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的养娃手册-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人:“这婚嫁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怎么说,你总要和你爹娘商议吧?!”
李修缘摇摇头:“就算是女子,尚且有出嫁由父,再嫁由己。小侄的第一位妻子本就是爹娘强行安排的,难道续娶还要有着爹娘糊涂安排吗?!请恕小侄不能从命。”
李大人:“……”
见他们辩得差不多了,南昭帝在想,是不是可以收尾了?!
这时赵大人大笑说道:“哈哈哈!修缘贤侄说得好,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之前老夫还想着你往年实在缺了些担当,没成想,你竟也能这般坚持!原来你也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好好好!!你这个上门女婿,老夫应下了。”说着赵大人对南昭帝施了一个大礼:“老臣请陛下为小女恩旨赐婚。”
南昭帝立马按剧情收尾:“好!朕便成全贤翁婿所请。胡大伴!拟旨!”
散朝之后,这道古往今来唯一一份赐官员入赘的圣旨,被看了一场大戏的文武百官最快速的传扬了开来……
此时还对此事一无所知的赵白莲正在小班教室上课,突然明珠带着小班主任走了进来:“小莲,你出来一下。有点事情,你跟我来,这节课让花先生先带一下。”
花先生走到教室中说道:“小朋友们,小莲先生家里有些事情,这一节课由花花先生陪伴你们好不好?……”
赵白莲莫名其妙的被明珠拉到了办公室,只见此时办公室有一内侍伫立等待。见两人进来,内侍笑着上前:“有劳公主殿下了,想必这位便是赵家小姐吧?!”
确定了正主之后,内侍颜色一正,肃穆的朗声说道:“赵氏白莲接旨!——”
赵白莲急忙在明珠的指导下跪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吏部尚书赵惠民有女白莲,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然受翰林院侍郎李修缘无故退婚之累,声名无辜受损。今李修缘上书请罪,朕念其乃无心之失,诚心悔过,且两人皆是适婚娶之时。与赵氏女堪称天造地设之良配。为成君子之美,特将其招为赵氏嫡女为赘婿。一切礼仪,交由礼部操办,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内侍见赵白莲还呆愣在哪儿,笑着说道:“恭喜赵小姐,该接旨了。”
赵白莲蓦的惊醒,木木的说道:“民女接旨,谢主隆恩。”
明珠见她魂游天外,便笑着让玫瑰帮她给了赏银,送内侍回宫复命。
“嘿!嘿!傻了?!”明珠手掌在赵白莲眼前晃动,总算是将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怎么?!高兴傻了?!”
“不是,这时怎么回事啊?!”赵白莲真的有些感觉像是在梦里一样。
“还能怎么回事?!那天不是和你说了吗?!李修缘为了能和你在一起,请旨赐婚了呗。”明珠为此很有些得意,看见了吗?!这可都是我一首促成的哟。
“不是,我的意思是这么是入赘啊?!陛下竟然也允了?!历朝历代从未听过……”赵白莲简直不敢相信。
明珠得意的大手一挥:“这有什么?!既然是妹妹你的心愿,你们又是两情相悦,这点儿小事,不必谢我!”
这话听得赵白莲心里暖暖的,一时间好像多年的心结总算解开了。眉间的郁气消散了大半。只见她手里紧紧抓着圣旨,就好像是抓着她整个人生的幸福一样。心绪一时不能自己。
慢慢的就像微风吹过湖面,一丝笑容从赵白莲面上漾了开来:“明珠,谢谢你。”
这个笑容让明珠一阵恍惚,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多年以前,羞怯喜悦的和自己倾诉意中人的姑娘。仅仅是这一个笑容,便让明珠觉得,不枉这段日子这么费心为她筹谋了。当初那个傻夫夫将真心捧到心上人面前的姑娘,终于得偿所愿了。
“哎!——以前一直看不上李修缘,但他入赘给你的话,那真是再也没有比他更完美的夫婿了。小莲,你准备好迎接满京城贵女的羡慕嫉妒恨了吗?!”
………………………………
163 寻事
像这么劲爆的消息,李府的众人也很快就知道了。一时间,骄傲的李夫人就像是天塌下来一样。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就这样成了别人家的了?!还是自己儿子上赶着入赘的?!
