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舞九歌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举着一双混沌又精明的眼神,从二人身上扫过。
“夫人、公子,太后老人家还等着呢,事不宜迟,请即刻动身。”
如此仓促,没有半点预示,郑母心下狐疑。
但眼前之人,的的确确是太后身边的老人,况且有太后的腰牌,她也没敢多问。
母子两对视一眼,并不做他想。
“是,有劳姑姑。”
“请您坐等片刻,容臣妇与犬子前去更衣。”
“不必了,即刻便走吧!”
瑛琰的话语,有股不容置喙的威压。
“是……”
二人跟在瑛琰后头,一路上沉默无语,抬轿匆忙,十分颠簸,到了宫门前,三人下轿步行,只听见细碎匆忙的脚步声响起。
思绪纷杂,念及宫中的女儿,她心头突突地跳。
“不知……是否因皇后娘娘贵体欠安?”
瑛琰并未回头,脚步未曾停下半分。
“夫人去了,便知道。”
自知多言,郑氏遂不再多问。
临近辰阳宫门口,母子二人更是小心谨慎,连大气也不敢出。
还没进入殿内,便听闻里头,传来隐隐的哭泣之音。
瑛琰这才松了一口气。
“请公子留步在外殿暂歇,郑夫人里面请。”
二人心中忐忑不安,却不敢造次。
“是。”
太后半坐在榻上,头上珠翠全无,往外半弓着身子,泪流满面,几乎抽噎,伤心欲绝。
瑛琰打了珠帘进来,上前伺候着,连声宽慰。
“人死不能复生,太后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榻上的人置若罔闻。
她的神情,如丧考妣。
“可怜他父子忠烈,力战无数,却终究还是沙场马革裹尸,哀家在这深宫享这荣华富贵……真是叫哀家痛不欲生!”
只这一句,惊得郑夫人连连后退,霎时间,脸色苍白如纸。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一路上,虽然表面不露声色,她却始终心神不宁,唯恐有大事将要发生。
没想到……没想到……
想起家里做的酒糟酿,她心如刀绞。
就在昨天,她还在跟青儿说起,父亲最喜欢吃家里的酒糟酿。
手脚冰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老爷……康儿……”
“臣妇郑氏,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富康……安宁。”
低下头去,便再也无法抬起来。
泪水从眼眶中流下,一滴、两滴……落在冷硬的地砖上,终成滂沱,寂静无声。
她只觉得胸口处,似乎有万箭穿心,疼得令人窒息!
“太后……”
瑛琰提醒她。
隐后陡然惊醒,仿佛才从悲痛中缓过神来。
擦拭了眼泪,看见底下跪着的人,像是看到了久违的亲人般,哀怜中带着十分的热络。
“快赐座!”
郑氏犹自心痛。
但在天家面前,她缺不敢有半分违逆,唯恐失礼。
她时刻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女儿,还需仰仗这位婆婆。
“是……臣妇,多谢太后。”
后面四个字,是她含着泪,强忍着回的话。
“你……”
话还未说出口,太后又是哽咽难言。
“你……都听到了?”
下座者垂泪,默默地点点头。
“唉!”
太后不断地锤着床榻,痛心疾首。
“可怜你郑氏满门忠烈,竟然……”
受到这样的打击,纵使秉性刚毅,郑夫人此刻再也演掩饰不住,直挺挺地,从杌凳上栽倒了下去。
郑士青在外等候,不敢贸然造次,内心却如同大火中烧,急不可耐。
恰巧有宫人出来,他急切相问。
那婢女看了他一眼,匆忙道:
“郑夫人晕倒,我得去叫太医!”
这消息,一时间宛如晴天霹雳。
他的心里,佯升起一股不祥之兆。
“劳烦进去通报一声,臣下郑士青,求见太后娘娘!”
