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朝歌-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女两个一向不是很热络,七公主尤其瞧不起倾城夫人蠢笨张扬的性子,听了一会儿便很是不耐烦,站起身来要走:“阿母且收着一些,别这么得意,惹了别人的眼,再中了人家的圈套,到时候后悔也没地儿哭去。”

    “你这丫头怎么说话呢?”倾城夫人不高兴了,“我正说着你兄长的事儿,你却给我泼一盆冷水,难道你就看不得你兄长有一点好儿?”

    “阿兄若是真的好,我自然会为他高兴。可阿兄如今的好,都是沾着十妹妹的光!阿母有没有想过,若是十妹妹哪一日不与阿兄好,一脚踢开阿兄,那么阿兄到时候要如何自处?今时今日这些好处一旦失去,阿兄能不能承受住打击?”

    倾城夫人惊疑不定:“阿好如何就要与你阿兄生分?我看他们俩好好的呀。”

    七公主冷笑:“原先大哥哥与十妹妹难道不是好好的?谁知他俩发生了什么,十妹妹一夜之间就疏远了大哥哥,转而与阿兄交好。阿母难道就能保证,十妹妹对阿兄不会像对大哥哥那般?”


………………………………

第207章 送汤点

    这一夜,倾城夫人没睡着,她在床榻上翻来覆去,满脑子想的都是七公主的话。

    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阿好不与三公子好了,三公子该如何自处?

    越想,倾城夫人就越睡不着,折腾到丑时初,干脆爬了起来。

    她披着小袄坐在床头,叫进守夜的芍药,问道:“三公子回育碧馆了吗?”

    芍药回道:“三公子还在金意宫呢。牡丹一直着人盯着金意宫,那边一有动静就来报。飧食后,大王就陆续传进许多大臣,甚至还有些世家大族的族老,都被大王召进了金意宫。”

    倾城夫人隐隐有些不安:“大王召见族老们是要做什么?”

    七公主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弄得倾城夫人心里头七上八下的。

    她细细地问芍药:“十公主回去了没?”

    “十公主也在金意宫,金意宫当差的小路子说,十公主撑不住,睡过去了。大王并没有让人将十公主送回万福宫,十公主就睡在大王的床榻上。”

    倾城夫人皱起了眉头:“能不能和我兄长说上话?”

    芍药摇摇头:“太尉大人一直在殿中,未曾离开过。小路子也只是依稀听到几句争执,什么‘设书馆’‘开学院’之类的。旁的就听不到了。夫人,这事儿,像是咱们三公子提出来的呢。”

    倾城夫人烦心地扯下身上的小袄:“我知道!这其实哪是三公子说的,三公子长了个什么脑子,我这个做阿母的最清楚了。这肯定是十公主让他说的。芍药,我这心里头不踏实。”

    芍药捡起小袄,重新披在了倾城夫人的身上:“夫人,夜里寒凉,您心里头再怎么不踏实,也得先顾好自己。要不,婢子去把牡丹叫进来?”

    牡丹和芍药都是倾城夫人从娘家带进宫的丫头。牡丹要聪敏一些,芍药人老实,心思没牡丹活络。

    “不用,让牡丹盯着金意宫,我还踏实些,你陪我说说话吧。”

    芍药跪坐在床前,干脆给倾城夫人捏起腿来:“夫人不必过于忧虑。太尉大人不是一直嘱咐夫人要与十公主交好吗?夫人就算不相信十公主,也要相信太尉大人才是。”

    “我何尝不知道这些?”倾城夫人叹道,“可阿如那孩子的话,又直戳在我心窝上,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我看王后不顺眼,这在宫中都是明面上的事儿。这十公主没道理舍弃了大公子来结交咱们三公子。我总觉得这里头有鬼。芍药,你说这十公主是不是想要害三公子?”

    芍药笑了:“夫人,您想哪儿去了?十公主若真是要坑害三公子,何必天天督促三公子读书练武,又何必将乾坤堤那样大的功劳安在三公子身上?说句僭越的话,若是没有十公主,咱们三公子未必能在正月后进朝堂议事呢。”

    倾城夫人瞪了芍药一眼,心里头又清楚芍药说的是实话,便忍不住哼道:“这倒也是。我看,准是那大公子得罪了十公主,不然,十公主和定国公府怎么会疏远他?十公主亲近咱们三公子,背后也是定国公给支的招。这是定国公在跟咱们三公子示好呢。想来,三公子的前程是稳了。”

    倾城夫人又高兴起来,她心思简单,只要一儿一女都平平安安的,再有萧乾的宠爱,对她来说就足够了。

    “阿如那个死丫头,就看不得她阿兄半点好!”

