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奇侠仁妃-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朱玉来做事如此不留余地,以致于将耿三逼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他便逐渐对其怀恨在心,并决心要伺机报复朱玉来,让他不得好死。

    今夜,早有预谋的耿三眼见朱靖祺离开了太师府,赶奔皇宫而去,他便意识到时机已然成熟。

    而后,深藏不露的耿三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戒备森严的太师府,并顺利地除掉了朱玉来这个恶贼。

    待到朱靖祺自宫内返回太师府之时,死不瞑目的朱玉来已然气绝身亡。

    见此情形,朱靖祺竟然没有掉一滴眼泪。然而,从他那充满杀气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此刻的朱靖祺必是万分痛苦。

    事后,朱靖祺惊奇地发现,杀死朱玉来的这把匕首上,竟然刻着曦月阁特有的标志。

    见此情形,原本表情十分沉重的朱靖祺,竟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此刻,朱靖祺正愁抓不住曦月阁的把柄,进而将其彻底铲除。此番,正好乘此机会向唐玄宗进言,以期尽早派兵一举剿灭曦月阁。

    虽然朱靖祺的心里清楚,此事并非是曦月阁中人所为。毕竟以孔凡锦的精明老辣,他是绝对不会傻到用一把如此特殊的匕首做下此事的,这必然是有人栽赃嫁祸。然而,即便如此,朱靖祺照样可以借此大做文章。

    事不宜迟,次日上午,老奸巨猾的朱靖祺便来到唐玄宗的面前,老泪纵横地向其哭诉道,说是以孔凡锦为首的曦月阁歹人,竟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死了自己的义子。此等江湖邪派,若不尽早铲除,后果不堪设想。

    朝中的其他大臣见此情形,也都纷纷随声附和道,说什么曦月阁多年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乃朝廷国家之心腹大患,望唐玄宗能早做决断,还天下苍生以安宁。

    唐玄宗听闻此话,并未当即表明态度,而是暂且安抚了一下朱靖祺激动的情绪。至于究竟何时对曦月阁展开行动,则迟迟未曾言明。

    就在朱靖祺上朝言及此事还不到半个时辰,曦月阁中人便已然接到了消息。

    得知此事后,孔凡锦当即严令众人加强戒备,而后便迅速通知季福源,令其马上带着李湘玲离开长安城。

    真想不到,季福源在效命于归云山庄的同时,竟然还在暗中为曦月阁做事。

    当日深夜,李湘玲便要在季福源的一路护送之下,独自前往关外苦寒之地,去完成孔凡锦交予自己的一项“秘密任务”。

    临行前,李湘玲还特意冒险前来忘忧茶舍门前,站了大约一盏茶的工夫。

    此去关外,路途遥远,怕是很难再回到此处,故而只能尽量多看几眼。今日一别,便再无这般景致。

    正当李湘玲望着忘忧茶舍的匾额黯然神伤之际,却忽然听到不远处似有马鸣之声。

    起初,李湘玲还以为又是那个令人厌恶的于景熙,再次前来搅扰清净,却不料远来之人并非是于景熙,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行路人。

    此刻,李湘玲不知何故,竟突然变得非常暴躁。心想,不该来的时候总是在眼前晃悠,如今却又不见了踪影。

    为防再次发生变故,季福源未敢多做迟疑,当即便带着李湘玲踏上了去往关外的漫漫长路。

    数日之后,季福源与李湘玲便顺利到达了关口。再往前走几十步,便不再是中原之地。

    只见心事重重的李湘玲有意无意地看向远方,似乎是在等什么人到此与之话别。

    少时,果见一男子自远处策马而来。定睛一看,此人竟是于景熙。

    只见于景熙一言不发地站在李湘玲的面前,似乎在等待着对方先开口。

    而后,李湘玲面带微笑地对其说道:“祝你幸福。”

    说完,李湘玲便黯然转身,而后便头也不回地奔向关外。

    片刻之后,依依不舍的季福源也踏上了返回长安城的路,徒留于景熙一人在此久久不肯离去。

    长吁短叹的于景熙,静静地凝望着渐渐远去的李湘玲的背影,暗自流泪。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李湘玲,将是他这辈子都无法真正拥有的女人。
………………………………

