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皇后又作妖-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两家不一直都同气连枝,互帮互助吗?
荣安就是要看看,有她一次次去推波助澜后,他们还能团结和信任到什么地步!
“葛薇,你以后可不能学我。我迫于处境,为了自己和娘的将来,不得不狠一些。但你别学。不是什么好事。万一败露,于声名也是大伤害。”
“姐,你们虞家,让我越发觉得龙潭虎穴一般。你不回去不行吗?”
“傻子。方方面面都不行。上次皇后便差点发话了,要不是有先前传言帮忙,我拿了我娘的病说事,我和娘早就被迫回去了。只要娘的病一痊愈,我们便没理由不回了。”
而且除却为了爹娘,为了葛家和将军府名声,还有一个问题越来越显露。
爹最近“喝醉”留在葛家过夜好多次了。
娘身子虽大好,但还能对他劝酒不成?爹又不是贪杯的。
所以,咳咳,不用说,肯定是……
于是前几天荣安便偷偷拦着大夫问过话——关于娘的身体是否能受孕。大夫跟见鬼一般盯着她看了好久,大概是思量她反正是京中有名的粗鲁无礼,又看在了一两银的面上,还是与她直言了。
大夫表示,不搭界。
咳疾不搭界,眼下喝的药也不搭界。葛氏的病虽是顽疾却在气管,先前虚弱,此刻已是无碍。
所以,荣安觉得,娘更不能不回了。
万一自己的亲弟弟来了娘肚子里,这怎么说?
若不是在将军府怀上,届时若有人使坏不愿认这孩子,那这孩子的来历便说不清了。廖文慈面上大度,因着凤格之说对自己能一而再退步,但若有或可能影响她全局的新生命到来,却未必能容忍。
尤其是荣安好几次瞧见爹娘蜜里调油的模样后,她也得开始考虑回将军府的种种了……刚好,刚好,昨日事倒是来得刚刚好……
想要她回府,可以。但必须有个前提!……
廖文慈上门后的种种很快传遍了葛家上下。
葛老夫人和葛氏都让荣安过去。
荣安先去了外祖母那儿,回了廖文慈补偿之事。老太太也问起了廖文慈可有提到回府之事。她也烦恼得很。她的担心既有安全方面,又有和荣安一样,怕最近女儿和虞博鸿……
“回。但外祖母放心,都包在我身上,明日或后日,我就让大伙儿都放下心来!”荣安陪着外祖母吃了一盅绿豆汤,又给按了两刻钟的肩,才去了葛氏那儿。
由于葛家上下都瞒了葛氏昨日事,所以葛氏猜想廖文慈的到来是逼迫她们母女回将军府,找荣安正是要商量这事。
荣安看出了娘的焦虑。
前世的她,在娘病愈后兴奋异常,并未关注娘是否愿意回府。可今生,她察出来了。
她想起来,都说娘是主动且铁了心自己要求去的庄上。
连爹也这么说。
会不会娘原本就不想回,只是为了自己才……
………………………………
第114章 谁种的因果
荣安向葛氏探问了几句,一无所获,便找了英姑问话。
英姑也在烦恼回府后之事。
荣安与她开门见山,直言相问。英姑考虑到最近种种和回府面临的问题,思量下还是将荣安想知的全盘告知了。其中有些事,荣安原本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前世今生,却是第一次听了这一完整的过往:
早在二十多年前,老镇国将军还在时,曾领兵征南。南藩屡屡入侵,老将军在边境一待便是八年。期间,他儿也就是虞博鸿,也在其军中历练。
当时葛家老太爷刚外任南边,正是那一地的地方官。同是京中老乡的两家子便是那时走近的。