这一天,平康坊是空前的热闹。李夫人带着大儿子一家,站在李修缘的临时小家门前,破口大骂。李修缘也不辩解,就那样跪在自己娘亲面前一动不动任打任骂。
反倒是和李修缘关系早已经势同水火的长房一家,不时的表示理解。
李修缘的大嫂刘氏,平时在家里格外的精明刻薄。但这会儿却显得格外的温婉大度:“娘你消消气,他二叔也分出来过了这么久了。现在就算入赘了,不也是和以前一样吗?!这住得近了,不是更加显得亲近?!”
以前她对李修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无非是因为李修缘若再娶妻,妻子身份越高,家里要出的聘礼自然越多。在刘氏的眼里,这里加偌大的家业,自然全都应该是她这一房的。每在李修缘身上多花一分,就像是剜她身上的肉一般。现在李修缘要入赘到别家,不仅家里会倒赚一份聘礼。还不用在他担心以后分家产,这个结果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李夫人哪里不知道自家这个大儿媳妇的打算,听了这话冷笑道:“我还没死呢!家里轮得到你做主?!什么叫他分出来这么久了?!我李府什么时候分家了?!我这么不知道?!不过是在外面住了一段时日罢了,这满京城的权贵,谁家还没有个别院是咋的?!收起你的小心思!!你这么闲,回头我便让大郎多纳几房妾室让你管着。你安心给我李家开枝散叶是正经!!”
刘氏听了这话,便再也装不下去了。只能委委屈屈的缩到了自家夫君的身后。李家大公子虽然也有官职,却比自家弟弟要差了许多。李修缘若能入赘到别家,他心里其实也是窃喜的。但好在他多少还要些面皮。瞪了自家妻子一眼,便帮着李夫人劝解李修缘:“修缘,你别怨娘说话难听,她也是为你好。这男儿家入赘,只有那些家里穷得吃不上饭的,或是攀附权贵的人家才做的事情。我李家完全无此必要。”
对自家娘亲李修缘不敢顶撞,但对这个两面三刀的大哥他却没什么顾忌。只见他冷笑道:“呵,李家攀附权贵的事还做得少了吗?!当初若不是你们为了攀附权贵,又何至于做出背信弃义的退婚之事?!若不是你们攀附权贵,我现在早已家庭和美了,哪里还用得着以入赘来弥补以往的过失?!
这会儿倒是来装高洁了?!紫门自己摸着良心说,若我进入要入赘的不是赵家姑娘,而是当初权势滔天的王家姑娘,你们怕不是早就吹吹打打把我送到他们家了!!”
李家大公子也不是傻的,哪里就肯任意被人泼脏水,立刻就辩驳道:“你胡说什么?!当初王家破家灭门之后,我李家不也没让你休妻吗?!若不是我李家收留,你娶的那个罪臣之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李大公子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李修缘就觉得心如刀绞。他想到性子刚烈的王涟漪,顿时恨意迸发:“呵,好一个收留!!以前我还真以为你们转性了,后来亲眼看到你们的嘴脸,我才想到,当年你们明知道王涟漪那样刚烈的性子,还暗地里给怜雪撑腰,去折辱磋磨她!!别以为最后将罪过都推到怜雪身上,我就什么都不知道!!
怜雪再怎么受我宠爱,她都只是一个妾!!这么可能指使得动李家那样多的奴才?!”