    倾城夫人不喜欢这个倔强清高的女儿,七公主于她,还不如娘家的两个侄女儿亲近。

    芍药便苦口婆心地劝道:“夫人不要苛责七公主了。七公主也是为三公子担心呢。不过就是人小,想不到长远的地方去。夫人以后慢慢地教她,七公主就懂了。”

    芍药又劝倾城夫人先歇息,倾城夫人刚躺下,金意宫那边却传来消息,说是孙昭仪去了金意宫。

    倾城夫人立马翻身坐起,尖声叫道:“那个贱人三更半夜去金意宫作甚?”

    芍药立刻出去问,不一会儿折返回来,脸色很是不好看:“夫人,孙昭仪是去金意宫为大王送汤点。”

    “要她瞎殷勤!”倾城夫人哼道,“什么送汤点,我看她就是去勾*引七郎!准是她看着自己的儿子不得七郎喜欢,就想用自己的皮相给儿子博前程。也不照着镜子看看她那张脸,她配吗?”

    倾城夫人再也睡不下,干脆就让芍药服侍着穿戴好了,也提了汤点去金意宫。

    走到半道上,可巧碰见了郑昭媛。

    “妾身见过夫人!”郑昭媛一反常态,见到倾城夫人就亲亲热热地打招呼,“夫人半夜三更不安寝,这是往哪儿去?”

    倾城夫人凤眼斜挑,白了郑昭媛一眼:“郑昭媛近来规矩学得不错,见到我终于也肯先行礼了。”

    郑昭媛脸上笑吟吟的:“夫人真会说笑,妾身的规矩一向都不错,在宫里头要想活下去,错了规矩可不得了。”

    倾城夫人认真看她一眼,哼了一声,没接这个话茬。

    再一瞧郑昭媛身后的宫婢手中也提着食盒,就冷笑道:“郑昭媛也是去金意宫给大王送汤点的?”

    郑昭媛笑道:“正是呢。妾身听闻大王与诸公商议政事到现在,着实心疼。妾身只不过一弱质女流,也帮不了大王什么忙,唯有做好吃食,尽心照顾大王起居,让大王无有后顾之忧罢了。”

    她视线落在芍药手中的食盒上,笑得神兮兮的:“夫人这是也要给大王送汤点?”

    倾城夫人收了笑容,硬邦邦地道:“不是,我是半夜出来走走。现下就要回宫去了。郑昭媛快些去吧,孙昭仪可是早就去了呢。”

    郑昭媛忙对倾城夫人施礼而去。

    倾城夫人伫立片刻,直到看不见郑昭媛一行人的身影,才冷哼一声,折返回华清宫。

    芍药十分不解:“夫人,咱们为什么不去金意宫了?”

    倾城夫人颇为嫌恶地皱起眉头:“我贵为夫人,怎可自降身份与她们争宠!那郑华蓉还是大族女郎呢,竟然与孙昭仪这个贱籍之女相争,说出去也不怕丢了她们郑家的脸面!且让她们斗去,我看啊,今晚大王是不会让她们进金意宫的,她们八成是要吃个闭门羹。”

    还真叫倾城夫人说中了。

    郑昭媛到金意宫之时,孙昭仪已经来了好一阵子了。

    两个人互相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郑昭媛就叫来守门的小内侍:“去与你们高爷爷说一声,就说我来给大王送汤点。”

    小内侍很为难地道:“昭媛,婢子见不到高爷爷呢。”


………………………………

第208章 王权至上

    郑昭媛瞥了一眼孙昭仪,见孙昭仪也往这边看来,顿时脸上便火辣辣的。

    在一个贱人面前被小内侍回绝,郑昭媛可忍不了。

    “你怎么能见不到高常侍?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小内侍忙赔罪:“昭媛折煞婢子了,婢子哪敢骗昭媛,婢子是真见不到高常侍。高常侍此刻就在殿内服侍大王,婢子不敢进去叫高常侍啊。昭媛,您就心疼心疼婢子吧。”

    郑昭媛倒也不为难那小内侍,她把小内侍叫到一旁,悄声问道:“孙昭仪见过高常侍了吗?”

