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嗣子荣华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尘澜笑了笑,看出了钱氏的别扭。
“那吴家虽是寻常人家,但也不可失了礼数。我已经叫车夫又备了四色礼盒去,日后你做事不可莽撞。即便要登门拜访,也要约好了日子。无急事,不可擅自登门。”
钱氏挥了挥手,让金妈妈停下手头的动作。
“儿子谨遵母亲教诲,日后定不会再莽撞了!”杜尘澜立刻行了大礼,钱氏会这般关心他,还是头一次。即便是以教训的口气,但他依旧能听出其中有几分真心在。
他没有说出鞠柏鸣对他的刁难,一是说出来也不能改变什么,还会让父亲他们担心,何必?二是他有了自己的打算,也就不把鞠柏鸣放在心上了。
至于钱氏事后去打听了吴家的家世,他也并没有觉得气愤。杜氏好歹也是大家族,若是交友不慎,会连累了家族和其他族人。钱氏会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
“这是吴师兄家中做的糖葫芦,酸酸甜甜很是开胃,儿子带回来给母亲尝尝!”杜尘澜想起了糖葫芦,连忙从书箱中拿了出来。
钱氏皱紧了眉头,外头的东西,也不知干不干净。
“我不爱吃太甜的东西,你留下一串,其余带回去分给那些丫头小子吧!你年岁还小,正是换牙的时候,吃上两口解解馋也就罢了!”钱氏也不好太拂了杜尘澜的面子,因此好歹留下了一串。
………………………………
第五十九章 病倒了
“是!儿子其实也不喜爱吃太甜的。”杜尘澜明白钱氏的意思,这糖葫芦估摸着钱氏连一口也不会尝,但这是礼数。
两人都未提及将糖葫芦送给其他房头的事,毕竟不是什么精贵物。再者外来的闹市小吃食,长房和二房赐给丫头小子都会觉得失了脸面。
“少爷可真有心,时刻惦记着太太!”金妈妈立即夸赞道。
杜尘澜心中叹息,这金妈妈也是为他们二人的关系操碎了心。不过钱氏能关心他的生活,他们的关系也算缓和了许多。
“你才刚回来,先回去歇着吧!你父亲他们也快回府了。”
“是!那儿子就先回去洗漱了,不打扰母亲歇息。”杜尘澜恭敬地退了出来,快步往自己的院子走去,那大夫,不知惜秋有没有打听出来。
“太太!您就这么直接说了,少爷会不会往心里去?届时觉得您干涉他结交好友,若是对您心怀芥蒂,怕是难以消除!”
金妈妈有些担心,这两人不是亲母子,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产生隔阂。
“你以为他不懂好赖?没看他一点也不惊讶吗?想必早就猜到了!”钱氏重新靠了回去,这个嗣子,过于精明。
“这?少爷小小年纪,想得真是周全!”金妈妈不知该说什么,少爷才八岁,太太会不会过度揣测了?也许少爷并没有多想。
“你是不信?今儿我说长房会将他院子里的东西补齐,你也不信,这不是补上了吗?他可有对此事提及一星半点?”钱氏看出金妈妈的不以为然,于是笑着说道。
“确实如此!”金妈妈立即恍然大悟。
“不过奴婢倒是觉得太太才是真厉害,少爷的心思都瞒不过您!”金妈妈震惊地同时,还不忘吹捧一下自家太太。
她家太太也就是吃亏在了出身上,人聪明着呢!若是嫁了官宦人家,对上后院儿那些人精儿也不见得会输。只一点,那就是太太的性子太执拗,嘴上还不饶人。其实明明心里已经软下来了,可嘴依旧硬得很。
“那是!终究还是年岁太小,哪里能瞒得过我?”钱氏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傲娇之色,心情比之前好了不少。
“少爷回来了!”惜秋看杜尘澜进了院子,心中终于松了口气。
此刻距下学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若不是太太身边的丫头来传话,她们简直是坐立难安。
杜尘澜点了点头,看着惜秋上前接过书箱,“里头有糖葫芦,你和惜春、洗月三人分着吃了吧!”
惜秋双眼攸地一亮,“少爷是去买糖葫芦了?”
