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母,我听寺里面的师傅说过,佛堂里面是有菩萨的佛光庇佑着的,祖母这几日心神不宁,不如在佛堂里待几天,我正好来给祖母抄抄经,等下个月观音菩萨圣诞的时候,好供给菩萨。”顾玉棠说着,径直走到了那张落了不少灰尘的太师椅旁,轻轻拍了拍太师椅上的灰。
林氏显然有一些意外,她不知道,顾玉棠居然还会抄经?还懂得那么多,知道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圣诞。惊讶之余,她还有些高兴,这几日她一个人待在佛堂,正愁没一个人来解闷呢。
如今顾玉棠既然愿意来抄经,还可以陪着她说说话,解解闷。
这个时候,守在屋外的梁嬷嬷突然道:“老夫人,姜家公子说想要来瞧瞧您,向您辞行。”
这个孩子?怎么会想着来向她辞行呢?林氏没多想什么,当即便吩咐梁嬷嬷把姜知明请了进来,姜知明过来的时候,还带了几个盒子的东西给林氏。
姜知明进了佛堂,给供桌前的菩萨上了三柱香,磕了三个头后,才来到林氏的身边,笑着道:“这两天听说林祖母身体不适,我就命人从我的箱子里翻出了几支老山参过来,给林祖母补补气。山参虽比不得人参,到底也是一金难求之物,望林祖母不要嫌弃才好。”
姜知明说话的时候,眼神时不时瞟向了林氏身边的顾玉棠。
顾玉棠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低下头喝了身旁的一盏茶,避开了姜知明的视线,可当她抬起头来的时候,姜知明还是不依不饶地望着她,似乎想要把她看穿一样。
顾玉棠终于忍不住了,便道:“姜家公子,是不是我的脸上有什么东西,你一直瞧着我做什么?”
姜知明望着顾玉棠笑了笑,将眼神从顾玉棠的身上移到了一旁的几只花觚上,道:“顾家妹妹脸上没什么脏东西,只是我见顾家妹妹长得那样标致,难免不让人多看几眼。还有就是顾家妹妹少吃点,那脸可是越来越肥了。”
顾玉棠噗嗤一声,差点没有把刚才喝下去的茶水吐出来。
姜知明这个家伙,真是个混小子,一点也不会说话,后面那几句话分明就是嘲笑她胖呀!她有那么胖吗?
顾玉棠从一旁西洋的玻璃镜中瞧见了自己的模样,今日的她穿了件浅象牙的素面褙子,衣裙的一角绣着几朵栩栩如生的杭白菊,梳了个双丫髻,发上星星点点的发饰,戴了对珍珠米粒的耳环。脸上虽然有些婴儿肥,却没有姜知明口中说的那样胖,怎么说都应该是个花一样的人儿。
“姜家哥哥,到底我也没有进你家门,吃你家饭,你也就别这样说我了,哪里有夸女孩子长得肥的?姜家哥哥可见是一点好话也不会说。”顾玉棠说着,冷哼一声,就要向林氏请了安之后出佛堂了。
“我倒是不介意顾家妹妹进我家门,吃我家饭。我姜家给顾家妹妹敞开大门,若是什么时候顾家妹妹开心了,只管来就是,我家饭绝不会少了你的。”姜知明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就出了佛堂
林氏先看了一眼已经走出佛堂的姜知明,又看了一眼紧接着走出去的顾玉棠,只觉得两人很配,方才姜知明那些言语,明里暗里也对顾玉棠有意思,只可惜自己那个傻丫头偏偏还看不出来,这才让姜知明走了的。
棠姐儿的年纪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且老大媳妇还说过,棠姐儿的婚事由她一个人做主。她也不好给顾玉棠做什么主,只是像姜知明那样好的二郎,只怕寻遍了整个朋普,就算是寻遍了整个云南,也找不出第二个像这样好的。
定武侯姜家可是云南第一流的世家,比起陆良卫的杨家阮家,正定的林家,金平的范家,超过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定武侯夫人陶氏还是云南总督陶谦的嫡长女,只可惜陶氏已经给姜知明挑了丽江的沐王府,哪里会瞧得上顾家?
