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十七章 乡下

    林氏被刚才顾玉棠晕车时的可怜模样吓到了,担心顾玉棠的病情会有所反复,亲自将她接来了自己的马车里面,由自己亲自照顾。

    虽说是亲自照顾,可林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大好了,车里面还有顾玉柏那个顾家的混世小魔王,她哪里能分出心出来照料顾玉棠呢?

    林老太太叫来了给顾玉棠治疗晕车的邓婆子,让她随时伺候在顾玉棠的身边,阿华也是被嘱咐寸步不离地照料顾玉棠。庆幸的是林老太太的马车里面没有堆放着箱笼,七八个人坐在一辆马车里,倒也不觉得拥挤。

    比起顾玉棠的马车,林老太太的马车还要宽阔奢侈许多,马车里用一个绣花开富贵的竹屏隔成了两间,靠里的那一间是林老太太的茶水间,专门伺候林老太太的吃食和茶水的。

    靠外的这一间是林老太太歇息的地方,中间固定着一个紫檀木的雕花小几,小几上面摆着一个铁质的棋盘,棋盘上还吸着林老太太之前和顾玉柏下的棋局,马车的车帘是用莲子米大小的珍珠串成的,下面还打着几个黄色的流苏珞子。

    林老太太坐在宝相蓝的金丝软枕上面,因着车里炎热,一旁的梁嬷嬷从后面的马车里取了冰块出来,打碎放在青花瓷的莲纹大碗里,端到了林老太太的马车里消暑。

    梁嬷嬷站在冰块旁打着扇子,带着几分笑容道:“这才三四月份,天气竟这么炎热,要不是老太太提醒我,叫我预备上了冰块,只怕咱们马车现在已经变成蒸笼了。等到了老家,我们就是那刚出锅的肉包子了。”

    林氏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拿起了小几上的另一把青竹团扇自顾自地扇了起来,“我倒是不怕变成包子,怕的是我这两个孩子热坏了,这样热的天,闷在这样热的马车里,如果没了冰块消暑,怕是身上都要热了起痱子了。”

    正说着,林氏突然转过头看向了依旧靠在迎枕上昏睡着的顾玉棠,腹痛已经缓解许多,但这一路的颠簸,把从未出过远门的顾玉棠给累坏了,额头上,鼻梁上,手腕上都是细细的汗珠,一旁的阿华也一刻没闲着,备了一盆温水,随时给顾玉棠擦拭着身上的细汗。

    “好孩子,可好些了?身上还难过吗?可还疼?”林老太太接过阿华手里的温热帕子,仔细地擦着顾玉棠额头上的细汗。林老太太望着慢慢睁开眼睛的顾玉棠,心中划过数不清的内疚,想来这孩子应该是第一次出远门,否则不会一上车就歪倒在迎枕上,从头睡到尾的。

    “祖母,棠儿已经好多了,没那么晕了。棠儿陪着祖母来乡下,是来伺候祖母的,让祖母在途中能有个说话的人。想不到现在竟是祖母来照顾我,因为昏睡,也没和祖母说几句话。让祖母日常受累,棠儿实在是过意不去。”顾玉棠说着,使尽全身上下的力气,给林氏行了一个礼。

    “傻孩子,你这是做什么?快别这样犯糊涂,我对你好,你记着就行,你以后也像我对你好一样对我好就行,这样祖母就很欣慰了。梁嬷嬷,路上颠簸,去把三姑娘扶起来。”林氏在铜盆里扭着刚才给顾玉棠擦汗的帕子,另一旁的梁嬷嬷连忙过来,扶起了顾玉棠。

    就在这个时候,驾车的车夫突然停了马车,要不是顾玉棠手疾眼快,赶忙过去扶了一把,林老太太或许就因为重心不稳,跌了一跤。

    顾玉棠将林老太太扶到了软枕上,忙对着车外驾车的车夫大喊道:“外头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怎么会突然停车?”

