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嗣子荣华路-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尘澜朝着杜淳枫安抚地笑了笑,老爷子还能吃了他不成?

    等人都出了书房之后,杜高鹤又打量了一眼杜尘澜,半晌才开口道:“可有法子挽回杜氏的声誉?今日府城的动向对咱们杜氏十分不利,那些个小人又在落井下石。。。。。。杜氏的名声,比二十万两银子更重要!”

    杜尘澜沉吟片刻,“祖父难道没打算报官吗?咱们杜氏受人蒙骗,应当广而告之,以警世人!”

    杜高鹤眉宇微皱,报官有何用?难道官府会帮你追回银子?可片刻之后,他便明白了杜尘澜的用意。

    “只若广而告之,那整个府城都知晓咱们损失了这么多银子。若是有人趁机对咱们下手,咱们就成了待宰的鸡鸭!”

    这采买进货,自然不可能全部付清,他杜氏也欠了其他商贾不少银子。若是这些人都听到了风声,全上门讨要银钱,那该如何是好?

    这段时日杜氏的生意定会一落千丈,届时入不敷出,那就更雪上加霜了。对家再使些绊子,那杜氏当真要就岌岌可危了。

    “您报不报官,府城的人也都知道了,倒不如大大方方。两害相较取其轻,此刻应当以挽回杜氏声誉为重!”

    “再者,咱们杜氏不是一直与知府大人交好吗?出了这样的事儿,于公于私,知府大人都不好推脱。”

    杜氏捐监名额花了二十万两这事儿,父亲与他说过。既然这知府伸了手,那总得做点事儿不是?且正好试探一番,看看知府对杜氏是个什么态度。
………………………………

第八十三章 家业分你一半

    “你父亲连这些都和你说?”杜高鹤望向杜尘澜的目光渐渐阴冷起来,这孩子,似乎总能在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推敲出某些别人极力想隐藏的秘密。

    “不是说知府大人仁善,体谅杜氏不易,这才许了杜氏一个捐监的名额吗?若是有官府帮忙,解决此事或许会容易些。”杜尘澜神色从容,并不为杜高鹤的目光所震慑。

    杜高鹤如鲠在喉,此子总能将一些羞于启齿之事,说得冠冕堂皇,却又让人身心舒畅!

    “知府大人哪里能总念旧情?之前的人情都用得差不多了,只怕轻易不肯相助!”杜高鹤有些犯愁,那刘天祥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若是想他帮忙,花费的银钱必不可少。

    然而如今的杜氏,哪里还能拿得出银子?

    “您总有法子的,知府大人与咱家府上过从甚密,想必别家也十分看不过眼!更何况等今年一过,知府大人就要回京述职。他高升有望,事后您重谢就是了!”

    杜尘澜微微侧首,老爷子看起来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啊!竟然没想过吗?他不由撇了撇嘴,看来士农工商,还真不是说说的,民哪里敢威胁官?封建王朝统治产生的奴性,怕是轻易难改了。

    “你?你是说?”杜高鹤指着杜尘澜双目圆瞪,他不敢置信地看着杜尘澜,此子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杜尘澜点了点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看祖父敢不敢了!”

    杜高鹤深吸了口气,激动的情绪渐渐平息下来。他不由开始思忖起这事儿的可行性,他手中确实有他与知府大人来往的证据。只是之前他并没有往这一层面上想,他认为还没到这一步。

    再者从知府大人的举动和隐隐透露的口风来看,应该是投靠了朝中的某一位。他一个小小的商贾,怎敢动这样的心思?

    只是如今杜氏已经到了快要分崩离析的地步,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大家族的掌舵者,必要时就得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他心中的计划渐渐成型,此刻身心反倒比之前轻松了不少。

    “嗯?你刚才说知府大人高升有望,此话何解?难道你听到了什么风声?”杜高鹤突然想到了杜尘澜刚才的话,不禁惊奇地问道。

    刘天祥明年是否能升迁,这事儿还未可知!毕竟官场瞬息万变,即便刘天祥有了靠山,哪里就能保证了?

    “并未!孙儿也只说有望,猜测罢了!”

    杜尘澜摇了摇头,那刘天祥背后之人是谁他都不知道,只能从他与杜氏的交往中看出些蛛丝马迹来。

    “知府大人来靖原府任职已有两年多了,明年任满,只要考绩从优,自然是升迁有望的。”杜尘澜挑了个正当理由说了,随后想了想,还是透露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更何况之前他或许从未提过捐监一事,今年突然轻易就得到了名额,想必是有贵人相助!”