李大公子这时也懒得装兄友弟恭了:“你还好意思怪我们?!难道那个妾室我们让你纳的吗?!难道那个妾室污蔑你正妻的时候,不是自己偏听偏信的吗?!你一个堂堂翰林院侍郎,连自家后院妻妾都管不好。切!——”
一击即中,这些话正是李修缘心里最大的伤口。当初确实是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鱼目当珍珠。只见他脸色灰暗的低下了头,好一会儿才抬头说道:“正因为我知道当初是我的愚蠢,才会辜负了一个女子的厚爱。如今,我只想和赵家女安稳度日,这辈子绝对不能再有负于她了。请娘亲恕罪。”
李夫人见李修缘依然冥顽不灵,更加气恨,对着这个小儿子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闻讯赶来的赵夫人,远远地见到这一幕,说实话,心里真是无比痛快。若不是为了女儿的婚后生活着想,她现在恨不得冲过去冷嘲热讽一顿才好。
然而,到底是爱女之心占了上风,只见她急忙上前阻拦住李夫人的继续施暴:“亲家息怒,亲家息怒。”
“呸!谁是你亲家?!你个绝户寡,自己生不出儿子,还想惦记我的?!你做梦!!”李夫人这话说得不可谓不重了。
“娘!——你胡说什么呢?!”李修缘脸色大变,连忙看向了赵夫人。
赵夫人听了这话自然是怒不可遏,脸色变了又变。但见李修缘担心的眼神,心里暗自默念'到底是我家占了大便宜大实惠的,她儿子都丢了,可以理解,让她骂几句也没什么。'平复了心绪之后,她回了李修缘一个'不要担心。jpg'的眼神,温和的说道:“若是李夫人心里实在有气,再骂几句也不打紧。我们做爹娘对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也能理解。”
李夫人顿时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十分憋屈。但又感觉赵夫人的话确实妥帖,一时默不作声。
赵夫人见她冷静了些,便接着说道:“李夫人之所以这么生气,无非是觉得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归了别人家,心里难受罢了。但夫人想想,这血脉之事,哪里就是一纸婚书就能断得了的?!若是这样,我们这些养了女儿的人家,岂不是都要哭死?!
我们都不是什么不通情理的人家,逢年过节或是夫人有什么事,我们两家离得也近,你招呼一声修缘也就过去了。
若是李夫人是做着儿孙绕膝的想法,你别怪我说得难听。就算修缘不是入赘,你看看你大儿一家,现在都已经斗得和乌眼鸡似的。真两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恐怕你年老还得眼看着兄弟相残,你说这何必呢?!”
李大公子见周围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过来,连忙青白着脸辩解:“还请赵夫人嘴下留情,在下身为兄长怎会连同胞的兄弟都不爱护?!贱内纵然有时严厉了些,那也是恨铁不成钢罢了。”
听了这话,赵夫人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夫人:“这可是从小在你跟前儿长大的孩子,他今日这么说,你可相信?!”
李夫人心里一酸,但到底还是偏疼大儿一些:“我家大郎自小孝顺懂事,我自是相信的。”
李修缘听了眼眼睛都红了,但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
赵夫人撇了撇嘴,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去与她分说,只是继续换个方向劝道:“就算他们兄弟和睦,但一个家当家做主的终归只有一个,一日两日便罢了,时日长了终究会有摩擦。李夫人到时候岂不为难?!若是李夫人担心儿子以后在赵家,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在这里,妾身当着大家伙儿的面与李夫人你保证。修缘将来到了我家,我与我家老家必将当做亲生孩儿看待,但不论怎样,他也是你李家的儿子,但凡逢年过节,我们必督促他回家尽孝。”
李夫人其实到了这会儿也知道,木已成舟,总不能抗旨吧?!但心里到底有些意不平,便硬硬的说道:“他身为男儿到底还是有责任为家族传承香火的。”
说到这里,赵夫人其实一开始原是打算以后挑一个李修缘的孩子姓李的,但这会儿她又改主意了,这老泼妇本来也不稀罕李修缘这个儿子,难道以后反倒还会稀罕孙子?!既如此,何必让自己的孙子将来在赵家身份尴尬?!于是她想了想,指着旁边跟过来看热闹的李家长孙说道:“李夫人说笑了,你看这孩子,是你家的嫡长孙吧?!看着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面向,以后必定是个有大前程的,李家的难不成还怕香火不计?!还有你这大儿媳妇,别的不说,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刚刚你也说了,再给大儿多纳几房妾室。恐怕李夫人以后的孙儿会多得看都看不过来呢!
倒是修缘,一开始生下的就是闺女,出生也不太好。我嫁闺女身子也弱,往后能得个一儿半女恐怕都是烧高香了。李夫人又何必放在心上?!当然,就算将来孩子们姓了赵了,难道就真的能断了血缘了?!就不是你的孙子了?!”