    “三姑娘,我也不知道,前头的马车突然停了,我也跟着停了,我下车去前面看看,三姑娘和老夫人就在车里面吧!”驾车的车夫是林氏院子里的黄二,和之前驾顾玉棠马车的车夫是两兄弟,都是顾府里积年伺候的下人了。且身家性命皆在顾府,所以林老太太对他们兄弟二人很是放心,每次出门都是他们兄弟二人驾车。

    “你也下去看看,黄二比不得他哥哥,是个不经事的,有你下去帮着点,我也放心。”林氏刚才受了惊,所幸被顾玉棠及时扶住,倒也没有出什么大事。喝下梁嬷嬷递上来的一盏茶,便对着梁嬷嬷吩咐道。

    梁嬷嬷在林氏身边待的时间最久,是她最体己之人。事情交给梁嬷嬷去做,她总是最放心的。

    片刻之后,梁嬷嬷就重新回到马车前,掀开了车帘,将林氏和顾玉棠等人扶了下来。顾玉棠一下马车,就瞧见地上跪着个穿着粗布衣裳,面黄肌瘦,头发散乱打成结的小姑娘跪在地上,小姑娘看上去七八岁大的年纪,满是污泥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木牌,上面横七竖八地写着“卖身葬父”四个大字。

    “春茗,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姑娘是哪里来的?”林氏拨动着手中一百零八子的金丝楠木佛珠,问着身后的梁嬷嬷道。

    还没有等梁嬷嬷开口说话,方才跪在地上的那个小姑娘就已经连滚带爬地来到了顾玉棠的身边,抓着顾玉棠脚上的彩蝶绣鞋就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还喊着。

    “官家老夫人,小姐,大寒本是朋普乡里的一佃户的女儿,因着生在二月,爹娘忌讳我,打小就把我放在舅舅家养。前些日子舅舅病死了,舅母说我活着糟蹋粮食,就把我赶出了家门。等我回到家里,才发现我爹我娘已经死在了家里面,身体烂在家里几天,都没一个人来收尸。求官家老夫人,小姐可怜可怜我,买了我,让我有钱来安葬我爹我娘。”

    那个小姑娘哭着哭着,竟在地上打起滚来。可却依旧抓着顾玉棠的绣鞋不放,顾玉棠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到了,一下子吓得后退了几步,然后望向了一旁的林老太太。

    现场有长辈在,无论做什么事都需征得长辈的同意。她虽有心给那姑娘几两银子,可林氏还没说话,她怎么能抢先一步?

    林老太太看着地上已经哭成泪人的那姑娘,瞧着她身上穿的那件粗布衣服,有不少的破洞,且每个破洞处都有一个已经结了疤的伤口,想必她之前没少遭人毒打,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云南这几年来连续的大旱,地里面的收成也是减了又减,佃户们交了租子之后,就没剩下多少口粮。一家人又有四五个孩子要养,手心手背都是肉,哪里肯放孩子出去给别人养?想必那姑娘的父母也是没有办法了,才将她送出去的,只希望送出去后,她不会被饿死。但人心难测,谁又能想到后面这些事情呢?

    “姑娘,你起来,我给你十两银子。你拿着这十两银子去镇上请几个师傅,等你爹娘入殓之后就找个好地埋了吧!你也别埋怨你爹娘把你送出去,若非没有办法了,又想你活着,她们怎么舍得将你送出去?”林老太太说着,眼角含了几分泪水,她从这个姑娘身上,好像看到了原来的自己。
………………………………

第十八章 行善

    在还未遇到顾家大老太爷顾惜之的时候,林氏还只是乡间一放牛娃,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林氏也生在二月,被视为会克到父母兄弟的不详之人。

    江南风俗,二月生者不举。二月出生,就是原罪,即便是世家大族的金枝玉叶,也得掰断。更何况是东昌府,西安一流的清贵世家,那样高的门第,则更相信这样的风俗了。

    林氏自出生,就被生母生父丢到了云南,做了庄户人家的放牛娃,父母兄弟怕她以后回来认亲,还将她的名字从林氏一族的宗谱上划了。所幸林氏后来遇到了逃难的顾惜之,这才改变了她这一生的命运。若是没有遇到顾惜之,现在的她还指不定在哪里待着呢。

    梁嬷嬷得了林氏吩咐,特地从林氏的钱匣子里取出了十两银子,递到了那姑娘的手上。姑娘得了银子,忙收住了哭声,又转过头对着林氏,止不住地磕头谢道:“多谢官家老夫人,多想官家老夫人,大寒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大寒拿了这些银子,一定要好好安葬爹娘,爹娘活着的时候我就没能在她们身边尽孝,如今死了,我要在他们身边好好陪着他们。”

    大寒拿了银子走后,林氏心中又起了担忧。才七八岁的姑娘,拿着这么多的银子去镇上,难免被居心不良的歹人惦记,若是弄不好,可能连性命也会丢了。自己既有心帮她,那就一帮到底吧!

