎洁明亮的月光在被秋鹏运看过几眼之后,竟变得越发昏暗起来。想来连月亮也不想理会这等品行轻贱道德卑劣的小人,以至于使得自然之物竟也通了人性,进而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秋鹏运见状,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继而羞愧地低下了头。

    此刻正值夏季,牢房之内异常闷热。加之此地常疏于管理懒于打扫,故而使得蛇虫鼠蚁等物成了这里的常客。

    漫漫长夜月无光,蚊叮虫咬一身伤。更有数鼠欲为伴,偷不得食心不甘。

    如此境遇,岂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此刻的秋鹏运是懊悔不已,悔不当初,竟然几度落泪。

    遥想当初,自己威风八面,生活富足,何曾想过会有今日之祸?

    事到如今,竟至如此地步,真可谓是与前者天差地别。

    如若让他重新选择,他是否还会追名逐利?想必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当此物欲横流之世,肯安于现状甘于清贫者虽不可说尽无,但也必不在多数。

    人生来受苦,故必催生欲望。欲望有度,宜适可而止。如若不然,长此以往,必会祸及自身,酿成悲剧。

    正如秋鹏运之流,若非利欲熏心又何至于此?此种人稍有挫折不顺便要呼天唤地,却又何曾想过,那些曾被他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苦命人又当作何反应?

    如今有此报应,正乃上应天道,下合民意。如此辈若不加以惩戒,何以服人?

    话分两头,正当秋鹏运在牢房之中受尽折磨之时,此前一直昏迷不醒的武惠妃竟再次口吐鲜血。

    当此万分危急之时众太医居然束手无策,千钧一发之际,杨若心的一句话使得唐玄宗豁然开朗。

    遥想当日杨若心为救唐玄宗而受伤以致生命垂危,幸得秋鹏运及时保举郭念瑶为其医治,这才使其转危为安。

    况且郭念瑶家世代行医,在长安城中也是口碑与声望俱佳。当此危急关头,非郭念瑶不能医治。

    事不宜迟,唐玄宗在经过杨若心的提醒之后,便即刻命人前往郭念瑶的住处。

    然而,令人感到无比惊讶的是,当众人赶到郭念瑶所住之处的时候,却发现此处已经空无一人。

    想来必是有人先他们一步,带走了郭念瑶一家。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以致于居然能在禁军到来之前把人带走?难道皇帝身边有内鬼不成?

    禁军见状,不敢怠慢,当即便将此处情况火速告知唐玄宗。

    唐玄宗得知此事之后,立时陷于崩溃之中。扬言若是武惠妃不治而亡,定要拿秋鹏运的人头祭奠爱妃亡灵。

    此消息很快传入狱中,秋鹏运闻听此事后,当即冷笑了几声,而后再无反应。可能是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故而有些心灰意冷。

    另一方面,将军府中也是暗流涌动,杀机四伏。

    当天夜里,身心俱疲的肖青竹正伏于刘鑫宇的书桌之上昏昏欲睡。

    就在这时,肖青竹似乎听到刘鑫宇在呼唤她,于是她便迷迷糊糊地站起身来,想要一探究竟。

    不料就在这时,肖青竹忽然闻到了一股独特的气味,进而四肢瘫软眼前一黑,而后便昏倒在地,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少时,一名蒙面男子走了进来,之后便径直向书房密室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继而打开了密室的大门。

    没过多久,男子便走了出来,看样子像是拿走了什么重要物件。

    次日清晨,肖青竹终于醒了过来。而她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密室之中是不是少了什么。

    果不其然,在经过肖青竹的一番仔细查看之后,她惊讶地发现,关系到整个将军府生死存亡的几封密信竟然不翼而飞。

    机敏过人的肖青竹当即意识到,定然是昨夜有人趁自己昏迷不醒之时盗走了这些机密,因为事发当天下午自己还替刘鑫宇整理过这些信件。

    由此可以断定,此事定然是熟悉环境的人有意为之,否则不可能将时间拿捏得如此准确。

    而更加令其感到不安的是,那个疑点颇多的刘若天竟也于昨夜神秘失踪。种种迹象显示,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了。

    数日后的一天夜里,心神不宁的唐玄宗正在批阅一摞积攒了很久的奏折。

    忽听屋外狂风大作,树摇叶落,似有暴雨将至。少时,风力愈大,竟致房门猛开,并随即前后摇晃。

    而后,夹杂着些许冷雨的阴风便冲破层层阻隔,以致直扑桌案。

    一阵妖风突然袭来,只弄得唐玄宗睁不开眼睛,桌上奏折也多被打湿。

    唐玄宗见此情形,急忙起身并朝屋外走去。心想:“天气如此异常,莫非真有不测之祸将至?”

