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朝歌-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行,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十公主这颗明珠蒙尘,他一定得让大王答应,让十公主跟着公子们上课。

    众人对萧沅好称赞不绝,也很好奇,萧沅好到底是如何这么快地算出这道题。

    尤其是那纸上的鬼画符,更是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萧沅好很谦虚地笑笑:“这个题目可简单了。我把四个哥哥所射箭矢都用符号来代替。”

    她低头重新在纸上演算给众人看。

    “把大哥哥所射箭矢用‘元’字代替,二哥哥所射箭矢便是元减去十六,三哥哥所射箭矢就是元减去十六加上八,也就是元减去八,四哥哥所射箭矢就是两个元减去八,再分成两份,即一个元减去四。”

    “再把众位哥哥所射箭矢数相加,也就是四个元减去二十八等于一百零八,这样可以算出元是三十四。即大哥哥射了三十四矢,二哥哥便射了十八矢,三哥哥射了二十六矢,四哥哥射了三十矢。”

    “这样一来,二哥哥与四哥哥所射箭矢就是四十八矢了。”

    萧沅好怕众人看不懂,便用“元”字代替X,列了个一元一次方程。

    加减那些符号,就仍旧用了字来代替。

    “原来如此。”四公子萧鉴宣由衷赞叹,“十妹妹真是聪明,小小年纪,不用算筹,便可解出这么难的题,我不如十妹妹多矣。”

    萧乾拍拍儿子的肩:“阿宣何必妄自菲薄,日后努力用功便是。”

    萧鉴宣躬身应诺。

    “阿好,你这算得不对啊!”

    三公子萧鉴实忽然嚷起来:“大哥怎么可能射出三十四矢。你这不对!你重算一遍,这个元什么的,我也看不懂。”


………………………………

第144章 进学

    萧沅好白了萧鉴实一眼:“三哥哥的九数到底学得如何?大家都听懂了,就你没听懂!我不跟你讲了。”

    萧鉴实嘿嘿笑:“阿好你是文曲星下凡,我这个粗人怎么与你比得?”

    “我也没听懂。十妹妹,你再讲一遍吧。”

    萧沅好一听这个声音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她循声望去,六公子萧鉴宜那双无波无澜的眸子,正阴阴地望着她。

    萧沅好顿觉头皮发麻。

    她挪动小碎步,往萧鉴实身边一藏,装作没听到萧鉴宜说话,仰着头笑嘻嘻地看萧鉴实:“三哥哥,我教你九数,你叫我五射,好不好呀?”

    萧鉴实大大咧咧地笑道:“你小小年纪,学什么五射?等能拿得起弓再说吧。”

    兄妹两个嘻嘻笑着,跟在萧乾身后走了,留下瘦弱的六公子萧鉴宜,像一根竹子一般,孤独地立着。

    “六弟,”大公子萧鉴宁揽住萧鉴宜的肩膀,温和地笑道,“阿好还小,你不要生她的气。哪里不懂,大哥给你讲一讲。”

    萧鉴宜扭身挣脱萧鉴宁的手,抿嘴道:“多谢大哥,我什么都明白,没有不懂的地方。”抬脚就走。

    萧鉴宁盯着自己空落落的手心,勾起嘴角笑了笑。

    真是小孩子,做事只凭着自己的心意,撞到南墙才会哭。

    楚先生跟在萧乾身后,一路嘀嘀咕咕,非要劝说萧乾同意萧沅好跟着他来含章阁读书。

    “陛下,”他道,“十公主虽是女儿身,但她小小年岁天资聪颖,若是囿于闺阁之中,实在是泯没良才啊!”

    萧乾挑挑眉:“是么?不想我儿竟然是大才。”

    他摸摸萧沅好的小脑袋,问道:“阿好想跟着你哥哥们一起读书吗?”

    萧沅好当然想,她毫不犹豫就点头。

    做个时不时就被人追杀的公主有什么意思,整天困在闺阁里头,和像倾城夫人于从云这般的人说话,累也要累死了。

    等熬到年纪了,又得嫁个自己不熟悉的人,从宫中这个大樊笼跳到另一个小笼子,继续与一群说话云山雾罩的人打交道。

    光是想一想,萧沅好就头大。

    她要走到人前去,像除夕之夜登临万盛门,万民都跪伏在她脚下,山呼万岁。

    那种感觉,萧沅好一辈子都不会忘。

    要想不困在牢笼里,她必须要走出去,而到含章阁与公子们一道读书,无疑是走出去的好机会。

    她眨着一双星眸,满含期待地看着萧乾。

    萧乾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半晌才点头:“那就让阿好到含章阁试试,要是跟不上,就还是回小瀛洲吧。”