    “梁嬷嬷,你再去取五两银子,去跟着大寒姑娘。若是遇上了居心不良的歹人,大寒这么小一个姑娘,我怕她应付不来,更何况如今这个世道,兵荒马乱的。既然我们是做好事,那就一帮到底吧!你跟着去,我总是放心些。”林氏捻着手中一百零八子的佛珠,对着梁嬷嬷嘱咐道。

    梁嬷嬷知道林氏是个心善的,也就没说什么,按着她的吩咐去办了。

    才到了朋普乡的镇上,二房的冯老安人就派了几个丫鬟小厮前来接她们,为首的丫鬟是冯老安人房里的一等丫鬟紫娟,她穿了件蓝紫色的杭绸比甲,十七、八岁的年纪,瓜子脸,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双螺髻,发髻上插着几只鎏金葡萄的簪子,笑容温和,举止很是端庄,看起来不像是伺候人的丫鬟,倒像是普通人家的管事太太。

    “林老夫人怎么才到?我家老夫人可是念了您好久了,今天特地请了外头的厨子,做了一桌的好酒好菜等着您呢。还说林老夫人最喜欢吃过桥米线,她也让府里的厨子做了。”紫娟带着几分淡笑,接过了旁边小丫鬟的活计,搀扶着老夫人。

    她本就是伺候冯老安人的一等丫鬟,这样体面又简单的活计,当然由她来做了。

    “你家老安人有心了,知我喜欢吃乡里人做的过桥米线,特地让人做了。等去到府里,我一定要多吃几碗,不然还对不起你家老安人这样精心的准备。”林老太太说着,就笑了起来。

    紫娟还没来的时候,冯老安人就告诉她,大房的这位林老太太是个爽朗的人,做事极有手段,为人也刚正不二,唯独就是溺爱小儿子这一个毛病。但毕竟皇帝爱长子,爹娘宠幺儿。谁家的爹娘不是一心一意向着小儿子的?

    大儿子以后是要支应门庭,光耀门楣的,所以从小到大都得精心培养。小儿子是爹娘手中的小宝贝,从小到大都是宠着,惯着长大的。

    她家冯老安人也是这样,七老爷顾礼明是二老太爷顾惜成和冯老安人老来得子,冯老安人快四十岁的年纪,才得了这么个小儿子,老两口自然是当宝贝一样宠着。所以顾家七老爷,从小到大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没做过,经常去酒楼里面喝花酒被二老太爷捉住了,最多不过训斥几句。换做是顾家六老爷,只怕就没有那么好收场了。

    紫娟正想着,突然回头瞧见了身后的顾玉棠。因为要见长辈了,顾玉棠特地换了件青绿色绣彩蝶翩飞到百褶裙,耳上坠着两颗晶莹透亮的翠玉珠子,梳了个简单的发髻,发髻上星星点点的碧玉簪子,嘴角含笑,显出了两个小小的酒窝。

    真是个漂亮的美人儿!不过就是年纪小了些,若是年纪再长些,只怕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了。

    “老夫人,这是谁家的姑娘?竟生的如此标志?可许了婚配没有?”紫娟指着身后的顾玉棠问林老太太道。

    “老大家的棠姐儿,她娘临出门前,将她托付给了我,说让我带她来乡下好好玩几天。我想着路上无聊,有她给我做伴也好。棠姐儿年纪还小,尚未婚配。”林老太太笑着道。

    “您瞧我这张嘴,问的是什么问题?三小姐那样小的年纪,怎么可能就有了婚配呢?”紫娟说着,轻轻打了自己两个嘴巴,然后赔笑道。

    顾玉棠望着眼前的紫娟,突然想了起来。自己上一世的时候也是见过这位紫娟姑娘的,不过却是在二房冯老安人的灵堂上瞧见的,这位紫娟姑娘,倒不像表面上看着那样简单。

    听说她做为冯老安人的大丫鬟,竟然干出了勾引顾家六老爷的事,还和顾六老爷有了孩子,六太太蔡氏知道后,几乎将整个二房闹了个天翻地覆,还把那个时候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的冯老安人直接气死了,二老太爷也被气了躺在榻上半个月才缓过来。

    冯老安人走后,整个二房就彻底垮了。冯老安人的那些子侄纷纷替冯老安人鸣不平,据说蔡氏使了大把银子下去,才将这件事情压下去的。那段时间父亲和母亲也快合离了,所以她也没空管二房这些闲事。