顾家和沐王府比起来,只怕还得靠边站。
林氏正想着,梁嬷嬷就送了杨氏写的信上来,明面上说是杨氏写的,可实际上写信的人却是杨氏大哥杨真的媳妇阮氏。
阮氏在信中说了很多话,每句话都透漏着对林氏的诸多不满,说她身为顾家的长辈,出了这样大的事情,没有半点长辈的模样,自顾自在乡下待着,也不愿回去处理事情,真不像是个长辈。
因着阮氏是杨氏大哥的媳妇,不是她们顾家人,林氏虽然气恼,但也不便说别人的闲话,还是咬着牙看下去了。
………………………………
第四十六章 姜家风波
这个时候,梁嬷嬷又拿了两封信过来,一封是顾礼池写的,命人快马加鞭送来朋普的。另一封则是顾二太太梁氏写的,八百里加急送来给林氏的,上面还用驿站的火漆封了口,梁氏显然动用了关系才送来的这封信。
林氏看也没看顾礼池写来的那封信,倒是瞟了几眼顾二太太梁氏写过了的信,三天前她才收到梁氏的信,三天后她又写了一封命人递过来,梁氏可真是着急呀!这封信上写了她后天便到了云南,听说自己生了病,就亲自下来接自己回澄江养病。
眼不见为净,林氏瞧着桌上的两封信,就像是催命符呀!她看了只觉得头疼,便让梁嬷嬷把这两封信收了起来。
林氏刚刚起身,正准备出佛堂的时候,屋外就有冯老安人身边伺候的小丫鬟来报,说是齐氏胎动不适,她来请林氏过去陪陪她,两个老人家正好说说话。
“老夫人,昨晚冯老安人便命了紫娟姑娘过来说请您过去一趟,只是昨晚您睡得早,我也就没来告诉您。”梁嬷嬷一边说着,一边给林氏整理了下衣裳。
“无事不登三宝殿,她请我过去,无非是有事相求。我且过去看看,她到底有何事相求。”林氏遣了内院大部分伺候的人,所以这次出门只带了梁嬷嬷一人,梁嬷嬷是伺候她积年的老人了,有她陪着,自己也安心些。
因着佛堂里的小茗是冯老安人指来伺候林氏的,让她一个人守在屋里,林氏难免觉得不太放心,就让春寒也守在屋里,照看着点她。
昆明,城南巷定武侯府。定武侯府是城南巷唯一的一户人家,占据了整个城南巷。
但城南巷不止住着定武侯一家,还住着姜家的长房和二房,老定武侯是姜家老祖宗嫡出的孩子,承袭了祖宗的基业,继承了定武侯的爵位。只可惜刚刚继承了爵位,苗疆叛乱,朝廷让老定武侯领兵出征,之后老定武侯就战死沙场,连尸体都未曾寻回。
老定武侯夫人冯氏抱着年仅七岁的姜海阳,也就是姜知明的父亲,现在的定武侯,在灵前哭了三天,母子二人皆哭得肝肠寸断,再也哭不出一句的时候才罢休。之后便是冯氏一人拉扯着姜海阳,把他送进了仕途,也承袭了父亲的爵位。
定武侯府的西北角,明华堂。是定武侯老夫人冯氏的寡居之地,定武侯夫人陶氏一向不喜欢自己的这位婆婆,只觉得她晦气,是个克夫的人。便让她搬到了僻静无人的花园西北角。
定武侯孝顺母亲,见不得母亲受一丝一毫的伤害,陶氏也拗不过自己的丈夫,只能给她修建了这座名为“明华堂”的院子。
明华堂后面有一个小佛堂,佛堂是由间耳房改成的,地方虽然不大,但鲜花果品,茶水点心样样置办得十分妥当,供奉着座定武侯老夫人冯氏从佛寺里请回来的一尊观音像,观音像是由一整块紫檀木雕刻出来的,技艺精湛,观音像栩栩如生的。
菩萨慈爱祥和地俯瞰着众生,只是一直闭着眼睛,未曾见到众生的痛苦。
冯氏跪在供桌前的蒲团上,穿着件藏青色的宝相纹褙子,满头的银丝用三枚玫瑰鎏金的簪子挽了个圆髻,眼睛微微闭着。手中拨动着前不久定武侯送来给她一百零八子的沉香楠木佛珠,定武侯对母亲孝顺,得了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都会送来给她。
姜家的大公子姜浮生也跪在冯氏身边,他是定武侯堂兄两江巡抚姜海居嫡次子,因着姜海阳在没有姜知明这个嫡子之前,为了保住定武侯的爵位不被二房夺走,只能过继了远房的嫡子。
只因他不是陶氏亲生,又占着嫡长子的身份,将来会妨碍到自己亲生的姜知明承袭爵位,所以陶氏并不怎么喜欢他。冯氏可怜他,从小就把他接到了自己身边,扶养长大,如今姜浮生取得了功名,已经搬出府外住了。
虽说是搬出了府外住,只不过是搬出定武侯府住,在城南巷又重新开辟了一个府邸罢了。
“知明哥儿回来没有?我听他说,他母亲已经给他许了沐王府的沐小郡主,只是他不喜欢那个沐小郡主,知明哥儿死活都不肯答应他母亲。”冯氏继续拨动着手中的佛珠,问身旁的姜浮生道。