    小内侍苦着脸,道:“昭媛这不是在跟婢子说笑吗?孙昭仪从来了就站在殿外,若是真见到了高常侍,她那食盒还能拿在手上吗?”

    郑昭媛笑嗔道:“你可给我放机灵点,不许给孙昭仪行方便!”

    小内侍连连应诺。

    “你给我交个底,这里头什么时候能散?再过一会儿,可就到上朝会的时候了。”

    小内侍摊摊手:“昭媛,您别等了,回去吧。里头传出信儿来,说是今儿个早朝直接摆在金意宫的书房。”

    “到底是什么事儿?”

    郑昭媛在宫中人缘不错,一来她有翠微夫人罩着,二来她娘家兄长现如今是大司农,她自己肚子又争气,生了个儿子。郑昭媛本人出身世家大族,五公子就称得上是根正苗红,深受世家大族的拥戴。宫中人个个都机灵得很,眼睛都长在头顶上,自然不会不长眼去得罪郑昭媛。

    像这种事情,只要上头没交代下来,能透露一两句,小内侍都愿意给郑昭媛卖个好。

    “昭媛有所不知,咱们大燕要有大事情了。”

    小内侍压低声音,道:“十公主与三公子向陛下进言,说是要开什么学馆书院的。大王就为了这个,连夜召见朝臣与世家大族的族老们,刚刚还传出消息,要挑着京城内有些名望的寒门庶族族老觐见。另还说,要银甲卫去找几个富商来,再找几个老百姓和贱籍之人来。”

    郑昭媛越听越糊涂:“怎么还要召见贱籍之人?大王这是要做什么呢?”

    殿中人也和郑昭媛一般,很是不解。

    莱州望族王家王七老爷恰好在亲家蔡家做客,也一并被召进宫中,他对着跪坐在榻上的萧沅好躬身施礼:“余有一事不明,还望殿下明示。殿下为何要召见商人与贱籍之人?”

    他的亲家蔡四老爷性情暴躁,没理会蔡氏族长的眼色,大声附和道:“公主殿下年幼,怕是被外人蒙蔽。商人多狡诈,贱籍非良人,殿下召见此等人,是脏污了大王的书房!”

    蔡氏族长一瞥于从霖脸色阴阴,就暗自叫苦,蔡四这个愣子,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萧沅好裹着小被子,端端正正地跪坐着,脸上的笑容十分乖巧,一点气势都没有,看着就像是年画上的娃娃。

    但殿中诸人已经无人敢小瞧她。

    他们刚进殿中议事,还是大王问三公子,三公子一一应答,到后来,大王与诸公的问题越来越多,三公子便磕磕绊绊地答不上来了。是十公主将话头接过去,从容不迫地解释他们提出来的一个个刁钻的问题。

    而大王竟然就放手不管了,任由十公主主导这次殿中议事。

    诸公与族老们这才晓过劲来,看来今日这场议事就是这十公主起的头儿,大王也十分赞成。

    再有人一对比三公子的表现,便有了个大胆的猜测,难道说,那乾坤堤也是这十公主提出来的?真是没想到,十公主小小年纪,已经智多近妖!

    有些人琢磨着大王的态度,便不敢再说话了。

    萧沅好环视一圈,已经将诸人的反应都看在眼底。

    她不由得感叹,至高无上的王权真好呀!她只要一日是萧乾的嫡女,是这大燕的嫡公主,这些老头子就一日不敢不敬她。

    等萧乾统一了东夏大陆,成为帝王,她的身份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待到那时,就连眼下这两个敢跳出来与她唱反调的人都没了。

    萧沅好又很忧伤,她已经逐渐剥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这可不好。

    “蔡四老爷所言,吾不敢苟同。”

    萧沅好裹紧小被子,这里可真冷呀,还是西偏殿舒服。

    “商贾多奸诈,但也有范蠡这般忠义之士,贱籍非良人,可也有于太尉这般肱股之臣。蔡四老爷一棍子就把商贾和贱籍打死,这可失了世家大族的风度呀。”

    世家大族讲究高风亮节,他们就算瞧不起寒门庶族商贾贱籍,也不会表现出来,这是世家大族刻在骨子里的骄傲与气节。

    像蔡四老爷这样的,说好听点是直爽,说难听点就是失了体面。

    蔡四老爷脸上就红红白白,被蔡氏族长一瞪,老老实实地低下头。

    萧沅好方抿嘴一笑,又答王七老爷:“王七老爷所问,想必也是诸公心中疑问。”