第一百六十章:别有肺肠皆为己

    眼看着天气越发寒冷,已然是初冬时节,然而唐玄宗却迟迟未能就铲除曦月阁一事给予肯定的答复。

    由此看来,唐玄宗必然是对此有所顾虑,抑或是他压根就没想对曦月阁动手。

    又过了数日,宫中终于传来了朱靖祺期盼已久的消息,说是唐玄宗准许其对曦月阁采取行动,但具体时间却要等到明年开春。只说是严冬将至,不利于大军作战。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必急于一时。

    总而言之,唐玄宗就是要千方百计地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但他却又不便直接拒绝朱靖祺,故而只能暂且与之虚与委蛇,并借以拖延时间。

    闻听此种消息,朱靖祺当即便被气得火冒三丈。若如按照他的意思,恨不能立刻剿灭曦月阁。然而如今唐玄宗已然明确告知其明年再议,故而朱靖祺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公然抗旨。

    不过,事到如今,虽说暂时不能在明面上与之拼个你死我活,可如果朱靖祺想要在背地里搞些小动作,借以达到目的,唐玄宗想必也不会与之计较。

    事不宜迟,拿定主意后,朱靖祺便立刻派遣手下亲信暗入齐灵山查探地形,并尽可能多地摸清曦月阁的内部构造以及守卫分布情况,以便为数月后的大战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孔凡锦方面也在积极联合各方势力,以期能够在保住曦月阁的同时,顺势给朱靖祺致命一击。

    当日夜半时分,极速而猛烈的刺骨寒风自北方呼啸而过,直吹得曦月阁大殿屋檐下的铃铛剧烈摇晃。

    入得门来,但见有些困乏的孔凡锦独自坐在大厅中央的宝座上,反复地擦拭着他那已然多年未曾动过的九节鞭。

    其实,九节鞭才是孔凡锦使用起来最为顺手的兵器。然而,不知何故,自李湘玲来到曦月阁之后,他便将自己的随身兵器换成了长剑。自此之后,这个九节鞭便一直存放于锦盒之内。时至今日,它才得以重见天日。

    正当这时,秦梦兰推门而入。听闻响动,孔凡锦不由得说了句:“玲玲,你把我那个……”

    “阁主,我是梦兰,湘玲她已然走了多日了。”秦梦兰听闻此话,当即进前对其说道。

    一听这话,孔凡锦才回过神来,而后便笑道:“你瞧我这记性……”

    少时,孔凡锦问秦梦兰道:“天娇还没有来吗?”

    “想是路上有事耽搁了,阁主莫要担心。有我们的人随行保护,料也无妨。”秦梦兰答道。

    自从张天易死后,张天娇无论做什么事请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虽说她此前十分厌恶张天易,可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哥哥。而今,二人就这样永远地天人永隔。换做是谁,都不可能一下子释然,这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而孔凡锦之所以要将此二人请到这里来,主要是希望梅承业与天机堂能和自己联手对抗朱靖祺,借以彻底粉碎朱靖祺等人想要铲除曦月阁的阴谋。

    其余各方闻得此种消息,自然是积极响应,毕竟他们这些人大都与朱靖祺等人有着深仇大恨。能够亲眼看着不可一世的朱靖祺就此走向覆灭,众人高兴不已。

    有道是唇亡齿寒,一旦曦月阁被朱靖祺所灭,他的刀锋便会迅速转向天机堂与梅承业。待到那时,大势去矣。故而三家决定齐心协力同生共死,绝对不能让朱靖祺的阴谋得逞。

    正当二人等待张天娇到来的过程中,孔凡锦突然问秦梦兰道:“来此多日,此中事物可曾了解清楚?”