“同窗送的!”惜春已经在铜盘中备了温水,杜尘澜打量了一眼屋内,发现已经添置了许多东西,就连茶壶都换上了新的,看着比之前精致多了。
上前净了面,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少爷才进学两日,就有要好的同窗了?奴婢就知道,少爷性子好,总能与同窗都合得来的!”惜春脸上带笑,接过杜尘澜手中的帕子。
惜秋将其中一串递到了杜尘澜面前,“少爷可有尝过?”
杜尘澜看了一眼色泽诱人的糖葫芦,虽不爱这等太甜的,但还是伸手摘了一个下来,塞在了嘴里。
他一口咬开外面的糖,尝到了里头酸甜的山楂,顿时觉得有些倒牙!
“哎呀!这外头的吃食,少爷可少吃点!”惜春稳重,自然想得多。若是吃了不干净的,不免要坏了肚子。
“太甜了,你们吃了吧!”杜尘澜微皱眉头,没再碰第二口。
“今儿可有打探到消息?不拘什么事,事无巨细地说来。”杜尘澜看着惜秋开开心心地吃完了一根糖葫芦,顿时觉得牙更酸了。
惜秋连忙正色道:“这两日除了咱们三房的事,倒也没什么。不过昨儿孙少爷在祠堂跪了一宿,今儿就病倒了。昨夜守祠堂的张二还险些被吓出个好歹,后来才知道是孙少爷哭了一整晚。”
惜秋听的时候只想笑,这大晚上的,即便知道祠堂有人在,但这地方本来就阴森森的,还有人在哭,可不就让人渗得慌吗?
杜尘澜挑了挑眉峰,“大夫怎么说?”
“说是孙少爷原本就受了伤,再加上祠堂寒气重,还受了惊吓,就感染了风寒。今儿早上抱出来时,才发现发了烧,不过现在烧已经退了!”
杜尘澜点了点头,“长房没什么动静?”
惜秋摇摇头,“请了大夫后,很是消停。就连咱们这屋子里的东西,也都是大太太派了库房管事亲自送来的,奴婢们已经对过册子了,没有出入,少爷此刻要不要过目?”
“待会儿再看,你们仔细核对过就好。让你打听那大夫的事,打听出来了吗?”
“奴婢已经打听过了,那大夫姓蒋,不是咱们府城人士,一个月前刚来府城开的医馆,医馆的名字就叫蒋氏医馆。据说这一个多月来生意极其冷清,昨儿会找上他,是因为他的医馆离咱们府上最近。”
杜尘澜思忖良久,既然病人少,那医术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试试也是好的,或许人家就精通此道呢?
“昨儿那蒋大夫走后,府上可有再请那妙春堂的梁大夫为大奶奶诊断?”
“请了的,只那梁大夫说大奶奶保胎的希望不大,只能开上一副安胎的药方试试。若是不成,他也没有法子。”
嗯?杜尘澜有些讶异,据说那梁大夫可是妇科圣手,他竟然也没法子吗?可昨儿听钱氏说起时,从她面上的神情看来,似乎胎儿不至于保不住吧?
“那之前蒋大夫是怎么说的?”杜尘澜用手指敲了敲桌面,难道这蒋大夫比梁大夫还擅长妇疾?
“说是只要喝了他开的保胎药,孩子还是能保住的。只是日后生下来或许会体弱多病,调养起来极难。但若堕了胎,大奶奶日后恐怕很难再有子嗣!”