    楚先生表现得比萧沅好还要激动,撩起袍子就跪下来给萧乾磕头行礼,仿若他才是萧沅好的阿翁。

    萧乾也哑然失笑:“楚先生当初教授孤功课的时候,可没这么激动。看来我儿真是一个奇才啊。”

    这话就是开开玩笑,谁也没有当真。

    三公子萧鉴实还朝萧沅好挤眉弄眼:“阿好,以后我的九数可就要拜托你了。”

    温先生早就看破了萧鉴实的鬼把戏,轻轻咳嗽一声:“三公子,功课还是要自己做。”

    萧乾便转过头瞪了萧鉴实一眼:“听到没?功课自己做!可不许抄你妹妹的!说出去也不嫌丢人!”

    这边父子君臣热热闹闹地说着功课,小瀛洲里的比试已经结束了。

    最后一项琴技,七公主萧沅如毫无疑问,夺得了头名。

    一下学,萧沅婵就揽着萧沅如的胳膊,笑道:“阿如,你可真厉害,画技与琴技都这么出彩。上午楚先生还夸赞你的字写得好看,我看,你就是咱们姊妹中最有才的那一个。”

    萧沅如咬着嘴唇,轻声叹道:“阿婵姐姐不要夸我了,我不是最好的那一个。十妹妹才是。”

    萧沅婵冷哼一声:“阿如,你怎么又提起那个灾星?她哪点好了?不就是下棋赢了头一名吗?她小小年纪就精于棋道,可见城府心机都要比咱们深沉。这种人,我们合该远离才是。”

    萧沅如直觉上认为不是萧沅婵说的这么简单,五姐姐也精于棋道啊,可是五姐姐就是心思最单纯的那个人。

    十妹妹尚且年幼,只不过的确天资聪颖,下棋赢了她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她摇摇头,讷讷道:“不是这样的。十妹妹的画技其实也比我好太多。只是父王偏心罢了。”

    萧沅婵气得直跺脚:“阿如,你不要妄自菲薄!王叔就算偏心,也是把一颗心偏给萧沅好了。你这次画技夺了头名,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与王叔偏不偏心有何相干?”

    萧沅如嘴角的笑容很苦涩。

    是呀,父王就算偏心,也不可能偏心于她。

    她虽想不通父王为何会说十妹妹的画不如她,但总归不是因为偏爱她的缘故。

    自从十妹妹病好,父王对子女的疼爱就全部都移到十妹妹身上去了,眼里心里已经没有她的位置。

    萧沅如越发闷闷不乐,一直到万福宫门口,才深吸一口气,将苦闷憋回肚子里。

    还未进正殿,就听到萧沅好的笑声,萧沅如脚步一顿,脸上尽力扯出一个得体的笑容。

    十岁的小姑娘本来就生得好看,脸上再带着笑,就让人心情愉悦。

    萧沅如一进正殿,仙姿夫人王倚梅就没口地夸赞:“阿如这孩子,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刚一进来,我都不认识了。”

    萧沅如福了福身子:“夫人谬赞。”

    她行过礼,就不再多言,与萧沅婵一左一右,站在了倾城夫人于从云的身后。

    于从云却偏不让她安生,拉着她的手,大声笑道:“太后,今儿个我们阿如可算是给太后争光了。阿如,你快说说,管先生与南先生是怎么夸你的,你父王又是如何夸你的?”

    萧沅好正坐在徐太后身边和八公主萧沅姝翻花绳玩,闻言讶异地挑挑眉头,下午才发生的事儿,萧沅如刚下学,倾城夫人就什么都知道了?

    倾城夫人的消息够灵活的。

    徐太后自是早就知道了,却仍旧问道:“哦?阿如做了何事,竟然让大王也赞上了。”

    萧沅如红着脸,声如蚊讷,几不可闻:“回祖母的话,倒也没什么。就是这段时间琴学的好,管先生夸了几句。”

    “哎呀,你这孩子,就是谦虚!”

    倾城夫人摇着团扇,笑吟吟地道:“太后,七郎夸赞阿如,说阿如的画比十公主的好呢!”