    “紫娟姐姐,听说冯祖母是个很有手艺的人,会做七八十种面点,什么小猴子呀,桃子呀,冯祖母都会做,不知是不是真的?”顾玉棠拉起紫娟的手,一脸天真的问道。

    紫娟很少和这样年纪小孩打交道,被问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所幸她还是听冯老安人提过,冯老安人年轻的时候确实是个有手艺的,家里面经营着几家点心铺,而且还是著名的面点师傅,听说当年就是做了一碟通心酥,把顾家二老太爷的心都偷去了。

    只是这些事都过去很久了,已经没多少人记得了,这个小姑娘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呀!老夫人年轻的时候是十里八乡著名的面点师傅,只可惜现在年纪大了,动手的次数是一次比一次少了,三小姐若是喜欢,何不去找老夫人讨教讨教呢。”紫娟淡淡道。

    “她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没什么讨教不讨教的,想要玩面团就直说,自己想玩面团就算了,怕我不给你玩,还拉出你冯祖母,你可真是个小机灵。”林老太太说着,伸出手拉着身后顾玉棠的手。
………………………………

第十九章 顾七老爷

    “想不到竟然叫祖母给看出来了,棠儿就是想玩面团了。在家里面的时候,娘亲总拘着我,不让我做这些事。如今好不容易出来了,祖母还不打算满足我吗?”顾玉棠一副小大人模样,义正言辞地说着。

    见惯了顾玉棠可怜柔弱的病态,很少见她如此活泼可爱的样子,林老太太像是被戳中了笑点一样,忍不住地笑了起来。“你呀你,祖母满足你就是,让你冯祖母陪着你这个小机灵玩面团。”

    笑过之后,她这才想到,顾玉棠和柏哥儿的年纪相仿,顾玉棠的年纪只比柏哥大一岁,柏哥还像个懵懂无知的顽童,顾玉棠却比他成熟了许多,也更为懂事。

    若是顾玉棠早先就养在她的屋中,没受老大和老大媳妇那样多糟心的事情影响,得了她的悉心教导和照顾,或许她现在还会出落得更好。要知道,她教出来的顾家初娘子顾玉佳可是嫁到了山西侯马董氏,山西赫赫有名的富商之一。

    顾玉棠原先只不过是想要从那个紫娟口中套出些话来,想不到那个紫娟竟然连冯祖母会做面点都知道。这样的陈年旧事,老黄历,若不是上一世林氏偶然和她提起,她还不知道她那个面容和善,笑起来瞧不见眼睛的冯祖母年轻的时候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面点师傅。

    她没吃过冯祖母做的面点,只知道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冯祖母就会领着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一起做敬神的点心,而冯祖母都是从旁协助,敬过神的点心,尝过的人无一不伸出大拇指来夸赞。

    还在说话的时候,紫娟已经带着众人到了顾家二房在朋普乡下的宅子,桐园。

    桐园是由三座三进的宅子和两座两进的宅子组成的,大门口种着两颗高耸入云的梧桐树,地上散落了满满一地的梧桐落叶,梧桐树的旁边是两个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石狮子的口中还咬着两个雕刻着花纹的石球。

    绕过长长的抄手游廊,又绕过两三座院子,终于来到了冯老安人的住处寒碧院,刚一踏进门,就闻见了满院的花香,长长的芜廊上长满了吊兰,每一株吊兰都开出了白色的小花,廊下的座椅下还种着长得极好的萱草。

    紫娟在前面带着路,林老太太和顾玉棠等人就在后面跟着。刚走到走廊的三岔口,就瞧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书生模样,束起长发,拿着一本书,站在廊下摇头晃脑地念着,“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着。”

    紫娟见了少年,随即行礼问安道:“七老爷,奴婢带着长房的林老太太和三小姐,四少爷去见老夫人,老夫人现在在堂屋中等着我们过去。”

    顾玉棠觉得有些奇怪!那书生模样的少年郎,竟然是她的七叔,顾家的七老爷?他看起来怎么会这么年轻?

    前世今生,她都只和她这个七叔有过数面之缘,没打过什么交道。只知道她是二房冯老安人心尖上的人。

    还没有等顾玉棠她们走过去,顾家七老爷顾礼明就已经朝着她们走了过来,向着林老太太行过大礼后,才直起身来,“大伯母什么时候来的?侄儿若是早知大伯母会来,早应该在城门口等着大伯母了,是侄儿这次招待不周,让大伯母见笑了。”

    林氏笑了笑,这孩子,还和自己脑海中的模样一样,感觉没多大变化。性格也是一样地恭敬有礼,“我来的时候也只给你娘写了一封信,然后就来了。可能她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来,所以也就没有告诉你们。你这次念的什么书?今年春围,你可报了名了?”