    且还从杜氏搜刮去几十万两银子,而杜氏的姻亲闵氏,也同样得到了一个名额。他粗略算了算,就只算两个名额的银子,得了六七十万两都是少的。

    他觉得这正像是走之前大捞一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然而这刘天祥也捞得太狠了些,若不是背后有贵人撑腰,他敢这么做?这银子,说不得都拿去孝敬贵人了。

    既然得了孝敬,那给些甜头总要的吧?提升一个品级,应该不难。

    杜高鹤震惊地看向杜尘澜,他没想到杜尘澜对时政竟然如此敏锐。他从未对府上任何人说过刘天祥投靠了朝中哪位,毕竟这都是他自己的猜测。因此,杜尘澜不可能从府上听说。

    而从别处听说那就更不可能了,他一个才八岁的孩童,平日里结交最多的便是私塾的同窗。

    鞠柏鸣有几斤几两,他还能不知道?世家中但凡有些机敏聪慧,被寄予厚望的后辈,都不会送去他私塾读书。当然,那些庶子除外。

    “你对时政倒是有些敏锐,只是这样毫无根据的话,日后在外人面前莫要再提。咱们这等商户出身,更应该谨言慎行,否则一朝不慎,便会被人寻了由头踩上一脚!”

    杜尘澜连忙拱手,“多谢祖父提点,是孙儿鲁莽了!”

    杜高鹤满意地点了点头,此子心中真实想法他不知,但看这态度倒是诚恳得很!

    本想让杜尘澜去私塾,可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老夫观你倒是有些经商的天赋,你若愿意助你大伯,日后这杜氏的家业,便分你一半,你看如何?”

    此子有勇有谋,若是在外历练几年,由他辅佐长房,不愁不能壮大杜氏家业。

    杜尘澜一愣,随后坚定地摇头,“不是孙儿不知好歹,只孙儿志不在此!”

    他心中冷哼,这杜高鹤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让他放弃科举,好将名额空出来给二房杜海州?

    而他则变得和父亲一样,整日跟在大伯身后跑腿?怎么想的?想得可真美啊!

    “老夫也是见你有些天赋罢了!强人所难之事,老夫还不屑去做!”杜高鹤原本还想再劝上两句,可他转念一想,不撞南墙不回头!或许等幻想破灭的时候,才会对他的安排感激涕零。

    再者此子现在太过锋芒毕露,还得再打磨打磨,终究还是年岁太小。

    最后一点,他有些担心老大压不住此子,自然还是要想个万全之策的,此事急不得!

    “你出去吧!今日咱们所谈之事,不要说与第三人知晓!”杜高鹤目光直直落在杜尘澜身上,再一次感叹,杜尘澜为何不是他杜高鹤的血脉?

    此子的身份是谜,让他胆战心惊、寝食难安!

    “是!孙儿必定守口如瓶!”

    等从鹤云居出来之后,杜尘澜便眉宇轻皱。在他渐渐展露锋芒之后,杜高鹤在他面前似乎已经不再极力掩饰他的真正意图了。

    杜高鹤如此精明,想必已经知道自己猜出他的真正用意。今日这经商一事,便是试探。而布匹一事,也是他对杜高鹤的试探。

    他已经旁敲侧击,更表现出对时政的敏锐,这也间接表露出他的野心。而杜高鹤,却提出了经商。。。。。。
………………………………

第八十四章 做豆干

    杜尘澜摇了摇头,他不明白,择优而取,才能给杜氏带来更大的利益。杜高鹤为何一定要执着于他的出身,不管他是否是杜氏血脉,他的名字都已经记在了杜氏的族谱上,难道还能有二心不成?

    古代宗族观念如此强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撇不开杜氏,更无法摆脱杜氏,为何就不能给他一个机会?

    然而杜尘澜想不通的原因,却并非杜高鹤纠结所在。他没有原主的记忆,自然更理不清这其中因由。

    杜尘澜不慌不忙地赶去私塾,若不是下学后要去吴师兄家,他今儿都不想去私塾。反正去了也不过是练练大字,鞠柏鸣已经彻底不管他了。

    “学生见过夫子!”杜尘澜站在书舍门前,向站在前头正口若悬河的鞠柏鸣行了礼。

    鞠柏鸣好半晌才瞥了一眼杜尘澜,板着脸训道:“除非大病不起,进学岂可三心二意?咱们读书人最重要的便是学习,要分清主次,进来吧!”