早春严寒,北风徐徐。
他在廊下,来来回回地踱步,即便身穿青衫单衣,也热得大汗淋漓。
半晌后,里面的动静小了些。
哭声全无,十分安静。
太医匆匆而入,又匆匆出来。跟随的人,还有瑛琰。
“让公子久等了,郑夫人身体抱恙,正在内殿安歇,公子放心,太医说无碍,请公子进去。”
“多谢姑姑!”
来不及多问,他箭步流星,跨门而入。
心里只牵挂着母亲。
母亲一向刚强,极其注重礼仪,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竟然能让她晕倒在太后的寝宫?
他不敢想!
而今年,他才十二岁。
……
小夏子奉命去郑府善后,匆匆完事,便带着人打马而去。
刚走至半道上,对面便有一群人疾驰而来。
“吁……”
勒马望去,那行人乌压压的一片。
虽然黑衣蒙面,却个个儿窄身细腰,不似江湖中人。
即便换了寻常的装束,凭借多年的经验,小夏子也能一眼断定,那行人—是宫中的太监!
有小太监上去,想拦下诘问。
“站住!”
却没想到,对方疾马奔腾,速度飞快,根本不听任何诏令。
“小心!”
一把匕首摔过来,朝空中挥过,他身姿灵敏,巧妙地避开,但胯下的马匹受惊,险些被撞个前仰合,犹自惊魂甫定。
跟随的小太监们立即围拢上来。
“夏公公,没事吧?”
“可有受伤?”
说话之余,还有意气心急的太监,要打马去追。
“回来!”
看着一行人远去的方向,他目光犀利,狠狠淬了一口。
“呸,野犊子!”
“不必追赶,咱家回宫复命要紧!”
夜色四合,天幕下,开始呈现出混沌的朦胧。
辰阳宫内殿中。
郑夫人卧在软榻上,太医开了药丸子,方才已经给她服下。
此刻,她呼吸均匀,神色自然。
士青初闻噩耗,久久不能平静,看着还未醒来的母亲,时时俯首落泪,胸中一腔热血高涨,眼神无比忧愤。
想自己,三岁学武,一柄红缨枪耍得虎虎生威,几乎无人能及。
而如今,听闻父兄的噩耗,却只能默默地咽下这口气。
竟然不能……为父兄雪耻!
“北境奸人!”
激动之余,一拳打在廊柱上,阵阵灰尘抖动。
正在此时,仿佛从哪里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小儿口音虽稚嫩,吐字却十分清晰。
“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
他在凝神细听,一个宫女走过来。
身影一闪,便躲到了朱门后。
“九世子,别在此处念书,当心惊扰了太后。”
那小儿立即噤了声儿。
“是……”
他的心,在滚烫地煎熬。
“白虹贯日报仇归……白虹贯日报仇归……”
终于,他下定了决心。
“太后……”
郑士青跪在下方,一张脸憋得青紫。
看着下方的来人,隐后在心底深处,浮现出了缕缕笑容。
“孩子,你起来说话。”
他踌躇犹豫,最终还是开了口。
“士青向太后陈愿,想远赴边关沙场,为父兄报仇,雪洗国耻!”
她的笑意更深了些,表面却仍旧故作悲痛。
“小公子男儿热血,哀家自然能够体会。”
那张纵横的脸上,泪意缓缓浮现。
“只是……只是你年纪尚小,即便有一身武艺,但带兵打仗,那是时时刻刻悬着脑袋的事情,非同儿戏,你父兄已经为大殷捐躯,难道哀家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你,身犯险地么?”
“我……”
见他兀自犹疑,太后又立马转换了态度。
“说来也难,这一仗下来,边境生灵涂炭,如今军中就靠韩将军守着,可怜我大殷人才济济,关键时刻却难寻将才。”
士青的神情,犹自悲愤。
“郑氏一门三将,如今二将亡故,哀家痛失左膀右臂。如今边疆战乱和平,北境大殷两国欲行和亲之计,正是小公子历练的时候!”