    “禀大伯母,侄儿念的是孔子的《论语》,春闱母亲已经帮侄儿报了名。这段时间母亲催得紧,连院子都舍不得让我出,就希望我在会试里能拔的头筹,然后能在六部找个处理文书的小官。母亲说过,我们顾家是商贾出身,能出一两个读书人也算是光耀门楣了,出个进士,都是菩萨保佑了。”顾礼明说话的时候,眼睛里像是有光一样,让人看着很舒服。

    “你能这样想,大伯母就很欣慰了。咱们顾家若是能和你大哥,四哥,五哥一样,再出一名进士,就是真正地光宗耀祖了。省得别人总拿是咱们家是商贾来做文章。”林老太太望着顾礼明手上拿着的那本书,又道:“这次我来,专门给你带了两刀澄心纸和一匣子湖笔,八九块端砚来,为的就是希望你能金榜题名。”

    顾礼明连连称“是”,突然瞟见林老太太身后的顾玉棠,问道:“大伯母,这个小丫头便是大哥家的掌上明珠吗?那张小脸,长得竟如此可爱。”

    顾礼明说着,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顾玉棠身边,还没等顾玉棠反应过来,两只手就紧紧捏住了她的小脸,“这模样长得真好,和大嫂有七八分相像。大伯母,大哥大嫂这一次没和您一起来吗?”

    顾礼明说着,一只手还是捏着顾玉棠的小脸。

    顾玉棠一脸无奈地望着自己这位七叔,只能希望他高抬贵手,放了自己。然而顾礼明像是没看见顾玉棠的眼神一样,依旧是捏着顾玉棠的小脸,果然,她重活这一世还是逃不了被叔叔伯伯捏脸的下场,真是难受。

    林老太太不愿家里面顾礼池和杨氏的那些丑事传扬出来,所以就算是自家人,到底也没说真话。“文山这几年三七生意好做,你大哥去文山勘查去了。你大嫂陪嫁的田庄出了事情,也下去处理了,玉里又生病养在家里,我就带着棠姐儿来了。”

    “怎么不见二哥家的柏哥儿,听说那也是个大胖小子,还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经常惹得二哥二嫂生气。”顾礼明又问道。

    顾玉棠觉得顾礼明像是有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东问一个问题,西问一个问题,就像是个问题少年一样。

    “柏哥儿呀!刚才我们路过前院的时候,他发现前院有一群蝴蝶,只怕现在还在扑蝴蝶呢。”林老太太叹着气道。

    “柏哥还是个孩子,孩子天性爱玩,只要大伯母悉心教养,照样可以像大哥一样,中个进士,光耀我顾家门楣。”

    “柏哥儿已经到了启蒙的年纪,我倒是想好好找个教习先生来启蒙,可你二婶舍不得,便是我有通天的本领,也对你那二婶没辙了。”林老太太说着,又叹了一口气。

    她的二婶梁郡主出身非比寻常,身体里面流着皇族的血,且柏哥更是她的心头肉,她怎么舍得将柏哥给林氏教养?所以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顾玉棠望着还想继续说下去的两人,打断道:“七叔和祖母再这么讲下去,只怕冯祖母该等着急了。”为了不再让顾礼明捏她的脸,她只好打断了顾礼明和林氏的说话。
………………………………

第二十章 冯老安人

    被顾玉棠这么一打断,顾礼明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和林老太太站在这里已经讲了好一会话,堂屋里面她母亲还在等着林老太太过去呢。

    顾礼明讪讪地笑了笑,道:“母亲还在堂屋里等着大伯母过去用饭呢,若是咱们再继续聊下去,只怕那饭菜都凉了,若是母亲知道是我拉着大伯母在这说话,指不定又要教训我了。”

    “既如此,那我先进去看你母亲,用过晚膳之后,你来找我,我同你好好说说话。我这次过来,你大哥特地托了他的同科,在翰林院供职的程大人找了几篇这次会试主考杨生全写的制艺,你晚上过来我拿给你,你回去之后好好看看,或许对你此次会试大有裨益。”林老太太说着的时候,右手在顾礼明的肩头上拍了拍。

    顾家礼字辈的人中,只有顾礼明还未娶亲了,一颗心都放在科举仕途上了,从没有别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