李夫人此时见这一局大约是输尽了,大概也没什么便宜可占了,便有些兴致缺缺想撤退了。但众目睽睽之下好像又少了点儿台阶。
这时赵夫人识趣的上前挽住了李夫人的手,笑意盈盈的说道:“亲家一看就知道,心里到底还是疼孩子的!来来来,也别都在门口站着了,进去吧!说起来,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便厚颜讨杯茶喝了。”
一行人便半推半就的进了这个小院,关上门之后,院子里顿时拥挤了起来。李修缘也没想到自己的丈母娘这样厉害,一时间便有些无措了:“那个,家中简陋,让各位见笑了。”
进来的人都有些震惊了,都没想到李修缘竟然是住在一个这么简陋的小院里。尽管这个小院在京城中也算是小康人家的配置了。但参照物不一样,自然心里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夫人心里十分满意,能经得起贫苦的男人,才能扛得起家业。李修缘之前的混账事儿,或许正好就是自己女儿的福缘。
李夫人就感觉复杂得多了,她既心疼小儿子在外面过得清苦。又埋怨小儿子,过得这般清苦却还不肯低头认错,反而入赘他门。实在是太不孝顺了。
李家大公子就更是想得复杂了,刚刚在外面赵夫人夹枪带棒的说他不顾兄弟之情,现在看到李修缘住的地方他便有些慌张。所谓流言猛于虎,若这话真的传扬开了,恐怕于他以后的前程有碍。于是,他想了想,便做好了出血的打算,咬牙说道:“修缘大婚在即,总不好在这里成亲吧?!连个宴客的地方都没有,岂不是对弟妹的不尊重?!要不你先搬回府吧?!”
众人都觉得此言有理,纷纷点头。李修缘却是顾虑重重的说道:“这个……先不着急吧,我暂且现在小院住着,等婚礼前一天回去也不迟。”
这话连赵夫人都有些迷糊了,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回去,李府的人还能把他吃了不成?!这赵家的女婿住在这样一间小院,确实也有些不像话了。
这时,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刘氏却看出了什么,说道:“若是小叔担心墨莲这丫头不习惯,便让她先在幼儿园住些时日就是。正好可以和赵家姑娘培养培养感情,岂不是两全其美?!”
原来如此,虽然刘氏说得委婉,但赵夫人哪里还不明白,肯定是他们家以前苛待了那个庶女了呗。一时间,对李家的这群人更是不屑了。李家众人则满脸的尴尬,一言不发。
李修缘得了这个主意,也觉得甚好,便欣然同意了。
接下来便是两家为筹备这场婚礼开始各种博弈。
实话说,最近最头疼的要数礼部了。第一次给人打点入赘的婚礼,一大帮人前前后后查了不知道多少典籍,参考了不知道多少民间的事例。还要顾及男女双方家庭的面子,简直把礼部众人愁坏了。
所幸,就是因为没有前例可寻,就算他们真的哪里做得不好,也不会有人看得出来。于是,礼部的一系列章程就这样在手忙脚乱中定了下来。
………………………………
164 过家家
原本明珠还憧憬了一下李修缘'出嫁'时的情景,为此她一大早便赶到了赵府去看热闹。然而,赵李两家的婚礼办得格外普通,和一般贵女出嫁也没多大区别。
上午李修缘起码带着聘礼(嫁妆?)绕城内一周,没办法不是故意炫耀,而是两家住在同一个街坊内。若是不绕行,恐怕所有仪式完成都要不了半个时辰,那才真是闹笑话了。
绕行之后,新郎进了赵府,将新娘八抬大轿按各种仪式接了出来,然后继续绕内城一周。到这里,几乎所有仪式和普通嫁娶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绕行一周后又回到了赵府拜堂。当然,此时拜的高堂是赵尚书和赵夫人。
虽然明珠对此很是有些失望,没看到想看的热闹。但对于赵李两家,这样的仪式简直再满意不过了。真不愧是礼部承办,简直把客户的心理揣摩得透透的。果然,因为婚礼的普通,这场八卦周边很快就失去了热度。没办法,实在找不到什么可吹捧可吐槽的地方。
婚后的赵白莲就像重获新生一样,等她婚假结束又正好赶上暑假。这两个月,夫妻俩说是好得蜜里调油也丝毫不为过。实在是,这场婚礼成全了太多人了。
李夫人一开始有些憋屈,但慢慢的,在赵夫人的笑脸相迎中,心绪便也平和了下来。有了赵夫人的关照,官场里的女眷大多都会给她三分面子。纵然背后该说的还是会说,但到底都没仇没恨的,没有赵夫人出头,何必为自家招来仇敌呢?!再加上赵府偶尔以李修缘的名义送去些小礼物,时间长了,李夫人竟觉得这样也不错。