正因如此,虞博鸿和葛氏才有青梅竹马长大之说。边境之地,原本便冷清,也没那么多讲究,两家子逢年过节都在一块儿吃喝。孩子们相处时间一长便看对了眼,大人哪会不知。
在一年中秋,老将军便笑言不如结个亲算了。两家人都同意,孩子们也高兴。那一年,虞博鸿十八,葛氏也快十五了。当时还笑说,等葛氏及笄,两家便着手办喜事。
可丧事来得更快。
葛氏及笄礼还未办,老将军在一次巡边时中了埋伏,身中两箭,回来后救治了两个月,还是没了。
虞博鸿扶灵回京。
皇帝下旨命虞博鸿承将军衔。因体恤老臣,皇帝对虞博鸿很是优待,后来一度暗示想要为其指婚。
然而虞博鸿以守孝暂不考虑婚事之由屡屡推辞……
期间,葛老太爷任期到,又调任了一地。
三年后,葛家全家回京了。
葛老爷子外任多年,终于做回了京官。
虞博鸿沉闷了两年多的性子愈见开朗,其母孙氏敏锐发现了儿子变化,不及细问,却是儿子先一步跪地,表示二十七个月的守孝期已过,他想要迎娶父亲在时许下的姑娘。
孙氏一头雾水,细问后才知晓,在戎边的那些年,父子俩跳过了她,竟是连儿子婚事都定下了。
她赶紧去打听了。
然而葛家的家世并不叫她满意。
丈夫没了之后,将军府无疑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她并不确认儿子的能力将把将军府带到哪个位置。所以她原本的设想,便是趁着皇恩尚在,借由圣恩和丈夫的军功寻一门好亲事的。
那葛家算什么?寒门出身,不合格,没帮助啊。
而且孙氏自己家族虽已然不显,但祖上也曾辉煌过。孙家早年也有爵位,却是个流爵,到了她这一辈,孙家男子皆无用,她也是勉强凭着祖上荣光嫁进了将军府。
所以孙氏不仅仅对儿子和将军府抱有期望,更希望能借由将军府扶一扶孙家。相对,葛家实在入不了孙氏的眼。
然而孙氏却不敢一口回了葛家,因为葛家姑娘已被耽误了。儿子按例守孝,葛家姑娘也等了三年多。若回绝了去,于儿子和将军府名声都是大打击。
当时,如瞌睡递上了枕头,廖家刚好出现了。廖阁老亲自登门,在园中亭与孙氏交谈了足足半个多时辰,三日后,便有一贵妇登门寻孙氏说亲来了。
虞博鸿闻言态度强硬告知孙氏,除了葛氏他不接受任何人的说亲。
另一边葛家虽有耳闻此事,却信任上门做客,并立下保证的虞博鸿。为了两家颜面,并未太多出面。
孙氏那里一边安抚儿子,一边表示愿意请葛家姑娘上门相看一眼。虞家小姑子帮忙使了点手段,一番相看下来,虞博鸿醉了,葛氏也丢了名节……
孙氏骗了两人,做出了满意的表相,表示择日会上葛家提亲,成功将两人骗了过去。
三日后,圣上赐婚的圣旨到了。
廖家那位阁老入宫去求的。
圣旨来得太快,虞博鸿猝不及防,更没法反抗。
抗旨虽不一定会是死罪,但他身上只有虚衔却没有实权和军功,一旦此番冒犯君威,整个将军府不但前程断送,祖辈的基业也将毁于一旦。加之孙氏几番寻死觅活,忠孝二字压下来,虞博鸿根本没有其他路可走。
另一边的葛氏因为名节已失,再无底气,同样没有退路,自当任由拿捏。
与此同时的廖家也发力了。
葛老太爷只不过是刚回京的小小文官,根基浅又无助力,而廖家老太爷却是文官之首,葛家的前程全被廖家抓在了手中,其中利害关系可见一斑。葛家,同样也没有挣扎的余地。
婚,只能婚,只能与廖文慈婚。
而虞博鸿对廖家提出的要求只一条:他不会放弃葛氏,廖家也不能为难葛家。
廖文慈本就觉自己是下嫁,这一条更让她尚未出嫁便厌恨上了虞博鸿。