    “请阁主放心,梦兰一定不负众望!”秦梦兰眼神坚定地答道。

    原来,李湘玲在临行前,已然将曦月阁之中的秘密悉数告知了秦梦兰。

    不仅如此,李湘玲还将后山密道的开启之法,以及那个至关重要的珠串通通交给了秦梦兰,以期使之能够代替自己完成她未能完成的使命。

    遥想昨日,秦梦兰还曾与张天易等人密谋攻取曦月阁。不想如今,李湘玲竟然把如此机要的事情透露给秦梦兰。由此可见,曾经助纣为虐是非不辨的秦梦兰已然彻底脱胎换骨。

    少时,孔凡锦又问秦梦兰道:“馨儿这个小丫头又到哪里疯去了?何以近日以来都未曾见到她?须知在此之前,女儿可是最喜欢围在我身边的。”

    一听这话,秦梦兰当即便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只听她笑着对其说道:“阿馨曾对我说起过,她说我这个爹爹只知道谈情说爱,是越发没有安全感了,还不如去找子归哥哥。”

    听闻此话,从来都不知道害羞的孔凡锦居然缓缓地低下了头,进而不禁心中暗想:“真是女大不中留,怎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爹爹?看我怎么收拾你!”

    正当这时,张天娇应约而来。随后,三人便开始商议应对之策。

    另一方面,已然在归云山庄之中住了多日的孔睿馨,则全然不顾曦月阁的安危,自顾自地在此贪图享乐。

    在她看来,以孔凡锦的能力,足可以化解此次危机,而自己只是个与世无争的孩子。

    为了避免出现诸如上次那般,孔凡锦为了搭救孔睿馨而遭人威胁的事情再次发生,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归云山庄比较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全庄上下除狄迎春之外,都非常喜欢孔睿馨这个小机灵鬼。

    尤其是游子归,他一直以来都想要拥有一个似孔睿馨这般活泼开朗的女儿。

    奈何自己尚未成家,连个妻子都没有,又何来女儿?权且将其当做自己的闺女养。

    至于狄迎春讨厌孔睿馨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她经常向他人言及自己的丑事有关。

    然而面对这般情景,游子归却是乐不可支。他最喜欢看狄迎春那副被孔睿馨气得火冒三丈,而又拿她全无办法的样子。似这般,孔睿馨也算是间接地替游子归报了仇。

    话分两头,正当孔凡锦等人为粉碎敌人阴谋而殚精竭虑之时,刘若天那边却又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奇事。

    当日清晨时分,睡眼朦胧的刘若天正安静地躺在床上,迟迟不想起来。

    少时,他便再次睡了过去,并逐渐进入了一个极其真实的梦境之中。

    在梦里,有些不知所措的刘若天隐隐约约地看到,自己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而后,面容和善的老者便十分严肃地告诉刘若天说,若想要顺利回到现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与瑛蝶剑的当世传人“二心归一”。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说完,老者便瞬间消失在了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之中。

    正当这时,刘若天便突然从梦中惊醒,而后便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自己怎么会突然之间做这样一个怪梦?老者所说的二心归一指的究竟是什么?瑛蝶剑的当世传人又是谁?

    见此情形,刘若天当即便努力使之忘却一切杂念,屏气凝神全神贯注,以期尽快参悟此中玄机。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此前一直愁眉不展的刘若天突然豁然开朗。

    遥想那日,自己与徐紫嫣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朝代。自此之后,两枚玉坠便不知所踪。

    时至今日,已然握有玲蛇剑的刘若天,居然出乎意料地功力大增。

    结合前面所发生的种种怪事,刘若天大胆推测,自己极有可能就是玲蛇剑的当世传人。

    如若不然,何以别人习练玲蛇剑就会身受重伤,而他非但安然无恙,还因此而使得自己更加强壮。

    据此推断,白衣老者所提及的瑛蝶剑传人,应该就是与之一同来此的徐紫嫣。

    然而,令刘若天无法接受的是,想要顺利回到现代社会,竟然要与之二心归一。

    难道事情真的如徐紫嫣当年所说,来时一起来,走也要一起走?

    事不宜迟,刘若天在想通一切后,当即决定暗入宫中,进而伺机与徐紫嫣取得联系,看看她究竟作何打算。

    虽说刘若天此刻非常不愿意见到徐紫嫣,但是迫于形势,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如此一来,还真应了徐紫嫣当初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到最后,你还是会来求我。

    遥想当日,刘若天还曾斩钉截铁地对徐紫嫣说,自己就算死也绝对不会到此来求她。如今看来,刘若天又要食言而肥。

    当日深夜,已然准备妥当的刘若天,在经过一番乔装改扮之后,便悄悄地来到了皇宫之外,准备伺机而动。

    然而,令刘若天始料未及的是,这皇宫之内不比别处,其内部之复杂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如今看来,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与越继超相差甚远。再怎么说,越继超至少还能顺利地将匿名信交予徐紫嫣。可刘若天却像是陷入迷宫一般,进得来出不去。

    正当刘若天对此一筹莫展之际,却忽然看到不远处似乎有一个男子,正鬼鬼祟祟地朝着这边走过来。

    刘若天见状,颇为疑惑。此刻皇宫之内已然实行了宫禁,试问此人是如何进来的?