………………………………

第145章 争画

    倾城夫人很得意,徐太后昨儿个才说,十公主画技佳,可去郑家赏荷花,可今儿个,七郎就打了太后的脸面。

    这可真是个好笑的笑话。

    倾城夫人团扇遮面,一双凤眼笑得横生媚态。

    “阿母,不是这样的。”

    七公主萧沅如揪着袖口上绣着的金银花,脸色酡红,比方才进门的时候还要好看几分。

    “阿母,十妹妹的画比我的好多了。父王说我只描出菡萏之形,未曾画出菡萏之魂。却说十妹妹的画输就输在了落款的字上。我们今日是比画,又不是比字,父王这是怕我心里不好受,所以才故意说十妹妹的画不如我。”

    萧沅姝连忙举手作证:“对对对,七姐姐说的是。小十画的可好看了,父王走的时候还把小十的画给拿走了,我听高常侍身边的小内侍说,父王让人把小十的画送去裱起来呢。”

    萧沅如登时心跳得厉害。

    原来是这样吗?父王果真只是为了哄哄她,才随口说她的画好,过后仍旧将十妹妹的画当作珍宝?

    是了,父王就是这么想的。

    他宿在华清宫的时候,明明知道她夜夜苦练琴技,却在考琴技的时候抽身而去,只问了十妹妹琴技如何。听说十妹妹尚未正式学琴,就兴趣缺缺,根本就没有想起苦练琴技的她。

    父王的心中,果然只有十妹妹。

    萧沅如神思缥缈,耳中听着萧沅好奶声奶气地笑道:“八姐姐,你别往我脸上贴金了。父王说七姐姐画的好,那便是七姐姐画的好,我还小呢,不如七姐姐良多。”

    萧沅姝不服气:“小十你又开始装,咱们这些人谁不知道谁的底细啊。你的画就是比七姐姐的好,有什么好谦虚的,五姐姐,你说是不是?”

    五公主萧沅婉抿着嘴笑了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萧沅婵最是看不惯萧沅婉和稀泥的样子,哼道:“八妹妹,你这么逼问阿婉可不好。王叔都说了是阿如的画好,这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偏你来还较真!”

    小丫头们吵了起来,大人就在一旁看戏。

    郑昭媛轻摇团扇,脸上似笑非笑:“不过就是一幅画嘛。各人喜好不同,大王喜欢七公主的画,八公主喜欢十公主的画,这有什么好争论的?要我说,咱们谁想知道这两个孩子到底谁画得好,不如就去大王那里看看裱好的画。不就成了?”

    萧沅姝快言快语:“七姐姐的画还在小瀛洲呢。七姐姐,你快遣人去拿回来,我现在去父王那里拿小十的画。”

    她说着就果真要跑出去,兰香夫人连忙喝住她:“阿姝别闹了。你父王那里忙着,你去了净给你父王添乱。”

    萧沅好也抱住了萧沅姝的腰,不让她走:“八姐姐,你别捣乱,你听我说。”

    她拉着萧沅姝坐下来,两个小姑娘咬起耳朵,说起悄悄话。

    “八姐姐,你傻不傻?这是郑昭媛有心挤兑倾城夫人,拿着你当枪使呢!你看看七姐姐,都快哭了。”

    萧沅姝一瞧,七公主萧沅如低垂着头,紧咬着双唇,果然像是要哭的样子。

    她心里头内疚,就把这事儿推到了郑昭媛的头上:“郑昭媛是怎么一回事儿?见天儿地跟倾城夫人掐架。”

    这一个多月来,萧沅好虽然人在宫外,但留在宫里头的几个小丫头可没闲着,尤其是闲闲,把宫里头发生的事儿,事无巨细,全打听得清清楚楚。

    这郑昭媛不服气倾城夫人由来已久。

    郑家可是老牌世家,家里头出了一位王后,四位夫人。如今宫中翠微夫人就是郑昭媛的亲姑母。

    先穆王后期,翠微夫人刚进宫,不到一年,就被封为夫人,当真是圣宠优渥。

    若不是穆王去的早,福安君那会儿还小,这国君之位还不一定轮得到先文王来坐呢。

    文王暮年,几个逆公子横行无道,瞒住文王驾崩的消息,秘不发丧,阻挡大王进京,甚是嚣张。

    多亏了翠微夫人母子在京中为大王奔走筹谋,大王才这么容易就进了京城。

    大王能顺利登基,郑家可是出了大力气的,于家算是个什么东西。

    郑昭媛在闺阁中锦衣玉食地养着,于从云还在家里头没饭吃呢。

    可如今,郑昭媛在宫中地位可不如于从云。

    前些日子,于从云被大王夺了权,郑昭媛乐得胃口大开,腰身都粗了一圈。

    但她筹谋半天,大王还是让兰香夫人顶了于从云。

    郑昭媛知道兰香夫人不能惹,她心里头积攒的怨气,干脆一股脑就发泄到了于从云身上。

    此刻,于从云的脸色比自己女儿萧沅如还难看。

    她把团扇“啪”的一声放在了身边的小高几上:“郑华蓉,你这是何意?”

