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宫攻略-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巧心姐姐,咱们回吧,还有事要做。”
娟心拉她衣角。巧心未动,娟心再拉。只听到太后的声音自里面出来,在唤巧心的名字,巧心和娟心这才进了正殿。
“巧心,哀家知道,平素你对她最好,但是今天,收起你的好心!”
“是!”
“去,把年下里,南玉国进宫的胭脂膏子,拿来我用。”
“是!”
不一会儿巧心取来了太后要的胭脂膏子,太后反复在宣纸上涂抹,试着这胭脂的颜色,还有均匀程度,并不管她们,但三心随侍一旁谁也不敢开口说话。三心里也只有巧心是真的担心星儿,无奈,人微言轻。
星儿跪在院子里,太阳渐渐的西斜了,春日里,阳光照射时间本就短些,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乍暖还寒时候,一阵凉风吹过,不说刺骨,那也是钻心的凉。星儿被风吹的直打激灵,但仍然跪着,一语不发。
晚膳过后稍晚些时候,太监三宝办差回来了,一进院子,没走几步,差点儿被跪在地上小星儿绊倒,一看是这孩子,忙问是怎么了,星儿一语不发,是洒扫院子的粗使太监悄悄地告诉了他,皆是因太子无意中唤了她一声妹妹,太后说星儿不分尊卑,就在这里罚跪了。
三宝想了想,这原是太子口误,罚个小丫头做什么?要罚也是罚了太子身边的人才是。再说这丫头平日里最是太后宠着的,莫不是犯了忌讳?可也不至于罚这么重吧?这孩子才几岁?
三宝想着,忙进正殿去跟太后复命,没多一会儿就出来了。这会子又赶往继康宫见太子,将香月庵的一应事务和太医诊断的结果统统回禀了太子,回禀后,太子示意他可以回去了,三宝略略有些迟疑,走门边,又转头看看太子。
太子看出了三宝似有话要讲,就唤他转回来。
“三宝,你还有什么事儿?”
“太子殿下……奴才有个事儿,不是该讲不该讲……。”
“只要无关朝政,但讲无妨!”太子坐直身子。
“是这样,刚才奴才回疏庆宫去复太后的命,无意中差点儿被绊倒,一看才知道是太后的伴读在罚跪……”
“什么?你说星儿在罚跪?”太子放下笔站了起来。
“是……”三宝小声。
“那你可知罚跪的原因为何?”太子略有焦急,已走下了书案。
“这个奴才倒不确定……只是听洒扫的粗使太监说,说什么与皇子称兄道妹的……”
“与皇子称兄道妹?”太子也很惊讶。
“是的,不过,奴才也是听说……不能百分百确定……”三宝小心翼翼的回着“太子殿下,您若没什么事儿,奴才先行告退了。”
“也好,也好,去吧。”
三宝转身迅速的离了东宫。留下太子一个人在书案前踱来踱去。
“称兄道妹?……”突然太子想到了下午去请安时的口误。“莫非是我害了她不成?哎呀!该死!她还那么小。”
想到此,太子的右手攥拳捶在自己的左掌心里。
“小安子,拿我的大敞来,随我出去一趟。”
小安子立刻伺候太子穿上披风,紧随其后,出了继康宫。
“太子殿下,这天已经黑了,咱们这是要出哪儿啊?”
“去疏庆宫,救个无辜的孩子。”太子急急往前走。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等一等。”小安子忙拉住太子。
“哎呀!救人要紧!”
“太子殿下,这事儿您去不妥啊!不妥啊!”小安子,终于拦下了太子。
“有何不妥?”太子停住了脚步。
“您想想,星儿姑娘为什么被罚跪?是因为您的一句口误,按理说,太后要罚也该罚您,为什么偏偏罚的是个小丫头,其实就跟奴才替您受罚是一个道理,那小丫头犯倔不肯认错,兴许是她出入宫闱,根本不明白或者不知道何谓奴替主罚,您这要是一去求情,分明是打太后的脸啊,不是更加火上浇油了?以后这星儿小丫头还能有个好儿?”小安子虽然是奴才,但是这一通话说的通透
太子停下来想了想小安子说的话,很是。一时间没了主意。
“太子殿下,奴才说句不该说的话。”
“你说。”
“奴才不知您对小丫头抱着什么心情,但是就今儿个下午,您看着她笑的有点儿呆住了,想必是太后也看在眼里了,说不定这才是星儿那丫头受罚的原因。”
“胡说!”