    殿中诸人都抬起头来看她,萧沅好微微颔首:“开民智是壮大大燕实力的必要举措。世家大族子弟繁多,并不是个个都能入朝为官。寒门庶子无有读书机会,哪怕聪慧绝顶也不能为朝廷和百姓分忧谋福利。”

    “我大燕想要让秦国等俯首称臣,光靠世家大族是远远不够的,必得寒门百姓也要超过他们的寒门百姓,人人都高出他们一等,方才凸显我大燕国富民强。”

    “然,殿中诸公大多出身世家大族,不能体会寒门庶族读书之艰辛,民生之不易,因而并不能完全领会开民智的好处。吾奏请父王召见寒门庶族商贾贱籍,便是要诸公听取他们的心声,请诸位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共同壮我大燕国力!”

    萧沅好起身下榻,对着诸公团团施礼,唬得诸公忙站起来还礼。

    又是福安君第一个开口响应:“公主殿下为国为民,其心可敬。余愿听从大王与殿下所言,开民智,壮国威,富我国民,强我大燕!”

    其余诸人互相对视,正不知如何反应之时,祁公一派竟齐刷刷地高喊:“余等愿追随大王与殿下,开民智,壮国威,富我国民,强我大燕!”

    世家大族的族老们再不敢迟疑,纷纷跪地进言,又是一片“余等愿意”,争先恐后地表忠心。

    反倒是萧沅好觉得诧异了。

    她缩回床榻上,依偎在萧乾身边,小声地问萧乾:“父王,孩儿并无多费口舌,他们怎地答应得这么快?”

    萧乾的声音自她头顶传来,温润有力。

    “阿好是吾儿,吾儿之言便是孤之言,谁敢不从?”


………………………………

第209章 大王非文王

    这就是王霸之气啊!

    萧沅好真想仰天长啸,穿越成嫡公主真好!

    她一脸崇拜地望着萧乾,把萧乾弄得都糊涂了。小丫头今天是怎么了?这眼神甜得都能腻死人。

    时辰尚早,就“是否开设学馆”辩论了一晚上的大臣族老们都困乏了,三公子的上下眼皮更是早就开始打架了。

    萧乾大手一挥,让内侍们给诸人安排住处,今晚就且先在金意宫休息片刻,等此间事了,再行嘉赏。

    众人哪敢要什么嘉赏,没受罚就不错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王对嫡公主的宠爱,几乎到了嫡公主说什么都会点头答应的地步。

    今日这场开民智的辩论,与其说是嫡公主和三公子牵的头,不如说是大王在背后推波助澜。兴许大王早就想这么做了,只是一直没有个合适的时机。说不准,嫡公主方才那番言论就是大王授意的。

    这么一想,众人都放下心来。就说嘛,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怎么能懂这么多?若说无人教授,那可就真的是妖孽附身了。

    可即便如此,众人的心里头也沉甸甸的。无他,他们猜不透大王的意思。

    眼前这位大王成婚之后就去了云州,听说在云州头两年就站稳了脚跟,不仅握住了当地的云州军,还取得了云州世家豪门的支持,成为了名义上的云州王。

    自登基为国君后,大王更是快刀斩乱麻,先提拔了贱籍出身的于从霖,命于从霖迅速铲除几个拥兵自重的逆公子,又娶世家大族的女儿为夫人,安抚了世家大族的心。等世家大族回过神来,才发现了微妙之处。

    这微妙便体现在大王的后宫诸人出身上。

    王后孙阿蛮出身定国公府孙家,这是一个老牌的勋贵世家了,但大王登基之时,王后的弟弟孙驰双腿已然残废,而孙家子嗣单薄,嫡支就定国公府这一脉,旁支早就七零八落了。锦州老家的旁支也没有个能出息的人。孙家眼看着要没落了。

    四个夫人当中,倾城夫人是于从霖亲妹,亲姊又嫁给康怡君为继室,于家可谓是大燕新贵。老牌世家自然对于家不屑一顾,但架不住大王信重于家,老牌世家也不得不低头。

    兰香夫人倒是出身世家大族钱家,其兄长钱淑又身居太仆卿之位,正是清贵之职,可惜了,兰香夫人没儿子。

    月影夫人乃是秦国贵女,不足一提。

    令人寻味的是,四夫人之一的仙姿夫人出身寒门庶族,膝下却有一个四公子。据传大王十分看重四公子,徐太后也很喜欢仙姿夫人。

    大王对寒门庶族和世家大族的态度如何,只看大王怎么对待后宫的女人就知道了。

    除去四位夫人,各有一子的何昭容与郑昭媛都是出身世家大族,但大王对她们的态度并不见热络。

    唯独有两子傍身的孙昭仪虽然出身贱籍,可她所出的大公子从前是养在王后膝下的,这也算是半个世家大族之人。豪门大族们便对大公子寄予厚望,还以为大王看在大公子的面子上,怎么着也会对世家大族多担待几分。