    郑昭媛很吃惊:“倾城夫人,你怎么忽地发这么大的火气?妾何处惹恼夫人了?妾不过就是说,想要看看两个小公主的画而已。夫人忽然发脾气,倒是把妾给吓了一大跳呢。”

    于从云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她本来是想在徐太后跟前夸夸萧沅如,奈何萧沅如不争气,自己来拆她的台。

    更有八公主萧沅姝从旁捣乱,郑华蓉这个贱婢便蹬鼻子上脸,一个劲儿说起十公主萧沅好的画被大王裱起来了。而阿如的画却自己拿着。

    两厢一对比,这不是在说阿如技不如人吗?

    于从云满腹幽怨,七郎啊七郎,何故偏心至此。

    她待要与郑华蓉争个高低上下,徐太后却不耐烦地喝道:“好了!一件小事,你们争来争去。她们姊妹还未说话呢,你们几个大人,却为此面红耳赤,真是不像话!一个个吵得我头疼!”

    诸位夫人忙起身请罪。

    徐太后指着郑昭媛道:“你与你娘家嫂嫂说了没?尽快定下日子与要请的宾客,让我瞧瞧。”

    郑昭媛喜滋滋地道:“诺。”

    徐太后心绪不佳,夫人们知情识趣,略坐了一会儿,就都散了。

    “哎呀,总算都走了,我这把老骨头哦,迟早得被她们折腾死。”

    江嬷嬷忙呸了几声,合掌念念不止。

    徐太后看着好笑,道:“粟子,你念叨什么呢?”

    “婢子是跟满天神佛说,太后此言乃是戏言,当不得真。太后身康体健,可不能咒自己。”

    徐太后摇头失笑:“你怎么也信上这个了?这一阵子钱氏到万福宫里的次数多了,你该不会是被她给染上这毛病了吧?这可不好。”


………………………………

第146章 王后之选

    江嬷嬷笑道:“兰香夫人如何不好?太后不是常常夸赞,兰香夫人礼佛,所以性子沉静温柔。怎么婢子要跟着兰香夫人学,太后却不乐意了?”

    徐太后瞥她一眼:“你这个老货,还跟我说嘴呢!别人不知我心意,你与我朝夕相处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

    她探身看玳瑁绣花儿,指了指真紫色的线,玳瑁从善如流换了色。

    徐太后瞧了瞧,才又继续与江嬷嬷说话:“钱氏这个人,心思有些太沉静了。她才多大,就吃了十几年的素。你看看她和孙昭仪一处站着,倒像是孙昭仪的阿母。”

    江嬷嬷没忍住笑,差点把手里分着的丝线扯断。

    “太后也太能笑话人了。兰香夫人何至于老成那样?”

    徐太后随手抓了一束丝线,也帮着玳瑁分线:“没说她老。是说她这颗心啊,老了。人长得还是好看的。”

    她又笑着瞪了江嬷嬷一眼:“你呀,净曲解我的话。这要叫钱氏听着了,心里一准儿生我的气。”

    “太后这可冤枉兰香夫人了。”江嬷嬷笑道,“兰香夫人可不是那小肚鸡肠的人。”

    徐太后撇撇嘴:“谁知道呢。钱氏这个人让人看不透,我老了,也不爱去瞎琢磨了。”

    她把手中丝线一丢,往身后的大迎枕上靠:“谁也没有我的阿蛮好。那么乖巧机灵的人,心思又纯正,对谁都带着三分和气,也不是一味地装贤良人,惹人厌。更难得的是,还和大王情投意合。可惜了,唉……”

    徐太后长叹一声,又恼怒地拍了拍身下的垫子:“这个阿蛮就是躲懒,自己两眼一闭,倒是清闲了,却把宫中这个烂摊子丢给我这个糟老婆子!”

    玳瑁见徐太后发了脾气,有些不知所措。

    江嬷嬷便示意她先下去,自己接过了玳瑁的针线,坐在了徐太后的脚边。

    她慢条斯理地道:“太后,怎么又提起了王后?公主殿下可还没睡呢,仔细她听着要伤心了。”

    徐太后道:“你不用劝慰我。我有分寸。我只是心烦,阿蛮都去了这么多年了,这后宫之中没有主位,到底是乱糟糟的,不像话。”

    江嬷嬷欠欠身,往徐太后跟前凑了凑,声音也压低了:“太后,去年秋上,朝中不是有人劝谏大王立后吗?怎么后来没音儿了?”