    “夫子教训得是,学生定铭刻于心!”杜尘澜立即郑重地点了点头,看起来十分乖巧。

    哪一日鞠柏鸣不借题发挥来找茬,他都觉得奇怪。

    “嗯!”鞠柏鸣脸色稍缓,此子奸猾得很,不过好歹还装得了谦逊。

    一日的进学时光依旧在磨墨和抄写中度过,杜尘澜不但完成了鞠柏鸣布置的任务,还完成了剩下的祖训。

    反正这些同窗不但不与他交谈,走路都要绕开他,就怕被人认为与他交好,他倒也乐得自在。私下里偷偷抄祖训,也不会被打扰。

    金乌西沉,晚霞映射千里。今日鞠柏鸣在无意间撇过他的大字之后,竟然破天荒地没有布置课业。杜尘澜无奈一笑,估计是要改变策略了。或许从今日起,他回去之后也能有时间看书了。

    匆匆收拾了书箱,杜尘澜刚出私塾,便看到了等在门口的吴秋香。

    “吴师兄!”杜尘澜小跑几步,脸上满是笑意。

    “你方师兄今日府上有来客,就先回去了。”吴秋香脸上也扬起了笑意,目光一转,忽然看见了跟在杜尘澜身后出来的闵楚华。

    闵楚华阴沉着脸,握紧了手中附庸风雅的折扇。他不甘地瞥了眼杜尘澜,又看了一眼吴秋香,冷哼一声,率先往自家的马车走去。

    杜尘澜自然也注意到了,他今儿散学之后,又被鞠柏鸣寻了由头训斥了几句,出私塾便晚了。闵楚华这会儿还没走,只怕是想寻他麻烦,特意等在私塾的。

    “你可要小心着些,我看他是盯上你了。此人霸道惯了,你上次这般下他面子,他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吴秋香看着闵楚华上了马车,便转身朝着杜尘澜叮嘱道。

    杜尘澜点了点头,“只要我还在私塾一日,便不可避免碰到此人。只有终日做贼的,哪有终日防贼的?防是防不住的。不过师兄别担心,我身边有洗月,他有把子力气,打架应是不惧的。”

    杜尘澜也是为了宽慰吴秋香,洗月只有一个人,若是闵楚华纠结了一帮护卫,他们哪里打得过?不过他好歹脑海中解锁了些招式,即便在力气上不能取胜,但用些巧劲儿,脱险还是大有希望的。

    “咱们马车上聊!”杜尘澜请吴秋香上了马车,今儿是必定要将豆干做出来的,他已经等不及要赚银子了。

    “今儿出门前,我娘就已经将黄豆给泡上了。你之前说了比例,咱们这会儿回去,他们只怕连豆子都磨好了!”吴秋香兴致勃勃,说起此事,满脸都是笑意。

    “就是辛苦伯父伯母了,等咱们回去将豆浆煮上,便开始做豆干!”杜尘澜也是笑意盈盈,压低了声音回道。

    “对了,师兄!不知做豆腐用的盐卤可寻到了吗?”杜尘澜突然想起盐卤一事,这可是做豆干最关键的物事,若是没有,那便做不成了。

    “自然寻到了,不是多难的事儿!即便没有,我爹也会做!你总是这般客气,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也是为了自家!”吴秋香摆了摆手,杜尘澜越客气,他就越觉得他们家占了杜尘澜便宜。

    两人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回了吴家,等到了吴家院门口,杜尘澜便能让车夫将马车赶至街口,让其在街口等他。

    他做豆干的事自然不能叫府里知道的,不然老爷子又要旧事重提。

    杜尘澜看着吴母将煮好的豆浆用白色的粗麻布过滤,使豆浆和豆渣分离。他上前仔细看了看,这粗麻布织造得有些粗糙,并不细密,用来过滤是正好。

    “接下来是不是要放盐卤了?”吴父帮着吴母将一大桶豆浆抬了过去,一连串忙活下来,两人都有些累了。

    “可以放了,把卤水慢慢倒进去,还得不断地搅拌。放一点卤水就搅拌一会儿,直到放完。”杜尘澜绞尽脑汁,努力回忆做豆干的步骤,就怕自己有什么步骤给漏了。

    “哎!”吴母抽空应了一声,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豆浆,手上的动作也没停。

    “娘,您可悠着点儿,买黄豆花了不少钱呢!”吴秋香有些紧张,他紧紧盯着老娘的动作,就怕出现什么闪失。

    吴父一掌拍在吴秋香的后脑勺上,“少说话,免得你娘分心!”