小安子立刻跪倒在地。
“起来!我不过是看她娉婷可爱,本殿下又没个妹妹,无非是当个妹子看。”
“可是您这么想,别人未必这么想。”
“你说的是。那这可怎么办?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啊。”
“刚才奴才见贤贵妃去了宁馨台,想是去看五皇子和七皇子了,这会儿应该还没走,不如去求求贤贵妃娘娘?”小安子凑到太子近前。
“贤贵妃……可是贤贵妃能管一个小女官的事儿?”太子抬眼看小安子。
“太子殿下您忘了?先皇后还在的时候,就经常与当时还是贤昭容的贤贵妃交好。先皇后与她都是关陇的根基,太后娘娘也是,说起话来,应是有一些分量的。”
“贤母妃?贤母妃……也好,想那贤母妃,素日里向来仁慈,阖宫交好,原来与我母后也相交甚好,求她一求也拜托咱们的嫌疑,说起话来更方便些。” 太子刚要走,又想到什么“可是,贤母妃堂堂一个附后,能替个小丫头开脱嘛?这恐怕?……”
“这个奴才琢磨着倒是能成那么几分,奴才曾经见过莲心姑娘领着星儿那丫头去颙华宫玩过,想是有些体面的。”
太子听完小安子的,又斟酌了斟酌。
“好!那我就去求了贤贵妃!”
说完,太子转身直奔宁馨台而去了。
………………………………
第二十八章 解围
疏庆宫已经灯火通明,正殿中是不是的传出逗鸟的声音。虽然已经开春,但是无奈初寒料峭,夜里行走在外面还是凉凉的,而就是这凉凉的夜里,疏庆宫的院子里,一个小人儿,正跪在地上,倔强的撅着小嘴。
大门口忽然一阵嘈杂,守门的太监跑进了正殿。
“启禀太后,贤贵妃和刘充容求见。”
“宣她们进来吧。”桂纯嬷嬷道。
“是。”
守门的太监一溜小跑去宣了贤贵妃和刘充容进来,桂纯嬷嬷也代太后迎出了殿外。
“奴才给贤贵妃、刘充容请安。”说着桂纯嬷嬷福了一福。
“哎呀,嬷嬷您客气了。快快请起。”贤贵妃说。
“两位娘娘里边请。”桂纯嬷嬷躬身比了个请的手势。
两位娘娘一同往正殿走去,经过星儿身边的时候,莲心故意绊了下,几乎跌倒。
“呀!娘娘,这儿还跪着个人呢!”莲心吵嚷了一句。
“这是……”贤贵妃看向桂纯嬷嬷。
“会贤贵妃,这个丫头犯了错,不肯认,在这里罚跪。”桂纯嬷嬷再比了个请的手势,“二位娘娘里面请。”
贤贵妃一步三回头的看了看星儿,虽然疏庆宫里灯火通明,但夜色中星儿的小脸儿却是模糊的,隐约的可以看出星儿是倔强的撅着小嘴。贤贵妃和刘充容进入了正殿。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两位娘娘双双福身。
“平身吧。坐。桂纯,把前几日定国公夫人晋的蜜饯拿来,咱们一起尝尝。”
“是。”
桂纯嬷嬷取了蜜饯来,又秀心娟心给两位娘娘奉了茶。
贤贵妃和刘充容双双坐稳,喝了两口茶。
“你们两个,今日怎么约着一起来哀家这里了?”
“太后老佛爷,您这话说的,倒让咱们没个接法了。没事儿还经常巴巴儿的往您这儿跑呢,今儿个正经有事儿,倒是不该来了?”贤贵妃用帕子掩面笑笑。
“姐姐说的是,我们没事都愿多来太后您这儿几趟,沾沾您的福气。”刘充容说话也是个体面人。
“哎,哀家今天不那么清爽啊。”太后拉了拉衣角,意有所指的说。
“太后娘娘,您还需顾念身体啊。”贤贵妃面露忧心,“莲心,快,把本宫孝敬太后老佛爷的东西拿给太后瞧瞧。”
“是。”莲心应着,打开了一个木头锦盒。
“请太后您赏光瞧瞧。”
“这是什么?”太后不禁唤莲心再靠近一些。“左边的这一个好像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可又不太像……莫不是雪莲?”