至于葛家那边,长辈们愤怒不已。尤其是葛家老爷,他对虞家的出尔反尔,对孙氏的背信弃义和下作无耻都反感至极,连带着对一直中意,当做儿子看的虞博鸿也不待见了。
女儿从妻成妾,即便不看葛家名声,就冲虞家那位主母,他便不愿答应。
然而他再不愿,为了情投意合的那两人,为了葛氏已丢的名节,也只能委屈一次。加之虞博鸿苦苦相求,廖家也表示可以接纳葛氏并善待之,葛家最终同意了。
奉旨成婚没多久,葛氏便也入了将军府。
葛家名声不显,这事并不引人注意。
而虞博鸿看不得葛氏受委屈,很快,便查清了当日母亲和妹妹联手断送了自己和葛氏姻缘之事。他一怒之下,只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便为那个骄纵过头,母亲最疼爱的妹妹相看了一门婚事。而对方,是个满身酸腐气,满口大道理的读书人。
孙氏自然要阻,虞家小妹也哭闹不愿嫁,然而虞博鸿给的理由冠冕堂皇:“长兄为父”。
“那公子饱读圣贤书,刚好可以好好教教你,什么行为才是礼义廉耻,身为女子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对小妹说的。
“您不是一直在劝我文人的好处,与文人成婚的好处吗?怎么?小妹与我,同配文人,您又有何不悦?”这是对孙氏说的。
强硬的虞博鸿到底是一家之主,孙氏抗争无果,虞小妹便嫁了出去。
府里的气氛截然不同,孝顺的儿子行此逆举,心疼的女儿嫁的糟糕,自己做了恶人,连媳妇也心有不满,孙氏一腔怨怒自然只有放在了葛氏身上。
她怎么看,都是葛氏当年小小年纪便行了勾搭之举,将儿子的魂都引走了才有了今日之祸。
就这样,诡异至极,将军府的主要矛盾竟到了主母和儿子的妾室之间。
……
………………………………
第115章 真正的症结
当时的廖文慈倒是落得清闲,关注着不平衡的两边,时不时出来做好人帮一帮葛氏。
她很聪明,如此一来,葛氏感激她的屡屡出手,虞博鸿也感谢她。没多久,反而孙老太成了被排挤的那个。
虞博鸿越发不满母亲的出手,而廖文慈不争不抢的性子和事事挑不出错的行事确实大气,不到半年,将军府大权便渐渐全转移到了廖文慈手上。
于是当虞博鸿迎来了圣上第一次给的任务出征时,他便将葛氏的安全交到了廖文慈手上。而虞博鸿不在的时候,府中的矛盾也在一点点激化。
尤其是虞小妹有一次回娘家时鼻青脸肿,哭诉因为她与友人看戏回家晚了便遭了丈夫毒打后,直接去找葛氏大闹,骂她是祸患,是灾星。
孙氏很快赶到,哭哭啼啼后又是一番鸡飞狗跳,母女俩闹得不可开交,说要一道悬梁。
廖文慈姗姗来迟,赶到时葛氏屋中都被砸得稀巴烂了,好不容易才将两人劝回。
然而虞小妹却在将军府住下了,她丈夫每日来闹,而虞小妹则每日跑葛氏那儿闹事。整个府里乌烟瘴气。挺着大肚的葛氏苦不堪言,只得寻了婆婆相谈。
孙氏直言不想在府中见她,只要她在一日,自己便不会舒坦,只要她在一日,便没法正视儿子和她未出生的孩子,只要她在一日,府里便不会太平。孙氏明言,一定不会退步。因为终有一日,儿子还是会在母亲和妾室之间做出选择。
心力交瘁的葛氏当时便已生出了离府心思。
荣安出生后,屡屡出些怪事。时而出疹,时而呕个不停,日夜啼哭,总是难安。大夫诊断查不出个所以然,等过个几日,莫名病就好了。再过几日,又会犯病……反反复复,折磨着小小的荣安,同样也让葛氏痛苦不堪。而葛氏的体弱,也是因为月子里的种种,在那段时期便留下了病根……
葛氏娘家嫂子郭氏前来照看她时,曾暗暗提出,会否是她婆婆孙氏对孩子下手?