    徐太后漫不经心地扫了江嬷嬷一眼,江嬷嬷立即知道自己僭越了,便低头做针线,不再作声。

    过了一会儿,徐太后自己倒提起来了:“是有这么一说儿。那一阵儿沸沸扬扬,闹得挺凶。后来,是大王自己说暂不立后。又出了华清宫锦鲤池那档子事儿,这立后一事就暂且搁下来了。”

    江嬷嬷陪着笑,仍旧没说话,手中针线走得飞快。

    徐太后夺下她手中针线,扔在一旁:“你怕什么?别跟我在这装胆子小,我还不知道你?”

    “太后,立后这种大事儿,婢子听了不合适。”

    徐太后就差戳江嬷嬷的脑门子了:“你知道不合适你还问?”

    “我倒巴不得赶紧立后呢,我也好过过清闲日子。”

    江嬷嬷重新拿回针线,慢慢地绣着一串葡萄:“太后心中有属意的人选?”

    “于家的人推动一些老臣,逼着大王立于从云为后。大王那个性子,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于家越逼他,他越是反感。加上阿好在华清宫出了事儿,他就更有借口不立于从云了。”

    徐太后手中帮江嬷嬷分着线,叹道:“钱氏若不是一心礼佛,我倒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人选。可这个钱氏呀,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道了,和娘家的人也不来往,跟宫里头的人也不熟络。让她掌管宫务,她就老老实实地管着。不让她掌权,她也不争。这样的人,没点烟火气,做不得王后。”

    “再者,有秦国的欧阳老太后在,钱氏做王后,这个身份,不合适。”

    徐太后摇摇头,很是为兰香夫人惋惜的样子。

    江嬷嬷用小银剪子铰下线头,停下来帮着徐太后想:“四位夫人里头,倾城夫人不得大王的意,兰香夫人又不合适。月影夫人是秦国人。那就只有仙姿夫人了。不过,仙姿夫人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家世上倒是有些妨碍。”

    徐太后笑道:“我起先也是最中意王氏,只可惜她是小门户里头出来的,行事做派总带着点小家子气。往底下寻摸吧,孙昭仪是贱籍出身,曼青没儿子,性子也软。郑昭媛倒是身份家世都合适,也有儿子,可你瞧瞧她的说话行事,倒像是市井泼妇。翠微夫人聪慧大气,郑昭媛却一点儿她姑母的样子都没学去。”

    江嬷嬷笑道:“各人有各人的性子,郑昭媛是被娇宠大的,难免有些娇气。太后还漏了一个人没说,那何昭容如何?”

    徐太后抿嘴笑笑:“正是要跟你说说这个何昭容呢。”

    她坐正了身子,脸上笑吟吟的,摆出了要与江嬷嬷长谈的架势。

    江嬷嬷也就将手中针线放进小笸箩里,专注地听徐太后讲。

    “这个何昭容年纪虽小,性子却极好。见人就是三分笑,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不吵不闹,不争不抢。你说她完全不在乎这些俗事儿吧,也不是。于从云掌管后宫那会儿,就连钱氏都吃过她的亏,可这个何昭容却愣是一点儿亏都没吃着,于从云也没法找她的茬。”

    “她家里头也不差,哥哥是廷尉,嫂子出身洪州世家,是宗子之女,教养见识自是不俗。亲姐姐嫁给了郑昭媛的哥哥郑衍,如今新升迁了大司农,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何昭容自己还有儿子,又正得圣宠,就是年纪太小。”

    江嬷嬷笑道:“年纪小也不怕,太后您带几年,何昭容就样样都合适了。”

    “我倒是愿意带呢,可谁知道大王心里头是怎么想的。这何昭容千般好万般好,在大王心里头,总归没有阿蛮好。”

    提起孙阿蛮,徐太后又伤心起来:“不能想那个孩子。一想,我这心里头就难受。”

    江嬷嬷赶紧劝慰:“太后快别伤心了,仔细伤身。您还得帮王后带公主殿下呢。”

    徐太后擦擦眼角:“倒怎么没见那个猴儿?去哪儿了?是不是又闯祸了?”


………………………………

第147章 夜访小瀛洲

    萧沅好去了小瀛洲。

    除了阿肆,她谁也没带。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