“长房选了谁的药方,你可有打听到?”难怪不来找他们三房的是非了,原来是自顾不暇。不过若是鞠氏的孩子没保住,那两房应该算是结了仇了。
………………………………
第六十章 千万要小心
“之前一直争执不休,奴婢打听时还未定下,这会儿奴婢就不知道了,待会儿再去打听。”惜秋只打听到了这些,花费了不少功夫。
杜尘澜点点头,表示很满意。
“这次差事办得不错,日后多出去走动。要银子去找惜春,上了账就好,这事儿等明日再打听吧!这种时刻,他们长房想必已经是愁云惨淡。你去打听,那是去触霉头。”
“是!”惜秋连连点头,其实今儿她打听大奶奶的事,还很是费了一番功夫的。若不是大奶奶院儿里一个三等丫头是她以前一起进府的小姐妹,她今儿还真完不成少爷交代的差事了。
“少爷,老爷他们回来了,可以用晚饭了!奴婢从大厨房刚领回来,今儿有您爱吃的如意竹荪。”
惜春将食盒拎进了屋子,杜尘澜放下手中的墨锭,看了看浓淡,觉得差不多了。等吃过饭后,首先完成那五张大字。
若是写快一些,应该一个半时辰也能搞定了。他现在写字越来越上手,不但快,还比之前多了些神韵。
听着惜春如此轻快的语气,杜尘澜知道,今日他们三房没有受大厨房的气。毕竟昨儿的事风头还正猛,连老太爷都表了态,这些后院的奴仆都是人精,哪里还敢造次?最起码能消停一段时间。
“上房可有去大厨房拿饭?”他与三房夫妻一向都是分开用饭,这是之前钱氏的吩咐。毕竟当初钱氏不中意他做嗣子,估计看着让他都来气。
一年多过去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也就改不过来了。
“奴婢碰到泽兰姐姐带着两个小丫头去的厨房,她们比咱们还早些呢!”惜春将饭菜摆好,她家少爷最近胃口不错,米饭已经能吃一小碗了。
夜幕低垂,幽静的院子里,烛火透过朦胧的高丽纸,向院内散发着柔和又温暖的光。
杜尘澜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停下了手中的笔。比了比剩下的厚度,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一本《论语》注释,他已经抄了大半。再有一日,他便能抄完。
将目光放在那整齐苍劲的楷书上,字如其人,吴师兄的字也和他一样豪迈,却又规整。虽然书法算不得多好,但布局整齐紧凑,字体排列一目了然。
翻了翻自己抄下的注释,他发现与自己的理解基本相同。当然,他也不是照搬,还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他来到这个朝代之后,直至今日,也没碰过除了启蒙书以外的书籍。只前世学过《论语》,他能这么快就背诵和理解其意,也算不得稀奇。
他越发肯定,自己曾经应该碰过这些古代的书籍。因为他看到这些,只觉得分外亲切。
不过让他纠结的是,这朝代究竟与前世那些所熟知的朝代有没有关系,不然为何这些书籍全是前世所熟知的呢?
这么一想,他倒是对那本《大郡朝概述》更加好奇起来。
揉了揉发胀的双眼,杜尘澜之前听到外头传来隐隐约约的打更声。响过一更,此刻应该是亥时三刻的模样。
来到这里习惯了早睡,杜尘澜也不打算再熬夜,毕竟早上起得太早。他还小,若是太过操劳,日后长不高,那可有他哭的。
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身板,杜尘澜很是郁闷。比起同龄人,他似乎真的矮了些。
“吴师兄!”次日一早,杜尘澜刚下马车,就看到了吴秋香,他连忙招手。
“杜师弟!”吴秋香见着杜尘澜也很是高兴,他快走几步,与杜尘澜并列往私塾走去。
“师兄,这是昨日的书。”杜尘澜四下看了一眼,见没人主意,才将书塞还给吴秋香。
“若是今儿用不着,那就还给你拿回去抄。若是要用,那就换一本,愚兄今儿可是将书都给带来了!”吴秋香看杜尘澜这般小心翼翼,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立刻将书塞进了书箱。
“那就多些师兄了,师兄心性豁达,乃是真正的君子。”杜尘澜心中感激不已,一个才认识两天的师兄,能这般助他,当真是难得。
“你就会给愚兄灌迷魂汤!”吴秋香笑着摇了摇头,这师弟的嘴确实讨喜。
“昨儿你走后,愚兄就将地窖内的苹果找了出来。把它们切成了块,裹上糖浆尝了尝。你别说,当真别具一番风味。”
吴秋香觉得今儿父亲拿出去卖,定然能都卖了,他很有信心。
苹果还是家中那棵苹果树上结的,个不大,还有点酸,直至今日也没卖完。自家又舍不得吃,这两日都烂了许多,这才准备狠下心来吃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妙用。
“今儿一大早我爹将它们扛出去卖了,这次定能全卖完。师弟,此次真要多谢你,是你出了个好主意!”
吴秋香一脸感慨,他当初一看这师弟,就觉得是个机灵的。果然,脑瓜子转得比谁都快。
“师兄客气了,还不知生意如何,希望伯父生意兴隆!”