“去朋普接二弟的人还没有回来,只怕还在路上。二弟是祖母带大的,再怎么说二弟的婚事都应该由祖母做主,太太何必逼着二弟娶自己不喜欢的人呢?”姜浮生睁开眼睛,望着身旁的冯氏回答道。
“太太毕竟是他母亲,婚姻大事,自当是父母做主,我这个老家伙便是想说什么,也是有心无力了。但知明哥不喜欢那个沐小郡主,就算是娶回来了,也是夫妻不睦,我已经着人去丽江退婚,只是不知道沐王府肯不肯答应下来?”冯氏手中的佛珠已经拨到头来,刚睁开眼睛,身旁伺候的小丫鬟就已经把她扶了起来。
“我家太太想要见老夫人,不知老夫人在不在里头?”冯氏刚坐下不久,就听到外头闹哄哄的,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
突然,外院伺候的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脸色有些不好看,脸上还带着个红通通的巴掌印,“老夫人,大太太过来了。我说老夫人在礼佛,不见客,大太太就命阿环给了我一巴掌。”小丫鬟说着说着,就开始掉起眼泪。
冯氏忙让身边的涵秋叫住了她,这里是佛堂,有菩萨的佛光保佑,怎么能轻易掉眼泪,这是对菩萨地不尊敬。
还没等冯氏开口,只见定武侯夫人陶氏领着一大把丫头浩浩汤汤就走了进来,亏得陶氏还是个懂规矩的,知道小佛堂清净之地,只带了一个丫鬟进来,便是刚才动手打人的阿环。
陶氏环视了屋中一眼,看见了姜浮生,便对着姜浮生道:“浮生这些日子倒是有孝心,整日在佛堂里陪着母亲,不知你外放的事情怎么样了?”
姜浮生原不想搭理她,但冯氏在场,他总要给陶氏几分面子,只得强扯了笑容,淡淡道:“劳母亲牵挂了,父亲已经帮浮生把外放的事情办好了。下个月我便去墨江上任了。这几天趁着还没去,就过来陪祖母说说话。”
陶氏没功夫听姜浮生说这些,她可是有要紧事要和冯氏商量,转过头就对着冯氏道:“母亲,您为什么命人去丽江退婚呀?我已经和沐王妃说好了,沐小郡主嫁过来之后,我定不会亏待她,把她当做亲闺女一样看待。你命人前去退婚,叫我如何做人呀?”
冯氏没抬起头看她,喝着手中的六安瓜片,冷冷道:“这就是你给知明哥儿找的媳妇?沐王府什么门第,我们什么门第,人家怎么就瞧上了我们家?还不是海阳这些年得了营造司的好差事,那沐王府想过来分一杯羹。我瞧着这些年,你干的糊涂事,是越来越多了。”
………………………………
第四十七章 婆媳隔阂
“沐王府那样高的门第,祖上又是陪着太祖皇帝打下大明江山的人,沐王妃能让小郡主嫁过来,咱们家已然是高攀了。母亲还不肯满意吗?”陶氏望了高座上的陶氏一眼,冷冷说了这么一句。
见冯氏不为所动,陶氏又来了句,“虽说知明哥儿是母亲养大的,他的婚事由您老人家做主。可是知明哥儿毕竟是我的心头肉,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我怎么舍得让他娶那些平常人家的庸脂俗粉?”
“其他人家的女儿就一定是庸脂俗粉?”冯氏没正眼瞧她,冷哼了一声。
冯氏自己也是平常人家出生的,只因为她救了当年落难的老侯爷,老侯爷和她情投意合,这才娶了她。所以她不喜欢别人在她面前提起门第高低的事。
“我瞧着陆良卫的杨家阮家,金平的范家,正定林家,澄江的顾家,哪家不是高门大户?哪家不是钟鸣鼎食之家?这些人家的女儿,怎么会比不上远在丽江的沐王府?和这些人家结亲,对知明哥儿以后的仕途还有一定的助力。”冯氏低着头,拨动着手里的佛珠,喃喃道。
“陆良卫的阮家可是状元及第的人家呀!听说祖上出了七八个状元,先帝爷还把芦花巷改名为状元巷。阮家的老祖宗原来还是父亲的顶头上司,我瞧着她家的大姑娘阮兰英就很不错,年纪和知明哥儿也相仿。”姜浮生亲自倒了一盏茶,送到了陶氏手里。
“状元巷的阮家,那户人家可是人口繁杂,五六个房头的人挤在同一个屋檐下,上有老祖宗和老祖母,下有那么多的子侄弟媳,那教养出来得姑娘能有多好?即便是出了七八个状元又如何?如今还不是败落了,仰巷尾杨家的鼻息过日。”
陶氏一向不屑于这样人口繁杂的人家,且阮家也败落这么多年,虽说子孙都在朝廷做官,可都是不起眼的小官,这样的人家,在昆明是一抓一大把。
且这样人口繁杂的人家,能有多少姑娘是金尊玉贵养出来的?