葛氏懂事后都长在边境,那里的日子相对简单,她虽听说过后宅手段层出不穷,但从小到大却从未经历过。一时间,她更是几分无措。
而孙氏也确实叫人失望,二孙女出生后,连个正眼都没给,只让嬷嬷送了个金锁,而荣华那里却完全相反,大张旗鼓办这个那个,一日三趟亲自去看去抱……其态度由不得让人想入非非。
相对廖文慈,则更显主母风范,不但帮着葛氏打点,还尤其心疼荣安,每天都会亲自过问荣安的种种。见荣安总不好,便拉着葛氏暗示会否是碰上了脏东西。之后,廖文慈帮忙,请了个老道上门,帮着看了那院的风水,还好一番的除秽。老道表示,府中戾气略重,不利于孩儿成长。
而这一点,更是加重了葛氏想要离府之心。
虞博鸿回京后,见瘦弱的葛氏和病恹恹的荣安,打听到了不在时的种种,更将所有不满都对准了孙氏。他可不信什么污邪之说,思量下,他觉得能做这事的,还是只有亲娘。
孙氏见儿子德行也是不满,指着儿子鼻子狠狠一番斥责,更连死去的老将军也一道骂了进去。虞博鸿一向视父亲为榜样,自是没法忍,当时便撂下狠话,再有如此诋毁父亲之语出现,便别怪他不念母子情分。
同时,虞博鸿下了令,除非过年过中秋和祭拜先祖,又或是府里有邀请,其他时候都不允许小妹回府。
当晚孙氏便病了,虞博鸿苦恼不已,既想去伺疾,又担心这是娘在用手段逼他就范。
这事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朝堂上,虞博鸿因不顾亲娘死活落人话柄被攻击,落了皇帝斥责。正上升期的他若有污名,前途堪忧。
家宅不宁,诸事不顺,葛氏觉自己是所有问题的关节。她不愿惹风波,不愿夫君难为,不愿女儿有危险,更疲累于应付每日的鸡飞狗跳。郁结于心时间一长,大病小病也不断。
那段时间,她的咳疾很重。
斟酌后,她自请出府养病。
虞博鸿自然不肯,廖文慈也屡屡相劝。
可葛氏主意已定,表示一切皆是自愿,与任何人无关,更是谢过了廖文慈的多番照顾。
虞博鸿没能留住人,他对亲娘的失望也是积重难返。
他找了孙氏,让她好好养病,说他会努力上进,会给她最好的生活,会尽力帮助孙家几位叔伯,也会每隔三日前来请安一次。但将军府上下所有事宜,再与她无关。
变相的架空和疏离。
打那之后,孙氏便深居简出了。
当然,是被迫的。
大部分的时候,她的存在感甚至都还不如一个丫鬟……
荣安前世对这些有所了解,此刻一整合,自是看得更明白了。娘心存的顾虑她也了解了。
她最没想到的是,原来坏了爹娘事,让她从嫡变庶的,竟然是亲祖母。
难怪前世回府后,娘也总避讳着老太太。哎!荣安对那位不苟言笑的老太太没多少感情,也没多少印象。前世除了逢年过节,她大概只在及笄和荣华大婚时与祖母说过几句话。今生,她不能让娘再受委屈再窝囊受气了,如若回府,她得换让老夫人对娘绕道走!
当然,那个故事里的老好人,怕同样是问题的症结!
廖文慈,将军府的过往看似没她什么事,可荣安此刻细细一思量,却发现其中没少了她的手脚。自己的出生自不用说,就连祖母对娘的仇视,若不是因她在其中捣乱失了平衡,老太太怎么也不会焦虑到生出如此巨大的威胁感来与娘一个妾室过不去。
当然,如此这般,对廖文慈的好处太多了。
兵不血刃。且不引人注目。
包括爹娘在内,人人都道她的好;她屡屡相护,娘才依靠她;爹见她心慈大度,也对她宽和信任。而她借手,更是轻而易举挑拨了两边关系,府中权利不用使劲,老太太那个主母便易人了。
从此将军府便成了她的天下。
这些,才是后来种种,包括自己和娘都将她视作依靠的基础。
呵,什么邪祟,什么老道……她不是对自己是凤身深信不疑吗?这天下究竟有什么邪祟敢与真凤相斗的?自己的小病不断,怕也与她脱不开干系,毕竟当时阖府权利已被她抓在手上。包括屡次动用朝堂关系逼迫爹,她和廖家还会无辜吗?……
都不是什么善茬!
最好,如此,待回府后,既不用客气,也没必要让步了。
……
………………………………
第116章 为你做些事(不言万赏的加更)
第二日一早,廖文慈便来了葛家。
她依旧虚弱,李嬷嬷说她高烧还是未退。
带病前来,真是感人。
她很贴心戴了顶帷帽,坐得远远的,说是怕病气会过给荣安。瞧她恹恹倒在圈椅里咳着,谁又忍心太过为难她呢?