两人笑闹了两句,等快到斋舍之时,吴秋香一拍脑袋,“差点忘了正事儿,师弟,昨日闵楚华家中有事,因此没来私塾。可愚兄听说夫子有意让闵楚华教你习字,你可千万要小心。”
其实对于夫子这等做派,吴秋香是看不惯的,谁也不是傻子。明知闵楚华看不惯杜尘澜,还将这两人凑在一起,这目的实在太过明显。
再者,闵楚华平日里学习只能算是一般,甚至一般都算不上。那字儿就更不用说了,用不堪入目来形容都是抬举。
闵楚华本就不是为了科举而来,他是要继承家业的。他府上真正读书好的,却是他们三房的一位堂兄。
然而学生不言恩师之过,他只得避开不提。
“师弟明白,还请师兄放心!”杜尘澜点了点头,这次杜玉恒因他而受伤,想必闵楚华不会放过自己。不过,他也不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若是要打架,你只管来叫愚兄。还有你方师兄,虽然他不爱说话,但打架可从来不惧!”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便各自进了斋舍。
今日鞠柏鸣来得并不早,杜尘澜进了斋舍,等了一刻钟,鞠柏鸣才到。
………………………………
第六十一章 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杜尘澜将昨日写好的字双手奉上,谁想鞠柏鸣却并未接过查看,而是直接吩咐道:“今日依旧是练字,五张!”
“是!”
杜尘澜无力去吐槽,之前是敷衍地看一眼,现在连看一眼都懒得看了。
“杜尘澜!”
等鞠柏鸣离开之后,杜尘澜磨好了墨,才刚下第一笔,就听到门口一声大喝。他手一抖,纸上顿时出现了一团晕染的墨迹。
他抬眼往门口看去,发现正是闵楚华。
“原来是闵师兄,不知闵师兄唤师弟,所为何事?”杜尘澜将笔搁在了笔架上,这才起身向闵楚华行了一礼。
闵楚华冷哼一声,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怕了?
这么一想,他脸上的神情突然有些狰狞。昨儿他和母亲去了杜府探望表弟,小表弟的模样好不凄惨。不但手伤了,几个月写不了字。还被罚跪祠堂一夜,并且发了高烧。当得知与杜尘澜有关之后,不禁让他心生气愤。
这个杜尘澜,初次见面,他就觉得这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庶房的嗣子,有什么资格读书?竟然还敢与长房长孙别苗头?难道不知这杜氏的家业日后会落在谁手上?
在他看来,像杜尘澜这等身份,就应该夹着尾巴,跟在杜玉恒身后讨好卖乖。或许表弟还能看在同姓杜的份儿上,从手指缝里施舍一些给他,那也够对方享用不尽了。
他母亲一直说,庶房说好听点是主子,其实也就比下人好些。
“昨儿夫子不是已经交代过了吗?说让我来教你习字,怎地?你是看不起师兄的字,不想学?”
闵楚华打量了一眼屋内的学生,其他学生俱都看了过来。原本斋舍内一片凌乱的读书声,此刻却静默了下来。
“师兄说得哪里话?夫子说,师兄的字虽比不得他,但也是极好的。只师弟怕耽误师兄读书,这才没去打扰。谁想到师兄为人热忱,怕师弟不好意思请教,竟然主动来找师弟了。”
杜尘澜让开座位,“师兄既然来了,不若请师兄露一手,也好叫师弟们一睹师兄的风采。”
闵楚华面皮一抽,他哪有什么风采?他那一手字儿,自己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大家都快过来,今日这等好机会,师弟不好意思独享。咱们都是同窗,本就应当守望相助,想必闵师兄一定不会介意!”
杜尘澜招呼着斋舍中的其他学生,脸上满是欣喜。
可众人却是一脸尴尬,大家进学的时日也不短了,除却刚进学的杜尘澜,最少也有三四个月。
待久了,谁还不知道闵楚华的大名?也就是这位与夫子家有着七拐八弯的姻亲关系,夫子平日里才对他多有照顾。
若是换了旁人,夫子怕是早就将人给骂成猪头了。
闵楚华可是私塾的一霸,他们平日里见着他都要绕着走。与杜玉恒一般,在私塾中是惹不起的存在。
可刚才杜尘澜这般说,他们若是不过去,闵楚华会不会觉得他们看不起他?