提及韩将,他的脸上浮现出敬畏之情。
“太后明鉴。”
“韩叔叔是父亲麾下的猛将,与家父家兄多年的生死交情,臣下虽然只见过数面,但常常听父兄谈论起来,论才干论人品,论带兵杀敌,军中都少有人能及,是不可多得的将材!”
“好!”
上位者投来赞许的目光。
“果然不愧是郑氏后人!”
未等他回答,对方步步紧逼。
“哀家只问小公子一句,你可愿意投至他的麾下,由韩将军带领,学习军中的事务?”
士青一腔热血,多年苦练,想为父兄分忧,此刻正随了他的心愿,如何不能?
他立即双手抱合,跪下作揖。
“小臣请命,不忘太后知遇之恩,势必雪耻父兄之仇,家国之恨!”
太后赞许地点点头。
“如今两国和亲,此事不宜太张扬,以免引起北境警觉。”
“是。”
“哀家亲自休书一封,你即日启程,奔赴边境,将信交予韩将,他看到信后自当明了。由他亲自带领教导,哀家放心,经年之后,哀家与圣上,还当委以重任。”
“瑛琰!”
“奴婢在。”
“你去昭和殿传话,看翊妃……是否有书信带给她父亲?”
“是。”
郑士青颤然拜倒:“谢太后隆恩。”
隐后还要说话,内殿的宫女匆匆来报。
“太后娘娘,郑夫人醒了。”
她顿了顿,旋即看向郑士青。
“母子分离,一别多年,夫人才经历了丧夫丧子之痛,你去和你娘说说话吧。”
那颗火热的内心,十分感激。
“多谢太后娘娘成全!”
“母亲!”
见郑夫人安然无恙,他紧绷的心松了些,便趁着说话的当儿,将方才的情景一一细说了。
郑夫人心里十分不舍,但太后的意思,她也能够猜晓七八分。
只是……
她暗自犹疑。
如今,她可只剩下了这一个儿子!
可那又怎么样?
身为武将,杀敌报国本是应当。
况且老爷儿子打了败仗,朝廷不追究罪责,已经很仁慈。
纵使百转千肠,她也只得含泪叮嘱。
母子两叙话许久,又有宫女来传。
“翊妃娘娘的修书已好,请公子上路。”
郑氏的心里百味杂陈,拉着儿子的衣袖,久久不愿放手。
“……翊妃……”
回想起方才太后的话,他才反应过来,略微思忖后,便有些失了分寸。
“不……不会的!”
“青儿,你怎么了?”
他并不回答母亲的话,只叫住了那宫女。
“冒昧相问,本朝宫中的妃嫔中,从未听说有‘翊’的名号,不知道这位‘翊妃’的本家是谁?”
那宫女嫣然一笑。
“这就是韩将军的独女了,刚封了娘娘,诏书还未下,所以您不知。”
母子二人听完,皆是一惊!
面面相觑,郑士青久久说不出话。
内心深处,涌出一股酸涩的滋味儿。
就在昨晚,母亲还问他:
“青儿,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玉鞍姐姐那样的,就甚好~”
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
而今天知道的这一切,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环顾四周,郑夫人忙道:
“玉鞍贵为娘娘,此生有着落,是个好归宿,我们都十分高兴。”
空气沉默,母亲紧紧捏住他的手,将他抓得生疼。
许久后,他才缓缓开口。
“母亲……说的是。”
正说着,便看见瑛琰前来催促。
“郑夫人府中已经打点完毕,太后留夫人在辰阳宫,暂歇数日,天色不早,马匹行李已经妥当,公子可以出发了。”
来不及多想,没有时间多想。
士青挥泪告别母亲。
看着朝夕相处的亲人,他久久不能言语,末了只连连说了几句:
“保重……”
姐姐的名字,他始终不敢提及。
“多谢姑姑相送,还请转告太后,金尊凤体,不可伤怀过度。”
“公子的话,我一定带到。”
不知不觉,已经是二更。
窗棂外月色微明。
廊道上,每隔五米开外,便掌有一盏纱绢羊角宫灯,发出跳曳的光芒。
头一回在深宫安寝,一日之内,发生了太多事情。
“老天……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为何命运如此不公!”