“妹妹,我就说吧,太后老佛爷见多识广吧。咱们都得多学着。”贤贵妃掩面笑笑。
“姐姐说的是。太后,这是臣妾敬献给您的,您也过过眼。”刘充容示意自己的贴身宫女打开锦盒。
“近前来,哀家瞧瞧。”太后拿起了盒子里一枚橘红东西,仔细端详。“这个好像是个蔬菜?”
刘充容和贤贵妃都相视一笑。
“太后,臣妾带来的这两样呢,左边的是吐蕃国的雪莲,听说这种莲花是长在那高高的雪山上的,对女人最是滋补,难得的,他们弄来一朵新鲜的。臣妾都没敢搁着,赶紧就给您送来了。”
“这可是稀罕物,桂纯,你也快来瞧瞧这稀稀罕儿。”
桂纯嬷嬷凑近些看了看。
“贤贵妃娘娘拿来的这个真是稀罕物,老奴今儿又长见识了。”
“太后老佛爷见笑了。”
“这吐蕃国的雪莲,干的虽然常见些,可这新鲜的,哀家倒也是第一次见。贤贵妃有心了。”太后又指指右边的棕红色的一颗一颗的东西。“这右边的是什么?真是没见过,……看着好似肉疙瘩。”
“右边这个别说太后不知,咱们原也是不知道的。今天就现学现卖,太后可别笑话咱们。” 贤贵妃用帕子掩面笑笑。
“贫嘴!快些说来哀家听!”贤贵妃于太后面前却是有些体面的。
“右边这个呀,是西伯国的椰枣子。这西伯国可是离咱们大夏很远的一个地方,听说哪里的人通国上下都以牛羊肉为食,少食米粮蔬菜。”
“姐姐,那不是野人一样的了?”
“倒也不是,只是他们那里土地贫瘠,种不出这些米粮和蔬菜来,但是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那里牛羊牲畜倒是充足,所以多以肉食为主,但在贫瘠的土地也是有所产的,这椰枣子,就当地人的一种水果。”
“水果?姐姐,妹妹怎么看这油汪汪的,也看不出是水果啊。”
“妹妹有所不知,当地人没肉吃的时候,就吃这个,说是什么他们那儿的神仙的一种赏赐,困在荒漠里,若是能找到这椰枣子的树,人就不会渴死饿死,剥开树皮就有水,摘下果实就顶一块肉。”
“这可是神奇了。”
“本宫家下送来这椰枣子的时候,就再三叮嘱,这个东西不能多吃,一天吃上两三个就已经足矣了,这个东西还很容易储藏,只要放着就行了,三五月也不会变质,咬一口依然甘之如饴。”
“这可真是好东西了。太后老佛爷,臣妾可是巴巴儿的,等您赏了呢。”
哈哈哈!贤贵妃轻笑了几声。
“没个你这么馋嘴的,还馋到太后这里来了。”
刘充容忙捂嘴,这才发现自己失态了。
“太后太后,您赶紧瞧瞧臣妾带来的东西。这是臣妾的父亲,带着这驻守的官兵屯垦的一种大月国传过来水果蔬菜,叫胡萝卜。”
“萝卜哀家知道,可这胡萝卜?”
“其实就是萝卜,只不过从西边传过来的,就叫它胡萝卜了,说是西边来的商队,带在路上吃的,又清甜又能垫饥,而且高产,高产就能价廉,我父兄镇守边关,就花重金请了大月国的弄人来教种的,父亲说这个如果在我们大夏种成功了,推广到所有军队和边民,是我们大夏的财富,行军打仗也能剩下不少粮草。”
“哦?那哀家得赶快尝尝,替我大夏的将士们先尝尝。这可是功在千秋的事儿。”说着,就拿起来一整根。
“太后,还是烦劳桂纯嬷嬷去切了您尝吧,这个东西硬的很。”
“桂纯,快切了来。”
桂纯等立刻去小厨房切了一盘来,太后唱过,连连点头。
“这个确实清甜,不过口味上还是需要适应适应,既然能解决军粮,你父兄也是功劳一件啊。桂纯,拿给全宫上下的人都尝尝,这个将来推广开来,也是很好的事,以后咱们的餐桌上也能多一味菜色了,百姓也能再多一个生计。”
“是。可是……”桂纯领命却迟疑。
“可是什么?”