李大公子一家更是春风得意的不行,官职比自家高的弟弟入赘到别人家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和他们争家主之位了!!刘氏现在正在和李夫人学着掌家,虽然这次李修缘的婚事上,家里稍微亏损了些。但那也是为了给自家夫君买名的。用处得当,便不计较了。看着李家库房里的财务,有几晚刘氏做梦的笑醒了。就连刘氏的娘家,都因此得了些好处。
李大公子本人就更不消说了,每日春都是喜气洋洋的。偶尔遇到李修缘,还会面带微笑的停下来和他打个招呼,说上两句话。慢慢的,兄弟间的剑拔弩张也消减了几分。
李墨莲呢,就像是掉到蜜罐里一样。她终于有了一个娘亲,这个娘亲还是自己最喜欢的小莲先生。娘亲还每日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经常夸奖她,抱她,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还认真的和她一起做幼儿园布置的作业,带她逛街购物,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
李修缘进了赵家以后,感觉仿佛和以前生活的是另一个世界。原来家里的气氛还可以这么温馨的吗?!原来被父母疼爱关注的感觉这么好的吗?!身上穿着娇妻亲手缝制的新衣,每日的衣帽鞋袜无不准备得妥妥当当。小闺女儿每日都漂漂亮亮,开开心心的在身边承欢膝下。神色中的自卑怯懦渐渐的消散了,这时一个父亲再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
而赵白莲则是变得更加优秀了。这样的婚姻让她的心无比的安定,再也不用担心以后会远离父母,再也不用担心需要怎样面对陌生的相公婆婆。完全没有任何建立新家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什么凶狠的婆婆,刁钻的小姑,夫君的小妾……这些统统没有。有的只是父母的照顾,夫君的疼爱,特别是还凭空多了一个贴心懂事的小女儿。尽管这个女儿的生母让人膈应,但她毕竟已经死了不是?!还死得那般不光彩。
又到了一年一度暑期夏令营的时候了。这是属于学前班的保留节目,尽管幼儿园后来增加了几个班,但去岳家庄的始终只有他们。但这一次,赵白莲仗着明珠给的方便之门,带着李墨莲也一起跟过来了。
此时他们在岳家庄,再也不用靠着大帐仅仅落脚三两日了。在明珠他们第一次来过之后,这里房源百里的无主之地都被明珠买了下来,靠着原岳家庄的边上兴建起了亲子幼儿园的新校区。这个新校区名为正气园,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四进园林,平时就是庄上孩子们的私塾,顺便也让园子有人打理,保持人气。每年最热的那半个多月则会空出来,给学前班的孩子们前来夏令营的时候使用。
正气园很大,还有专门的宿舍和食堂,现在据说镇上也有不少孩子专门到这里来念书。听岳家村的村长说,现在私塾大概已经有了近百个学生了。若不是学生们的年龄分布太杂,这个人数,比起一些城里的书院都不差分毫了。
孩子们到了正气园之后都熟悉的找到了自己的宿舍,这里的宿舍都是上…床下柜的四人间。孩子们也不再需要丫鬟们帮他们铺床叠被了,从去年开始,明珠便要求他们所有人都完全学会自理。准确的说,这不是明珠要求的,而是大势所趋。因为不论她教不教,大多数的家长,此时都会这么要求。若是她不教,孩子们就会出现落差,没办法,古代的孩子们好像确实都挺早熟的。(当然,这个早熟指的是能力技能和常识这一方面,某些方面的话,还是现代孩子们更早熟一些,早得可怕!熟得阔啪!)
当收拾好了之后,他们便会出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明珠丝毫不操心他们的安全,来之前早有先头部队来里里外外清查了一遍,庄户们的品性也是早已多次验正过了的。明处庄子外依然围着护卫的队伍,暗处每个学生都有人跟着。
赵白莲母女这时第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