荣安笑看于她,暗道:你可得撑住了……
廖文慈果然带来了荣华的那只冰花芙蓉玉镯。
荣安半推半就收了下来。
廖文慈一松气,将那张地契也给拿了出来,表示李嬷嬷带了章鉴,随时可以与荣安去府衙办理手续将铺子过到她名下。
“不急。”荣安接过那张地契看了眼,记下了地址。在那之前,她还得找人去瞧一眼再说。
此外,廖文慈又递来一张礼单,上边相比昨日又添了几样,诚意满满。
“安儿,你弟弟那事……”
“我这次便不与他计较了。但绝对不能有下次。”
“这是自然。母亲一定好好教他约束他,今后他定会待你如亲姐。”
荣安笑。
“你娘身子快好了吧?我能否见她一面?”
“夫人有话跟我说吧,我娘昨晚睡得不好,还是别打扰她了。”
“那……安儿,母亲能否讨一口茶喝?”
看来话还不少。倒是正合荣安意。
“自然。夫人坐着说话吧。”
“那母亲便开门见山了。”
该来的,到底来了。
正如荣安猜测,廖文慈难得有这与荣安心平气和说话之机,自是提出了想要迎接她们回将军府之事。
荣安能感觉到廖文慈的急躁。
自己和娘一日不回,关于廖氏迫害的流言便一日不会停止。廖氏名声有损便罢了,却直接导致了荣华此刻的尴尬境遇。皇后和太子前后也算相看了荣华多次,却依旧悬而未决。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可不得火烧眉毛?
“安儿,你放心。你回去后,母亲一定待你如亲生。一定对你和荣华一视同仁。”廖文慈探着身子伸出手,荣安则下意识往后一避。
尴尬的廖文慈轻笑一声:“你这孩子,对母亲的误解依旧不小啊。你我相处少,疏离也是自然的,可见亲近的重要。你大概不知,其实你儿时,母亲时常抱你,你每每一见母亲都咯咯直笑。母亲可怀念那些日子,你依赖我,我照顾你,很是欢愉。你若不信,去问问你姨娘便知。”
荣安不答,只是笑。
“华儿一直盼着你回去呢!”
廖文慈拿了张纸出来。
“上次华儿应该转告你了吧,府里给你和你娘重修了住处,已全都完成了。你瞧瞧,这是图纸。你姐亲自捯饬的。你的新院落就紧挨着她的芙蓉院。如此,以后你俩每日都能吃和玩在一块儿。你不会寂寞,华儿也能多多照应你。你们姐妹同心,也好处处感情。
那一片都种满了花儿,好看得很,风一吹,鼻间衣间香气盈人……每回有姑娘来做客,都可羡慕华儿了。园子后边有一片池子,里边养了许多鲤鱼。风生水起,都是找人看过的,风水是整个府里最好的。”
荣安点头,风水全府最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她信!
“你的院子全都收拾好了,里外都重新粉刷上漆了,家具都是簇新的,装饰物也都是你姐开了库房亲自去一件件挑了摆出来的。母亲给你在靠墙处全给种上了金桂,给你添一添贵气。只有后边一片空地还没收拾出来,你姐说索性留给你,看看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由你自个儿安排……”
廖文慈说个没完,荣安含着笑边听边喝茶,暗道她们还真是下了本钱了。前世她回府前,可没人给她大费周章弄院子,她住的院子临近其他两个庶妹的地儿。结果她初来乍到,被欺负惨了。
在她最伤心难过痛苦难熬时,都是荣华一而再地来护住了她,她对荣华也从感恩成了依赖。荣华更是去跟廖氏相求,将芙蓉院旁的空院拨给了她住。只用了不到两天的功夫,她便住了进去。没有重新粉刷没有重新布置,也没有多少簇新的物什,可即便如此,她也感激涕零。
对方只用了这小小的手段,便让她在荣华的照顾关怀和相帮下,越发死心塌地……然而今生,显然这一招暂时还用不了。
她们的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让自己消气。
“若不然,安儿,今儿你若没有其他事,不如随母亲回家去看一眼?”廖文慈有信心,那个华丽精致的住所,绝对能让荣华动心。
“不用了。姐安排的,自然不会错。不过……我娘呢?她住哪儿?”
“放心。你娘的住处也重新修整过了。怕她不适应,还是当年的院子。你爹心疼你娘,当年他给你娘准备的,便是府里除主院和老太太那里,最大的一个院落。和你那儿一样,里边整修一新,好得不得了。种满了你娘喜欢的竹子,清净优雅,适合你娘养病。你爹也去看过了,他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