“太后,您说的是全宫,外面那个……?”
“哼!提起来哀家就来气!也且赏了她吧!”
贤贵妃见太后对星儿已经松了口,忙乘胜追击。
“禀太后,这心里不清爽,可是因那小孩子而起?”
“目无尊卑!正罚她!问了几次都说不知错,你们说,犟不犟?气不气人?”
“太后,我看这孩子平素里还是懂事的,莫不是确实不知错在哪儿呢?”
“是啊,姐姐说的是,臣妾虽然人微,但也听人说过,太后您**了一个极懂事的孩子,兴许真如姐姐说的,这孩子还小,咱们宫里规矩大,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呢!”
太后听她俩这么一说,也想了想。
“不知道错也是个错。正好好好学学。”
“呵呵,妹妹你瞧,太后也是小孩子一样了呢。”两人对视,掩面笑笑。
“太后老佛爷,不如唤她进来问问,如果还说不知,那就不是故意的,是真不知了。我和妹妹一起过来时,外面已经清冷了,这么小的孩子,身子骨薄,再跪出个好歹来。伤了根本就没法在您跟前伺候了。”
“哪个要她伺候?桂纯,去唤她进来。”
不一会儿,星儿由巧心搀扶着,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见到太后福身行礼,可一个没站稳,又摔倒在地,太后心里一紧,巧心眼里眼泪早就大了转儿,贤贵妃也是心里心疼着。
“算了,免礼吧。”
“谢太后!”星儿的声音已虚弱。
“哀家问你,今天的事儿,你可知错?!”
“回禀太后娘娘,星儿,不、不知……”
“真是嘴硬。桂纯,告诉她。”
“是!今天太子殿下来请安,口称星儿‘妹妹’,星儿原是个女官,如此跟皇子称兄道妹,是以下犯上,不分尊卑。”
“再问她,可知罪。”
“太后问话:女官星儿可知罪?!”
“回,太后,星儿不知。星儿没有跟太子殿下称兄道妹。”
“太后,请息怒,我想,这孩子是不知道什么叫‘奴替主罚’的道理。星儿,这个错原是太子口误,罚身边人也是祖制,今日你这罚是替太子受的,这是为人臣的本分,如今可知罪?。”
星儿迟疑了半刻,用力的翻动小脑袋想,也想不清楚,为什么太子殿下,自己受罚?星儿生性倔强坚韧,本想回不知,但太后看到贤贵妃超自己挤了挤眼睛,便知,这是贤贵妃救她,也便说了句“如今知错了”
太后见她说知道错了,这才命巧心扶她下去。不提。
贤贵妃刘充容见已经救下了这孩子,太子的忙也算是帮了,又陪太后说笑了一会儿,也便散了,各回各宫了。
贤贵妃正由一众宫女太监服侍着往颙华宫走,呼啦两个人影闪了出来,挡在了前路。
………………………………
第二十九章 太子听政(上)
贤贵妃帮星儿解了罚跪之围,不久后便离开了疏庆宫,往颙华宫走,走到一半时,路边闪出了两个人影,拦住了去路,细看,原来是太子殿下和他的侍从。
“儿臣靖璋给贤母妃请安!”
“本宫当是谁,原来是璋儿,快快快免礼。”
“儿臣刚刚温习了功课,有些烦闷,出来散散心,不想远远看到贤母妃从疏庆宫出来,儿臣就赶着过来给您请个安,不如,儿臣送贤母妃回宫可好?”太子恭敬的说着。
“好啊。正想问问你妙滢师傅的事儿。一同走罢。”
“是!贤母妃请!”
“听说你今天去了西山?妙滢大师傅她……可安好?”贤贵妃关切的问。
太子靖璋微微露出愁容。
“怎么?不好?”
“正是,儿臣瞧着,比过年时更轻减了许多,今天皇祖母还请太医过去瞧了瞧,刚才三宝过来回话,说是郁结于心伤了肝脏,若是能放下从此放宽心,还能度,但是如果郁结不解,恐怕熬不过一两年……”太子靖璋忧心的说着。
“本宫上次也托人送了些补品过去,也不知她吃了没。哎,这是急坏了槛外人啊。可报于你父皇了?”