    毫无疑问,其必是暗自贿赂了此间门卫,他这才答应此人,允许其自由出入皇宫。

    正想着呢,那人便径直朝着刘若天这边走了过来。见此情形,刘若天当即便迅速出手制住了他,并令其将自己带往徐紫嫣的寝宫。如敢反抗,就地格杀。

    正当这时,刘若天才看出此人竟是武辛义。

    原来,如今的武辛义深得皇上器重,以至于其身上竟佩戴有大内的通行令牌。如此一来,他便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而不受任何限制。这也是武辛义为何能在宫禁之后,依旧可以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之一。

    见此情形,刘若天当即便威胁武辛义,令其速速将他带至徐紫嫣处。

    起初,武辛义并未反抗。正当刘若天自以为他真的会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带到目的地之时,意想不到的一幕随即发生。

    要说武辛义这个奸贼当真是老奸巨猾,他巧妙地利用了刘若天不熟悉此处环境这一特点,竟然七拐八拐地将他带到了皇宫禁地。

    待到刘若天察觉出异常,进而意欲脱身之际,却已经是来不及了。

    “你这个奸贼,在耍什么花招?”刘若天一边观察着四周的情况,一边问武辛义。

    “无知小儿,此番便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说完,武辛义竟瞬间消失不见。

    难道,此人不是武辛义?
………………………………

第一百六十一章:众人拾柴火焰高

    还未等刘若天缓过神来,他便忽觉头部一阵眩晕,而后便当即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待到刘若天再度醒来之时,却惊奇地发现,自己已然躺在了一处较为昏暗的所在。

    正当这时,周围突然大亮。而后刘若天便隐隐约约地看见,似乎有一女子正缓步向他走来。

    见此情形,刘若天本想起身离去。然而却惊讶地发现,此刻的自己已然是浑身无力难以动弹,看样子像是中了某种毒药。

    这时,那女子已然来到了刘若天的面前,而后便不怀好意地冲他笑了起来。

    只见女子一边抚摸着刘若天的手臂,一边冷笑着对其说道:“若天哥哥,可还记得小女子吗?”

    听闻此话,刘若天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他进一步仔细观察此女的面容之后,却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杨梅。

    莫非,她就是杨老太所说的杨若心,可此女的眼神却为何如此熟悉?

    眼见刘若天这般模样,杨若心当即便对其说道:“我并非杨梅,更不是杨若心,我是徐月霄!”

    一听这话,刘若天当即便被其吓出一身冷汗。徐月霄不是早就跳崖身亡了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料就在这时,那杨若心竟当着刘若天的面开始宽衣解带。很明显,他们是早有预谋。

    “你这个阴险歹毒的女人,你想要干什么?你好卑鄙……”刘若天奋力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来,然而却是无济于事。

    还未等刘若天把话说完,杨若心便大喊着跑出了房外,而后便找来了早已等候在此的禁卫军,进而将毫无防备的刘若天当场抓了起来。

    须知对皇帝妃嫔不敬乃是大罪,正因如此,百口莫辩的刘若天没过多久便被打入了天牢。等待他的,也许只有死路一条。

    见此情形,唐玄宗本想立刻将其斩首,以解心头之恨。不料正当此千钧一发之生死关头,徐紫嫣居然主动来到唐玄宗面前为刘若天讲情。

    盛怒之下的唐玄宗在听完徐紫嫣的讲述后,虽说并不是完全相信她所说的话,却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毕竟刘若天是刘鑫宇唯一的后人,倘若就此不清不楚地将其处死,恐会被世人唾骂自己是个昏君。