姜知明可是他的独子,是她的心头肉,她不愿自己的儿子娶这样败落世家出来的姑娘,只有沐王府的沐小郡主才配得上她的宝贝儿子。
“阮家虽不济,还有杨家,范家,林家。我倒是瞧上了陆良卫杨家大老爷家的姑娘杨慧,杨家老太太和我是旧相识了,这姑娘是在她手底下养出来的,少有才名,是名动一方的才女,和我家知明哥儿倒也般配些。”冯氏仍然拨动着手中的佛珠,不知已经数过来几圈了。
“莫不是母亲不知道?杨慧那丫头可是有暗疾的人。若是杨慧那丫头是个正常的,又素有才名,是名动一方的才女,那怎么会没人来上门求娶?”陶氏凝神望着冯氏,一字一句地道,生怕冯氏没听清她方才说的那些话。
“便是你说的这些是真的,那杨家还有其他的姑娘,又不止杨慧一个。我已经命人去丽江退婚了,若是有得罪沐王府的地方,还请你过去同沐王妃好好说说,是知明哥儿觉得自己高攀不上郡主,觉得自己无法照顾好郡主,才选择退婚的。”冯氏慢慢地说着,已经站了起来,对着身后的佛像拜了拜。
“若是沐王府觉得我们有损了小郡主的闺誉,以后小郡主的婚事,只有沐王府不嫌弃,我们也可尽些绵薄之力。”冯氏已经取了三炷香出来,由着姜浮生帮忙点燃,冯氏依次插入了香炉之中。
顿时间,佛堂里烟雾缭绕,像是到了神仙宝境一般。
“母亲,就算知明哥儿娶不了小郡主,我也不会让他娶其他女人的。还望母亲高抬贵手,把知明哥儿的婚事交由我做主。”冯氏是长辈,更是她丈夫的亲生母亲,她也不好同她多纠缠什么,只得这样道。
突然,小佛堂的门被吱呀一声打开了,有一位身穿淡粉色的织金凤尾团花褙子,发间戴着对碧玉琉璃珠钗,珠钗上还镶嵌着几颗耀眼夺目的珍珠的年轻妇人走了进来,面容有些憔悴,但被厚厚的脂粉盖住,瞧上去也是十分地光彩照人。
她是定武侯姜海阳的妾室冯水灵,早些年陶氏病着的时候,大夫说陶氏病重,冯氏就担心她快不行了,没有能力照顾两个孩子,就私自给姜海阳纳了房妾室,选的还是自家哥哥的女儿。
想要等到陶氏去了,给她照顾两个孩子。可谁知陶氏并没有去,反而身体一天比一天还要好,冯氏在陶氏病危时选的这个妾室,也成为了婆媳之间的一个隔阂。
在你生病的时候,冯氏强行塞一个人进来,这件事任谁听了,都觉得是冯氏的不是。
后来陶氏身体越发好了,重新握起了掌家大权,二话不说就把冯氏从主屋遣到了这个偏僻的西北角,为的就是报复她在自己生病时干的这些馊事。
冯水灵依照规矩分别给冯氏和陶氏行了礼,随后站在冯氏身边伺候着。
“听说母亲和大太太在佛堂里面争吵,老爷担心母亲和太太,就命我过来看看。”冯水灵是出身江南水乡的姑娘,说起来话轻声轻语的,她自己听了都有种我见犹怜的感觉,更别提姜海阳了,他还是个男人。
虽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但身材并未走样,还似从前那样,也难怪姜海阳整日宿在她屋里了。
“你能过来就好,听说前些日子你着了风寒,海阳整日陪在你身边,如今可好些了?我命人送过去的那些血燕人参,你可用了?”冯氏对她很是关心,见她站着,忙叫人搬了板凳到她身边,让冯水灵站着同她说话。
“多谢母亲关心,这段时间多亏了老爷的照顾,我的身子才得以痊愈。母亲送过去的那些血燕人参我已经命人收起来了,这样金贵的东西,用在我这种人身上,实在是不值得。待日后母亲病了,我着人送过来。”冯水灵说话的时候,脸上带了些浅浅的笑意。
陶氏从冯水灵的笑意里看出了一丝鄙夷,如今的她,有两个孩子傍身,且姜海阳对她的宠爱也不断,一个月里几乎大半月都宿在她屋子里。
她虽然恨得牙痒痒,却也无计可施,好在她还是掌家的大太太,以后她那一双儿女的婚姻大事还握在自己手里,岁月不饶人,且看她还能风光几年?