“儿子原想告诉,可看父皇最近为‘林清巨案’的事发愁,没敢提,过几天再说吧。”
“也好,你父皇最是重情义之人,如今告诉他,势必会分神,听说,这次林清的事儿闹得很大,你父皇寝食难安已经有些时日了。你作为太子,众皇子的表率,还当多为你父皇分忧啊!”
“是,儿子谨记贤母妃教诲。听说已经调了兴县的朱巡回京,还有又重新启用了言官勾驳,这两位都是能臣。”
“前朝的事儿,自有你父皇主持,你如今听政了,多学着些便好。”贤贵妃赶快制止太子的话题,大夏有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那个丫头的事儿,本宫和刘充容已经照拂过了。你也不必太过操心了。今后说话还当注意,你可是堂堂太子。其实这丫头也是冤枉,要说起替主受罚,原是小安子的事儿,但既然太后罚她,想必是掺着别的心思和怀疑,如今你也大了,该处处小心些。”
“谢贤母妃提点。儿子记下了,今后必不再犯。儿子原也是把那小丫头当个妹子看,不想一句戏言反而害了人家,也真是该死,以后自当注意言行。”
“本宫这边倒是没什么的,你以后多替本宫盯着些靖珵和靖瑧,让他们别闯祸也便罢了。可这无故埋了刘充容的好人情,改天得空,你也当有份人心。”贤贵妃突然停下脚步看了眼太子,压低了声音“听说她父兄想了个边民屯垦的好法子,明儿个报给皇上……”
“儿臣明白,儿臣明白。贤母妃请放心,两位弟弟我这当哥哥的必当多照顾。”靖璋思忖着。
“行了,前面就到颙华宫了,本宫今儿个也罚了,就不请你进去坐坐了,你且送到这里吧。以后,多加勤勉才是正事。”
“儿臣谢贤母妃教诲。”太子拱手相送。“恭送贤母妃。”
贤贵妃带着仪仗进了颙华宫。太子恭立一旁送别后也回了。
这整件事下来,原是太子的一句戏言,却害星儿受了这一遭罪,受了风寒,大病了一场,星儿病着,多是巧心照顾着。
没人的时候礼月也把“代主受罚”的道理给她讲了个明白,她虽然懂事又有隐忍,但也隐隐觉得这皇宫冰冷,自己如今陷落其中,将来还是未知,很多事儿自己看不懂不免以后会处处碰壁,这条小命兴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送了,所以,自己还需快快找到家人才好。也能早日离了这高墙。
星儿这样打算,但是造物往往戏弄人,不能遂人愿。
第二日,便是二月二十一,叫大起的日子。
大夏的朝堂制度是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叫三次大起,其他时候,或是乾刚殿议政或是文津阁书房议政,大起,自然不同,在京五品以上官员皆要上朝,将近日大小国事一一拿出来议一议定格策略方针,还有就是百官各司之事捡重要的上奏,一方面皇上听,一方面大臣们议。
今日便是叫大起,一大早刚过卯时二刻,文武百官就已早早的排班肃立,按文东武西,分列侍立在朝堂之上。等待裕德皇帝的到来。
卯时三刻正,只闻得一阵清香袭来,由远而近,不一会儿值守的小太监推开了殿的正门,六名开路太监先行入内,侍立宝座台基两侧,然后是两组四名手挑香炉的太监大殿,只见周良手持拂尘,躬身为裕德皇帝皇帝引路,裕德皇帝这才进的殿来,后面跟随仪仗,打扇的打扇,持伞的持伞等等,到了大殿门口,除了打扇的两名宫人随入大殿,其余全部止于殿外。
只见裕德皇帝虎步生风,登上了须弥座,端坐于宝座之上。然后百官呼啦啦的下跪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太子何在?”
“启禀父皇,儿臣再次,恭听议政。”太子出班拱手。
“好,既然是听政,就站到朕的座下,面听!”
“儿臣遵旨。”说着,太子靖璋站到了宝座须弥座前,面向文武百官。
“有本早奏!”周良甩了下拂尘,宣道。
“陛下,臣有奏。”
京兆尹翁吉出班拱手。
“准。”
“启禀圣上,老臣翁吉自荐到济东去任巡抚,整顿吏治,为皇上分忧。”
“启禀圣上,臣认为不可,翁大人一直担任京兆尹要职,如果去了济东,这京城的防务又当交给谁呢?顺天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