    再者,假如事情真的像徐紫嫣所说的那样,他们尽皆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现代人,则刘若天之性命更加不可轻废。

    思虑再三之后,唐玄宗这才决定将其暂押天牢之内,并命专人对其进行严密看守。且待其查清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另作区处。

    然而,令众人始料未及的是,身陷天牢之中的刘若天真可谓是度日如年,竟险些命丧于此。

    真没想到,此中人竟敢瞒着唐玄宗对刘若天进行严刑拷打,进而逼问其说出所谓的真相。

    刘若天平日里虽说有些玩世不恭,然而对于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就是打死他,刘若天也断然不会承认。

    入夜时分,眼见刘若天已然被打得血肉模糊,却依然不肯招认,牢头颇感无奈。

    正当这时,忽从牢门外进来了一个身穿官服的男子。其身后还跟随着一些小喽啰,看样子是个大人物。

    此人名叫高折,从他那阴阳怪气的语调和极其苍白的面容上,我们便不难猜出,他是一个阉人。

    此刻,刘若天一息尚存。他缓缓地抬起头来,而后便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面前之人。

    只见矫揉造作的高折慢慢地来到了一旁的椅子边上,只一个眼神,便让那狗仗人势的牢头老老实实地为其吹净了椅子表面的灰尘。而后,高折才有些不情愿地坐了上去。

    少时,高折便对一旁的刘若天说道:“哎呀,我看皇帝老儿是老糊涂了,竟然让我们来护你周全。须知干我们这行的,素来只会杀人,哪里会救人?且让我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绝色美男,竟致令其这般袒护于你?”

    说着,高折便缓步来到了刘若天的面前,进而用手指猛地一下挑起了他的头,而后说道:“啧啧啧,你们这帮狗奴才,谁让你们下手这么重的?以后可不能这样了,要给我好生伺候着。出了事,我要你们的脑袋!”

    说完,高折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天牢。

    你可不要以为高折会如此轻而易举地放过刘若天,像他这样的人极爱说反话。

    高折越是千叮咛万嘱咐,让这些人好生待承刘若天,则恰恰是告诉他们,令其伺机对刘若天暗下杀手。如若此中人果真不解其意,那才是真正的离死不远了。由此看来,刘若天的处境不容乐观。

    话分两头,正当刘若天被打入天牢生死未卜之际,距离皇宫不远处的原府之内,却来了一只信鸽。

    此处乃是吏部侍郎原谓杰的府邸,年过半百的原谓杰看似忠厚老实,实则乃为阴险狡诈之徒,与其上峰梅承业之间素有嫌隙。

    原谓杰共有两个儿子,长子不幸早夭,只有次子原倾心一直守在他的身边。

    然而,原倾心虽侥幸保住一命,却也是体弱多病。不得已只能终年服药,借以维持生命。更有甚者,其右臂还患上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怪病,以致于使其整条胳膊近乎残废。

    平日里,身体虚弱的原倾心便要躲于屋内,并将房间之门窗通通关闭,绝不能让一丝寒风吹进来。如若不然,他便会一个劲地打喷嚏,却不知是因为什么。

    至于原倾心右臂的发病症状,则更加让人难以捉摸。原倾心此刻虽已然成年,然而臂力却不及一个十岁的孩童。病情严重时,竟连端茶递水这等小事情都要他人照顾。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象,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竟然连一个小小的茶壶都提不起来。

    至于右臂用力过度便会出现的刺痒甚至是剧痛,多半是因为他在幼年之时奋笔疾书劳累过度所致。

    遥想当年,原倾心曾在一天之内便用坏了两根毛笔。可如今,就算是写一首五言绝句都会被累得手疼,这可真是天差地别。

    而今,原谓杰因为担心原倾心的身体,故而严禁其参与朝中的任何事宜,他只需做一个安闲自在的闲散人即可。

    然而,原倾心却对此非常感兴趣,并开始瞒着原谓杰私下与朝内多方势力互有往来。

    久而久之,原谓杰虽已然察觉出事情端倪,却也不敢过多干预此中事宜。但教原倾心无恙,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就放心了。

    只见安坐于屋内的原倾心缓步行至窗前,而后便不紧不慢地取下了信鸽脚上的字条。

    字条上赫然写着十二个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