她在心里呐喊,黑暗的空气中,传来悲哀的叹息。
丈夫、孩儿、圆满的家……
几乎是眨眼之间,她就失去了一切!
躺在金丝软绵的榻上,辗转反侧,暗暗垂泪,她的心中孤苦不已,但想到自己此刻的处境,又不敢表露半分。
更何况,女儿还在宫中!
她不能给她添麻烦。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呆呆地望着窗外,看着倾泻进来的光晕,眼珠胀痛,内心酸楚不已,睁开眼睛,一片灰暗,泪水如溪流,潺潺流下。
桌上沙漏阵阵,刚沉过五更。
此时此刻,她才感觉头脑昏昏沉沉,朦朦胧胧地睡去。
殷城之外。
长身玉立的小男子,内心怀揣着对母亲的挂念、对家国的责任,以及为亲人报仇的不甘与愤懑,在黑夜中扬鞭疾驰。
出了宫城,他一路打马,沿着官道飞奔而去。
一路上,丝毫不敢停歇半分。
“吁……”
行至沿途驿站,他飞身下马,从怀中掏出公文。
立即有人上前招呼。
“快!换匹新马!灌满干粮和水,一刻不能耽误!”
天亮蟹青时分。
道路的两旁,隐隐有星星灯火攒动。
马上的小男子,风尘仆仆地下马来,进入客舍中暂歇。
向来路望去,他心中的各种情绪油然而生,百味杂陈。
“树向秦关远,江分楚驿孤。”
“姐姐,母亲,你们等我回来!”
即便劳累不堪,他也只是打了个盹,丝毫不敢多歇。
他知道,有无数双眼睛,正在看着他。
一个时辰后。
白袍少年从客舍中跨步出来,身姿矫健地上马,往北飒踏,绝尘而去。
晨风扑面,鼻尖涌入草木的清香。
在他离去的那家客楼上。
一名身穿绛红霓裳的女子,手持一柄鎏金长青剑,以红纱遮面,愣愣地望着那煞白的身影,看不见神情。
如同定格般,她半天都不曾挪动。
婢女来告。
“小姐,该启程了。”
“嗯。”
“王的信。”
她伸出手去,接过信封快速看过,随即指尖轻轻用力,那信纸便熊熊燃烧起来。
“去,告诉星辰,哥哥要的人,我会帮他打听。”
从小到大,她不懂什么是“情”。
能让哥哥这么多年,念念不舍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听说,她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
三十多?
已经很老了。
“殷人有一句话,叫做‘一生一代一双人’,你懂得么?”
一旁的侍女淡淡地摇摇头,满面茫然。
她叫做星河,却是个哑巴。
“我也不懂,但我想要懂。”
赫连赤晴眼神幽微,怔怔地看着远方。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让人忘记时间,放弃权力与金钱,花这么多时间与精力,去苦苦追寻……”
她的脑海中,回想起哥哥的话。
“但愿你永远不要懂。”
“是吗?”
嘴角划过一丝狡黠的笑,因为她向来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那我偏要懂!”
皓腕扬起长青剑,带着一抹探寻的意味,直指长空。
“传令下去,出发!”
细看时,便会发现,那剑鞘上锻造了繁刻的纹路,像是从古老的寓意中得来。
和主人一样,美丽得让人称奇。
………………………………
第二十一章 和亲
华阳殿内。
殷帝躺在龙榻上,面无血色,嘴角皲裂。
“水……”
一抹清凉送至嘴边,他大口狂饮着这甘露。
明黄的绢纱悠悠晃动,香几上的缠龙台红烛“啪”地爆裂一声响,光线淡淡地,映照在殷帝的脸上,他年轻俊美的容颜,此刻显得有些苍老。
“是谁?”
他慢悠悠地睁开了眼睛,见太后坐在身边,惊异而紧绷的神情,随即放松下来。
“母后?”