    吴秋香一抹后脑勺,委屈地撇了撇嘴,到底是没再开口了。

    杜尘澜抿嘴一笑,突然觉得这一幕的温馨有些熟悉。曾几何时,他似乎也经常经历这样的温馨时刻。

    甩了甩头,他不由想起了钱氏。他与钱氏,或许这辈子也不会有这样的相处模式吧?钱氏那刀子嘴豆腐心,常常是别扭的。

    “这一步非常重要,很考验耐心。伯母做事细致,定能成功的!”杜尘澜见吴母已经开始收尾,桶中也出现了细小的块状,这才开始鼓励道。

    “那是,其他的活计我或许做不成,不过这样简单的活儿我可不怵!”吴母听了杜尘澜的夸赞,笑得尤其开怀。

    杜尘澜倒是挺喜欢吴母的性子,浑身透着一股爽利劲儿,做事又十分细致。
………………………………

第八十五章 当头一棒

    “这个得等一会儿,等下面成块,成了豆腐脑,再捞出来捣碎。捣碎要均匀,可不能敷衍了事!”杜尘澜不放心,还是多嘱咐了两句。

    他和吴秋香将模具拿了过来,在里面垫上一块儿粗布。

    “到时候将那豆腐脑倒在麻布上就成了?”吴秋香好奇地问道。

    “自然是不能一股脑儿都倒进去的!这模具里哪里放得下?得放薄薄一层,还得放均匀,而后再放一层布,一直重复!”

    杜尘澜将目光投向了地上的青石,为了压模具用的。

    “这青石得洗洗!”杜尘澜刚准备上手,就被一旁的吴父抢了先。

    “我来!这太重了,你搬不动!”那样细致的活有娃他娘干了,他在一旁手足无措。好不容易寻到了活计,他自然不能干看着。更何况杜尘澜那小身板,这样的青石哪里搬得动?

    “做豆干既要花力气,又要求细致!刚开始不得要领,或许会觉得难。但用不了几日,也就熟能生巧了。就是要劳累伯父伯母,每日做得多了,轻松不了。”

    杜尘澜还是有些歉疚,头一次他花了点银钱,就动动嘴皮子,也没干什么活计。之后的事儿全得靠吴家,劳心劳力的,也不知能赚几个银钱。

    “咱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赚不了银子。不过你们读书人脑子好使,之前那水果糖葫芦赚了不少,这次定然也能赚的。做吃食,总亏不了。”

    吴母看了一眼杜尘澜瘦小单薄的身影,不由起了怜惜之情。听秋香说,这孩子在杜府过得不容易。养父母待他再好,哪里及亲生爹娘那般贴心?

    再说那杜家三老爷是个庶出,在杜府身份尴尬,这孩子受了委屈都无处哭诉,也难怪看起来这么懂事儿。小小年纪,就要操心生计。

    “您说的是!其实侄儿倒也没多少担心,此计不行,那再想法子就是了。”杜尘澜微微一笑,反正也没多少本钱,亏了也不至于心疼。

    “这是好了吧?能放入模具了吗?”吴秋香紧紧盯着桶中的豆花儿,眼睛都快成了斗鸡眼。待看到下面成块儿时,他激动地喊道。

    杜尘澜在吴家待了有一个来时辰,等吴父和吴母将青石都压上之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杜尘澜看了看天色,随后朝着吴父说道:“小侄得回去了,若是回得太晚,家中长辈难免担心。这豆干得劳烦您和伯母注意些,等成了型便能拿出来了。不过您得注意,不得有水分,压实了才能取出!我明日来早一些,来接吴师兄一起进学,正好看看这豆干做得如何,还得商议一下接下来如何将豆干卖出去!”

    “也好!今儿确实晚了,我就不留你了,免得你回去不好交代!”吴父点了点头,看着排成一排的模具,心中既欢喜又忐忑。

    。。。。。。

    “父亲,您当真要报官?”杜淳钧眉头紧皱,他是不主张将自家受骗一事暴露出来的。

    一旦闹起来,他们杜氏必然要受到那些世家的嘲笑。更何况他们杜氏赊账的人家不少,若都来要银子,那可如何是好?