学生们虽然面露难色,但脚下到底还是缓缓移动了。
“师兄,文房四宝已经备好,师弟为你磨墨!”杜尘澜说着,就开始磨起墨来。
闵楚华进退两难,他其实原本只是想找个借口将杜尘澜叫出去。届时找个僻静的地方,好好教训此子一顿。竟然敢伤他表弟,他不打得对方哭爹喊娘,他就不姓闵。
“咳!今日师兄只是想和你说一下,我身子不舒服,怕是写不了,还是等改日吧!”闵楚华好歹还是要些脸皮的,他那些鬼画符,自己都看不下去。
其实他也不算笨,只是读书费工夫,他有些静不下心来。若是肯花些时间,想必他也不会差。只是他的字儿,确实是出奇得丑,有时他自己写的都不认得!
“原来如此,那只能下次再欣赏师兄的大作了。不过,师弟的祖父非常喜欢书法。师兄能得夫子夸赞,想必登峰造极不敢说,那也定然是卓尔不凡。等哪日师兄将大作留下,师弟也好带回去叫祖父欣赏一番。”
“那就等下次,下次再说!”闵楚华想起杜老爷子,不禁汗毛直立。
他祖父说过,杜老爷子是只不会咬人的狗。他每年年初去拜访杜老爷子,都觉得杜老爷子看他的目光尤其渗人。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他知道杜老爷子十分不喜欢他。
杜尘澜望着闵楚华落荒而逃的背影,只觉好笑地摇了摇头,看来府上那些八卦消息还是十分有用的。
杜高鹤确实不喜欢闵楚华,为此杜老爷子还曾在杜氏家宴中提到过。言明闵氏有许多小辈十分不懂规矩,尤其是这闵楚华。
他对闵氏再三强调,不许杜玉恒与闵楚华来往。当时三房都聚在一起,大伯母为此丢了老大的脸面,听说回去还哭了一场。
一日的时间又在习字中度过,杜尘澜收拾好了书箱,准备回府。
“师弟!那闵楚华没为难你吧?”吴秋香特意等在了杜尘澜斋舍门口,杜尘澜这小身板,对上闵楚华只有吃亏的份儿。
“并未,原本还想请闵师兄露一手,让众师兄开开眼界。谁想闵师兄身子不适,那就只能等下次了。”
吴秋香忍不住嗤笑一声,闵楚华活蹦乱跳的,哪有不舒服?估摸着是不想献丑罢了!好歹是大家公子,总是要脸的。
“他这人可是小肚鸡肠,今儿没达到目的,肯定还会再寻机会。若是来明的,师弟你断然不怕,可就怕他来暗的。总之,你身边不能少了人,免得落单吃了亏。他惯会使唤人去打架,比闹市中的地痞流氓也好不到哪儿去。”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吴秋香见着杜尘澜上了马车,这才转身离去。
等马车进了杜府,杜尘澜刚下马车,便发觉府里的气氛不一样。
仔细观察这些下人,个个脸上带笑,走路带风,好似有什么喜事发生一般。
杜尘澜一脸莫名其妙,这杜玉恒还在病中,这些人不可能不收敛,难道这喜事比杜玉恒还要重要?
………………………………
第六十二章 学子归家
等回了院子,杜尘澜率先问了惜秋,“今儿怎么回事?难道府上有什么喜事不成?”
“您还不知道吧?二房的四少爷回来了!”惜秋给杜尘澜递了帕子擦脸,随后替杜尘澜解了惑。
杜尘澜立即恍然大悟,只怕除了嫁娶,杜府中能与杜玉恒相提并论的,也就是二房的那位四少爷杜海州了。
二房夫妻育有一女二子,大闺女杜妍已经出嫁,就连其长子都已经一周岁了。府上行三的少爷杜海晟今年十五岁,已经说了亲。正是之前在老太太处提到的,与二老爷同去江南的那位,不过这位是个庶出。
接下来便是行四的少爷杜海州,在晨鹭书院读书的那位。
晨鹭书院离杜府遥远,还在隔壁府城,杜海州自然不可能常常回府。因此,晨鹭书院规定,偏远的学子每三个月可以回家探亲一次。
杜海州能回来,想必已经到了三个月。
“是四哥回来了?难怪连府上的下人都这般高兴。”下人会这么高兴,那完全是因为杜海州在府上的地位可不一般。
就凭杜海州是读书人,且还在声名显赫的晨鹭书院就读,乃是杜府最有希望改换门庭的天之骄子,府上下人谁不想巴结?不然二房的秦氏能如此嚣张?
当然,更重要的是,杜海州很得老爷子看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