“母后……”
隐后妆容未改,威严依旧,只是从有些松弛的皮肤上,显露出丝丝疲惫的神态。
“母后……败了…”
榻上的人嘴唇哆嗦,喃喃自语,目光混沌而呆滞,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来,但身体却不受控制,沉重的头刚离开枕头,就感到一阵昏沉的晕眩。
虎落平阳,颓败不堪。
太后看得,内心酸疼。
“鉴儿,你躺着便好。”
“你的病不轻,太医说要好好儿休养,外头的事情,母后已经打点好,你不要操心。”
那苍白的嘴唇剧烈颤抖着,眼角的泪水滚滚而下。
“母后,郑老他……殉国了。”
“朕,朕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
一只无力的手掌锤着床沿,咚咚作响。
那苍老而稳重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像是一颗定心丸,让人**的心,安宁不少。
“你放心,我已经让小夏子去办了!”
“郑夫人封了诰命,哀家为你纳了韩都尉的女儿,已经封了翊妃,赐住在昭和殿。”
“那宋肄……”
太后双眼一沉,咬着牙齿,缓缓道:
“那犊子毕竟是宋氏的嫡亲弟弟,况且如今大战正要人,边境生灵涂炭,北境外敌也损兵折将,不堪其忧,若此时处理他,难免太过张扬,哀家怕引起军中哗变。”
“唔。”
殷帝将双目闭上,只粗重地喘气。
他觉得胸口处,像是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身上。
“还有一件事。”
“母后请讲……”
那双暗沉的眸子忽地一闪,朝殷帝脸上看去。
“北境已经主动提出和亲,要大殷厚嫁一位公主过去,永结两国秦晋之好,不知道皇帝意下如何?”
霎时间,一抹痛苦浮现,重新覆盖了他的脸。
他垂手气虚,愤懑而无奈。
“我大殷无数的热血男儿,扶大厦于将倾,竟然要让一个女人……去当这顶梁柱!”
“糊涂!”
榻边的女人断喝一声。
“汉有解忧,隋有文成,连大唐盛世时,也有无数的公主远嫁,皇帝说这番话,当真短见!”
殿内发出一声浓重的叹息。
她的心思,他岂能不明白?
空气沉闷而空凉。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从北境开战以来,多少将士战死沙场?为国为民,为咱们大殷……”
“你身为君主,应当为他们考虑。不论用何种方法,缓解了国危才是最主要的。况且现下国库空虚,春耕少粮,青黄不接,百姓怨声载道……”
她忽然说不下去。
如若此时此刻,地方军起兵反叛,那当真无法收场!
大梁的结局,如今还历历在目。
“那大臣们,怎么看?”
他怀着一丝希望。
烛光跃动,太后转过脸去,激越的语气变得颓疲。
“你出去看看,便知道了,外头跪着的人……都力赞和亲!”
“这是民心所向。”
龙榻上的人沉默半晌,干裂的嘴唇张张合合,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隐后见状,更进一步。
“如今宋氏虽失势,势力盘根错节,一时间也不能清理;静妃有前朝余孽相护,南安王在巴郡深得民心;毓妃看似遁入空门,不问世事,七皇子形同幽庇,但毕竟是被议储过的皇子……”
那双矍铄的目光一闪……
“万不可大意轻心!”
“母后,说得是。”
“如今四面楚歌,草木皆兵,情势十分危急,和亲之事,虽是北境敌国的提议,可我们也没得选!”
痛苦如同毒药般,在他的体内翻滚。
良久后,殷帝才缓缓开口:
“朕如今这身子骨儿,还要劳烦母后。”
那声音,像是从远方传来。
太后终于松了一口气,看向面前的人。
“你我母子之间,说这些做什么。”
“不知道……母后想派遣哪位公主去和亲?”
隐后幽暗的目光,跳动如新烛。
“皇帝还年轻,妃嫔之中,唯独皇后还身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