“既然妹妹来了,我也就不便打扰母亲和妹妹叙旧了。知明哥儿的婚事,我改日再来同母亲商量。”陶氏话音刚落,就领着小丫鬟出了冯氏的明华堂。
还没走出明华堂多远,姜海阳身边的一个小厮就来请陶氏过去,说是姜海阳在书房里面,有要事和陶氏商量。
陶氏也没多想什么,既然姜海阳说与她有要事相商,那她便过去瞧瞧。刚踏入姜海阳的书房,不知道姜海阳从哪里窜了出来,趁陶氏没注意,一把将陶氏拉到了书房的软榻上。
“听说这些日子你为了知明的婚事到处奔波,还和母亲对着干,不知是不是真的?”姜海阳说着,突然就站了起来。
“我知道你与母亲不和,可你为什么同母亲在佛堂里面吵闹?母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大夫说母亲也就这两年的时间了,知明是在她亲手带大的,知明的婚事交给她,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你何必同母亲这样置气呢?”姜海阳说着说着,脸色渐渐变了,没了方才那丝温柔。
………………………………
第四十八章 里哥重病
“姜海阳,知明是母亲带大的没错,可知明也是我肚子里掉出来的一块肉,是我的宝贝儿子。你不心疼他,还有我心疼他。”陶氏坐在软榻上,目光冷淡地瞧着站在身旁的定武侯姜海阳。
姜海阳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便是远房过继来的姜浮生,二儿子便是他与陶氏生的姜知明,三儿子则是冯水灵嫁过来,迁府之后的第一个儿子姜知成,因着姜知成是姜海阳迁府之后的第一个儿子,所以对他很是重视。
尽管姜知明请封了世子,以后是侯府的继承人了,可姜海阳把姜知成也当做侯府继承人一样培养。
姜海阳对姜知成的重视成为了他们夫妻两人之间的一根刺,时不时刺痛着陶氏的心,所以陶氏也越发地不喜欢冯老太太包括冯水灵和姜知成。
“若兰,我怎么会不心疼知明?知明是我们两个的孩子,又是第一个身体里流着我的血的孩子,我比起浮生,用在他身上的心思太多了。那个时候你病得快不行了,我才舍得把知明送去母亲房里的。”姜海阳说着,眼中对陶氏闪过了一丝的不忍。
当初陶氏就是为了帮他生这一双儿女,才差点死在鬼门关上的,他对她还有着一丝愧疚之心。他如今的定武侯的爵位,若不是得了陶氏父亲的帮助,只怕爵位早就被姜家二房三房的人给夺了去。
只是陶氏这些年的举动越发让人不懂了,没经他同意,就擅自做主把老太太一个人弄去了花园的西北角。几次三番在祠堂里当着姜家亲眷的面,给冯氏立规矩,给冯氏难堪,让冯氏下不了台。
“姜海阳,若是你心疼知明,当初我生病的时候,你就不会把知明送去老太太身边,而是放在自己身边教养了。老太太出身小门小户,哪里有资格教养我的宝贝儿子?如今还想擅自做主给知明寻门好亲事,老太太还真是好打算呀!”陶氏坐在软榻上直起了身子,对着仍旧站在一旁的姜海阳道。
“老太太是我的亲生母亲,也是知明的祖母,我把知明送到她身边教养,这便是我不心疼他吗?若是我不心疼他,直接把他送去乡下了,给大哥大嫂亲自教养。大哥大嫂是什么脾气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姜海阳话音刚落,又来了句“你若是心疼知明,怎么不把他接到自己身边,由你亲自教养。若兰,别倔了,知明的终身大事就交给母亲做主了,母亲这两年就想着知明能早点成婚,她也好早些下去陪父亲。”
姜海阳说着,慢慢走近了陶氏,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