    行至门前,唐玄宗举目四望,只见屋外电闪雷鸣,狂风呼啸。不时下落的雨点越发密集,且冰冷异常,打在脸上,犹如冰针刺骨般极不舒服。

    见此异象,唐玄宗连忙关紧了房门,进而反手于背,一边踱步一边自言自语地回到了先前的座位上。

    就在这时,唐玄宗忽然发现,桌案之上竟然凭空多出了几个信封和一本奏折。

    唐玄宗见状,进而满腹疑惑地环顾四周,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少时,心情稍微平复的他缓缓地打开了那本奏折,却惊奇地发现,此奏折竟然是匿名的。

    而其大致内容则是列数了刘鑫宇的种种罪行,并说有其暗通契丹的证据附在信中。

    唐玄宗见状也是将信将疑,毕竟刘鑫宇多年来一直都对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此番又怎会与敌国私通呢?

    然而,一向多疑的唐玄宗还是决定把这些信件拆开一看。有道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

    不料,当唐玄宗将这些信件一一拆看之后,顿时被气得面色铁青双手颤抖呼吸急促。

    当他极力抑制着自己心中的怒火看完了最后一封信,当即勃然大怒。

    只见他将手中之信怒摔于地,并大声说道:“刘鑫宇,安敢如此!”
………………………………

第七十九章:平安喜乐险中求

    火红的晚霞渐渐逝去,漆黑的夜幕即将来临。日复一日,美好的光阴正在悄然流逝。

    究竟是在等待中消耗生命,还是在生命中持续等待?伤心失落是一天,开心愉悦也是一天,其所需要之时间原本相同。

    然而,为什么人们总觉得后者流逝的速度相较于前者要快很多呢?究其原因,也许是你的心理作用在作祟吧。

    比如说,同样都是给你半天的时间,前半天和爱人在一起,后半天和仇人在一起。

    其所耗时间虽然在客观上是相等的,但是在你的主观意识上,这两者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别。

    前者,舒心而甜蜜,美好的光阴如流水般一闪而过;后者,厌恶而愤怒,眼前的一切如刀剑般刺痛心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此中滋味,身陷牢狱的秋鹏运可谓是深有体会,狱中之三天竟比世上之三年还要困苦难熬。然今至此境,却也着实怪不得旁人,故只能自食恶果。

    正当秋鹏运为此而叹气之时,却忽然听到门外似乎有人在呼喊他的名字。

    秋鹏运抬头一看,竟是皇帝的禁卫军。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想是刚从外边办事回来。

    秋鹏运见状,顿时心生胆怯,莫不是自己的大限到了?

    然而令秋鹏运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并不是来索命的,而是来带他出狱的。

    见此情形,秋鹏运有些喜出望外,但他又因为不清楚自己为何出狱而感到忧心忡忡。

    走出狱门,进而见到了熟悉的景象和久违的光明,秋鹏运喜极而泣。

    走着走着,他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起来,像是依然心有不甘,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那么唐玄宗因何会将他释放出狱,并承诺暂不追究其罪责呢?

    这其中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秋鹏运此番又逃过了一劫。

    另一方面,许久未曾踏出府门半步的梅家兴此刻已然有些按捺不住。但无奈梅承业对其管教甚严,故而他也着实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然而梅承业事繁务重,倒也不能时时刻刻都顾及到他。

    只要梅家兴不惹出大乱子,权且由他去吧。毕竟梅承业已然“失去”了梅雨晨,梅家兴若再有闪失,他们夫妻二人又将何以活命呢?

    然而,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有些时候,并不是你想安于现状就能如愿以偿的。

    果然,数日之后的一天上午,一向安稳平静的梅府也在悄然之间波澜骤起,以致于使得整个梅家都相继陷入了危机之中。

    那日,百无聊赖的梅家兴正在自家的后花园中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梅家兴忽然看见府上的一个丫鬟正神情紧张地抱着一大袋子东西,急急忙忙地往外走。

    梅家兴见状,是万分诧异,于是他便急忙转身追了上去,继而向她询问情况。

    细问之下,梅家兴这才得知,原来丫鬟抱着的是一大袋子的绣品。

    其中有一个淡蓝色荷包的绣功和款式最为突出,以至于让梅家兴看了一眼就想要将其占为己有。

    可是丫鬟对此却显得非常为难,因为梅承业曾再三叮嘱过她,必须要将这些绣品一个不剩通通焚毁。

    梅家兴听后,当即干笑了几声。心说,我爹真是莫名其妙,这不是糟蹋东西吗?

    最后,梅家兴见丫鬟还是不肯做出退让,索性就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几两散碎银子悄悄地塞给了她。

    见此情形,唯利是图的丫鬟终于转变了之前的态度,进而偷偷地打开了布袋,把那个荷包给了梅家兴。

    事后,丫鬟再三叮嘱并恳求梅家兴道,千万不要将此事泄露出去,尤其不能让梅承业知道,否则她的性命恐将难保。

    梅家兴见此情形,有些哭笑不得,却还是应允了她。

    数日之后,正当此二人觉得已然无事,进而放松警惕之时,唐玄宗的禁卫军却突然来到梅家大肆搜查,像是出了什么大事。

    毫无疑问,此番事发定然与朱靖祺等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人表面上和蔼可亲,实则是恨透了梅承业等人,早就欲除之而后快。

    对此,唐玄宗早已是心知肚明了然于心。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