    “如今也没什么好法子,只能这么做!咱们报了官,知府大人才能名正言顺地插手。更何况他若是能破解此案,也算他的政绩。反正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杜高鹤轻呷了一口茶水,神态竟无比从容。杜淳钧欲言又止,老爷子这会儿的态度与之前相比,倒是大有不同,难道是有了什么对策?

    “这?您也知道没什么好处,那刘大人是决计不会插手此事的。毕竟不在靖原府,他哪里会肯费心思?咱们府上的情况,您比我清楚,怕是拿不出打动他的数儿。”

    杜淳钧愁眉不展,“唉!二弟大意了,早知道儿子就应该跟着他去江南!”

    上一次也是老二去采买的,杜淳钧见他顺顺利利回来了,也就放松了警惕。谁想这次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杜高鹤斜了一眼杜淳钧,“你是我怪老夫让他去江南了?”

    “哪儿啊!儿子怎么敢?”杜淳钧心中确实是这么想的,但他哪里敢直接说?

    “近几年外头的买卖都是你维系的,你自然要留在靖原府坐镇。难道采买不派老二去,还能派老三去不成?”杜高鹤冷哼一声,知道老大心中已经对他有怨言了。

    说到老三,杜淳钧不由撇了撇嘴,顿时哑口无言。若是叫老三去,说不得裤衩都被人骗光了回来。

    “也对!老三虽老实,但做事还算谨慎。若是派了他去,即便在采买上吃些亏,但也总比被人下套强。”杜高鹤冷声道。

    其实他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老三嘴笨,去谈生意会得罪人。更何况这次去江南,就是打着赊账的主意去的,老三怕是做不来此事。

    “父亲,这刘大人不收银票,指定是嫌少!咱们府上又没这么多银子,他怕是不会帮咱们了。这老狐狸,之前拿了咱们杜家多少好处,这会儿一有事,他就打算撒开手不管了!”

    杜淳钧去找刘天祥时,带了五千两银票过去,谁想那刘天祥只一个劲儿找借口推脱,那五千两银子更是看都没看一眼。

    杜淳钧顿时便知刘天祥是看不上那五千两银票了,他不由得灰了心,心中即便愤恨,但也无可奈何。

    “也是咱们之前将他的胃口给养大了,为了捐监的名额,太过着急,不免就落了下乘。他见咱们杜氏能拿出几十万银子,又如何会将那五千两看在眼里?”

    杜高鹤叹了一声,有些悔不当初。杜氏和闵氏盼了多少年,终于等到了这个名额,谁也不想放弃。

    两家虽是姻亲,但也是对家,一旦相争,哪里还顾及往日的情分?

    刘天祥那个老狐狸,刚开始说只有一个名额,他们杜氏和闵氏都盯上了不肯放手,索性便成了竞价。之后他杜氏险胜,终于将名额拿到手。

    可这一次杜氏是真伤筋动骨了,没个两年还缓不过来。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么名额,杜氏才有望更进一步。谁想还没等到他高兴太久,刘天祥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

第八十六章 难以启齿

    第二个名额的出现,让闵氏花费了比杜氏少近五万的银子,收入了囊中。为了这事儿,杜高鹤险些气得吐血。

    只要一想到那刘知府虚伪的笑,和毫无诚意的致歉,他恶心得快要吐出来。

    然而他知道被刘天祥耍了之后,还要赔着笑脸,小意奉承,哪里敢将心中的厌恶表露一丝?

    “那你说怎么办?咱们杜氏要银子没银子,要靠山没靠山,知府大人不肯出手,你可有想到对策?”

    杜高鹤其实已经有了打算,但他想试探试探杜淳钧,看看杜淳钧是否有他和杜尘澜这等魄力。

    杜氏的家业毕竟是要交到老大手上的,若老大立不起来,即便他将来下了黄泉,也放心不下啊!

    杜高鹤在心中将三个儿子仔细比较了一番,觉得老大还算是出挑的了。毕竟是他当年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比起其他儿子来,虽还入不得他的眼,但好歹没出过什么差错。

    老三的性子有些耿直,不但不适合官场,也不适合经商。他那张嘴,动辄得罪人,偏偏还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

    这世上,哪有明面儿上的是非曲直?旁人都是这么做的,偏你要与旁人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