    没想到,大王倒是给大公子娶了同样出身大族的溧阳翁主,却从此厌弃了大公子,转而亲近信重三公子。

    世家大族们便慌了手脚,大王这是何意?三公子的母族于家可并非老牌世家啊。

    而事到如今,世家们才恍然发觉,大王已然掌握了大燕军权,且光禄勋大夫中泰半都是寒门庶族之子。

    大王不需要他们了!

    世家大族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大王并非先文王那般好说话。

    在彻底掌握了朝政之后,大王终于开始向他们这些老牌世家动手了。

    开设书馆学院此举,就是在提拔寒门庶子。这是想要挤兑他们这些老牌世家啊!

    可他们又能如何呢?难道要与大王撕破脸面吗?

    说到底,此举不曾动了老牌世家的根基,没人愿意因为这个触怒大王。开设书馆学院,让读书一事变得容易,又能如何呢?寒门庶子想要赶上来,且再等个几十年吧。

    世家族老们都放心睡觉去了。歇息了不到片刻,又被小内侍们叫起来,说是银甲卫把寒门庶子商户贱籍带到了殿中,大王请他们前去议事。

    有些族老便很是不乐意,与这些下等人同在殿中议事,真是有失身份!

    但再不愿意,他们也得去,没办法,形势迫人啊!

    还未进殿,就听见嫡公主咯咯咯的笑声:“你再变一个!”

    打头的蔡氏族长看看领路的小内侍,小内侍一躬身:“族老请,诸位大臣已在殿中了。”

    蔡氏族长矜持地点点头,领着身后各世家族老进了殿中,只见殿内排了两溜人,有满身绫罗的商人,有一身褴褛的贱籍之人,有小冠广袖的寒门庶子,有一身补丁但穿着干净的普通老百姓。

    站在最前头的是北边来京城的商人,此时,他正在变戏法,逗得嫡公主哈哈大笑。

    蔡氏族长牵牵嘴角,就这样登不上台面只会些三教九流的人,真以为读几本书识几个字,就能从此平步青云与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平起平坐了?真是痴人说梦!

    “诸公都来了,”萧乾摆手让那商人退至一边,又命内侍看座,“都坐下吧,听听这些寒门庶子是怎么说的。”

    众人纷纷跪坐,身下垫子想来是烘过了,竟热乎乎的,心里头便也熨帖起来。

    萧沅好正看到高兴处,自然一脸不舍,她不禁拉了拉萧乾的袖子,萧乾便温声哄她:“你若喜欢,就留他在宫中住几天,给你变上几天几夜的戏法。”

    那商人双眸一亮,登时便下跪施礼谢恩。

    萧沅好让他起身:“你别先忙着高兴,吾且问你,你可识字?“

    商人跪坐好,郑重道:“回殿下的话,小子读书有限,会几个字也是为了南来北往做生意。若是一个字不识,与人做生意难免会被骗。”

    “这么说,你觉得读书认字对你来说,是有大大的好处咯?”

    商人颔首:“自是有大好处。小子就吃过这不识字的亏。小子有一次去秦国做生意,因不识得秦字,被人骗得血本无归。那人还说小子犯了秦国律法,要捉拿小子见官。亏得小子家有忠仆,连夜护着小子逃走。否则,小子小命不保。自那之后,小子就请了人,教授小子习得其他三国文字,这才敢去别国做生意。”

    蔡氏族长不耐烦听这商人言语,正在闭目打瞌睡,忽地听到嫡公主厉声呵斥:“秦国真是欺人太甚!”


………………………………

第210章 琐事

    谁也没想到嫡公主会忽然发怒,殿中瞌睡的人就清醒了一大半。

    “父王,”嫡公主依偎着大王,轻声软语,似在撒娇,“这就是不识字的坏处了。这商人不识字,做生意不仅被人坑钱,就连小命都快保不住了。父王,您瞧,那秦国人就是欺负咱们燕人不识字呢。”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